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8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696544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4.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8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8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8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8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8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8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8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8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8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8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8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8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8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8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8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8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8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8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8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8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8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8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8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8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3)辛亥革命

①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的同盟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②1911年10月10日,发起武昌起义,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③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④1912年3月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⑤意义:

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

二、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1.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实业救国思潮兴起,商办企业数量和规模迅速扩大。

2.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

(1)背景

①民国的建立和民国政府实行了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

②民族资产阶级受“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积极投身于兴办实业的运动中。

③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等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的有力推动。

④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2)表现:

1912~1919年,民族工业发展迅速,其中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快。

代表人物有张謇、荣宗敬、荣德生等。

(3)特点:

地域不平衡(集中在沿海、沿江地区);

部门不平衡(轻工业发展迅速);

短暂。

(4)影响:

为新文化运动和中国民主革命向新民主主义转变奠定了基础。

三、政治制度近代化的设计

1.维新思想

(1)背景: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队伍壮大;

西方思想不断传入;

民族危机的加深。

(2)内容:

发展资本主义;

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

倡西学。

(3)代表人物

①康有为:

发动“公车上书”,初步形成维新变法纲领;

出版《孔子改制考》,以孔教名义提出变法要求;

学习西方民主政治。

②梁启超:

宣传民权学说,提倡维新变法,批判封建君主专制,要求“伸民权”“设议院”。

③严复:

提倡进化论思想,成为激发人们要求变法图强的理论武器。

(4)特点:

将西方启蒙思想与中国儒家思想结合起来,利用进化论思想来宣传维新变法。

(5)意义

①为戊戌变法奠定了思想基础。

②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2.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1)提出:

1905年,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孙中山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三民主义思想。

(2)评价:

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但未明确提出反帝,也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3.新文化运动

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

(2)兴起: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①胡适:

主张文学革命,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建设平易、新鲜、通俗的新文学。

②陈独秀:

宣扬民主与科学,反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伦理道德。

(4)内容:

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①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②宣传了民主与科学,起到了思想启蒙、文化革新的作用。

③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6)局限性:

对东西方文化的态度片面化、绝对化;

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

四、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生活的变迁

1.物质生活的变化

(1)维新变法期间:

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并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

(2)辛亥革命时期:

辛亥革命前后,“剪辫易服”具有反清革命的色彩;

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设计的中山装,受到新派人士的欢迎。

2.交通事业的进步:

辛亥革命前夕,中国已建成多条铁路,奠定了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

3.通讯工具的变迁:

清朝晚期,电报、电话开始出现,民国时期,通讯事业进一步发展。

4.大众传媒的发展

(1)报刊业的发展:

维新派、革命派和新文化阵营都把报刊作为宣传自己主张的工具,中国报刊业呈现出繁荣景象。

(2)影视事业的发展:

1905年,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定军山》首映成功,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

(对应学生用书第53~58页)

 新政与立宪运动

角度1 清末新政的专制色彩

【典例1】(2017·

海南卷,10)1910年,清政府设立资政院“以立议院基础”。

资政院议员部分由皇帝钦定,部分由选举产生。

其职责包括议决国家军政大事、审议财政预算和修订法律等,议决事项须“具奏,恭候圣裁”。

此次改革(  )

A.实践了英国式君主立宪制

B.加强了皇帝个人的独裁统治

C.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

D.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解析:

C 材料中“资政院议员部分由皇帝钦定”“议决事项须‘具奏,恭候圣裁’”,反映出皇帝仍然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而英国式君主立宪制下国王“统而不治”,两者有本质的区别,故A项错误;

材料中议员部分是选举产生,能够参与国家政治经济重大事务的决策,并不是皇帝个人的独裁,故B项错误;

材料中皇帝在政治上仍然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体现出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故C项正确;

材料反映出皇帝对资政院的控制,不符合三权分立权力制衡的原则,故D项错误。

角度2 清末城镇乡地方自治改革

【典例2】(2018·

全国Ⅰ卷,41,节选)

材料二 清末,时人认为“地方自治者,为今世界立国之基础……于救亡之事,至为切要”。

1909年,清政府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地方自治大致按行政区划分城镇和乡两级,设立议事会为议决机关,议员由选民互选充任。

——据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末城镇乡地方自治的历史背景。

(2)问,从国内外两方面分析。

根据材料二“于救亡之事,至为切要”及时间信息“1909年”结合清末政府改革的有关内容可知国内客观方面内忧外患;

主观方面清政府为挽救危机进行改革。

据“议事会”“选民互选”等内容可知是受到了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

答案:

(2)内忧外患;

西方民主思想传播;

清末新政,改革政治制度。

【思维深化】

一、清末新政——“中体西用”指导下的清政府的自救运动

背景

措施

积极影响

消极影响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的打击;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

清政府内部改革派推动

包括“裁冗衙”“裁吏役”“停捐纳”。

1901年7月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位列六部之首

政权机构近代化。

“新政”使清末政权机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除内阁、军机处仍旧外,新设立或改名称的有:

外务部、学部、民政部、商部、陆军部;

新政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催生边疆问题。

清末新政时期清政府开始改变原有的边疆地区治理模式,开放“蒙禁”,在青藏地区“改土归流”;

同时将内地汉人大批移民边疆地区;

由于“新政”操之过急、措施不当,产生一系列问题

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重工商,振农业。

1903年成立商部,各省设商会;

颁布了一系列工商业规章和奖励实业办法,允许自由发展实业,奖励兴办工商企业,鼓励组织商会团体

推动自由经济发展。

否定了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使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

增加人民负担。

新政在实施过程中大大增加了人民的税捐负担,百姓怨声载道

文化

“中体西用”思想的指导

建学堂、兴留学、废科举。

1905年,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

新学教育兴隆,结束了科举制度的历史;

清末出现了办学、留学的热潮;

促进西方近代思想的传播

军事

清朝军队战斗力弱,急需改革

改军制,扩新军。

编练新军成为清政府“新政”的核心内容

中国军队近代化。

新建陆军是中国建立真正意义上的近代军队的首次努力,对日后中国军队的军制、作战、训练、编制等方面都有重大影响

袁世凯集团崛起。

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编练新军,成为其崛起的资本

法律

法律体系落后且不健全

参酌各国法律,修订律令

促进法律近代化。

《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大清新刑律》《民律草案》,分别在程序法和实体法领域为中国法律的近代化奠定了基础

二、预备立宪

1.背景

(1)《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成为列强在华共管的有力工具。

列强要求清政府披上“民主宪政”的外衣。

(2)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反清民主革命蓬勃发展。

(3)代表资产阶级右翼和一部分地主官僚的君主立宪派的积极推动。

(4)直接原因:

1905年的日俄战争,日本以君主立宪小国战胜俄国那样一个专制大国,给清廷上下以很大震动。

(5)清末新政的推动。

2.过程

(1)1905年,清政府派载泽、端方等五大臣出洋考查宪政。

(2)1906年,颁布“预备仿行宪政”的谕旨。

(3)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规定皇帝拥有极大的权力,事实上仍同封建专制没有什么区别。

(4)1909年,改元宣统,3月,下诏重申“预备立宪”,命各省当年内成立咨议局。

(5)1911年5月,清政府裁撤军机处等机构,组成“皇族内阁”。

“预备立宪”骗局暴露,民主革命更加高涨。

预备立宪宣布失败。

3.历史影响

(1)进步性。

是中国两千多年封建专制向“宪制”的一次和平过渡。

皇权的至高无上已经受到冲击,这在当时的中国已经是一个进步。

(2)保守性和欺骗性。

这场宪政改革加剧了中央与地方以及阶级之间的矛盾等,引起了社会的极大混乱,加速了清政府的覆灭。

 中国近代工业化与城乡人口流动

角度 晚明农村人口流动

【典例】材料 在中国历史上,从来都是“末富居多,本富尽少”,单纯种田很难发家致富。

在晚明农村,那些经营地主或富裕农民,更懂得这种经营之道。

他们一方面开商行、典当、贩盐、开矿、航海、捕鱼,大逐工商之利,不断增殖商业资本。

另一方面,以“种田利最薄”,雇工种田,“收支两抵”“无利可图”,甚至“亏本折利”,得不偿失。

因此,多种田不如多治地,于是大量“改粮他种”,把商业资本引入商业性农业生产领域,进行的是以交换价值为目的的商品生产。

由于他们的生产规模比较大,用工多,不可能尽是自己参加劳动,必然要雇工。

这样当然也有助于加快农村的人口流动。

——万明《晚明社会变迁问题与研究》

问题: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晚明农村人口流动加快的因素,并简析其历史影响。

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信息“大逐工商之利,不断增殖商业资本”“商品生产”“雇工”等和所学知识概括。

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信息“有助于加快农村的人口流动”等和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组织答案。

因素:

商品经济的发展;

农民观念的变化;

市镇经济的繁荣;

雇工经济的兴起;

一定的资本意识。

历史影响:

促进了中国古代经济的繁荣,创造了辉煌的农业文明;

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促进了市民阶层的发展壮大;

促进了文化的繁荣。

中国近代城乡人口流动

1.中国近代城市化进程

(1)起步:

1840~1895年。

城市化主要在沿海沿江地区进行,整个国家的城市化进程缓慢。

主要原因:

推动近代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由外贸带动兴起的“商业化”,刚刚产生的工业化对近代产生的拉力十分有限;

社会动乱。

(2)初步发展:

1895~1937年。

主要表现在:

城市人口增长较快;

一批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兴起;

20世纪以来,部分大中城市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随着城市近代工业的发展,城市内在发展的动力增强,城市吸引力加大,接收劳动力的能力增强;

农村的推力加大,大批农民的破产迫使他们离开农村进入城市。

(3)衰退与停滞:

1937~1949年。

整体衰退的主要原因是战乱,但期间也有局部发展。

东北地区由于工业化的畸形发展,城市化也呈现畸形发展;

抗战时期由于大批政府机构、学校、企业、军队和居民迁入西北、西南地区,带动了这些地区的城市化。

2.近代城乡关系的变动趋势

(1)城乡经济的双向流动。

一方面,随着近代城市数量的增加和缓慢发展,尤其是城市人口的增加,客观上要求农村向城市输入更多农业剩余,以支持城市的生存和发展需要;

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工商业发展,原有的狭小的城市市场已经不能满足工商业发展的需要,客观上要求城市去开拓广大的农村市场。

(2)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和人口的回流。

①在城市“拉力”和农村“推力”共同作用下,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流动,主要方向是东南沿海、沿江地区。

②由于近代城市经济商强工弱的格局,“拉力”不足;

农村自然经济结构牢固,导致人口的回流现象。

③城市对农村的掠夺和破坏,不仅强化了农业时代的剥削方式,还增加了殖民掠夺和资本主义的剥削方式,使城乡关系更加不协调,严重对立。

④沉重的苛捐杂税和工农业产品价格的剪刀差,使城乡差距越拉越大。

 清末民初的教育转型

角度1 影响清末民初教育转型的因素

全国Ⅰ卷,29)1904年,湖南、四川、江苏、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9个省份留日学生共计1883人,占全国留日学生总数的78%,直隶亦有172人,山西、陕西等其他十几个省区仅有351人。

影响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有别

B.革命运动在各地高涨程度存在差异

C.清政府鼓励留学的政策发生变化

D.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不同

A 题干材料反映的是1904年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历史现象,即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山西、陕西等内地则相对较少。

运用所学知识可知,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地区遭受西方列强侵略较早,自然经济解体程度较高,商品经济较为发达,对外交通便利,人们思想开放程度较内地高;

而山西、陕西等地深处内陆,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小,开放程度较低,故A为正确选项。

D项有一定关系,但不如A项全面,可排除。

B项无法解释题干叙述的历史现象,可排除。

清末新政时期,朝廷虽然鼓励留学,但并未在1904年改变政策,也未对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地区实施政策倾斜,故C项可排除。

角度2 清末教育转型的指导思想

【典例2】(2017·

海南卷,9)清末举行的一次科举特科考试,论题为“《大戴礼》(即汉代戴德所编辑整理的《礼记》)‘保,保其身体;

傅,傅其德义;

师,导之教训’与近世各国学校体育、德育、智育同义论”,要求论证中国传统教育与西方教育同义。

这反映了(  )

A.近代教育体制已经确立

B.中体西用治国理念的推行

C.朝廷借科举倡导回归国学

D.西方教育思想成为主流

B 从题干来看,清末举行的一次科举特科考试,要求论证中国传统教育与西方教育同义,说明西方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已被清朝统治者认可,这是对“中体西用”理念的实践,故B为正确项;

由此可知,中国传统教育居于主流地位,而西方教育居于次要地位,故可排除D项。

近代教育体制在清末尚未确立,故A项错误。

清政府一直没有背离过儒学,也就不存在借科举倡导回归儒学一说,故C项错误。

角度3 清末教育转型的曲折性

【典例3】(2016·

全国Ⅲ卷,29)1903年,张之洞等拟《奏定学堂章程》,其中规定禁止使用“团体”“膨胀”“舞台”“影响”“组织”“运动”“报告”“观念”等新名词,其根本目的在于(  )

               

A.抵制维新思想的传播B.保证民族语言的纯洁性

C.反对向西方学习D.维护传统的意识形态

D 张之洞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主张中体西用,据此分析其学制改革中禁用具有民主色彩的新名词等信息,可以推知其“维护传统的意识形态”之用意,B、C两项错误,D项正确。

维新思想的核心主张是变革政治,建立君主立宪制,主要存在于19世纪末,维新变法运动失败后,转向保守而渐趋沉默,维新思想已经不是清政府主要威胁,20世纪初,革命派已经成为清王朝的主要威胁,A可排除。

一、清末民初教育转型的表现

教育目标由维护清王朝统治向培养现代化人才推进;

教学组织形式从传统私塾教学向近代班级授课转变;

教学内容从儒家道德伦理、传统经典文著向近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音体美等内容转变;

教学方法从死记硬背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教育体制方面从杂乱无序到条理分明。

二、清末民初教育转型的过程

鸦片战争后

魏源等人提出改革科举制度,选拔有“经世致用”才能的人,主张“向西方学习”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以西方文化批评传统文化,并力图把两者结合起来创造一种新文化的起点。

儒家文化受到动摇,传统文化的衰败加速

洋务运动时期

“体用之争”冲击了“夷夏之辨”,为西学传播创造了条件,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迈出了近代教育变革的第一步

戊戌变法时期

废除八股,改革科举制度;

在北京设立京师大学堂,各地筹办高、中、小各级学堂;

筹备设立铁路、矿务、农务、茶务、蚕桑、医学等专门学堂;

建立译书局、编译学堂,编译外国书籍;

派人出国留学等。

大大加速了传统教育的转型

清末新政时期

癸卯学制,是我国首次施行的全国性法定学制系统,是我国近代学制的开端。

该学制规定学堂的立学宗旨是“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文学为基,俾学生心术壹归于纯正,而后以西学瀹其知识,练其艺能,务期他日成才,各适实用”

中华民国初期

(1)确立了“五育并举”(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的教育宗旨

(2)颁布的壬子癸丑学制,是近代资产阶级对封建教育的第一次系统的改革;

它缩短了教育三至四年,使教育易于普及;

取消了奖励毕业生科举出身的制度;

女子教育取得了一定地位,初等小学男女同学,中等以上学校专门设立女校;

在课程改革上,取消了忠君、尊孔的课程,增加了自然科学和生产技能的内容;

改进了教学方法

续表

1919年五四运动后

壬戌学制,教育改革标准为适应社会进化之需要,发挥平民教育精神,谋个性之发展,注意国民经济力,注意生活教育,使教育易于普及,多留各地方伸缩余地

三、影响清末民初教育转型的因素

1.西学东渐,中西方文化的冲突加速教育转型。

2.农民起义动摇了传统儒家文化的统治地位,加速了传统教育的衰败。

3.清政府的自救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推动了教育转型。

4.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近代教育提供物质基础。

5.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把教育改革作为救亡图存的重要手段,推动了教育的转型。

 中国近代民族主义

角度 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中西方近代民族主义的比较

【典例】(2017·

全国Ⅰ卷,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专制王权下的法国,国王曾自视为民族的代表,路易十四声称“朕即国家”“朕即民族”。

启蒙思想家主张人民主权,抨击君主专制,阐述了与之相适应的民族思想:

一个民族可以没有国王而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相反,一个国王若无国民则不存在,更不必说治理国家了,甚至表示“专制之下无祖国”。

在法国大革命中,人们认为法兰西民族的成员不仅居住在同一地域、使用相同的语言,而且相互之间是平等的,全体法国人组成法兰西民族。

一般认为,法国大革命是法兰西民族诞生和民族主义形成的标志。

——李宏图《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

材料二 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

其在实业界,苟无民族主义,则列强之经济的压迫,致自国生产永无发展之可能。

其在劳动界,苟无民族主义,则依附帝国主义而生存之军阀及国内外之资本家,足以蚀其生命而有余。

故民族解放之斗争,对于多数之民众,其目标皆不外反帝国主义而已。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4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大革命对近代民族主义形成的促进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党“一大”《宣言》中的民族主义与近代法国民族主义内涵的相同之处,并说明不同之处及其产生的原因。

本题以民族主义为切入点,考查了近代东西方对民族主义的不同认识,是复习的重点。

(1)问,由材料信息“专制王权下的法国”“启蒙思想家主张人民主权”,法国人关于法兰西民族的定义从反对君主专制、启蒙思想传播、民主平等等角度组织答案。

(2)问,法国的民族主义的敌人是君主专制,而中国民族主义的敌人则是帝国主义,两者都追求平等;

法国追求的是公民的民主平等,而中国追求的则是民族间的民主平等,这是两国主要社会矛盾决定的。

(1)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

君主专制被推翻;

等级制度被废除;

《人权宣言》宣布了天赋人权和公民平等。

(2)相同:

追求民主与平等。

不同:

法国民族主义是反对国内专制;

国民党“一大”《宣言》中的民族主义突出反对帝国主义。

原因:

封建专制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法国社会主要矛盾,争取主权在民是主要任务;

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争取民族独立是主要任务;

中国共产党和苏俄的影响。

一、中国传统民族主义与西方近代民族主义的不同内涵

1.中国传统民族主义

(1)主要观点:

一是华夏中心观,二是华尊夷卑观,三是建立在华尊夷卑观基础之上的“夷夏之辨”的观念。

(2)划分民族的方法:

以文化上是否归附为标准,中国乃文明之国,非方位、界域、种族所限。

(3)中外关系基础:

不是各国拥有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世界秩序也不是独立、平等的民族国家集合体,而是以中国为中心的同心圆,其他民族只是中国文化教化的对象。

(4)中国传统民族思想:

基础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相信中国文化是最优秀的,二是认为这一优秀的文化是民族认同的最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符号。

因此,在中国人看来,维护民族利益主要表现在维护中国的文化和制度,特别是纲常名教上。

2.西方近代民族主义含义

(1)指各民族建立政治实体和现代民族国家的历史过程。

(2)是建立民族国家过程中所体现的理论、原则和理想。

(3)政治集团追求民族国家的行动。

(4)民族成员的心理状态,即表现出对民族国家超越一切的高度忠诚和对本民族优越性的坚定信仰。

二、近代中国民族主义

1.原因

(1)外来侵略:

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和压迫所造成的社会危机是近代民族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

(2)原有传统:

固有的传统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