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组织学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613011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873.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政组织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行政组织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行政组织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行政组织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行政组织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行政组织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1页
行政组织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1页
行政组织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1页
行政组织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1页
行政组织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1页
行政组织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1页
行政组织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1页
行政组织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1页
行政组织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1页
行政组织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1页
行政组织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1页
行政组织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1页
行政组织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1页
行政组织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1页
行政组织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1页
亲,该文档总共5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行政组织学Word文档格式.docx

《行政组织学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政组织学Word文档格式.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行政组织学Word文档格式.docx

行政组织与企业组织、事业组织、群团组织有何区别?

行政组织与企业组织、事业组织、群团组织的区别是:

1.管理对象不同2.为社会所提供的服务内容不同3.活动的依据不同4.活动的目的不同

(四)行政组织与行政机关、行政机构的关系

三、行政组织的构成要素

四、行政组织的主要功能

行政组织功能是指作为国家行政管理主体的各种行政组织,在依法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过程中所具有的独特作用。

行政组织功能与国家功能的联系与区别。

(一)行政组织在行政管理中的地位:

1、行政组织是政府职能的载体2、行政组织是行政管理的主体3、行政组织是行政人员的归属4、行政组织是行政活动的支点

(二)行政组织功能的主要内容:

1.政治功能2.经济功能3.文化功能4.社会功能

(三)行政组织功能的特点:

1.广泛性与有限性2.稳定性与动态性3、共同性与差异性

 

第二节行政组织学的学科范畴

一、行政组织学的研究对象——行政组织

二、行政组织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1、行政组织学与行政管理学的关系2.行政组织学与管理学的关系3、行政组织学与政治学的关系4、行政组织学与组织行为学的关系※

三、行政组织学的研究内容:

(一)行政组织的总体研究:

1.研究行政组织的性质、要素与作用,及其与其他社会组织的区别等一般性原理的阐述。

2.研究行政组织的历史发展和理论发展。

(二)行政组织的静态研究:

1、研究行政组织的结构。

2、研究行政组织的体制。

3、研究行政组织的类型。

(三)行政组织的动态研究:

1、研究行政组织的建立与管理。

2、研究行政组织的变革。

(四)行政组织的生态研究:

研究行政组织的外部环境。

(五)行政组织的心态研究:

研究行政组织的内部条件。

四、行政组织学的学科性质:

1、阶级性与社会性的统一2、跨学科与专门化的统一3、理论性与实用性的统一

五、行政组织学的研究方法:

1、阶级分析的方法2、系统分析的方法3、比较分析的方法

第二章行政组织的历史沿革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中外行政组织的产生及其演变的历史过程,理解行政组织发展的一般趋势和规律,比较各个时期行政组织在其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结构与功能方面的不同特点。

第一节外国行政组织的演变

一、奴隶制时期的外国行政组织

(一)古埃及的行政组织:

1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君主专制,“金字塔”式的行政组织体系。

2、行政组织高度混同,权限划分不明确。

3、祭司在国家机构中占有显著地位。

(二)古希腊的行政组织:

古希腊没有形成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而是出现了许多政体各不相同的城邦国家,雅典是其代表。

雅典行政组织的特征:

1、雅典的行政组织具有原始的民主行政特征。

2、强调依法行政。

3、行政官员非专业化、非职业化,无报酬。

4、行政职能简单。

雅典民主制度全盛时期国家的政权组织结构示意图

如何认识古希腊行政组织的民主性?

(三)古罗马的行政组织

1、中央机关:

人民大会——立法机关

元老院——最高权力机关

高级长官——日常行政,包括执政官、检察官、保民官、营造官

地方机构:

总督拥有该行省军事、行政和司法的全权。

2、古罗马帝国时期的行政组织:

建立了独裁性质的元首制度,主要的中央政府机构已经形成。

(四)奴隶制时期外国行政组织的特点:

1、开始有了初步的原始的分工,带有一定民主与法治色彩。

2、行政组织职能简单且未明确分化。

3、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相对简单,权责划分简单又统一。

4、共和制时期,行政组织官员都无报酬,任期短,行政工作未职业化。

二封建制时期的外国行政组织

(一)英国封建制时期的行政组织:

英国中世纪实行分权君主制:

贵族会议和国王。

地方政府处于一种半自治状态。

地方行政组织由郡、百户区、村社三级组成。

演变过程:

1公元9—10世纪的盎格鲁·

撒克逊时期,开始形成比较固定的行政组织形式:

国王和贤人会议两个权力中心。

2威廉时期,逐步形成召集贵族会议和御前会议的惯例。

御前会议意味着国王和国家行政组织从贵族会议中分离出来,以及王权上升。

御前会议逐渐演化为上下两院。

3都铎王朝时期(1485—1603年),王权得到强化。

(二)法国封建制时期的行政组织:

1、法国中世纪逐步建立起高度集权的行政管理体制。

2、法国君主制度及其相应的行政组织的演变

经历了三个阶段:

1、地方分封的封建君主制:

宫向大臣管辖国王办公机关的事务,各封建主有自己的行政机关。

2、等级君主制:

国王的行政机关由家臣机关变成了全国性的官僚机构。

3、中央集权的专制君主制:

由国王和他的几位亲信大臣组成最高国务会议,下设备专门会议,也就是现代意义上的“部”。

地方行政、财政、司法事务由国王钦命的监察官负责。

监察官的设置.是法国完成中央集权化的行政框架的重要标志。

(三)封建制时期英法行政组织的特点:

1、立法权与行政权分离,行政权受到立法权的制约。

2、中世纪末期,宫廷的内务组织演变成全国的中央行政组织。

3、地方行政组织较之奴隶制时期有了较大发展。

4、王权与教权的关系十分密切。

三资本主义时期的外国行政组织

(一)英国行政组织

中央行政组织:

枢密院——形式上的最高行政机关。

内阁——实际上的最高行政机关,英国政府的核心机构,其首脑为首相。

政府各部——中央行政的职能部门。

地方行政组织:

分为郡和区两级,有时分为郡、区和教区(或社区)三级。

地方行政组织的职能:

管理交通道路、维护公共秩序和治安、搞好环境卫生、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发展公共事业、提供福利服务。

(二)美国行政组织

1美国联邦行政组织

(1)总统直属机构。

又称总统府,直接受总统领导,是总统的咨询、参谋、辅助机构。

(2)内阁和行政部。

美国内阁是总统和部长集体讨论政府事务的机构。

美国内阁作为总统的咨询机构,从未起过集体决策机构的作用;

在美国联邦行政机构中,部是最重要的行政机关。

(美国内阁与英国内阁的区别)

(3)独立行政管理机构。

是为某一专门目的设立的一种重要行政组织。

特点有:

专业性强、具有独立性、行使混合权力、办事效率高。

2美国州行政组织:

州政府根据州的宪法而组织,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实行分权制,不存在直接的领导和从属关系。

由于各州的情况下一样,设立的行政机构也不一样。

3美国的地方行政组织:

在美国州以下的政府才称为地方政府。

州以下一般划分为郡和市,下设教区和镇,另外还设有特别行政区、学区。

美国郡政府组织。

是立法、行政的合一。

郡的主要行政管理机关是郡委员会。

郡政府的传统职能是执行州的行政职务,它既是州中最大的地方政府,又是州政府在某一地区的代理机关。

(2)美国市行政组织。

既是州政府的代理,又是市政的自治体,是市民自愿结成的法人团体。

(3)美国镇行政组织。

(4)特别行政区。

(三)法国现代行政组织

1法国中央行政组织由总统、总理和中央各部等行政机构组成。

(1)总统:

1958年的宪法规定,总统和总理都享有最高行政权,这种现象被法国行政学者称为“行政二头制”。

(2)总理:

政府首脑,总理和部长联合称为政府。

(3)中央各部:

部长是中央专门行政机关的首长。

2法国地方行政组织有大区、省和市镇三个层次。

(四)资本主义时期外国行政组织的特点:

1行政组织日趋独立且职能不断扩大,组织分工不断精细,管理趋于专业化、科学化。

2行政组织的职能已从原来的以政治职能为主转向以经济和社会职能为主。

3行政权力越来越大。

4、中央适度集权,地方适度分权。

一、中国古代的行政组织 

(一)夏、商、周时期的行政组织

夏:

王位世袭制、开始设官

商:

按照职能设官定制

周:

三司六太“外服”具有地方机关的属性

“三司”即司徒、司马和司空,“六太”是指太宰、太宗、太史、太祝、太士、太卜。

我国奴隶制时期的行政组织实行“亲贵合一”的组织原则 

(二)秦、汉时期的行政组织

秦:

三公九卿制——丞相、太尉、御史大夫(集体宰相);

三公之下设九卿。

汉光武帝以后,尚书权力越来越大,成为三省六部制的雏形。

秦朝——郡、县两级汉末——州郡县三级

(三)隋唐时期的行政组织

从魏晋至隋、唐形成了三省六部二十四司的行政组织体制。

三省:

中书、门下、尚书(尚书省是全国的行政核心),三省长官为集体宰相六部:

(在尚书省下)吏、户、礼、兵、刑、工地方行政组织——州县两级

(四)宋、元、明、清时期的行政组织

宋、元时期:

三省向一省过渡,中书省逐渐成为最高的行政机关

明、清时期:

明朝——明初废宰相,六部成为最高的中央行政机关;

中期以后,内阁的权力日重。

清朝——设军机处;

地方大官直接听命于皇帝

宋朝——路、州、县三级元朝——省、路、县(创行省制度,这是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组织的一次重大改革)

明朝——省、府、县三级清朝——省、道、府、县四级

(五)中国古代行政组织的特点:

1.强化中央集权,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人之手,是中国古代行政组织发展的主流。

2.中国古代行政组织的演变具有前后因袭、循序渐进的特点。

3.中国古代行政组织结构严谨,分工精细,层级节制,集中统一。

4.中国古代的行政组织具有强烈的宗法色彩。

二、中华民国的行政组织:

(一)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行政组织(1912—1913年)

(二)北洋政府时期的行政组织(1913—1928年)

(三)国民政府时期的行政组织(1927—1949年)

孙中山的行政组织思想:

(1)创五权分立原则,谋求“万能政府” 

(2)倡导地方自治,提出均权制主张(3)重视人才培养与合理使用,强调人尽其才。

(一)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行政组织(1912—1913年)

◇《临时政府组织大纲》是1912年元旦成立中华民国政府的法律基础。

临时政府采取总统制。

临时政府的行政部门共设九部。

◇1912年3月,公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改总统制为参议院下的内阁制。

(二)北洋政府时期的行政组织(1913—1928年)

政制在总统制、帝制、内阁制之间来回变动

1913年,袁世凯在北京就任大总统。

次年5月,公布《新约法》,还内阁制为“总统制”。

1915年12月.袁世凯又实行由总统制向帝制的过渡。

1916年,洪宪帝制失败。

(三)国民政府时期的行政组织(1927—1949年)

国民政府设立的法律依据是《国民政府组织法》

国民政府主席及委员组成国民政府会议共商国务。

国民政府有五院组成。

行政院是国民政府的最高行政机关。

中华民国地方行政组织一般设省、县两级。

(四)中华民国的行政组织特点:

1.中华民国的行政组织在其初创期,接受了西方三权分立与民主共和国的思想。

2.孙中山提出的政权和治权相区别,在国民大会下实行立法、行政、司法、考试、监察三权并立的思想,具有历史的进步意义。

3.从法律上确立了国民党一党专政的政治体制。

 

4.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上,中央集权制与地方军阀割据并存。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政组织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行政组织

l.第一阶段(1949一1954年)的行政组织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人民代表大会职权,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暂行国家最高权力,统辖立法、行政、司法、军事权,是典型的“议行合一”体制。

政务院是国家的最高执行机关。

政务院初步形成按行业或产品来设置经济管理部门的组织管理模式。

2.第二阶段(1955——1966年)的行政组织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国务院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国务院由总理、副总理若干人、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和秘书长组成。

《国务院组织法》对原政务院的组织机构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国务院由职能机构、直属机构、办公机构三大块组成的组织结构基本上稳定下来。

3.第三阶段(1967——1974年)的行政组织

1966年5月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使国家机关普遍受到了冲击,各级各部门都陷入严重的瘫痪状态。

革委会成为政府机构。

从1970年开始,实行了新一轮权力大下放及机构大精简。

4.第四阶段(1975——1981年)的行政组织

1975年召开的四届全国人大,再次强调现代化建设目标,国务院机构的设置也相应作了调整和增加,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国家经济的集中统一管理,从1978年开始,进行了又一轮以收权为主要内容的调整。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行政组织及其与中央行政组织的关系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行政组织的层级:

新中国成立初期4级;

1954年宪法规定3级;

80-90年代实际是4级。

49年建国初,地方行政组织有大区(东北、华北、西北、华东、中南、西南六大行政区)、省、县、乡四级。

54年宪法。

地方行政组织有省、县、乡三个层级。

撤消了大区行政组织。

现在全国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

省是地方行政组织中的最高层级,与省同级的有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

县同级的有自治县、县级市。

与乡同级的有镇、民族乡、民族镇。

另外在省和县之间,有自治州、地级市和省政府的派出机关地区行政公署(不是一级行政组织)。

实际上我国多数地方政府是四级:

省、市(地级)、县、乡。

另外,在我国还设有行政特区。

我国现有行政区划结构示意图

2.地方行政组织的组成、职能与机构设置:

1、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由地方行政正副省长、自治区主席、市长、州长。

县长、乡长、镇长、秘书长、部门首长组成。

2、各级地方政府对本区域的政治、经济、社会事务进行管理。

主要职权

一般而言,地方各级政府机构大致分为六类:

(1)政法管理部门

(2)经济管理部门(3)综合管理部门(4)经济和社会的监督部门(5)教科文卫事业管理部门(6)其他管理部门

3.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这一时期,中国各级政府之间实行的是严格的层级节制,一级管一级,最后一切权力归中央政府。

故中国的行政体制属于中央集权型体制。

改革开放后,对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关系逐渐进行了改革,主要是在国民经济的宏观管理权集中于中央、地方事务分权于地方方面进行了改革。

后期行政组织的改革和发展:

(1)1982年机构改革

(2)1988年机构改革

(3)1993年机构改革

(4)1998年机构改革

(5)2003年机构改革

(6)2008年机构改革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组织的特点:

(1)新中国行政组织具有充分的人民性。

各族人民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2)新中国行政组织的设置与运行,本着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不断进行改革与调整,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它为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3)在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上,我国行政组织基本上贯彻了民主集中制原则。

这是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这一制度来保证的。

(4)新中国行政组织在其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弊端。

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以及政府对社会经济事务的直接管理方式是根本原因,其根源于无所不包的计划经济体制。

改革开放后,我们在进行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就认识到,转变政府职能是我国行政组织改革的前提和基础。

第三章行政组织理论的历史发展

中国早期的行政组织思想

外国早期行政组织思想:

行为科学时期的行政组织理论

多元发展时期的行政组织理论

(四)行政组织理论的现代发展:

新公共行政学组织理论、公共选择理论、企业家政府组织理论、学习型政府组织理论、政府全面质量管理组织理论、无缝隙政府组织理论

(五)行政组织理论的现代发展:

学习型行政组织理论

学习型组织的理论之所以能够能到迅速的发展,主要得益于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一是理论发展逻辑的支持。

二是时代背景的支持。

三是企业发展的实践支持。

(一)学习型组织的概念

学习型组织是指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

最终目的是引导出一种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新观念,从而使组织日新月异,不断创造未来。

(二)学习型组织的特征:

1、从精神层面讲:

学习型组织有一个共同愿景。

2、从学习的角度讲:

学习型组织强调全员学习、全程学习、团队学习。

3、从变革和创新的角度讲:

变革和创新是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原动力。

4、从组织结构上讲:

学习型组织的结构是精简的、扁平的、有弹性的。

5、从管理角度讲:

学习型组织建立了自主管理的模型。

6、从领导学的角度讲:

学习型组织的领导者是组织设计师,也是组织成员的教师。

你对学习型组织理论有何认识?

有何启示?

第四章行政组织结构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行政组织的结构、行政组织结构纵横分工的特点,理解纵横分工的优缺点,掌握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之间的关系。

第一节行政组织结构概述

一、行政组织结构的含义

1、结构:

生物学名词,是指一个生物体的各种要素的科学的特定安排。

2、组织结构

1、弗莱蒙特·

E·

卡斯特《组织与管理》:

组织结构可简单概括为一个组织内各构成要素及各要素间确立关系的形式。

2、帕森斯《社会体系》:

所谓结构,在他看来,是具有不同基本功能的、多层面的次系统所形成的一种总体系统。

3、布劳:

所谓组织结构,指根据不同的标准将人们分配到影响不同社会角色之间关系的社会岗位上。

3、行政组织结构:

行政组织结构是指行政组织各要素的排列组合方式,是由法律所确认的各种正式关系的模式。

第一,范围是行政组织内,第二,构成要素,第三,要素间的排列组合,第四,法律所确认的正式关系。

4、行政组织要素四个不同层次的排列组合方式

行政组织结构的基本要素和细胞,即职位

第一个层次:

职位—工作人员的排列组合,形成一个行政工作单位。

第二个层次:

各个工作单位的有机排列组合,形成一个工作部门。

第三个层次:

各个行政部门之间的有机排列组合,构成各级政府组织。

第四个层次:

各级政府之间的有机排列组合,形成国家的政府系统。

二、行政组织结构的功能:

合理的组织结构1、能有效地满足行政组织目标的需要2、有利于稳定工作人员的情绪,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3、能使组织保持良好的沟通关系。

4、是提高微观和宏观行政效率的前提条件。

三、合理的行政组织结构标准:

1、任务与组织平衡,即机构与功能、组织目标相一致;

各个组织、人员之间按比例配置2、分工明确,合作良好3、适应性强,具有弹性。

第二节行政组织结构的类型

一、行政组织纵向结构

行政组织的上下层级之间,存在着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这种排列组织的方式称为“行政组织的纵向结构”,也称“行政组织结构的层级化”。

(一)行政组织的宏观纵向分工

1、宏观纵向分工,是指不同层级政府之间的分工,是以管理地域的大小为分工的内容。

是以层级制为基础的垂直分工。

2、行政组织管理全国社会事务设置:

中央行政组织以及管理局部地区的地方行政组织。

3、特点:

层级越高,管辖地域的范围愈广,但组织的数量愈少,乃至最高的行政组织只有一个。

层级愈低,管辖地域的范围愈窄,组织的数量越多。

(二)行政组织的微观纵向分工

1、行政组织的微观纵向分工,是指各级政府或各个部门内部层级的分工。

2、微观纵向分工的原因:

各级政府或各个部门承担本辖区范围内或本部门的行政任务。

为完成任务,达到目标,就必须将任务层层分解,直至落实到每一个职位。

它们之间的分工关系是以职能的隶属关系为准。

(三)行政组织纵向分工的权责分配关系

最高层次的行政组织为决策层,是一个开放的、面向社会的行政组织;

中层行政组织为协调指挥层,半封闭半开放系统;

基层行政组织为技术操作层,基本为封闭型。

(四)行政组织纵向结构的优缺点

1、优点:

(1)分层负责,事权集中

(2)行动迅速(3)能发挥各个层级行政组织的积极性、创造性(4)有利于培养全面型的行政管理人才

2、缺点:

(l)各级首长及决策机关事繁责重,难以保证决策的准确性

(2)易于形成地方块块分割格局,不利于组织信息的充分沟通与行政协调

二、横向结构

(一)行政组织横向分工的含义:

行政组织的横向分工,是行政组织的部门分工。

宏观的横向分工,是指一级政府内的部门分工;

微观的横向分工,是指一个部门内部的各个机构和职位的划分,它形成组织的机构系列和职位系列。

(二)行政组织横向分工的必要性:

1、适应各项社会事务管理的需要。

2、适应行政管理专业化、技术化的需要。

3、适应行政管理综合协调、宏观管理的需要。

4、适应行政管理程序的需要。

(三)行政组织横向分工的种类

按业务性质分工:

是指按行政管理的业务性质异同来组成行政组织单位。

优点是:

l.符合行政分工专业化的原则。

2.有利于统一行政业务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3.体现事权一致的原则,便于协调。

缺点:

1.如业务事权过于集中,容易形成条条分割。

2.如分工过细,易造成部门林立。

3.如业务性质不清,易产生组织冲突。

按管理程序分工:

指按行政管理工作过程的程序不同来分别设置行政组织部门。

按管理对象分工:

指按行政组织服务的人群、财物为对象进行的部门设置。

优点:

1.根据政府管理服务对象分工,可使行政工作专业化。

2.使政民关系简化。

缺点:

l.不利于精简节约。

2.容易忽视甚至割裂了管理对象之间的相互联系。

3.容易造成行业的本位主义。

4.按服务对象划分部门往往与按业务性质划分部门发生重复、交叉关系。

按地区分工:

在同一层级,按地区设置行政组织的基础是行政区划。

行政区域的划分是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硬件及网络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