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有缺口的馒头.ppt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623794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PPT 页数:9 大小:5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个有缺口的馒头.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个有缺口的馒头.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个有缺口的馒头.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一个有缺口的馒头.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一个有缺口的馒头.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一个有缺口的馒头.ppt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一个有缺口的馒头.ppt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一个有缺口的馒头.ppt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一个有缺口的馒头.ppt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个有缺口的馒头.ppt

《一个有缺口的馒头.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个有缺口的馒头.ppt(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一个有缺口的馒头.ppt

抗日战争期间,一名国民党军队的少校押送弹药和食品上前线,途中遭遇饥民哄抢,后来,少校晓之以利害,使他们又送回食品的故事。

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

写中日两国军队在惠通桥两岸展开决战架势。

第二部分:

写少校受命押送食品和弹药的车队运往前线。

第三部分:

写途中发生饥民哄抢车上馒头的事件。

第四部分:

写一周后,少校再回到事件发生地,小姑娘已饿死。

第五部分:

写34年后,希望这个有缺口的馒头对今天孩子的心灵仍会有震撼作用。

(第13自然段),(第46自然段),(第718自然段),(第1922自然段),(第23自然段),故事中提到的“滇缅国际通道”是中国在云南通向缅甸的国际道路。

这条道路1939年通车,通过这条公路大批军用物资能够从国外运往昆明、重庆,有利地支持了中国的抗战。

1942年应英国政府邀请,为保卫这条道路的畅通,中国10万远征军进入缅甸对日作战,由于英军临阵逃脱,兵败缅甸,远征军大部分撤往印度,一部分撤回国内。

日军乘胜直逼中国边境。

1942年5月攻入中国境内。

日军长驱直入,他们占领了怒江以西,切断了“滇缅国际通道”。

“惠通桥”是云南境内怒江上的一座桥,这条锅炉是靠惠通桥穿过怒江,向西再向南如缅甸。

所以,惠通桥成了中日两军争夺的重要地方。

故事背景,大胡子少校浑身颤栗着,两幅画面在眼前交替晃过,一边是饿着肚子同鬼子拼命的我军弟兄;一边是手无寸铁、饿得只剩一口气的小女孩!

他丢下机枪,面对饥民们跪了下去,一拳砸在头上:

“乡亲们哪!

前边,守怒江的弟兄们已经四天没有吃饭了,他们饿着肚子在和鬼子拼刺刀啊!

你们”,大胡子少校为什么要给饥民跪下?

小女孩又是怎么做,怎么说的?

小女孩怯生生地挪到大胡子少校面前,将手里的馒头递到大胡子少校手上,然后取下嘴里的馒头也递上去:

“叔叔,你给前边打鬼子的叔叔们说一声,这个馒头我咬了一口,请他们不要嫌弃,请他们吃饱了多杀鬼子好吗?

”,饥民前后两次表现有何不同?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四野里聚来不少饿得皮包骨头的饥民,他们发现了车里有馒头!

顿时,饥民呼啦冲上去抢吃起馒头来!

所有的饥民此时都将抓在手里的馒头默默地送回了车上。

思考:

饥民在如此饥饿的情况下,为什么又将抓在手上的馒头默默地放回车上?

凄厉的枪声伴着一声嚎叫:

“小翠妹,所有的中国军人将会为你报仇!

小日本,我们中国人不会屈服!

”,34年后,一位国民党军队起义将军临死前拿出一个有缺口且发黑的干馒头,说:

“把这馒头永远传下去,把这个故事讲给孩子们听。

”,思考:

(1)一个小女孩咬了一口留下缺口的馒头为什么要保留34年呢?

(因为这个馒头是抗战精神的体现,是百姓支持前线战士的实际行动。

这个咬了一口却又交回上来的馒头震撼了少校和师长的心灵。

),34年后,一位国民党军队起义将军临死前拿出一个有缺口且发黑的干馒头,说:

“把这馒头永远传下去,把这个故事讲给孩子们听。

”,思考:

(2)将军临终时说要把这个馒头永远传下去,传的仅仅是馒头吗?

还有什么?

(中国人民面对困难时团结一致、同仇敌忾的精神,以及民族以大局为重的美德。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