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重型机械制造的崛起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603124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9.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重型机械制造的崛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中国重型机械制造的崛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中国重型机械制造的崛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中国重型机械制造的崛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中国重型机械制造的崛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中国重型机械制造的崛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中国重型机械制造的崛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中国重型机械制造的崛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中国重型机械制造的崛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中国重型机械制造的崛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中国重型机械制造的崛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中国重型机械制造的崛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中国重型机械制造的崛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中国重型机械制造的崛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中国重型机械制造的崛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中国重型机械制造的崛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中国重型机械制造的崛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中国重型机械制造的崛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中国重型机械制造的崛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中国重型机械制造的崛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重型机械制造的崛起Word文档格式.docx

《中国重型机械制造的崛起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重型机械制造的崛起Word文档格式.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重型机械制造的崛起Word文档格式.docx

中信重工目前是中国最大的矿山机械制造企业、中国最大的重型机械制造企业之一,是中国低速重载齿轮加工基地,大型球磨机、大型减速机、大型辊压机、大型水泥回转窑等生产能力名列全国第一。

被誉为“中国工业的脊梁,重大装备的摇篮”。

这台油压机上横梁长11。

95米,宽3。

8米,高4。

59米,毛坯总重达520吨。

中信重工采用10炉冶炼6包合浇的方式一次性组织829。

5吨精炼钢水,成功浇铸了毛坯总重达520吨的上横梁。

这是目前世界上一次组织钢水最多、浇铸吨位最重的特大型铸钢件。

这台油压机配备有世界最先进的每米750吨操作机,形成高度自动化的锻造装备平台,从而将我国最大锻件能力从现在的190吨提高到400吨,最大钢锭生产能力从目前的360吨提高到600吨。

这台油压机包含的主要设备有80吨电弧炉、150吨LFV精炼炉、150吨LF/VOD精炼炉、250/750吨?

米锻造操作机及有关重型起重、加工、热处理设备等,以及18500吨自由锻造设备。

在自动化控制技术上也达到了世界最高级水平,使整机工作效率和自动化程度达到世界最高。

长期以来,出于战略安全考虑,美国、日本。

德国等等在大型铸锻件生产制造技术上一直对我国实行封锁。

所以这台设别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航母,战略轰炸机,巨型火箭都需要这种设备)

3、世界最大数控卧式车床–武重DL250型5米数控重型卧式车床

武汉重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的DL250数控五米超重型卧车广泛应用于水电、核电、造船、航天、军工等行业,加工如轧辊、汽轮机转子及围带、发电机及水轮机主轴、机器主轴、重型曲轴、卷扬机及船舶绳筒等。

这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国产化装备,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规格的超重型数控卧式车床,其最大回转直径、承重、双刀架双方式组控制方式、镗杆纵向运动采用数控龙门轴控制等多项技术都创造世界第一。

机床床身长50多米,最大直径为5米,总重量1450吨,其零部件加工的承重量可达500吨(目前世界上超重型卧式机床的承重量一般在300吨以下),最大加工长度20米,过刀架最大加工直径4。

5米,总切削力350KN,主电机功率284KW,加工精度为0。

006毫米,是当今全球最大规格的超重型数控车床。

可加工锥面、曲面、台阶轴、槽及螺纹。

配置不同附件,还能铣削、磨削、镗孔。

4、国产首台九轴五联动机床–大连机床CHD-25九轴五联动车铣复合中心

机床是专为军工制造业、航天航空制造业而研制的(例如:

发动机叶片、叶轮及高精度复杂模具等加工),可实现从两轴两联动到九轴五联动的自由组合。

机床为双电主轴(内置式电主轴)、双刀架(上下刀架)、带C轴和Y轴及B轴。

机床共有11个伺服轴,带有自动换刀系统,标准配置刀具为42把,最多可扩展到92把;

可在高速旋转下实现零件对接。

为了说明这台设备的重要战略价值,我必须说一下当年世界著名的“东芝事件”。

1987年5月27日,日本警视厅逮捕了日本东芝机械公司铸造部部长林隆二和机床事业部副部长谷村弘明。

他们被指控在东芝机械公司与挪威康士堡公司合谋,非法向前苏联出口大型铣床等高技术产品的案件中负有直接责任。

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东芝事件”。

当年美苏争霸时,苏联潜艇因为噪音大,北约能确切掌握其行踪,竞争一直处于劣势,而潜艇噪音有90%来自推进器。

潜艇噪音增加10分贝,它的暴露距离就会增大1~3倍;

反之,噪音降低5分贝,它的暴露距离就会减少到原来的1/3。

要生产在水下推进时旋涡小、噪音低、对方声纳很难探知的先进螺旋桨,就需要高精度数控机床。

美国等西方国家,一直严密防范有关螺旋桨叶片加工的高精度数控机床流入苏联(例如1970年苏联就曾向西方订购了6台专供潜艇推进器作整形和打光用的巨型铣床,但后来被美国海军封杀)。

苏联只好动用间谍。

通过策反日本和光贸易股份公司驻莫斯科事务所所长和伊藤忠商社与日本东芝机械公司及挪威康士堡贸易公司相关人员。

1982年12月至1983年6月,苏联获得了4台9轴数控大型船用螺旋桨铣床(机床高约10米、宽22米、重250吨的铣床,可以加工重达130吨、最大直径11米的船用螺旋桨,使误差降至毫厘以下),又从东芝机械公司获得了研磨机和控制研蘑机用的计算机修正软件,用于提高机床的性能。

这4台9轴铣床安装在列宁格勒市的波罗的海造船厂,一年可制造12~17部高质量的推进器。

制造了航母,“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和核潜艇的螺旋桨。

从1975年至1985年的10年问,前苏联潜艇噪音降低了30分贝。

这种明显的进步,使西方人士感到震惊。

1986年,前苏联装备海军的新型核潜艇的噪音,只相当于以前核潜艇的10%,使美国海军直到近在20海里以内,才有可能侦测出来。

例如1986年10月,美国海军688型核潜艇“奥古斯塔”号,在直布罗陀附近因为没有侦测到一艘正在追踪的前苏联潜艇的噪音,竟然与之相撞。

而北约和日本等15国组成的巴黎统筹委员会规定:

具有3轴以上加工能力的数控机床属于战略物资,严格限制出口禁止向共产党国家出口。

 

5、重型船用螺旋桨加工机械–武重CKX5680七轴五联动车铣复合机床

这是国家“863计划”项目课题。

代表我国船舶加工设备高、精、尖水平。

机床的最大加工直径8m、高度2m、工作台承重100吨。

不仅具有精密铣削加工螺旋桨叶面(包括重叠部分)的功能,而且还能利用车铣功能复合的特点,实现螺旋桨的一次装夹多表面的加工,大大提高了海军舰艇螺旋桨的加工质量。

(例如某军用螺旋桨为N个桨叶,直径达8。

95米,总投料重达160吨,成品98。

4吨,比30万吨VLCC油船用螺旋桨还重25吨,建造难度也大得多。

制造过程中首次采用了3个铜水包同时浇注、6台中频感应电炉一起熔炼的高难工艺,并一次浇注成功。

螺旋桨叶面采用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CKX5680七轴五联动车铣复合机床加工,产品内在质量和表面精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这台设备目前最大已经制造过重达106。

3吨、直径达9。

1米的世界目前最大的螺旋桨。

也能为我国的能源行业的现代发电装备关键零部件(如大型叶片、水轮机转轮等)的制造加工提供共性加工技术和装备制造技术;

为我国飞机发动机、火箭发动机以及舰艇螺旋桨的制造,提供高性能的国产制造装备;

填补国内空白,打破西方发达国家的限制和封锁。

6、世界最大数控轧辊磨床–上海机床MKA84250/15000-H数控轧辊磨床

这台设备标志着我国重载高精度数控机床跻身世界先进水平。

MKA84250/15000-H数控轧辊磨床最大磨削直径为2500mm,有效磨削工件长度为15米,最大磨削工件重量250吨,机床总体布局采用工件床身与拖板床身分离的结构,轧辊软着陆装置采用专用承载结构。

数控系统采用德国西门子公司数字式SINUMERIK840DCNC系统,并配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系统。

设备具有自动趋进功能、砂轮磨损及修整后补偿功能、故障智能诊断、查询功能、程序自动控制磨削、砂轮架进给超程、过载保护等功能。

此轧辊磨床可专用于轧辊制造厂新辊制造的磨削,主要可承担热连轧机组、宽厚板机组支承辊、工作辊等大型轧辊制造的粗磨、精磨工序加工,并可完成辊身、辊颈、托肩的外圆、锥面等部位的磨削加工,也可用于钢厂修磨轧辊。

7、世界最大模锻液压机–三台齐造,10万吨级航空工业关键设备

目前中国8万吨以上级模锻压机至少有3台,分别位于昆山、阎良、德阳,分别配合上海、西安、成都等地的航空航天产业。

昆山10万吨级锻压机是世界目前最大的模锻液压机,这一项目将改变世界航天航空业大型锻件生产格局。

阎良8万吨航空模锻液压机,主要为中国大飞机项目提供关键支撑。

德阳市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原中国第二重型机器厂)大型模锻压机项目形成以100吨?

米对击锤、8万吨模锻压机为代表的世界最大的模锻制造能力,包括航空、电力、石化等大型模锻件15000件(约13783吨)的能力,加上二重已经有的以12000吨、16000吨水压机为代表的世界最大的自由锻制造能力和可一次冶炼710吨级优质钢水、浇注400吨级优质钢锭的铸造能力,二重将成为世界最大的铸锻钢生产基地。

大型模锻液压机是机械制造业不可或缺的重要装备,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装备。

大型模锻液压机是发展航空、航天工业必不可少的装备,如燃气轮机用大型轮盘锻件、烟气轮机用大型轮盘锻件、各类发动机叶片、大型船用模锻件、电站用大型模锻件、压力容器锻件、飞机大梁、起落架,以及其他类型民用品模锻件的生产,都离不开大压机。

到目前为止,世界拥有4万吨级以上模锻液压机生产能力的国家只有美、俄、法3国,美国拥有两台4.5万吨模锻液压机,俄罗斯拥有两台7.5万吨模锻液压机,法国拥有一台6.5万吨模锻液压机。

空中客车公司生产的A380客机起落架的成型,就是在俄罗斯7.5万吨压力机上完成的。

而在这之前中国最大的30000吨级模锻液压机,位于重庆市西南铝业集团有限公司,于1971年制造。

现代飞机制造中,轻金属(主要是钛合金)的使用比例越来越高。

但是钛合金变形时需要很高的单位压强。

要生产轻金属模锻件,就必须大幅增加压力机的工作压力。

美国波音747~787、A320~380客机的钛合金起落架,F-16战斗机钛合金机身隔框,D-10飞机的后支承环,915发动机机座,苏27~33战斗机钛合金大型结构件,GT25000舰用燃气轮机直径1。

2米涡轮盘等都是在上述大型模锻水压机上模锻成形的。

我国的歼11BS,歼10,FWS-10发动机,FWS-15发动机,GT25000型舰艇用燃气轮机以及歼20等关系到国防实力的项目,其配套模锻件,都需要在7万吨以上水压机上模锻成形。

除航空、航天工业外,其他重要工业部门也需要大型锻件。

如燃气轮机用大型轮盘锻件、烟气轮机用大型轮盘锻件、各类发动机叶片、大型船用模锻件、电站用大型模锻件、压力容器锻件,以及其他类型民用品模锻件的生产,都离不开大压机。

德阳大型模锻件生产纲领表

序号产品类别年产量(件)单件重(吨)(公斤)产值(万元)典型产品

1军品模锻件1500500200~30060000飞机框梁、轮盘

2四代机12063200~90025000飞机框梁、翼梁

3民品模锻件10000120001000~300070000石油套管、阀体

4大飞机(含大运)4009201130~300030000框梁、主起外筒

5转包外贸件300030020000轮盘、阀体等

合计1502013783205000 

而且我们已经研发出16万吨模锻液压机,一旦国家需要,即可出图制造。

16万吨是俄罗斯7。

5万吨压机的2倍多,是美国4。

5万吨的3。

5倍多。

8、我国功率最大的重型燃气轮机–R0110燃气轮机

R0110重型燃气轮机是“十五”期间863重大专项,由黎明与606所、清华大学、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等单位组成设计研制项目联合体。

R0110输出功率114500KW(150000马力,排水量接近1万吨的日本金刚级驱逐舰的总功率才100000万力),热效率36%。

在RO110母型机基础上,可以实现60MW、160MW与200MW以上系列燃机。

R0110舰用型号正在进行时,如果顺利成功,将可以作为中型常规航空母舰的主动力。

R0110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台重型燃气轮机,它的研制成功预示着我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具备重型燃气轮机研制能力的国家。

9、世界最大水轮发电机–三峡70万千瓦水轮机组

单机容量为70万千瓦,机组重量近万吨左右,是当今世界已投产的水轮发电机组中重量最重的机组。

水轮发电机组转轮直径10.07米、高5.4米、净重416吨,不锈钢铸焊结构,由上冠、下环和13块每块重达近18吨的叶片焊接而成,每块叶片最大轮廓尺寸为4537×

4951×

2300毫米,净重17。

49吨,VOD精炼钢水,探伤要求为CCH70-3。

水轮发电机组发电机转子最大直径为18.74米,高3.42米,重量为1779吨,整体起吊重量达1999吨。

其尺寸、重量、技术含量、制造难度都是当今同类产品的世界之最。

转子磁轭由13500多片转子磁轭冲片装配而成,重达1300多吨。

磁轭冲片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要求很高。

3.6平方米的冲片上均匀分布着50个孔,孔与孔之间的距离误差要求在正负0。

05毫米范围。

磁轭冲片采用激光技术切割完成,而激光数控切割机由中国华工科技激光公司制造。

水轮机转轴轴径达4米,重量超过100吨,依靠20米数控卧床完成。

是目前世界上同类产品中最大的。

水轮机座环直径14.6米、高4.86米、重391吨,尺寸和重量均为世界之最。

目前已经为金沙江向家坝水电站生产了4台单机容量为80万千瓦的机组,为溪洛渡水电站生产了6台单机容量为77万千瓦机组。

我国机组制造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10、世界最大电渣重熔炉–上海重机200吨级电渣重熔炉

电渣重熔是利用电流通过熔渣时产生的电阻热作为热源进行熔炼的方法。

其主要目的是提纯金属并获得洁净组织均匀致密的金属锭。

经电渣重熔的钢,纯度高、含硫低、非金属夹杂物少、钢锭表面光滑、洁净均匀致密、金相组织和化学成分均匀。

一九五八年,乌克兰德聂泊尔特钢厂建成了世界第一台0。

5吨工业电渣炉,使电渣冶金进入了工业化生产进程。

60年代中期由于航空、航天、电子、原子能等工业的发展,电渣重熔在苏联、西欧、美国获得较快的发展,但炉子容量不大,一般为0。

5~2。

5吨。

生产的品种包括:

优质合金钢、高温合金、精密合金、耐蚀合金以及铝、铜、钛、银等有色金属的合金。

1980年世界电渣重熔钢生产能力已超过120万吨。

八十年代中期,很多国家都有了50吨以上的电渣炉,就连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也建立了88吨电渣炉。

开发出的工艺技术有:

电渣熔铸、电渣浇注、电渣转注、电渣热封顶、电渣离心浇注、电渣复合熔铸及快速电渣重熔等。

电渣熔铸异形件小到几十克重的不锈钢假牙齿,大到几十吨重的发电机转子,直至重量超过百吨的水泥回转窑炉圈等,均可不经锻造在异形水冷结晶器中直接熔铸成型。

现在电渣熔铸的主要产品有大型发电机转子、水轮机叶片、船舶柴油机大型曲轴、各种高压容器、大型环件、各类轧辊、模具、透平涡轮盘、厚壁中空管、石油裂化管、齿轮毛坯、三通管、核电站压水堆主回路管道等。

巨型钢锭的生产技术是衡量一个国家重工业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电渣炉是我国上海重型机器厂的200吨电渣炉(第二名是德国萨尔钢厂的165吨电渣炉)。

由于电渣锭的冶金质量与普通钢锭迥然不同,采用电渣锭生产百吨以上的大锻件,钢锭利用率要比普通钢锭高出20个百分点以上,这就大大增加了钢锭的有效吨位。

比如,240吨电渣锭相当于400吨普通钢锭,可生产200吨重的锻件;

300吨电渣锭相当于500吨普通钢锭,可生产250吨重的锻件。

目前这台设备生产了核电站蒸发器和稳压器用钢锭;

三峡工程710兆瓦水轮机导叶轴头;

100万千瓦核电站堆内构件;

超超临界汽轮机转子等高合金大锻件;

以及曲轴、炮管、飞机发动机涡轮盘、轧辊、大型电站用水轮机叶片、挖掘机复合斗齿、气压机连杆、供无缝管生产用复合穿孔顶;

航母用钢锭等等。

目前上海重型机器厂正在建设450吨电渣炉(450吨电渣锭相当于600吨普通钢锭),明年初可望投入运行。

11、移动数控立式车床–武重CK53160十六米数控单柱移动立式车床

武汉重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是我国“一五”时期156项重点工程之一,自1958年建厂以来,为我国的机械、能源、航空、航天、军工、交通、化工等行业提供了近两万台重大设备。

CK53160单柱移动数控立式车床,工件最大车削直径16米,最大工件高度6。

3米,工作台最大承重450吨,二坐标两轴联动。

这台机床高17米,自重620吨,运用了静压导轨、卸荷丝杆、导轨辅助梁、变形位移补偿、无间隙双齿轮齿条、自动升降台、大型钢结构焊接件、阻尼防震等先进技术和科研成果,工作台承重量达450吨,能车削加工,又能完成铣削加工,工作台可精确分度。

加工工件直径可达16米,是我国最大的数控立式车床,具有国际先进水平。

这是我国生产的第一台超重型数控机床,被誉为共和国当家设备。

至今为止,武重共生产了同类规格的超重型机床6台,分布在哈电、东电、天津阿尔斯通水电和渤海重工等。

是三峡工程550t巨型水轮机加工的关键设备。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2、船用曲轴关键设备–齐重数控“旋风车”

由齐重数控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我国首台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数控重型曲轴旋风切削加工中心”(“旋风车”),成功加工出我国首套大型船舶43吨重的曲轴,其技术参数完全符合要求。

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可以独立生产大型曲轴的国家。

标志着我国大型数控机床制造能力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齐重数控的“旋风车”身长32。

25米、宽12。

6米、最高6。

9米、重400吨。

而且在润滑油、静压油循环自动控制,自动测量装置,Z轴传动静压蜗母条等方面设计及技术参数,明显优于国外王牌旋风车,集目前国际先进的“五轴联动”技术于一体,应用“旋风刀架高精度定位技术”、“大载荷主轴平衡补偿技术”、“静压导轨技术”、“大切削力下高刚度技术”等关键自主创新技术。

船用大型曲轴重量大、加工精度要求高、制造技术难度大,我国多年来一直依赖进口,以前我国每年需要大型船用曲轴500多根,主要依靠进口。

目前,齐重数控一大批产品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并且全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立车加工范围从填补国内空白的10米、16米、16。

8米,到现在填补国际空白的25米,最大承重600吨,卧车从填补国内空白的4。

3米、5米,到现在填补国际空白的6。

3米,最大承重300吨。

此外数控重型镗铣床、数控重型曲轴车床、数控不落轮对车床、数控动梁龙门移动式镗铣床、高速铣床、数控立式磨床、数控立式钻铣床、数控立式铣齿机等产品的各项精度指标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数控立式磨床工作台φ2500直径外端径跳达到0。

003mm,砂轮主轴端径跳0。

002mm,改写了我国同类设备长期依赖进口的历史;

高精立式加工中心的铣齿加工精度达8级成品齿轮加工;

数控重型曲轴旋风切削加工中心可一次性完成低速机曲轴的成品加工;

2。

5米数控立式车床工作台径跳、端跳达到0.005mm。

13、世界最大、精度最高的轧钢机械–中国一重5.5米宽厚板轧机

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研制的这台轧机重760多吨,由40台左右的单机设备组成,占地约200延长米,零部件达10万个左右。

5。

5米宽厚板轧机制造成功,对我国造船业、核电以及国防工业等将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这台为鞍钢制造的5。

5米宽厚板轧机,是目前世界上规格最大、装机水平最高、轧制能力最强、单机设备吨位最大的宽厚板轧机,单片牌坊净重409吨,高15。

91米,轧制力为1万吨。

它的制造难度大,许多部件都是极限件,零部件的重量及尺寸都达到了加工制造及运输设备的极限。

该宽厚板轧机将主要用于轧制4米以上大型军民用船舶钢板(例如航母板),高强度大口径输油管、输气管,核电工业用特种钢板等。

5.5米宽厚板轧机成功标志着中国在炼钢、浇铸、制造、加工、质量控制等成套技术能力的大幅跃升。

宽厚板轧机制造体系?

杂庞大、精度要求高,制造难度极大,目前世界上只有德国、日本、美国能够制造。

而这些国家一直对我国进行封锁。

这套设备已经出口南朝鲜浦项制铁(世界第三大钢铁企业)。

14、世界最大矿砂船–渤海重工38.8万吨超大型矿砂船

该船是目前世界上同类产品中最大的环保型船舶,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船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散货运输船。

其主尺度为:

总长360。

6米,垂向间长345。

6米,型宽65米,型深30。

5米,设计吃水22米,结构吃水23米。

可以适应国内诸多的港口,包括唐山曹妃甸港、大连港、马迹山港,具有较高的适航性;

航速不低于14。

8节;

续航力25000海里,可以满足从中国到巴西航线的要求。

由渤船重工自主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将主要用于中国铁矿石进口(目前中国铁矿石进口量每年4亿吨以上,占全球总进口量的50%左右),以前超大型矿砂船主要技术一直掌握在日、韩手中。

为了确保国家战略物资运输的主动权,在原国防科工委的高技术船舶专项资金的支持下,若干单位联合承担的《超大型矿砂船船型开发项目》,开发了23万、32万、36万和50万吨级矿砂船系列船型。

38。

3万吨矿砂船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矿砂船,50万吨级矿砂船的开发成功将使我国在超大型船舶技术方面走在世界前列。

15、世界第一座极浅海步行式钻井平台–“胜利二号”极浅海步行坐底式钻井平台

“胜利二号”极浅海步行坐底式钻井平台,是世界上第一艘能在海滩“步行”的钻井平台船。

在漂浮状态下,可以被拖航,且能够在浅海区域内下沉坐底后钻井;

在海陆过渡地带的极浅水区搁浅后,能够以步行方式前进到设计井位后钻井,该船由内体和外体两部分组成。

船上安装有一套液压装置,使内外体之间能够做上下、前后的相对运动,从而实现交替举升、前进的"

步行"

动作,达到移动目的。

船体总长72米,宽42。

5米,外体甲板高12。

6米,内体甲板高10。

8米。

空船排水量4144吨,平均吃水1。

5米;

远距离拖航排水量5014吨,平均吃水1。

81米。

最小作业水深0米(海滩),最大作业水深6。

8米(包括潮高)。

步距10。

0米,步行速度60~100米/小时。

船上装有可打4500米深井的全套钻井装置和配套的固井、测井设备。

全船定员为80人。

“胜利二号”极浅海步行坐底式钻井平台属世界首创项目,获国家发明二等奖。

16、单钩起重量最大的桥式起重机–三峡工程关键设备

太重集团总共为三峡工程设计制造了6台世界最大1200吨桥式起重机,担负着三峡电站多台巨型水轮发电机组等关键设备的安装、运行维护和检修的吊装任务。

两台1200吨吊机配合,就能起吊世界最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