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疾病中医护理常规精心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629739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4.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妇产科疾病中医护理常规精心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妇产科疾病中医护理常规精心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妇产科疾病中医护理常规精心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妇产科疾病中医护理常规精心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妇产科疾病中医护理常规精心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妇产科疾病中医护理常规精心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妇产科疾病中医护理常规精心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妇产科疾病中医护理常规精心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妇产科疾病中医护理常规精心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妇产科疾病中医护理常规精心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妇产科疾病中医护理常规精心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妇产科疾病中医护理常规精心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妇产科疾病中医护理常规精心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妇产科疾病中医护理常规精心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妇产科疾病中医护理常规精心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妇产科疾病中医护理常规精心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妇产科疾病中医护理常规精心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妇产科疾病中医护理常规精心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妇产科疾病中医护理常规精心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妇产科疾病中医护理常规精心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妇产科疾病中医护理常规精心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

《妇产科疾病中医护理常规精心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妇产科疾病中医护理常规精心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妇产科疾病中医护理常规精心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

①肾气虚证:

多见青春期少女或经断前后妇女出现经乱无期,出血量多势急如崩,或淋沥日久不净,或由崩而淋,由淋而崩反复发作,色淡红或淡黯,质清稀;

面色晦黯,眼眶黯,小腹空坠,腰膝酸软;

舌淡黯,苔白润。

②肾阳虚证:

经乱无期,出血量多或淋沥不尽,或停经数月后又暴下不止,血色淡红或淡黯,质稀;

面色晦黯,肢冷畏寒,腰膝酸软,小便清长,夜尿多;

眼眶黯,舌淡黯,苔白润。

③肾阴虚:

经乱无期,出血量少淋沥累月不止,或停闭数月后又突然暴崩下血,经色鲜红,质稍稠;

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夜寐不宁;

舌红,少苔或有裂纹,脉细数。

(3)血热

①虚热:

经来无期,量少淋沥不尽或量多势急,血色鲜红;

面颊潮红,烦热少寐,咽干口燥,便结,舌红,少苔,脉细数。

②实热:

经来无期,经血突然暴崩如注,或淋沥日久难止,血色深红,质稠;

口渴烦热,便秘溺黄;

舌红,苔黄,脉滑数。

(4)血瘀:

经血非时而下,量时多时少,时出时止,或淋沥不止,或停闭数月又突然崩中,继之漏下,经色暗有血块;

下腹疼痛或胀痛;

舌质紫黯或尖边有瘀点,脉弦细或涩。

2.病情观察要点:

经血、腹痛、面色、神情等全身症状。

(二)临证施护

1.脾虚证:

(1)居室宜温暖,忌对流风,切忌劳累耗气,以免加重病情,体虚怕冷者要注意保暖。

(2)饮食宜富于营养、富含铁、锌、钙的食物为宜,如新鲜蔬菜、鱼、肉、蛋、乳制品、红枣、赤小豆、薏苡仁、阿胶等。

平时可适当炖服杏林参、莲子、淮山药、芡实、黄芪等健脾益气之品。

冬日可多食生姜羊肉汤以温运脾胃,忌食寒凉生冷之品,以免损伤脾阳,若脾胃运化功能欠佳者,不宜过于滋补。

(3)特色治疗护理:

体虚怕冷者可用热敷,艾灸关元、中极、子宫、三阴交等穴,日一次,每次30~60分钟。

出血量多,暴下如崩发生血脱时,应立即报告医生,配合抢救,同时给予独参汤灌服,可穴位按摩人中、合谷,艾灸百会、神阙、气海等穴。

2.肾虚证(分为肾气虚、肾阳虚和肾阴虚证)

(1)肾气虚证:

①居室宜温暖向阳,注意腹部保暖。

头晕耳鸣,出血量多时,应卧床休息加强基础护理。

②饮食宜营养丰富,应多食钙、铁、锌丰富的食物,如鱼、肉、蛋、乳制品、薏苡仁、红枣、山药、莲子、赤小豆、阿胶及新鲜蔬菜、水果等。

也可以用人参桂圆煎汤。

③特色治疗护理:

可遵医嘱予艾灸百会、神阙、气海等穴。

(2)肾阳虚证:

①病室宜温暖向阳,患者卧床休息,保证充足睡眠。

阳虚易生内寒,故要特别注意腹部的保暖,尤其是夜间尿多者或大便稀溏者,避免受寒着凉。

②饮食宜趁热进食,忌食生冷、寒凉食品。

寒冬季节,可选补肾之品,如鳝鱼、鸡肉、黄鱼等,多食羊肉、狗肉、等温补之品。

中药汤剂宜热服,右归丸可用热开水送服。

③调畅情志,令患者保持心情舒畅,则气血流畅,经络畅通,血归经而行。

④特色治疗护理:

每日温灸足三里、肾俞、三阴交,能益肾固冲。

出血多时,可选用补骨脂、赤石脂各等量研细末冲服止血,每次3g,每天3次。

亦可用新鲜胎盘烘干研粉口服,每日3次,每次3g。

因为胎盘为血肉有情之品,有温肾补肾之功效。

出现小腹冷痛时可腹部热敷或艾灸关元、血海、归来、三阴交等穴15~20分钟。

(3)肾阴虚证:

①病室光线稍暗,衣被不宜过暖,盗汗者应勤换内衣,以防感冒。

保持病室安静,避免噪音等不良刺激;

适当节制房事,避免房劳过度更伤肾元;

出血量多时,应卧床休息,减少活动,起坐势缓,外出时需有人陪护,防止眩晕、跌仆;

久病心肾不交,虚火扰心而夜寐不安者,可于睡前温水泡脚,并按摩双足涌泉穴,以促进睡眠,或睡前饮牛奶一杯或食红枣桂圆莲子羹,忌浓茶、咖啡等以免影响睡眠。

②饮食可选用滋阴之品,如甲鱼、淡菜、黑木耳、猪腰、紫河车、牛腩等,可以藕汁、梨汁代茶饮,以滋补肾阴。

忌生冷寒凉食物以及葱、姜、椒等辛辣助火之品。

平时可以药膳调治,如当归山鸡汤。

可加食止血食物,如鲜藕、马齿苋、荠菜、黄花菜等。

艾灸关元、中极、肾俞、子宫、太冲、三阴交等穴,每日灸一次,每次30~60分钟。

3.血热证(分为虚热证和实热证)

(1)虚热证:

①居室宜温暖,湿度适宜;

注意休息,血崩量多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加强基础护理;

避免劳累,节制房事。

②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于营养。

忌辛辣、油腻煎炸之品。

可辅以药膳,如荷叶饮,洗净的鲜荷叶2张,切成细丝,放入锅内,加红糖30g,煮沸后用文火煎30分钟,去荷叶渣取汤汁,当茶频频服饮;

银耳糯米粥:

干银耳6g,糯米100g,加水适量共煮,熬成粥,加冰糖适量。

按摩合谷、曲池、外关等穴配合治疗,每穴5分钟,一日两次。

(2)实热证:

①病室宜通风凉爽,衣被要适中,不宜过暖,如有腹痛拒按者,禁用热敷和艾灸。

鼓励患者多饮温开水,以补充水分,汗出时应及时擦干,以防着凉。

②饮食宜清淡,营养丰富,多食猪瘦肉、鸡、鸡蛋、鱼、猪肝及新鲜蔬菜水果等;

饮料以清凉为主,可服食甘蔗汁、藕汁、生地汁、鲜旱莲草汁等清热凉血止血;

忌辛辣、油腻、燥热等助阳动火之品,如葱、蒜、辣椒、羊肉、狗肉、海参等。

伴大便干结者,可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如香蕉、芹菜等,也可以藕汁、梨汁代茶饮,以通腑泄热。

③特色治疗护理:

针刺或艾灸神阙、隐白穴,或耳穴贴压子宫、内分泌、皮质下等穴。

4.血瘀证:

(1)饮食宜营养丰富,易消化,平时可多食些疏肝、舒郁、理气的食物,如橘子、丝瓜、鲜藕、蜂蜜、荸荠等,或用金橘饼或橘皮、佛手泡水代茶饮,如田七鸡汤、云南白药冲酒适量顿服。

忌食酸涩、生冷之品,以免壅阻气机,加重阻滞症状。

经前、经期可服山楂红糖水或益母草膏,每天3次,每次10g。

(2)中药汤剂宜饭后温服,服药后观察出血量的变化。

按摩或梅花针叩刺血海、三阴交、中极、太冲等穴。

腹痛伴呕吐者,可遵医嘱艾灸内关、合谷穴。

(三)并发症的护理

胞宫感染的护理:

定期妇科检查,以便及早发现;

注意经期、孕期及产褥期卫生,保持外阴清洁;

定期去医院做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同时避免不洁性交。

血崩的护理:

崩漏不止者,观察病人神志、舌苔、脉象、血压的改变,观察有无血脱亡阳之先兆或症候,如一旦发现“亡阳”症候,则应立即按医嘱处理,如输液、吸氧、输血等措施,也可给予高丽参、吉林参各9g,与制附子3g、炮姜4.5g同煎后服用;

或采用耳穴压豆疗法:

取子宫、卵巢、缘中、屏间,两耳交替取2-3穴;

也可灸隐白、百会、神阙、关元穴,以回阳固脱。

(四)健康指导

1.劳逸结合,勿过度劳累,勿因忧愁郁怒而加重病情。

对先天不足的少女,应及早治疗月经不调。

保持心情舒畅,培养良好心态,尤其对围绝经期妇女,避免不良因素的刺激。

2.加强饮食调养,多食血肉有情之品,少食辛辣助火之品。

胃肠功能紊乱者,应尽量少吃花生、洋葱、蒜苗、毛笋、海蜇等滞胃之品以及煎炸、烘烤类食品。

3.根据体质情况,选择适当体育活动,如散步、做保健操、气功、太极拳等,以促进气血流通,增强脏腑功能和机体抵抗力,恢复冲任功能。

平素可常灸足三里、肾俞穴,以健脾益肾,固摄冲任,生化气血,预防崩漏复发。

4.平日做好保暖工作,不要冒雨涉水。

衣服淋湿及时更换,以免寒邪乘虚而入。

因寒凝血滞可瘀阻冲任二脉。

5.做好计划生育,避免房劳多产,尽量减少宫腔手术操作。

6.指导患者正确服用激素类药物。

早发现、早治疗各种出血性月经失调,防止病情加重,发展成为崩漏。

7.遵医嘱定期复诊。

第五节胎漏堕胎胎动不安小产滑胎

妊娠期间,阴道不时有少量出血,时出时止,或淋沥不断,而无腰酸、腹痛、小腹下坠者,称为“胎漏”,亦称“胞漏”或“漏胎”。

妊娠期间出现腰酸、腹痛、小腹下坠,或伴有少量阴道出血者,称为“胎动不安”。

凡妊娠12周内,胚胎自然殒堕者,称为“堕胎”;

妊娠12~28周内,胎儿已成形而自然殒堕者,称为“小产”,亦称“半产”。

凡堕胎或小产连续发生3次或3次以上者,称为“滑胎”,亦称“屡孕屡堕”或“数堕胎”。

下面以漏胎、胎动不安为例进行阐述,堕胎、小产、滑胎分别参照执行。

西医学中的先兆流产或先兆早产可参考本病辨证施护。

(1)肾虚证:

妊娠期阴道少量出血,色淡黯,腰酸、腹痛、小腹下坠,或曾屡孕屡堕,头晕耳鸣,夜尿多,眼眶黯黑,或有面部黯斑,舌淡黯,苔白。

(2)血热证:

妊娠期阴道少量出血,色鲜红或深红,质稠,或腰酸,口苦咽干,心烦不安,便结溺黄,舌质红,苔黄。

(3)气血虚弱证:

妊娠期少量阴道流血,色淡红,质清稀。

或小腹空坠而痛、腰酸,面色苍白,心悸气短,神疲肢倦,舌质淡,苔薄白。

(4)血瘀证:

宿有癥积,孕后常有腰酸腹痛下坠,阴道不时下血,色黯红,或妊娠期跌仆闪挫,继之腹痛或少量阴道出血,舌暗红,或有瘀斑。

观察患者腹痛、腰痛、胎动、阴道出血等情况,以及神色、血压、脉象的变化。

1.肾虚证:

(1)病室宜安静、温暖,通风良好,防止外邪侵袭;

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出血期间绝对卧床休息。

(2)饮食宜清淡、甘平,忌肥腻、辛热。

宜食固肾安胎、补肾益气之品,如核桃肉、阿胶等。

食疗方:

艾叶鸡蛋汤(艾叶、鸡蛋、红糖)。

(3)中药汤剂宜文火久煎,温服,服药后静卧少动,观察用药后反应。

2.血热证:

(1)病室内偏凉,保持一定的湿度,必要时每天行空气湿化1~2次;

衣被不宜过暖;

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少说话,少会客。

(2)饮食宜食滋阴清热、养血安胎之品,如藕汁、甘蔗汁等,食疗方:

安胎鲤鱼粥(苎麻根、鲤鱼熬汤后与粳米煮粥)。

忌食姜、韭菜、香菜等辛热食物及油腻煎炸之品,以免进一步助热伤胎。

(3)中药汤剂宜温服,文火久煎,服后注意观察用药后反应。

(4)针对胎漏、胎动不安的原因,做好安慰、解释工作,消除紧张、焦虑心理,保持情绪安定,以静心养胎。

3.气血虚弱证:

(1)病室宜温暖,避免冷风直吹,防止外邪侵袭;

出血期间绝对卧床休息,避免劳累;

坐卧起立时,动作要缓慢,谨防跌仆损伤。

(2)加强饮食调护,可适量多食蛋、牛奶、肉、鱼、鸡等血肉有情之品,或加用党参、白术、黄芪、红枣、龙眼肉、阿胶等补益气血之品,多吃粗纤维食物,以防便秘;

亦可选糯米红枣粥,黄芪粥(以黄芪30g,水煎取汁,加入粳米,陈皮末少许,煮粥服食)。

(4)疏导患者,调畅情志,消除紧张心理,保持情绪安定,以静心养胎。

4.血瘀证:

(1)可用莲子葡萄干汤(以莲子50g去皮、心,洗净,与葡萄干同装入陶瓷罐里,隔水炖熟服食)。

(2)中药汤剂宜文火久煎,温服。

孕妇外伤后须遵医嘱用药,不得擅自服用。

(3)耐心做好安慰工作,避免紧张、恐惧等各种不良刺激,保持心情舒畅。

(4)特色治疗护理:

胎取不保者可穴位按摩合谷、三阴交等穴,促进下胎。

中药沐足用于堕胎、小产后腰腹坠痛者。

严密观察患者腹痛、腰痛、胎动、阴道出血等情况,以及神色、血压、脉象的变化。

如发现阴道出血量多,伴腰酸、腹痛阵阵加剧,且有下坠感或尿频,应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1.大失血的护理:

积极配合医师处理,积极创造条件予以支持疗法,必要时输入新鲜血液。

2.感染的护理:

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静脉点滴迅速控制感染,尽早清除宫腔内感染组织。

1.孕期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紧张、恐惧、忧虑、悲观等,安心养胎。

不宜穿高跟鞋,勿紧束胸腰,避免攀高、举重、跌倒闪挫、涉水远行等。

有阴道流血者,严禁房事。

2.孕期如需要用药,应在医师的指导下使用,禁用或慎用有损胎儿的药物。

避免接触X线、放射性物质、有机汞、铅、砷、镉及有机磷农药等可能导致胎儿畸形或流产的有害因素。

3.胎漏、胎动不安患者经治疗后,血止胎安,诸证消失,但仍需观察2周,经各项检查证实为正常妊娠后方可为治愈。

若安胎失败,应劝慰患者不要急于再次妊娠,嘱其至少避孕3~6个月后再怀孕,以有利于肾气复原。

妊娠前需加强身体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再次妊娠的成功率。

4.合理膳食,饮食应富有营养,易于消化。

保持大便通畅,多食新鲜蔬菜水果。

5.孕期出现阴道出血等异常情况时,应卧床静养,及时就诊。

6.指导患者做好孕期保健,定期产前检查。

第九节产后缺乳

产后缺乳是指产后哺乳期内,产妇乳汁甚少或全无者,又称“产后乳汁不行”。

(1)气血虚弱:

症见产后乳汁甚少或全无,乳汁稀薄,乳房柔软无胀感;

面色少华,倦怠乏力;

舌淡,苔薄白。

(2)肝郁气滞:

症见产后乳汁分泌少,甚或全无,乳房胀硬、疼痛,乳汁稠;

伴胸胁胀满,情志抑郁,食欲不振;

舌质淡红,苔薄黄。

(3)痰浊阻滞:

症见乳汁甚少或无乳可下,乳房硕大或下垂不胀满,乳汁不稠;

形体肥胖,胸闷痰多,纳少便溏,或食少乳少;

舌淡胖,苔腻。

2.病情观察要点:

观察乳汁特点、乳房有无胀硬、疼痛,神志面色等。

(二)临证施护

1.气血虚弱:

(1)居室宜安静整洁,通风良好,温度、湿度适宜。

注意卧床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

(2)应加强饮食调理,重在补益脾气,并注意增加水分的摄取,使气血充足,乳汁自生,可选猪蹄花生汤、鲫鱼汤、当归黄芪鲫鱼汤等。

忌食辛辣刺激助阳化火之品,如老母鸡、花椒、韭菜、麦芽、人参。

(3)保持情绪安定,忌忧思、烦恼,伤及脾胃致气血亏虚,乳汁乏源。

掌握正确的母乳喂养技巧,做好早接触、早吸吮,按需哺乳。

可行中医按摩手法疏通经络和乳腺管;

或艾灸膻中;

耳穴压豆(取内分泌、神门、交感、胸区压痛点、脾、胃等耳穴。

2.肝郁气滞:

(1)居室宜安静舒适,注意休息,劳逸结合,促使气血流通。

(2)饮食均衡,营养丰富,易消化,忌食辛辣刺激、助阳化火之物。

可选丝瓜络5~12克煎服;

或海带佛手浆(豆浆300克,海带60克,佛手10克);

或橘叶青皮猪蹄汤(橘叶、青皮10克,猪蹄1只)等以疏肝解郁。

(3)保持心情舒畅,忌恼怒,以防肝气郁结,气机不畅,导致乳络乳腺涩滞,乳汁运行受阻。

乳房胀痛者,应加强母乳喂养,及时排空乳房。

可用毛巾热敷后,按摩乳房,挤出乳汁;

如有热痛伴有肿块者,遵医嘱用如意金黄散外敷。

耳穴压豆(取内分泌、神门、交感、胸区压痛点、肝等耳穴)。

3.痰浊阻滞:

(1)产后应居住在宽敞明亮、通风、干燥、温度适宜的房间。

注意休息,劳逸结合;

保证充足睡眠,以助产妇机体功能迅速恢复。

(2)饮食均衡,营养丰富,易消化,多食蔬菜、水果,忌食辛辣、荤腥、煎烤、生冷食物。

可用薏苡仁粥、金针炖肉(干黄花菜30克,猪瘦肉250克)。

(3)催乳中药方可用漏芦散,汤药宜热服。

(4)加强情志护理,避恼怒,忌忧郁,保持心境平和。

(5)特色治疗护理:

按需哺乳,乳房胀痛者,加强母乳喂养,局部可采取按摩或挤压排乳等方法,定时排空乳房。

乳房胀硬而痛,或有微热,可用仙人掌或鲜蒲公英捣碎外敷或用如意金黄散外敷。

乳痈(急性化脓性乳腺炎)的护理:

及时排空乳房,出现感染时停止哺乳、回奶,抗感染,若情况严重者切开引流。

1.适当的活动,如简单体操,逐渐增加运动强度,且劳逸结合,使气血流通。

保持心情舒畅,保证充足睡眠。

2.掌握正确的母乳喂养技巧,做到按需哺乳。

强化母乳喂养的好处及相关知识,促使其树立成功母乳喂养的信心。

每次喂奶前,按摩乳房,以利于刺激泌乳,哺乳后可挤出少许乳汁涂于乳头上,达到保护乳头的作用。

每次哺乳前,吸空一侧乳房,再换另一侧,哺乳完后将剩余的乳汁排空。

3.保持良好的个人习惯,产前检查若发现乳头凹陷者,应指导孕妇经常把乳头向外牵拉,并保持乳头清洁。

忌用肥皂和酒精清洗乳头,避免引起局部皮肤干燥和皲裂。

第六节妊娠恶阻

恶阻是指妊娠早期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倦怠,甚至食入即吐。

主要临床表现为妊娠早期出现严重恶心呕吐,厌食,甚至食入即吐。

现代医学的妊娠剧吐可参照本病辨证施护。

(1)脾胃虚弱:

症见妊娠早期,恶心呕吐不食,甚则食入即吐,口淡,呕吐清涎,头晕体倦,脘痞腹胀,舌淡,苔白。

(2)肝胃不和:

症见妊娠早期,恶心,呕吐酸水或苦水,恶闻油腻,烦渴,口干口苦,头胀而晕,胸满胁痛,嗳气叹息,舌淡红,苔微黄。

观察精神,呼吸,呕吐物,是否头晕头胀、胸痛等。

1.脾胃虚弱:

(1)病室宜温暖,忌对流风,特别注意腹部保暖;

保持口腔清洁卫生,每次呕吐后,用淡盐水漱口,并及时清除呕吐物。

(2)饮食宜清淡,易于消化,富于营养,随孕妇喜好选择食品,但忌生冷瓜果及寒性食物,以免进一步损伤脾胃。

鼓励孕妇食用健脾和胃之品,如山药、薏苡仁、莲子、南瓜、大枣等。

(3)中药汤剂宜浓煎,温热服,服药前用鲜生姜片擦舌或姜汁滴舌,或将姜汁滴入汤药中服用,以温中降逆止呕。

呕吐剧烈者,可用灶心土60g,布包煎水,澄清后温服;

或用生姜、陈皮煎水代茶饮。

(4)做好解释工作,说明恶心呕吐是妊娠生理上的反应,消除其思想顾虑,使情绪安定,积极配合治疗。

(5)特色治疗护理:

可遵医嘱指压双侧内关穴,轻揉足三里穴或按摩脾俞、胃俞穴,以健脾止呕。

2.肝胃不和:

(1)保持室内温暖、慎避风寒,空气新鲜,避免异味刺激。

(2)饮食宜营养、易消化、清淡,可选姜汁米汤或砂仁藕粉;

用陈皮泡水代茶饮以和胃理气,食用一些酸味食物如柑橘、乌梅、陈皮梅等以抑肝止呕。

忌食油腻、生冷、甜粘、辛辣、厚味食品,以免助湿伤脾或生火动血妄行。

(3)中药汤剂宜浓煎,温服,肝胃有热者可加竹沥数滴再行服药。

服药后宜静卧,观察用药后反应。

(4)戒抑郁、恼怒,关心、理解病人,了解其思想状况,消除其紧张情绪。

可按摩内关、太冲、中脘等穴,用泻法。

呕吐酸苦水者加阴陵泉;

胁肋胀痛者加膻中、期门;

头晕胀痛者加百会、风池。

酮症酸中毒护理: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患者出现精神异常,呼吸急迫,反应迟钝,呕吐物带血,尿酮体试验阳性等,提示有酸中毒发生,应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呕吐剧烈频繁者,卧床休息,及时清除呕吐物,保持病室空气新鲜,避免异味刺激。

1.注意休息,慎房事,适起居,适当活动,如散步、做保健操等,有助于增强体质,调和气血,增进食欲,也有利于胎儿发育。

2.保持心情舒畅,消除紧张、忧思、恐惧、郁怒等不良情绪刺激,心理上克服厌食的困难;

指导孕妇阅读与妊娠知识有关的书籍,做好孕期卫生,消除顾虑,积极配合治疗。

3.注意饮食调理,不宜过饱,以防损伤脾胃,勿食生冷及辛辣刺激之品。

4.保持口腔清洁,每次呕吐后用清水或淡盐水漱口。

5.重视孕期保健,以调护为主,忌乱服药物,必要时遵医嘱服用安胎药物。

定期产前检查。

第八节子痫

子痫是指妊娠晚期或临产前及新产后,突然发生眩晕倒仆,昏不知人,两目上视,牙关紧闭,四肢抽搐,全身强直,须臾醒,醒复发,甚至昏迷不醒者,称为子痫。

现代医学的先兆子痫、子痫,可参考本病辨证施护。

(一)评估及观察要点

(1)肝风内动:

症见妊娠晚期或临产前及新产后,头痛,眩晕,突然发生四肢抽搐,昏不知人,牙关紧闭,角弓反张,时作时止,伴颜面潮红,口干咽燥,舌红或绛,苔无或花剥。

(2)痰火上扰:

症见妊娠晚期或临产时及新产后,头晕头重,胸闷泛恶,突然倒仆,昏不知人,全身抽搐,气粗痰鸣,舌红,苔黄腻。

密切观察血压、胎心音、抽搐、神志、小便以及浮肿等变化,测胎心音,注意宫缩、宫口扩大及阴道出血等情况。

(二)临证施护

1.肝风内动:

(1)卧床休息,宜单人房间,避免声、光刺激,盖被着衣不宜过暖,床周加护栏,防止病人跌仆,取下活动性假牙。

四肢抽搐者,忌强力按压,以免骨折。

牙关紧闭者,宜侧卧位,并用开口器或牙垫,防止咬伤唇舌。

各种治疗护理操作集中进行,动作轻柔、准确、迅速。

(2)饮食宜清淡且易消化之品,宜高维生素、高蛋白、低盐、低脂。

口干咽燥者可给予生地、麦冬泡水代茶饮。

忌食海鲜及辛辣刺激之品。

昏迷期间禁止饮食。

(3)若昏迷不能口服药物,可将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用温开水化开,经鼻饲给药。

昏迷者,可指掐人中,按摩风池、合谷、丰隆、行间等穴。

,牙关紧闭可按摩下关、颊车穴.

2.痰火上扰:

(1)绝对卧床休息,宜单人房间,避免声、光刺激,床周加护栏,防止病人跌仆,取下活动性假牙。

抽搐时,给予氧气吸入,及时吸出痰液和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大小便失禁者行保留导尿,并注意衣被清洁,污染后及时更换。

产前应及时听胎心音,注意宫缩、宫口及阴道出血情况,随时做好接产和手术的准备。

(2)抽搐控制、完全清醒后可进食清淡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