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加工贸易审计模型的构建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640890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4.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案例加工贸易审计模型的构建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案例加工贸易审计模型的构建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案例加工贸易审计模型的构建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案例加工贸易审计模型的构建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案例加工贸易审计模型的构建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案例加工贸易审计模型的构建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案例加工贸易审计模型的构建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案例加工贸易审计模型的构建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案例加工贸易审计模型的构建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案例加工贸易审计模型的构建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案例加工贸易审计模型的构建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案例加工贸易审计模型的构建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案例加工贸易审计模型的构建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案例加工贸易审计模型的构建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案例加工贸易审计模型的构建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案例加工贸易审计模型的构建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案例加工贸易审计模型的构建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案例加工贸易审计模型的构建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例如,期末的库存数据,或者在某一周期内料件的领用数据等。

实行汇总统计法,对于审计人员的要求较高,他需要了解审计的目标以及企业ERP的体系结构,设计出行之有效又便于统计的数据指标体系。

需要注意的是,各种ERP系统的体系结构,流程、数据表设计均各不相同。

设计统计字段的时候不能够凭经验操作,必须对ERP体系结构有一个较为粗略的了解。

在提取某一字段的汇总时,必须了解该数据在各数据表中的分布情况,数据的提取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4.1.3穿行测试法

穿行测试法主要测试整个ERP系统的逻辑完整性以及企业的内部流程的合理性。

并以此来推断设计其他审计方法以及具体审计模块流程逻辑。

海关对加工贸易企业的穿行测试,一般是模拟某一进口料件,从订单环节开始,在ERP中的数据流走向采购、进口、检验、入库、领用…直至生产出口。

以此来检测企业ERP系统的逻辑完整性和企业内控是否符合海关监管规定。

采用穿行测试法是海关最通常的ERP系统审计手段之一,基本上在企业ERP部署时以及每一次审计前,均会对审计的ERP系统进行穿行测试,并以此来决定后续审计所采用的手段和检查的字段,以及设计逻辑监控计算模块。

穿行测试最成功的就是企业从进料到出货,ERP系统均有连贯的,可供查询、统计的数据流,这是最符合要求的ERP体系。

一般的,在企业运作实际和ERP体系设计中,某些环节的数据流可能会中断,或者无法提供符合海关要求的明确数据,这时,审计人员就要设计相应的对应算法来对这些数据进行连接或者逻辑校验。

4.1.4企业内部控制评审

企业内部控制评审是指海关对企业的整个生产运营及内部控制情况进行评审,看其是否符合海关相关监管规定,并以此来确定企业的风险程度。

海关对企业的内部控制评审主要包括指标评审和关键节点评审两种方式。

指标评审主要是指企业生产经营的一些具体指标数据进行风险评估。

如企业的年生产能力、年度进出口金额、内外销比例、库存情况等指标进行评判。

关键节点风险评审主要是在海关重点监管环节,结合海关有关政策,检查企业相关作业流程是否符合海关监管规定。

主要环节有:

进出口报关、运输、收发货管理环节;

检测维修、退换货环节;

内销处理流程;

货样、广告品、内部用料等情况;

生产领用环节等。

海关必须了解在关键节点时企业的内部处理流程以及ERP系统中数据的走向,结合海关加工贸易政策,对其进行分析评审,决定风险环节。

4.2数据的采集、整理与转换

4.2.1数据的采集

ERP系统中数据的采集是审计工作的前提,而各种ERP系统中数据及结构有不尽相同,这对于审计工作人员而言,如何采集ERP系统数据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ERP数据的采集按采集的主体来区分,分为审计人员自行采集和企业按照审计要求采集后上报两种模式。

审计人员自行采集是指审计人员直接登陆ERP系统,按系统提供的查询模块直接查询或者定制查询。

该模式主要适用于抽样性审核,如直接抽取某一份订单、发票、工单、BOM表等企业内部单证数据进行审核。

或者根据企业ERP系统数据库格式,直接采用SQL语言进行查询,但这对审计人员的个人技能素质的要求极高,并且也要对ERP系统有着全面的了解才能够实行。

在笔者的实践过程中,即使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能够满足进入ERP系统自行进行复杂的定制查询,也不推荐使用该种方式。

由于ERP系统的极其复杂性,由审计人员自行定制查询的数据,在后续的审计工作中一旦发现相关问题,企业总会推脱ERP数据查询有误,有遗漏或者重复部分用来搪塞。

这将严重的影响审计进度。

因此,在海关审计实践中,一般采用审计人员提供审计格式要求,由企业人员按照要求采集后上报的方式进行审计。

4.2.2数据的整理与传输

由于各个企业的ERP数据格式不尽相同的原因,完成对ERP系统数据的采集以后,需要对ERP系统中的原始数据进行整理。

如数据库字段的不同定义、字段长度的不同、内部管理的不同、各种单据格式的不同,就必须按照海关审计的要求进行整理。

以下是笔者在审计实践中采用的样表,举例如下:

序号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数据类型

最大长度

最小长度

可否为空

备注

1

成品货号

Cop_G_No

字符型

30

非空

该字段也称为料号。

填报报核成品在企业计算机管理系统中的成品编号(归并前)

2

成品库存数量

G_S_Amount

数值型

13

5

填报本期合格品库存数量

3

成品在途数量

G_Be_Amount

可空

填报本期已出库但未办理出口手续的成品数量,不包括深加工结转转出未报的成品数量

4

成品转出未报数量

G_Out_N_Amount

填报本期已出库未办理结转报关手续的成品数量,指深加工转出未报

成品入库数量

G_In_Amount

填报本期成品已入库数量

6

本期成品出库数量

T_Out_Amount

填报本期成品已出库数量

7

本期成品内销数量

T_Dom_Amount

填报本期成品已内销数量

8

本期成品放弃数量

T_Aban_Amount

填报本期400监管方式已申报放弃处理的数量

9

成品退换

G_Change

填报本期4400、4600监管方式退换进口数量

10

半成品数量

Half_Amount

填报本期库存半成品数量

11

废品数量

W_Amount

填报本期库存废品数量

12

残次品数量

Dis_Amount

填报本期库存残次品数量(不包括不完全品或半成品)

表4.1ERP审计数据传输格式样例(资料来源:

海关内部资料)

整理后的数据,要传输进入海关审计软件进行审计,在笔者工作多年的实践,由于有经常性、随机性审计的需求,采用企业将ERP数据刻成光盘递交的方式已经显得非常原始,并且也不利于审计证据法律意义上固定。

因此,中国海关在实践中采用了企业通过身份加密传输的方式来进行ERP数据的传输。

在企业端配置了一台通讯服务器,安装专用的传输软件并设置好参数,企业将申报的数据以文件形式写入发送目录,并从接收目录取得回执文件。

在传输过程中,采用专用的I-Key卡进行数据加密。

在上述通讯模式下,企业通过数据中心向海关传送平面文本文件(简称“报文”),以报文传输的形式完成各种业务的电子数据交换,代替传统的数据手工交接模式。

该套加密传输系统,是由总参设计研制,以确保数据传输的保密性以及数字签名的法律地位。

所有报文均采用平文件的方式进行传送,报文的格式向全国公开,报文格式采用下列结构:

内容

行数

说明

最小

最大

1

报文头

均采用统一报文头格式

其中包括数字签名

2

一份数据起始标志

<

ELEMENT>

3

数据密押

HASH_SIGN>

针对每一份数据的数字密押,主要用来明确法律责任

4

数据内容

*

数据结构标志+实际数据内容

数据结构标志参见数据结构标志规范

5

一份数据结束标志

/ELEMENT>

表4.2ERP传输报文样例(资料来源:

针对整份报文在发送时由发送方对其进行CA密押处理,来保证数据交换过程的安全性,报文密押结果保存在报文头的HASH_SIGN字段中。

密押编码函数规范:

密押结果(190Byte)中的每一个16进制Byte(0-255),经过编码后结果为“00”—“FF”。

编码函数规范:

国际通用PEM编码。

4.2.3数据的保存

ERP审计数据由企业加密发送至海关以后,也必须有专门的机制来存储该部分数据,以防止其被恶意篡改。

同时,由于海关审计工作的特殊性,需要将海关内部计算机系统中的进出口底账数据与企业ERP数据进行比对,但又不能在海关作业系统中进行,以此来影响海关正常通关作业的速度,并且企业有理由怀疑海关对被审计数据进行修改。

海关采用了在第三方(中国电信)参与的情况下,建立由第三方控制的独立的数据库系统,以此来存放企业申报的ERP数据,并且也用来存放由海关系统中发送过来的进出口通关数据,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运算审计。

关于被审计数据的安全性、独立性,由中立的第三方中立机构来背书。

在完善的加密传输系统以及第三方数据托管模式下,解决了电子数据审计中数据采集、证据固定、电子数据的法律地位等诸多学术难题。

这也是中国海关在工作实践中为电子数据审计工作的理论研究做出的重要贡献。

4.3审计模型的构建

4.3.1订单与采购模块

针对ERP系统订单与采购模块的审计,主要为了了解企业的真实进口情况,与其向海关申报的进口数据进行核对,是否进行了如实申报。

由于海关进出口一般为单票报关数据,海关可以根据事先准备好的进口报关单记录数据,在企业ERP数据中单票核对其采购、订单、出入库、报关、财务数据,并且延伸到企业具体的纸质单证。

同时可以针对某一料件,根据料号、HS编码在一个周期内汇总的进口数据与海关报关数据进行比对,以此核对企业在一个周期之内的进口情况是否与向海关将申报的进口数据一致,并且也可以了解企业申报的ERP数据是否完整、可靠。

该模块的审计,主要采用抽样审计的审计方法。

海关人员依靠企业申报的被审计数据与海关底账数据采用计算机自动比对的方式进行审计,并且下厂在企业ERP数据库、纸质单证中直接抽查相关数据,从侧面来了解企业申报的被审计数据的真实性。

4.3.2库存管理模块

针对ERP系统中的库存管理模块的审计,主要为了审核企业内部关务管理与物料管理是否符合海关监管规定,ERP系统的流程是否科学。

首先是企业ERP系统内部有没有将仓库按已税和未税部分分开,有没有对所有报关进口的保税货物存放入相应的仓库,在一个固定的周期内,订单与采购模块中的数据与企业实际入库数据进行比对,存放保税料件仓库的入库数与报关数据是否相等。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企业将不可避免的出现溢短装、退补货、盘亏等各种特殊状况,审计人员应根据ERP数据中的各种特殊情况进行判断,企业行为是否符合海关监管规定。

该部分审计,主要以企业内部风险控制评审法、汇总统计法进行审计。

4.3.3生产管理模块

对于ERP系统中生产管理模块数据进行审计可能是海关加工贸易审计工作区别于其他部门审计工作的最特别的地方,也是加工贸易审计确定保税成品的具体耗用以及海关发现企业违规、违法行为的最重要的一个阶段,是海关加工贸易审计工作中的重点。

生产数据主要是指ERP系统中的工单(有的也称“制造命令”,以后简称“工单”)数据。

工单(WorkOrder)是企业在实际生产管理中用于表示某一批次制成品对应的下阶材料的耗用明细账,是仓库发料、生产线领料和生产耗用的真实反映。

工单记录的是最终成品或某一阶段制成品以该阶段单位耗用为基础计算得出的量化耗料数据。

下图表示的是某一成品下各阶段制成品和对应工单组合情况:

图4.1ERP工单结构(资料来源:

作者)

从内容上来看,工单由表头和表体组成。

表头记录的是工单批次号和对应的制成品料号。

表体记录的是制作制成品所用到直接下阶保税材料的领用和消耗明细,分为计划领用料件数量(Reqmtsqty)、实际领用料件数量(CommittedQty)和工单耗用料件数量(QtyWithdrawn,即净耗用)。

三者相互关系为计划领用料件数量>

实际领用料件数量>

工单耗用料件数量。

工单内容真实记录了保税料件由领出到耗用的全过程。

此外,工单数据与相应的出入库单又构成完整的保税料件流转逻辑关系,即:

实际领料数量(与出库单相一致)=工单耗用料件数量+退库数量(以入库单形式体现)+工艺损耗(在风险监控管理中进行具体阐述)。

电子工单和单耗生成的依据都是物料清单(BOM),在数据真实性上应具有等同的效力,但电子工单在未生产前可以根据订单需求变化进行及时变更,操作的灵活性更强。

海关能充分结合企业生产实际,不仅能有效避免因前期单耗未同步变更造成的后期耗用数据差异,且能在最大程度上确保数据在非经后期人为干预前提下的真实性。

以下是海关利用企业工单进行保税料件耗用情况进行审计的计算机程序设计思路:

工单1…n出口报关单1…n

领用产生成品

图4.2工单推算耗用(资料来源:

4.3.4异动管理模块

加工贸易企业除了正常的生产经营以外,还有维修、送样、外发加工、订单更换等多种异常情况。

而根据海关现行法律法规,这些例外环节也是企业违规的高发环节。

除了在ERP系统部署时,海关就介入,对这些环节的流程设计提出改造以外,在审计时,根据风险分析、经验总结、政策法规等因素设计相应的审计程序,对上述行为的ERP数据痕迹进行审计。

4.4数据验证模型

ERP数据验证主要涉及两种方式,料件数据平衡比对法和成品数据平衡比对法。

1、通过料件比对法能够发现企业进出口申报、核销申报的不规范情事。

假如原材料仓的期初库存为A,入仓数据为B,出仓数据为C,期末库存数据为D。

平衡公式为,“A+B-C=D”。

但在实际计算的时候会出现不平衡。

数据A和D经过盘点,比较准确。

如果B不采用报关数据,而采用仓库实际收料数据B1,C不采用参与核算的所有工单在全年度的领用数据,而是实际仓库发料数据C1,那么“A+B1-C1=D”。

如果不平衡,可以分析有以下几种可能出错的地方。

一种是数据B发生错误,即企业的报关数据与实际入仓数据不一致。

在我们的实践中,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报关单数据出错,包括企业申报、录入错误,报关时人为出错或者就是报关时数据申报不实。

2、入错仓,保税料件入到非保税仓,非保税料件入到保税仓,企业仓库管理不完善。

另有一种是数据C发生错误。

由于要企业提供的工单是实际参与耗料计算的,就是该工单的成品入库一定要入到保税的成品仓之中才可以纳入计算。

因此,如果领用料件用于生产非保税成品,C就会小于C1。

根据该平衡表,我们就可以检查出多种企业违规的情事,并做出相应的处理。

2、通过成品比对法能够发现企业进出口申报、耗料量申报产生的差错。

假如成品仓的期初库存为A,工单入库数据为B,出仓数据为C,期末库存数据为D。

如果B不采用工单入库数据,而采用仓库实际入库数据B1,C不采用报关出口数据,而是实际出仓数据C1,那么“A+B1-C1=D”。

一种是数据B发生错误,即企业的工单数据与实际入仓数据不一致。

证明企业有非保税料件生产成品放入保税仓,或者生产的成品放入了非保税成品仓。

即企业的报关出口数据与实际成品出仓数据不一致,可以反映出企业的成品出货除了走电子账册报关,也有通过其他途径,可能有违反海关规定的情事。

通过上述两个公式的验证,以及通过前期一系列的审计计算,将会大大提高企业申报ERP数据做假的成本。

如果企业通过改动某一个表中的数据,将无法通过类似的数据校验。

如果企业要舞弊,必须要修改ERP中全流程的数据,其工作量是非常巨大的,大为提高其作假成本。

在笔者的工作实践中,该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第5章启示与结论

ERP环境下的海关加工贸易审计,不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审计实务中,都处于探索阶段,目前,国内外的学术性研究并不多。

在ERP环境下,审计的技术和方法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特别是,海关的加工贸易审计业务,有别于常见的财务审计,其与企业的生产实际密切相关,ERP环境给海关的加工贸易审计从内容上和手段上都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在ERP环境下,审计的线索、思维方式都有所不同,审计证据的固定,电子数据的法律地位,审计手段的计算机化、程序化,以及ERP系统中各种数据之间的逻辑校验等,笔者结合海关加工贸易审计的特点,提出了一些粗浅的观点。

本文虽然仅针对海关加工贸易审计部分,但对于其他需要在ERP环境下开展的审计工作也提出了一些思路,共大家参考。

欢迎批评指正。

本文对海关加工贸易审计在ERP环境下,针对库存管理、生产管理等模块提供了不同的审计思路。

将来的加工贸易海关审计,必然会走向与计算机结合的审计工作思路,利用科技的进步,为审计工作提供原来不能做或者不想做的功能。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部署ERP系统,以及我国加工贸易业务的蓬勃发展,如何做好海关审计工作以及完善企业自身内部控制,将会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与研究。

资料来源:

ERP环境下海关加工贸易审计研究(褚自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