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1图像的傅里叶变换一平移性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673701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954.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1图像的傅里叶变换一平移性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实验1图像的傅里叶变换一平移性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实验1图像的傅里叶变换一平移性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实验1图像的傅里叶变换一平移性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实验1图像的傅里叶变换一平移性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实验1图像的傅里叶变换一平移性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实验1图像的傅里叶变换一平移性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实验1图像的傅里叶变换一平移性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实验1图像的傅里叶变换一平移性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验1图像的傅里叶变换一平移性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实验1图像的傅里叶变换一平移性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1图像的傅里叶变换一平移性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实验1图像的傅里叶变换一平移性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fftI=fft2(I);

sfftI=fftshift(fftI);

%求离散傅里叶频谱

%对原始图像进行二维傅里叶变换,并将其坐标原点移到频谱图中央位置

RRfdp1=real(sfftI);

IIfdp1=imag(sfftI);

a=sqrt(RRfdp1.^2+IIfdp1.^2);

a=(a-min(min(a)))/(max(max(a))-min(min(a)))*225;

figure

(2)

imshow(real(a));

4、实验结果与分析

1)实验结果如图4.1所示.

(a)原图像 (b)原图像傅里叶幅度谱

(c)沿X轴平移图像(d)沿X轴平移后傅里叶幅度谱

(e)沿Y轴平移图像(f)沿Y轴平移后傅里叶幅度谱

图4.2实验一结果图

2)结果分析

由所得结果可知,原图像(a)分别经过X轴与Y轴上的平移后所得到的离散傅里叶变

换频谱图(d)、(f)与原图像所得的傅里叶谱(b)基本相同。

实验结果符合傅立叶变换平移性质,即函数与一个指数相乘等于将变换后的空域中心移到新的位置,而且对f(x,y)的平

移将不改变频谱的幅值。

5、思考题

将一幅图分别进行X轴与Y轴上的平移,所得的傅里叶谱与原图像的傅里叶谱有什么变化,请说明理由。

实验2图像的傅里叶变换二(旋转性质)

对图4.3两幅图像分别作旋转,观察原图的傅里叶谱与旋转后的傅里叶谱的对应关系。

(a)长方形(b)正方形图4.3实验二所需图像

首先借助极坐标变换x=rcosq

F(u,v)转换为f(r,θ)和F(w,φ)。

,y=rsinq

,u=wcosf

,v=wsinf,将f(x,y)和

经过变换得:

f(x,y)Û

F(u,v)

f(rcosθ,rsinθ)Û

F(wcosφ,wsinφ)

f(r,θ+θ0)Û

F(w,φ+θ0)

(4.34)

上式表明,对f(x,y)旋转一个角度θ0对应于将其傅里叶变换F(u,v)也旋转相同的角度θ0。

F(u,v)到f(x,y)也是一样。

选取一幅图像,进行离散傅里叶变换,再对其进行一定角度的旋转,进行离散傅里叶变换。

%构造原始图像

I=zeros(256,256);

I(88:

168,124:

132)=1;

%图像范围是256*256,前一值是纵向比,后一值是横向比imshow(I)

%求原始图像的傅里叶频谱

J=fft2(I);

F=abs(J);

J1=fftshift(F);

figureimshow(J1,[550])

%对原始图像进行旋转

J=imrotate(I,90,'

bilinear'

'

crop'

figure

imshow(J)

%求旋转后图像的傅里叶频谱

J1=fft2(J);

F=abs(J1);

J2=fftshift(F);

figureimshow(J2,[550])

1)实验结果如图4.4所示.

(a)原图像(b)傅里叶谱(c)旋转90o后图像(d)旋转后傅里叶谱

(e)原图像(f)傅里叶谱(g)旋转45o后图像(h)旋转后傅里叶谱

图4.4实验二结果图

由实验结果可知,首先从旋转性质来考虑,对比图(b)和(d),时域中图像顺时针旋转90o,

频域中图像也顺时针旋转90o;

其次从尺度变换性质来考虑,如图(a)与图(b)可知,原图像

与其傅里叶变换后的图像角度相差90o,由此可知,时域中信号被压缩,到频域中信号就被拉伸。

将一幅图进行离散傅里叶变换,得到其傅里叶频谱图,在对原图像进行一定角度的旋转,得到的频谱图与原图的频谱图进行比较,以及原图像与其傅里叶谱存在的何种角度关系,说出符合哪些性质。

实验3图像的离散余弦变换一

对图4.5进行离散余弦变换,观察其余弦变换系数以及余弦反变换后恢复图像。

图4.5实验三所需图像

二维离散余弦变换由下式表示

( )1å

å

N-1N-1

F0,0=

Nx=0y=0

f(x,y)

F0,v=

( )2å

N-1å

N-1

f(x,y)×

cos

(2y+1)vπ

Nx=0y=0 2N

Fu,0=

(2x+1)uπ

F(u,v)=

2å

N

x=0y=0

(2x+1)uπ

2N

(4.35)

×

cos(2y+1)vπ

式(4.36)是正变换公式。

其中f(x,y)是空间域二维向量之元素。

x,y=0,1,2,...,N-1,

F(u,v)是变换系数阵列之元素。

式中表示的阵列为N´

N。

二维离散余弦反变换由下式表示

( )=1

( )+2å

( ) (2y+1)vp

fx,y

F0,0

Nv=1

F0,v

cos

2

F(u,0)cos

u=1

(2x+1)up2N

(4.36)

+2å

( ) (2x+1)up

Nu=1v=1

Fu,v

·

cos(2y+1)vp

选取一幅图像,进行离散余弦变换,并对其进行离散余弦反变换,观察其结果。

%对cameraman.tif文件计算二维DCT变换

RGB=imread('

cameraman.tif'

figure

(1)

imshow(RGB)

I=rgb2gray(RGB);

%真彩色图像转换成灰度图像

J=dct2(I);

%计算二维DCT变换figure

(2)imshow(log(abs(J)),[])

%图像大部分能量集中在上左角处

figure(3);

J(abs(J)<

10)=0;

%把变换矩阵中小于10的值置换为0,然后用idct2重构图像

K=idct2(J)/255;

imshow(K)

1)实验结果如图4.3所示.

(a)原始图像(b)余弦变换系数(c)余弦反变换恢复图像

图4.6实验三结果图

由图4.6(b)可知,离散余弦变换具有很强的“能量集中”特性,能量主要集中在左角处,因此在实际图像应用中,能量不集中的地方可在余弦编码中忽略,可通过对mask矩阵变换来实现,即将mask矩阵左上角置1,其余全部置0。

然后通过离散余弦反变换后,图像得到恢复,图(c)恢复图像与图(a)原始图像基本相同。

将一幅图进行离散余弦变换,得到其频谱图,观察其频谱图有何特点,再经过离散余弦反变换得到还原图像,比较与原图有何差别。

实验4图像的离散余弦变换二

对图4.5进行离散余弦变换,作图像压缩解压,取不同的DCT系数,并观察其结果。

二维离散余弦变换与反变换原理见4.5.3实验原理。

二位离散余弦变换也可以写成矩阵式

[F(u,v)]=[A][f(x,y)][A]¢

[f(x,y)]=[A]¢

[F(u,v)][A]

(4.37)

式中[f(x,y)]是空间域数据阵列,[F(u,v)]是变换系数阵列,[A]是系数阵列,变换矩阵[A]¢

是[A]的转置。

离散余弦变换是先将整体图像分成N*N像素块,然后对N*N像素块逐一进行离散余弦变换。

由于大多数图像的高频分量较小,相应于图像高频分量的系数经常为零,加上人眼对高频成分的是真不太敏感。

所以可用更粗的量化。

因此,传送变换系数的数码率要大大小于传送图像像素所用的数码率。

到达接收端后通过反离散余弦变换回到样值。

选取一幅图像,进行离散余弦变换,并对其进行压缩解压,观察其结果。

camera.tif'

I=rgb2gray(RGB);

I=im2double(I);

%转换图像矩阵为双精度型

T=dctmtx(8);

%产生二维DCT变换矩阵,

%矩阵T及其转置T’是DCT函数P1*X*P2的参数

B=blkproc(I,[88],'

P1*x*P2'

T,T'

mask1=[11110000

11100000

11000000

1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二值掩模,用来压缩DCT系数

B2=blkproc(B,[88],'

P1.*x'

mask1);

%只保留DCT变换的10个系数

I2=blkproc(B2,[88],'

T'

T);

%重构图像

figure,imshow(I);

figure,imshow(B2);

figure,imshow(I2);

mask2=[11110000

mask2);

1)实验结果如图4.7所示.

(a)原始图像 (b)压缩DCT系数mask1解压图像(c)压缩DCT系数mask2解压图像

图4.7实验四结果图

由上例可知,图像分成8*8像素块,对每一像素块进行块运算然后经过压缩系数,对其进行压缩,压缩率就是通过压缩系数来决定的,比较mask1和mask2--压缩DCT系数,就可知,压缩率对其原始图像压缩解压尤为重要,当压缩率高的话得到的图像就比较模糊(如图(c)。

在压缩后经过解压,在使用块运算blkproc()函数重构图像,就可得出以上结果

将一幅图进行离散余弦变换,再进行压缩解压,观察不同压缩DCT系数,解压后图像有何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