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空问答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640411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70.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空问答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探空问答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探空问答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探空问答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探空问答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探空问答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探空问答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探空问答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探空问答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探空问答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探空问答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探空问答Word格式.docx

《探空问答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空问答Word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探空问答Word格式.docx

其它原因造成的重放球视为非人为重放球。

问题102:

如何区分人为、非人为迟测?

凡因人为原因未能及时完成放球前的准备工作(包括仪器准备、微机时间校准等)而造成迟放球,均视为人为迟测;

若因台风、大风(风速达14米/秒及以上)、暴雨、暴风雪、停电、雷达故障等原因造成迟放球,均视为非人为迟测。

问题103:

如何区分人为、非人为原因造成的记录缺测?

因值班员不到岗或到岗后处理不当造成记录缺测,视为人为原因缺测;

凡因不可抗拒的原因(如雷击造成设备损坏等)造成记录缺测,可视为非人为缺测。

问题104:

《高空气象探测质量考核办法(试行)》中“四、考核统计规定”第

(二)项第13条中“雷达测风因故……”所指“因故”包括哪些原因?

记录失测,无法补救的失测部分,应统计错情。

问题105:

因通讯质量问题,报文有误,在报文质量评估时,如何考核?

在报文评估前经核实,确因在传输过程中造成报文错误,视为非人原因错情。

凡由于人为原因(指由于探空值班员人为原因)造成报文有误,则按规定进行评估和考核。

问题106:

质量考核办法中所指重大差错包括哪些?

重大差错指制(用)氢事故、人为原因造成记录缺测、损坏重大仪器设备、丢失原始记录、伪造涂改原始记录等严重事件。

问题107:

《高空气象探测质量考核办法(试行)》中“四、考核统计规定”第

(二)项第10条“电子探空仪-L波段二测风雷达系统”第(8)条“雷达故障未及时发现……”指探空值班员还是机务人员?

指探空值班员,统计错情也统计到当班的探空值班员。

问题108:

单测风高度若遇雷达故障,是否个人统计高度?

按照考核办法,应统计个人高度。

问题109:

某次探测,在地面时确定天控能自动跟踪,但放球后1分钟左右仰角由30度变到8度,凹口消失,磁控管电流由2.6到2.7交替变换,确认丢球,造成重放球,该次重放球是否统计为非人为重放球?

根据考核办法,这种情况属人为重放球,应统计重放球次数和错情。

问题110:

雷达故障、感应元件变性(仪器故障)及台风过境等原因造成记录未达到球炸,是否统计个人球炸率?

按照《高空气象探测质量考核办法》规定,无论什么原因记录未达到球炸,均应统计站组和个人球炸率。

问题111:

综合探测时,探空或测风两者之一观测到球炸,该次观测是否按球炸统计?

根据《高空气象探测质量考核办法》规定,无论探空或测风探测到球炸,终止原因均按球炸统计。

问题83、基测时,连续出现多个探空仪气压或湿度不合格且相差较大,是何原因?

主要原因是基测箱XS3连线使用时间长,产生接插头处断裂。

解决的方法是更换XS3连接线。

问题78:

天线在自动跟踪过程中方位发生死位现象,仰角正常,天线手动控制正常,是何原因?

天线在自动跟踪过程中方位角、仰角出现死位现象,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天线座的汇流环有问题,应经常用酒精对汇流环及其碳刷进行清洗;

(2)驱动箱内编码器的插头接触不良,应重新插拔连接;

(3)发射机对方位角驱动电机的编码器信号产生干扰,应做好驱动电机上两根电缆的屏蔽防护。

问题73:

L波段雷达探空仪必须悬挂距气球30米左右,为什么?

主要是为了避免气球上升时的尾流对探空仪温度感应元件造成影响。

问题59:

为了避免迟测,可否先放球后输入瞬间数据?

按规定在放球前后5分钟内输入瞬间数据。

问题58:

放球过程中出现飞点,除了能自动平滑以外,是否可以手动修改?

除自动平滑外,可对飞点进行删除和恢复处理,不允许手动修改移动飞点。

问题56:

放球后出现气压高度和雷达高度相差较大的现象,是何原因?

是由于

(1)雷达译码错误,造成温、压、湿有飞点参与了气压高度的计算;

(2)地面瞬间气压值输入错误;

(3)雷达丢球;

(4)距离跟踪错误;

(5)雷达故障,天溃线部分有问题造成仰角误差太大;

(6)传感器变性等。

问题55:

不合格湿度片应如何处理,探空仪与湿度片是否必须配套使用?

若有不合格的湿度片,可直接与厂家联系更换事宜。

同批次的探空仪湿度片可互换使用。

问题52:

放球后发现基测、瞬间和探空仪参数输入错误,是否可以更改?

放球后发现基测、瞬间和探空仪参数输入错误,是否可以更改,更改后是否影响记录?

作为一种补求措施,放球后可在放球软件或数据处理软件中修改基测、瞬间数据和探空仪参数数据,但修改后会影响观测记录,需要对观测数据进行重新整理。

放球后修改基测数据、探空仪参数,可能会造成仪器不合格。

具体的修改步骤为:

在放球软件中,可点击“地面参数”进行修改;

在数据处理软件中可点击“探空数据处理”,进入“修改地面观测记录表”菜单修改基测、瞬间数据。

进入“修改探空仪参数并重新计算探空数据”菜单修改探空仪参数数据。

放球修改瞬间数据,会产生系统误差,必须重新整理计算。

问题51:

在计算等压面或特性层各要素时间时,先将时间秒换算为分钟再计算还是直接用秒计算?

对记录中等压面、对流层顶、大风、特性层重合时,或时间一致,高度、气压不一致;

或气压一致,时间、高度不一致;

或其他要素之间的矛盾记录是否因时间的计算方法不一致所至?

程序在计算等压面或特性层各要素时间时是直接用秒计算的。

由于新型数字式探空仪数据探测精度和采样率的提高,以及数据在微机内基本上是按浮点(小数点后6位)来运算的,而大部分数据的显示只要求精确到整数位和小数点后一位,因此软件中出现下列情况属于正常。

(1)某一特性层的气压与规定等压面上的某层气压相等,但该特性层上的温度、湿度等要素值与规定等压面上对应层上的要素值有一项或多项有微小出入;

(2)特性层上出现温度等于零度,但该特性层上的气压与零度层上的气压可能不相同;

(3)某一对流层的气压与规定等压面上的某层气压相等,但该对流层上的温度、湿度等要素值与规定等压面上对应层上的要素值有一项或多项有微小出入;

对此类问题50:

综合探测时,由于斜距不好,用高度代替后,与雷达无斜距测风所得量得风层的数据不一致,请问碰到类似情况该如何处理?

部分采用仰角、方位、高度计算量得风层时是将高度换算成斜距进行水平距离计算的,全部采用仰角、方位、高度计算量得风层是用高度直接进行水平距离的,所以两种测风计算方法不同,所得到的量得风层自然也不同。

碰到类似问题以软件处理为准。

矛盾记录其处理方法以软件处理为准。

问题46:

无斜距测风(无线电经纬仪)和雷达测风哪种测量方式精度高?

雷达测风方式比无斜距测风方式(无线电经纬仪)探测精度高,主要原因:

一是在相同仰角测量误差情况下,无斜距测风方式从高度得到的水平投影(使用余切三角函数)数值误差比雷达测风方式从斜距得到的水平投影(使用余弦三角函数)数值大得多(尤其是在低仰角);

二是无斜距测风中的高度是通过气压、温度等参数用压高公式计算得到的,存在一定误差,因此雷达测风方式要比无斜距测风方式精度高。

问题45:

湿球结冰,值班员未输入结冰符号,预审员审出后不能修改,如何处理?

可以修改。

探测未结束在放球软件中修改,探测结束后在数据处理软件中修改,在湿球温度栏后面加“b”即可,见图10。

问题38:

在测风记录中出现数据跳变或不连续造成记录有差别,如何处理?

在测风记录中出现数据跳变或不连续,致使量得风层记录与前后记录有较大的差别,记录应如何处理?

L波段雷达虽然是全自动的,但操作员还是要在值班时密切监视雷达的工作状态,当出现距离数据不正常时,软件会自动报警,这时可能是距离跟踪出了问题,可通过距离按钮调整距离波门使之跟踪缺口,如缺口看不清也可通过距离按钮调整雷达距离使雷达高度与气压高度一致,也可将这几点用高度替代来计算,如果是因为操作不熟练出现以上现象,就只能在数据处理软件进行人工干预了,否则原始记录将无法使用。

问题32:

瞬间气压1005.5hPa误输入为100.55hPa,由于未及时发现,结果以后接收的气压数据都为100.55hPa,而且怎么也改不过来,有什么方法可以避免上述现象?

遇到这种情况,可用下述方法处理:

(1)将瞬间气压改回正确值(1005.5),见图7,随后接收的气压值将会恢复正常;

(2)将之前不正常的气压数据用”段选”的功能选中,选"

恢复为修改前的数据"

即可,见图8。

图8

问题20:

因忘记输入瞬间要素值,放球后30分钟左右才发现记录有问题,怎样改正?

因忘记输入瞬间要素值,放球后30分钟左右才发现记录有问题,该怎样改正?

根据高空探测规范,放球前后5分钟内必须观测输入瞬间气压值。

因忘记输入瞬间值,作为补救措施,可在放球后在放球软件中将观测的瞬间值输入,也可放球结束后在数据处理软件中输入,发生这种情况按迟测处理。

问题17:

出现记录确定终止层后,进入数据软件时,终止时间会发生变化,如何处理?

有时出现记录确定终止层后,进入数据软件时,终止时间会发生变化。

如记录75分球炸,记录正常,探空测风均确定终止时间75分,进入数据处理软件探空、坐标曲线、高表均变为45分终止?

放球软件确定探空测风均终止时间75分,数据处理软件探空、坐标曲线、高表均变为45分终止,是因为放球过程中在45~46分钟之间调用了数据处理软件对数据作了某些修改,在进行其它操作时,软件会提示“是否保存“,如果放球软件在75分钟退出了,此时在数据处理软件中选择保存,数据处理软件会将45分的数据保存到dat文件夹而覆盖掉放球软件产生的75分的数据文件。

如果要恢复45分后的探测数据,可在数据处理软件中的数据辅助处理菜单下执行“恢复数据文件”项即可。

问题15:

确定终止层的具体方法?

综合探测,确定探空终止层要在探空曲线放大状态下进行,主要根据气压、温度、湿度点的变化综合判断,首先找到气压曲线上气压值最小的点,并以该点作为探空终止层的终止参考点;

再在终止参考点上下,根据温度趋势的逆变和湿度的跳变情况和球坐标数据的变化情况,即球坐标的仰角变化和高度变化进行综合判断,确定探空终止层。

测风球炸终止层一般也应确定在探空终止点对应的整分钟数据上;

如在探空终止层以下出现测风秒、分钟数据因测距回波凹口不好,造成测风数据不准等现象,应下移测风终止时间,测风终止原因选为“非球炸”。

雷达单独测风确定球炸终止层应根据测风秒、分钟数据进行判断,一般高度开始下降的点(特别是高度开始出现持续下降的点)即为终止层。

问题14:

某站大部分记录等压面湿度都有跳变现象,如:

从400百帕的71%跳变到300百帕的2%,再跳变到200百帕的42%,这种跳变正常吗,是不是湿度片质量有问题?

总体上看L波段湿度传感器要比59型探空仪湿度传感器灵敏度高,滞后误差小,因此L波段的湿度曲线比59湿度曲线跳变明显,处理时要和本站的天气系统结合起来综合分析。

问题13:

探测过程中,由于操作失误造成数据有误,怎么处理?

某站在探测过程中校对基测数据时发现气压基测值为672.5,仪器值为671.1,变量值应为1.4,显示却为45.3;

湿度基测值为70,仪器值为70,变量值应为0,显示却为18,合格判断为"合格".出现类似情况该如何处理?

这种情况是操作失误引起的,当基测完成后,一定要将基测开关关闭,否则再次打开基测中的仪器数据会随之改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