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整合《探究杠杆平衡条件》.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567092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16.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整合《探究杠杆平衡条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整合《探究杠杆平衡条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整合《探究杠杆平衡条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整合《探究杠杆平衡条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整合《探究杠杆平衡条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整合《探究杠杆平衡条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整合《探究杠杆平衡条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整合《探究杠杆平衡条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整合《探究杠杆平衡条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整合《探究杠杆平衡条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整合《探究杠杆平衡条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整合《探究杠杆平衡条件》.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整合《探究杠杆平衡条件》.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整合《探究杠杆平衡条件》.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整合《探究杠杆平衡条件》.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整合《探究杠杆平衡条件》.docx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整合《探究杠杆平衡条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整合《探究杠杆平衡条件》.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整合《探究杠杆平衡条件》.docx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整合《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14·连云港)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在没有挂钩码时杠杆的平衡位置如图(甲)所示。

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左端螺母向_______边旋一些(选填“左“或“右”)。

(2)调好后,第一组按图(乙)进行实验,第二组按图(丙)进行实验.你认为第________组实验更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4·舟山、嘉兴)在科学研究中,实验设计的严密性和操作的规范性都是确保获得正确结论的前提。

(1)如图甲所示,在一空集气瓶的上面,倒扣一个装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集气瓶,两个瓶口之间用一块玻璃片隔开。

抽去玻璃片后,看到空集气瓶中慢慢有红棕色气体进入。

用该实验验证“气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不够严密,因为出现这一实验现象的原因,也可能是二氧化氮气体的大于空气。

(2)如图乙所示,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每个钩码重为0.5N,弹簧测力计拉着杠杆并使之在水平位置平衡。

读数并计算后发现结果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符。

该实验操作的不规范之处是。

3、(14·宁德质检)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

若杠杆静止在图所示的位置:

,可将杠杆右端的螺母向       (填“左”或“右”)调节一些,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好处是                 。

杠杆平衡后,在A点挂两个50g的钩码,在B点应挂         个50g的钩码才能使杠杆恢复平衡。

4、(14·桂林)如图甲所示,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

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个。

(1)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右端下沉。

此时,应把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保持   并静止,达到平衡状态。

这样做的好处是:

便于在杠杆上直接测量    。

(2)杠杆调节平衡后,小明在杠杆上A点处挂4个钩码,在B点处挂6个钩码杠杆恰好在原位置平衡。

于是小明便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为:

         。

他这样得出的结论是否合理?

    ;为什么?

                。

(3)实验结束后,小明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

“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

”于是小组同学利用如图乙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在杠杆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时,测出的拉力大小都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

其原因是:

             。

5、(14·来宾)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

(1)在做实验时,要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

小王同学把杠杆放在支架后,如图所示,他应将平衡螺母向调节(选填“左”或“右”)。

(2)小王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可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3)小王所做实验仍存在不足。

同一物理实验中,经常需要测多组数据。

以下四个实验中测多组数据目的相同的有(选填序号)。

①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②伏安法测定值电阻的阻值

③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④探究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这些实验测多组数据目的都是为了。

6、(14·广州)用细线拴住一端粗、一端细的实心胡萝卜并悬挂起来,静止后胡萝卜的轴线水平,如图16所示;在拴线处沿竖直方向将胡萝卜切成A、B两段.A、B哪段重些呢?

甲、乙、丙三个同学提出各自的猜想:

甲:

A较重;

乙:

B较重;

丙:

A、B一样重.

(1)请设计一个简易实验,判断A、B的轻重.

所用器材:

操作方法:

现象及结论:

(2)为进一步研究类似A、B轻重的问题,某同学在一根有等间距刻度的均匀杠杆两侧挂上每个质量都相等的钩码进行实验.杠杆静止于水平状态的三次实验情境如图17所示。

①根据图17的实验,可以判断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填“甲”、“乙”或“丙”)

②根据图17的实验,该同学得出结论:

只要满足“阻力×阻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动力×动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就能平衡

a.这个结论是否正确?

b.用图18所示的装置,怎样通过实验来说明该结论是否正确.

7、(14·兰州)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某同学将杠杆悬挂起来,发现杠杆的右端低,左端高,他应该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调节,使杠杆在________位置平衡。

(2)在杠杆两端挂钩码,不断改变动力或动力臂的大小,调节阻力或阻力臂的大小,使杠杆在原来的位置重新平衡,记录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序

动力F1/N

动力臂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1

2.0

5

1.0

10

2

2.0

10

2.0

10

3

3.0

10

2.0

15

根据表中的数据你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第2次实验数据有同学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他得出此错误结论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11·河池)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小丽把杠杆支在支架上,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位置平衡。

(2)如左图所示,在杠杆右边B处挂两个相同的钩码,要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杠杆左边A处挂个相同的钩码。

(3)如右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当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时,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原因是。

9、(14·莆田)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如图所示,若杠杆在使用前左端低,右端高,要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右端的螺母向(填“左”或“右”)调节至平衡。

杠杆平衡后,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填“可以”或“不可以”)再旋动两侧的螺母。

(2)下列实验步骤中

A.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B.计算每次实验中F1·L1和F2·L2的大小,根据计算结果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C.改变钩码的个数和位置,重复实验。

D.记下动力F1、动力臂L1、阻力F2和阻力臂L2的大小,将数据填入表格中。

E.将钩码挂职在杠杆的支上点两边,先改变动力或动力臂的大小,然后调节阻力或阻力臂的大小,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

正确的顺序是

(3)每个钩码重1N,杠杆上每格长度是4cm。

下表是某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

次数

F1/N

L1/cm

F2/N

L2/cm

1

1

8

2

4

2

2

8

1

16

3

2

12

3

8

分析上述数据,可得出的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4)上图中,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这时在两侧钩码下各增加一个相同的钩码,杠杆的端将下沉。

10、(14·长春)如图是“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

(1)实验前,发现杠杆左端略高于右端,应将螺母向____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在图甲中的A处挂2个相同的钩码,要使杠杆水平平衡,在B处应挂____个同样的钩码。

(3)在图乙中的C处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F,使杠杆水平平衡。

当拉力F向右倾斜时,仍要保持杠杆水平平衡,拉力F的大小将____,原因是____。

11、(14·辽阳)小丽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使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

(1)小丽将杠杆放在支架上后,呈如图所示的状态,则她应该将平衡螺母向_____(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__________位置平衡。

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2)调节好杠杆后,小丽将两个重均为0.5N的钩码挂在杠杆a处,又将弹簧测力计挂在杠杆b处的细线上,竖直向______(填“上”或“下”)拉弹簧测力计,能使杠杆再次平衡。

操作时,小丽发现弹簧测力计读数太小,不能准确读数,请你帮她找出一种改进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丽通过实验获得了三组数据如下表。

表中第3次实验中的阻力臂l2应为_____cm;

分析上表中数据,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14·乌鲁木齐)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1)为了方便测量力臂,应将杠杆调至________位置平衡。

调节时若杠杆左端下沉,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端调节,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端调节。

(2)探究过程中,在杠杆左端某一固定位置挂一个重力G=2.5N的物体,在杠杆右端不同位置处施加不同的竖直向下的力F,保证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根据多次测量的F、L数据,画出F和

的图线如图乙,由图乙可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F与L成_____比,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求出重力G的力臂是______m。

13、(14·漳州)这是一架应用杠杆平衡条件制作的只需要一个砝码的天平,所用砝码是实验室里常见的质量为50g的钩码,用细线挂在右侧横梁上,调节天平至水平位置平衡(如图甲所示)。

测量时只需移动细线在横梁上的位置使横梁平衡,由细线在横梁上的位置对应的刻度值直接表示物体的质量。

(1)将下列测量物体质量的几个主要步骤按正确的顺序写出来(只填写序号)____

a.将悬挂钩码的细线移到0刻线。

b.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

c.将待测物体放在天平的置物盘上。

d.调整横梁右侧的平衡螺母使横梁上悬挂的重锤线对准底座上的标记。

e.移动悬挂钩码的细线使横梁上悬挂的重锤线对准底座上的标记。

(2)为了确定横梁上的刻度,在置物盘中放置一个50g的砝码,移动悬挂钩码的细线使横梁平衡(如图乙所示)。

请在图甲的横梁标尺上标出50g、150g二个刻度。

(3)将一石块放在置物盘上,移动悬挂钩码的细线使横梁平衡(如图丙所示)。

这个矿石的质量是_________g

14、(14·哈尔滨)同学们利用图1装置验证“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记录的数据如下:

(1)写出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的具体过程及验证的结果.

(2)杠杆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如图2所示,现欲使静止的跷跷板发生转动,可采取的做法是,并说出能驱使跷跷板发生转动的条件.

15、(14·鸡西、黑河、绥化)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中,我们把支点放在质地均匀的杠杆中间,这样做的目的是;实验时,首先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并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好处是;同学们通过多次实验,得出以下数据,分析得出杠杆平衡条件是;请你应用杠杆平衡条件,把表格中的数据填写完整。

1

2

3

4

L1/m

0.1

0.15

0.2

0.2

F1/N

0.5

0.5

1.5

L2/m

0.05

0.05

0.1

0.1

F2/N

1

1.5

3

4

 

小光同学实验时,在杠杆上挂了如图所示的两组钩码。

若在不加减钩码的前提条件下,把左端的两个钩码向右移动个格,可使杠杆平衡;若在不移动钩码位置的前提条件下,采用两端同时减掉的方法,也可使杠杆平衡(杠杆上相邻刻线之间的距离相等,每个钩码的质量都相同)。

16、(14·襄阳)小风做“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这个实验,他在实验中选择了一根50cm长的杠杆,杠杆上每一小格的长度为5cm。

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_______平衡,此时杠杆重力的力臂为___________。

试验台上总共只有6个相同的钩码,小风在杠杆左边第二格上挂了3个钩码(如图所示),若想使杠杆平衡,可能的方法是在_____________。

(填一种方法即可)

17、(14·沈阳)在我市物理实验操作考试中,考评教师针对“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记录了甲、乙同学的操作过程(如下表),他们的实验步骤中均因为存在错误而失分。

请你指出错误的步骤,并说明失分原因。

甲同学

乙同学

1.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a所示

2.在带有滑道的杠杆两端挂上钩码后,杠杆的状态如图b所示。

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3.记录钩码重,并读取动力臂OA和阻力臂OB

1.调节杠杆在如图c所在的位置保持静止状态

2.在带有滑道的杠杆两端挂上钩码,并调节钩码在杠杆上的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d所示

3.记录钩码重,并读取动力臂OA和阻力臂OB

甲同学:

错误步骤________(填序号);失分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同学:

错误步骤_______(填序号);失分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14·日照)小强在验证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实验前没有挂钩码和弹簧测力计时,发现杠杆左端高右端低,要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调节,这一调节过程的目的是为了使杠杆的对杠杆平衡不产生影响,这时杠杆重力的力臂为。

(2)在下图中,杠杆水平平衡后,小强调节左边钩码的个数和位置,使杠杆水平平衡时,测出F1=1.2N,F2=1.5N;OA=30cm,OB=20cm。

他将所得数据直接代入杠杆平衡条件的公式中,发现F1×OA和F2×OB并不相等,从而认为杠杆的平衡条件不一定是F1l1=F2l2。

小强的失误是。

(3)在图中,若B处的钩码不变,小强将弹簧测力计由A处移到C(OC=10cm)处,施加一个竖直方向的力,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这个力的方向应,大小为_______N。

(4)在图中,若B处的钩码不变,小强不用弹簧测力计,在A处挂N的钩码,杠杆在水平位置仍然平衡。

参考答案:

1、

(1)右

(2)二便于从杠杆上直接读取力臂

2、

(1)密度

(2)弹簧秤没有沿竖直方向拉(弹簧秤没有与杠杆垂直

3、右   便于测量力臂   3

4、

(1)左;水平;力臂

(2)F1l1=F2l2;不合理;结论具有偶然性(结论

没有普遍性)(3)杠杆自重的影响。

5、

(1)便于测量力臂左

(2)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F1L1=F2L2)

(3)①③④寻找一般规律,避免实验的偶然性

6、

(1)所用器材:

天平

操作方法:

将天平调节平衡,把A、B两段萝卜分别放入天平的左右两盘中

现象及结论:

天平的指针向哪边偏转,哪段萝卜就重

(2)①甲

②a.不正确

b.1.将弹簧测力计斜向右(或斜向左)拉,保持杠杆水平平衡。

2.读出动力:

测力计的示数F1;量出动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L1

3.用测力计测出三个钩码的重力即阻力大小F2,量出阻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L24.计算F1×L1的值与F2×L2的值,再进行比较,可以得出上述结论不正确

7、

(1)左(1分)水平位置

(2)F1L1=F2L2(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3)将不同的物理量进行了加法运算

8、

(1)水平

(2)三(3)变大拉力F的力臂变小

9、

(1)右不可以

(2)AEDCB(3)F1l1=F2l2(或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10、

(1)左

(2)3(3)变大阻力和阻力臂不变时,动力臂变小

11、

(1)左水平便于测量力臂(使杠杆的重心与支点重合)

(2)上增加钩码的个数(3)2

12、

(1)水平右右

(2)反0.2

13、

(1)badce

(2)如图

(3)100

14、

(1)过程:

分别计算出动力×动力臂(或F1L1)分别计算出阻力×阻力臂(或F2L2)

第一组1N×15cm=15N·cm1.5N×10cm=15N·cm

第二组2N×25cm=50N·cm2.5N×20cm=50N·cm

第三组3N×20cm=60N·cm4N×15cm=60N·cm

经过比较每一组的动力和动力臂乘积与阻力和阻力臂乘积都相等

验证的结果:

经验证可得出杠杆平衡时满足: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2)做法:

甲不动,乙向远离支点方向移动

(或乙不动,甲向靠近支点方向移动)

(或乙不动,甲蹬地,减小甲对跷跷板的压力)

条件:

使跷跷板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转动的力和力臂的乘积不相等

15、避免杠杆自身重力对杠杆平衡的影响(或杠杆重心在支点上、杠杆重力作用线过支点)便于测量力臂;F1l1=F2l2(或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2(表格中的数据);11个钩码

16、水平位置0B点挂3个钩码或C点挂2个钩码(A点挂2个,D点挂一个或者A点挂1个,E点挂1个也可)

17、甲:

2靠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恢复平衡乙:

1实验初始,没有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18、

(1)左(外)重力0

(2)把OA当成了F1的力臂(或:

把F1的力臂弄错了)

(3)竖直向上3(4)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