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型蓬回撤安全技术措施要点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651202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1.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U型蓬回撤安全技术措施要点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U型蓬回撤安全技术措施要点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U型蓬回撤安全技术措施要点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U型蓬回撤安全技术措施要点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U型蓬回撤安全技术措施要点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U型蓬回撤安全技术措施要点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U型蓬回撤安全技术措施要点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U型蓬回撤安全技术措施要点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U型蓬回撤安全技术措施要点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U型蓬回撤安全技术措施要点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U型蓬回撤安全技术措施要点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U型蓬回撤安全技术措施要点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U型蓬回撤安全技术措施要点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U型蓬回撤安全技术措施要点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U型蓬回撤安全技术措施要点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U型蓬回撤安全技术措施要点Word下载.docx

《U型蓬回撤安全技术措施要点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U型蓬回撤安全技术措施要点Word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U型蓬回撤安全技术措施要点Word下载.docx

为确保在回撤过程中的安全,特制定以下安全措施:

1、劳动组织及工期、需用材料明细表

回撤整体工作包括:

+475水平巷口处U型金属棚100副、+475水平B3巷450米硐室处皮带6卷、+475水平B6巷1900米处U型金属棚40副、+475水平B3巷1800米处U型金属棚60副。

(详细见设备回撤明细表)回撤工程期间采用“二·

八”制,即:

每天分两班组、每班组8小时作业,夜班不上,将一个班组平均分配到其他两个班组。

劳动组织表

工种

每班人员

两班人员

职责

队长

1

负责区队总体工作安排

书记

协助队长工作和职工教育工作

机电副队长

协助队长工作、负责工程机电设备管理工作

技术员

3

协助队长工作和各种技术工作

专职电工

负责回撤期间电气设备的故障排除以及标准化工作

核算员

协助队长工作、职工考勤和材料计划

跟班副队长

负责本班回撤总体的安全生产工作

班组长

4

9

班组长1人,副班组长2人,作为各作业点负责人

跟车工

2

1人负责+475水平电瓶车运输跟车、1人负责+500水平电瓶车运输跟车

安装工

22

45

负责装车、捆绑、搬运、卸车

电瓶车司机

1人负责+475水平电瓶车运输、1人负责+500水平电瓶车运输

合计

31

73

备注:

+475水平共8人,6人负责卸车(一名班组长,5名安装工),2人负责运输;

+500水平22人,2人负责运输,剩余人员进行装车,装完车后,将车辆捆绑一道,拉出装车地点,其中6人负责车辆捆绑(1名班组长,5名安装工),电瓶车司机将空平板车运至装车地点剩余人员6人一组进行装车(共2组,两名班组长,10名安装工);

+500水平B6巷U型金属棚搬运时6人一组(一名班组长),分三组进行搬运并装车,装车完毕后,捆绑一道,电车司机负责将车辆拉出,将空平板车推至装车地点后,4人负责绑车(1名电车司机,1名跟车工)。

工作面设备回撤需用材料配备表

序号

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撬杠

1.5米

每班三根

手拉葫芦

5T

6

3T

手扳葫芦

40

5

绳套钢丝绳

18.5

60

连接环

Φ18×

64

20

7

圆环链

8

三环链

80T

10

铁丝

8#

100

螺栓

各种型号

若干

设备回撤明细表

回撤地点

项目名称

存放地点

+500水平B3+6工作面

轨道

300

+500水平B3巷

+500水平B3+6工作面拆架硐室

11#工字钢

+500B3巷

+475水平B3巷口

U型钢支架

+500B3+6瓦斯抽放硐室

+475水平B3巷450米硐室

皮带

地面交设备科

+475B3巷1250米硐室

H架、纵梁、三节托辊、平托辊

150

+475B3巷990米辅道

托辊、高压电缆

+475水平B3巷1500米处

+475水平B3巷1800米处

U型钢支架及半圆木

+475水平B6巷1900米处

+500水平B2巷1#煤门东帮

H架、纵梁、三角托辊架、平直托辊

1、+475水平石门处U型金属棚装车工艺

1.1、将两辆空平板车使用电瓶车运至+475水平石门处,拆除连接装置,两辆平板车距离5米左右,同时进行装车,使用撬杠将码好的U型钢撬开缝隙,人工将U型金属棚装车,U型金属棚装车时,两端分别站两个人,中间两人,将U型金属棚搬起装车码放整齐。

1.2、U型金属棚顶棚每层装6根,装三层,第一层装车码放好之后在平板车空处纵向加垫半圆木、背板,使半圆木、背板高度与第一层U型金属棚平齐,第二层U型金属棚顶棚与第一层横向反向装车并加垫背板或半圆木,装车后在第一层U型金属棚处纵向加垫半圆木、背板,使半圆木或背板与第二层U棚平齐,第三层U型金属棚与第一层方向一致。

1.3、U型金属棚棚腿每层装8根,装三层,每层纵向反向装车,每层U型金属棚之间加垫背板。

1.4、+475水平B3巷1900米处U型金属棚装车工艺与上述装车工艺相同。

2、+475水平B6巷U型金属棚装车工艺

+475水平B6巷1900米处U型金属棚距联络巷550米左右,人工将U型金属棚搬至联络巷处装车;

搬运时,六人一组,两人分别站在两端,两人站中间,两人辅助将U型金属棚上肩,扛至联络巷处,将U型金属棚缓慢放置平板车上,装车工艺与上述装车工艺相同。

3、U型金属棚捆扎工艺

U型金属棚捆扎时,横向捆绑两道,纵向捆绑一道,纵向捆绑采用两根直径不小于21.5mm的长绳扣、5吨手拉葫芦,横向捆绑采用直径不小于18.5mm的绳扣、3吨手扳葫芦进行捆绑。

纵向捆绑时先将钢丝绳一端挂入平板车碰头处挂钩上,另一头从U型金属棚顶部绕过挂入另一端平板车碰头处挂钩内。

平板车两端绳套方式相同,将5吨手拉葫芦勾头分别挂入两根绳套内,拉紧手拉葫芦。

4、U型金属棚卸车工艺

将装有U型金属棚的平板车运输至+500水平B3+6煤层瓦斯抽放硐室,拆除捆绑用具,将摆放U型金属棚处提前加垫背板或半圆木,防止摆放时挤手;

使用撬杠将U型金属棚撬开缝隙,六人一组,两端各站两人,中间站两人,将U型金属棚抬起放置背板或半圆木上,并码放整齐。

每层U型金属棚之间加垫背板或半圆木,防止U型金属棚不平稳,翻到伤人。

5、皮带件装车工工艺

将空平板车使用电机车推至+475水平B3巷1350米煤门处B3巷口,人工将皮带件装车,并码放整齐。

纵梁装车前提前预埋三环链,每层装8根,装3层、每层之间加垫背板;

三节托辊架与H架装车时码放整齐;

三节托辊与平直托辊使用矿车装车。

6、轨道装车工艺

轨道装车前,先将空平板车使用电瓶车推至装车地点,将车辆掩好,提前预埋三环链,轨道两端各站两人,中间站两人,将轨道搬至平板车上并码放整齐;

轨道装车时,每层装10根,每层轨道之间加垫背板,装三层,装车后对轨道间加垫背板,轨道头使用细钢丝绳或铁丝连接固定,最后进行捆绑、运输,运至+500水平B3巷卸车。

7、皮带装车工艺

在+475水平B3巷450米硐室处轨道上方选择两组牢固可靠的锚杆,将两挂Φ18×

64型刮板链与锚杆连接牢固,并上好等强螺帽,将两个3T手拉葫芦分别挂在两根Φ18×

64型刮板链上,起吊皮带前先将皮带用铁丝6皮带中间穿过,将两台手拉葫芦钩头分别挂在绳套两端,进行起吊;

起吊完毕后,将空平板车推至皮带下方,将皮带落至平板车上,将皮带两端用木楔子掩好,每两卷皮带装一车,皮带装车后进行捆绑、运输,运输至地面并进行卸车。

8、吊装硐室回撤工艺

8.1、人员先将两侧连锁梁中间的“U”形卡子、螺帽卸掉,两端的“U”型卡卸对角螺帽,将另外两颗对角螺帽卸松,连锁梁两端分别站一人扛住连锁梁,再将连锁梁两端的“U”形卡子另外两组对角螺帽卸掉,将连锁梁从空隙处抽出并搬运装车。

8.2、拆除顶部连锁梁时,人员站在人字梯上,将“U”型卡及螺帽拆除,金属棚梁上方的连锁梁“U”型卡全部拆除后,使用氧气将连锁梁间焊接点切开。

8.3、人员站在人字梯上,将绳扣挂在金属棚横梁上,用卸扣将绳扣与1#绞车钢丝绳绳头连接,将绞车护绳挂在旁边的金属棚梁上,发出信号,启动绞车,将横梁拉倒。

使用撬杠等工器具将棚梁顶部松动的背板及半圆木捣下,将散落在地上的连锁梁、金属棚梁、背板、半圆木装车,使用上述方法由里向外将吊装硐室进行回收。

9、U型金属棚、轨道、皮带件人工搬运装车、卸车安全技术措施

9.1、危险源

9.1.1、搬运时未使用撬杠等专用工器具将U型金属棚、轨道撬开缝隙,直接搬运或拿手搬开缝隙。

9.1.2、搬运时人员配合不好,动作不一致,用力不均匀。

9.1.3、搬运时人员精力不集中,未注意脚下是否有杂物。

9.1.4、作业人员自保互保不到位。

9.1.5、作业地点杂物未清理或准备工作不到位。

9.1.6、突然猛举或扭转躯干。

9.1.7、卸车时未提前在卸车位置加垫背板。

9.1.8、轨道装车时未在轨道头穿铁丝或细钢丝绳。

9.1.9、搬运U型金属棚过钻机时,站立不稳、配合不当。

9.1.10、使用撬杠撬U型金属棚时,一端撬开缝隙后,撬另一端时,人员用手抓U型棚。

9.1.11、轨道装车时未在轨道之间缝隙处加垫背板,轨道两端未穿细钢丝绳或铁丝固定。

9.1.12、皮带装车前,未使用铁丝将皮带进行固定。

9.1.13、B6巷搬运U型金属棚时,站立不稳,手扶运转中的皮带及托辊。

9.2、安全技术措施

9.2.1、搬运前必须使用撬杠等专用工器具将U型金属棚、轨道撬开缝隙再进行搬运。

9.2.2、人工搬运物件时要统一口令,同拿同放确保安全。

9.2.3、搬运时人员要集中精神,观察周围环境,注意脚下是否有杂物。

9.2.4、搬运中要相互提醒,防止搬运中绊倒受伤。

9.2.5、作业地点杂物未清理或准备工作不到位。

9.2.6、缓慢平稳地将物体搬起,不要突然猛举或扭转躯干。

9.2.7、卸车时要提前在卸车位置加垫背板,防止卸车时夹手。

9.2.8、轨道装车时轨道头必须穿穿铁丝或细钢丝绳。

9.2.9、搬运U型金属棚过钻机时,人员要站稳,用力均匀,相互配合好。

9.2.10、使用撬杠撬U型金属棚时,一端撬开缝隙后,撬另一端时,严禁人员用手抓U型棚。

9.2.11、轨道装车时必须在轨道之间缝隙处加垫背板,轨道两端必须穿细钢丝绳或铁丝进行固定。

9.2.12、皮带起吊前,严禁未使用铁丝对皮带进行捆绑、固定,进行起吊。

9.2.13、B6巷搬运U型金属棚时,人员要站稳、拿稳,严禁手扶运转中的皮带及托辊。

10、电机车运输安全技术措施

10.1、危险源

10.1.1、电机车司机未持证上岗,无证人员驾驶电机车。

10.1.2、电机车顶车运输超出平板车长度的设备时未使用硬连接。

10.1.3、电机车顶车运输时运输方向前方无跟车人员。

10.1.4、电机车运输物料过弯道、岔道时未打铃示警、减速行驶。

10.1.5、电机车司机离开电机车时未取下电机车钥匙。

10.1.6、使用电机车前未检查车灯、铃、闸、制动装置、碰头是否完好。

10.1.7、电机车运输物料时尾车未挂红灯。

10.1.8、电机车刹车时采用“逆向制动”方式。

10.1.9、电机车司机下车后未取钥匙,电机车运行时将头或身体探出车外,或在车外控制电机车运行。

10.1.10、电机车行近巷道口、硐室口、弯道、岔道、坡度较大或噪声大灯地段,以及前面有车辆或实现有障碍时未减速打铃。

10.1.11、电机车充电时未打开电瓶盖。

10.2、安全技术措施

10.2.1、电机车司机应严格按照持证上岗制度,无证人员严禁驾驶电机车。

10.2.2使用电机车顶车运输与重物连接时,电机车必须使用硬连接与装重物的平板车或斗车连接,严禁使用钢丝绳绳套、背板或者其他装置连接。

(设备在岔道处倒车、过弯道时由于硬连接受力易卡别,可使用不低于Φ21.5mm钢丝绳作为连接装置暂时使用)

10.2.3、使用电机车顶运重物时,电机车司机随时观察前方路段的情况,一有情况立即停车,待处理完毕,保证道路畅通无阻之后,方可继续行车。

10.2.4、电机车运输物料过弯道、岔道时必须打铃示警、减速行驶

10.2.5、司机离开操作室时,必须将手柄取下,亲自保管;

开车时,将控制器换向手把板到相应位置(向前或向后)。

先敲铃示警,然后松闸,按顺时针方向转动控制器操作手把,使车速逐渐增加到运行;

行驶速度不得超过2米/秒。

10.2.6、必须保证机车灯、铃、闸、制动装置、碰头完好,任何一项不完好,不得使用。

10.2.7、在行驶时,最后一辆车后,必须挂上红灯。

10.2.8、停车时,将控制操作手把逆时针转动,返回零位,并是机适当施加手闸,停止机车。

严禁使用“逆向制动”的方法制动机车或改变电机车的行驶方向。

10.2.9、司机离开操作室时,必须将手柄取下,亲自保管;

电机车运行时严禁将头或身体探出车外。

10.2.10、电机车行近巷道口、硐室口、弯道、岔道、坡度较大或噪声大灯地段,以及前面有车辆或实现有障碍时必须减速,并打铃。

11、手拉葫芦起吊安全技术措施

11.1、危险源

11.1.1、未检查作业区域安全情况作业。

11.1.2、未检查起吊器具完好情况起吊。

11.1.3、起吊链扭曲,起吊中断链。

11.1.4、起吊点位置选择不合适,设备起吊倾倒,掉落伤人。

11.1.5、起吊物下站人。

11.1.6、选择起吊锚杆、起吊梁不牢固。

11.1.7、皮带起吊时使用捆绑皮带的铁丝进行起吊。

11.2、安全技术措施

11.2.1、使用手拉葫芦作业前先检查作业场所附近的安全状况,确保作业安全。

11.2.2、起吊前认真检查,手拉葫芦的完好情况,确认完好后在使用。

11.2.3、起吊前确认手拉葫芦起吊重物链环方向一致无扭曲。

11.2.4、起吊点位置选择不合适,严禁使用支护锚杆作为起吊点,起吊中要匀速拉动手拉葫芦,保持起吊物平衡。

11.2.5、设备拆解前检查各连接螺栓、销轴、限位装置,检查起吊锚杆是否牢固可靠、连接环是否上双帽并紧固,起吊器具钩头无变形、开焊、裂纹等,确认正常后方可作业。

11.2.5、起吊物下严禁站人。

11.2.6、选择牢固可靠的起吊锚杆。

11.2.7、皮带起吊时严禁使用捆绑皮带的铁丝进行起吊。

12、车场倒车运输安全技术措施

12.1、危险源

12.1.1、车场倒车时未使用专用连接装置倒运车辆。

12.1.2、对未捆扎的车辆进行倒运。

12.1.3、连车时人员站在电瓶车与平板车之间连硬链接。

12.1.4、电瓶车倒运车辆前未鸣笛示警。

12.1.5、倒运车辆时,行驶方向前有人员作业或停留。

12.1.6、倒运车辆停车后,未拔下电瓶车钥匙,关闭电瓶车电源进行作业。

12.1.7、车辆倒车运输时未挂红灯。

12.1.8、电瓶车顶车时无人监护。

12.2、车场倒车运输安全技术措施

12.2.1、倒车时必须使用硬链接、三环链、卸扣等连接装置将车辆连接再进行倒运。

12.2.2、倒车前必须检查车辆是否捆绑,对未捆绑的车辆捆绑后再进行倒运。

12.2.3、连车时人员严禁站在电瓶车与连接车辆之间进行连车,应站在电瓶车与车辆两旁连车。

12.2.4、电瓶车倒运车辆时必须先鸣笛示警再进行倒运。

12.2.5、倒运车辆时,行驶方向上有人员时严禁倒运作业,人员离开后再进行倒运

12.2.6、倒运车辆停车后必须拔下电瓶车钥匙,关闭电源。

12.2.7、车辆倒车运输时必须悬挂红灯。

12.2.8、电瓶车顶车时必须有人员监护,观察前方是否有人员作业,若前方有人员作业及时提醒。

13吊装硐室回撤安全技术措施

13.1、危险源

13.1.1、拆解吊装硐室使用绞车拉时,未挂保险绳。

13.1.2、绞车拉棚梁时,人员站在绞车钢丝绳两旁

13.1.3、横梁回撤后,未使用窜杆进行敲帮问顶,就进行其它棚梁回撤工作。

13.1.4、在使用绞车拉运拆除棚腿时,人员站在棚腿旁。

13.1.5、使用绞车拉棚梁时,信号联系不清,吊装硐室内有人员作业。

13.2、安全技术措施

13.2.1、拆解吊装硐室使用绞车拉时,必须将保险绳挂在相邻的棚梁上,防止拉倒棚梁时钢丝绳弹出伤人。

13.2.2、绞车拉棚梁时,人员严禁在吊装硐室内作业或站在绞车钢丝绳两旁。

13.2.3、横梁回撤后,必须使用窜杆进行敲帮问顶。

13.2.4、在使用绞车拉运拆除棚腿时,严禁人员站在棚腿旁。

13.2.5、使用绞车拉棚梁时,信号必须联系清楚,吊装硐室内严禁人员作业。

14、井下电气焊及气割的安全技术措施

14.1、危险源

14.1.1、作业时劳保用品未佩戴齐全。

14.1.2、作业前未检查电源线与电焊钳绝缘情况。

14.1.3、作业前未清理作业区域内易燃易爆物品。

14.1.4、焊接后猛力敲打焊渣,焊渣弹射伤人。

14.1.5、焊接作业后未及时关闭电源。

14.1.6、氧割作业点火、熄火时关闭阀门顺序错误。

14.1.7、在无瓦检员监护情况下进行电焊及切割作业。

14.1.8、氧气瓶与乙炔瓶间距低于5米,氧气和乙炔瓶与作业点间距低于20米。

14.1.9、作业前瓦检员未检查作业点气体。

14.1.10、作业点消防设施不到位。

14.1.11、未悬挂瓦斯报警仪。

14.2、安全技术措施

14.2.1、未穿戴好劳保用品。

14.2.2、电源线和电焊钳线绝缘良好,接头牢固。

14.2.3、清理工作环境现场,不能有易爆、易燃物体,消除明暗火源。

14.2.4、清理工件表面焊接处的腐蚀层。

14.2.5、敲打焊渣时,不可用力过猛。

14.2.6、工作结束后要关闭电源。

14.2.7、氧割焊作业点火时,应先开乙炔阀,熄火时顺序相反。

14.2.8、严格执行<

井下电焊及切割报告制度>

,瓦检员和安全员监督全过程。

14.2.9、易燃、易爆的场合下以及焊接时,必须采取强制通风,有专人定时撒水,符合作业条件时方可作业,在作业时,必须设置专人负责联系相关事宜。

14.2.10、工作完毕后,切断电源,对焊接的工件以及场地周围进行全面的检查,确认安全后方可离开。

14.2.11、氧气和乙炔瓶的放置位置必须离可燃物20米以外,氧气和乙炔瓶分开放置距离5米以上,氧气、乙炔瓶必须放置在下风侧,实际施工过程中,执行矿方井下动火措施。

14.2.12、工作结束后,关好气瓶阀门,对工作现场进行全面的检查,确认安全后方可离开。

14.2.13、在吊装硐室作业前,必须由瓦斯员检查气体,确认气体正常,并得到允许后,方可作业。

14.2.14、作业点制备灭火器、消防锹、消防桶。

14.2.15、作业人员必须在动火区域悬挂瓦斯报警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