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坡勘察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560561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54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边坡勘察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边坡勘察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边坡勘察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边坡勘察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边坡勘察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边坡勘察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边坡勘察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边坡勘察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边坡勘察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边坡勘察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边坡勘察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边坡勘察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边坡勘察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边坡勘察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边坡勘察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边坡勘察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边坡勘察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边坡勘察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边坡勘察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边坡勘察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边坡勘察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

《边坡勘察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边坡勘察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边坡勘察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

1、2号楼:

层数18+1F,设计±

0.00标高00.00米,-2F地下室板底标高00.00米(-9.20米);

设计道路开挖标高为00.00m~00.00m。

由于拟建工程2、3号楼地下室及小区道路平场开挖,将形成长约214m、高3.91m~8.6m的岩质反向基坑边坡和长约210m、高2.67m~9.08m的岩土质道路工程边坡,以岩质边坡为主,岩质部分为反向边坡,边坡为分为AB、BC、CD三段(详见工程地质及钻孔平面布置图№01)。

我公司受建设方委托对该拟开挖边坡进行详细勘察工作。

(二)勘察目的、任务要求

根据边坡勘察的特点及要求,结合规范,本次勘察要求如下:

1、查明场区的地形地貌、地层、地质构造、工程环境条件、水文地质条件;

2、查明场区及边坡范围的岩土构成、成因、性质、厚度及分布情况;

3、根据场区附近的基岩露头,查明结构面的类型、产状、分布、充填情况,粗糙程度及组合关系,查明软弱夹层的厚度及分布,并分析其力学性质与临空面的关系;

4、查明地下水的类型、补给和动态变化情况,评价其对边坡稳定的影响;

5、根据室内试验资料成果分析结合规范和地区经验,提供边坡稳定性计算及边坡支护设计所需的岩土物理力学参数、岩土的承载力特征值—岩土的γ、C、φ、frk、fa、基底摩擦系数μ值;

6、根据边坡的岩土工程条件及岩土的力学性能,评价边坡的稳定性,预测因工程活动引起的边坡稳定性变化及其危害性;

7、对边坡进行稳定性计算,并提出潜在不稳定边坡的整治与支护措施和稳定边坡的防护措施。

(三)勘察执行的规范和标准

本次边坡工程勘察主要依据和参照下列现行的技术规范、国家标准及地方标准进行:

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42/169-2003);

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6、《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87-92);

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8、《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94);

9、《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0年版);

10、《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CECS99:

98)。

(四)边坡重要性等级及勘察等级

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该边坡为高2.67m~9.08m的岩质反向边坡,安全等级为二级;

场区地形地貌较简单,地质环境已经遭受一定的破坏,地下水位埋藏较深对工程影响甚微,岩土体单一,分布连续,场地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

场地地层及岩性组成较简单,厚度较均匀,性质变化不大,场地地基的复杂程度为二级,综合确定本次边坡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五)勘察工作布置及完成工作量

本次边坡勘察为详勘阶段,针对勘察内容及要求,采用地表地质调查、工程地质测绘、工程测量、钻探、收集该场区同套地层勘察资料进行工作。

1、地表地质调查及工程地质测绘

通过地表地质调查,主要调查勘察区及其周围一定区域内的环境条件、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第四系的分布、岩体特征、岩层产状及水文地质条件等,并将地质构造、地层时代、第四系的分布、基岩露头、岩层产状和结构面产状测绘于工程地质图上。

2、工程测量

本次勘察采用南方NTS-202全站仪一台按钻孔坐标位置进行勘探线剖面测量、钻孔定位和孔口高程测量,收集电子版地形图。

坐标引测点及高程为:

A:

X=2939328.312,Y=375523.931,H=1135.764;

B:

X=2939322.795,Y=375613.548,H=1142.362,引测点位置详见《工程地质及钻孔平面布置图№01》,钻孔坐标具体数据详见钻孔柱状图中坐标数据栏。

3、钻探

根据《建筑岩土工程技术规范》(DB42/169-2004)及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二级边坡按10~20m一条勘探线,8~12m一个勘探点进行剖面及钻孔布置,共布置钻孔42个。

勘探深度控制进入潜在滑动面以下3.00m~5.00m,同时要求进入中等风化基岩3.00m~5.00m进行钻探施工。

本次勘察采用XY-100型地质钻机3台进行施工,土层采用无水冲击钻进,按回次摆放;

岩层要求采用合金及金刚石钻头清水回转钻进,回次进尺深度不超过2.00m,以求尽量提高岩芯采取率,岩芯按回次摆放,填写岩芯标签。

完成工作量见下页表1。

表1完成实物工作量统计表

序号

工作内容

单位

工程量

项目

1

调查

地表地质调查

m2

0.5

5

钻探

施工钻探孔

42

土层

m

25.50

2

测绘

工程地质测绘

岩石

540.90

3

测量

钻孔定位及孔口高程测量

钻探总进尺

566.40

4

抗压试验

岩芯样

11

跟管钻进

68.9

6

收集

资料

抗剪

试验

二、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一)自然地理气候

(二)地形地貌及环境条件

拟建场地地貌类型为溶剥蚀残丘地貌。

勘察区自然地形呈西高东低的斜坡,自然地面高程1140.87~1155.18m,高差14.31m,勘察区斜坡坡度一般为18°

~30°

,拟开挖边坡位于斜坡中部。

边坡边坡脚为自东向西依次为拟建小区道路及三期2、3号楼,拟建小区道路宽6.5m,设计道路标高00.00m,拟建小区道路脚为拟建三期2、3号楼地下室,-2F地下室标高为00.00m;

边坡坡顶为荒地,无建(构)筑物。

(三)地质构造及地层结构

场区位于龙洞堡向斜西南翼,下伏及出露基岩为三迭系大冶组薄~中厚层石灰岩,未发现破碎带和断层,岩层总体呈单斜产出,产状为100°

∠23°

,发育两组节理:

第一组J1产状为110°

∠78°

,微张开0~3mm,泥质充填,局部为方解石脉充填,节理面铁质侵染,结合程度一般,约3~5m发育一条,延伸较长,连通性较好;

第二组J2产状为80°

∠82°

,开口1~3mm,泥质充填,局部为方解石脉充填,节理面铁质侵染,结合程度一般,约3m发育一条,延伸较长,连通性较好。

岩层层面及节理面总体属软弱结构面。

(四)岩土构成及其工程特性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地表地质调查、现场踏勘及钻探成果,场地地表上覆土层为第四系残坡积粘土(Qel+dl),下伏基岩为三迭系大冶组(T1d)薄~中厚层石灰岩。

1、土层

硬塑红粘土(Qel+dl):

残坡积成因,褐黄色,含铁锰质结核,土体内裂隙为1~3条/m,呈致密状~块状,土质均匀,偶夹少量碎石,层厚0.2~4.0m之间,平均为0.82m,呈似层状产出。

2、基岩(T1d):

根据钻探结果,场地基岩为三叠系大冶组(T1d)石灰岩,伏于第四系土层之下,根据风化程度分为强风化岩石和中风化岩石,详述如下:

(1)强风化石灰岩(T1d):

灰黄、灰白色,节理裂隙发育,散体~碎裂结构,岩体极破碎,岩体强度低,极易钻进,岩芯呈土状和砂状,岩芯采取率低,RQD值0%,厚度总体变化不大,分布延续,层厚为0.50~1.80m,平均为1.03m。

岩体力学性能较差,边坡岩体类型为Ⅳ类。

(2)中风化石灰岩(T1d):

灰色、灰黑色,薄~中厚层,节理裂隙发育,节理面泥质充填,局部方解石脉充填、铁质浸染,脉宽1~5mm。

根据钻探资料,岩芯呈块状、短柱状、长柱状,取芯率多在25%~75%以上,RQD值多在15%~45%。

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为42.34~84.65MPa,标准值为57.91MPa,为较硬岩,根据钻探揭露、现场踏勘及地表地质调查,岩体完整程度为较破碎,按规范(50021-2001)表3.2.2-3及GB50218-94表4.11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Ⅳ级,按规范(50330-2002)表A-1边坡岩体类型为Ⅲ类。

场地岩土构成、分布、基岩起伏情况及空间展布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

(五)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及岩溶

1、地表水

勘察区范围及附近无地表河流,未发现泉(井)点。

地表水不发育。

2、地下水

场区地下水主要为土层内的上层滞水和基岩裂隙水:

上层滞水:

赋存于土层的孔隙中,水量较小,受季节性影响较大;

基岩裂隙水:

根据地表调查及钻探成果,场地基岩为碳酸盐岩地层,碳酸盐岩地层为区域含水岩组,富水性强,地下水埋藏于基岩的节理裂隙之中。

钻探过程中钻孔漏水,钻孔均为干孔。

场地位于斜坡中上部,水量受季节因素影响较大,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场地属地下水补给~径流区,本次勘察中钻探未揭露地下水。

地下水对工程的无影响。

场区为地表、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区,地表、地下水流向由坡顶向南、东、北方向排泄,地下水的排泄基准面为南明河,场区水文地质条件较简单。

场地中及附近无工业厂房及工业污染源,故场地地下水和土壤对砼及砼中钢筋具微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

3、岩溶及不良地质现象

场地岩石为石灰岩,为可溶性岩,根据钻探揭露,钻孔见洞(隙)率为0%,场地岩溶发育程度为微发育。

根据现场调查,场地内现状无滑坡、地裂缝,无土洞等不良地质现象存在,场区不良地质现象总体不发育。

(六)边坡特征

拟建三期2、3号楼地下室基坑建议按大于岩质边坡坡率允许值1:

0.50坡率放坡开挖到开挖至-2F(00.00m)后,将形成长约214.3m,高3.91m~8.60m的岩质反向基坑边坡。

边坡范围岩土构成为中风化石灰岩,岩体较破碎,边坡岩体类型为Ⅲ类;

坡顶为拟建小区道路,小区道路根据用地红线建议按1:

0.2~1:

0.50坡率放坡开挖(道路设计标高为00.00~00.00m)后将形成长约210m,高2.67m~9.08m的岩土质混合边坡,岩质部分为反向道路边坡,道路工程边坡属永久性边坡。

道路边坡范围岩土构成为少量红粘土和强风化石灰岩及中风化石灰岩,岩体较破碎,边坡岩体类型为Ⅳ~Ⅲ类;

道路边坡坡顶为荒地,无建(构)筑物。

(七)场地抗震条件

1、场地抗震类别

场地覆盖层土为少量红粘土,厚度为0.2~4.0m,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及其条文说明规定,场地土的类型为中软土,场地类别属Ⅱ类。

2、场地抗震条件

场区区域稳定性及地质构造环境较好,拟建场地属抗震一般地段。

按《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场地为抗震设防烈度6度区,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特征周期为0.35s,请按有关规范设防。

三、边坡岩土体物理力学指标及地基承载力的确定

(一)土层力学指标及承载力的提供

边坡岩土构成为少量红粘土及石灰岩,红粘土厚度薄,不具工程意义,故本场区红粘土层的物理力学指标及承载力均根据规范结合地区成熟建筑经验进行取值如下:

硬塑红粘土:

γ=16KN/m3C=32KPaφ=12°

frb=25KPa

基底摩擦系数μ=0.25fa=180Kpa经验值;

(二)结构面的抗剪强度指标提供

由于没有条件作现场直剪试验,又无法取到能满足室内抗剪试验的块样,结构面的抗剪强度指标根据每组结构面得特点,结合《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表4.5.1、表4.5.2取值,详见下表2:

表2边坡岩体结构面力学指标标准值取值表

力学指标

结构面类型

内聚力

Ck(KPa)

内摩擦角

φk(°

备注

岩层面

50

18

按表4.5.1软弱结构面取值

J1、J2节理面

(三)岩层力学指标及承载力的提供

本次勘察取11件中风化石灰岩岩芯样作室内自然单轴抗压强度试验、取6件中风化石灰岩岩芯样作室内直剪试验,中风化岩体的力学指标及承载力根据室内岩样自然单轴抗压和直剪试验成果统计值结合规范及地区经验取值。

其统计如下表:

勘察区下伏基岩为石灰岩,现场采取石灰岩岩芯样作室内直剪试验,抗剪强度值统计结果如下表3、4:

表3中风化岩样抗压强度统计表

岩性

重度(g/cm3))

范围值

MPa

平均值

标准差

σ

变异系数

δ

修正系数

标准值

frk

(MPa)

中风化

石灰岩

2.69

42.34~84.65

66.52

14.702

0.221

0.871

57.91

饱和抗压

注:

1、标准值公式:

frk=γS·

ufrmγS=δ

2、对岩芯样为1:

1的样品采用0.89进行折减换算为2:

1后参与统计;

3、参与统计数据为:

42.34,51.15,53.60,55.22,70.60,72.57,74.26,79.30,

81.51,84.65。

表4中风化岩体抗剪强度指标统计表

指标参数

GB50330-2002表4.5.4及条文说明

折减系数

折减后

内聚力C(MPa)

2.71

0.2

0.54

φ(°

34.28

0.8

27.42

强风化石灰岩:

γ=22KN/m3C=30KPaφ=24.4°

μ=0.35

φe=35°

fa=500KPafrb=60KPa(注浆强度为M30时);

中风化石灰岩:

γ=26.9KN/m3C=540KPaφ=27.40°

μ=0.50

φe=60°

fa=5000KPafrb=400KPa(注浆强度为M30时)。

四、边坡稳定性评价

(一)定性评价

地下室基坑边坡建议按大于岩质边坡坡率允许值1:

0.50坡率放坡处理,道路边坡根据用地红线建议按1:

0.50坡率放坡开挖,故仅对道路边坡进行边坡稳定性评价。

根据本次勘察在边坡范围内实测的岩层产状、节理产状,绘制其赤平投影图如下图所示:

AB边坡(1~5剖面):

边坡岩层倾向与边坡坡向相反,形成反向坡,岩层层面对边坡的稳定性不起控制性作用;

节理J1倾向与边坡倾向相反,节理J2倾向与边坡倾向相反,节理面对边坡的稳定性不起控制性作用。

岩层层面与J1节理面的交点、J1节理面与J2节理面的交点与岩层层面与J2节理面的交点位于边坡面的对侧,说明其组合交线的倾向与边坡倾向向相反,属于稳定结构。

因此该段边坡主要的破坏模式为:

(1)边坡沿土层及强风化层内的圆弧滑动破坏;

(2)由于受边坡开挖施工时爆破的影响,岩体较破碎,易产生局部崩塌、落石、掉块等破坏。

BC段边坡(6~8剖面):

节理J1倾向与边坡倾向相反,节理J2倾向与边坡倾向相反,节理对边坡的稳定性不起控制性作用。

岩层层面与J1节理面的交点、岩层层面与J2节理面的交点、J1节理面与J2节理面的交点位于边坡面的同侧,但在边坡面投影弧的内侧,说明其属于稳定结构。

CD段边坡(9~14剖面):

边坡岩层倾向与边坡坡向相反,形成反向坡,岩层层面对边坡的稳定性不起控制性作用;

(二)定量计算与评价

1、边坡稳定性计算

根据该边坡的特点,本报告选择代表性断面进行计算,对边坡土体及强风化圆弧滑动破坏采用圆弧滑动法进行稳定性计算。

计算结果见下表5,计算过程见附表(稳定性计算均按建议放坡线开挖到设计标高进行计算)。

1)、稳定性计算公式为:

圆弧滑动法(根据GB50330-2002,二级边坡稳定安全系数为1.25);

3)、下滑力计算公式为:

F=γtGsinβ-Gcosβtgφ-CL 

表5边坡圆弧滑动破坏稳定性及剩余下滑力计算结果表

代表性断面

评价范围

下滑力F(KN/m)

稳定系数Ks

稳定性评价

3—3’

AB段道路边坡

6.63

Ks1>

1.25、F1<

0,说明边坡不会产生圆弧滑动破坏边坡处于整体安全状态。

7—7’

BC段道路边坡

16.24

13—13’

CD段道路边坡

15.627

2、边坡岩石侧向压力计算

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6.2.3及6.3.4条对无外倾结构面的岩质边坡,以岩体等效内摩擦角按侧向土压力方法计算岩石侧压力,土层及强风化按附加荷载及边坡无外倾结构面情况计算,本报告选择3条代表性断面按(GB50330-2002)式6.2.3-1、(6.2.3-2)、(6.2.3-3)、(6.2.3-4)计算边坡岩石侧向压力,计算结果见表6,计算过程见图表《边坡岩石侧压力计算表》(边坡岩石侧压力按建议放坡坡率开挖到平场设计标高后的情况进行计算)。

岩石侧压力计算公式如下:

表6岩石侧压力计算结果表

边坡段

边坡结构类型

岩石侧压力

Eak(KN/m)

AB段

4——4

岩质反向坡

无外倾结构面,按等效内摩擦角计算

14.74

BC段

8——8

0.49

CD段

9——9

18.33

计算过程:

------------------------------------------------------------------------

3—3剖面复杂土层稳定计算

[计算简图]

[控制参数]:

采用规范:

通用方法

计算目标:

安全系数计算

滑裂面形状:

圆弧滑动法

不考虑地震

[坡面信息]

坡面线段数2

坡面线号水平投影(m)竖直投影(m)超载数

11.3606.7900

29.640-2.5400

[土层信息]

坡面节点数3

编号X(m)Y(m)

00.0000.000

-11.3606.790

-211.0004.250

附加节点数7

10.8104.070

21.1505.750

311.0603.640

411.0603.050

511.060-5.000

6-5.000-5.000

7-5.0000.000

不同土性区域数3

区号重度饱和重度全孔压节点

(kN/m3)(kN/m3)系数编号

116.00020.000---(2,-1,-2,3,2,)

222.00020.000---(2,3,4,1,2,)

326.90020.000---(4,5,6,7,0,1,)

区号粘聚力内摩擦角水下粘聚水下内摩

(kPa)(度)力(kPa)擦角(度)

132.00012.00010.00025.000

230.00024.40010.00025.000

3540.00027.40010.00025.000

区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