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 文言文阅读之断句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661845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4.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 文言文阅读之断句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中 文言文阅读之断句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中 文言文阅读之断句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中 文言文阅读之断句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中 文言文阅读之断句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高中 文言文阅读之断句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高中 文言文阅读之断句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高中 文言文阅读之断句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高中 文言文阅读之断句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高中 文言文阅读之断句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高中 文言文阅读之断句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高中 文言文阅读之断句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高中 文言文阅读之断句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高中 文言文阅读之断句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高中 文言文阅读之断句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高中 文言文阅读之断句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 文言文阅读之断句Word文档格式.docx

《高中 文言文阅读之断句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 文言文阅读之断句Word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 文言文阅读之断句Word文档格式.docx

不同位置的虚词

句首:

夫、盖、焉、惟、斯等等;

句尾:

也、矣、乎、哉、与(欤)、焉、耶(邪)等等;

句中:

于、为、则、而、以等等。

句首复音虚词:

且夫、若夫、乃夫、已而、至若、于是、虽然、至于、是故、向使、纵使等等。

(1)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游褒禅山记》

(2)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师说》

(3)襄子曰不及纣二日耳不亡何待优莫曰桀纣之亡也遇汤武今天下尽桀也而君纣也桀纣并世焉能相亡然亦殆矣

——《新序·

刺奢》

三、察对话

文言文中对话、引用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

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理清问者、答者,明辨句读。

(1)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

(2)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寡人之于国也》

注意:

技法归技法,在断句时不能形而上学地死搬“技法”。

如本题“曰”的意思是“叫做”,不是“说”的意思。

四、依修辞

文言文讲究修辞,顶真、排比、对偶、对称、反复是常见的修辞方法。

句式整齐,四六句多,是文言文的又一特点。

利用这两大特点,我们就可以比较好地断句。

(1)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季氏将伐颛臾》

(2)杨朱过于宋东之逆旅有妾二人其恶者贵美者贱杨子问其故逆旅之父答曰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

——《韩非子·

说林上》

(3)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

句子前后相承,语势连贯。

文言文中常用整句,如对偶句、对应句、排比句、顶真句等,关注这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正确断句。

对偶句:

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

对应句:

其志洁,故其称物芳;

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顶真句: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

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对称:

中山君喟然而仰叹曰:

“与不期众少∕其于当厄∕怨不期深浅∕其于伤心∕吾以一杯羊羹亡国∕以一壶餐得士二人。

”(《战国策·

中山策》)

反复: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吾孰与徐公美”和“我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这几句在文章中间隔反复出现,抓住这一特点,自然有助于断句。

五、据总分

文言文中常用总说分承或分说总承的写法。

掌握了这个写法,对断句定有帮助。

(1)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2)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

六、辨句式

文言文中的句式特别是文言文的固定结构可以帮助我们断句。

一些文言句式的标志:

判断句式:

“……者……也”

表示判断关系的词:

如“为、乃、即、则”等,可以帮助断句

反问句式:

“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哉”和“何……为”等;

被动句式:

“为……所……”、“受……于……”和“见……于……”等;

固定句式:

“如……何”、“况……乎”和“何(以)……为”等。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2)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祭十二郎文》

总结:

1、断句步骤:

读——断——查

第一,通读文段,领会它的基本意思。

第二,在此基础上,根据文意点断。

第三,检查是否有漏断、误断之处。

2、应注意的问题:

(1)规律不绝对,文意是基础,结合上下文,推敲定句读。

(2)分清对话、转述和引用等不同情况。

(3)遇到可断可不断的情况,应注意能断则断,免生歧义。

3、提高途径:

掌握规律,多做习题,加强诵读,增强语感。

课内训练

题一

给句子断句:

君子之于射也,内志正外体直持弓矢审固而后可以言中故古者射以观德德也者得之于其心也

——(明)王守仁《观德亭记》

题二

诸司奏议悉心纠驳故帝委之或时移疾他宰相奏事帝必问与文瓘议未若不者曰往共筹之

题三

罗既官游击乃遣人访其妻以重金赎还为夫妇如初报其鬻身救夫之义也此事不足训然以视少共艰苦既贵而厌弃其糟糠者其厚薄之区殆不可以道里计天生豪杰磊磊落落安得以道学家之律绳之

课后拓展练习

请为下列句子断句:

(1)郑国将有诸侯之事子产乃问四国之为于子羽且使多为辞令与裨谌乘以适野使谋可否而告冯简子使断之事成乃授子太叔使行之以应对宾客。

(2)洛阳之俗大抵好花春时城中无贵贱皆插花虽负担者亦然花开时士庶竞为游遨往往于古寺废宅有池台处为市井张幄幕笙歌之声相闻。

(3)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1)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

(2)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3)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

(1)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之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义贵于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

(2)梁丘据谓晏子曰吾至死不及夫子矣晏子曰婴闻之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婴非有异于人也常为而不置常行而不休者胡难及也。

(3)乐广尝有亲客久阔不复来广问其故答曰前在坐蒙赐酒方欲饮见杯中有蛇意甚恶之既饮而疾于时河南听事壁上有角漆画作蛇广意杯中蛇即角影也复置酒于前谓客曰酒中复有所见不答曰所见如初广乃告其所以客豁然意解沉疴顿愈。

题四

(1)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2)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3)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

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题五

(1)于是予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已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

(2)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题六

(1)是近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邪?

(2)齐人、楚人救赵。

赵人乏食,请粟于齐,齐王弗许。

周子曰:

夫赵之于齐楚扦蔽也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志及齐楚矣且救赵高义也却秦师显名也不务为此而爱粟为国计者过矣。

题七

(1)异史氏曰满招损谦受益天道也名小立遂自以为是执叶公之余习狃而不变势不至大败涂地不止也满之为害如是夫。

(2)访练兵简卒欲宣力中原慨然有平河洛之志善于抚纳士众皆为致死闻敦有不臣之心访恒切齿敦虽怀逆谋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

题八

(1)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损其家口充狙之欲俄而匮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驯于已也先诳之曰与若茅朝四而暮三足乎从狙皆伏而喜。

(狙:

猕猴。

损:

减少。

家口:

家粮。

若:

你、你们。

茅:

橡实,一种粮食。

(2)弈之优劣有定也一着之失人皆见之虽护前者不能讳也理之所在各是其所是各非其所非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然则人之失者未必非得也吾之无失者未必非大失也而彼此相嗤无有已时曾观弈者之不若已。

题九

(1)史官曰交友之道难矣人当意气相得时以身相许若无难事至事变势穷不能蹈其所言而背去多矣况既死而能养其亲乎吾观杜环事虽古所称义烈之士何以过而世俗恒谓今人不逮古人不亦诬天下士人哉。

(2)昔人有睹雁翔者将援弓射之曰获则烹其弟争曰舒雁烹宜翔雁燔宜党斗而讼于社伯社伯请剖雁烹燔半焉已而索雁则凌空远矣。

(援:

引,拉。

舒雁:

鹅。

翔雁:

鸿雁,善飞翔。

社伯:

一社之长。

索:

寻找。

凌:

升、登。

参考答案

答案:

(1)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2)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3)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

(1)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2)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3)襄子曰∕不及纣二日耳∕不亡何待∕优莫曰∕桀纣之亡也∕遇汤武∕今天下尽桀也∕而君纣也∕桀纣并世∕焉能相亡∕然亦殆矣

(1)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2)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1)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2)杨朱过于宋东之逆旅/有妾二人/其恶者贵/美者贱/杨子问其故/逆旅之父答曰/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

(3)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

(1)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2)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内志正/外体直/持弓矢审固/而后可以言中/故古者射以观德/德也者/得之于其心也

诸司奏议/悉心纠驳/故帝委之/或时移疾/他宰相奏事/帝必问/与文瓘议未/若不者/曰/往共筹之

罗既官游击/乃遣人访其妻/以重金赎还/为夫妇如初/报其鬻身救夫之义也/此事不足训/然以视少共艰苦/既贵而厌弃其糟糠者/其厚薄之区/殆不可以道里计/天生豪杰/磊磊落落/安得以道学家之律绳之

(1)郑国将有诸侯之事∕子产乃问四国之为于子羽∕且使多为辞令∕与裨谌乘以适野∕使谋可否∕而告冯简子∕使断之∕事成∕乃授子太叔使行之∕以应对宾客。

(2)洛阳之俗∕大抵好花∕春时∕城中无贵贱∕皆插花∕虽负担者∕亦然∕花开时∕士庶竞为游遨∕往往于古寺废宅有池台处∕为市井∕张幄幕∕笙歌之声相闻。

(3)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解析:

(1)结合句中的人名、官名名词构成的主谓短语来断。

(2)关注句中的地名、特殊名词及者字构成的名词性结构,分析其在句中充当什么成分来判断。

(3)看“其亲”“其子”“所终”“所用”“所长”等所字结构在句中充当的句子成分来断句。

(1)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

(2)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3)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

(1)参照语气词“也”来断。

(2)这一语段语气词最多,“乎”“矣”“者”“也”都是断句的主要依据。

(3)句中的“焉”“者”“之”“也”都是判断断句的依据。

(1)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之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义贵于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

(2)梁丘据谓晏子曰∕吾至死不及夫子矣∕晏子曰/婴闻之/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婴非有异于人也/常为而不置/常行而不休者/胡难及也。

(3)乐广尝有亲客∕久阔不复来∕广问其故∕答曰∕前在坐∕蒙赐酒∕方欲饮∕见杯中有蛇∕意甚恶之∕既饮而疾∕于时∕河南听事壁上有角∕漆画作蛇∕广意杯中蛇即角影也∕复置酒于前∕谓客曰∕酒中复有所见不∕答曰∕所见如初∕广乃告其所以∕客豁然意解∕沉疴顿愈。

(1)抓住句中的几个“曰”来断,另外再结合“曰”里的具体内容,再参照虚词。

(2)抓住提示性的词“曰”进行大的划分,在对话的内部结合虚词语气词来划分。

(3)抓住提示性的词“曰”的起止点来进行大的划分,再结合具体的对话内容,根据句子的结构进行对话内容的划分。

(1)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2)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3)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1)根据句子的顶真修辞格来断句。

(2)仔细观察,句中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根据上下句的对应性来断句。

(3)根据骈体文四六句的句式特点及赋文的特点来断句。

(1)于是予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已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

(2)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1)首句是总说自己的感慨,然后展开来说,根据这种内容的总分关系初步确定断句,然后再根据虚词及句意来断。

(2)通读后发现“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是这个句群的观点句,下面的内容是在展开阐述,所以根据这种关系来断句,另外这句话还是对比加对偶句。

所以可以从中间断开。

后面的再结合虚词比较好断。

(1)是近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邪?

(2)夫赵之于齐楚/扦蔽也/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矣/且救赵/高义也/却秦师/显名也/不务为此而爱粟/为国计者/过矣。

(1)“然则”是个连词,同时也是个固定句式,根据它所连接的上下句的关系来断。

(2)首句既是介词结构后置又是个判断句,根据“也”这个判断标志来断。

“且救赵高义也”仍旧是个判断句,根据这些句子的特殊性来初步判断。

(1)异史氏曰/满招损/谦受益/天道也/名小立/遂自以为是/执叶公之余习/狃(niǔ)而不变/势不至大败涂地不止也/满之为害如是夫。

(2)访练兵简卒∕欲宣力中原∕慨然有平河洛之志∕善于抚纳士众∕皆为致死∕闻敦有不臣之心∕访恒切齿∕敦虽怀逆谋∕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

(1)通读明确大意,抓住句子的完整性和句中的“曰”“也”等虚词来断句。

(2)通读明确大意,抓住句子的完整性来断句。

(1)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损其家口∕充狙之欲∕俄而匮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驯于已也∕先诳之曰∕与若茅∕朝四而暮三∕足乎∕从狙皆伏而喜。

(2)弈之优劣∕有定也∕一着之失∕人皆见之∕虽护前者不能讳也∕理之所在∕各是其所是∕各非其所非∕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然则人之失者未必非得也∕吾之无失者未必非大失也∕而彼此相嗤∕无有已时∕曾观弈者之不若已。

(1)通读明确大意,抓住句子的完整性和句中的“曰”“焉”“也”“乎”等虚词来断句。

(2)通读明确大意,抓住句子的完整性和句中的虚词“也”“然则”等来断句。

(1)史官曰∕交友之道难矣∕人当意气相得时以身相许∕若无难事∕至事变势穷∕不能蹈其所言而背去者多矣∕况既死而能养其亲乎∕吾观杜环事∕虽古所称义烈之士何以过∕而世俗恒谓今人不逮古人∕不亦诬天下士子哉。

(2)昔人有睹雁翔者∕将援弓射之∕曰∕获则烹∕其弟争曰∕舒雁烹宜∕翔雁燔宜∕党斗而讼于社伯∕社伯请剖雁∕烹燔半焉∕已而索雁∕则凌空远矣。

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

常用虚词是标志,习惯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不要拆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科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