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主四段”课堂教学模式初探.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358014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4.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主四段”课堂教学模式初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三主四段”课堂教学模式初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三主四段”课堂教学模式初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三主四段”课堂教学模式初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三主四段”课堂教学模式初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主四段”课堂教学模式初探.docx

《“三主四段”课堂教学模式初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主四段”课堂教学模式初探.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主四段”课堂教学模式初探.docx

“三主四段"课堂教学初探

《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实践研究》课题组

(课题编号:

XHXNO-12140032)

郭电申

关键词:

课堂教学借鉴创新校本特色三主四段

内容摘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学校出现了招生困难,教师师资力量薄弱,学科搭配不合理的现象,围绕这些问题,我们本着立足校本服务课堂教学的原则,以高效课堂教学理论为基础,研究出了“三主四段”教学模式,即“以学习目标为主导,以小组学习为主体则,以问题为主线”的“三为主”的教学原则和“预习检查和复习导入、明确目标和学习的重难点、引导学习和研讨交流、课堂小结评价和学习反思”的课堂四段模式。

该模式以导学案为课堂切入点,坚持“导学案”和“学案”“两案同源”和"同质异构”,经实践检验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一、实践意义:

《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于2010年3月1日通过河北省教育学会批准立项,通过二年的教学实践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探索出一种适合农村学校课堂教学的教学模式,它以高效课堂理论为主要指导思想,具有简单、易于操作等特点,经课堂教学实践检验我们觉得它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二、“三主四段”课堂教学的释义与操作。

(一)释义

1、三主:

即课堂教学活动中应该遵循的三个原则:

以学习目标为主导的原则,以小组学习为主体的原则,以问题为主线的原则。

2、四段:

即教学中达成学习目标要经过的四个阶段:

预习检查和复习导入;明确目标和学习的重难点;

引导学习和研讨交流;课堂小结、评价和学习反思。

(二)实施原则和要求:

1、以学习目标为主导

(1)总体要求:

学习目标是用以指导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纲领和指挥棒:

第一一定要明确,不能含糊其辞,不要把教师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目标相混淆。

第二一定要具体,具有可操作性,避免假大空,避免以偏概全,要具体到学生要通过什么手段学习什么学会什么,或者要解决什么问题。

第三一定要体现梯度性,一般目标和重点目标要有区别,第四要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

好的教学目标是教师教学智慧和教学能力及其水平的体现。

我们要求教师必须在认真阅读教材和领会

教材的基础去制定目标,要体现教师自己的教学思想和要求,切忌抄袭和盲从。

(2)表述要求:

①教学目标应尽量能描述得具体,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评价性。

②教学目标的描述应反映学习结果的类型和相应的学习水平。

③教学目标的描述要体现出较强的情感驱动力,使目标具有吸引力和认同感。

一般说来,一个规范、明确的行为目标的表述,要包含以下四个要素:

行为主体(是学生,不是老师),行为动词(可测可评、具体明确),行为条件(为评价提供参照的依据),表现程度(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

2、以小组学习为主体

(1)小组学习的含义:

小组学习是合作学习的主要形式。

它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生或群体,为了达到共同的目的而在行动上相互配合的过程。

合作学习就是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

(2)合作学习的好处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②有利于教学的多边互助,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平等参与的机会。

③有利于因材施教。

④不同学间互相纠正互相交流学习成果,提高了学习的正确率。

(3)小组学习应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①互动性一强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沟通。

②互助性一教学任务要包含不同层次的要求。

③协同性一学习任务是经过小组成员责任分工、角色轮换、发挥自己的优势与汲取别人的长处相结合。

④辨析性一教学任务需要经过争辩、探讨、质疑。

(4)操作中的几个要求:

①成员组成要搭配合理。

②成员间有明确的组织和分工。

③活动要适时,要用而不乱。

④活动内容的选择要有代表性,要有可研究和交流的价值。

⑤展示和评价交互使用。

3、以问题为主线:

人的成长过程是不断的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教学中,我们要求每位教师都要“遵循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的原则,充分利用“学案”这个课堂教学的把手,设计问题要考虑到学生的具体情况,如知识基础,学习能力等多方面因素,低起点,高要求,阶梯性。

(1)知识问题化:

即将学习目标中那些需要解决的知识内容转化成学生能够理解、解决,而且具有可操作的一些具体的问题。

(2)问题层次化:

考虑到目标中对学生学习梯度和接受习惯的要求,由简单到复杂,由难到易,做到主次分明。

4、课堂教学的操作过程:

按着教学的需要,我们按着常规的分类方法,把课堂教学分为四个阶段。

(1)预习检查和复习指导。

学习的过程是个循序渐进过程,要循序渐进,必须做好两件事预习和复习,预习可以看做是学习准备,复习是为了做好知识的衔接。

预习可以预留一些常识性的学习任务,一般情况下我们把预习任务通过学案在前一天分发给每一个学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自习课上由学生通过自学自主完成,完成不了的由学习小组长组织研讨完成。

复习,可以通过学案进行设计,也可以在学习新知识前进行临时检测,方式有很多,需要灵活掌握,但是一定要避免随意性,要在学案中有所体现,设计的宗旨是温故知新,服务课堂。

(2)明确学习目标和重难点。

目标是学习的纲领是课堂教学的指挥棒,所以教师在每节课的设计上都要有明确的目标,而课上必须有明确目标这个环节,目的是让学生都明白,本节课要解决那些问题,要学会哪些知识,要培养和形成哪些能力。

目标必须具有“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更主要的是要体现低起点和阶梯性。

在学案的设计中,目标与问题必须相统一。

当然目标的展示方法有很多,可以是口头描述,可以是板书,也可以是媒体展示,因为语言具有不稳定性,所以我们一般不采用口头描述,我们可以把它写在学案中。

目标展示的时机也有很多,具体情况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灵活使用。

但是有一点必须要强调,那就是每一课时的教学活动都必须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作指导,避免重新落入随意性教学的窠臼。

(3)引导学习和研讨交流。

这个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是课堂上的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是学习知识、掌握方法、培养能力的过程,也就是通过师生的具体活动完成教学任务,进行课堂达标的过程。

课堂是师生互动的课堂,是变化的课堂,而且学科教学有各具特点,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灵活运用。

以下几点应该引起大家的注意:

①教材永远都是教学的第一蓝本,教学要围绕教材展开,任何教学活动都要围绕教材的教学要求组织进行,那些偏离教材,放弃教材不用或者凌驾于教材之外的任何设想都是错误的。

②避免教师一言堂,但并不是不要教师讲,必要的讲解是需要的。

③教师的引导要适时:

如学生学习中遇到了难以解决的困难,学习偏离了目标,学习中不能透过表层做更深一步的挖掘等等。

④小组活动要有针对性:

主要是针对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确实需要通过合作才能解决的问题。

⑤展示不要流于形式,要有明确的目的和指向:

展示的问题具有代表性,展示解决问题的过程、更主要的是展示错误,为强调重点、突破难点服务。

⑥评价和展示穿插进行,要起到激励作用。

(4)课堂小结、评价和学习反思。

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要组织进行课堂小结,这很必要,小结的目的有多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对课堂学习内容的一次总结,二是达标情况回顾,三是归纳知识点,形成知识体系。

从形式上说可以分为教师小结和学生小结,更多的是师生共同小结,一般以口头叙述的形式进行。

通过小结对课堂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引导学生对本课的学习情况进行必要的反思,同时教师自己也要有所反思。

五、坚持“两案同源”“同质异构”。

(一)释义:

1、“两案同源”:

“两案”分别为“导学案”和“学案”,“同源”即围绕共同目标来选择和设计教与学的问题。

2、“同质异构”:

这个是针对“导学案”和“学案”这两案来说的,“同质”,即相同的教学内容和问题,“异构”,即根据使用对象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设计方法。

“导学案”活动的主体是教师,“学案”活动的主

体是学生。

“导学案”和“学案”是课堂教学改革的产物,就“三主四段”这种教学模式来说,它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具有实际的支撑意义。

从应用的角度来说,“导学案”和“学案”具有不同的意义和作用。

首先是使用的对象不同,导学案的使用主体是教师,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学案的使用主体是学生,强调“学”的意义;其次侧重点不同,导学案侧重于教学的方法、策略的选择,同时强调教学评价和教学反思,“学案”侧重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的学法指导,同时强调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和效果的检查。

两案中“导学案”是基础,教师可以运用计算机和网络知识进行备课,在集体备课中进行研讨和修改形成“导学案”,然后在“导学案”基础上进行修改,减少教师活动设计增加学生活动内容,使之变成“学案”,这就是“两案同源”和“同质异构”的真正含义。

(三)应该引起注意的几个问题:

1、不要生搬硬套,要体现教师的教学思想,符合教学实际的需要。

2、不要自以为是,要围绕教材和课程展开研讨,集思广益。

3、不要简单的罗列问题和知识,要体现过程方法和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苏]赞可夫著杜殿坤等译《教学与发展》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2、李炳亭著《高效课堂22条》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年。

3、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2月。

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国教育报》2001年7月27日第2版

5、应湘,向祖强教师专业发展与学生成长》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o

6、高慎英刘良华《有效教学论》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7、崔其升,谢金国《走进杜郎口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年版

8、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漓江出版社2008年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