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课堂教学模式初探(获奖了).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751299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6+1”课堂教学模式初探(获奖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6+1”课堂教学模式初探(获奖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6+1”课堂教学模式初探(获奖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6+1”课堂教学模式初探(获奖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6+1”课堂教学模式初探(获奖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6+1”课堂教学模式初探(获奖了).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6+1”课堂教学模式初探(获奖了).doc

《“6+1”课堂教学模式初探(获奖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1”课堂教学模式初探(获奖了).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6+1”课堂教学模式初探(获奖了).doc

申报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件一

陕西省教育学会第十次优秀教科研论文与成果交流评选申报表

作者

姓名

崔明飞

职务

职称

校长中学

一级师

电话

手机

13154023136

所属

市县区

榆林市

绥德县

工作

单位

绥德县辛店中学

单位

类型

初中

邮政

编码

718000

作品

标题

“6+1”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学科

类别

语文

稿件文体

经验总结

作者

简介

崔明飞:

中学语文一级教师,副校长。

从事语文教学25年,曾多次在国家省市县上参加教育教学论文竞赛,获奖。

作品

内容

概述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引起教育界的极大重视。

我把我校“6+1”课堂教学模式探索的背景、发展、确立、效果、认可和困惑写出来,供同行商榷并提出宝贵的意见。

1、申报序号由省教育学会统一填写,其它栏目均由作者个人认真填写,与稿件匹配一式叁份。

2、单位类别指幼教、小学、初中、高中、职中、师范、教研机构、教育行政部门。

3、稿件文体指调研报告、经验总结、课题研究成果、教育教学论文、教育叙事、教育故事、教育随笔、教育教学札记、教学反思等。

4、学科类别指小学、初中、高中各学科。

教育行政干部论文划归教育管理类。

“6+1”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绥德县辛店中学崔明飞13154023136

[内容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引起教育界的极大重视。

我把我校“6+1”课堂教学模式探索的背景、发展、确立、效果、认可和困惑写出来,供同行商榷并提出宝贵的意见。

[关键词]背景发展确立效果认可困惑

绥德县辛店中学是一所乡办初级中学,教育教学质量逐年上升。

现在就我校“6+1”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过程写出来,望同行提出宝贵的意见!

一、课堂教学模式确立的背景

2002年开始的课程改革是教育界的一件大事,特别是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是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的重大问题之一。

2004年上学期开始,学校领导十分重视校本教研,一次,教研室冷永良主任来我校查学时告诉校长,根据你校的实际,学习杜郎口最适合。

校长下决心学习,在探索过程中,经历了“抵触——不自觉——自觉”三个阶段。

采取了集体备课、推门听课、示范课、竞赛课等方式,请专家讲座,教师讲座。

教师在不断的探索、探讨、反思、在研究过程中抓住一个中心就是“看学生”。

刚开始我校教师甚至教研组长对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持否定态度,甚至当面说风凉话,可是领导决不放弃,苦口婆心,不厌其烦地说、讲,在优秀教师中鼓励先做,在做中体会,在做中总结,经过几年的努力,学生成绩明显提高,教师尝到了甜头。

后来,多数教师不自觉地参与其中,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效果不断地显现出来,再后来,教师认识到了这种模式的好处,全校师生行动起来。

在教学模式有了实质地转变。

从学校的生源来说,生源基础很差,接受能力参差不齐,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

学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在夹缝中生存,用过去那种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教学,“教师越教越没学生,学校越没出路,教师越教越没发展,思想死水一潭”。

因此,领导带头,全体教师共同行动起来,研究如何真正能使学生“动起来”,于是为了生存,为了发展。

我们采取了学生中“一帮一”“兵教兵”“兵考兵”“兵督兵”的学习方式,教师课堂采用“6+1”模式:

(1)“6”就是六块小黑块,“1”即一块大黑板

(2)6个小组,1个老师,最初这个词源于CCTV中的:

“非常6+1”。

这七块黑板,平时能用,上课能用。

关注教学过程,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关注每一位学生。

“一个中心”(看学生)“两个基本点”(先学后教重预习、小组合作重实效)“三个环节”(预习——展示——反馈)。

二、教学模式的发展

1、“课改”的春风吹醒了我国新时期的教育界。

在“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教改思想下,各地雨后春笋般地诞生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经验。

从2004年来,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先进教育思想和教育经验的学习,吸取精华,总结出适合自己的一条教改之路。

刚开始,教师依然心存疑惑:

我们这么苦口婆心地讲,学生还学不会,要让学生自个学,教师少讲,恐怕不行吧!

校长亲自跟踪听课,不看老师讲的如何,只看学生参与的时间有多少,学习的效果如何。

让骨干教师上示范课,在上课之前,集体备课,讨论上法,交流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法技巧,选择最佳方案,在一个班内上课,上课后集体评课,发现问题和不足,再二次备课,接着在另一个同级班内上同一课,直到满意为止。

上一节示范课,同一教研组的教师至始至终参与其中。

提高同课头、同科目教师的业务水平。

一个教师示范后,同课头教师人人上,方法同前。

这样,每位老师每学期必须上好一节示范课。

再从每个教研组中选2-3名教师参加全校的竞赛课,评选校级教坛新秀。

这样的活动每学期举行一次,大大提高了全体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

每学期教师听课不少于20节(中期前12节,中期后8节),领导听课不少于30节(中期前18节,中期后12节),每学期学校进行两次听课笔记检查,实际教师的听课都多于20节,领导听课超过40节。

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教师的“功夫”在“课之外”,教师驾驭课堂上“穿针引线”“起承转合”“点技”以及沉着的态度,从容的教态,对整个教学环节的控制,高效率的课堂效果,都是教师课后的功力。

2、教学模式的确立。

学生座位更加灵活多样,一改以往传统整齐划出一面向黑板的“常态”,而是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理解能力进行适当搭配,桌子面对面放置,分成若干小组。

黑板不只是讲台上的一块大黑板,,而是“6+1”(即讲台下6块小黑板分开悬挂,讲台上一块大黑板;6个小组,1个老师)。

不同层次不同要求,说、演、写、练便于交流合作。

当堂训练当堂完成,学生学得愉悦,学的轻松。

利用“一帮一”“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战略,促进全体学生共同发展,争取目标任务实现最大化。

2010年已取得初步成绩。

“6+1”是学生展示知识、才艺的“大舞台”。

教师出示一道目标检测题,可有十几人在同时参与板演,做对了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做错了不仅“暴露”自己在这一知识上的缺陷,而且引起类似错误同学的注意,于是立即让其他学生用不同颜色的笔给予纠正,讲解出毛病所在。

一堂课全班学生人人都能参与其中,学生每人一处,在黑板上写知识点,或演算题目,实在没有抢到黑板的,就用粉笔在教室地面上写。

说,争先恐后,大胆发表意见;做,四人一组,埋头奋笔疾书;议,有谈自己容易粗心出错的地方,有帮助同学指出错别字。

实现了“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整个教学环节,教师讲的少了,甚至“一言不发”。

“6+1”不仅课堂能用,平时也有用。

例如,每学期每科的“一课三练”一书,以前老师布置,学生空白,教师逐一讲解,学生仍空白,现在分组利用“6+1”,让一些学生上黑板上做,大家看,然后其他学生上去改,讲,直至全会。

这样若分成6个小组,以6块小黑板计算,即成“6X6=36”块小黑板,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3,教学模式的效果

学生由理性上的“主体”到付诸实践的“主体”,有一个艰难的转轨过程。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习惯了被动学习方式的诸多学生,对自主学习无所适从,难上轨道,“启而不发”“导而不行”“互而不动”的现象,相当普遍。

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采用了各种激励法。

要想让学生踊跃参与,激发他们参与的欲望是关键。

学生参与关键是创设一种氛围,让同学们放松下来,让大家都说,不爱说的也就跟着说了。

老师要抓住机会,就表扬,让全班同学给“参与”有进步的同学鼓掌。

我们有些老师都自己掏钱给爱参与的学生买过奖品,几毛钱的本子,笔,都行。

我参与,我快乐,我自信,我成长。

2008年,“二查”时,耿永君主任听了郝玲玲老师的一节语文课,给予很高的评价“这次查学,终于听了一节真正的语文课”。

2009年秦树征主任一行在“二查”时又听了尚洁老师的一节语文课,童维会老师又高度评价“确实是一堂好课。

”实际这样的好课还有许多许多。

证实了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前途是光明的。

2010年县教育局进驻我校进行深入研究这种模式。

三、存在的困惑

1,端正的教育态度是实施课堂教学改革的前提,先进的教育观念是实施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

在教师队伍中,部分教师教学思想仍然陈旧。

这是我们必须关注的焦点,我们要通过各种方法让教师树立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育观念,勇于探索、实践课堂教学。

2,业务功底的扎实是实施课堂教学改革的基石。

加强教师的业务能力的培训,因为教师是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成败的关键。

3,经过不断的研究、探索,最终确定“6+1”课堂教学模式。

但是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问题的设计,教师的组织等方面仍然需要推敲。

综上所述,结合学校具体实际,我们正在踏踏实实的探索着“6+1”课堂教学模式,走出实路,发展自我,创新自我。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2《走进新课程》

3《杜郎口教学模式》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