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控股权取得日后的合并会计报表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59771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1.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5章控股权取得日后的合并会计报表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第5章控股权取得日后的合并会计报表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第5章控股权取得日后的合并会计报表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第5章控股权取得日后的合并会计报表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第5章控股权取得日后的合并会计报表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第5章控股权取得日后的合并会计报表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第5章控股权取得日后的合并会计报表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第5章控股权取得日后的合并会计报表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第5章控股权取得日后的合并会计报表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第5章控股权取得日后的合并会计报表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第5章控股权取得日后的合并会计报表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第5章控股权取得日后的合并会计报表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第5章控股权取得日后的合并会计报表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第5章控股权取得日后的合并会计报表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第5章控股权取得日后的合并会计报表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第5章控股权取得日后的合并会计报表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第5章控股权取得日后的合并会计报表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第5章控股权取得日后的合并会计报表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第5章控股权取得日后的合并会计报表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第5章控股权取得日后的合并会计报表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5章控股权取得日后的合并会计报表文档格式.docx

《第5章控股权取得日后的合并会计报表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章控股权取得日后的合并会计报表文档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5章控股权取得日后的合并会计报表文档格式.docx

股权取得日后合并会计报表编制的总要求:

只有企业集团与其外部发生的交易才在报表中反映。

因此,对企业集团的内部交易进行消除

什么是内部交易?

集团内部各公司之间由于商品购销等原因发生的交易行为或事项。

为什么要抵销内部交易?

正确反映集团对外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

(以家庭为例做思考。

如何抵销内部交易的影响?

编制抵销分录

抵销分录的内容:

即内部交易的主要类型:

内部投资交易、内部存货(商品)交易、内部固定资产交易、内部债权债务事项、内部利润分配

第二节股权取得日后首期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

1、母公司对子公司权益性资本投资项目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项目的抵销

(1)编制调整分录:

将成本法调整为权益法。

(2)抵销分录:

权益性资本金额与所有者权益的抵销。

非同一控制下进行商誉的确认。

同一控制:

A公司X1年1月1日投资300000元取得B公司75%的股份,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400000元。

当年B公司净利润50000元,发放股利20000元。

12月31日B公司实收资本150000元,资本公积130000元,盈余公积67500元,未分配利润82500元。

成本法下投资账面成本:

300000

权益法下需调整数:

加:

50000*75%37500

减:

20000*75%15000

权益法下投资账面成本:

322500

调整分录:

借: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22500

贷:

投资收益22500

抵销分录:

借:

实收资本150000

资本公积130000

盈余公积67500

未分配利润82500

贷: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322500

少数股东权益107500

非同一控制:

A公司X1年1月1日投资350000元取得B公司75%的股份,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400000元。

B公司无形资产账面价值150000元,公允价值165000元;

固定资产账面价值100000元,公允价值125000元。

调整分录一:

无形资产15000

固定资产25000

资本公积40000

管理费用4000

无形资产1500

固定资产2500

净利润变动:

50000-(15000/10+25000/10)=46000

因此,B公司工作底稿中年末未分配利润调减4000,为78500(82500-4000)

调整分录二:

350000

46000*75%34500

369500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19500

投资收益19500

注意这里资本公积170000、未分配利润78500是经调整后的数额

资本公积170000

未分配利润78500

商誉20000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369500

少数股东权益116500

2、母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的有关债权与债务项目的抵销

包括:

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子公司相互之间的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预付账款与预收账款、应付债券与债券投资、其它应收款与其他应付款等。

同时抵销应收款项的坏账准备和债券投资的减值准备。

例5-1甲公司拥有乙、丙两家子公司,当年发生的内部交易如下:

甲向乙签发了30万元的商业承兑汇票,预收了丙50万元货款;

乙欠甲和丙货款共计60万元;

丙购买了乙发行的40万元债券。

甲公司合并报表的抵销分录为:

(1)借:

应付票据30万

应收票据30万

(2)借:

预收账款50万

预付账款50万

(3)借:

应付账款60万假设应收账款已计提3000元坏账准备,借:

坏账准备3000

应收账款60万贷:

资产减值损失3000

(4)借:

应付债券40万假设已计提10000元利息,借:

投资收益10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40万贷:

财务费用10000

3、母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的内部存货销售业务项目的抵销

(1)当内部销售产品全部实现对外销售时的抵销分录

(销售是指母公司销售给子公司,子公司又对外销售)

主营业务收入(内部销售收入价值)

主营业务成本(内部销售收入价值)

例5-2甲公司(母公司)销售给乙公司(子公司)一批产品,收入120万元,产品成本为100万元,子公司又以150万元的价格全部对外销售。

甲公司的合并报表抵销分录如何编制。

产生过程:

甲公司记账分录:

银行存款120万

主营业务收入120万

主营业务成本100万

存货100万

主营业务成本120万

乙公司记账分录:

存货120万

银行存款150万

主营业务收入150万

(2)当内部销售产品全部未实现对外销售时的抵销分录

主营业务成本(内部销售成本)

存货(内部销售收入与内部销售成本的差额)

例5-3甲公司(母公司)销售给乙公司(子公司)一批产品,收入120万元,产品成本为100万元,子公司全部未对外销售。

存货20万

(3)当内部销售产品一部分售出,另一部分形成期末存货的情况下,应当分别已实现对外销售的数额和未实现对外销售的数额,比照上述方法编制抵销分录。

例5-4甲公司(母公司)销售给乙公司(子公司)一批产品,收入60万元,产品成本为40万元,子公司全部对外销售。

甲公司又以50万元的价格销售给丙公司(子公司)一批产品,产品成本为30万元,丙公司对外销售了50%。

抵销分录

甲对乙:

主营业务收入60万

主营业务成本60万

甲对丙:

主营业务收入50万

主营业务成本40万(50*50%+30*50%=40)

存货10万

4、母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的内部固定资产交易业务项目的抵销

内部固定资产交易业务可以划分为三类:

(1)集团内公司将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销售给集团内其它企业做固定资产。

(2)集团内公司将自己生产的产品销售给集团内其它企业做固定资产。

(3)集团内公司将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销售给集团内其它企业做商品销售。

抵销分录的编制

(1)交易当年抵销未实现损益,使合并资产负债表中以原始成本净值反映该资产。

(2)抵销买卖双方对该资产计提折旧的差额

(3)调整卖方净利润,逐期通过折旧部分实现未实现损益

例4-1甲公司以12万元卖给乙公司一台设备,设备原值为18万,已提折旧8万。

银行存款12万

累计折旧8万

固定资产18

营业外收入2万

固定资产2万

固定资产6万

固定资产12万

例4-2甲公司以12万元卖给乙公司一台设备,设备生产成本为10万。

(同存货全部未卖出情况)

主营业务收入12万

主营业务成本10万

假设设备使用年限为4年,无残值,直线折旧法,年初购进,则合并报表的抵销分录为:

累计折旧0.5万

管理费用0.5万

5、母公司投资收益项目与子公司利润分配有关项目的抵销

理解要点:

(1)编制合并利润表和利润分配表,是将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投资收益还原为收入、成本和费用。

(2)母公司投资收益+少数股权收益=子公司净利润

(3)期初未分配利润:

子公司个别利润分配表中的期初未分配利润项目,作为子公司以前会计期间净利润的一部分,已包括在母公司以前会计期间的投资收益之中(即母公司本期期初未分配利润之中),因而应该抵销。

(4)借项合计为子公司利润分配的来源,贷项合计为子公司利润分配的结果

投资收益

少数股东收益

期初未分配利润

提取盈余公积

应付利润

未分配利润

例5-5假设甲公司拥有乙公司80%的股权。

乙公司本期净利润为80万元,乙公司期初未分配利润为30万元,乙公司本期提取盈余公积10万,分出利润40万元,未分配利润60万元。

合并报表抵销分录如何编制?

投资收益64(80×

80%)

少数股东收益16

期初未分配利润(子公司)30

提取盈余公积10

应付利润40

未分配利润60

第三节股权取得日后连续各期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

在第2期及以后各期连续编制合并报表时,其期初数据依上期合并报表的期末数填列,而期末数仍以个别会计报表为基础编制。

问题:

各子公司后期报上来的报表中期初未分配利润的合计数为何与上期期末合并报表的期末未分配利润的合并数不等?

因为首期编合并报表时,抵销仅仅是在合并工作底稿中进行的,并没有反映在企业的账簿中。

因而,在编制期末合并报表时,要正确确定其期末数,不仅要考虑本年度企业集团内部经济业务往来对个别会计报表的影响,还要考虑以前年度企业集团内部经济业务往来对个别会计报表的影响。

而在连续编制时,以前年度影响的不再是当前损益科目,而是各年延续的纽带、桥梁---“利润分配”账户。

A公司X1年1月1日投资300000取得B公司75%的股份,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400000元。

X2年B公司净利润100000元,发放股利40000元。

X2年12月31日B公司实收资本150000元,资本公积130000元,盈余公积82500元,未分配利润127500元。

100000*75%75000

40000*75%30000

367500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67500

年初未分配利润22500

投资收益45000

盈余公积82500

未分配利润127500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367500

少数股东权益122500

A公司0X1年1月1日投资350000元取得B公司75%的股份,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400000元。

12月31日B公司实收资本150000元,资本公积130000元,盈余公积67500元,未分配利润82500元.

X2年12月31日B公司实收资本150000元,资本公积130000元,盈余公积82500元,未分配利润127500元。

X1年调整分录:

年初未分配利润4000

固定资产2500

X2年调整分录:

X2年净利润变动:

100000-(15000/10+25000/10)=96000

96000*75%72000

411500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57500

年初未分配利润19500

投资收益42000

未分配利润119500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411500

少数股东权益130500

2. 

内部应收账款与坏账准备的抵销

坏账准备

期初未分配利润

例5-6:

母公司本期个别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5万元全部为内部应收账款,其应收账款按余额的5%计提坏账准备。

首期编制抵销分录:

应付账款5万

应收账款5万

坏账准备0.25万

资产减值损失0.25万

假定1:

母公司第2期个别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仍是5万元全部为内部应收账款,本期坏账准备余额仍为0.25万元。

意味着本期不需计提坏账准备

第2期抵销分录

期初未分配利润0.25万

假定2:

母公司第2期个别资产负债表中内部应收账款是6.6万元,坏账准备余额仍为0.25万元。

应付账款6.6万

应收账款6.6万

坏账准备0.08万(6.6*5%-0.25)

资产减值损失0.08万

假定3:

母公司第2期个别资产负债表中内部应收账款是3.2万元,坏账准备余额仍为0.25万元。

应付账款3.2万

应收账款3.2万

资产减值损失0.09万(0.25-3.2*5%)

坏账准备0.09万

3.内部销售及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的抵销

期初未分配利润

主营业务成本

例5-7:

某母公司本期向子公司销售商品100万元,销售成本为80万元;

子公司未实现销售。

初次编制

主营业务收入100

主营业务成本100

主营业务成本20

存货2

连续编制

第2期母公司向子公司销售150万,毛利率仍为20%;

子公司第2期对外销售200万;

期末存货50万(100+150-200),则:

1)调整期初未分配利润

期初未分配利润20

主营业务成本20

2)抵销本期内部销售

主营业务收入150

主营业务成本150

3)抵销期末存货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

主营业务成本10(50×

20%)

存货10

内部存货跌价准备的抵销

第一种情况:

购买企业本期期末内部购进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其取得成本,但高于销售企业的销售成本。

第二种情况:

购买企业本期期末内部购进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其取得成本,也低于销售企业的销售成本。

例5-8:

某母公司本期向子公司销售商品100万元,其销售成本为80万元;

子公司全部未实现销售。

子公司期末对存货进行检查时,发现存货已经贬值:

存货可变现净值降至95万元,子公司期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5万元。

存货20

存货跌价准备5

资产减值损失5

假定2:

存货可变现净值降至70万元,子公司期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30万元。

初次编制:

存货跌价准备20

资产减值损失20

例5-9:

某母公司首期向子公司销售商品100万元,其销售成本为80万元;

假定存货可变现净值降至95万元,子公司期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5万元

假定1:

第2期母公司向子公司销售150万,毛利率仍为20%;

子公司对外销售200万;

期末存货50万(100+150-200),可变现净值为42万,子公司补提存货跌价准备3万。

期初未分配利润5

主营业务成本10

存货跌价准备3

资产减值损失3

注释:

从集团角度看,子公司期末内部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大于销售企业的销售成本,故子公司补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需抵销

假定2:

本期母公司向子公司销售150万,毛利率仍为20%;

期末存货50万(100+150-200),可变现净值为35万,子公司补提存货跌价准备10万。

则上例中的最后一笔分录为:

对于子公司补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另外的5万元,从集团角度看,也属于必须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不能进行抵销处理。

4.内部固定资产交易的抵销

固定资产原价

累计折旧

期初未分配利润   

例5-10:

母公司A于2007年1月1日将其生产的某一产品销售给B公司作为固定资产使用。

售价为50万元,销售成本为30万元。

假设B公司对该固定资产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残值为零。

(1) 

首期的抵销分录

主营业务收入50

主营业务成本30

固定资产原价20

(2)抵销当期多计提的折旧额

累计折旧4

管理费用4〔(50-30)/5〕

 第二年

固定资产原价20

累计折旧8

期初未分配利润4

管理费用4

第三年

期初未分配利润8

内部交易固定资产清理的抵销处理

根据期满清理、超期清理和提前清理等几种情况分别进行处理。

(1)期满清理

期初未分配利润20(不能实现的利润)

营业外支出20

营业外支出16(多提的折旧)

期初未分配利润16

营业外支出4(清理期多提的折旧)

(2)超期清理

第六年仍继续使用,则编制合并抵销分录如下:

固定资产--原价20

固定资产--累计折旧20

(3)提前清理

第四年清理,则编制合并抵销分录如下:

营业外支出12

期初未分配利润12

营业外支出4

本章重点

抵销分录的类型

存货内部交易的抵销

固定资产内部交易的抵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