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莫旗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二模生物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647613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853.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莫旗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二模生物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莫旗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二模生物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莫旗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二模生物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莫旗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二模生物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莫旗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二模生物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莫旗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二模生物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莫旗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二模生物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莫旗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二模生物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莫旗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二模生物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莫旗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二模生物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莫旗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二模生物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莫旗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二模生物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莫旗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二模生物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莫旗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二模生物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莫旗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二模生物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莫旗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二模生物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莫旗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二模生物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莫旗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二模生物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莫旗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二模生物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莫旗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二模生物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莫旗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二模生物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莫旗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二模生物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莫旗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二模生物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莫旗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二模生物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

C.胆囊炎患者不能吃油腻的食物…………胆汁能乳化脂肪

D.牙龈出血应多吃水果蔬菜…………水果蔬菜富含维生素D

6.下图为一个生态系统中某些生物的相对数量关系,这些生物构成了一条食物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固定的太阳能是食物链中各种生物的能量来源

B.在一段时间内,若乙的数量增加,则会引起丙、丁的数量增加,甲的数量下降

C.这条食物链中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是:

丙→丁→乙→甲

D.若有毒物质进入了该食物链,则丙体内含量最多

7.如图是昆虫两种变态发育全过程中各时期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图甲是一种农业害虫,在整个发育过程中,对农作物危害最严重的是a时期

B.若图甲是家蚕的发育过程,为提高蚕丝产量,应延长c时期

C.图乙C和D的名称是若虫

D.图乙个体发育过程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8.新型冠状病毒引发了全球性的新冠肺炎疫情,在疫情面前科学防控是关键。

对新型冠状病毒你知道多少?

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新冠病毒无细胞结构

B.新冠病毒个体十分微小,需借助电子显微镜观察

C.新冠病毒属于动物病毒

D.新冠病毒进行分裂生殖

9.科学家将雌性白面绵羊的体细胞的细胞核移入了黑面绵羊的卵细胞中,发育成的小羊性别和体色是()

A.雌性黑色B.雄性黑色C.雄性白色D.雌性白色

10.图甲是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5×

、16×

)和物镜(10×

、40×

),图乙是在图甲中选用的一组能够放大160倍的镜头组合所观察到的物象。

欲将乙视野中左下角的物象移动到视野中央并放大到640倍观察。

下列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将装片往左下方移动,使乙图左下方的物象位于视野正中央

B.目镜不需要换,转动转换器将物镜换成镜头③

C.物镜转换成高倍镜后,如果视野模糊,应调节细准焦螺旋

D.将显微镜的光圈调小,反光镜调成平面镜

11.如图为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图中A,B代表两种不同的气体,①、②是两种不同的液体。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①是血液,它是由血浆和红细胞组成的

B.图中A代表的气体是二氧化碳,B代表的气体是氧气

C.据图判断此血管为小动脉

D.经过此处的气体交换后,血液将由原来的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12.如图,图1表示一粒浸软的菜豆种子,某同学用刀片在中虚线处将种子横切。

并画出了横断面的示意图(图2);

图3是菜豆种子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玉米粒的纵切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图1菜豆种子横切得到图2,图2中结构3是胚乳

B.图3中⑥即是大豆种子的主要部分,豆芽菜可供食用部分主要由中①发育而来

C.图4中的种子与菜豆种子比。

菜豆种子没有的结构是④

D.图3和4的主要结构是相同的

13.如图表示叶的横切面结构示意图和叶在夏季一天中进行物质转化的两种生命活动情况。

请分析,下列有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曲线a、b表示的生命活动进行的场所分别在线粒体、叶绿体

B.结构[5]的作用是通过它运来曲线a生命活动所需要的氧和运走产生的废物

C.12时附近,6受保卫细胞的控制全部关闭,以减少水分散失

D.与曲线a所示的生命活动相比,曲线b生命活动具有的特点是时时刻刻都在进行

14.下列关于生物遗传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已知水稻的卵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12条,则水稻的精子、受精卵、叶肉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目分别为12条、24条、24条

B.在生物体的细胞中,染色体、DNA、基因都是成对存在的

C.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

D.DNA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DNA上有遗传信息

二、多选题

15.下列关于动物形态结构与功能的描述,正确的是()

A.青蛙的皮肤裸露且能分泌粘液,能进行气体交换

B.蝗虫依靠气门进行呼吸,依靠足和翅运动

C.鯽鱼的鳃丝密布毛细血管,适于在水中进行气体交换

D.鸟体内有许多气襄,气囊和肺都能进行气体交换

三、综合题

16.西瓜堪称“盛夏之王”味甘多汁,清热解暑,是盛夏佳品,深受大家喜爱。

请联系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正常情况下,西瓜花发育成果实,必须经历_________________两个生理过程。

(2)西瓜味甘多汁的果肉是由______发育而来的。

(3)种子萌发时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农业生产中常用耕、耙等措施使土壤变得松软,从而为种子萌发提供____________。

17.如图是细菌、青霉菌、酵母菌、蘑菇四种生物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与乙、丙、丁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甲没有______________。

(2)若以生殖方式为标准,图中的乙应和丙、丁划分为一类,因为它们都通过产生______________来繁殖后代。

(3)1928年,英国的细菌学家弗莱明在研究乙生物时,发现它能产生一种杀死或抑制细菌生长的物质,他把这种物质叫做______________。

(4)夏天食物容易变质,为了防止食物变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①放冰箱储存;

②用微波炉高火加热5分钟;

③放密封的保鲜盒内储存;

④脱水中储存。

其中,只能起到杀死细菌、真菌作用的是___________。

18.举重赛场上正在进行挺举比赛。

只见,一名运动员奋力抓起杠铃,置于胸前,然后猛一用力,将杠铃高举过头顶(如图所示)。

成功了!

上述动作的顺利完成,离不开能量的供应。

那么,这些能量来自哪里呢?

(1)运动员将杠铃由胸前举过头顶,肱三头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此时它处于______________状态。

在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中,肱三头肌属于______________,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肌肉组织又是由肌细胞构成的。

(2)肌细胞中有能量转换器——______________,在其内能够进行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可以为肌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呼吸作用可用式子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来自有机物,人体需要的有机物来自食物,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小肠,与此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

(4)举重运动员需要的葡萄糖被吸收后随血液循环到达腿部细胞的过程中,经过下列结构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填写序号)。

①主动脉②肺静脉③左心室④右心房⑤下腔静脉

(5)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会有各种状况发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A.为运动员加油的观众看到写有“polic”的警戒线,自动站住不进入赛道内,该反射的类型是复杂反射,是人类特有的反射

B.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的过程中,只受神经系统调节

C.在举重过程中若用力过猛,会导致脱臼,它是指关节头从关节窝中滑落出来

D.举重运动员遵从教练的指导,一见灯亮就用力举起哑铃,这一反射的神经冲动传递的途径是:

眼→传入神经→大脑→传出神经→肌肉

19.“生娃是家事也是国事”。

《人民日报》鼓励落实二胎政策。

某地拟开展“参与婚检,健康相伴”的宜传活动。

如图是家族成员的关系图谱。

请据图回答:

(1)图一中,7号的眉毛与3号长得一模一样,这是因为3号将控制眉毛性状的基因经_____________传递给7号。

(2)控制双眼皮基因的A为显性,控制单眼皮基因的a为隐性。

5和6生来就是双眼皮,若5和6已经生了一个单眼皮孩子,再生一个双眼皮男孩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

(3)若4号患某种遗传病,而且导致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

若1、2、3、8号正常,则4号体内的致病基因来自第一代_____________号,8号体内携带该致病基因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

(4)请从优生的角度,说出7和9不能结为夫妻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资料分析题

20.阅读下面的资料,分析问答有关问题。

板蓝根是我国传统中药,含多种能提高人体兔疫力的物质。

脾脏指数可以反映免疫力,脾脏指数高表示免疫力强,反之则表示免疫力弱。

科研人员为了解板蓝根的药用价值,研究了板蓝根对小鼠脾脏指数的影响,具体实验如下:

选取20只年龄、体重相近的小白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5只。

第1至第3组分别注射不同浓度的板蓝根溶液2亳升,第4组注射2毫升生理盐水,在相同条件下饲养两周后,测试小白鼠的脾脏指数,最终得到如下表所示,“不同浓度板蓝根溶液对小白鼠脾脏指数的影响”结果。

试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板蓝根浓度

(g/mL)

脾脏指数

1号鼠

2号鼠

3号鼠

4号鼠

5号鼠

第1组

0.268

5.901

5.923

5.924

6.007

5.990

第2组

0.067

4.882

4.977

4.955

4.912

4.889

第3组

0.017

4.669

4.701

4.700

4.683

4.720

第4组

生理盐水组

4.587

4.590

4.591

4.589

4.588

(1)本实验的实验变量是____;

科研人员选取年龄、体重相近的小白鼠且保证相同的饲养条件,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

(2)根据表中数据,如图,2所示,能正确表示板蓝根对小白鼠脾脏指数影响的折线图是____。

(3)根据本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

(4)资料中提到的免疫力“泛指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力。

图中的脾脏等免疫器官及____组成了人体的三道防线,所属的免疫类型的特点为____。

(5)实际上,免疫具有三个方面的功能(如图所示),人们注射疫苗在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属于____,进而获得兔疫力,相当于图____所示的免疫功能。

(6)当如图的乙所示功能过强时,进入体内的某些食物或药物会引起过敏反应,这些食物或药物在免疫学上相当于____。

参考答案

1.C

【分析】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包括:

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

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

【详解】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中国明代介绍栽培植物的著作《群芳谱》中有记载:

“谷雨,谷得雨而生也”,谷雨前后,适于播种与移栽植物,这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水分和温度对生物的影响,C正确。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2.B

(1)植物体的组织主要有保护组织、分生组织、营养组织和输导组织等,各具有一定的功能。

(2)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

细胞→组织→器官→绿色开花植物体,动物体体的结构层次从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可见动物体有系统,而植物体没有系统。

A.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是: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与动物相比,植物体少了系统这一结构层次,A正确。

B.甘蔗坚韧的皮位于茎的外面,有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B错误。

C.输导组织有运输物质的作用,植物体内的导管能运送水和无机盐,筛管能运送有机物,“藕断丝连”中的“丝”属于输导组织,C正确。

D.分生组织具有很强的分裂增生能力,韭菜割了又长,是因为其中有分生组织,D正确。

故选B。

只要熟练掌握了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以及功能,结合题意,认真分析,一般能做出正确的答案。

3.A

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光照时间和二氧化碳的浓度等有关,光照的面积越大,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就越强,制造的有机物就越多。

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放出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制造的有机物里。

呼吸作用的原理是在线粒体里在氧气的作用下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

可见要想提高作物的产量就要想办法促进光合作用,并抑制呼吸作用。

由其原理可知促进光合作用的措施有:

增加光照、增加原料二氧化碳和水。

同时我们知道适当提高温度可以促进生物的生命活动,因此适当增加白天的温度可以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

而夜晚适当降温则可以抑制其呼吸作用。

A.夜晚无光,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但能进行呼吸作用,适当提高温度可以促进其呼吸作用,使其分解有机物增多,使蔬菜和水果的产量下降,符合题意。

B.光照时间越长,植物光合作用的时间越长合成的有机物就越多,能增产,不符合题意。

C.合理密植使植物与光接触的面积增大,植物的光合作用越强制造的有机物就越多,适时浇灌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提供水,可以使蔬菜和水果增产,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原料越多合成的有机物就越多,所以适度增加大棚中的二氧化碳气体的含量能增产,不符合题意。

植物的三大作用是重点内容,是考试的重点,要熟练掌握三大作用的原理,从容应对此类题目。

4.B

【解析】

①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④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为了便于观察细胞核,就要用碘液染色;

②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③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⑤唾液的消化作用,滴加碘液,是验证淀粉的含量,因为淀粉遇碘液变蓝色。

5.D

(1)食物中含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水等六大类营养物质,它们各具有一定的作用。

(2)食物中的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

A.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合成糖元和血糖分解的作用就会减弱,结果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而超过正常值,一部分血糖就会随尿排出体外,形成糖尿。

对患糖尿病的人,可以用注射胰岛素制剂来治疗。

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激素,口服会被人体的消化道消化成氨基酸而失去药效,只能注射,不能口服,A正确。

B.胃不消化淀粉,只对蛋白质有初步的消化作用,所以对胃有刺激的药物被装在用淀粉制作的胶囊中,减少对胃的刺激,B正确。

C.胆囊炎患者的肝脏分泌胆汁的能力差,影响了脂肪的消化,因而胆囊炎患者不能吃油腻的食物,C正确。

D.水果和蔬菜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牙龈出血的人缺乏维生素C,应多吃水果和蔬菜,D错误。

故选D。

熟记六大类营养物质对人体各项生命活动的重要作用,缺一不可。

6.C

太阳能是所有生物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

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的,能量在沿食物链各个环节的传递过程中逐级递减。

这样,愈向食物链的后端,生物体的数量愈少,储存的能量也愈少,就形成了金字塔形的生物体数量与能量的关系。

太阳能是所有生物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A错误;

在一段时间内若乙的数量增加,则丁的数量因乙的数量增加而减少,丙的数量因丁的数量减少而增加,甲的数量因乙的数量增加而增加,B错误;

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方向会逐渐减少,由图可知:

在食物链中含有的物质和能量由多到少顺序是丙、丁、乙、甲,其中丙表示生产者--植物,丁、乙、甲分别表示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

食物链书写的原则是:

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食物链由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

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

如选项C中的食物链即丙→丁→乙→甲。

C正确;

甲的营养级最高,如果此生态系统受到有毒物质污染,体内含有毒物质最多的是甲,D错误。

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7.A

昆虫的发育经过受精卵、若虫、成虫3个时期,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昆虫的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如果甲图所示的昆虫是一种农业害虫,在整个发育过程中,对农作物危害最严重的时期是c幼虫,A错误;

家蚕在幼虫阶段吐丝,图甲若是家蚕的发育过程,为提高蚕丝产量,应延长c幼虫时期,B正确;

图乙中A是成虫,B是受精卵,C和D是若虫,C正确;

蝗虫的发育经过B受精卵、CD若虫、A成虫3个时期,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D正确。

8.D

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简单的特殊生物,它们的结构基本相似,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A正确。

B.病毒的个体非常小,比细菌还小得多,只能用纳米来表示它的大小,借助于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楚病毒的形态结构,B正确。

C.病毒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

根据它们寄生的细胞不同,可将病毒分为以下三类:

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

新冠病毒属于动物病毒,C正确。

D.病毒以自我复制的方式繁殖,即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寄生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D错误。

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病毒是一种非细胞生命形态的生物。

解答时可以从病毒的结构特点和繁殖特点方面来分析解答。

9.D

(1)“克隆”的含义是无性繁殖,即由同一个祖先细胞分裂繁殖而形成的纯细胞系,该细胞系中每个细胞的基因彼此相同。

(2)细胞核是细胞的代谢和遗传控制中心,在细胞的代谢、生长、分化中起着重要作用,是遗传物质的主要存在部位,因此在克隆的过程中,谁提供了细胞核,克隆出来的生物就像谁。

小羊的细胞核来源于雌性白面绵羊的体细胞的细胞核,具有雌性白面绵羊的全部遗传信息,因此“科学家将雌性白面绵羊的体细胞的细胞核取出,移入黑色绵羊去核的卵细胞中形成融合细胞”,该融合细胞将来发育成的小羊的特征是白色、雌性。

故选:

D。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克隆技术的特点以及克隆的过程。

10.D

根据有无螺纹可以判断出

(1)

(2)是目镜,(3)(4)是物镜,目镜的放大倍数与镜头的长度成反比例,物镜的放大倍数与镜头的长度成正比例;

由于显微镜成像为倒像,故欲将乙图视野中出于右上方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应向右下角移动玻片标本;

原放大倍数为160倍,现放大倍数为640倍,故将物镜由10×

换为40×

即可。

A.由于显微镜成像为倒像,将装片向左上方移动,至左上方的细胞位于视野正中央,A正确。

B.原放大倍数为160倍,现放大倍数为640倍,故将物镜由10×

即可,即由④换成③,B正确。

C.换成高倍镜后,如果视野模糊,应调节细准焦螺旋,C正确。

D.换上高倍镜后,视野变暗,故应将显微镜的光圈调大,反光镜调成凹面镜,D错误。

本题主要考查高倍镜的使用,意在考查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显微镜的应用能力,难度适中。

11.D

图中血管中红细胞呈单行通过,故血管为毛细血管,毛细血管与物质交换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是:

数目多,管壁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慢,管腔小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

根据图示箭头方向可知A为氧气,B为二氧化碳气体;

①红细胞、②血浆,据此解答。

A.①是红细胞,它主要由血红蛋白组成,可以运输氧气,错误。

B.血液中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进入组织细胞;

而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废物进入血液,根据图示箭头方向可知A为氧气,B为二氧化碳气体,B错误。

C.毛细血管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腔最小,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极慢,数量最多,利于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图中血管中红细胞呈单行通过,故血管为毛细血管,C错误。

D.根据题干提示图为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因此经过此处的气体交换后,血液将由原来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正确。

故选D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成分的变化。

12.B

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都包括种皮和胚,菜豆种子子叶两片无胚乳,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里;

玉米种子子叶一片,有胚乳。

图2中1应是胚根,2是种皮,3是子叶,胚是种子的主要结构;

图3中①是胚轴、②是胚芽、③是胚根、④是子叶、⑤是种皮、⑥是胚;

图4中①是胚乳,②是子叶,③是胚芽,④是胚轴,⑤是胚根。

A.菜豆种子子叶两片无胚乳,图1菜豆种子横切得到料2.图2中结构3是子叶,A错误。

B.图3中⑥胚即是大豆种子的主要部分,豆芽菜可供食用部分主要由中①胚轴发育而来,B正确。

C.图4中的玉米种子与菜豆种子比,菜豆种子没有的结构是①胚乳,C错误。

D.图3是菜豆种子,图4是玉米种子的结构,二者种子的主要结构不相同,因为菜豆种子子叶两片无胚乳,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里;

玉米种子子叶一片,有胚乳,D错误。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掌握解剖并观察双子叶、单子叶植物种子特征或探究种子成分的实验。

13.D

本题将叶片的结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三者结合在一起考查,综合性强。

做好该题的关键是解读曲线坐标图,从中提取有利于解题的信息,与所学知识建立链接,并用所学知识解释问题,从而得出答案。

由题意可知,物质转化的两种生命活动,一是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二是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

由图可知,曲线a在阳光下,才能进行;

曲线b时时刻刻都在进行(有光无光都能进行)。

由此可以确定,曲线a表示的生命活动是光合作用,曲线b表示的生命活动是呼吸作用。

A.光合作用的场所在叶绿体;

呼吸作用的场所在线粒体,A错误。

B.[5]叶脉的作用是运来需要的水运走制造的有机物,B错误。

C.[6]气孔是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保卫细胞控制气孔(气体进出的门户)的开闭,C错误。

D.光合作用只有在阳光下,才能进行;

呼吸作用白天和黑夜(有光无光)都能进行,都能进行。

与曲线a所示的生命活动相比,曲线b活动具有的特点是时时刻刻都在进行,D正确。

解此题的关键是确定曲线a、b表示的生命活动分别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联系:

呼吸作用所分解的有机物正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