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积极财政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3670066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3.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讨积极财政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探讨积极财政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探讨积极财政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探讨积极财政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探讨积极财政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探讨积极财政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探讨积极财政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讨积极财政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探讨积极财政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关键词:

积极财政政策;

经济发展;

影响

中图分类号:

f81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1-828x(2012)09-00-01

一、前言

“积极财政政策”指的是党中央和国务院作出的经济战略调整,实施积极有效的财政政策以及宽松适度的货币政策,通过财政上的扩支、增债来进行拉动需求,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的确能够大力推动经济的发展,切实增加国民收入。

但是,它同时也造成一系列比较严重的消极影响,如何才能将积极财政政策的正面效应发挥到最大,负面作用减轻到最小,是我们现阶段必须要深究的一个问题。

二、积极经济政策的影响

(一)宏观经济管理难以实现平衡

我国推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始于1998年底,主要内容是增加长期建设国债的发行。

2011年债券发行总量达到7.64万亿元,其中的大部分都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进而有效的拉动了内需,使得国民经

济稳步发展,政府的对民生项目的投资也更加有力,许多大型水利、交通骨干网等设施纷纷投入建设。

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国债在gdp中所占的比率(即国债负担率)迅速增加,1980年为1%,1990年为4.8%,到2004年底,已增至21.6%,这种局面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1]。

长期投资于国债,必定会影响到固定资产的投资,导致gdp的增速小于投资的增速,这样会导致积累及消费在国民收入中无法占据一个协调的份额,国家的经济宏观管理便难以真正实现平衡,若国债负担率的积累比率为国民收入的30%,则视为正常,因为这个比率不会造成通货膨胀和通货滞胀。

但是,到目前为止,积累已达到国民收入的40%,导致积累及消费在国民经济中极其难以协调。

(二)消费需求下降

由于积累投资在gdp中的所占分量相当大,严重影响到消费需求的增长,进而影响到gdp的增长。

2001年以来三大需求对gdp增长的拉动(如图一),值得重视的是,居民收入的减少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消费水平的影响,特别是农民群体,很难真正实现收入水平的提高,使得农民和城市弱势群体成为一个相当严重的社会问题,也导致社会阶层贫富差距的不断拉大。

根据相关部门的统计,我国社会各个阶层的收入差距,用基尼系数加以衡量,警戒线等级已达到0.4。

这就有效需求的进一步扩大非常不利,更加阻挡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以及社会秩序的良好维持。

(三)中央财政负担加重

至今为止,我国国债发行已持续多年,据统计,1998年国债余额占gdp总量(即国债负担率)的10%,2002占gdp总量18.3%,到2004年底比重达到为21.6%。

上升幅度相当惊人,警戒线等级接近0.2。

除此之外,我国的国债偿还全部由中央掌控,主要由中央财政来负担。

因此,积极财政政策的持续推行,造成中央财政收支难以平衡。

(四)产业结构难以调整

因为国家积极财政政策的大力推行,投资大部分都侧重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这样势必导致第三产业发展速度缓慢,将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存在的矛盾进一步激化,给国家的财政体制改革带来诸多不便。

与此同时,国债的投入基本上依赖于政府支持,国有资本在带动经济增长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导致对民间资本的投入远远不足,民间储蓄作用的发挥被抑制[2]。

进一步拓宽民有资本的发展空间,使投资主体成为不同的消费人群,是财政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五)造成“挤出效应”

“挤出效应”会导致以下情况:

私人消费减少,或者投资数额减少。

这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政府增加支出这一举动的影响。

应该引起注意的是,假设社会为人民提供较为充分的就业机会,但是政府增加了财政支出,商品市场需要更多的产品和劳务来满足需求,在这种情况下,物价上涨就成为一种必然结果。

然而,当货币的供给量一定时,实际的货币供给量会有所上涨或者减少,变化幅度取决

于物价水平。

用于投资的货币量大为减少,而货币的供给量远远不能满足货币需求,这样势必会导致利率的上升,造成了私人投资水平的降低,投资一旦减少,人们的消费也就难以扩大。

由此可知,私人投资和消费空间不足,很大定程度上是由政府增加财政支出造成的。

(六)增加国家债务

财政政策又被称为扩张性政策,它是一种“赤字政策”,往往会造成财政赤字大幅上升,为国家债务增加沉重了负担。

为了更全面有效地推行积极财政政策,就需要支出更多资金,那么,资金的来源就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国债发行势必要归还本金并支付利息,债务便会年复一年的不断累积,极大地增加了国家财政负担。

赤字政策是一种在短期内非常有效的政策,但不适宜长久推行,若长期推行国债投资,不仅会造成政府过度干预经济发展,更容易滋生腐败,国债的作用也受到限制。

三、结束语

积极财政政策的大力推广,在对我国经济起到极大推动作用的同时,也造成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

取消积极财政政策的呼声虽然一直不断,但是,根据我国现阶段国情,短时间内很难实现[3]。

因此,我们在充分应用国债投资的同时,也应该考虑非国债投资的方法,大力增加居民消费,促进非国债投资在国债停止的情况下仍然能继续发展下去,最终能够形成一种合理的机制,促使消费和投资的自主扩张。

参考文献:

[1]郭琪.财政扩张与通货膨胀:

基于中国数据的经验解释[j].

山东社会科学,2011(05):

20-23.

[2]张兵.中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通货膨胀效应分析[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02):

24-26.

[3]乐益民.财政政策对宏观经济的效应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0(11):

30-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