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工业矿井施工组织设计规范之欧阳美创编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64040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125.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炭工业矿井施工组织设计规范之欧阳美创编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煤炭工业矿井施工组织设计规范之欧阳美创编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煤炭工业矿井施工组织设计规范之欧阳美创编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煤炭工业矿井施工组织设计规范之欧阳美创编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煤炭工业矿井施工组织设计规范之欧阳美创编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煤炭工业矿井施工组织设计规范之欧阳美创编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煤炭工业矿井施工组织设计规范之欧阳美创编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煤炭工业矿井施工组织设计规范之欧阳美创编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煤炭工业矿井施工组织设计规范之欧阳美创编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煤炭工业矿井施工组织设计规范之欧阳美创编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煤炭工业矿井施工组织设计规范之欧阳美创编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煤炭工业矿井施工组织设计规范之欧阳美创编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煤炭工业矿井施工组织设计规范之欧阳美创编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煤炭工业矿井施工组织设计规范之欧阳美创编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煤炭工业矿井施工组织设计规范之欧阳美创编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煤炭工业矿井施工组织设计规范之欧阳美创编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煤炭工业矿井施工组织设计规范之欧阳美创编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煤炭工业矿井施工组织设计规范之欧阳美创编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煤炭工业矿井施工组织设计规范之欧阳美创编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煤炭工业矿井施工组织设计规范之欧阳美创编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煤炭工业矿井施工组织设计规范之欧阳美创编Word下载.docx

《煤炭工业矿井施工组织设计规范之欧阳美创编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炭工业矿井施工组织设计规范之欧阳美创编Word下载.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煤炭工业矿井施工组织设计规范之欧阳美创编Word下载.docx

山西三元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员:

许以俪张百祥张家勋康录安成蛟

贾宏俊姜玉松刘建玲宋洪均龚炳江

吴新华邢金林谭杰吕宝金魏允伯

朱周岐左永红刘沛林秦佳之孙跃华

王建设卜卫平刘志刚袁兆宽孔祥会

原伟

主要审查人员:

张胜利孙守仁刘长安温百根李炳胜

徐向荣李理化范强赵春孝

目次

1总则

1.1.1为规范煤炭工业矿井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及管理,提高煤炭工业矿井建设管理水平,制定本规范。

1.1.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及资源整合矿井建设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和管理。

1.1.3煤炭工业矿井施工组织设计应结合矿井地质条件、水文地质、地区条件和工程特点进行编制。

1.1.4煤炭工业矿井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和管理,除应符合本规范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规定。

2术语

1.1.5矿井施工组织设计Constructionorganizationplanofcoalmine

以矿井建设项目为编制对象,对矿井项目所包含的井巷、土建及机电安装工程全过程做出统筹安排,进行重点控制,用以指导其建设的技术、经济和管理的综合性文件。

1.1.6施工作业规程Constructionworkingspecification

以分部(分项)工程或专项工程为主要对象编制的施工技术与作业程序,用以具体指导其施工的文件。

1.1.7特殊法施工工程Specialproject

采用特殊施工技术与工艺施工的工程。

1.1.8施工安全与技术措施Constructionsafetyandtechnicalmeasure

为保证各项工程顺利进行,确保施工安全、工程质量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而编制的技术性文件。

1.1.9井巷连锁工程Shaftanddriftinterlockingproject

指一组前后相接的、前一项工程不完工、后一项工程无法开工的工程。

1.1.10施工总体部署Constructioncollectivityarrangement

对矿井项目实施过程做出的统筹规划和全面安排,包括项目施工主要目标、施工方案、施工顺序、空间组织、技术组织、资源组织、施工组织安排等。

1.1.11建井主要生产系统Mainconstructionsystem

为井巷工程施工服务的建井提升、运输、通风、供排水、压气、供电等临时系统。

1.1.12施工总平面布置Generalworkingplanofthesurfaceshaft-site

根据工业场地设计总平面布置,对各项临时与永久建筑物、构筑物、仓库与附属企业、运输与给水、排水、供电、线路等生产、生活设施及其它辅助设施进行统筹规划。

1.1.13一期工程Phase-1project

从施工井筒(平硐)开始到井底车场施工前的全部井下工程。

1.1.14二期工程Phase-2project

从施工井底车场开始,到进入采(盘)区车场施工前的工程,包括井底车场、石门、主要运输大巷、回风大巷、中央变电所、水泵房、水仓、井底煤仓、炸药库等。

1.1.15三期工程Phase-3project

从施工采(盘)区车场开始到整个采(盘)区布置的工程,包括采(盘)区车场、采区上下山(盘区大巷)、采(盘)区变电所、采煤工作面、上下顺槽、切眼、运煤通道等。

1.1.16施工准备期Constructionprepareperiod

矿井建设用地征购工作完成,施工人员进场开始“四通一平”等施工准备工作之日起,至项目正式开工(以关键线路上的任一井筒(平硐)破土动工)为止所需的时间。

1.1.17建井工期Shaftandheadingconstructionperiod

从矿井正式开工之日起,到矿井按设计规定的投产标准全部建成,并经联合试运转、试生产,直至正式投产止所经历的时间。

1.1.18矿井建设总工期Totalmineconstructionperiod

矿井施工准备期与建井工期之和。

3基本规定

1.1.1矿井建设项目应在矿井初步设计审查审批后编制矿井施工组织设计。

1.1.2矿井施工组织设计应由矿井总承包单位负责组织编制,并根据年度施工进展情况进行调整。

没有实行总承包的由建设单位负责组织编制。

矿井施工组织设计需经设计、监理、施工等相关单位会审后组织实施。

原设计变更的应作相应调整变更。

1.1.3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应由施工单位项目总工程师主持编写,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授权的技术人员审批后组织实施。

1.1.4矿井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规程要求。

1.1.5矿井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应符合下列原则:

1确定合理工期、合理造价,科学配置资源。

实现均衡施工,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

节约投资,达到合理的经济技术指标;

2积极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

3积极推行绿色施工。

4符合现行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

1.1.6矿井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应包括以下内容:

1井田地质勘查报告、井筒检查孔地质报告及工程地质勘查报告;

2矿井初步设计及各专项设计文件;

3施工、安全及质量验收规范;

4工程定额。

1.1.7矿井施工组织设计应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

内容齐全,图表规范,语言简明、准确。

1.1.8矿井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前的现场调研和资料收集工作包括下列内容:

1了解工程建设外部条件和自然条件。

2了解矿区及邻近矿井的建设情况,尤其是矿区的水文、瓦斯、地质构造等重大问题。

3了解有关部门和建设单位对建设项目的相关规定及要求。

4熟悉相关设计文件,理解设计意图。

1.1.9矿井施工组织设计动态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矿井建设过程中发生以下情况之一时,应进行重大动态调整:

1)设计方案发生重大变化;

2)地质条件发生重大变化;

3)主要施工技术方案发生重大变化;

4)政策重大变化和不可抗力。

2动态调整在原矿井施工组织设计的基础上,按照技术优先、经济合理、保证安全质量的原则进行。

3一般动态调整应由建设单位实施;

重大动态调整应由原编制单位实施。

4一般动态调整宜采用信息化手段。

1.1.10矿井施工组织设计应作为矿井开工与竣工验收的依据,并作为归档文件。

4矿井概况

1.1.1矿井概况包括矿井建设条件和矿井设计概况。

1.1.2矿井建设条件应包括以下内容:

1建设资金的来源与渠道;

2对承担矿井主要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招标及其它中介机构资质证照的主要条件要求;

3当地建设用地、供电、供排水、交通和通信条件;

4当地建筑材料、设备供应、交通运输等服务能力;

5建设期间应当具备的矿山救护、医疗卫生条件;

6矿井建设项目审批或核准的相关文件及手续;

7其它应具备的条件。

1.1.3矿井设计概况应包括以下内容:

1矿井设计的开拓方式及主要系统简要说明;

2矿井设计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3其它应说明的情况。

5矿井施工总体部署

5.1基本原则

5.1.1应对矿井建设的特点、重点、难点进行分析。

5.1.2应对矿井总体施工做出如下布置:

1确定矿井建设总目标,包括进度、质量、投资、安全、环境、职业健康目标;

2根据总体目标确定井筒开工顺序及矿井开工时间;

3根据矿井建设条件与特点,确定主要单位工程的施工方案和施工工期。

5.2矿井建设主要条件分析与评价

5.2.1应对下列矿井建设条件进行分析,区分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1矿井建设区域自然条件

2矿井建设资源开采技术条件;

3矿井设计条件;

4矿井建设环境。

5.2.2在对上述条件分析基础上,对矿井建设条件提出总体评价。

5.3施工总体部署

5.3.1应根据矿井建设特征,确定项目建设管理模式和组织机构。

5.3.2应明确下列主要系统的设计与实施方案:

1井巷工程贯通方案;

2各井筒提升、运输倒替方案;

3矿井供电、排水方案;

4矿井通风方案;

5技术改造矿井施工期间宜利用原有生产系统。

5.3.3应通过经济与技术对比分析,确定井筒开工顺序及主要单位工程的施工方案。

5.3.4立井井筒转入平巷施工的改绞方案,应根据矿井施工总进度计划目标,确定需要临时改绞的井筒;

同时根据对井筒计划到底时间和时差、施工安全及条件对比分析,确定采用井筒贯通与临时改绞的顺序和改绞方案。

5.3.5斜井井筒转入平巷施工的改绞方案,应根据矿井施工总进度计划目标和井巷二、三期工程施工要求,进行永久装备或临时提升、运输。

5.3.6根据确定的工程进度指标和施工组织、工艺关系,确定矿井总体施工进度计划关键线路及矿井建设总工期。

5.3.7采用的施工方案宜利用永久建筑和设备、设施建井,宜采用一次成巷施工方法。

5.3.8矿井施工总体部署时应合理设计措施工程。

5.3.9措施工程的设计与实施应符合下列原则:

1满足和符合矿井建设期间安全施工要求;

2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缩短矿井建井工期,保证工程质量。

6矿井施工准备

1.1.19矿井施工准备包括组织准备、技术准备及工程准备。

1.1.20组织准备工作应包括以下内容:

1确定项目建设组织机构;

2明确岗位职责。

1.1.21技术准备工作应包括以下内容:

1明确近井点;

2井筒施工图;

3井筒施工方案等。

1.1.22工程准备工作应包括以下内容:

1施工临时设施;

2道路、供排水、供电、通讯及场地平整。

1.1.23应编制招标与采购实施方案,明确招标范围、标段划分、招标顺序。

7施工总平面布置

1.1.24施工总平面布置应遵循以下原则:

1工业场地施工布置应紧凑、合理,节约用地;

2合理组织运输,减少二次搬运;

3宜充分利用永久设施,临时建(构)筑物不应影响永久建筑的建设;

4应分阶段进行布置;

5符合节能、环保、安全和消防等要求。

1.1.25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应依据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图、主要施工方案和现场实际条件设计。

1.1.26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应包括下列内容:

1矿井工业场地范围内的地形情况;

2全部拟建的建(构)筑物和其它基础设施的位置;

3矿井工业场地范围内的临时供排水、供电、道路、主要生产及办公生活用房等。

8主要单位工程施工方案

8.1一般规定

8.1.1矿井施工组织设计中一般应包括以下主要单位工程的施工方案:

1井巷工程:

明槽工程、井筒和平硐、主井箕斗装载硐室、井筒与井底车场连接部分、煤仓及胶带机头硐室、主排水泵房、主变电所、换装硐室、避险硐室、防水闸门硐室。

2土建工程:

井塔、混凝土井架和井口房、提升机房、驱动机房、储煤仓与储煤场、标准轨翻车机房、高边坡。

3安装工程:

金属井架、井筒提升机、斜井胶带输送机、井筒装备、主井装卸载设备、主排水设备、主变电所设备、井上下操车设备、工作面综采设备。

8.1.2应根据施工条件和技术水平,从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安全可靠性、施工难易程度以及工期要求优选施工方案。

8.1.3应明确主要专项工程的施工方案。

8.2井巷工程

8.2.1井巷工程施工方案应主要依据围岩特征、水文地质条件、设计特征确定。

8.2.2立井井筒施工方案应包括永久生产性井架(井塔)的利用、施工方法、机械化配套,应明确井筒相连工程施工方法、与井筒掘砌施工及井筒装备安装顺序。

8.2.3斜井、平硐及主要运输大巷施工方案应包括施工方法及机械化配套。

8.3土建工程

8.3.1井塔施工方案应明确施工方法、主要施工工艺与提升机安装顺序。

8.3.2混凝土井架施工方案应明确施工方法、主要施工工艺。

8.3.3井口房施工方案应符合以下要求:

1立井井口房应明确施工方法,与井口操车设备及提升设施施工顺序;

2副斜井井口房和主斜井驱动机房应明确施工方法,与临时提升的转换关系。

8.3.4提升机房施工方案应明确施工方法、主要施工工艺,与提升机基础的施工顺序。

8.3.5储煤仓与储煤场施工方案应明确施工方法、主要施工工艺。

8.4安装工程

8.4.1钢结构永久井架安装应明确以下内容:

1安装方法与工艺;

2防腐方法与工艺;

3与井筒装备施工的顺序。

8.4.2井筒提升机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

1立井提升机应明确安装方法与工艺,与井塔、井架、提升机房施工的配合与协调;

2斜井提升机应明确安装方法与工艺,与临时提升设备的转换关系。

8.4.3立井井筒装备安装应明确以下内容:

2永久井塔和井架的利用;

3临时凿井设备和设施的利用;

4与其它相关工程施工的配合。

9建井主要生产系统设计方案

9.1施工设备配套原则

9.1.1应根据井筒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施工方法、功能要求、设计参数、进度指标选择凿井设备配套方案。

宜充分利用永久设备、设施施工。

9.1.2立井井筒掘砌施工时,应依据设计参数、施工条件合理配置井架、提升机、吊桶、抓岩机、伞钻、模板和中深孔光面爆破的施工工法。

9.1.3斜井井筒(平硐)施工机械化配套方案

1采用综合机械化掘进机施工时,应采用胶带输送机提矸并配矿车或无轨胶轮车辅助运输;

受条件限制时,采用大型提升机和大箕斗提矸并配矿车或无轨胶轮车辅助运输;

2采用普通法施工时,应采用大型提升机和大箕斗提矸并配矿车或无轨胶轮车辅助运输;

3应选用大型提升设备单级提升,不能满足单级提升时,应增加临时车场形成多级提升。

9.2提升与运输系统

9.2.1立井开拓矿井建井期间的提升和运输应包括井筒施工吊桶提升、临时罐笼(箕斗)提升及永久提升系统形成后三个阶段。

9.2.2建井提升机和凿井绞车布置不宜影响永久建筑物的正常施工。

9.2.3井筒施工阶段临时提升系统设备选型应考虑改绞后的临时提升系统,并计算提升能力。

9.2.4临时改绞与井筒贯通的先后顺序,应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比选确定。

9.2.5井筒贯通后,应保证两个及以上的安全出口。

设有梯子间的井筒,井筒永久装备形成前必须有保证人员在提升设备出现故障时出井的安全设施。

9.3通风系统

9.3.1应明确矿井建设期间不同阶段的通风系统和主要通风设施与设备选型。

9.3.2高瓦斯、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矿井,进入二期工程前,必须形成由地面主要通风机供风的全风压通风系统。

其它矿井进入三期工程施工,应采用全风压机械通风。

9.3.3局部通风设备配备应保证一面一风筒一组通风机。

9.3.4回风井设在边界的矿井,应在风井施工区域全风压通风系统形成后,方能施工采区工程。

9.3.5通风系统参数选择应有验算过程。

9.4压气系统

9.4.1应明确各施工阶段的临时压气系统。

9.4.2临时压气系统应满足井下高峰期施工最多掘进工作面用气量和下井人员自救用气量的要求。

9.4.3施工巷道敷设的压缩空气管应直接通至掘进工作面并设置供气阀门,必须满足在巷道事故状态下人员自救要求。

9.5供排水系统

9.5.1临时供水系统应满足建井期间的用水需要。

9.5.2在所有掘进工作面和其它人员较集中的地点必须建设完善矿井供水施救系统。

9.5.3建井期间井下临时排水系统应包括井筒施工、井筒贯通期间及永久排水系统形成前三个阶段。

9.5.4临时排水系统配置应满足建井期间不同阶段的最大涌水量要求。

9.5.5有突水危险或水文地质条件类型复杂及以上的矿井,进入三期工程前,必须形成永久排水系统。

9.6供电系统

9.6.1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宜先期建成矿井永久双回供电线路和永久变电站(所)。

9.6.2永久供电系统形成前,应建地面临时变电站(所),且应确保有一回路可靠的供电电源,同时还应建一回路能提供矿井保安负荷的供电电源或发电机组。

9.6.3临时变电站(所)应向提升机、通风机、排水泵、空气压缩机等重要用电负荷提供双回路供电。

9.6.4依据用电负荷情况,设计选择的临时变电站(所)的高、低压开关柜和变压器,其设置必须满足双回路供电要求。

备用保安电源应能承担提升、通风和排水等确保人员生命安全的重要负荷用电。

应绘制临时供电系统图。

9.6.5高瓦斯、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有突水危险或水文地质条件类型复杂及以上的矿井进入二期工程前,其他矿井进入三期工程前,必须按设计建成双回路供电。

9.7瓦斯抽采系统

9.7.1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矿井揭露突出煤层前,必须建成瓦斯抽采系统并投入运行,同时严格落实两个“四位一体”(突出危险性预测、防治突出措施、防治突出措施的效果检验和安全防护措施)综合防突措施。

9.7.2高瓦斯矿井进入三期工程前,必须形成瓦斯抽采系统。

10矿井建设总进度计划

10.1一般规定

10.1.1矿井施工组织设计中应编制矿井建设总进度计划。

10.1.2矿井建设总进度计划包括:

施工总进度计划、施工图供应计划、资源采购与供应计划。

10.1.3矿井建设总进度计划一般以单位工程为单元进行编制。

10.2施工总进度计划

10.2.1施工总进度计划编制依据包括:

矿井施工总体方案与布署、项目总进度计划、资源条件、自然条件、工期指标、合同文件、技术经济资料。

10.2.2施工进度指标确定应符合以下要求:

1按国内同类工程近三年平均先进的原则确定。

2拟采用的进度指标与矿井初步设计选用的进度指标存在较大差异时应作对比分析和优化。

10.2.3施工总进度计划宜采用网络图表达,宜借助计算机和专用工程网络计划软件进行编制和优化,并标示出里程碑事件的开始或完成时间。

10.2.4建井总工期与矿井初步设计确定的建井工期对比分析。

10.3施工图供应计划

10.3.1施工图供应计划应满足施工总进度计划的要求。

10.3.2施工图供应时间,对大型且复杂的工程应于开工前3~6个月提供,对一般工程应于开工前1~3个月提供。

10.3.3设备订货资料应于订货前2~3个月提供。

10.4资源采购与供应计划

10.4.1资源采购与供应计划应满足施工总进度计划的要求。

10.4.2资源采购与供应计划应包括设备及材料采购与供应计划、资金计划及人力资源计划。

10.4.3设备及材料采购与供应计划应根据初步设计机电设备器材清册编制,并考虑设备订货、制造、运输、安装和试运转的工期。

10.4.4应编制年度资金计划,并考虑下列因素:

1进行设计优化而引起的投资变动;

2增加施工勘探和科研试验费用;

3特殊工程的施工技术措施费等。

10.4.5应编制人力资源计划。

11、目标管理计划

11.1一般规定

11.1.1应明确目标管理计划,并确定合理的建设管理目标。

11.1.2目标管理计划应包括质量目标管理计划、进度目标管理计划和投资目标管理计划。

11.1.3应综合平衡投资与进度、质量、安全和环境等之间的关系,使其达到总体优化。

11.2质量目标管理计划

11.2.1应明确矿井总体质量目标和单位工程的质量目标。

11.2.2质量目标管理计划内容应包括目标、要求、组织、程序、方法、保证措施及持续改进。

11.2.3质量目标管理计划编制应符合下列要求:

1质量目标及目标分解应符合项目特点,质量指标应具有可控性;

2应分析影响质量因素,制定相应的质量保证措施;

3制定工程质量管理制度和工程质量检查验收制度。

11.3进度目标管理计划

11.3.1应明确矿井总体进度目标和单位工程的进度目标。

11.3.2进度目标管理计划内容应包括目标、要求、组织、程序、方法、保证措施。

11.3.3进度目标管理计划编制应符合下列要求:

1进度目标及目标分解应符合项目特点,进度指标应具有可控性;

2应分析影响进度因素,制定相应的进度保证措施;

3制定施工进度动态管理制度。

11.4投资目标管理计划

11.4.1应明确矿井总体投资目标。

11.4.2投资目标管理计划内容应包括目标、要求、组织、程序、方法、控制措施。

11.4.3投资目标管理计划编制应符合下列要求:

1投资目标及目标分解应符合项目特点,投资指标应具有可控性;

2应分析影响投资因素,制定相应的投资控制措施。

12安全管理

1.1.27矿井安全生产设施和劳动保护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1.1.28应根据项目建设的特点及井田地质报告,对建设过程中的主要危险源编制相应的防治措施,包括:

防治瓦斯灾害、防治水、防治粉(煤)尘、防治火灾、地热害、冲击地压、顶(底)板、季节性及其它灾害防治措施。

1.1.29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制定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管理岗位职责。

1.1.30应根据矿井建设的特点,编制生产与职业健康安全方面保障措施。

1.1.31采用特殊方法凿井时,应编制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1.1.32应编制矿井建设期间避险系统构建方案,包括矿井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矿井压气自救系统、矿井供水施救系统、矿井通信联络系统。

1.1.33应编制矿井建设期间各类灾害安全应急预案,包括:

总则、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预警和预防机制、应急响应、后期处置及保障措施。

13、绿色施工

1.1.34应编制绿色施工方案。

1.1.35绿色施工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1构建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与目标,明确组织绿色施工职责;

2结合施工项目特点编制绿色施工方案,绿色施工方案应包括环境保护、节地、节水、节能、节材以及资源综合利用等保护措施;

3绿色施工应对整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