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教学反思(通用3篇)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3673805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0.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数学教学反思(通用3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五年级数学教学反思(通用3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五年级数学教学反思(通用3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五年级数学教学反思(通用3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数学教学反思(通用3篇)Word文档格式.docx

《五年级数学教学反思(通用3篇)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数学教学反思(通用3篇)Word文档格式.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五年级数学教学反思(通用3篇)Word文档格式.docx

第一种说法不是很准,第二种说得很麻烦,第三种比较合理、准确。

老师接着追问:

”这样就能确定A点的位置吗?

”,并且老师在此方向上再任意点一点。

老师在平面图上这么一点,点醒了聪明的学生,马上又同学举手说“还要说明起点到1号点的距离,否则就不知道从起点出发,沿着东偏北30°

的方向大概走多远,需要多久。

”其他学生听了也就明白了。

能够根据方向、距离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二者缺一不可。

  但是,在练习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主要是有不少同学不会用量角器了,量角器在本子上转来转去,不知道怎么放,还有的同学量成了那个夹角大的角的度数了。

老师有再次强调,在生活中一般我们先说与物体所在方向离得较近的方位,所以我们一般量夹角小的那个角,看一看它就从离得较近的方位开始偏,并且习惯上让0刻度对准较近的那个方位,然后看角的另一边对应的度数,这样一般就不会出错了。

  五年级数学教学反思2新课标要求我们,在制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时,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即,“三个维度”——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因为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来讲,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适用性更广,持久性更长。

许多知识都随着时间的推移容易遗忘,更何况当今知识更新的速度极快,只要具备获取知识的能力,就可以通过许多渠道获取知识。

我在目标设置时,以开发学生思维能力为主,力争引导他们如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逐渐形成优良的思维品质。

  一、教学活动“没有沟通就不可能有教学”,失去了沟通的教学是失败的教学。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在我的教学过程中,深深体会到:

教师不再是特权式人物,而是与学生平起平坐的一员。

在成功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应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

我将问题抛出,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引导他们以问题为载体,尝试着合作,交流。

但在这节课上,由于学生知识遗忘,教师提示过多,学生活动不够积极,这一点没达到预期目标。

  二、使用教材教材,历来被作为课程之本,而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材的首要功能只是作为教与学的一种重要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

它不再是完成教学活动的纲领性权威文本,而是以一种参考提示的性质出现,给学生展示多样的学习和丰富多彩。

  五年级数学教学反思3分数对于学生来说是全新的,如何将这一全新的知识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知识,找准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是重要的,它是促使学生从“实际发展水平”向“潜在发展水平”的桥梁,学生的思维从已知世界自然而然滑向未知领域。

教学时,从学生熟悉的“一半”入手,明确一半是怎么分的,从而引入用一个新的数来表示所有事物的“一半”。

  以往我们在初次教学分数时,总是以单个的物体的进行平均分,然后“半个”无法用整数表示的时候就引入了分数,优点是这样分数出现的实际需要性能够凸现,学生对分数的产生印象深刻;

缺点是这样以单个的物体入手,学生对分数的认识受到局限,会导致到高段学习分数的意义的时候,对单位“1”难以理解和接受。

其实“一半”和“半个”是有区别的,只有“半个”才用分数表示是不全面的。

因此,我在分数引入的时候,请学生说身边一些事物的一半,发现日光灯是11个,一半一下子无法说出来。

同时一个圆的一半是多少也无法说清。

然后,引出“所有事物的一半我们只用一个数表示出来”。

  从而引入分数二分之一,这样对于分数的认识放在了一个宽广的背景下来学习,学生体会到任何事物的一半都可以用一个1/2来表示。

  分数的知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是在整数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

对学生来说,理解分数的意义有一定的困难。

而加强直观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充分重视学生对学具的操作,通过折纸让学生对分数的含义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来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加深对分数概念含义的理解,降低了对分数概念理解上的难度。

特别是在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时,尽管学生在正方形纸上这出了几个几分之一的分数,并且用分数表示出来,但是学生在比较分数大小的时候,还是受到整数认识的影响,认为1/32比1/8大,于是课件显示猪八戒分西瓜的过程,学生直观的认识到分的份数越多,一份就越小。

从而使学生内化了分子是一的分数大小的比较这一知识。

  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学习往往是他们自己生活经验中对数学现象的一种“解读”。

在教学中,如果能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他们喜闻乐见的素材唤起其原有的经验,那么学起来必然亲切、有趣、易懂了。

学生的好胜心理强,教师在学生认识了1/4。

纸上折了1/4后,谁还能折出其它分子是1的分数,学生动手积极性很高,纷纷折出了其它分数。

当问谁折的分数大的时候学生就更愿意比了。

起初,学生对分数的比较这一知识停留在比较表面、比较肤浅的水平上。

  他们用整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来比较分数,教师也不做出判断,而是利用学生喜欢听的故事,将知识蕴于故事中,在听故事、看课件演示中,使学生主动得构建自己的知识,而不是被动地去接受知识。

当回过头来再比谁折的分数大的时候,学生都笑了。

而教师也不必再多说什么,学生已经自己推翻了先前的认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