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东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优质教案全册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6063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14 大小:21.6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华东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优质教案全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4页
新华东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优质教案全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4页
新华东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优质教案全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4页
新华东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优质教案全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4页
新华东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优质教案全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4页
新华东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优质教案全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4页
新华东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优质教案全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4页
新华东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优质教案全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4页
新华东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优质教案全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4页
新华东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优质教案全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4页
新华东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优质教案全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4页
新华东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优质教案全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14页
新华东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优质教案全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14页
新华东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优质教案全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14页
新华东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优质教案全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14页
新华东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优质教案全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14页
新华东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优质教案全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14页
新华东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优质教案全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14页
新华东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优质教案全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14页
新华东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优质教案全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华东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优质教案全册Word文件下载.docx

《新华东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优质教案全册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华东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优质教案全册Word文件下载.docx(1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华东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优质教案全册Word文件下载.docx

(一)虎门销烟

1.背景:

1)19世纪,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迅速发展,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积极海外殖民地和市场,急需改变对华贸易入超的局面,扣开中国的大门。

2)古老不变的中华帝国,仍沉睡在“天朝、闭关”的迷梦中,清王朝此时已呈现出衰败的景象,必然成为英国掠夺的目标。

3)英国用可耻的鸦片走私来改变对华贸易入超的局面,鸦片走私给英国带来巨大的利益,却给中国带来严重危害。

概括:

清政府愚昧无知,腐朽没落,英国资本主义发展迅速,急于扩大原料产地与市场。

2.禁烟运动

1)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原因:

为牟取暴利而走私鸦片,改变中英贸易出超的局面。

2)英国走私鸦片对中国造成的危害:

①白银外流,造成清政府财政危机;

②银价上涨,造成“银贵钱贱”,加重农民负担;

③腐蚀统治机构,清政府更加腐败;

④毒害中国人民身心健康,削弱军队战斗力

3)面对着鸦片的危害,林则徐采取的措施——虎门销烟

4)对林则徐禁烟运动的评价:

林则徐是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是中国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是维护民族尊严的正义举动,它显示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是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伟大起点。

5)结果:

英国借口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

(二)《南京条约》

1.时间:

1840.6——1842.8

2.路线:

广东珠江口——天津白河口——南京

3.结果:

中国战败,英国胜利。

4.条约:

《南京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

5.影响:

割让香港岛——使中国领土主权不完整

巨额赔款——增加了人民负担

开放五口通商和协定关税——有利于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

6.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涵义:

“半封建”指原有的封建经济已被破坏,有了一定成分的资本主义经济形式,但仍保持着封建剥削制度。

“半殖民地”指当时形式上独立,但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受帝国主义压迫和控制的国家。

2)变化:

主要矛盾:

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社会性质:

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革命任务:

反封建斗争——反帝反封建

过渡:

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随着剥削的加重,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农民的反抗斗争不断在各地发生,大风暴即将来临。

(三)太平天国运动

1.背景

材料:

鸦片战争后,英法美等国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

鸦片和棉纺织品输入大量增加,白银大量外流,平均每年外流白银3500万两,约合清政府全年财政收入的二分之一,银价持续上涨。

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极力搜刮,加捐加税。

各州县连连下令催交捐税,急如星火,老百姓苦不堪言。

材料解读: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加强对人民的剥削以及西方的经济侵略都激化了中国的阶级矛盾。

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

2.经过

①开始:

金田起义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②定都天京

1853年太平军攻占南京,将其改名天京,作为太平天国的首都。

③《天朝田亩制度》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杂以九等。

如一家六人,分三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产品分配,根据“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摘自《天朝田亩制度》

核心:

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

思想:

绝对平均主义。

④天京事变

1856年天京事变,太平天国开始由盛转衰。

⑤挽救措施

提拔陈玉成、李秀成等一批表年将领。

⑥天国悲歌

时间:

1864年7月

影响:

标志着天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性质:

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战争。

3.意义

沉重打击清朝的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谱写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四)本课小结

对于太平天国运动,有人称之为“伟大的农民革命”,有人却坚持称其为“洪杨之乱”。

结合本课的学习,谈谈你的看法。

《第二次鸦片战争与洋务运动》

本课严格按照课标要求进行编排讲述在19世纪60年代中国中国遭受的列强侵略——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及中国人民的救亡图存运动——洋务运动以及在其影响下中国民族工业艰难起步。

重点突出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罪行以及沙俄趁火打劫割占我国北方15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在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情形下,洋务派掀起一场自救运动,重点突出洋务运动为“自强”“求富”二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认识洋务运动的局限性和局限性;

在洋务运动的影响下,中国民族工业开始起步,通过讲述突出民族工业在外国资本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下曲折发展。

1、了解或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的目的、借口、时间、战争的性质,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及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2、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洋务派出现的时间、主张、代表人物及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了解洋务派出现的历史背景,理解洋务运动的目的和进步作用;

3、识记方举赞、孙英德创办发昌机器厂,陈启沅创办继昌隆缫丝厂等史实并通过对民族工业发展和萧条原因的讨论与分析,培养学生的综合与分析能力。

1、指导读图表,学习利用图表掌握历史知识的方法;

2、通过阅读、讨论等方法学习洋务派和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比较、判断、综合概括及推理能力;

3、通过对洋务运动结局的学习,反思强国之路的追求,培养学生探究创新思维能力;

4、通过引导学生阅读、看图,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洋务运动的进步作用;

5、阅读教材中与中国近代工业兴起有关的内容并写出内容提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多角度、多层次、多途径地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第二次鸦片战争影响的教学,激发学生对非正义侵略行为的憎恨情感,从而增强维护国家民族利益的历史责任感。

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的先进技术,启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其目的虽然是为了维护清朝的腐朽统治,但洋务派探寻国家富强之路,表现了放眼世界、追求民族自强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1、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性质、原因、影响等等,及给中华民族带来的巨大灾难;

2、沙俄割占我国北方领土的史实及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名称;

3、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和进步作用。

1、洋务运动的作用、失败原因;

2、民族工业发展和萧条的原因。

1、本节课运用图片、幻灯、课件、录像、计算机、白板等多媒体教学设备;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多媒体的演示和示范。

“在地球的另一个角落,有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人民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是神化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之中。

——维克多•雨果

1860年10月,震撼世界的大抢劫开始了——

让我们走进这段历史,去感受我们民族曾经的苦难。

(一)火烧圆明园

1、背景:

《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人预料——

“中国市场的远景是广阔的,将来它的销量会比全欧洲还要多。

然而,事实是——

五口通商过去10多年间,英国商人惊奇地发现,拥有3.6亿人口的中国,1853年人均消费英国棉纺织品的价值只有0.75便士;

而仅有14600人的英属美洲殖民地洪都拉斯,却人均消费英国棉纺织品934.5便士。

材料:

我们(英国人)的棉纺织品在中国滞销的原因是因为中国开放的口岸太少,我们在中国享受的特权太少……我们要修约。

师:

英法列强要扩大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这与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一脉相承的。

由此说明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

(继续引导学生思维)如果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还可以从什么方面来比较呢?

生:

(稍加思考,可以答出)

不错,是从所采取的手段上。

由于此时的清政府对西方国家还心怀疑惧,又认为外国公使进京有损“天朝尊严”,拒绝了其“修约”要求。

于是,英、法等西方国家决定发动新的战争迫使清政府屈服,以达到通过外交途径达不到的侵略目的。

(板书下一个题目)

2、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

英国为什么选择在1856年?

英法侵略者所寻找的借口是什么?

(思考、在教材中寻找答案后说出自己的看法)

同学们以前所学的知识还是挺牢固的。

利用此时清政府正倾尽全力镇压太平天国的时机,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于1856年10月,悍然出动三条军舰,闯入珠江口,袭击广州城。

而法国借口“马神甫事件”伙同英军出兵,由此点燃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战火。

显然,英、法成为主要侵略者。

他们还有两个帮凶,是谁?

为什么只做帮凶呢?

(可以明确回答第一个问题,对第二个问题或许难以准确回答)

对,帮凶是美国和俄国。

美国因为处于南北战争的前夕,国内政局不稳,所以没有直接出兵,而是带着坐收渔人之利的心理加入英、法联合战线,积极出谋划策。

3、英法联军的罪行

图片和材料展示圆明园的宏伟瑰丽和极高的艺术价值;

展示圆明园被毁时的材料说明并给出圆明园被焚毁后图片,通过对比使学生感受到列强犯下的滔天罪行,培养爱国情怀;

穿插龚自珍的小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借此对学生进行情感价值观的教育。

(二)沙俄趁火打劫

《瑷珲条约》签订后,恩格斯曾指出:

俄国“从中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

”因此“沙俄不要花费一文钱,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一不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俄国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末开始,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了15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相当于15个浙江省的面积,3个法国,12个捷克斯洛伐克!

(三)从“自强”到“求富”

1、背景

〖想一想〗洋务派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出现的呢?

一面用多媒体显示背景内容:

内忧——太平天国运动蓬勃兴起外患——武器精良的西方列强对华侵略逐渐扩大。

内忧外患使清朝统治岌岌可危,洋务派因此出现。

简要解释顽固派:

顽固派是仇视一切外来事物,与洋务派相对的清朝统治集团极腐朽的一部分。

并指出洋务派敢于冲破其阻挠,放眼世界,体现了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精神和爱国情感。

2、出现的时间、主张、代表人物

〖想一想〗洋务派什么时候出现?

主张是什么?

代表人物有哪些呢?

(学生阅读课本,抽学生回答,一面用多媒体显示答案。

在显示代表人物时先展示人物图像,再叫学生集体说出人名。

时间:

19世纪60年代初

主张:

引进西方先进军事技术

代表人物:

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

3、洋务运动的目的

天下事,穷则变,变则通。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恭亲王奕

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

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

目的:

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统治;

最终的目的是维护清朝的统治。

4、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发展近代军事工业

当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候,我军和英法联军交战的情况。

用我们的刀盾去对抗英法的枪炮,往往还没有看到敌人,我军已经倒下一大片。

看来,我军的实力实在太弱了,必须要改良武器装备,给他们配备洋枪洋炮。

可要从外国买,实在太贵了,那该怎么办呢?

为此,洋务派采取了哪些措施?

5、洋务运动提出“求富”的主张,开办近代民用工业

今天慈禧老佛爷让我接管了户部。

我让有关官员拿来账本,想查看一下国库里究竟还有多少家底儿。

可看到账簿时,却吓我一跳,竟然只有白银300多万两,与鸦片战争时期给英法的赔款相比远远不够。

国家实在太穷,怎么才能使国富民强呢?

接下来我得想方设法给国家增添银两。

阅读教材,找一找洋务企业的局限性?

军事工业全是官居办性质,不但不能自主经营,在管理方式上存在官僚衙门的恶习;

生产不计成本;

官员中饱私囊。

所以李鸿章感叹道:

李鸿章说: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

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局限性:

但由于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再加上其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材料:

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创办之初巨大的赢利,促使一些与洋务官员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的官僚、地主、商人纷纷投资近代机器生产,这些商办企业成为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端。

进步性:

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

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四)民族工业的兴起

发昌机器厂创始于上海。

最初只是由铁匠方举赞和孙英德合伙设立一家打铁作坊,资本200元左右,工人有四五个人,专门为外商船坞打造修配船用零件。

约到1869年,开始使用车床。

1876年制造第一艘小火轮,1877年兼造车床,到1890年已发展成为拥有车床10多台,可以容纳200人工作的工厂。

1866—1894年,上海、广州、天津、汉阳先后创办的机器制造厂共16家,主要业务是船舶修造,少数兼造轧花车、缫丝车等。

继昌隆缫丝厂厂址在广东南海,其生产的生丝,称为“厂丝”、“洋庄丝”,同传统的手缫土丝比较,在色彩、捻度(打较)、条份、匀度、理绪、净度和装束成形等方面,都大为优胜,较之法国所产无多逊色。

因而,西人喜买之,沽名之价,竟多三分之一。

继昌隆缫丝厂等近代企业与洋务派举办的军事工业的主要区别是企业性质不同,前者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后者是洋务企业,这种性质的不同也带来其他的不同,比如,近代(民族)企业是以赚取利润为目的,产品进入市场流通;

而洋务派的军事工业则属于封建官僚性企业,产品不进入市场由政府统一支配。

所以,产品是否与市场发生直接关系上两者也不同。

而其他很多方面都有相同点,如都是采用机器生产,依赖外国的资金和技术,待遇一般由技术高低决定等。

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的影响因素?

先天不足:

资金准备不足,缺乏原始积累;

技术和人才准备不足,从手工劳动直接进入机器大生产,存在技术和人才上的空白;

思想准备不足,中国传统的重农轻商、重义轻利等观念的消极影响。

后天畸形:

面临四大障碍──外国资本主义的破坏,封建主义的阻碍,自然经济的阻碍、官僚资本主义的压榨;

区域发展不平衡,东部沿海开放程度高,发展较快,中西部广大地区发展落后;

产业结构以轻工业为主,重工业发展不足;

缺乏正确的道路和安定的环境。

(五)小结

 

《甲午中日战争与戊戌变法》

甲午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次深重的民族灾难,它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耻辱,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它上承两次鸦片战争,但损失之惨重超过了鸦片战争以来历次外祸之总和;

下启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在这以后中国更为全方位地被迫开放,并且相继受到大规模的军事侵略,是民族危机最严重的时期.清王朝腐朽不堪,积贫积弱现象彻底暴露,亡国之祸迫在眉睫.也正是这场战争,促成了自鸦片战争以来前所未有的民族觉醒,危机也是转机。

戊戌变法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试图通过发展资本主义来挽救民族危亡。

它推动了中国政治近代化的进程,并对教育近代化、思想近代化产生深远影响。

它的历史经验教训也为资产阶级革命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戊戌变法与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以及义和团运动共同构成中国人抗争与探索这一主线。

学习本节教材,有助于加深对该主线知识的认识、理解。

了解下列基础知识:

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和简单经过、黃海战役、邓世昌、马关条约、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概况;

从战争经过分析中国战败的原因;

说出马关条约给中国造成的影响。

戊戌变法兴起背景,康有为的维新思想,戊戌变法的内容、意义、失败的原因及教训。

描述与图示法,情景教学法并用。

利用视频片段创造适合学生学习的历史场景,让学生体验历史,学会从电视剧等中提取正确的历史知识的能力、通过学生的讨论和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合作和竞争意识、通过对具体历史事实的分析,归纳和概括,培养他们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邓世昌等民族英雄不畏强暴、英勇作战、不怕牺牲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

清王朝的腐败无能是中国一次次被动挨打的主要原因;

瓜分狂潮使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险,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了解戊戌变法人士的进步立场,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通过谭嗣同的死和康梁外逃的对比,通过对历史问题的具体分析,使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以及个人生命与个人信仰的关系。

黃海战役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其影响;

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如何理解《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戊戌变法的评价。

洋务运动能否实现其使中国“富强”的目的呢?

在洋务运动开展的时候,清朝出现了中兴的局面,但是在近代中国发生了一场战争彻底的撕开了清朝的虚弱的外表,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历史,去了解那一场战争。

(一)甲午海战

“是什么因素导致日本刚摆脱民族危机,就迅速对外侵略的呢?

战争背景介绍:

(1)《天皇御笔信》(明治天皇1867年)

继承列祖列宗的伟业,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

(2)明治维新后,日本就制定了野心勃勃的大陆政策:

“日本——台湾——朝鲜——中国东北——中国——亚洲——世界”,

设问:

这说明甲午中日战争,日本的侵略目的是?

(学生集体回答)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

日基本野心勃勃,蓄谋已久的准备对中国发动战争,而与此同时的清政府经过洋务运动后是否有一定的改变呢?

材料一:

为迎接慈禧六十大寿(1894年),修建颐和园,挪用海军经费,耗资三千万两白银。

光绪大婚庆典(1889年),耗费银子500多万两。

材料二:

日本……岁添巨舰。

中国自十四年(光绪十四年,即1888年)北洋海军开办以后,迄今未添一船,仅能就现有大小二十余艘勤加训练,窃虑后难为继。

——李鸿章

清政府国力日趋衰败,军备废弛。

教师概述:

1894年日本借口联合镇压朝鲜的人民起义,怂恿清政府出兵,自己乘机大量派兵。

7月25日,在丰岛海面突袭中国的运兵船,战争爆发。

由于这一年是农历甲午年,故名甲午中日战争。

清军在丰岛海战中方伯谦、叶志超等将领临阵脱逃,逃到平壤。

同时,李鸿章寄希望于列强来调停,让驻朝鲜的清军静守勿动。

9月,日军发动平壤战役,左宝贵英勇抵抗,中炮牺牲。

总指挥叶志超弃城逃跑,一路往北狂奔五百里,成为长跑将军,退回国内。

接着,日本在黄海大东沟袭击中国运兵船,黄海海战爆发。

中国撤退,丧失黄海制海权。

日军又从海上和陆地两路先后进攻旅顺、大连及威海卫,中日之间爆发了辽东战役和威海卫战役,中国最终战败。

黄海海战是甲午中日战争中最重要的战役。

黄海海战

1894年9月,海军提督丁汝昌率北洋舰队舰艇十余艘护送援军至大东沟。

正当北洋舰队准备返航旅顺时,遭到日本联合舰队的袭击,中日间就此展开大战。

大东沟海战中,邓世昌指挥致远舰奋勇作战,旗舰大旗被击落后,邓世昌下令在自己的舰上升起旗帜,吸引敌舰。

后在日舰围攻下,致远多处受伤,船身倾斜。

邓世昌鼓励全舰官兵道:

“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

”,毅然驾舰全速撞向日本主力舰“吉野”,决意与敌同归于尽,不幸一发炮弹击中致远舰,导致致远舰沉没。

邓世昌誓与军舰共存亡,与全舰官兵250余人一同壮烈殉国。

黄海海战历时5个多小时,北洋水师损失致远、经远、超勇、扬威、广甲5艘军舰,来远受重伤,死伤官兵约600人;

日本舰队松岛、吉野、比睿、赤城、西京丸5舰受重伤,伤亡239人。

1895年1月,日军两万人在山东荣成湾登陆,偷袭威海卫炮台。

由于李鸿章避战求和,陆上防备亦未加强,威海卫最后失守。

北洋海军困守刘公岛之后,广大士兵积极抵抗。

一些贪生怕死的将领逼海军提督丁汝昌投降。

丁汝昌宁死不降,在绝望中服毒自尽。

后英国顾问浩威假托他的名义起草投降书,向日本投降。

日舰队开进威海卫港,在刘公岛登陆。

至此,威海卫基地完全陷落。

(二)《马关条约》

1895年4月17日

2.地点:

日本马关

3.双方代表:

李鸿章和伊藤博文

4.内容:

5.地位:

《马关条约》是自《南京条约》以后,对中国危害最为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6.影响:

标志着列强对中国的殖民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