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五动物生理类实验大题过关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612534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18.3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五动物生理类实验大题过关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专题五动物生理类实验大题过关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专题五动物生理类实验大题过关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专题五动物生理类实验大题过关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专题五动物生理类实验大题过关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专题五动物生理类实验大题过关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专题五动物生理类实验大题过关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专题五动物生理类实验大题过关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专题五动物生理类实验大题过关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专题五动物生理类实验大题过关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专题五动物生理类实验大题过关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专题五动物生理类实验大题过关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专题五动物生理类实验大题过关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专题五动物生理类实验大题过关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专题五动物生理类实验大题过关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专题五动物生理类实验大题过关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专题五动物生理类实验大题过关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专题五动物生理类实验大题过关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专题五动物生理类实验大题过关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专题五动物生理类实验大题过关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五动物生理类实验大题过关Word文件下载.docx

《专题五动物生理类实验大题过关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五动物生理类实验大题过关Word文件下载.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专题五动物生理类实验大题过关Word文件下载.docx

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促进动物发育。

(4)移植法:

将某种内分泌腺从一动物移植到无该腺体的另一同种动物体内,观察其生理变化,以验证该腺体所分泌激素的功能。

过程①:

把公鸡和母鸡阉割。

现象:

都逐渐丧失各自的第二性征。

性腺能维持第二性征。

过程②:

把公鸡的睾丸、母鸡的卵巢分别移植到阉割过的母鸡和公鸡体内。

丧失第二性征的母鸡、公鸡分别出现了公鸡、母鸡的第二性征。

性腺(睾丸和卵巢)分泌的性激素能激发并维持生物的第二性征。

2.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

神经调节这一部分在近几年的高考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教材中虽然没有安排课后实验,但在高考中却常以实验的形式考查课本中的基础知识,同时考查实验探究能力。

如果切断反射弧,刺激某一部位后做出的反应不是反射。

这是因为,反射的途径是反射弧,如果切断反射弧,使得反射弧不具有完整性,因而所作出的反应就不能说是通过了反射弧,因此反应也就不能称为反射。

尽管如此,我们可以通过切断或药物阻止反射弧相应部位,来研究组成反射弧的各部分的作用、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突触的传递和下丘脑的作用等。

解答好此类题目首先在平时学习过程中,要扎实掌握课本基础知识,其次是做题过程中要认真分析题干所给的实验过程、某种处理或实验研究的内容,找出该实验涉及的知识点,充分联系教材,结合各题要求,规范答题。

特别提醒:

感受刺激的结构是感受器,对兴奋进行分析和综合的是神经中枢。

一些简单的反射活动神经中枢在脊髓,但同时兴奋也会通过上行神经纤维传给大脑皮层,如缩手反射、排尿反射、排便反射。

各种感觉(如冷觉、痛觉)的产生都在大脑皮层。

二、考查中经常出现的关键解题知识点

1、激素的提纯和人工合成

由腺体或血液中提取激素,进而用化学方法分析和确定其分子结构,再用人工方法加以合成。

人工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激素对于深入了解激素的作用,研究其作用机理及寻找治疗作用更强而副作用较小的激素制剂,都是极为重要的。

2、测定体液中激素的浓度

①生物学分析法其基本原理是根据激素对靶器官或靶细胞的效应强度,分析样品中激素的性质与含量。

一般定出相对量(或效值),用“国际单位”(IU)表示。

一般先将血液或尿中激素进行提取,然后利用整体动物或动物的离体器官测定提取物的生物活性。

例如,根据小鼠子宫重量的增加测促性腺激素的活性,根据子宫收缩测催产素的活性等。

生物学分析法的优点是特异性较好,缺点是手续繁琐。

此外,由于实验动物存在个体差异,也可影响测定结果。

②化学测定法一般先将血液或尿进行提取、净化,必要时可用层析法将需测激素与其他物质分离,然后利用激素与某些特殊试剂起颜色反应或显荧光而用光电比色计或荧光比色计测激素含量。

国内已有许多人用此法测定了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其他类甾醇激素或其代谢产物。

③同位素示踪法利用微量同位素的示踪作用,可协助测定激素的浓度或其分泌率。

例如,可用放射性碘标记的甲状腺激素测量血液中微量的游离甲状腺激素的浓度。

此法的优点是灵敏度和精确度高,缺点是手续繁琐。

3、反射弧的切除阻断

如图,是用去除脑但保留脊椎的蛙(称脊蛙)为材料,进行反射活动实验。

由题图可知,在AB之间剪断支配脊蛙左后肢的传出神经,刺激A端,由于左后肢处于反射弧切点的下游,因此兴奋可传到左后肢,因而能看到左后肢收缩;

而刺激B端,B端位于切点上游,兴奋不能通过切点而到达下游,因兴奋不能传到左后肢,而不能看到左后肢的收缩。

总结:

下图中,如果刺激a点(切点上游),效应器无反应;

如果刺激b点(切点下游),效应器有反应。

↓切点↓

ab

(反射的传递方向)

4、反射弧的药物阻断

递质从突触前膜释放后,扩散通过突触间隙到达后膜,与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导致后膜产生动作电位,导致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一次刺激只能引起一次兴奋是因为递质到达后膜后,立刻被分解。

如果递质不分解,则会造成后膜不断兴奋。

三、分析典型例题,明确考题类型

1.用动物实验法研究某腺体的功能,结果如下:

实验方法

观察结果

用腺体分泌物制剂饲喂蝌蚪

①发育加快,体型较小

将成年狗的该腺体摘除

②食欲不振,身体臃肿;

③行动呆笨,精神萎靡

摘除小狗的该腺体

④除食欲不振,身体臃肿外,还停止发育

将该腺体的分泌物注射到健康的小白鼠体内

⑤身体消瘦,食欲旺盛;

⑥躁动不安,情绪紧张;

⑦心跳、呼吸加快

(1)根据观察结果①④可知,该腺体的分泌物有的作用。

(2)根据观察结果②⑤可知,该腺体的分泌物有的作用。

(3)根据观察结果③⑥⑦可知,该腺体的分泌物有的作用。

(4)该腺体是,所分泌的物质是,该物质的合成必须以元素为原料。

(5)为验证胰岛素能降血糖,某同学给几只刚进食的小鼠腹腔注射一定剂量的胰岛素溶液(用酸性生理盐水配置),观察现象,若出现惊厥,则达到目的。

该实验不需要完善的是()

A.为使反应现象出现得较快且明显,实验前应将小鼠饥饿处理,以消耗肝糖原

B.应设置注射等量酸性生理盐水的对照组,且注射的部位、方法同实验组

C.应设置口服胰岛素的实验组,对照组灌喂等量的清水

D.出现惊厥现象后,还应对其中的一半注射葡萄糖溶液抢救,另一半不予注射

 【解析】本题考查对激素作用的研究方法和激素的作用。

对题中所给的实验方法及观察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是解题的关键,通过对不同实验处理的结果分析可知,该腺体的分泌物对动物的物质代谢、生长发育、神经活动都有影响,综合分析可知该腺体是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

注意胰岛素是蛋白质类激素,若通过“饲喂法”进行补充,会导致其在消化道中被蛋白酶水解,而失去其应有的生理功能。

 【答案】

(1)促进动物发育

(2)促进新陈代谢,加快体内物质氧化分解(3)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4)甲状腺甲状腺激素碘(5)C

 【点评】注意表格中实验方法的前3种强调的是减少该腺体产生的激素,第4种方法是增加该腺体产生的激素,前后之间可形成对照。

2.近几年沿海地区甲状腺疾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而过量食用加碘盐是元凶之一。

国际控制碘缺乏病理事会发布《公告》指出,在推荐的碘摄入量范围内,随着碘摄入量的增加可能出现轻度一过性甲亢。

而我国缺碘地区尚有很多人未能食用合格碘盐,仍在遭受碘缺乏危害。

完成下面有关问题:

(1)多年来食用加碘盐,使儿童智商总体有所提高,原因是碘是合成激素的原料,这种激素对神经系统的作用表现在  ;

,在严重缺碘地区,水中的蝌蚪最可能长成。

(2)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还有“硒盐”、“锌盐”、“铁盐”等多种营养盐,铁、硒、锌属于元素,从其他食物中摄取即可满足需求。

(3)适当补碘有益于人体健康,但碘是否越多越好呢?

如图是用不同浓度的碘水饲喂下,小鼠甲状腺肿患病率的实验结果。

据此结果可推出。

(4)利用所提供的材料用具设计实验,验证(3)的结论的真实性。

材料用具:

鼠龄一致、发育正常、体重、健康状况相近、各项指标符合要求的雌雄小鼠各100只,普通饲料(缺碘,其他营养全面),五组不同浓度的碘水溶液,红外光谱仪(通过体表测定小鼠甲状腺的大小)。

实验步骤:

①;

②;

③;

④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饲养;

⑤一段时间后,用红外光谱仪测定小鼠甲状腺的大小,统计各组小鼠甲状腺肿大的发病率。

结果分析:

如果严格按照上述实验方案操作,各组实验结果没有出现明显差异,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

 【解析】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甲状腺激素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甲状腺激素缺乏时,生物的个体发育异常,甚至停滞;

解答实验题时,要遵循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原则,包括实验选材、实验步骤、实验时间等各方面都要具有科学性,才能得出准确的实验结果。

(1)甲状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有重要影响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巨大蝌蚪

(2)微量(3)碘浓度过低或者过高对生物体都不利(4)实验步骤:

①将小鼠随机平均分成五组,并编号A、B、C、D、E,每组雌雄各20只②用红外光谱仪测定各组小鼠甲状腺的大小并记录③分别给A、B、C、D、E五组小鼠每天定时饲喂等量饲料并添加等量不同浓度的碘水溶液结果分析:

实验时间太短、碘水浓度配制不合理

 【点评】本题利用了实验变量的“加法原理”和“减法原理”,实验中不加碘盐,相当于减少变量(“减法原理”);

添加过量碘盐,相当于增加变量(“加法原理”)。

3.(2012·

河南南阳五校联谊)下图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请回答:

(1)若用电刺激A处,在B、D两处能检测到电信号的是处,神经兴奋传到该处时,该处膜外的电位变化是。

(2)人在寒冷环境中,冷觉感受器(结构1)产生的兴奋传入中的体温调节中枢后,通过调节会使皮肤的血流量减少,此时的结构5是指。

(3)在用脊蛙(去除脑保留脊髓)进行屈腿反射实验时,刺激蛙左腿,左腿收缩;

刺激右腿,右腿收缩,说明左右屈腿反射弧在结构上是相对独立的。

但当刺激较强时,刺激蛙左腿,左腿收缩时,右腿也会收缩,说明,左右反射弧的中枢存在某种联系。

在一次制作脊蛙的过程中,实验员不小心伤到了蛙大腿上的神经,但不知是传入神经还是传出神经。

于是教师为实验员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加以验证。

①刺激蛙左腿,若左腿不收缩而右腿收缩,说明伤及的是神经。

②刺激左腿,若,则可初步判断伤及的是传入神经。

但不知传出神经是否也同时受到伤害,那么可用刺激观察的方法加以验证。

 【解析】

(1)由于兴奋在反射弧中是单向传导的(沿感受器向效应器方向),故电刺激A点,D点能检测到电信号,B不能。

兴奋时由于膜外Na+内流,故膜外电位由正变负。

(2)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在寒冷刺激下,机体通过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的作用,使皮肤血管壁肌肉收缩,血流量减小,达到减少散热的作用。

题目中问5即效应器,应包括运动神经末梢和其支配的肌肉和腺体。

(3)①若是传入神经受损,则兴奋不会传入神经中枢,左右腿都不收缩。

与实验现象不符,故为传出神经受损。

②若传入神经受损,则左右腿均不能收缩。

要确认左腿的传出神经是否受损,可以借鉴题目所给的信息,用较强的刺激作用于右腿(传入神经正常),如果左腿的传出神经受损,左腿不收缩,如果左腿的传出神经未受损,则左腿收缩。

(1)D由正变为负

(2)下丘脑传出神经末梢及其血管壁肌肉(平滑肌)

(3)①传出②左、右腿均不收缩右腿左腿是否收缩

 【点评】本题的失分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不能将反射弧结构与脊髓和脊神经的结构联系起来,缺乏将学过知识经过变式后应用于新情景的能力。

二是对于反射概念的理解不到位。

四、赏析高考试题,把握复习方向

1.(2012·

福建)回答下列问题:

双酚A是一种化工原料,对动物生殖机能有影响。

研究人员进行。

双酚A对中国林蛙精巢芳香化酶水平的影响”实验。

主要过程是:

将性成熟雌蛙分组,实验组置于含双酚A的水体饲养,同时作空白对照。

一定时间后检测雄蛙精巢芳香化酶水平,并对精巢进行制片镜捡。

结果显示,实验组芳香化酶水平高于空白对照组,且精子发育异常。

请回答:

(1)已知芳香化酶能促进雄性激素转化为雌性激素。

据此推测双酚A进入雄蛙体内后,使其体内雌性激素水平____,从而导致精子发育异常。

为比较双酚A和雌性激素对精巢机能的影响,可另设置一水体中含____的实验组。

(2)对精巢镜检时,用高倍镜观察细胞中_________的形态和熟目,以区分减数分裂过程不同时期的细胞,并统计精于发育异常比例。

(3)林蛙体内雌性激素分泌后经____运输到靶细胞,与靶细胞的____结合产生调节作用。

(1)由题中实验结果可知,双酚A进入雄蛙体内后,可以提高雄蛙体内芳香化酶的水平,而芳香化酶能促进雄性激素转化为雌性激素,所以双酚A进入雄蛙体内后,雌性激素含量增加,要比较双酚A和雌性激素对精巢机能的影响,可设置水中含有雌性激素的实验组作为条件对照,培养一段时间后精巢进行镜检,观察实验结果。

(2)减数分裂各时期主要根据染色体数目和行为特征来判断,所以镜检用高倍镜观察细胞的染色体。

(3)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到达相应的靶器官或靶细胞,与相应的受体结合,从而调节靶器官或靶细胞的生命活动。

(1)升高雌性激素

(2)染色体

(3)体液受体

2.(2012·

江苏)为了研究乙醇对人体神经行为能力的影响,科研人员选取若干自愿者,等量饮用同一种酒,参照世卫组织神经行为能力测试标准,测试短时间反应时(对简单信号作出反应的最短时间)、视觉保留(对视觉信号记忆的准确数)和血液中乙醇浓度。

以受试者自身未饮酒时为对照,计算能力指数相对值,结果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测试期间受试者血液中乙醇浓度的变化说明人体能通过调节维持______。

(2)随着血液中乙醇浓度的迅速升高,神经行为能力指数相对值明显降低,可以推测乙醇会_____兴奋在相应反射弧上的传输时间,从而降低了机体的反应速度和判断能力。

(3)对视觉信号作出判断与反应需经过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

(4)动物实验显示,乙醇能增加脑组织中某种抑制性神经递质与相应受体的结合。

由此推测乙醇可能影响了兴奋在______处的传输。

(5)凡有神经系统疾患、视听觉及手部运动障碍都不能作为测试对象,原因是受试者的___________必须结构完整和功能正常;

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也不宜作为受试者,原因是____________,从而干扰测试结果。

(1)乙醇属于内环境中的外来物质,一段时间后,乙醇的浓度逐渐降低说明人体能通过调节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2)随着血液中乙醇浓度升高,神经行为能力指数相对值明显降低,可推测乙醇会延长兴奋在相应反射弧上的传输时间,从而降低机体反应速度和判断能力。

(3)参与对视觉信号作出判断与反应的神经中枢为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躯体运动中枢以及脊髓等。

(4)乙醇能增加脑组织中某种抑制性递质与相应受体结合,二者结合在突触处完成,所以推测它作用于突触。

(5)反射完成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体内甲状腺激素过多,它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所以其不适合做受试者。

(1)稳态  

(2)延长  (3)大脑皮层和脊髓  (4)突触

(5)反射弧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3.(2011·

重庆)下列是缺碘与不缺碘的两类人群中,血液内与甲状腺活动密切相关的两种激素含量状况。

(1)表中A是,B应。

甲状腺激素对垂体分泌激素A

起作用。

在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中,控制枢纽是。

(2)长期缺碘,成年人会表现出:

①喜热、畏寒等体温偏低现象;

②少言寡语、反应迟钝及嗜睡等现象。

现象①说明甲状腺激素的相关作用是;

现象②说明该激素对神经系统的作用是。

通常,食用碘盐可以预防碘缺乏症。

 【解析】考查的是动物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属于基础、识记、容易题。

需了解激素的分泌、作用和调节——(负)反馈调节的知识。

(1)垂体分泌的是促甲状腺激素,所以A激素是促甲状腺激素;

在缺碘人群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偏低,而这时低浓度的甲状腺激素反馈给垂体,促使垂体分泌更多促甲状腺激素;

控制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的枢纽是下丘脑。

(2)根据题干“长期缺碘,成年人会表现出:

①喜热、畏寒等体温偏低现象”,体温偏低的原因是缺少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

由“少言寡语、反应迟钝及嗜睡等现象”说明甲状腺激素的作用与神经系统有关,甲状腺激素能够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1)促甲状腺激素升高抑制(反馈调节)下丘脑

(2)促进新陈代谢;

提高兴奋性

4.(2011·

北京)实验一:

用不带特殊病原体的小鼠进行如下特异性免疫实验,过程如图1,结果如图2:

(1)实验中,对B组小鼠的处理是作为A组小鼠的________处理。

(2)从图2可知,Ⅱ组与Ⅳ组相比,小鼠脾脏中的活细菌数量的增长趋势,说明血清中的不能有效抑制脾脏内的细菌繁殖。

注射来自于A组小鼠的T细胞后,在4天内Ⅰ组小鼠脾脏中的活细菌数量,说明该组T细胞(活化T细胞)细菌数量的增长,由此推测该细菌生活在。

(3)实验中,Ⅰ~Ⅳ组小鼠感染的是________,感染的时间是在注射T细胞或血清的______天。

实验二:

在体外观察小鼠的T细胞和巨噬细胞(一种吞噬细胞)对细菌X的杀伤力,结果如图3:

(4)由图3可知,能有效杀伤细菌X的是________细胞,而不是活化T细胞。

(5)有人假设,活化T细胞释放某种物质活化了巨噬细胞。

若用体外实验验证该假设,实验组应选择的实验材料包括___________。

(填选项前的符号)。

a.培养过活化T细胞的培养液 b.培养过巨噬细胞的培养液

c.A组小鼠的巨噬细胞 d.B组小鼠的巨噬细胞

e.培养过未活化T细胞培养液f.细菌X

(6)该系列实验的目的是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B组小鼠用细菌X处理,应该为对照组。

(2)Ⅱ组小鼠接触过细菌X,其血清中含有抗体;

由图示可以看出,与没有接触过细菌X的Ⅳ组小鼠体内的增长趋势相同,说明抗体不能有效抑制脾脏内的细菌繁殖。

注射来自于A组小鼠的T细胞后,Ⅰ组小鼠脾脏中的活细菌数量变化,说明该组T细胞(活化T细胞)抑制细菌数量的增长。

(3)通过实验一流程示意图,可以看出小鼠感染的是细菌X。

通过实验一的结果示意图可以看出,感染的时间是在注射T细胞或血清的前1天。

(4)由图中可以看出,活化巨噬细胞对细菌X的杀伤力最强。

(5)从题干中可以找到关键词“活化T细胞”、“巨噬细胞”,还要引起免疫反应的“细菌X”。

(6)通过整个实验来看,就是小鼠体内的免疫反应,所以本实验的目的就是探究小鼠抗细菌X的免疫应答。

(1)对照

(2)相同抗体无明显变化抑制细胞内

(3)细菌X前1(4)活化巨噬(5)a、d、f(6)小鼠抗细菌X的免疫应答

5.(2011·

四川)下图为反射弧中神经—肌肉接头的结构及其生理变化示意图。

(1)发生反射时,神经中枢产生的兴奋沿___________神经传到突触前膜,导致突触小泡与前膜________________,释放神经递质(Ach);

Ach与Ach受体结合后,肌膜发生__________,引起肌肉收缩。

(2)重症肌无力是自身免疫病,其病因是患者免疫系统把Ach受体当作抗原,使___________被激活而增殖、分化、产生Ach受体抗体。

Ach受体抗体与Ach受体特异性结合,造成Ach不能与Ach受体正常结合,导致_______________信号转换过程受阻。

(3)临床上治疗重症肌无力的重度患者,可采用胸腺切除法,目的是抑制_________发育成T细胞,不能产生淋巴因子,从而抑制___________免疫的应答。

(1)神经中枢产生的兴奋沿传出神经传出,导致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从而释放递质。

通过图,看出递质引起肌膜电位变化,从而发生肌肉收缩。

(2)抗体是由效应B细胞产生的,因此使B细胞被激活而增殖。

突触释放递质,导致肌膜电位变化,因此是化学信号→电信号转换过程受阻。

(3)造血干细胞在胸腺处生成T细胞。

根据题2可知是抑制体液免疫应答。

(1)传出融合电位变化

(2)B细胞化学信息向电

(3)造血干细胞体液

6.(2010·

全国)用去除脑但保留脊髓的蛙(称脊蛙)为材料,进行反射活动实验。

请回答与此有关的问题:

(1)用针刺激脊蛙左后肢的趾部,可观察到该后肢出现收缩活动。

该反射活动的感受器位于左后肢趾部的_________中,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___中。

(2)反射活动总是从感受器接受刺激开始到效应器产生反应结束,这一方向性是由_____________所决定的。

(3)剪断支配脊蛙左后肢的传出神经(见下图),立即刺激A端_________(能、不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

刺激B端________(能、不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

若刺激剪断处的某一端出现收缩活动,该活动_________(能、不能)称为反射活动,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实验与探究能力,考查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

(1)小题中,感受器主要分布在皮肤和粘膜中,神经中枢主要是脑和脊髓,结合题意,本小题的答案为:

皮肤,脊髓。

(2)小题中,反射活动总是从感受器接受刺激开始到效应器产生反应结束,这一方向性是由突触的结构所决定的。

第(3)小题中,刺激A端,兴奋可以传到效应器,能引起左后肢的收缩,但是该活动的进行,没有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不符合反射的定义(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生物体对内外刺激所作出的规律性反应,称为反射),不能称为反射;

刺激B端,兴奋无法传到效应器,不能引起左后肢的收缩。

(1)皮肤脊髓

(2)突触的结构(3)能不能不能该活动的发生没有依靠完整的反射弧

7.(2010·

山东)为了更好的揭示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机制,可用猴进行科学实验(如下图)。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应。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传递过程是:

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_________。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传感器兴奋,经传入神经引起_________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多以维持体温稳定。

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_____。

(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