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国家的世界货币从何而来初级世界元新概念和框架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565158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192.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超国家的世界货币从何而来初级世界元新概念和框架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超国家的世界货币从何而来初级世界元新概念和框架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超国家的世界货币从何而来初级世界元新概念和框架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超国家的世界货币从何而来初级世界元新概念和框架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超国家的世界货币从何而来初级世界元新概念和框架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超国家的世界货币从何而来初级世界元新概念和框架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超国家的世界货币从何而来初级世界元新概念和框架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超国家的世界货币从何而来初级世界元新概念和框架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超国家的世界货币从何而来初级世界元新概念和框架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超国家的世界货币从何而来初级世界元新概念和框架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超国家的世界货币从何而来初级世界元新概念和框架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超国家的世界货币从何而来初级世界元新概念和框架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超国家的世界货币从何而来初级世界元新概念和框架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超国家的世界货币从何而来初级世界元新概念和框架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超国家的世界货币从何而来初级世界元新概念和框架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超国家的世界货币从何而来初级世界元新概念和框架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超国家的世界货币从何而来初级世界元新概念和框架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超国家的世界货币从何而来初级世界元新概念和框架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超国家的世界货币从何而来初级世界元新概念和框架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超国家的世界货币从何而来初级世界元新概念和框架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超国家的世界货币从何而来初级世界元新概念和框架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超国家的世界货币从何而来初级世界元新概念和框架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国家的世界货币从何而来初级世界元新概念和框架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超国家的世界货币从何而来初级世界元新概念和框架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建立凯恩斯设想的国际货币单位更是人类的大胆设想,并需要各国政治家拿出超凡的远见和勇气。

而在短期内,国际社会特别是基金组织至少应当承认并正视现行体制所造成的风险,对其不断监测、评估并及时预警。

同时还应特别考虑充分发挥“特别提款权”(SDR)的作用。

SDR具有超主权储备货币的特征和潜力。

周文引起了国际社会高度重视。

亚洲几个国家、巴西、阿根廷和俄罗斯立即对周氏建议表示支持;

国际货币基金会、联合国的金融、经济改革咨询团负责人,以及全球政治家、经济学家和社会各界纷起响应。

在此特定关键时刻,为世界货币体系改革登程发挥了历史性的推动作用。

图1周小川

美国总统奥巴马、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和财长盖特纳以及一些发达国家领导人则迅速表示异议,重申对美元作为全球中心货币的信心,强调目前只能维持现状。

但盖特纳向对外关系委员会(CouncilforForeignRelations)表示:

对这个问题,我们持非常开放的态度;

愿意就中国提出的建议进行探讨。

他们显然担心现下针对这问题的认真讨论可能会动摇外界对美元的信心,拖低美元汇价及其他货币大幅升值,致使全球实现复苏的过程更为复杂。

就眼前利益而言,美国不会希望世界金融市场出现取代美元作为世界中心货币的特权地位的变局;

但一个不依赖于任何强权的公正、健康的可持续国际货币体系,不仅是全球化未来光明前途所系,而且根本上符合美国的长远国家利益。

美国终要顺应和支持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图2自左至右:

盖特纳,奥巴马和伯南克

诚然,今天的危机,还是金融和经济范畴的危机,尚非世界性货币危机,不至于根本动摇美国“金元帝国霸主”地位。

因此世界货币体系改革不会是一场混乱不堪的救亡运动,也不必要采取激进的方式;

却可能在美元中心地位依然有效的受控态势中,通过所有利益攸关方,包括危机肇始者美国,共同总结教训,和平理性、井然有序、从容就道、循序渐进。

借用热力学名词,亦即以“熵增”最少(损耗最少)的过程展开这场势在必行的划时代伟大变革。

英国首相布朗4月2日在第二轮G20金融峰会闭幕礼后,向记者解释设立超主权国际货币的提议,因未能取得与会国的具体共识,安排至2009年9月在美国匹兹堡举行的第三轮G20金融峰会上讨论。

意味着这场改革已经达到了不得不启程的发轫关头。

图3G20第二轮金融峰会,伦敦,2009年4月2日

时至今日,需要的不仅各国决策者和从业者“超凡的远见和勇气”,还要有切实可行的应选方案,至少有概念性的初步方案可供着手研讨,否则总是竹林清谈、旷日持久、不着边际、雾里看花、空中楼阁而已。

除了“特别提款权”(SDR)---尘封30年来,不脱婴儿状态,本质上仍是仰赖美元和几种主权国家货币的复合物,同样跳不出“特里芬悖论”怪圈,却无实际流通能力的“纸黄金”;

难道就不能从历史的、全球的视野,科学的、逻辑的推理,与时俱进,有所想象、有所突破,有所创造发明吗?

在远未达到世界大同,国家主权依然林立的今天,世界上近两百个国家和地区,各自使用着自己的主权货币;

由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领域存在差异之大,尚无可能一蹴而就实现无国界的“世界单一货币”或“世界元”(WorldCurrency,WCU)。

现实需要的是,好比“瓦格纳歌剧的序曲”,率先建立某种过渡性的挂钩机制,创建一种与国家主权相分离,专用于国际贸易计价、结算和储备的前期世界货币---“初级世界元”(WorldCurrencyPrimary,WCP),与各国主权货币联合运行,从而祛除以某个主权国家的信用货币作为世界货币的天然不合理性,得以根本纠治“无体系的体系”中强势国家货币“独霸”全球的积弊痼疾,初步实现“协和万邦”的世界货币体系改革大目标。

唯有产生如此确凿可用的改革“路线图”,方能建立堪以付诸实际行动的天下共识。

为了这个目的,本文试图就此提交一份完整而初步的答卷于下。

悟以往之不谏,知来日之可追也。

不揣冒昧,先试为快,只争朝夕,广求切磋损益可乎。

1.“初级世界元”并无现成模式

大千世界,近二百个国家和地区,流通着约二百种各行其是的主权货币。

全球化时代日益发展的国际贸易和投资活动不能一日没有通用的世界货币;

如果不再以某个(一个或几个)强势国家的主权货币作为世界货币,那么这种世界货币将怎样“凭空产生”(Createscurrencyoutofnothing)呢?

本文不予考虑金本位制或金汇兑本位制的信用货币方案。

欧元、“特别提款权”和未经实践的“Bancor”,是3种最典型的,也是最重要的非主权的国际货币模式,固然有助于启发世界货币构想,但都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不足以成为“初级世界元”的现成模式。

欧元区凭藉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同一性,取消了各国自己的主权货币,实行单一的区域货币制度,10年来成绩斐然,并正在扩大涵盖范围;

但政治上的独立性和货币的统一性仍然存在难于协调的矛盾。

在今日非常多元化的世界,显然不可能套用欧元区的独特经验。

欧元前期的货币单位是一篮子加权平均计算产生的“复合货币”,可以作为一种清算工具,但就其本质而言,则与货币作为商品领域价值尺度的性质相矛盾。

一切商品只有将其交换价值相对地表现在一种(货币)商品上面,以其为“一般等价物”,才能有商品领域统一的价值表现,表现出所有商品相对的交换价值,并通过与同一货币媒介的交换实现任意不同种商品之间的交换。

一种观念性的复合型计算货币,不能实际成为交换媒介的货币,不可能具有同一的价值尺度功能。

国际货币基金会的“特别提款权”也是以一篮子多国货币共同组成的“复合货币”;

是为了应对“美元泛滥”、美元危机频发,经反复折冲,于1968年设置的一种作为储备资产的补充而存在的账面资产,用于弥补各国对外清偿力不足,而不是实际流通的货币。

“特别提款权”和美元的比价是人为规定的,并不是市场化的汇率,难以真正起到调节市场的行为,汇率体系因此而变得更加复杂化;

使用时必须向基金会指定的其它会员国换取美元或其他外汇,幷且不能直接用于贸易或非贸易的支付,只能用于成员国政府间结算。

扩大“特别提款权”的应用,无疑有助于抑制美元独大的“铸币税特权”,纾解美元汇率波动的困扰,可以作为“创建超主权储备货币”的先导;

但“特别提款权”中,美元仍将维持最高比例(目前为44%),在浮动汇率体制下,只要没有消除各国主权货币流通,美元充当国际货币的一切弊病,在“特别提款权”身上同样存在。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国际上一度对“特别提款权”期望甚高,甚至希望它最终取代美元;

可是30多年过去了,无论作为结算、计值货币或储备资产,比例微不足道。

在国际储备资产总量中,最高时候也没有超过5%。

“特别提款权”上不了台阶,原因很多,除了美国不感兴趣,其内在缺陷应该是决定性的因素。

国际货币基金会不是货币发行机构,“特别提款权”的发行并无实体经济的支撑,因此“特别提款权”的数量不会很大;

若是予以扩大,一旦把这些外汇资产投资到国际金融市场,仍然没有改变美元储备货币滥发的状况。

目前任何一种国际货币都是以它本国(或本区域)信用来支撑它的国际信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能否支撑这种超国家储备货币的国际信用也是值得怀疑的。

当然,“特别提款权”的定值、分配、发行和管理方式可以改进完善,但这意味着动大手术,不啻另起炉灶。

二次世界大战后期,英国著名经济学家梅纳特.凯恩斯提出了命名“Bancor”的世界货币方案。

“Bancor”主要用于国际贸易结算,将与各国主权货币共存,而非取代本国货币的流通。

凯恩斯方案建议成立“国际结算或货币联盟”简称“清算同盟”,发挥国际央行的作用,统一发行世界货币Bancor,采取30种有代表性的商品(Commodities,粮食、石油、铜材等)作为一篮子确定币值的根据,其中包括了黄金,以利于稳定币值。

国际央行按照会员国战前3年的进出口贸易平均值作为最初分配份额,但是会员国并不需要缴纳黄金或外汇,等于是免费赠送的。

以后则以国际央行的利润,按份额给各国分配增加准备金;

或者通过信贷扩张。

逆差国可按份额向“同盟”借款,顺差国则应将顺差款项存入“同盟”帐户或购买逆差国的商品。

凯恩斯要求各国央行以本国拥有的“Bancor”为本位,保证本国货币与“Bancor”之间的币值维持确定比例;

各国自己的货币应与“Bancor”保持一个固定的,但是可以调整的汇率。

图4梅纳特.凯恩斯

凯恩斯计划中,所有国际贸易一律用“Bancor”计价,出口者收入“Bancor”,进口者则付出“Bancor”;

一个国家若能很好保持贸易平衡,在清算联盟的该国贸易账户中,“Bancor”余额应维持很小甚至等于零。

他希望这种货币制度可以促进国家之间的贸易平衡。

凡是出口超过进口的国家,称为“债权国”(Creditornations),因顺差而获得贸易盈余;

反之,凡是进口超过出口的国家称为“债务国”(Debtornations),因逆差而造成贸易赤字。

凯恩斯为了解决债权国过分顺差的问题,提出如果其储蓄超过一定水平时,储蓄国要向同盟支付利息。

以促使债权国和债务国积极配合处理过分顺差或者过分逆差。

如果债务国最后连信贷额度都用完,则不用说,只有采取贸易管制或者货币贬值了。

因此英国经济学家哈罗德(R.F.Harrod)向凯恩斯指出,“从长远看,清算联盟并没有为恢复平衡提供自动机制;

如果所有债务国都用尽了它们的定额,则债权国将达到巨大的余额,这样我们就又回到原来的地方了。

“凯恩斯方案”有待阐明的问题很多,其中最大的疑点也许是:

“Bancor”作为一种全球性的信用货币,它自身的信誉担保的是什么呢?

“凯恩斯方案”背后,其实有着牺牲美国利益,为英国打算盘的很强政治意图。

“凯恩斯方案”中的清算联盟靠什么来发行“Bancor”?

在当时情况下,只能进行透支,亦即向美国透支。

这意味着美国将付出巨额物质财富,然后收回一大堆“Bancor”,但这些“Bancor”却向当时几成一片废墟的战后国家买不到什么。

美国将因此承担起调整巨大“顺差”的义务。

作为对照,战后负债累累的英国,不需要缴纳黄金或外汇,根据往日经济记录,以战前3年的进出口贸易平均值计算,将凭空获得巨大份额和一笔巨额资金;

可占“Bancor”份额的16%,整个英联邦可占35%。

岂非天上掉下大馅饼。

按照凯恩斯的方案,美国一方面要承担起史无前例的大规模透支义务;

同时美国拥有的巨量黄金就跟一般商品例如煤炭钢铁之类那样,不再具有国际货币功能,就此美国就失去在国际金融中的主导地位。

当罗斯福政府参透凯恩斯大师的如意妙旨后,“凯恩斯方案”就注定被美国的“怀特方案”击败出局了。

上述3大模式都有显著的局限性以至不适用性;

事实上今日世界不存在一种超国家的“初级世界元”现成模式。

下文将就“初级世界元”的根本要素---“定值基准”出发,从基本概念上寻求突破,以最大限度体现“初级世界元”的优化设计要求。

2.“购买力平价”(PPP)启示

在一个约二百种主权货币交叉运行的全球经济体系中,作为世界通用货币,必须有一个“定值基准”,即通常所说的固定的“锚”。

这个“锚”既不应该是某种主权货币,也不再是金银贵金属。

从货币的原始定义出发,这个“锚”的的本来意义应该是货币的等价对象---具有足够代表性的一篮子商品,包括实物和服务。

这一篮子商品不仅代表民生“衣食住行”基本需求的初级商品,不只限于凯恩斯方案里的寥寥30种而已,而应包涵足以完整地反映社会总体购买力的广泛类目,并按适当的比重加权计值。

这个似乎极难实现的理想化要求,今天因为有了“国际购买力平价指数”的出现,以及电子信息科技的应用而产生了可行性。

1922年瑞典经济学家卡塞尔(GustavCassel,1866-1945)提出购买力平价理论,并在《1914年以后的货币与外汇》一书中加以完整的阐述。

该理论本质上是最基础的汇率决定理论。

该理论从诞生起,便引起了极大的关注,今天不仅已经获得实际应用,还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卡塞尔认为,基于市场汇率进行国家经济水平比较,其缺点是显而易见的。

因为市场汇率是建立在短期因素的基础上,经常受贸易限制的不对等性、外汇市场上的过度投机、长期资本流动和政府干预等因素影响而失真,所以用市场汇率转化GDP往往不能如实反映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实际差距。

市场汇率难以准确反映不同国家货币购买力的真实比率的主要原因是:

1.市场汇率及其波动固然与货币购买力或物价水平有关,但主要受国际市场上货币购买力和物价水平的影响,而可能与各国的国内市场真实状况脱节。

2.市场汇率的形成与波动不仅受国际市场状况的影响,还在很大程度上受各国经济政策和人们预期的影响。

例如,在当今世界上,贸易壁垒和外汇限制比比皆是,特别是一些国家非贸易性官方汇率制度的存在,货币汇率与其实际购买力相去甚远。

  

3.国际上的经济往来并不限于商品交易,还包括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国际信贷,国

际投资等资本交易。

后者的状况对汇率的形成和波动也有很大影响,却不属于货币购买力的范围。

因此,汇率的形成只是部分地与货币购买力有关,无法准确地反映不同国家货币购买力的实际差别。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经常需要进行国家之间经济实力的国际比较。

利用传统市场汇率法测算的比较结果越来越不能真实反映各国之间GDP的实际差距,因此需要寻找一种更加有效的方法。

从60年代后半期开始,联合国统计司、世界银行、美国宾州大学等吸取了多年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购买力平价计算方法。

联合国统计委员会决定采用这种方法逐步开展国际间生产、收入的支出总量的比较,从而揭开了“国际比较项目”(InternationalComparisonProgram,ICP)的序幕。

在“国际比较项目”中,采用“购买力平价法”,即在某一国家,通过调查,收集资料,测算该国代表性商品(实物和服务)以本国货币表示的价格,对比基础国家(一般是美国)购买同样品种和数量商品的价格,求出不同国家货币购买力之间的真实比率,即货币购买力平价(PurchasingPowerParity,PPP)以取代传统市场汇率,从而免受汇率扭曲的影响,实现国际比较的合理化。

据此可以对各国的GDP进行修正,在购买力平价基础上加以比较。

ICP经历了由双边到多边,再到分区域比较(区域内多边比较,再联合成全球性比较)的发展过程,其研究的基本思路就是通过价格调查并利用支出法计算的GDP作为基础,测算不同国家货币购买力之间的真实比率(以PPP为货币转换系数),从而取代传统市场汇率,把一国的GDP转换成以某一基准货币或国际货币表示的GDP。

为了通俗地说明购买力平价的概念,英国的《经济学人》杂志于1986年9月推出了一个“巨无霸(大麦克堡)指数”(BigMacindex)。

购买力平价的大前提为“一价定律”(LawofOnePrice):

两种货币的汇率会

自然调整至一水平,使不同货币购买同样的“一篮子”货物时售价相同。

“巨无霸指数”的“一篮子”货品,就是一只在麦当劳连锁快餐店里售卖的大型汉堡包---“巨无霸”(BigMac)。

选择“巨无霸”的原因是,“巨无霸”在许多国家均有供应,而在各地的制作规格相同,由当地麦当劳的经销商负责为材料议价。

这些因素使该指数能有意义地比较各国货币的购买力。

“巨无霸指数”不是一个正式的经济指数,只是用一种大家熟悉的商品来测量两种货币的汇率理论上是否合理。

此后该杂志每年出版一次新的指数。

该指数在英语国家里衍生了Burgernomics(汉堡包经济)一词。

图5麦当劳“巨无霸”(大麦克堡)

两国的“巨无霸”的购买力平价汇率的计算法,是用一个国家的“巨无霸”当地货币价格,除以另一个国家的巨无霸当地货币价格。

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该商数用来跟实际的汇率比较,要是商数比传统汇率为低,就表示第一国货币的汇价被低估了;

相反,要是商数比汇率为高,则第一国货币的汇价被高估了。

该指标将各国的麦当劳店的“巨无霸”销售价格进行了比较。

假设一只巨无霸在美国的售价为$2.50,英国的售价为£

2.00;

购买力平价汇率就是2.50/2.00=1.25。

要是一美元能买入£

0.55(或£

1=$1.82),则表示就两国“巨无霸”的售价而言,英镑兑美元的传统汇价被高估了:

(1.82-1.25)/1.25=45.6%。

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以后的真实汇率将会向购买力平价汇率靠拢。

2004年1月,《经济学人》又推出了“TallLatteindex”(中杯鲜奶咖啡指数);

计算原理同上,但以全球流行的星巴克(Starbucks)咖啡取代了“巨无霸”。

图6星巴克鲜奶咖啡

用汉堡包测量购买力平价有其局限性;

比方说,当地税收、商业竞争力及汉堡包材料的进口税可能无法代表该国的整体经济状况。

在许多国家,上麦当劳这样的国际快餐店用餐要比在当地餐馆贵,而且不同国家对“巨无霸”的需求也不一样。

例如在美国,低收入的家庭可能会一周几次在麦当劳进餐,但在非洲乡村,低收入者可能从来就不去吃“巨无霸”。

尽管如此,“巨无霸指数”广为经济学家引述。

为了便于下文引出关于“初级世界元”的新概念,现在让我们再以麦当劳连锁快餐店的整体商品为例,说明一篮子多种商品的购买力平价方法如下:

假定麦当劳在各国销售的产品规格相同,具有充分可比性,然后在其中选出20种代表性产品,并按其销售水平,确定其公允的权重。

比如以最普遍食用的“巨无霸”(BigMac)为1,可列出:

鱼柳堡为0.55,海鲜色拉0.32,鸡块0.26,炸薯条(中号)3.8,咖啡(中号)1.9……

在某一个国家,购买这一篮子20种产品要用该国货币R元,可由下式算出,

R=ΣMixQi

式中M为麦当劳产品每一单位的该国货币售价,Q是它的权重;

i表示不同种类商品序列,在本例中i为1,2,3……20。

如果R值在中国为220元人民币,在美国是40美元;

则麦当劳的人民币对美元购买力平价汇率为220/40=5.5。

请注意,如果我们创设一种具有刚性定值基准的通用货币W元,定义每1个W元可以购买一个上述麦当劳篮子,而且这种购买力从此固定不变,成为刚性指标。

那么上述篮子的某种货币价格,就等于该货币与W元的购买力平价汇率。

按上例,美元的购买力平价汇率等于40,人民币的购买力平价汇率等于220;

人民币对美元购买力平价汇率为5.5。

各种货币的购买力变化时,例如通货膨胀率不等于1时,它们同W元的购买力平价汇率就要进行修正。

举例:

现时与基期比较,美元通货膨胀率为6%。

假如基期的1W元等于40美元,则现时将修正为:

(1+6%)x40=42.4美元。

这就是说,基期时,用40美元可以换得1W元,买得到一个上述包括20种代表性产品的麦当劳篮子;

现时则需用42.4美元换取1W元,同样买得到一个一模一样的麦当劳篮子。

这种具有刚性定值基准的通用货币W元,就是本文即将提出的“初级世界元”定值基准的新概念雏形;

下文将作详细说明。

2002年,世界银行建立了“国际比较项目”的全球办公室(GlobalOffice),

主持全球ICP业务;

相应设立了一个专门提供技术咨询的机构

(TechnicalAdvisoryGroup,TAG)。

在世界五大地区,即非洲、亚洲及太

平洋、独联体、拉丁美洲和西亚,设立了地区办公室(RegionalOffices)

欧盟统计局(Eurostat)和发达国家组成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简称“经合组织”(OrganizationforEconomicCo-operationandDevelopment,OECD)则已将该项活动纳入到日常统计工作中,定期收集、测算和

公布PPP统计数据,把“国际比较”的结果作为其国民核算统计资料的组成部分。

大多参加国设有国家统计办公室(NationalCoordinatingOffices),负责该国ICP数据(国家统计、物价和工资等)收集和评估,并输入数据库。

“国际比较项目”中采用的分类方法,基本上以联合国等国际性统计组织共同制定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ystemofNationalAccounts,SNA)为准,仅作局部调整,如将政府消费中用于居民健康、教育、文化服务和社会福利的部分转入居民最终消费中。

最终将商品和服务项目分为居民最终消费支出、社会最终消费支出、固定资产总形成、流动资产增加和净出口5个支出大类,再在每个支出大类中划分小类,共分163个类目。

这些类目,包括了各国民众都需要的两千多种代表性商品(实物和服务)。

在确定这些代表性商品和服务项目时,既要遵循商品同一性、可比性和相同代表性的原则,又要考虑各国的消费习惯和结构。

商品的同一性和可比性要求对比国家或地区的商品规格、等级型号、包装、材料、没计及销售条件等应基本相同和可比,

商品的代表性原则要求所调查的规格品在对比国家或地区之间应有较高的代表性。

然后对此进行调查、搜资,测算全国的平均价格,用加权平均法求出各国货币在本国的实际购买力(真实币值),再按币值(而不是汇率)将各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换算成美元数。

下表摘录“国际比较项目”(ICP)测算规范中的食品部分为例。

表1ICP测算规范摘录---食品和非酒精饮料

110100食品和非酒精饮料(Foodandnon-alcoholicbeverages)

110110食品(Food)

110111面包和谷类(Breadandcereals)

110111.1水稻(Rice)

110111.2其他谷物,面粉和其他谷物制品(Othercereals,flourandothercerealproducts)

110111.3面包(Bread)

110111.4其他面包店产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