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证明二试题大全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692130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13.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证明二试题大全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证明二试题大全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证明二试题大全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证明二试题大全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证明二试题大全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证明二试题大全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证明二试题大全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证明二试题大全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证明二试题大全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证明二试题大全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证明二试题大全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证明二试题大全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证明二试题大全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证明二试题大全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证明二试题大全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证明二试题大全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证明二试题大全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证明二试题大全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证明二试题大全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证明二试题大全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证明二试题大全Word格式.docx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证明二试题大全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证明二试题大全Word格式.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证明二试题大全Word格式.docx

②过D作DE⊥AB,垂足为点E;

③过D作DF⊥AC,垂足为点F。

(2)根据上面所画的图形,求证:

EB=FC。

(四)阅读下题及其证明过程:

如图,D是△ABC中BC边上一点,EB=EC,∠ABE=∠ACE,求证:

∠BAE=∠CAE。

(五)解答题:

1.已知,如图,O是△ABC的∠ABC、∠ACB的角平分线的交点,OD∥AB交BC于D,OE∥AC交BC于E,若BC=10cm,求△ODE的周长;

2.如图,在△ABC中,AC=BC,∠C=90°

,AD是△ABC的角平分线,DE⊥AB,垂足为E。

(1)已知CD=4cm,求AC的长;

(2)求证:

AB=AC+CD。

3.已知:

如图,D是等腰△ABC底边BC上一点,它到两腰AB、AC的距离分别为DE、DF。

(1)当D点在什么位置时,DE=DF?

并加以证明。

(2)探索DE、DF与等腰△ABC的高的关系。

4.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DE、DF分别是△ABD和△ACD的高。

求证:

AD垂直平分EF。

5.如图1,点C为线段AB上一点,△ACM,△CBN是等边三角形,直线AN,MB交于点F。

图1图2

(1)求证:

AN=BM;

△CEF为等边三角形;

(3)将△ACM绕点C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

,其他条件不变,在图2中补出符合要求的图形,并判断第

(1)、

(2)两小题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有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B.有两边对应相等,且有一角为30°

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

C.有一角和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D.有两角和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A(2,-2),在y轴上确定点P,使△AOP为等腰三角形,则符合条件的点P共有()

A.2个B.3个C.4个D.5个

4.到△ABC的三个顶点距离相等的点是△ABC的()

A.三边中线的交点B.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C.三边上高的交点D.三边中垂线的交点

5.角平分线的尺规作图,其根据是构造两个全等三角形,由作图可知:

判断所构造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依据是()

A.SSSB.ASAC.SASD.AAS

6.一架长2.5m的梯子,斜立在一竖直的墙上,这时梯子底端距墙底端0.7m,如果梯子的顶端沿墙下滑0.4m,那么梯子底端将滑动()

A.0.9mB.1.5mC.0.5mD.0.8m

7.△ABC中,∠A:

A.

B.

C.

aD.

8.如图,△ABC中,AB=AC,点D在AC边上,且BD=BC=AD,则∠A的度数为()

9.如图,等边△ABC中,BD=CE,AD与BE相交于点P,则∠APE的度数是()

A.45°

B.55°

C.60°

D.75°

二、填空题:

(每小题3分,共30分)

10.如图,已知AC=DB,要使△ABC≌△DCB,只需增加的一个条件是________或________。

11.如图,△ABC中,∠ACB=90°

,以△ABC的各边为边在△ABC外作三个正方形,

分别表示这三个正方形的面积,

,则

________。

12.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2cm,面积等于1平方cm,则它的顶角的度数为________。

13.已知,如图,O是△ABC的∠ABC、∠ACB的角平分线的交点,OD∥AB交BC于D,OE∥AC交BC于E,若BC=10cm,则△ODE的周长________。

14.如图,在Rt△ABC中,∠B=90°

,∠A=40°

,AC的垂直平分线MN与AB相交于D点,则∠BCD的度数是________。

15.如图,∠AOP=∠BOP=15°

,PC∥OA,PD⊥OA,若PC=4,则PD的长为________。

16.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30°

,腰长为a,则其底边上的高是________。

17.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E,若AC平分∠DAB,且AB=AC,AC=AD,有如下四个结论:

①AC⊥BD;

②BC=DE;

④△ABC是正三角形。

请写出正确结论的序号________(把你认为正确结论的序号都填上)。

三、(每小题6分,共12分)

18.已知:

当D点在什么位置时,DE=DF?

19.如图是第七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的会徽。

它的主题图案是由一连串如图所示的直角三角形演化而成的。

设其中的第一个直角三角形OA1A2是等腰三角形,且

,请你先把图中其它8条线段的长计算出来,填在下面的表格中,然后再计算这8条线段的长的乘积。

OA1

OA2

OA3

OA4

OA5

OA6

OA7

OA8

四、(每小题8分,共18分)

20.如图,在△AFD和△BEC中,点A、E、F、C在同一直线上,有下面四个论断:

(1)AD=CB;

(2)AE=CF;

(3)∠B=∠D;

(4)AD∥BC。

请用其中三个作为条件,余下一个作为结论,编出一道题。

21.如图,AD⊥CD,AB=10,BC=20,∠A=∠C=30°

,求AD、CD的长。

22.如图

(1)是用硬纸板做成的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长分别为a和b,斜边长为c。

(2)是以c为直角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请你开动脑筋,将它们拼成一个能证明勾股定理的图形。

(1)画出拼成的这个图形的示意图,指出它是什么图形。

(2)用这个图形证明勾股定理。

(3)假设图

(1)中的直角三角形有若干个,你能运用图

(1)中所给的直角三角形拼出另一种能证明勾股定理的图形吗?

在图(3)中画出拼后的示意图(无需证明)。

一、选择题

1、以下列各组数作为三角形的边长,其中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6,8,10B、5,12,13C、9,40,41D、5,6,7

2、已知命题:

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则其逆命题是(  )

A、不全等三角形的面积不相等B、面积不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全等

C、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D、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3、对于直角三角形,下列条件不能判定它们全等的是(  )

A、一锐角和相邻的直角边对应相等B、斜边和一锐角对应相等

C、两个锐角对应相等D、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

4、△ABC的边AB的垂直平分线经过点C,则有(  )

A、AB=ACB、AB=BCC、AC=BCD、∠B=∠C

5、△ABC中,边AB、AC的中垂线交于点O,则有(  )

A、O在△ABC内部B、O在△ABC的外部

C、O在BC边上D、OA=OB=OC

6、(2001•青海)不能确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  )

A、三条边对应相等B、两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

C、两角及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D、两条边和一条边所对的角对应相等

7、等腰三角形的一边为4,另一边为9,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  )

A、17B、22C、13D、17或22

8、如图,在△ABC中,∠ACB=90°

,BE平分∠ABC,DE⊥AB于D,如果AC=3cm,那么AE+DE等于(  )

A、2cmB、3cmC、4cmD、5cm

9、如图,在△ABC中,∠A=50°

,AB=AC,AB的垂直平分线DE交AC于D,则∠DBC的度数是(  )

A、15°

B、20°

C、30°

D、25°

10、(2003•烟台)如图,△ABC中,AD⊥BC于D,BE⊥AC于E,AD与BE相交于F,若BF=AC,则∠ABC的大小是(  )

A、40°

B、45°

C、50°

D、60°

11、若三角形中两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正好落在第三条边上,则这个三角形是(  )

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等腰三角形

12、点D到△ABC的两边AB、AC的距离相等,则点D在(  )

A、BC的中线上B、BC边的垂直平分线上

C、BC边的高线上D、∠A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上

13、如果三角形的一个角的平分线也是中线,则该三角形是(  )

A、直角三角形B、锐角三角形C、等腰三角形D、任意三角形

14、下列定理中逆定理不存在的是(  )

A、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B、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两边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角也相等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D、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二、填空题

15、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4,底边上的高为2,则此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 °

 .

16、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分别是5cm和12cm,则斜边长是  ,斜边上的高是cm.

17、有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长是6和10,要使这个三角形成为直角三角形,则第三边边长为 .

18、“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这个命题的逆命题是  .

19、如图,在△ABC中,∠C=90°

,DE是AB的中垂线,分别交AB、BC于点D、E,若∠B=30°

,BC=10,则CE=.

20、(2008•肇庆)如图,P是∠AOB的角平分线上的一点,PC⊥OA于点C,PD⊥OB于点D,写出图中一对相等的线段(答案不唯一,只需写出一对即可)  .

21、在△ABC中,边AB、BC、AC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P,则PA、PB、PC的大小关系是  .

22、(2005•宜昌)已知,在Rt△ABC中∠C=90°

,∠BAC=30°

,AB=10,那么BC=  .

三、证明题

23、已知:

点D是△ABC的边BC的中点,DE⊥AC,DF⊥AB,垂足分别为E,F,且BF=CE.

求证:

△ABC是等腰三角形.

24、(2006•河北)已知:

如图,在△ABC中,AB=AC,点D,E在边BC上,且BD=CE.

AD=AE.

25、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DE、DF分别是△ABD和△ACD的高,求证:

AD垂直平分EF.

26、如图,在△ABC中,AC=BC,∠C=90°

,AD是△ABC的角平分线,DE⊥AB,垂足为E.

(1)已知CD=4cm,求AC的长;

(2)求证:

AB=AC+CD.

九年级(上)单元测试卷

第一章证明

(二)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1、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

A、一锐角对应相等B、两锐角对应相等C、一条边对应相等D、两条边对应相等

2、如图,由∠1=∠2,BC=DC,AC=EC,得△ABC≌△EDC的根据是()

A、SASB、ASAC、AASD、SSS

3、等腰三角形底边长为7,一腰上的中线把其周长分成两部分的差为3,则腰长是()

A、4B、10C、4或10D、以上答案都不对

4、如图,EA⊥AB,BC⊥AB,EA=AB=2BC,D为AB中点,有以下结论:

(1)DE=AC;

(2)DE⊥AC;

(3)∠CAB=30°

(4)∠EAF=∠ADE。

其中结论正确的是()

A、

(1),(3)B、

(2),(3)C、(3),(4)D、

(1),

(2),(4)

5、如图,△ABC中,∠ACB=90°

,BA的垂直平分线交CB边于D,若AB=10,AC=5,则图中等于60°

的角的个数为()

A、2B、3C、4D、5

(第2题图)(第4题图)(第5题图)

6、设M表示直角三角形,N表示等腰三角形,P表示等边三角形,Q表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下列四个图中,能表示他们之间关系的是()

7、如图,△ABC中,∠C=90°

,AC=BC,AD平分∠CAB交BC于点D,DE⊥AB,垂足为E,且AB=6cm,则△DEB的周长为()

A、4cmB、6cmC、8cmD、10cm

8、如图,△ABC中,AB=AC,点D在AC边上,且BD=BC=AD,则∠A的度数为()

A、30°

B、36°

C、45°

D、70°

9、如图,已知AC平分∠PAQ,点B,B′分别在边AP,AQ上,如果添加一个条件,即可推出AB=AB′,那么该条件可以是()

A、BB′⊥ACB、BC=B′CC、∠ACB=∠ACB′D、∠ABC=∠AB′C

(第7题图)(第8题图)(第9题图)(第10题图)

10、如图,△ABC中,AD⊥BC于D,BE⊥AC于E,AD与BE相交于F,若BF=AC,则ABC的大小是()

A、40°

B、45°

D、60°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80°

,那么顶角是度.

12、如图,点F、C在线段BE上,且∠1=∠2,BC=EF,若要使△ABC≌△DEF,则还须补充一个条件.

(第12题图)(第13题图)(第15题图)

13、如图,点D在AB上,点E在AC上,CD与BE相交于点O,且AD=AE,AB=AC。

若∠B=20°

,则∠C=°

.

14、在△ABC中,AB=5cm,BC=6cm,BC边上的中线AD=4cm,则∠ADC的度数是度.

15、如图,在Rt△ABC中,∠B=90°

,AC的垂直平分线MN与AB交于D点,则∠BCD的度数为.

16、如图,△ABC中,∠C=Rt∠,AD平分∠BAC交BC于点D,BD∶DC=2∶1,BC=7.8cm,则D到AB的距离为cm.

17、如图,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AD⊥BC,PE⊥AB,PF⊥AC,则△DEF是

三角形.

18、如图,∠E=∠F=90°

,∠B=∠C.AE=AF,给出下列结论:

①∠1=∠2;

②BE=CF;

③△ACN≌△ABM;

④CD=DN。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注:

将你认为正确的结论都填上.)

(第16题图)(第17题图)(第18题图)

三、(每小题6分,共12分)

19、如图,在四个正方形拼接成的图形中,以A1、A2、A3、…、A10这十个点中任意三点为顶点,共能组成多少个等腰直角三角形?

你愿意把得到上述结论的探究方法与他人交流吗?

若愿意,请简要写出你的探究过程

20、已知:

菱形ABCD中(如图),∠A=72°

,请设计三种不同的分法,将菱形ABCD分割成四个三角形,使得每个三角形都是等腰三角形.(画图工具不限,要求画出分割线段;

标出能够说明分法所得三角形内角的度数,没有标出能够说明分法所得三角形内角度数不给分;

不要求写出画法,不要求证明.)

注:

两种分法只要有一条分割线段位置不同,就认为是两种不同的分法.

分法一:

         分法二:

分法三:

四、(每小题6分,共18分)

21、已知:

如图,∠A=∠D=90°

,AC=BD.

OB=OC

22、已知:

如图,P、Q是△ABC边BC上两点,且BP=PQ=QC=AP=AQ,求∠BAC的度数.

如图,等腰梯形ABCD中,AD∥BC,AB=CD,点E为梯形外一点,且AE=DE.求证:

BE=CE.

五、(每小题8分,共16分)

24、阅读下题及其证明过程:

已知:

∠BAE=∠CAE.

证明:

在△AEB和△AEC中,

∴△AEB≌△AEC(第一步)

∴∠BAE=∠CAE(第二步)

问:

上面证明过程是否正确?

若正确,请写出每一步推理根据;

若不正确,请指出错在哪一步?

并写出你认为正确的推理过程。

25、如图1,点C为线段AB上一点,△ACM,△CBN是等边三角形,直线AN,MC交于点F。

(1)求证:

△CEF为等边三角形;

(3)将△ACM绕点C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0,其他条件不变,在图2中补出符合要求的图形,并判断第

(1)、

(2)两小题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不要求证明)

九年级第一章单元练习卷1姓名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在△ABC中,∠A-∠C=25°

,∠B-∠A=10°

,则∠B=;

2.如果三角形有两边的长分别为5a,3a,则第三边x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3.等腰三角形一边等于5,另一边等于8,则周长是;

4.在△ABC中,已知AB=AC,AD是中线,∠B=70°

,BC=15cm,则∠BAC=,

∠DAC=,BD=cm;

5.在△ABC中,∠BAC=90°

,AD⊥BC于D,AB=3,AC=4,则AD=;

6.在等腰△ABC中,AB=AC,BC=5cm,作AB的垂直平分线交另一腰AC于D,连结BD,如果△BCD的周长是17cm,则△ABC的腰长为.

二判断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已知线段a,b,c,且a+b>c,则以a、b、c三边可以组成三角形()

2.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

3.有两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4.有两边和其中一边上的高对应相等的两上三角形全等()

5.当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等于60°

时,这个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6.一腰和底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

三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已知△ABC中,∠A=n°

,角平分线BE、CF相交于O,则∠BOC的度数应为(  )

(A)90°

°

(B)90°

(C)180°

-n°

(B)180°

2.下列两个三角形中,一定全等的是()

(A)有一个角是40°

,腰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B)两个等边三角形

(C)有一个角是100°

,底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D)有一条边相等,有一个内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3.一个等腰三角形底边的长为5

,一腰上的中线把其周长分成的两部分的差为3

,则腰长为()

(A)2

(B)8

(C)2

或8

(D)10

4.已知:

如图,在△ABC中,AB=AC,BC=BD,AD=DE=EB,则∠A的度数是()

(A)30°

(B)36°

(C)45°

(D)54°

四(本题8分)

如图,AD是△ABD和△ACD的公共边.求证:

∠BDC=∠BAC+∠B+∠C.

五(本题10分)

已知D是Rt△ABC斜边AC的中点,DE⊥AC交BC于E,且∠EAB∶∠BAC=2∶5,

求∠ACB的度数.

六(本题10分)

如图,AB=AC,CE⊥AB于E,BD⊥AC于D,求证:

BD=CE.

七(本题10分)

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的AC边上取中点D,BC的延长线上取一点E,使CE=CD.求证:

BD=DE.

八(本题10分)

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中,D、E分别为BC、AC上的点,且AE=CD,连  结AD、BE交于点P,作BQ⊥AD,垂足为Q.求证:

BP=2PQ.

九年级(上)数学单元测试卷

第一章证明

(二)

班级姓名成绩

1、△ABC中,AB=AC,BD平分ABC交AC边于点D,∠BDC=75°

,则∠A的度数为()

A.35°

B.40°

C.70°

D.110°

2、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锐角的个数不少于()

A.1个B.2个C.3个D.不确定

3、适合条件∠A=∠B=

∠C的三角形一定是()

A.锐角三角形B.钝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任意三角形

4、用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下列图形:

①平行四边形(不包含菱形、矩形、正方形);

②矩形;

③正方形;

④等腰三角形,一定可以拼成的图形是()

A.①②B.②④C.①④D.②③

5、如图,D在AB上,E在AC上,且∠B=∠C,那么补充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BE≌△ACD的是( )

A.AD=AE  B.∠AEB=∠ADC C.BE=CD  D.AB=AC

(第5题图)(第10题图)

6、如图,⊿ABC

⊿FED,那么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FC=BDB.EF∥AB

C.DE=BDD.AC∥ED

7、等腰三角形的一边为4,另一边为9,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

A.17B.22C.13D.17或22

8、有两个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饿两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