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钒行业分析及发展建议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67501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内钒行业分析及发展建议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国内钒行业分析及发展建议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国内钒行业分析及发展建议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国内钒行业分析及发展建议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国内钒行业分析及发展建议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国内钒行业分析及发展建议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内钒行业分析及发展建议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国内钒行业分析及发展建议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内钒行业分析及发展建议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内钒行业分析及发展建议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中国钒资源主要集中在四川,占全国的62.2%,其次是湖南(占14.4%)和甘肃(占5%),其他地区储量较小。

四川主要是钒钛磁铁矿,其他地区多为石煤矿。

从资源上看,国内外钒资源较充足,但分布较集中,特别是可开采资源较集中,因此掌握矿资源是钒行业较重要的一个因素。

三、国家政策

2002年建设部颁布新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正式把HRB400钢即新Ⅲ级螺纹钢筋作为混凝土结构中的主导钢筋。

国家发改委2005年12月发布的《产业结构高速指导目录》将高强度钢、400MPa以上螺纹钢筋产品列为鼓励发展类别。

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商务部联合发布的《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生点领域指南(2004年度)》中也明确指出:

“大力发展低成本高性能钢铁材料取代传统钢铁材料,减少钢铁消耗,提高产品竞争力,是我国钢铁产业的发展方向”。

从2004年开始,国家开始推广HRB500级(Ⅳ级)螺纹钢筋的应用。

按照国家建设部、钢铁工业协会对钢铁产品结构调整规划,2005年后新Ⅲ级螺纹钢筋产量要逐步达到螺纹钢筋总量的50%以上。

四、市场分析

1.需求分析

●钒在国内钢铁工业中的消费量占其总量的90%,因此在目前阶段钒产业主要受钢铁工业的影响。

含钒低(微)合金钢已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汽车、锅炉、管线、家电、铁道、造船、航空和建筑等多个领域。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对钢材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我国含钒低(微)合金钢行业正稳步增长。

未来几年我国对含钒低(微)合金钢产品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建筑钢材:

按照国家建设部要求,今后建筑工程项目要大力推广使用含钒HRB400级(新Ⅲ级)钢筋和含钒HRB500级(新Ⅳ级)钢筋。

(2)管线钢:

西气东输、俄罗斯油气输送到中国、山西与安徽等地煤层气项目,将为含钒低(微)合金管线钢的发展带来机遇。

(3)钢材:

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家电、造船等行业的发展,对于高强度钢钢板的需求不断加大,板材向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和高效节能的低(微)合金高强度钢方向发展,汽车用高强度钢板、耐蚀钢板等高强度韧性钢板将成为国内板材发展的趋势。

另外,随着国家4万亿投资建设,铁路建设(特别是高速铁路)也为含钒低(微)合金钢带来了发展机遇。

另一方面,受全球次经济危机影响,国内钢铁工业受影响较大,但随着国家投资的拉动,市场已基本企稳,按国内月产量最低月份2008年11月平均日产钢116万吨计算,中国相当年产钢4.23亿吨的水平,因此同内钢铁产量不会少于4亿吨/年(2008年国内钢铁产量5亿吨)。

同时,由于全球钢铁业需求量的减少,竞争的加剧,必然推动国内钢铁企业提升钢铁产品质量,从而推动钒需求的增长。

目前我国钢铁工业中钒消耗强度仅为0.035kg/吨钢左右,而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现已超过的0.05kg/吨钢的水平,现在还呈现持续攀升的态势。

预计未来几年我国钢铁工业中钒消耗强度将逐渐增加到0.05kg/吨钢的水平。

预计,未来几年内,在满足钢铁工业的消耗上,钒的需求会平缓增长。

●此外,钒在非钢铁领域的应用,特别是钒电池、钒铝合金、氧化钒薄膜等已引起了业界广泛的重视,它蕴藏着极大的市场潜力。

●出口方面,由于欧美日工业受经济危机影响较深,其钢铁行业大幅减产,致使发达国家钒需求量减少,在世界经济复苏期内钒的出口情况不容乐观。

2007年与2008年钒的出口量均在20000吨左右,但2008年相比2007年V2O5出口减少了4000吨,而技术含量高的FeV80增加了4000吨。

(数据来源中华商务网)

据测算,2008年国内钒的需求量在4~5万吨/年左右,其中钢铁行业需求在2万吨左右,出口1.5~2万吨/年。

(数据来源,经与经源公司钟汉洪副总、中国钒网张先生沟通、以及网上资料搜索获取)

基于北京世贸通经济咨询有限公司《2008-2010年钒产业市场调研与投资分析报告》供需对比情况,依据现有世界经济发展,及钢铁工业的发展,预计未来2~3年内钒的国内需求与出口需求合计将保持平均10%左右的增长速度。

钒产品供需对比表(2008年~2010年为预测值)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钒渣

(万吨)

供给

9.8

12.2

15.4

18.5

25.8

32.8

41.4

51.5

62.9

75.7

需求

8.9

10.1

12.4

15.7

22.6

30

39.5

50.8

63.9

78.7

V2O5

(吨)

2750

3012

3670

3890

4350

4757

5123.6

5504.4

5879.2

6248

1950

2170

2280

3110

3523

4385

5347

6466

7744.2

9179.8

钒铁

2710

3170

3450

4570

5190

6726

7522

8903.7

10451.1

12164.3

1960

2870

3350

3980

4890

5576

6348

7141.4

7956.3

8792.6

注:

以表格数据资料来源北京世贸通经济咨询有限公司《2008-2010年钒产业市场调研与投资分析报告》。

2.市场竞争

●生产厂商

目前国内企业钒生产能力57500吨左右,在建或拟建生产能力6000吨左右。

2008年国内主要钒产品生产企业产能估算一览表(折合为V2O5计算)

区域

企业

小计年产能

攀西

攀钢钢钒25000吨

45000吨

承德钒钛20000吨

湖南

500~600吨有7~8家

4500吨

1000吨1家

湖北

通城2000吨1家(在建)

5000吨

崇阳县3000吨

甘肃

7家

3000吨

江西修水

经源3000吨(拟建)

4000吨

港口800吨(在建)

大村500吨(拟建)

陕西

河南

2000吨

2009年国内钒生产厂商基本处在开工不足状态。

国家正在加强整顿钒产业,产能低于500吨、污染较严重的企业将逐步强制被清理出局。

据以往经验,如果钒市场走好,由于国内市场管理不规范,一些私人小厂以短、平、快的方式进入市场,对钒市场冲击较大。

攀钢钢钒与承德钒钛近年均在酝酿增加产能。

综上所述,目前阶段国内钒业厂商竞争较激烈。

但如果国家对行业整治力度大而快,将对标准化规模厂商利好(目前,湖南、湖北崇阳、甘肃、陕西、河南多为小厂,并且污染较严重),为其赢得发展契机,出于中国地方政府保护主义,预计整治较难。

●市场价格走势

2004年以前,国际钒价(V2O5)基本维持在1万美元/吨左右,国内钒价基本维持在10万元/吨。

2004~2007年随着钒钢的推广应用,国际、国内价格逐步走高。

2008年年初,受南非生产受限和中国南方雪灾的影响,国际钒铁供应紧张,在市场略有炒做的影响下,引起国际钒品市场持续走高,最高达到了6万美元/吨,也拉高了国内钒品市场,国内钒价最高达到30万元/吨。

2008年年底受国际经济危机影响,国际钢材需求大幅下降,钒价急剧下滑,2009年上半年钒的价格水平基本维持在10~11万元/吨(含税价)。

由于几年内市场国内钒市场产能大于需求,及世界经济正处于复苏阶段,因此,预计短期内国内钒(V2O5)的价格维持在10万元/吨左右。

但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钒的价格将会有较大程度的上升,国内价将在15万元/吨以上。

五、替代产品

钒、铌、铁、钛都是生产低(微)合金钢的主要合金元素。

铌对钒有一定的替代性。

但含钒低(微)合金钢与含铌低(微)合金钢相比,技术更成熟、产品性能稳定,而且目前铌的价格远高于钒价(目前铌铁与氧化铌的价格均在20万元/吨以上,铌的储量也能满足几个世纪的使用),因此铌相对于钒的替代性不强。

六、进入与退出壁垒

钒生产属资源依赖和技术依赖型行业,要想正规进入较难。

但一些私人老板利用国内市场管理不规范,在钒市场走好时,通常以短、快的试进入,获取短期暴利。

一般钒生产厂商的生产工艺都是针对矿的种类与品质设计,较难转型。

另外,地方政府上项目是为了增加地方收入和解决就业问题,如果企业退出有违政府初衷,地方政府会以行政命令施加影响。

退出成本较高。

七、关键成功因素

除掌握原矿资源外,钒业的关键成功因素是生产技术与成本。

由于国内钒资源较丰富,市场产能大于需求,产品同质性也较大,因此生产成本是行业运营的关键之一;

另由于国家对钒业重污染的整治,生产技术将直接影响到准入,生产技术还决定了是否能生产高技术含量产品(如FeV80),同时生产技术的先进性钒产品生产成本的最重要影响因素。

八、行业财务指标分析

2004~2006年全国钒业企业营运能力

总资产周转率

流动资产周转率

固定资产周转率

应收帐款周转率

2006年

2.25

5.02

4.50

35.02

2005年

1.77

4.92

4.18

31.68

2004年

1.12

3.05

2.84

19.92

2004~2006年全国钒业企业赢利能力

销售利润率%

总资产报酬率%

权益利润率%

19.66

25.06

50.00

18.60

23.07

45.88

15.01

15.65

34.83

2004~2006年全国钒业企业偿债能力

资产负债率%

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比率

45.06

0.87

49.72

0.99

55.08

1.23

以上表格数据资料来源《2008-2010年钒产业市场调研与投资分析报告》,报告中注明根据国家统计局有关数据整理。

九、龙头企业分析(本节数据来源于两家上市公司2008年年报)

1.攀钢钢钒

2008年生产钒渣21万吨。

2008年钒产品财务指标

主营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收入比上年增减

主营业务成本

主营业务成本比上年增减

毛利率

毛利率比上年增减

39.46亿元

143.84%

29.11亿元

234.76%

26.23

-20.03%

2008年钒产品毛利率比上年同期下降主要是攀承钒业公司贸易部分的钒产品毛利率较低,摊薄了整体钒产品毛利所致。

(2007年攀钢钢钒与承德钒钛成立攀承钒业,经营范围钒的采购、销售,其中攀钢钢钒占51%的股份)

2.承德钒钛

2008 

年公司生产钒渣14.7 

万吨,同比增长23%;

生产商品五氧化二钒2812 

吨,比上年增长62%;

50 

钒铁4227 

吨,比上年减少23%;

80 

钒铁1293吨,比上年增长226%;

钛精矿4 

万吨。

全年生产含钒钢390 

万吨,同比减少3%。

含钒钢材371 

万吨,同比增长1.6%。

14.35亿元

70.71%

8.59亿元

64.36%

40.11

增加2.31个百分点

3.两公司历年毛利率

2007年

2008年

承德钒钛

55.7%

60.36%

48.55%

37.80%

40.11%

攀钢钢钒

42.46%

36.80%

50.31%

32.80%

26.23%

十、行业机会与威胁

1.机会

●世界钒资源主要集中在南非、俄罗斯、中国等几个国家和地区,欧州、日本的用钒主要靠进口。

●世界经济复苏后,钒需求将进一步提升。

●我国钢铁工业中钒消耗强度仅为0.035kg/吨钢左右,而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现已超过的0.05kg/吨钢的水平,现在还呈现持续攀升的态势。

将增加钒的需求量。

●国家政策鼓励低(微)合金钢的发展,将带动钒的需求。

●国家加强了对规模小、污染严重的钒厂的清理,日前湖南、湖北、河南、陕西、甘肃等地一些用氯化钠作培烧添加剂来生产钒的企业将被逐步清理出局。

●行业利润率高,对技术研发可起到有效支撑。

2.威胁

●世界钒资源储量丰富,钒不属于紧缺资源。

●世界经济危机,导致钒的主要消费产业钢铁行业急剧下滑,因此世界经济复苏期内钒需求不足,影响国内钒产品的出口。

●目前,国内钒产业正处于低迷期,各钒生产企业基本是以销定产,行业生产能力大于市场需求。

●国内攀钢钢钒与承德钒钛是国内唯一两家产能过万吨的企业,并且两家又建立了资产纽带,对国内钒业产生了一定的垄断。

●国内市场管理不规范,一旦钒市场回暖,一些小厂以短、平、快的方式进入市场,对钒市场冲击较大。

●受能源、原材料、运输、环保等因素制约,煤、电、运费不断上涨,导致钒的生产成本上升。

十一、国内钒行业发展建议

1、拓展钒的应用领域,发展高技术钒产品

加快钒在电池、超导等高技术行业的应用研发。

可考虑将相关项目纳入国家项目,起一个牵头组织的作用,再由几家较大的钒生产企业联同高校共同承担项目,尽快使产品商品化。

在项目开发中遵循“谁出力谁受益”的原则。

2、引导企业发展钒产品深加工

充分利用钒钢强度高、重量轻的特点,从政策上或相关行业(如建筑行业)标准上,加大力度鼓励高钒钢的使用,推动高钒钢技术的升级,向国际水平靠拢。

在钒的出口上,引导企业提升产品技术含量,走钒深加工的道路。

如在出口结构上,向80钒铁等产品靠拢,提升其在出口中的比例。

3、加强国内钒产业的监管与整合力度

加强监管力度,从规模与环保上设定行业准入门槛,对不达标准的现有企业,要求限期整改或整合,对新进入者进行严格审查。

对那些不合法的投机者,进行严厉打击,以保护矿脉的完整性与可开采性,确保市场秩序。

参考文献:

[1]北京世贸通经济信息咨询有限公司.2008-2010年钒产业市场调研与投资分析报告[R].北京:

北京世贸通经济信息咨询有限公司,2007(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