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素练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657035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18 大小:806.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卤素练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8页
卤素练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8页
卤素练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8页
卤素练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8页
卤素练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8页
卤素练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8页
卤素练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8页
卤素练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8页
卤素练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8页
卤素练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8页
卤素练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8页
卤素练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18页
卤素练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18页
卤素练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18页
卤素练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18页
卤素练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18页
卤素练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18页
卤素练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18页
卤素练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18页
卤素练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卤素练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

《卤素练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卤素练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1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卤素练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

)在一定条件下直接反应得到:

,下列有关

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是共价化合物      B.

的还原性比

  C.

的氧化性比

强    D.

中的N呈+3价

12.我国政府规定,国内销售的食盐必须加碘.关于碘盐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食用加碘盐,以确保人体对碘的摄入量  B.加碘盐中加入的是碘酸钾

  C.加碘盐中不能同时加入碘酸钾和碘化钾  D.加碘盐中加入的是单质碘

13.能与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一种有毒气体是()

A.氯气     B.氮气  C.一氧化碳 D.甲烷

14.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足量的氯气:

2Fe2++Cl2=2Fe3++2Cl-

B.氨水中加入明矾溶液:

3OH-+Al3+=Al(OH)3↓

C.铝片投入氢氧化钠溶液:

2Al+2OH-+2H2O=2AlO2-+3H2↑

D.氯气溶于水:

Cl2+H2O=2H++Cl-+ClO-

15.化学“家庭小实验”是利用家庭日常生活用品进行化学学习和探究的活动,下列实验能利用家庭日常生活用品进行的实验是()

①证明马铃薯中含有淀粉②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③检验自来水是否为硬水④淀粉溶液具有丁达尔现象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16.ClO2是一种广谱型的消毒剂,根据世界环保联盟的要求ClO2将逐渐取代Cl2成为生产自来水的消毒剂。

工业上ClO2常用NaClO3和Na2SO3溶液混合并加H2SO4酸化后反应制得,在以上反应中NaClO3和Na2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

1B.2:

1C.1:

2D.2:

3

17.某课外活动小组做了一个有趣的试验:

将2g铝粉和3g碘粉小心混合均匀,分为质量相等的3份,分别进行如下实验,现将实验记录列表如下

第一组

加入0.5g水

很快产生火花

第二组

加入1g胆矾

约需30s产生火花

第三组

加入1g无水硫酸铜

1min时仍没有产生火花

  根据上述实验事实作出的推断错误的是()

  A.水能增大铝和碘反应的速率

  B.第一组实验中铝和碘发生了化合反应生成了

  C.第一组和第二组实验中还能观察到紫色的烟

  D.第三组实验中铝和硫酸铜发生了置换反应

18.最近科学研究表明,用氯气杀灭自来水中的病菌并非良好方法,氯胺(

)在中性或酸性条件下是一种更好的强消毒剂,氯胺的消毒原理之一是()

  B.

 C.

 D.

三、填空题

19.碘缺乏症遍及全球,估计我国患者约100万人,控制该病较有效的方法是食用含碘食盐。

我国政府以国家标准规定在食盐中添加碘酸钾(

),据此回答:

(1)碘是合成________激素的主要原料之一。

(2)长期生活在缺碘山区,又得不到碘盐供应,易患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可用盐酸酸化的碘化钾和淀粉检验食盐中的碘酸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4)已知

可用电解法制得,其原理是:

以石墨为阳极,不锈钢为阴极,在一定的

电流和温度下电解KI溶液,总反应方程式为:

,则

两极反应式分别为:

阳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阴极____________________。

20.实验室中常用氧化浓盐酸的方法制取氯气,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写出圆底烧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将过量二氧化锰与20mL12mol·

的盐酸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后生成的氯气

明显减少于0.06mol,其主要原因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提高浓盐酸的利用率,你对实验的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结束清洗仪器时,为了减少烧瓶中残留氯气对环境的污染,可以向烧瓶中加入

的溶液是________,有关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某校化学课外小组用海带作为原料制取少量碘水,现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并用分液漏斗分离两种溶液,其实验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

A.把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中;

B.把50ml碘水和15mlCCl4加入分液漏斗中,并盖好玻璃塞

C.检验分液漏斗活塞和上口的玻璃塞是否漏液;

D.倒转漏斗用力振荡,并不时旋开活塞放气,最后关闭活塞,把分液漏斗放正;

E.旋开活塞,用烧杯接收溶液;

F.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上层水溶液;

G.将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

H.静置、分层.

就此实验,完成下列填空:

(1)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

(用编号字母填写)→→→

A→G→→E→F

(2)选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的原因是:

22.实验室用浓盐酸、MnO2共热制Cl2,并用Cl2和Ca(OH)2反应制少量漂白粉。

已知反应:

2Cl2+2Ca(OH)2=Ca(ClO)2+CaCl2+2H2O+Q,温度稍高即发生副反应:

6Cl2+6Ca(OH)2=Ca(ClO3)2+5CaCl2+6H2O。

现有甲、乙、丙三们同学分别设计的三套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优点

缺点

①甲装置

②乙装置

③丙装置

  

(1)有下列几项优、缺点:

a.不容易控制反应速

率;

b.容易控制反应速率;

c.有副反应发生;

d.可控制副反应发生;

e.污染环境;

f.可防止

污染环境。

请从上面几个方面对图所示的甲、

乙、丙三套装置的优缺点作出评析,选择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填在右表空格内。

(2)图中所示装置中,甲由A、B两部分组成;

乙由C、D、E三部分组成;

丙由F、G

两部分组成。

请从图A~G各部分装置中选取合理的组成部分,组装一套较完整的

实验装置,这些组成部分的连接顺序(按气流从左到右的流向)是(填所选组成部

分的编号)。

(3)实验中若用12mol/L的浓盐酸100mL,与足量的MnO2反应,最终生成Ca(ClO)2

        的物质的量总是小于0.15mol,其可能的原因是(假定各步反应均无反应物损耗且  

    无副反应发生)

23.已知pH=2的高碘酸(H5IO6)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混合液显酸性;

0.01mol·

L-1的碘酸(HIO3)或高锰酸(HMnO4)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混合液显中性。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高碘酸是(填“强酸”或“弱酸”),理由是

(2)已知高碘酸和硫酸锰(MnSO4)在溶液中反应生成高锰酸、碘酸和硫酸,此反应的

氧化剂是,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

24.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加热反应来制取并收集氯气,装置如下: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上述反应中,还原剂是,若是1mol氧化剂参加反应,转移的电子的

    物质的量是mol。

(3)实验开始前,某学生对装置进行了气密性检查。

方法是:

连接好装置后,用弹簧夹

夹住(填“A”或“B”)处橡皮管;

向分液漏斗中加水并打开活塞,

当加到一定量时,停止加水,静置观察。

当观察到分液漏斗中时,表

明该装置不漏气。

(4)兴趣小组的某些同学准备在烧杯中加入下列溶液中的一种来吸收残余氯气,你认为其中错误的是(填序号)

A.氢氧化钠溶液B.碳酸钠浓溶液

C.浓硫酸D.亚硫酸钠溶液

四.计算题

25.为了预防碘缺乏病,国家规定每千克食盐中应含有40—50毫克的碘酸钾。

为检验某种食盐是否为加碘的合格食盐,某同学取食盐样品428克,设法溶解出其中全部的碘酸钾。

将溶液酸化并加入足量的碘化钾淀粉溶液,溶液呈蓝色,再用0.030mol/L的Na2S2O3溶液滴定,用去18.00mL时蓝色刚好褪去。

试通过计算说明该加碘食盐是否为合格产品。

有关反应如下:

IO3-+5I-+6H+=3I2+3H2O;

I2+2S2O32-=2I-+S4O62-

《卤素》测试题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4

5

6

7

8

答案

C

D

B

A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AD

19.

(1)甲状腺 

 

(2)地方性甲状腺肿

 (3)

 5∶1

 (4)

 

20.

(1)

 

(2)①加热使HCl大量挥发 ②盐酸变稀后不再发生反应

 (3)将浓盐酸慢慢滴下;

加热时用小火慢加热等.

 (4)NaOH溶液;

21.

(1)C、B、D、H

 

(2)①I2易溶于CCl4而难溶于水;

②CCl4与H2O不互溶且密度相差很大;

③利于分层,颜色差别明显。

22.

(1)①d;

a、e②f;

a、c③b;

c、e

 

(2)F、B、E

(3)浓盐酸随反应的进行而变为稀盐酸,从而使反应不再生成Cl2,故用1.2molHCl不可能制得0.15molCa(ClO)2.

23.

(1)弱酸,由于高碘酸溶液的c(H+)与NaOH溶液的c(OH—)相等,二者等体积混合后,混合液显酸性,说明酸过量,原高碘酸溶液中只有一部分高碘酸的分子发生了电离,所以高碘酸是弱酸

 

(2)高碘酸,5H5IO6+2Mn2+2MnO4—+5IO3—+7H2O+11H+

24.

(1)4HCl+MnO2MnCl2+Cl2↑+2H2O

 

(2)HCl2

(3)B分液漏斗中液面不再变化

 (4)C

25.解:

I2+2S2O

→2I-+S4O

每千克食盐中含KIO3(214×

0.09×

10-3/428)×

1000=45×

10-3(g)=45(mg)

∴该加碘食盐是合格的

第三章卤素练习题二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或2个答案)

1.生活中常用到一些化学知识,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医疗上可用硫酸钡作x射线透视肠胃的内服药,是因为硫酸钡不溶于水

B.某雨水样品放置一段时间后pH由4.68变为4.28,是因为水中溶解的CO2增多

C.氯气可用作消毒剂和漂白剂,是因为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

D.加碘食盐中添加碘酸钾而不用碘化钾,是因为碘酸钾能溶于水而碘化钾不溶于水

2.一定条件下,碘单质与砹单质以等物质的量进行反应,可得AtI。

它与Zn、NH3都能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分别如下:

2AtI+2Zn==ZnI2+ZnAt2AtI+2NH3

(1)===NH4I+AtNH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ZnI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B.ZnAt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C.AtI与液氨反应,AtI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AtI与液氨的反应中,得失电子数相等

3.在Fe2(SO)3和AlCl3的混合溶液中,先加入过量的KI溶液,再加入足量的Na2S溶液,所得沉淀为

A.Al2S3和I2B.FeS、Al(OH)3、SC.Fe2S3和I2D.Al(OH)3、Fe(OH)3

4.取相同体积的KI、Na2S和FeBr2溶液分别通入足量的Cl2,当反应恰好完成时,消耗Cl2的体积相同(同温同压下),则KI、Na2S、FeBr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A.1︰1︰2B.2︰1︰3C.6︰3︰2D.3︰2︰1

5.已知在酸性条件下有以下反应关系:

①KBrO3能将I-氧化成KIO3,本身被还原为Br2;

②Br2能将I-氧化为I2;

③KIO3能将I-氧化为I2,也能将Br-氧化为Br2,本身被还原为I2。

向KBrO3溶液中滴加少量KI的硫酸溶液后,所得产物除水外还有

A.Br-、I2B.Br2、Br-、I2C.Br2、I2、IO3-D.Br2、IO3-

6.50g含有1.17g氯化钠和0.84g氟化钠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搅拌、静止、过滤、洗涤、干燥得到2.87g固体,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A.氯离子只有一部分参加反应B.氟离子只有一部分参加反应

C.氟化银难溶于水D.氟化钠和硝酸银在溶液中无沉淀生成

7.对经常出现的客观现象进行归纳可以形成相应规律,但客观事物有时也会有违背普遍规律的现象,寻找例外现象出现的原因正是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下列事实与相关规律不相吻合并有其内在原因的是

A.Cs是很活泼的金属B.I2易溶于四氯化碳

C.HF在标准状况下是液体D.Cl在第三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小

8.下列能够检验出KI中是否含有Br一的实验是

A.加入足量的新制氯水,溶液变色则有Br—

B.加入酸性KMn04溶液,观察溶液颜色是否褪去

C.加入少量的碘水,再加入CCl4振荡,有机层有色,则有Br—

D.加入足量FeCl3溶液,用CCl4萃取后,在无色的水层中加入氯水,溶液呈橙黄色,则含有Br一

9.实验室保存下列试剂,有错误的是

A.溴化银保存在棕色瓶中B.碘易升华,保存在盛有水的棕色试剂瓶中

C.液溴易挥发,盛放在用水密封的用玻璃塞塞紧的棕色试剂瓶中

D.浓盐酸易挥发,盛在无色密封的玻璃瓶中

10.有M、N两溶液,各含下列14种离子中的7种:

Al3+、Cl-、Na+、K+、NO3-、OH-、S2-、MnO4-、Fe3+、AlO2-、CO32-、NH4+、SO42-、H+。

已知两溶液所含离子各不相同,M溶液里的阳离子只有两种,则N溶液里的阴离子应该是

A.OH-、S2-、CO32-B.MnO4-、SO42-、NO3-

C.Cl-、NO3-、SO42-D.AlO2-、MnO4-、SO42-

11.在KIO3、KHSO3的酸性混合溶液中加入少量KI和淀粉,不停地搅拌,有下列反应发生:

①IO3-+5I—+6H+→3I2+3H2O②I2+2HSO3-+H2O→2I-+2SO42-+4H+

当反应进行到15min时,溶液突然变为蓝色,随之又很快消失。

这一反应被称做时钟反应,有人用它来解释生物钟现象。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整个反应过程中,起催化作用的物质是KI

B.上述两个反应中,反应速率较快的是②C.时钟反应的快慢由反应②决定

D.“溶液突然变为蓝色,随之又很快消失”这一现象与①②的反应速率有关

12.氯气是化学性质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它具有较强的氧化性,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红热的铜丝在氯气里剧烈燃烧,生成棕黄色的烟

B.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白色的烟

C.纯净的H2在Cl2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集气瓶口呈现白色烟雾。

D.氯气能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和盐酸,久置氯水最终变为稀盐酸

13.“XYn”表示不同卤素之间靠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卤素互化物(非金属性:

X<

Y),其化学性质和卤素单质相似。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ICl与水反应可生成HCl和HIO,则1molICI参加反应转移电子为1mol

B.某温度,液态IF5电离:

2IF5

IF4++IF6-,则c(IF4+)×

c(IF6-)是一个常数

C.BrCl与Zn反应生成ZnCl2和ZnBr2

D.XYn与卤素单质一样都是非极性分子

14.如图,在注射器中加入少量Na2SO3晶体,并吸入少量浓硫酸(以不接触纸条为准)。

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B.品红试纸、沾有KMnO4溶液滤纸均褪色都能

证明SO2的漂白性

C.湿润淀粉KI试纸未变蓝说明SO2的氧化性弱于l2

D.NaOH溶液可用于除去实验中多余的SO2

15.用Cl2对自来水消毒会在产生CHCl3等有害卤代烃。

近年来人们发现,用ClO2处理饮用水不会产生卤代烃。

ClO2可用Na2SO3和NaClO3在酸性条件下反应来制备。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其消毒效率(以单位体积得电子的数目)是氯气的5倍。

B.ClO2、Cl2稀溶液用于环境消毒,具有广谱高效的特点,对人畜无任何危害

C.ClO2在常温下为气体,在自然环境中最终转化为Cl2

D.制备ClO2的反应可表示为:

Na2SO3+2NaClO3+H2SO4==2Na2SO4+2ClO2↑+H2O

16.进行化学实验,观测实验现象,通过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

对下列实验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A.浓硝酸在光照条件下变黄,说明浓硝酸不稳定生成有色产物能溶于浓硝酸

B.在KI淀粉溶液中通入氯气,溶液变蓝,说明氯气能与淀粉发生显色反应

C.在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含SO42—

D.将铜片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实验现象,说明铜在冷的浓硫酸中发生钝化

17.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漂白剂,但遇酸性溶液发生分解:

5HClO2→4ClO2↑+H++Cl-+2H2O。

向亚氯酸钠溶液中加入盐酸,反应剧烈。

若将盐酸改为硫酸,开始时反应缓慢,稍后一段时间产生气体速度较快,速度变化的原因是

A.逸出ClO2使生成物浓度降低B.酸使亚氯酸的氧化性增强

C.溶液中的H+起催化作用D.溶液中的Cl-起催化作用

18.已知氧化还原反应:

2Cu(IO3)2+24KI+12H2SO4=2CuI↓+13I2+12K2SO4+12H2O

则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当1molCu(IO3)2发生反应共转移的电子为10molB.反应中KI被氧化

C.当1molCu(IO3)2发生反应被Cu2+氧化的I-为2molD.I2是氧化产物CuI是还原产物

二、填空题

19.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过氧化钙与纯碱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84消毒液和洁厕灵(主要成分盐酸)混合使用,会导致氯气中毒,其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3)汞与次氯酸等物质的量发生反应,生成水和另一含汞产物,这一产物化学式为

(4)过二硫酸钾(K2S2O8)具有强氧化性,可将I-氧化为I2;

S2O82-+2I-=2SO42-+I2。

已知Fe3+氧化性比S2O82-弱,Fe2+还原性比I-弱,实验却表明Fe3+、Fe2+可催化上述反应,简述Fe3+能加快反应速率起催化作用的原因:

20.饱和氯水与石灰石的反应是制取较浓HClO溶液的方法之一。

2005年的《化学教育》报道了如下实验研究:

实验一、定性研究:

①在试管中加入过量的块状碳酸钙,再加入约20mL饱和氯水,充分反应,有少量气泡产生,溶液浅黄绿色褪去;

②过滤,将滤液滴在有色布条上,发现其比氯水的漂白性更强;

③为了确定反应产物,将滤液分为三份,分别进行以下实验:

第一份与石灰水混合,立即产生大量白色沉淀;

第二份与稀盐酸混合,立即产生大量无色气体;

将第三份加热,看到溶液变浑浊且有大量无色气体产生。

经检测,上述实验中产生的无色气体均为CO2。

请回答:

(1)反应后所得的溶液漂白性增强的原因是。

(2)依据上述实验可推知:

②的滤液中的溶质除CaCl2、HClO外,还含有。

实验二、定量研究:

在圆底烧瓶底部,有一用塑料网包住的过量块状碳

酸钙和150mL饱和氯水,按如图所示装置实验,待不

再产生气泡后,将塑料网中剩余的石灰石提出液面,

密封后再加热、煮沸烧瓶中的液体,直到量筒中的气

体不再增加(不考虑HClO的分解)。

(3)为减少用装置Ⅲ收集气体过程中CO2因溶解而造

成的损失,且水槽中仍然为水,请你对装置Ⅲ进行改进,最简单的方法是

(4)用改进后的装置进行上述实验,测得塑料网内的碳酸钙质量减少Ag,总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CO2气体BL,发现B/22.4moL明显小于A/100moL。

若不考虑实验操作和CO2的溶解等因素造成的误差,从化学反应原理来看,导致这一大小关系的原因是

(5)实验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