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危害因素岗位一览表(根据行业)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3653505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8.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危害因素岗位一览表(根据行业)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职业危害因素岗位一览表(根据行业)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职业危害因素岗位一览表(根据行业)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职业危害因素岗位一览表(根据行业)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危害因素岗位一览表(根据行业)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职业危害因素岗位一览表(根据行业)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

作业场所

粉尘

长期接触生产性粉尘的作业人员,当吸入的粉尘量达到一定数量即可引发尘肺病,还可以引发鼻炎、咽炎、支气管炎、皮疹、眼结膜损害等。

必须佩戴个人防护用品,按时、按规定对身体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对除尘设施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除尘设施运转正常,作场所禁止饮食、吸烟

2

噪声

长时间处于噪音环境,会引起听力减弱、下降,时间长可引起永久性耳聋;

并引发消化不良、呕吐、头痛、血压升高、失眠等全身性病症。

听力损失在25dB为耳聋标准,26-40dB为轻度耳聋,41-55dB为中度耳聋,56-70dB为重度耳聋,71dB以上为极度耳聋。

1、 改善作业场所的通风状况,封闭或半封闭结构内焊接时,必须有机械通风措施;

2、 加强个人防护,焊接人员必须佩戴符合职业卫生要求的防尘面罩或口罩;

3、 强化职业卫生宣传教育,自觉遵守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做好自我保护;

4、 加强岗前、岗中职业健康体检及作业环境监测工作,提前预防和控制职业病;

5、提高焊接技术,改进焊接工艺和材料。

3

油漆

油漆作业过程中可能存在苯、甲苯、二甲苯、醋酸丁酯、丙酮等可能引起职业病的有害气体。

可吸入,经口和皮肤进入人体,有害健康,大剂量会致人死亡;

高浓度会引起瞌捶、眩晕、头痛、心痛、心跳加快、震颤、意识障碍或昏迷等,经口还会引起恶心、肠胃刺激和痉挛等;

长期接触会引起贫血、易出血、易感染;

严重时会引起白血病和造血器官癌症。

1、 作业场所加强通风;

2、 作业时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和防护眼镜;

3、 及时换洗工作服;

4、 紧急救援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没有防毒面具或防毒服装不要进入事故现场;

4

电焊弧光

对视觉器官的影响:

强烈的电焊弧光对眼睛,会产生急、慢性损伤,会引起眼睛畏光、流泪、疼痛、晶体改变等症状,致使视力减退,重者可导致角膜结膜炎电光性眼炎)或白内障。

1、 焊工必须使用镶有特制护目镜片的面罩或头盔,穿好工作服,戴好防护手套和焊工防护鞋;

2、 多台焊机作业时,应设置不可燃或阻燃的防护屏;

3、 采用吸收材料作用室内墙壁饰面以减少弧光的反射;

对皮肤组织的影响:

强烈的电焊弧光对皮肤会产生急、慢性损伤,出现皮肤烧伤感、红肿、发痒、脱皮,形成皮肤红斑病,严重可诱发皮肤癌变。

4、 保证工作场所的照明,消除因焊缝视线不清点火后戴面罩的情况发生;

5、 改革工艺,变手式焊为自动或半自动焊,使焊工可

在远离施焊地点作业;

5

高温

对人体体温调节、水盐代谢等生理功能产生影响的同时,使人感到热、头晕、心慌、烦、渴、无力、疲倦等,还可能导致中暑性疾病,如热射病、热痉挛、热衰竭。

1、技术措施:

合理安排工艺流程及热源分布,改进隔热、通风降温措施;

2、个人防护:

做好个人防护,根据需要正确佩戴各种防护用品;

3、医疗预防:

做好卫生保健和健康监护,进行岗前、岗中、离岗体检工作;

4、后勤保障:

高温作业人

员及时补充水分和盐分,合理安排工作时间;

6

一氧化碳

如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过高,可经呼吸道进入人体,主要损坏神经系统,。

轻度急性中毒,表现为头痛、头晕、心悸、恶心,进而症状加重,出现呕吐、四肢无力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危及生命,长期接触低浓度一氧化碳,可致头痛、头昏、耳鸣、乏力、失眠

多梦、记忆力减退及心电图改变。

1、 加强有限空间排风;

2、 做好个人防护,根据需要正确佩戴防护用品;

3、 定期和实时监测作业场所空气环境。

7

甲醇

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

对视神经和视网膜有特殊选择作用,引起病变;

可致代射性酸中毒。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经皮肤吸收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