校本课程教案 种植类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556317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1.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本课程教案 种植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校本课程教案 种植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校本课程教案 种植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校本课程教案 种植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校本课程教案 种植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校本课程教案 种植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校本课程教案 种植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校本课程教案 种植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校本课程教案 种植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校本课程教案 种植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校本课程教案 种植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校本课程教案 种植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校本课程教案 种植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校本课程教案 种植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校本课程教案 种植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校本课程教案 种植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校本课程教案 种植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校本课程教案 种植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校本课程教案 种植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校本课程教案 种植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校本课程教案 种植类Word文档格式.docx

《校本课程教案 种植类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本课程教案 种植类Word文档格式.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校本课程教案 种植类Word文档格式.docx

  三、布置作业。

  请大家回家后,自己练习简易的扦插方法

 

讲座:

观察生物

走进这一章,你就轻轻推开了生物世界的大门,首先你将会认识和接触到形形色色的各种生物,熟悉它们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明确它们的类别;

其次通过对生物微观世界的了解,你将逐渐建立生物个体的结构层次概念;

最后让我们再放眼生物的整个生活环境,理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一、生物与非生物

1、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

生物的特征也就是生物与非生物区别的最基本标准,即生物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蛋白质和核酸;

生物能进行呼吸;

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因此能通过新陈代谢实现自我更新;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并适应周围的环境;

生物能进行生长和繁殖,并能将自身的遗传物质传递给后代。

在以上这些特征中最基础的是新陈代谢,它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2、动物与植物的主要区别。

动物不进行光合作用,从外界摄取现成的有机物养活自己,属于异养;

植物从外界吸收水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自养;

动物能进行自由快速地运动,植物却不能。

二、常见的动物

1、动物的分类。

根据有无分节的脊惟,动物可以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两大类。

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又分别可称为低等动物和高等动物。

2、脊椎动物的五大类群及特征。

3、节肢动物门的特征。

节肢动物门约有100多万种动物,是种类最多的一个门,它可分为四个纲,分别是昆虫纲(典型动物一蜜蜂、蝴蝶),甲壳纲(典型动物一虾、蟹),蛛形纲(典型动物一蜘蛛、蝎子,多足纲(典型动物一蜈蚣、马陆)。

它们的共同特征是身体和足都分节,并且拥有外骨骼。

4、昆虫的特征。

要判断它是否是昆虫,就要知道昆虫的特征,昆虫的身体可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三对分节的足,一般有两对翅,体表长着一层保护身体的外骨酪。

5、无脊椎动物的分类。

无脊椎动物的共同特征是体内没有脊椎骨,它们的形态各异,按照形态和结构可分类如下。

三、常见的植物

1、植物的分类。

自然界的植物共可分为五大类,即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它们的特征如下。

2、被子植物的开花结果。

被子植物的花可按性别分为单性花、两性花和杂性花三类。

单性花是指缺少雄蕊或雌蕊的花,或是雌雄蕊其中之一退化无效的花(如冬瓜等)。

两性花指同时具有雄蕊和雌蕊的花(如桃花等)。

杂性花指单性花和两性花同生于一株或同种的不同植株上(如山菊外围的舌状花是单性花,内围的筒状花是两性花)。

其中单性花中缺少雌蕊或雄蕊退化的花一般不能结成果实(如南瓜、西瓜等的雄花),而两性花和杂性花则可以通过昆虫和风的媒介完成传粉过程结成果实。

花在传粉后,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胚珠中的受精卵(由花粉管中的一个精子与胚珠中的一个卵细胞结合而成,发育成胚。

四、细胞

1、细胞的各部分结构及作用。

细胞的基本结构分别是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它们的作用如下。

细胞膜:

保护并控制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

细胞质:

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场所;

细胞核:

内含遗传物质,与遗传有关。

除此以外,植物细胞所特有的结构的作用如下。

细胞壁:

保护与支持植物细胞;

叶绿体:

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液泡:

内含细胞液。

2、动植物细胞的异同点。

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共同点是:

:

动、植物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不同点是:

(1)植物细胞的细胞中具有细胞壁和叶绿体,成熟的植物细胞一般还有大液泡,动物细胞的细胞质中没有这两种细胞器;

(2)植物细胞的细胞膜的作用是保护细胞和控制细胞内外的物质进出;

动物细胞的细胞膜成为细胞质和外界环境之间唯一的屏障。

五、显微镜下的各种生物

1、生物在细胞结构上的异同点。

2、显微镜的使用。

显微镜的使用步骤一般包括四个过程:

(1)安放:

左手托镜座,右手握镜臂,将显微镜安放在接近光源,身体的左前侧;

(2)对光:

转动物镜转换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

再转动遮光器,让较大的一个光圈对准通光孔。

用左眼通过目镜观察,右眼张开,同时调节反光镜,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光线暗时用凹面镜,直到看到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

(3)放片:

1)将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两端用压片夹压住,使要观察的部分对准通光孔;

2)从侧面观察物镜,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下降,物镜靠近载玻片时,注意不要让物镜碰到载玻片;

(4)调焦:

用左眼朝目镜内注视,同时要求右眼张开,慢慢向后调节粗准焦螺旋。

使镜筒慢慢上升。

当有物像时,停止调节粗准焦螺旋,然后轻微来回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看到物像清晰为止。

3、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步骤如下。

(1)把洋葱鳞片切成大小约0.5厘米见方的小块;

(2)在干净的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用镊子撕下洋葱表皮,放在载玻片上用镊子展平;

(3)盖玻片与载玻片成45度夹角,盖上盖玻片,防止气泡产生;

(4)在盖玻片一侧力口1一2滴红墨水。

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水进行染色;

(5)用显微镜观察,绘图。

六、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1、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1)人体与许多生物都来自一个细胞——受精卵;

(2)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通过细胞分裂实现细胞数目的增加,通过细胞分化实现细胞种类的增加;

(3)形状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群形成组织,人体的四大基本组织是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肌肉组织;

植物的五大基本组织是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和分生组织;

不同的组织构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即器官;

(4)动物体内不同的器官按一定次序结合在一起,形成行使一项或多项生理功能的系统。

所以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为:

细胞一组织一器官一系统一动物体;

植物体直接由器官组成,所以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

细胞一组织一器官一植物体

2、动物皮肤结构层次性的体现。

动物的皮肤由外到内可分为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三层。

(1)表皮位于皮肤的外表,细胞排列紧密,主要有上皮组织构成;

(2)真皮内有许多血管,还有汗腺、触觉小体、毛囊、立毛肌、热敏小体及冷敏小体等。

触觉小体、热敏小体和冷敏小体能接受皮肤的触碰、挤压、冷或热等外界刺激,主要有神经组织构成。

而血管内流动着的血液,则属于结缔组织。

另外,当人体遇到寒冷或某些刺激汗毛会竖起来,这是立毛肌在起作用。

立毛肌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

(3)皮下组织主要有脂肪组成,能缓冲撞击,并储藏能量。

3、植物的五大基本组织。

植物的基本组织有:

(1)保护组织—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质少,覆盖在植物体的表面,起保护作用;

(2)输导组织—由导管和筛管组成,分布在茎、叶脉等处,担负水分和营养物质的运输;

(3)营养组织—细胞壁薄,细胞间质多,分布广泛,具有吸收、贮藏等多种功能;

(4)机械组织—细胞壁加厚,分布在茎、叶柄、叶脉等处,对植物器官起巩固和支持;

(5)分生组织—细胞体积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具有持续分裂能力。

每一种组织郡具有一定的分布规律和行使一种主要的生理功能,但各种组织又是相互依赖、密切配合的。

4、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可分为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

消化道由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组成。

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肝脏、肠腺、胰腺。

口腔内有牙齿,在舌的搅拌作用帮助下,将食物弄碎,混合了唾液腺分泌的唾液后,对淀粉进行初步消化,消化成麦芽糖。

胃能贮存食物,也能消化食物。

胃壁上的胃腺能分泌胃液,初步消化蛋白质,还能通过蠕动起到一定的物理消化作用。

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肝脏分泌的胆汁和胰腺分泌的胰液分别从胆总管和胰管进入小肠,小肠肠壁上的肠腺还能分泌肠液,通过小肠的蠕动,多种消化液与食糜充分混合,将淀粉、脂肪、蛋白质等有机高分子物质消化分解成能被身体利用的小分子物质。

这些小分子物质和水、无机盐、维生素等物质透过小肠壁进入毛细血管。

因此消化系统的三大主要功能是:

首先,将食物分解成能被身体利用的分子;

然后,这些分子被吸收到血液中并被带到全身各处;

最后,废弃物通过肛门被排出体外。

七、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及其意义

生物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来适应所赖以生存的环境,如植物的向光性、根的向水性、动物的保护色、拟态和警戒色等,这些方式有利于捕食、逃避天敌、寻找配偶等等。

获得有利的生存条件,从而使种族得以不断繁衍。

而在生物与生物之间,同种与异种之间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种内关系包括种内互助和种内斗争,种间关系又包括寄生、竞争、捕食等,无论哪一种生物的灭绝或增加都会影响到其他生物,进而影响整个生态系统,严重的还会导致生态平衡的破坏。

所以人类要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动物园、植物园等措施来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鸡冠花和牵牛花

  1、从菊花的扦插上得到启发,举一反三,了解鸡冠花和牵牛花的种植方法。

  2、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丰富学生花卉栽培和养护管理等方面的信息。

  重点难点

  增强学生种植能力,丰富学生花卉养护管理等方面的信息。

  教学准备 花卉图片

  一、回忆旧知,导入教学。

  1、回顾菊花的种植知识。

  2、教师:

花卉的种植奥妙无穷,今天,我们又要认识两种花卉的种植,希望大家认真地学习。

  

(一)、认识鸡冠花和牵牛花。

  1、鸡冠花

  历史:

原产印度,原名”波罗奢花”,在我国栽培已上千年,其枝叶婆娑,花色鲜艳,花头酷似雄鸡顶冠。

宋人赵企曾有”精彩十分佯欲动,五更只欠一声啼”的佳句,赞美鸡冠花生动传神的风采。

  产地:

鸡冠花原产印度、东南亚热带亚热带地区,性喜高温而空气干爽环境,适生温20~30℃,不耐寒凉,需光照长而充足,要求含腐殖质疏松肥沃的沙质土壤,不耐瘠薄。

可用适量一般农家肥作基肥。

盆栽临近花期可追施稀薄液肥1~2次。

  繁殖:

鸡冠花播种繁殖,高棵型种宜在早春温室或阳畦播种,一般露地播种宜在5月中旬。

播种覆土宜薄,以看不见种子为度,幼苗长出1~2片真叶时分植。

苗期起大土坨倒畦移植一两次,蹲苗促发侧根,使植株茁壮。

移植不可散坨。

  品种:

普通鸡冠,高40~60厘米,很少有分枝,花扁平鸡冠状,四环叠皱,花色有紫红、绯红、粉、淡黄、乳白,单或复色。

子母鸡冠,高30~50厘米,多分枝而紧密向上生长,株姿呈广圆锥形。

圆绒鸡冠,高40~60厘米,具分枝,不开展,肉质花序卵圆形,表面流苏状或绒羽状,紫红或玫红色,具光泽。

凤尾鸡冠,又名芦花鸡冠或扫帚鸡冠,株高60~150厘米或以上,全株多分枝而开展,各枝端着生疏松的火焰状花序。

  2、牵牛花

  常识:

一年生草本旋花科,原产地是热带非洲、尼泊尔高原。

传到日本是距今约1000年之前的事,最初药用于泻药、利尿剂。

它是盛夏的一道风景。

  播种:

牵牛花据说是过了从立春数起的第88天(5月2日左右)播种,这是以日本关东地方为标准定的。

其他地方要相应调整播种时间。

种子坚硬结实,所以要在水里浸一晚让其发芽。

不吸水的种子在其脐部的反面用刀或沙纸在其表皮上打磨出斑痕。

  叶子:

可以从叶子的形状知道花的大小,双叶的纹理少而圆浑的、本叶宽而圆的植株会开大花。

相反,双叶的纹理深,本叶的形状细而失的植株开小朵花。

花色:

从茎的颜色知道花的颜色,据说发芽的幼苗茎是紫色的话,就会开紫色、深蓝色的花红色的话就会开红紫色的花;

淡黄绿色的话就会开白色或很浅的蓝色的花。

  二、动手实践。

  分组栽种鸡冠花、牵牛花,观察它们的生长过程,并写好观察日记。

蔬菜种植

活动目标:

1.通过汇报合作小组的集体实践活动,体会实践成果带来的喜悦和成就,感受到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乐趣。

2.激发学生热爱劳动,热爱科学的情感。

3.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品质。

4.培养学生种植方面的劳动技能。

5.学会合作,学会观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6.培养学生科学、认真、细心的态度,持之以恒的品质。

活动过程:

一、教师小结

为了让同学们多一些参与劳动实践的机会,学校将原来的花圃,改造为今天的“小主人蔬菜园”。

二、展示图片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回忆一下那些美好时光吧!

我将展示一些有关我们活动的图片,谁愿意来当一回小小解说员。

简单讲一讲图片的内容。

按顺序展示活动图片,指名学生说一说图片中的相关内容。

三、小组汇报

在活动过程中每一个小组,每一位同学,肯定在学习种植蔬菜的过程中有自己的一段故事,也必定会有一些经验,有一些收获。

下面就让我们来说给全班同学听听,互相交流交流。

下面就按小组顺序汇报,有请第一小组,组长上场,大家欢迎。

小组长汇报:

组名是什么,为什么起这个名字?

组员的分工情况是怎样的?

队员用自己的话,谈感受,读日记,说收获,展示手抄报。

刚刚组长请几位同学谈了自己的感受,本小组其它同学还有什么要谈的吗?

有什么别人不知道的故事,或者是刚刚没有提到的经验吗?

现在都可以来谈一谈。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当引导)

以下形式相同,各组分别汇报,其他小组同学可以插话提问。

老师适时提问引出学生自己不太注意但有价值的经历和体会等。

四、评选种植积极份子

确实在本次种植活动中有许多同学很积极,表现很好,为了表扬先进,以便以后的活动开展的更好,我想通过本次阶段性总结活动评选出班级中“蔬菜种植积极份子”。

下面就请同学们商议一下我们的评选条件应该是什么?

(学生提,老师展示评选条件)

在这里我来说一说评选的方法:

人数不限,只要是有闪光点,一半以上组员通过就行。

评价过程是这样的:

组长主持,由一名组员提名,且说一说你提的理由。

组员举手表决。

组长汇报:

评选结果。

并且简单说一说评选的理由。

(学生按组进行汇报,并要求组长简单谈一谈各个小组的评选过程)

五、课堂延伸

同学们今天是个阶段性的汇报,由于时间原因可能还有些困惑没有来得及及时解决,下节课可以围绕这个问题展开研讨,当然围绕蔬菜的种植,我们后面还将继续开展一系列的活动,例如:

多增加一些蔬菜的品种,体验卖菜过程,学会烧一道蔬菜等等。

相信有你们积极的参与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将更加精彩。

走进蔬菜世界

【教学目标】

1、了解家里菜篮子蔬菜的特点及闻名遐尔的中国蔬菜。

2、通过调查讨论,激起学生对学习蔬菜栽培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菜篮子蔬菜的特点及闻名遐尔的中国蔬菜

【教具准备】图片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如今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人们对饮食与健康也越来越重视了。

家里的菜篮子里每天都装着许多新鲜的菜。

每天上午去菜市场的人更是络绎不绝。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了解蔬菜。

(板书课题:

走进蔬菜世界)

二、知识探讨

出示一些蔬菜图片,引导学生探讨下列问题:

(1)你家的菜篮子里一般是什么菜?

你的家人喜欢吃哪些蔬菜?

(青菜、白菜、黄瓜、茄子、西红柿等)

(2)我们经常食用的菜有哪些?

其中哪些是蔬菜?

怎样的菜是蔬菜?

(3)你一定逛过菜市场。

菜市场有哪几种类型?

它们各有什么优缺点?

(露天菜摊、室内菜场、超市菜柜)

(4)什么是“净菜”?

净菜有什么特点?

购买净菜有什么好处?

(干净卫生,食用方便卫生,对人体健康有好处)

(5)人们常把蔬菜分为哪几类?

根据是什么?

(蔬菜生长发育的习性和栽培特点)

(6)在菜市场中有哪些蔬菜是本地生产的?

哪些主要是从外地运来的?

三、实践巩固

1、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1—P4内容。

2、引导学生完成P3和P4“看一看”。

3、引导学生完成P5“试一试”。

四、布置作业

回答下列问题

(1)我们经常食用的蔬菜有哪些?

(2)蔬菜市场有哪几种主要类型?

(3)蔬菜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依据是什么?

蔬菜的分类及营养成分

1、进一步详细了解蔬菜的种类及特点;

2、了解经常食用的蔬菜的营养成分。

【教学重难点】蔬菜的种类、特点及营养成分

【教具准备】图片,几种蔬菜实物

蔬菜是一个庞大的植物系列,我国蔬菜的种类繁多是世界闻名的。

同时蔬菜里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食用时对人的健康有极大的好处。

今天我们将一起来了解蔬菜的种类、特点及营养成分。

蔬菜的分类及营养成分)

1、复习:

上节课我们对蔬菜进行了简单的分类,回忆一下蔬菜可分为哪几类?

总结:

根据蔬菜生长发育的习性和栽培特点。

大致可以将蔬菜分为白菜类、根菜类、葱蒜类、绿叶类、薯芋类、茄果类、瓜类、豆类、水生蔬菜类和多年生蔬菜类十类。

2、小组讨论下列问题:

(1)分别举出白菜类、根菜类、葱蒜类、绿叶类、薯芋类、茄果类、瓜类、豆类、水生蔬菜类和多年生蔬菜类等各类蔬菜至少三种具体蔬菜。

(2)各类蔬菜各有什么特点?

生长发育习性和栽培特点是什么?

(3)根据蔬菜产品质量安全可靠性,可将蔬菜分为几类?

(放心菜、无公害蔬菜、一般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

(4)放心菜、无公害蔬菜、一般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五类各有什么特点?

检测的标准是什么?

(5)蔬菜的营养主要体现在哪几方面?

你知道你平常经常食用的蔬菜有哪些营养成分?

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52—P56的内容

2、出示几种常见蔬菜,引导学生说说它们的类型及营养成分。

(1)简单介绍白菜类、根菜类两种蔬菜的特点。

(2)蔬菜的营养主要体现在哪几方面?

蔬菜的来源与生长

1、了解蔬菜是从哪里来的。

2、了解蔬菜的栽培方式、生长习性与生长环境。

【教学重难点】蔬菜的来源与生长

蔬菜是从哪里来的呢?

这个问题似乎十分简单,你们有人会毫不犹豫地说:

“蔬菜当然是从地里种出来的。

”这个答案全面吗?

蔬菜生长的习性与环境有哪些要求呢?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探讨。

蔬菜的来源与生长)

1、出示一些图片,引导学生讨论:

蔬菜是从哪里来的?

(蔬菜栽培方式:

露地栽培、大棚栽培、温室栽培、无土栽培)

引导学生比较四种栽培方式的优缺点。

2、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下列问题:

(1)种好蔬菜的关键是什么?

(了解所种蔬菜的生长习性,根据不同蔬菜对环境的特定要求,采取高效、低耗的栽培措施,创造满足蔬菜生长的最佳环境,是种好蔬菜的关键。

(2)影响蔬菜生长的因素有哪些呢?

(土壤、水分、温度、肥料、成熟、光照等)

(3)适合蔬菜生长的土壤应满足哪些要求?

(厚、肥、柔、温、润)

(4)常见蔬菜对水分的要求有什么不同?

(耐涝极不耐旱、耐涝不耐旱、耐旱不耐涝、不耐涝不耐旱)

(5)常见蔬菜对温度的要求有什么不同?

(6)蔬菜对肥料的要求可按什么标准来区分?

(需肥量、耐肥性、吸肥能力)

(7)要种好蔬菜需要了解哪些情况?

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6—P8的内容。

2、引导学生完成P6“查一查”和P7“想一想”。

要种好蔬菜需要了解哪些情况?

(2)影响蔬菜生长的因素有哪些?

各个因素的特点是什么?

种菜的工具和过程

1、认识种菜的常用工具及其用途。

2、了解种菜的一般过程及各程序的要求。

【教学重难点】了解种菜的工具和过程

【教具准备】图片,工具实物

“工欲成其事,必先利其器。

”要想种好菜,必须先了解和熟悉一些常用的工具。

同时你有没有观察过你的父母种过蔬菜,他们一般按照什么样的程序在种菜呢?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了解种菜的工具和过程。

种菜的工具和过程)

1、出示一些工具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讨论:

这些工具是什么?

用途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1)铁耙——主要用于翻地,粉碎大土块等;

(2)锄头——主要用于整地作畦,也用于除草等;

(3)喷雾器——喷洒液体农药、喷施叶面肥;

(4)水桶、水勺——浇水、施液体肥料;

(5)簸箕——装运固体肥料和土.

2、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1)种菜的一般流程图是什么?

(确定项目→选种→育苗→定植→田间管理→收获)

(2)我们这里主要栽培的蔬菜有哪些品种?

农民为什么选择栽培这些品种的蔬菜呢?

(3)选种的要求有哪些?

(用优良的品种、进行种子处理)

(4)“苗床”育苗需要做好哪三方面的工作?

(5)为什么说“定植”是菜苗生长过程中的一个“难关”?

(6)田间管理需要做好几方面的工作?

(7)在蔬菜的收获阶段,怎样进行适时采收和科学贮藏?

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9—P15的内容。

2、引导学生完成P9、P12、P13“议一议”。

四、布置作业:

回答下列问题

(1)种菜的常用工具有哪些?

它们分别有什么用途?

(2)种菜的一般过程有哪些?

(3)怎样进行采收和贮藏?

整地作畦和播种技术

1、了解整地作畦的基本过程。

2、熟悉常用播种技术。

【教学重难点】了解整地作畦的基本过程和播种技术

一、复习导入

1、提问学生:

(1)种菜的一般过程有哪些?

(2)育苗时需要做好哪三个方面工作?

(3)什么是“畦”?

什么是间苗、分苗、炼苗?

它们各起什么作用?

(4)在种菜过程中,需要哪些播种技术呢?

2、学生回答后,引出今天的课题。

整地作哇和播种技术)

蔬菜栽培的第一道工序是什么?

(整地作畦)为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