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面防突措施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62863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6.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采面防突措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采面防突措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采面防突措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采面防突措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采面防突措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采面防突措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采面防突措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采面防突措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采面防突措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采面防突措施Word文档格式.docx

《采面防突措施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采面防突措施Word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采面防突措施Word文档格式.docx

32192下覆煤层为K20煤层(1284水平以上已采)),间距为14米左右,上距K18煤层10~15米(1310水平以上已采)。

本矿该煤层未发生过煤瓦瓦斯突出现状和瓦斯动力现象,现有的开采水平其它煤层也未发生过煤瓦瓦斯突出现状和瓦斯动力现象。

3、采面特征表:

  走向长(m)

倾斜 倾斜长(m)

煤厚 煤厚(m)

容重(容重(t/m3)

回采 回采率(%)

煤 煤层倾角(0)

可采煤量

110

31

1.3~2.1

1.35

80

720~820

5300

4、K19煤层煤质指标表:

水份Mad(%)

灰份

Ad(%)

挥发份Vdaf(%)

全硫

S(%)

发热量(MJ/kg)

2.18

12

22.89

1.10

31.75

5、地质构造:

元宝山新建煤矿位于蟠龙向斜中段西翼,区内为一单斜构造,岩层产状为倾向72—92度,倾角65—81度,平均75度。

区内构造简单,区域性断裂离矿区较远,在矿区内未见明显大断裂和褶皱,但局部裂隙、挠曲发育。

依据邻近区域的采掘情况推测,本工作面已圈定的范围内地质构造简单,应无褶皱和断层发育.

6、水文地质情况

工作面水文地质简单,工作面雨季会有少量底板渗水,经探钻本工作面上方在垂高20米内无采空区,为了本工作面回采时不受上水平运输巷积水的影响已在1284切眼与风巷采取探放水措施。

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将以渗水为主,局部地段可能出现小股涌水现象。

预计正常涌水量2~3m3/h,对工作面的正常回采影响不大。

7、瓦斯、煤尘及自燃发火情况:

(1)瓦斯:

本矿属高瓦斯矿井,根据2007年度瓦斯等级鉴定,其绝对瓦斯涌出量为3.25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为36.56m3/T。

因此,本工作面回采必须加强瓦斯检查和通风管理。

(2)煤尘:

煤尘有爆炸危险性;

(3)自然发火期:

煤层有自燃发火倾向性,本矿井本煤层局部地点有过自燃征兆。

8、地温情况:

区内无地温异常现象,属地温正常矿井。

9、工作面布置图:

(附后)

二、采煤与顶板处理的方法

工作面采用单体液压柱炮采煤法,采用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三、防突措施编制依据

本煤层未作煤与瓦斯突出鉴定,为了认真贯彻落实水煤通字[2008]31号《水城县煤炭局关于转发<

六盘水市地方煤矿防突工作安排意见>

的通知》的精神,整顿防突管理秩序,严格执行“四位一体”防突措施,完善防突管理机构,实现安全生产,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安全生产基本条件规定》等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对照《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中的标准,编制《陡箐乡元宝山新建煤矿32192回采工作面防治煤与瓦斯突出“四位一体”综合措施》。

四、“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

㈠回采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预报

1、预测方法:

钻屑指标法。

2、预测仪器:

WTC

3、预测指标:

同时采用钻屑量指标Smax和瓦斯解吸指标K1值。

4、根据《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第37、38条等规定,预测工作面的突出危险性。

用钻屑法预测回采工作面突出危险性的临界值:

Smax临=6kg/m、K1临=0.5ml/(g.min½

)。

4、预测步骤:

在工作面软分层中每隔10~15m打1个直径为42mm,孔深8~10m的钻孔,钻孔每打1m测定钻屑量一次,每隔2m测定一次钻屑瓦斯解吸指标K1值,根据每个钻孔孔长每m的最大钻屑量Smax和钻屑瓦斯解吸指标K1值预测工作面的突出危险性。

钻孔布置图附后。

5、工作面突出危险性判定:

⑴当预测指标均低于突出危险性临界值,则判定工作面为无突出危险工作面。

⑵当预测指标中有一项指标等于或大于突出危险临界值,并在施工过程中有明显的突出预兆,则判定工作面为突出危险工作面。

6、回采施工管理:

⑴在工作面建立预测允采起始点标志,预测后向施工单位下发经矿工程师签发的预测允许回采通知单,施工部门严格按预测允许回采组织施工。

⑵当预测工作面为无突出危险工作面时,预测孔至少必须留有2m超前距。

⑶当预测预报工作面为有突出危险工作面时,必须立即停止施工,撤出人员,采取防治突出措施。

㈡防治突出措施选择

1、根据K19煤层的特征,选择超前钻孔排放瓦斯防治突出措施。

1超前钻孔参数确定:

①排放钻孔设计按煤层平均厚度为1.8m予以设计,当煤层赋存状况发

生变化时,在探明情况后再重新确定超前钻孔的参数;

②钻孔孔径42mm;

③排放钻孔水平布置,钻孔间距为1.2m,孔与孔之间互相平行;

④排放钻孔深度10m以上;

⑤排放瓦斯时间:

8~16小时;

⑥超前钻孔布置图(附后)。

2孔应尽量布置在煤层的软分层中。

⑶在超前钻孔施工前,必须加强工作面支护,背好工作面顶帮。

㈢防治突出措施的效果检验

1、检验方法:

煤钻屑瓦斯解吸指标法。

2、检验孔布置:

位于措施孔之间(见附图)。

3、检验孔深度8~10m。

4、检验结果:

⑴当检验指标均小于突出危险临界值时,则措施有效,回采必须留有2m投影孔深的超前距离。

⑵当检验指标仍有一个或多个指标等于或大于突出危险临界值时,则措施无效,必须采取补充措施。

如利用瓦斯抽放系统进行抽放,直至经效果检验有效为止。

㈣利用瓦斯抽放系统进行瓦斯抽放

如前所述,当检验指标仍有一个或多个指标等于或大于突出危险临界值时,则措施无效,必须采取利用瓦斯抽放系统进行抽放补充措施,直至经效果检验有效为止。

回采工作面采用本煤层瓦斯抽放方法。

在工作面运输巷沿煤层走向每隔15m布置1个钻场,每个钻场布置3个钻孔,呈扇形布置,钻孔底间距5m,孔底距上部回风巷8m斜长。

采用ZL-150型钻机打孔,钻孔直径42mm。

采用聚氨酯快速封孔剂封孔,封孔长度为5m。

为保证采抽平衡,每一个抽放循环共布置3个钻场,控制长度为45m。

详见井下瓦斯抽放系统回采工作面顺层抽放钻场扇形钻孔立面图。

㈤安全防护措施

1、建立独立的通风系统

新风→主井→1331车场→1310轨道上山→1310运输巷山→1284轨道上山→1284北运输巷→1284北运输石门→32192运输巷→32192工作面。

泛风→32192工作面→32192回风巷→1284北回石门→1284北回风巷→1284回风上山→总回风巷→风井→地面。

2、建立完善的安全防护设施:

在1284井底车场立一个避难硐室,硐室设向外开启隔离门、本质安全型电话,根据作业地点可能的人数,配备足够数量的化学氧自救器,设有供给压缩空气的管路、减压阀、过滤装置、呼吸管嘴。

3、在32192工作面运输巷和回风巷中,各设二组ZYJ型压风自救袋组,共4组,20个自救袋。

压风自救袋组与压风管路联接。

4、所有入井人员必须随身佩带一台化学氧自救器。

5、加强瓦斯监测:

在工作面进、回风巷距工作面10m范围内安装T3与T1探头,距工作面回风巷出口10~15m处安T2探头,及工作面上隅角设置T0探头。

甲烷传感器工作参数为:

1报警浓度:

Tl≥0.8%CH4,T2≥0.8%CH4,T3≥O.5%CH4,T0≥O.8%CH4。

2断电浓度:

T1≥1.2%CH4,T2≥0.8%CH4,T3≥O.5%CH4,T0≥1.2%CH4。

3复电浓度:

Tl<

0.8%CH4,T2<

0.8%CH4,T3<

0.5%CH4,T0<

O.8%CH4。

T0探头的断电范围为工作面及回风巷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器设备。

T1探头的断电范围为工作面及进、回风巷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器设备。

T2探头的断电范围为工作面及回风巷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器设备。

T3探头的断电范围为进风巷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器设备。

甲烷传感器应布置在巷道的上方,不影响行人和行车,安装维护方便,垂直悬挂,距顶板(顶梁)不得大于300mm,距巷道侧壁不小于200mm。

6、如预测32192回采工作面有突出危险,未采取有效的防突措施工作面严禁进行采掘作业。

7、工作面配备一组业务素质较好,责任心强的专职瓦斯检查员,随时检查工作面瓦斯及通风安全设施完好状况,当施工过程中发现瓦斯涌出异常,顶帮掉渣、响煤炮、支架来压,打钻时出现夹钻、顶钻、喷钻等突出预兆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按避灾路线将人员撤出。

8、加强井下火药放炮和明火管理,按设计要求选择电气设备,消灭井下电气设备的失爆现象。

井下电气设备、测量仪器仪表检修、搬迁严禁带电操作。

9、按规定配齐瓦斯检测仪表,并及时对仪表进行校核。

10、工作面必须采用远距离放出班炮,具体要求是在避灾硐室里启炮。

11、采区回风巷、回采工作面回风流中,瓦斯浓度超过0.8%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5%时,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12、回采工作面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0.8%时,必须停止电钻打眼,爆破地点附近20m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至0.8%,严禁爆破。

13、回采工作面内,体积大于0.5m3的空间内积聚的瓦斯浓度达到2.O%时,附近20m以内必须停止作业,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

14、坚持“一炮三检”和“三人联锁放炮”制度。

15、为加强瓦斯检测,矿长、技术负责人、爆破工、队长、工程技术人员、班长、流动电钳工每次入井必须携带便携式瓦斯检测仪。

安全监测工、瓦斯检查员必须携带便携式光学甲烷检测仪,各类人员必须严格行使其职责。

16、加强通风设施管理,保证工作面有足够的风量。

17、瓦斯避灾路线:

工作面→32192运输巷→1284北运输石门→1284北运输巷→1284车场→1284轨道上山→1310运输巷→1310轨道上山→1331车场→主井→地面。

㈥其它按《煤矿安全规程》有关规定执行。

四、组织措施及责任制

1、由安全副矿长雷少游同志负责通风安全设施构筑及维护,井下各地点警戒,专职瓦检员配备等工作。

2、由总工程师唐铁驼负责工作面预测预报工作。

3、由技术员谢汉阳负责“四位一体”动态管理工作。

4、由矿长朱江同志负责组织人员、由唐铁驼负责贯彻学习防突措施。

5、由生产副矿长曾德治同志负责严格按允许回采距离施工及保证安全防护设施完好的工作。

6、由机电副矿长张开亮同志负责机电设备防爆性能检查、维护等工作。

防治突出技术措施效果检验报告单

煤层

地点

检验时间

年月日

采用的防突技术措施

措施名称及方案设计

措施施工情况

措施效果检验

检验方法

实测数据

检验意见

矿工程师

瓦检员

通风科长

检验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