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精品课程申报表.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592012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1.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精品课程申报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上海市精品课程申报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上海市精品课程申报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上海市精品课程申报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上海市精品课程申报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上海市精品课程申报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上海市精品课程申报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上海市精品课程申报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上海市精品课程申报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上海市精品课程申报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上海市精品课程申报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上海市精品课程申报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上海市精品课程申报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上海市精品课程申报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上海市精品课程申报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上海市精品课程申报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上海市精品课程申报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上海市精品课程申报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上海市精品课程申报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上海市精品课程申报表.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市精品课程申报表.docx

《上海市精品课程申报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精品课程申报表.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上海市精品课程申报表.docx

上海市精品课程申报表

上海市精品课程申报表

 

 

申请学校复旦大学是否部属□

是否已获市级精品课程□获奖年度

课程名称管理学

课程层次(本/专)本科

课程类型□理论课(不含实践)□理论课(含实践)√□实践(验)课

所属一级学科名称管理学

所属二级学科名称工商管理

课程负责人芮明杰

申报日期2007.5.10

 

 

 

 

填写要求

一、以word文档格式如实填写各项。

二、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

三、涉密内容不填写,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请在说明栏中注明。

四、除课程负责人外,根据课程实际情况,填写1~4名主讲教师的详细信息。

五、本表栏目未涵盖的内容,需要说明的,请在说明栏中注明。

1.

课程负责人情况

1-1

基本

信息

姓名

芮明杰

性别

出生年月

1954.5.3

最终学历

研究生

职称

教授

电话

65642411

学位

博士

职务

系主任

传真

65649270

所在院系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E-mail

mjrui@

通信地址(邮编)

国顺路670号复旦大学管理学院200433

研究方向

企业发展,公司理论,管理创新,产业经济学

1-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管理学》本科基础课程,周4学时,每年全院本科生约250人,本人主讲过一次,

其他时间由我们的教学队伍的其他老师主讲。

〈现代市场学研究〉硕士专业课程,周3学时,每年人数30人

〈现代管理理论〉博士专业课程,周3学时,每年人数25-30人

〈现代企业理论〉博士专业课程,周3学时,每年人数25-30人

〈企业管理前沿问题〉复旦大学研究生新视野系列课程周2学时,每年人数80人

〈东方文化:

亚洲工商管理教育的基础〉(亚洲工商管理教育研讨会)日本福冈2000.11

《管理学课程教学创新》第一完成人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05)

《管理学----现代的观点》第一完成人全国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2002)

(管理学课程建设)第一完成人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00)

(现代公司理论与运行)第一完成人上海市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2000)

(中国管理课程)第二完成人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997)

1-3

学术

研究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

(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

署名次序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

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科研项目:

1.(公司核心竞争力形成过程中组织学习方式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6。

12完成,课题负责人

2.(知识经济条件下智力资本参与剩余收益分配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4。

12完成,课题负责人

3.(高技术研究中心运行机制研究)上海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3,12完成,课题负责人

4.(高技术企业知识体系构造与管理研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2004.6完成,课题负责人

5.(技术要素参与分配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上海科技发展基金项目2002.5完成,课题负责人

发表论文:

《中国产业发展的挑战与思路》(复旦学报)2004年第1期,核心期刊

《知识与企业持续竞争优势》(复旦学报)2003年第5期,核心期刊

〈行业标准的营销策略研究:

交易费用经济学的视角〉(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第4期,权威期刊

《WTO条件下本土零售企业发展的策略选择》(当代财经)2003年第4期,核心期刊

《智力资本激励的制度安排》(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9期,权威期刊

〈PerformanceMeasurementandFacultyPay>(JournalofSystemsScienceandSystemsEngineering)Vol.11No.1Mar.2002

《全员激励盟约——一个适用于知识型企业的缔约规则》(复旦学报)2001年第2期,核心期刊

《“造山”:

以知识和学习为基础的企业的新逻辑》(管理科学学报)2001年第3期,权威期刊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路径分析》(上海经济研究)2001年第8期,核心期刊

《可持续发展:

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的目标》(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第三期,权威期刊

学术奖励:

1.〈21世纪的思考:

新经济、新企业、新管理〉首届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2003),个人完成

2.《中国企业发展的战略选择》第三届全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管理学一等奖(2002)个人完成

3.(“造山”以知识与学习为基础的企业的新逻辑)第一完成人上海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2002)

4.(国有控股公司运行与管理)第一完成人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三等奖(2000)

课程类别:

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课程负责人:

主持本门课程的主讲教师

2.主讲教师情况⑴

2⑴-1

基本

信息

姓名

姚凯

性别

出生年月

1971.2

最终学历

博士后

职称

副教授

电话

65648561

学位

博士

职务

总支副书记

传真

65640153

所在院系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E-mail

yaokai@

通信地址(邮编)

国顺路670号复旦大学管理学院200433

研究方向

企业与企业家理论,管理创新

2⑴-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管理学》本科基础课程,周4学时,每年全院本科生约250人

《战略管理》本科生基础课程,周2学时,每年全院本科生约180人

《中级管理学》研究生基础课程,周3学时,每年人数40-60人

《创业学》研究生专业课程,周2学时,每年人数30人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BA专业课程,周3.5学时,每年人数100-150人

《管理学课程教学创新》第四完成人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05)

2⑴-3

学术

研究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

(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

署名次序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

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科研项目:

1、(企业家工作性质及其行为管理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5。

12完成,课题负责人

2、(企业家工作性质演变机制及其国际比较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06年10月启动,项目负责人

3、(中西方企业家工作性质比较研究),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05年8月启动,项目负责人

4、(辅导员胜任力素质模型及其应用研究),上海市教委市级规划项目,2006年10月启动,项目负责人

5、(我国国有企业监管模式研究),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2003年9月完成,项目负责人

发表论文:

1、“以企业经营者工作为导向的二十一世纪管理学”,《管理世界》,No.5,1999

2、“国有企业生命周期决定因素及其理论模型的构建”,《生产力研究》,No.5,2007

2、“企业经营者工作性质及行为现状的调查”,《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No.4,2001

3、“公仆式领导:

内涵解析与模型构建”,《理论界》,No.5,2007

4、“论世界产业发展的新趋势”,研究与发展管理,Vol.17,2005

学术奖励:

1、《企业经营者工作性质及其行为管理研究》,上海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著作类)(2006),个人完成

2、《企业经营者工作性质及其应用》,江苏省第六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0),个人完成

3、《浦东新区产业结构优化及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上海市市政府决策咨询优秀成果二等奖(2005),排名第二

4、复旦大学第三届世纪之星(2002)

5、《论企业经营者工作的效益滞后性》,徐州市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荣誉奖(2003),个人完成

 

课程类别:

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2.主讲教师情况⑵

2⑵-1

基本

信息

姓名

许晓明

性别

出生年月

1949-6-27

最终学历

研究生

职称

教授

电话

65640153

学位

硕士

职务

博士生导师

传真

65640153

所在院系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E-mail

xmxufd@

通信地址(邮编)

上海市邯郸路220号200433

研究方向

管理理论与创新企业成长与战略

2⑵-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1、《工商管理模拟》本科生专业课程2学时每年40人

2、《管理学进展》本科生专业课程3学时每年80人

3、《中级管理学》研究生基础课程3学时每年30人

4、《企业战略管理》研究生(硕士)学位课程3学时每年35人

5、《企业成长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研究生(博士)专业课程每年15人

指导本科生毕业实习和学位论文每年8人

2⑵-3

学术

研究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

(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

署名次序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

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中国“三资”企业管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999-2001组长

《中国民营企业生命周期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2-2005组长

《中国民营企业“短寿”现象及其对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3-2006组长等等。

论企业的知识管理战略

复旦学报

2001.03

第一作者

中国民营企业发展解析

上海管理科学

2002.02

第一作者

民营企业生命周期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2.05

第一作者

“民营企业”延年益寿的三大对策

经济管理(新管理)

2002.22

第一作者

民营企业“猝死现象”及其防范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3.06

第一作者

基于资源基础观的企业成长理论探讨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5.02

第一作者

优秀著作三等奖上海汽车工业教育基金会专著2001年等

课程类别:

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2.主讲教师情况⑶

2⑶-1

基本

信息

姓名

吴嵋山

性别

出生年月

1950年6月

最终学历

硕士

职称

副教授

电话

65110341

学位

硕士

职务

传真

65110341

所在院系

复旦管理学院

E-mail

wmsif@

通信地址(邮编)

国顺路670号复旦大学管理学院200433

研究方向

管理学、市场营销、生产运营管理

2⑶-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管理学导论》本科基础课程,周3学时,每年全院本科生约50人

《营销管理》本科生基础课程,周3学时,每年全院本科生约50人

《生产运营管理学》本科生基础课程,周3学时,每年全院本科生约50人

《组织市场营销》本科生专业课程,周2学时,人数30人

《管理学课程教学创新》第三完成人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05)

《生产运营管理学》第四完成人复旦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05)

2⑶-3

学术

研究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

(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

署名次序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

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课程类别:

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2.主讲教师情况⑷

2⑷-1

基本

信息

姓名

余光胜

性别

出生年月

1966.10

最终学历

研究生

职称

副教授

电话

65646069

学位

博士

职务

传真

65649270

所在院系

产业经济学

E-mail

guangshengyu@

通信地址(邮编)

上海市国顺路670号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研究方向

公司战略与治理;知识理论

2⑷-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管理学》本科基础课程,周3学时,每年全院本科生约120人

《管理学》(中级)研究生基础课程,周3学时,每年人数30人

《战略管理》本科生基础课程,周2学时,每年全院本科生约110人

《战略管理》MBA专业课程,周2学时,每年人数120人

 

《管理学课程教学创新》第二完成人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05)

2⑷-3

学术

研究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

(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

署名次序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

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科研项目:

1.《基于默会知识共享机理的企业知识创新系统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4-2006,主持人;

2.《基于认知模式生成机理的企业多元化战略理论与实证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5-2008,主持人。

论文:

1.《企业竞争优势根源的理论演进》,《经济管理》,独立作者,2002年10月;

《企业知识理论导向下的知识管理研究新进展》,《研究与发展管理》,独立作者,

2.2005年6月;

3.《基于默会知识共享的企业知识问题研究》,《管理世界》,第二作者,2005年11月;

4.《知识属性、情境依赖与默会知识共享条件研究》,《研究与发展管理》,第一作者,2006年12月;

5.《技术创新中的默会知识转移问题研究》,《研究与发展管理》,第一作者,2007年4月;

课程类别:

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3.教学队伍情况

3-1

人员

构成

(含外

聘教师)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称

学科专业

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

姚凯

1971.2

副教授

企业管理

主讲人之一,课件设计

许晓明

1949.6

教授

企业管理

主讲人之一,教学设计

吴嵋山

1950.6

副教授

企业管理

主讲人之一,案例教学

余光胜

1966.10

副教授

企业管理

主讲人之一,案例编写

李元旭

1966.10

教授

企业管理

主讲人之一

3-2

教学队

伍整体

结构

教学队伍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师资配置情况(含辅导教师或

实验教师与学生的比例)

本队伍由7名教授副教授组成,著名管理学家芮明杰教授领衔,队伍知识结

构合理,以中青年教授为主,每个人都有长期从事管理学教学与科研的实践经验

考核成绩优秀,其中姚凯副教授为复旦大学世纪之星,李元旭教授是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曙光学者,都有好的培养前途。

3-3

教学改

革与教

学研究

近五年来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成果及其解决的问题(不超过十项)

姚凯:

《企业经营者工作性质及其行为管理研究》,上海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著作类)(2006)

罗殿军:

《管理沟通》第二完成人全国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2002)

《企业制度创新分析》个人专著上海市发展汽车教育基金三等奖(1999)

3-4

师资

培养

近五年培养青年教师的措施与成效

近五年来,教学队伍主要采取了送国外培养和内部研讨的方式,比如姚凯副教

授先后参加了挪威管理学院师资项目、教育部2007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

干研修班、上海市第十七期青年理论骨干学校研讨班的师资培训,参加了第七届

全国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师资研讨会等教学研讨会。

罗殿军老师曾参加麻省理工学

院斯隆管理学院的管理学师资培训等。

学缘结构:

即学缘构成,这里指本教学队伍中,从不同学校或科研单位取得相同(或相近)学历(或学位)的人的比例。

4.课程描述

4-1本课程校内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管理学是经济管理类的本科生教学的基础课程,虽然受到广泛重视,在教学上教师按各自课程需要分别进行讲授,因此造成学生在管理学基础知识且把握的知识角度如深浅程度不一,影响以后专业课程的学习。

90年代中期,管理学院决定强化基础课程教学,把管理学作为管理类本科生统一必修的基础课。

为此,在管理学教学过程中加强课程建设,不断提高。

首先,课程建设必须有一本好的教材。

1999年芮明杰教授主编的《管理学――现代的观点》出版,是国内影响较大的综合性的管理学专著。

为了便于学生学习,2000年出版了《管理学――学生用书》。

同时还编写了多媒体电子课件。

到了2004年《管理学》已出了第三版,为学科建设打下扎实的发展基础。

在教学中,逐步形成了一支较为稳定的,热心为本科生开设基础课的副教授以上的师资队伍,探索了多种数学方法,让学生打下扎实的管理学基础。

经过八年的努力,管理学课程建设经过分散―集中―提高―发展的过程,现在不仅成为管理学院的成熟基础课,还成为学校公选课,受到各院系学生的欢迎。

 

4-2理论课和理论(含实践)课教学内容

4-2-1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情况,说明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

课程性质:

本课程系为管理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

基本内容:

管理的原理与职能——决策、计划、组织、领导及控制.

基本要求:

了解管理的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理解管理的职能,并学会应用基本理论和新管理观念,分析实际工作和经济生活中的管理问题.

4-2-2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教学计划:

(第一——十八周,讲授课程)

第一章管理的概念3学时

第二章管理的基本问题3学时

第三章管理理论的发展3学时

第四章管理主体3学时

第五章组织基础3学时

第六章组织结构3学时

第七章非正式组织3学时

第八章组织运行3学时

第九章组织变革与发展3学时

第十章决策3学时

第十一章计划3学时

第十二章领导3学时

第十三章激励3学时

第十四章控制3学时

第十五章塑造共同愿景3学时

第十六章实施目标管理3学时

第十七章人际沟通改进3学时

复习考试:

(第十九——二十周)

管理案例讨论

4-2-3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课程的重点在于:

(1)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2)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流派的发展现状、主要观点及最新分发展趋势;(3)管理的组织架构、五大职能(决策、计划、领导、激励、控制);(4)管理的主要方式(塑造共同愿景、实施目标管理、人际沟通改进、工作流程创新、以人为本的管理)。

管理学是横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体现动态发展的理论趋势,具有系统性、动态性和复杂性的特点。

本课程的解决办法在于使用现代的观点、演绎的体系、崭新的内容和本土化的案例来帮助学生系统、深刻地理解这一不断发展的现代学科体系。

4-2-4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不含实践教学内容的课程不填)

鉴于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实践教学方面我们主要采取以下设计思想:

1、在每章的教学内容中设计安插相应的教学案例并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案例的选择方面选用较大比例的本土企业案例;

2、选用人机对话的仿真系统模拟训练及点评方式,大多数本科生缺乏企业实践经验,我们系统设计一套仿真系统模拟训练,使学生在模拟的网上经营环境中系统地仿真实际经营决策从而得到系统的综合管理能力和经验。

3、安排一定的课时参观著名企业,鼓励学生自己编写相应的教学案例,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和学习兴趣。

 

4-3教学条件(含教材使用与建设;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配套实验教材的教学效果;实践性教学环境;网络教学环境)

教材:

·芮明杰,《管理学—现代的观点》,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Stephenp.Robbins,MaryCoulter,《管理学》(第七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参考书:

·芮明杰,《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周三多,《管理学原理》,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美]托马斯·贝特曼,斯考特·斯奈尔,《管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

·通过作业等方式,使学生能够积极搜索与案例相关的背景资料

·鼓励学生搜索与本章知识有关的国内外案例,教师作指导和点评

·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