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下历史第一二三单元测试含答案题分解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697717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04.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下历史第一二三单元测试含答案题分解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人教版八下历史第一二三单元测试含答案题分解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人教版八下历史第一二三单元测试含答案题分解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人教版八下历史第一二三单元测试含答案题分解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人教版八下历史第一二三单元测试含答案题分解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人教版八下历史第一二三单元测试含答案题分解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人教版八下历史第一二三单元测试含答案题分解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人教版八下历史第一二三单元测试含答案题分解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人教版八下历史第一二三单元测试含答案题分解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人教版八下历史第一二三单元测试含答案题分解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人教版八下历史第一二三单元测试含答案题分解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人教版八下历史第一二三单元测试含答案题分解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人教版八下历史第一二三单元测试含答案题分解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人教版八下历史第一二三单元测试含答案题分解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人教版八下历史第一二三单元测试含答案题分解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人教版八下历史第一二三单元测试含答案题分解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人教版八下历史第一二三单元测试含答案题分解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人教版八下历史第一二三单元测试含答案题分解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人教版八下历史第一二三单元测试含答案题分解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人教版八下历史第一二三单元测试含答案题分解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下历史第一二三单元测试含答案题分解文档格式.docx

《人教版八下历史第一二三单元测试含答案题分解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下历史第一二三单元测试含答案题分解文档格式.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八下历史第一二三单元测试含答案题分解文档格式.docx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中国人深知“户破堂危,唇亡齿寒”、“救邻自救”的道理,当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时,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央政府便派谁为司令员率军队入朝作战(  )

A.彭德怀  B.林彪  C.邓小平  D.刘伯承

11.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作战的军队有(  )

①中国人民志愿军 ②朝鲜人民军队 ③“联合国军” ④苏联人民志愿军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

12.“他的名字及英雄事迹被镌刻在上甘岭北面的五圣山石壁上。

”他是(  )

A.董存瑞  B.黄继光  C.邱少云  D.刘胡兰

13.李明自习课上与其他同学讲话,老师让他读一读邱少云的事迹,其用意是让他学习(  )

A.集体主义精神  B.艰苦奋斗精神

C.爱国主义精神  D.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14.一首《英雄赞歌》“为什么战旗美如画?

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为什么大地常春在?

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还有迷人的《一条大河》“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多少年来,当这熟悉的旋律响起时,多少人不免心潮澎湃,联想起(  )

A.土地革命战争  B.解放战争

C.抗日战争    D.抗美援朝战争

15.彭德怀在《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中指出:

“它雄辩地证明:

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这段话应当是发表在哪一年(  )

A.1950年  B.1951年  C.1952年  D.1953年

16.美国上将克拉克在签字时哀叹,“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议上签字的将军。

”下面哪幅历史图片真实地记录了这一刻(  )

 

ABCD

17.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原因是(  )

①抗美援朝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②党的英明决策和正确指挥

③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④志愿军和朝鲜军民的英勇战斗⑤中国军事、经济实力强大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⑤

18.抗美援朝战争“打败美帝野心狼”,中国人民也付出巨大牺牲,这场战争对中国以及世界的影响是(  )

①打击了美国的嚣张气焰 ②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③鼓舞了世界人民保卫和平反对侵略的勇气和信心 ④进一步巩固了新中国政权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9.新中国成立时,广大农民最迫切的要求是(  )

A.得到土地    B.反腐败C.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D.实现工业化

20.右图农民所作所为的依据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共“八大”决议

21.“地主”一词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完全退出是在(  )四川金堂县贫农分到土地

A.1950年  B.1951年  C.1952年  D.1953年

22.建国初期开展的土地改革主要发生在(  )

A.新解放区 B.全国农村地区C.除西藏以外的农村地区D.除了少数民族地区以外的农村地区

23.下列关于土地改革意义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B.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C.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D.在农村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

24.1951年我国民族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是(  )

A.西藏和平解放 B.抗美援朝开始 C.新中国成立  D.土地改革完成

25.在新中国建立之初进行的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运动的共同作用是(  )

A.消灭了地主阶级B.基本上肃清了国内外反动势力C.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 D.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二、非选择题(50分)

26.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在政权建设上、民族关系上、农民问题上、国防建设上面貌焕然一新。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8分)

(1)1949年以后,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是:

(2)1951年和平解放的少数民族地区是:

(3)打退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侵略者,巩固了东北国防安全的事件是:

(4)使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成为土地的主人的事件是:

27.共青团中央和中央党史研究室、国家档案局一起主办的“民族魂”网站,很受青少年朋友喜爱,网友亲切地称誉它是“网上人民英雄纪念碑”。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6分)

(1)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没有忘记为新中国的成立奉献生命的历次战争中牺牲的英雄们,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以示纪念,这一决议是在哪次会议上通过的?

(2)如果能够回到建设初期,你也热情参与人民英雄纪念碑方案的设计,你会选取哪些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作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浮雕呢?

请举两例,并说明理由。

(3)如今人们纪念英雄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如在“民族魂”网站上,就设计了许多英雄人物的主题网站片(FLASH)。

请你也参与,为该网站选择一位建国初期五十年代的一个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并说明选择的理由。

(4)无论是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还是在今天和平时期,人们都有一种英雄情结,要继承民族精神、体现民族魂。

但也有的同学说,现在都是和平时期了,中国又不打仗,如何才能成为“英雄”呢?

请你结合实际,谈谈看法。

28.历史图片是历史场景的形象呈现,是历史过程的真实记录,每一幅图片都生动叙说着一段历史。

请以下面三幅图片呈现的历史信息为核心,简要说明20世纪四十年代末五十年代初,中国社会发生的巨变。

(友情提示:

观察三幅图所记录的历史事件,然后从这些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中叙述说明)(12分)

图一图二图三

29.开展社会调研,可以增强对历史的感悟。

为此,某校八年级

(1)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决定利用国庆节长假期间,走访调查“土地改革”的历史情况。

请你为他们参谋,就下列问题提出你的意见。

(14分)

(1)走访的对象应该在城市还是农村?

为什么?

(2)采取调查形式有“人物访谈”和“问卷调查”,哪一种形式更适合访谈对象?

(3)设计的调查提纲事先要交给受访问者,请你帮助提出两个问题。

注意不能脱离主题。

(4)查阅历史资料时,一定要查看哪部历史文献?

(5)通过此次调查,对土地改革应该有哪些感悟?

第一单元测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A

D

C

B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2)西藏。

(3)1950~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

(4)1950~1952年土地改革。

27.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2)答案开放,只要是符合反侵略反封建斗争的事件或人物都可以。

如人物类:

林则徐,他领导的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是中国近代社会的第一次巨变;

事件类:

《新青年》与新文化运动,大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百团大战,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3)如抗美援朝战争、历史人物黄继光、邱少云等。

他们身上体现了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体现了“民族魂”。

(4)答案开放。

和平时期也能成长为英雄。

学习英雄,关键是继承英雄精神,即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以及奋斗不息的民族精神等。

体现在学习生活中,要把个人的理想与祖国各项建设的需要结合起来,不怕苦,不惧挫折,勇于担负责任,顽强拼搏,现在打好基础,将来为祖国做出更大贡献,争取成为新时代的“英雄”。

28.提示:

图一是开国大典;

图二是朝鲜战争的交战双方在板门店签署停战协定;

图三是向农民宣传“土地改革法”。

按题意叙述: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人民民主政权建立。

1950~1953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1950?

D1952年中央在新解放区进行了土地改革,这两件大事,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使国家形势趋于稳定。

29.

(1)农村。

因为土地改革是在农村进行的。

(2)“人物访谈”形式。

因为采访的对象都是五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生活不便;

而且因为历史原因,他们的文化水平大都不高。

(3)答案开放,只是切合题意即可。

如:

土改时,家里分得了多少地?

是如何分地的?

土改前后,家里生活有了哪些改变?

等等。

(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5)提示:

可以谈土改原因或土改的影响等。

八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二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 

(共50分)

1.我国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以五年为单位编制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始于(  )

 

A.1951年B.1952年C.1953年D.1956年

2.下列表格反映了建国初期的经济现状,对此理解不恰当的是(  )

中国(1952年产量)

印度(1950年产量)

美国(1950年产量)

钢产量(人均)

2.37千克

4千克

538.3千克

发电量(人均)

2.76千瓦时

10.9千瓦时

2949千瓦时

A.我国工业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也不如印度

B.经过三年经济恢复,新中国工业生产虽然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基础仍然薄弱

C.这是我国开始“大跃进”运动的背景,“大跃进”的目标是钢产量赶超美国

D.这是我国制订“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之一

3.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非常重视西藏地区的建设,下列哪项是在“一五”计划期间完成的(  )

A.西藏和平解放B.建成青藏、川藏、新藏公路 

C.建成青藏铁路D.派孔繁森等干部支援西藏建设

4.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重工业项目集中建设在(  )

A.华北地区B.西北地区C.东北地区D.华南地区

5.1957年是有纪念意义的,因为这一年(  )

A.我国开始生产出第一辆国产汽车“解放牌”汽车 

B.三大改造结束,我国建成社会主义制度

C.中共“八大”召开,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热情高涨 

D.“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6.有的人的名字暗含纪念意义,比如有人名叫“国庆”,因为他出生在国庆节,那么名叫“纪宪”的人可

能出生在哪一年(  )

A.1951年B.1952年C.1953年D.1954年

7.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前,曾有1.5亿人民参加讨论,提出

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这充分说明(  )

A.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B.它体现了人民的意志

C.它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订的 

D.它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

8.建国初期,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个体生产拉大了农民之间的差距 

B.广大农民强烈要求实现农业合作化

C.分散、落后的个体经济很难满足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D.人民群众渴望建成社会主义制度

9.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主要方式是(  )

A.没收资本家的财产B.开展合作化运动 

C.组织生产合作社D.实行公私合营

10.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  )

①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②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③已经由农业国转变

为工业国④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11.1956年初,毛泽东对秘书田家英说:

“我很高兴,1949年全国解放时都没有这么高兴。

”这是因为,

1956年(  )

A.三大改造即将完成,我国正逐步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B.“一五”计划超额完成,我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C.土地改革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彻底完成

D.大庆油田建成,我国实现了原油和石油产品全部自给

12.中国共产党开始在实践中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标志是(  )

A.1958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B.中共“八大”的召开

C.在全国范围进行土地改革D.进行三大改造

13.中共“八大”为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八大”作出正确决策的基础是

(  )

A.对国内主要矛盾的分析  

B.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很高

C.全国土地改革的完成  

D.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制订

14.某报报道:

“河南省西平县和平村农业社宣布小麦亩产7320斤”。

这是发生在(  )

A.“一五”计划期间B.“大跃进”时期 

C.“文革”时期D.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

15.下列各项中凭主观愿望,不能实事求是的是(  )

A.“大跃进”运动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订

C.“一五”计划的制订与施实D.中共“八大”制订党和人民的任务

16.以下史实违背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这一客观规律的是(  )

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B.全国领土基本解放 

C.人民公社化运动D.大跃进运动

17.“谁说我们笨,不如西洋人?

有了总路线,英美落后尘。

”从这首大跃进时期的口号中,我们可以获取

的历史信息有(  )

①高指标、瞎指挥严重泛滥②“共产”风盛行③全国陷入动乱

④人们充满了迫切要求改变经济落后的愿望

A.①②③B.②③C.①④D.①②③④

18.20世纪50年代末,中国出现了严重的“左”的错误,其主要标志是(  )

①高指标②瞎指挥③打倒一切,全面内战④浮夸风⑤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⑥“共产”风

A.①②③④⑥B.①②③④C.①②④⑥D.①②③④⑤

19.“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  )

A.广大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热情高涨的进步产物 

B.社会主义建设必需的方式

C.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D.三大改造的继续

20.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农民、农业、农村的发展。

在建国初期就多次推动农村变革,其中哪一次是大大解

放了农村生产力(  )

A.土地改革B.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C.建立人民公社D.开展大跃进运动

21.某同学在网上看到许多毛泽东主席像章,其中一枚像章背后刻着的数字表明是“1969年6月”制作。

由此可以断定该像章是(  )

A.建国初期的B.抗美援朝时期的 

C.“文化大革命”时期的D.三大改造时期的

22.下列关于“文化大革命”发生原因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中国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低下 

B.中国的人口越来越多

C.以“阶级斗争”为纲发展的恶果 

D.新中国政权当时面临着被颠覆的危险

23.“正正反反,反反正正,正反一样;

是是非非,非非是是,是非不分。

”这首对联反映了“文化大革命”

时期的状况,下列哪些是这一时期“是非”不分的表现(  )

A.1971年9月13日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B.1967年2月,中央“文革”小组指责一些老干部的行为是“二月逆流”

C.1976年清明节,人民群众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开展“四五运动”

D.1976年,华国锋、叶剑英领导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

24.“文革”中最大的一起冤案是(  )

A.老干部批评“文革”错误做法,反被诬为“二月逆流”

B.1976年群众在天安门前悼念周恩来,却被“四人帮”强压下去

C.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诬为“叛徒、内奸、工贼”,开除出党,并非法监禁,迫害而死

D.“四人帮”借批林彪,把矛头指向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

25.下列示意图哪一趋势最足以显示“文革”期间工业总产值的变化(  )

注:

图中x代表年代,y代表工业生产总值

26.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重视民主政治建设,但也走了不少弯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材料二 叶剑英首先拍案而起,说:

“你们把党搞乱了,把政府搞乱了,把工厂、农村搞乱了!

你们还嫌不够,还一定要把军队搞乱!

这样搞,你们想干什么?

”徐向前激愤地拍着桌子说:

“军队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支柱。

你们这样把军队乱下去,还要不要这个支柱!

──上述两则材料均选自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1)材料一所说的内容出自哪部文件?

该文件是哪一年制定的?

(2)材料二中的“你们”是些什么人?

他们“想干什么”?

(3)材料二反映的历史行为与材料一 内容规定是否相符?

我们应该从叶剑英、徐向前等老干部身上继承什么精神?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材料二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材料三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上述三则材料均选自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请回答:

(12分)

(1)材料一 是哪一时期的基本任务?

列举这一时期的主要成就。

(最少三项)

(2)材料二 是哪一年哪次会议上制定的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

它起到了什么作用?

(3)材料三 是哪一年提出来的社会主义总路线?

你如何评价这个总路线?

28.以下是我国从1953~1978年25年间的工农业总产值变化的情况,阅读后请回答问题:

表格一:

时段

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

1953~1957年

14.6%

1958~1962年

0.6%

1963~1965年

15.7%

1966~1976年

7.1%

表格二:

年份

1966~1967

1967~1968

1972~1973

1974~1975

工农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

-9.6

-4.2

9.21

1.9

──以上材料摘编自《中国现代史资料选辑》

(1)表格一中的数字变化反映了这25年间国民经济发展经历了什么过程?

其中不正常的情况主要有哪几次?

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表格二所示,为什么1973、1975年出现两次较大的增长?

(3)这25年来经济建设既有成果也有教训,请你谈谈应该吸取哪些教训?

29.2007年适逢中共“十七大”召开,为此,某校开展以宣传新中国建设成果为主题的图片展,请你参与,根据下列图片完成展出要求。

(1)人物篇:

他们(指下面图中三位历史人物)是20世纪60年代感动中国的英雄楷模,请你分别在三幅图下面写上人物简评(注:

每个人物简评字数不得超过50字)。

图一 

图二 

图三

(2)成就篇:

实现工业化是全国人民追求的目标。

为此,党在不同时期领导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请你为下列图片注上时期。

图四鞍山大型轧钢厂 

图五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图六大庆油田油井试喷成功

(3)感悟篇:

建国头二十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众多成就,许多工业从无到有,请你总结出取得经济建设成就原因(两条即可)。

第二单元测试题答案

26.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54年。

(2)林彪、江青一伙人。

林彪、江青一伙相互勾结、打击老干部,篡夺从中央到地方的部分权力,阴谋颠覆无产阶级政权。

(3)不相符,破坏了人民民主权力,造成国家混乱。

学习叶剑英、徐向前等老干部坚持真理的勇气。

27.

(1)一五计划时期的。

工业:

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

1956年,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