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红色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2.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366936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6.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沂市红色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临沂市红色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临沂市红色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临沂市红色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临沂市红色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临沂市红色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临沂市红色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临沂市红色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临沂市红色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临沂市红色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临沂市红色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临沂市红色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临沂市红色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临沂市红色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2.docx

《《临沂市红色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沂市红色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2.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临沂市红色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2.docx

2012届分类号:

                单位代码:

专业论文(设计)

临沂市红色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姓名         

      学号   

       年级 2008   

       专业    旅游管理

       系 (院)   商学院

       指导教师 

2012年4月10日

临沂师范学院2012届本科毕业论文

摘要

近年来,我国各地红色旅游业的迅速发展,红色旅游区的成立,其创始,革命日纪念活动作为一个不断发展和创新的机会,并积极探索与市场发展空间,形成了繁荣的红色旅游热潮。

红色旅游的兴起,带动红色旅游和文化产品的发展,其发展过程中是转化为现实的旅游产品的文化资源,红色旅游潜力,促进了产业的发展过程。

临沂市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沂蒙山革命根据地留下了大批革命战争遗址、遗迹和革命历史纪念地,红色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且相对比较密集,为红色旅游文化产品的开发,市场空间的开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由于缺乏认识、经济发展不充分等原因,临沂市红色旅游业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只着眼于当前利益没有立足于长远发展。

关键词:

临沂市;红色旅游;发展现状;对策分析

ABSTRACT

LinyiCityisafamousrevolutionarybaseareas,inthelongrevolutionarywar,therevolutionarybaseofYimengshanleftalargenumberofRevolutionaryWarsites,relicsandrevolutionaryhistory,memorial,redtourismresourcesareveryrichandrelativelydense,redtourismandculturalproductsthedevelopmentofthemarketspacetoopenupandlaidasolidfoundation.However,duetoalackofunderstandingofeconomicdevelopment,inadequatereasons,thedevelopmentofredtourisminLinyiCity,therearesomeproblems,justfocusontheimmediateinterestsarenotbasedonlong-termdevelopment.

Keywords:

LinyiCity;RedTourism;DevelopmentStatus;Countermeasures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II

前言 5

1.临沂市红色旅游资源赋存介绍 5

1.1以八路军115师、新四军、华东野战军转战路线为主线的革命历史遗迹。

包括党政军机关旧址、战场遗址、伟人足迹和红色纪念建筑 6

1.2以在青山战斗遗址为主体的费县红色旅游区 6

1.3以沂蒙精神为主线的红色文化遗产 7

2.当前临沂市红色旅游发展状况分析 7

2.1在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取得了显着的成绩 7

2.2临沂市红色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7

3.关于临沂市红色旅游业发展的一些对策建议 10

3.1进一步扩大红色旅游的综合效益,注重整体有效规划 10

3.2深挖资源潜力,加大宣传力度 10

3.3提高认识水平,加强开发管理 10

3.4广泛争取资金,搞好旅游开发 10

3.5加强红色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11

3.6科学合理规划,促进资源整合 11

3.7搞好职工培训,提升旅游品位 11

3.8与民俗旅游、健身旅游、劳动休闲旅游相结合,扩大“红色旅游”的活动内容 11

4.结束语 11

参考文献 13

谢辞 14

前言

旅游业是二十一世纪的朝阳产业,红色旅游资源转化为旅游产业,通过革命精神和旅游过程的有机结合,就产生了“红色旅游”新型旅游模式。

近年来,随着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各地的红色旅游业迅速发展,已经成为推动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临沂市作为曾经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巨大牺牲和贡献的革命老区,拥有众多的革命纪念地和革命政权建设纪念地。

如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大青山革命烈士陵园等,其中,孟良崮战役举世闻名,大青山战役可与平型关大捷齐名。

同时,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也声名远扬,优美的《沂蒙山小调》唱遍大江南北,乳汁救伤员的沂蒙红嫂,支前模范六姐妹享誉全国。

这些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是开辟红色旅游热线,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财富。

虽然临沂市的红色旅游业已取得了显著发展,成为临沂市经济发展的新的拉动点,但是,也存在较多的问题。

包括景区配套设施不完善,景点发展不平衡,旅游活动形式单一、死板等。

本文通过对临沂市红色旅游发展状况的具体分析,利用所学知识,通过与其他地区红色旅游业发展状况的对比分析,对临沂市红色旅游业的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对临沂市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提出个人意见,为实现临沂市红色旅游业的健康稳步发展和推动临沂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做出贡献。

1.临沂市红色旅游资源赋存介绍

临沂市现辖3区9县,是沂蒙山区的主体,面积1.72万平方公里,人口1015万,占山东省的九分之一。

临沂具有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光荣的革命历史,红色旅游资源多样,分布广泛,内涵丰富,被旅游专家誉为“两战圣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在中国现代史上,沂蒙老区与井冈山、延安、太行山、大别山齐名,是全国五大著名的革命老区。

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留下了刘少奇、徐向前、罗荣桓、陈毅、粟裕、肖华、谷牧等老一辈革命家和领导人战斗、工作的大量革命遗迹。

这些红色旅游资源(包括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无论从地位、规模还是从数量、分布上看,都具有重要价值。

临沂是全国8个红色旅游重点城市之一,也是全国三十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除了沂南红色影视基地,还有孟良崮战役纪念地、沂蒙革命历史博物馆、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暨省政府成立旅游纪念区、新四军军部旧址等。

临沂的红色旅游资源,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

1.1以八路军115师、新四军、华东野战军转战路线为主线的革命历史遗迹。

包括党政军机关旧址、战场遗址、伟人足迹和红色纪念建筑。

主要有:

1.1.1以夏蔚镇王庄为中心的沂水红色旅游区域。

这里地处沂蒙山腹地,徐向前、罗荣桓、陈毅三位老帅都曾在这里战斗过,是三、四十年代山东军民抗战的指挥中心和山东省建党建军开创时期的革命圣地,在革命斗争史上被称为“王庄时代”。

有八路军山东纵队指挥部、野战医院旧址,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省委遗址,山东分局、分局党校旧址,《大众日报》创刊地、印刷厂旧址,孟良崮战役陈毅指挥所旧址,山东第一个党支部——沂水支部诞生地,王庄烈士陵园等。

1.1.2以马牧池为中心的沂南红色旅游区域。

这里有八路军第一纵队、山东纵队、中共山东分局、山东省战工会、山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抗大一分校旧址,青驼镇山东战工会纪念馆,徐向前旧居,鲁中革命烈士陵园等。

1.1.3以大店镇为中心的莒南红色旅游区域。

这里有八路军115师师部旧址、山东省政府旧址,中共山东分局、山东省战工会、山东省军区驻地,山东新华书店诞生地,山东省第一个团支部诞生地,中华抗日第一村——渊子崖,甲子山战斗遗址,鲁东南革命烈士陵园等。

1.1.4以河东区九曲镇新四军军部旧址和华东革命烈士陵园为主体的临沂市内红色旅游区。

1945年10月28日,新四军军部在陈毅的率领下北移山东,设在临沂市九曲镇前河湾,是新四军历史上最后一个军部所在地,现遗存有陈毅住所、张云逸住所及军部办公室共15间。

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建于人民共各国成立前的1949年4月,占地15万平方米,有大型纪念建筑物18处,是全国最大的综合型烈士陵园之一。

1.1.5蒙山红色旅游区。

该地位于沂蒙山腹地,是我党较早的革命根据地,主要包括115师东进支队司令部遗址、山东省委驻蒙山办公室遗址等,陈毅、徐向前、罗荣桓、粟裕、肖华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里工作和战斗过。

此外蒙山旅游区山水风光秀丽,是国家4A级旅游区、国家森林公园、省级风景名胜区。

1.1.6孟良崮战役遗址。

位于蒙阴县和沂南县境内,包括孟良崮战役纪念碑、纪念馆、战场遗址和孟良崮革命烈士陵园等。

1.1.7以在青山战斗遗址为主体的费县红色旅游区。

包括大青山战斗遗址、纪念馆和革命烈士陵园等。

 

1.2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涌现的一批红色典型。

建国后,沂蒙人民继续发挥沂蒙精神,艰苦奋斗,创造了新的奇迹,先后有厉家寨、王家坊前、高家柳沟三个单位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批示表扬,其中以1957年10月7日作出的“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厉家寨是一个好例”批示最为著名。

这三处地方,现在也都建立了毛主席批示纪念馆,而且经济发展情况都不错,也属于红色旅游资源的范畴。

1.3以沂蒙精神为主线的红色文化遗产。

沂蒙革命老区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是一笔宝贵的红色文化遗产,体现在革命战争年代涌现的英雄人物、英雄事迹纪念地以及红色歌曲、红色文学、红色影视等文艺作品及其题材等诸多方面。

英雄人物纪念地有:

以明德英等为代表的“沂蒙红嫂”纪念地,以王换于为代表的“沂蒙母亲”纪念地,以“沂蒙六姐妹”、“英雄七姐妹”为代表的拥军支前、爱党爱军典型的纪念地;红色经典歌曲的诞生地有:

费县白石屋村《沂蒙山小调》诞生地、沂南东高庄《跟着共产党走》歌曲诞生地;此外,还有《南征北战》、《红嫂》、《英雄孟良崮》、《车轮滚滚》等一批红色经典文学、影视作品的取材地、拍摄地。

2.当前临沂市红色旅游发展状况分析

2.1在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取得了显着的成绩。

早在2004年,临沂市就已启动了红色旅游发展战略,并做了大量工作。

时至今日临沂市在红色旅游方面已取得了亮眼的成绩。

首先,逐步开发了一大批富有教育和革命纪念意义的优秀红色旅游景区。

从2004年确立了在沂蒙山区高标准的建设好一批红色旅游区,打造出一批在国内具有震撼力的红色旅游精品,把临沂市建成红色旅游强市的发展目标以来,在山东省政府和临沂市政府的共同努力下,老区已经开发和正在开发了一大批红色旅游区,主要有:

蒙山红色旅游区、孟良崮战役遗址旅游区、大青山红色旅游区、华东革命烈士陵园旅游区、新四军军部遗址旅游区、八路军115师司令部遗址暨山东省政府成立纪念地旅游区、中共山东分局、《大众日报》创刊地旅游区等。

其次,红色旅游品牌已叫响全国,旅游业成为沂蒙山区的一大特色经济。

根据临沂市旅游局的统计调查,国庆期间,临沂市共接待国内游客240.6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总收入10.59亿元。

而2009年在红色旅游的带动下,临沂市共接待国内旅游人数1003.4万人次,旅游收入61.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7%和42.4%;接待海外游客1.51万人次,旅游创汇突破750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3.6%和42.2%。

第三,“开发一方红土,致富一方百姓”,红色旅游的发展已经成为推动临沂市旅游业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近年来,临沂红色旅游业的大力发展,有效带动了当地多领域经济发展。

依靠“拥军鞋”发展起来的沂水“布鞋城”,有企业近300家,实现产值7亿多元,开发的“沂蒙红嫂”系列旅游产品,也带动了当地餐饮、食品加工等产业的发展。

目前临沂“红色”品牌产品有数百个,涉及上百个门类,带动当地几十万人走上了致富道路。

2.2临沂市红色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2.2.1开发资金缺乏

沂蒙山区地处鲁中南低山丘陵区东南部和鲁东丘陵南部,其主体临沂市土地总面积为17190平方米,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0.93%.境内西部、北部为山区,东部为丘陵区,中南部为平原.山地面积3139平方米,占全市总面积的18%;丘陵为7588km2,占全市总面积的44%;平原洼地6463平方米,占全市总面积的38%。

该地区土地资源由于长期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致使山区资源浪费严重,水土流失加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严重影响了山区经济的持续发展,导致临沂市经济基础薄弱,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缺少必要的资金。

2.2.2重视程度不够。

沂蒙山区有着深厚广博的红色资源,这片英雄热土所哺育的英雄儿女及其英雄事迹,故事听不够,遗存看不完.但是,沂蒙山区没有进入《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中所提的培育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

造成这种后果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地方政府对红色旅游发展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做好宣传,没有打造出红色族游精品,因而知名度不高,没有被国家主管部门认可。

2.2.3旅游业发展滞后。

沂蒙山区不但拥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而且拥有一批高品位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如智圣诸葛亮、书圣王载之、算圣刘洪的故里)资源.如有"天然氧吧"和"养生长寿山"之称山东省第二高峰蒙山,海拔1156米,是国家AAAA级旅游区和国家森林公园,山中空气清新,负氧离子含量丰富;被中国地质学会洞穴专家称为"中国溶洞精品博物馆"的沂水县、沂源县、博山区3处罕见的大型溶洞群;改革开放后建成了滨河百里水城、江北商贸新都等现代化旅游资源,是各种旅游资源富集并配置良好的地区,不但有利于搞好红色旅游与其他旅游的整合,也有条件建设山东旅游经济大市。

但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差等原因,临沂市的旅游业发展很受限制,沂蒙山区独特的自然风光、深厚的历史文化等传统旅游资源和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都没能得到克分开发,没有发挥应有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2.4红色旅游产品在全市旅游产品体系中仍属于:

“跟着角色”而不是“领跑产品”。

由于各景区的红色旅游产品目前还缺乏主打的精品,总体规模较小,档次较低,产品设计和组合水平不高,缺乏鲜明的主体形象,所以红色旅游产品尽管已对全市旅游业发展带来了促进作用,但在全市旅游产品体系中还处于“跟进角色”。

2.2.5尚未形成区域联合的工作机制。

临沂曾与“广之旅”旅行社联合推出过涵盖连云港、临沂、枣庄、济宁四地市的沂蒙山区红色之旅旅游线,效果很好。

但后来受航班折扣取消等因素的影响,该条线路中断了。

当年的沂蒙山区作为“华东延安”,与周边地区的联系是十分密切的。

现在由于行政区划的影响,在发展红色旅游方面的大联合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相互促进的市场潜力也没有得到有效利用。

2.2.6红色旅游活动形式较单一、死板,吸引力不足。

受资金限制,大多数红色旅游景点档次不高,展览内容陈旧、手段单一,未能摆脱图片加文字的简单模式,互动性、参与性不强,很难形成核心吸引力,对于旅游者而言缺乏吸引力,难以引起旅游者浓厚的兴趣、强烈的共鸣及互动,旅游者参与程度极为有限。

其教育功能也难以充分发挥。

这方面的问题在陵园、纪念馆之类的景区(点)上表现得最为突出景区

2.2.7各红色旅游景点发展不平衡。

临沂全市的红色旅游专项规划已经立项,有的景区点也编制完成了建设规划,但大部分红色旅游景点还没有编制自己的开发建设规划。

在众多的红色旅游景点中,除少数开发的起步较早、景区建设稍具规模外,大多数还处于待开发状态。

2.2.8配套设施不够完善。

临沂市的大交通已很发达,境内有四段高速公路,各区县之间也都有主干道相连。

但由于沂蒙山区的地形条件,一些从主干道到红色旅游景点的连接路段不通畅,许多景区内的水、电、路的配套建设滞后,景区内的旅游厕所在数量和质量上大都达不到标准。

3.关于临沂市红色旅游业发展的一些对策建议

3.1进一步扩大红色旅游的综合效益,注重整体有效规划。

发展红色旅游应当注重综合效益,把政治文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有机地结合,使红色旅游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从而促进红色旅游产业的发展走上一条良性循环的路子。

在这一过程中,一定要充分提炼红色旅游景区的红色文化内涵,将在红色旅游景区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涌现的革命历史人物,以及他们的英雄事迹充分挖掘和展示。

各地区应将本地区红色旅游景区的发展置于全国红色旅游发展的整体规划中,注重统筹互补,形成气候。

3.2深挖资源潜力,加大宣传力度。

临沂市红色旅游资源数量众多,包括党政机关遗址、革命先烈和领导人工作战斗过的历史遗迹、重大战役纪念馆、碑、亭,英雄人物事迹等等,这些都是极有价值的资源。

但是,由于年代久远、资料散失、缺乏保护、分布零散等原因,许多这样的重要资源、没有被人们所认识、开发,以致被破坏和埋没.因此抢救这些革命战争年代产生的历史文物,深挖红色旅游资源潜力,并大力宣传,让人们充分认识到沂蒙山区红色旅游的价值是搞好沂蒙山区红色旅游的关键。

3.3提高认识水平,加强开发管理。

发展红色旅游时沂蒙山革命老区实现脱贫致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是进行共产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同时,通过红色旅游开发还有有助于旅游区植被保护和生态建设,所以,红色旅游开发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必须抓住机遇加强开发.在开发过程中特别要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认识水平和重视程度,只有地方领导给予了足够的重视,本地区的红色旅游发展才能切实按照国家重点红色旅游区的发展目标,做好旅游线路规划,打造本区鲜明的红色旅游的主题形象。

3.4广泛争取资金,搞好旅游开发。

发展红色旅游,包括旅游资源的挖掘、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维护,旅游活动的组织、管理等工作都需要大量资金。

而临沂市作为革命老区,其经济发展水平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资金缺乏是限制沂蒙山区红色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因此要搞好临沂市的红色旅游,必须多渠道争取资金,包括向国家和省政府申请财政支持,通过广泛宣传,唤起各位在此生活战斗过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其后代对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关注与支持等多种途径解决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所需资金。

3.5加强红色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对红色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入,在交通、餐饮、住宿及其它各项配套服务中凸显优势,在方便游客的同时,吸引更多游客的到来,促进红色旅游的发展,也带动革命老区和红色旅游区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3.6科学合理规划,促进资源整合。

临沂市搞红色旅游不能只是跟在其它革命老区后面学习,而应该在资源开发的起点上就突出旅游产品的特色,增强吸引力。

沂蒙山区自然风光、历史文化、革命遗迹、山东民俗、生态旅游等多种旅游资源、兼备,所以在红色旅游发展中应兼顾传统旅游业发展,在旅游规划中将各种旅游相结合,促进旅游资源的整合,突出"绿色沂蒙"一自然风光游、"红色风情"一革命圣地游、"文韬武略"一文化怀古游3大主题,大力弘扬沂蒙精神,将红色旅游做成临沂市的一大特色产业

3.7搞好职工培训,提升旅游品位。

临沂市发展红色旅游除了要加大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外,还要注重旅游服务,以提高旅游品位.这就要求通过对从业人员培训,提高在职员工素质.培养一支有较高专业水平的旅游服务人员队伍,红色旅游从业人员除了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良好的旅游礼仪等一般要求外,还要对红色旅游资源有详细了解,能在旅游服务中让旅游者对革命事迹有深入的了解,并受到革命精神教育。

3.8与民俗旅游、健身旅游、劳动休闲旅游相结合,扩大“红色旅游”的活动内容。

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生产活动,吸引旅游者参与其中,加深游客的印象和受教育的效果。

突出“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的相结合的特点,依据当地的自然条件,设立游客森林,允许游客栽种树木,认养树木,提高旅游者对景区的认同感和再游率。

这样既增加“红色旅游”的趣味性和参与性,同时也介绍了沂蒙人民勤劳朴实团结和睦的优良传统,有效推进红色旅游的发展,打响品牌。

结论

红色旅游是反映中华民族革命英烈们为保护民族、振兴中华而戮力同心、同仇敌忾的团结奋斗精神,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与民俗文化、共产党人的光辉业绩与革命精神,生动地融入了国人的思想意识形态。

发展“是促进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提高群众生活水平的经济工程”,“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力的重要举措,是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新形势下宣传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一个好形式,是一件利党利国利民的实事好事”。

陈毅元帅曾在1959年说:

“我进了棺材也忘不了沂蒙山人,他们用小米供养了革命,用小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

”,沂蒙山区的人民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沂蒙山区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不能充分利用这里丰富的旅游资源促进沂蒙山革命老区的经济发展和进行革命精神教育,不仅对沂蒙山区的人民是不公平的,对全国红色旅游发展也是一大损失。

在红色旅游业的发展道路上,临沂市要立足于长远发展、坚持科学发展,吸取其他各地的经验教训并结合临沂市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实际情况,打造“沂蒙”

品牌,促进临沂市红色旅游产业的发展走上一条良性循环的路子,保持其持久的生命力,从而推动临沂市旅游业及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孔山.沂蒙红色文献与红色旅游开发2010.10

[2]梁仁君.山区退耕还林的调控对策分析一以临沂市沂蒙山区为例[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4,21(6):

139-142

[3]孙钢,梁文生,张栋.关于临沂市红色旅游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临沂日报,2005-8-17

[4]尹晓颖,朱栋,甘萌雨.红色旅游产品特点和发展模式研究[J].人文地理,2005,

(2):

34-37,76

[5]关于临沂市红色旅游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2005.7.10

[6]临沂市国内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其特点.临沂市统计局公众信息网。

2004-10-15

[7]左汉中著.沂蒙山红色旅游的布局与开发.湖北美术出版社.2006

[8]左兴俊,张永胜.临沂市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研究.经济研究导刊.2009.19期

[9]临沂市人民政府.临沂市红色旅游总体规划.2008

[10]临沂市人民政府.临沂市旅游市场发展总体规划.2008

[11]郑昭佩,任燕,齐善忠.沂蒙山区红色旅游发展对策.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9第21卷第3期

[12]孙钢,梁文生,张栋。

关于临沂市红色旅游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临沂日报。

2005-5-17

[13]徐文雅。

临沂市红色旅游发展模式及驱动力机制研究。

2009-12-7

[14]红色旅游资源特点分析[EB/OL].中国红色旅游网().

[15]山东临沂红色旅游为龙头拉动旅游业转型升级天山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