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中心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700603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45.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XX中心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XX中心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XX中心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XX中心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XX中心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XX中心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XX中心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XX中心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XX中心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XX中心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XX中心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XX中心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XX中心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XX中心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XX中心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XX中心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XX中心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XX中心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XX中心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XX中心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XX中心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XX中心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中心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XX中心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11、国家颁布的相关政策、法规、标准;

12、承办单位提供的技术资料与文件;

13、编制单位调查、搜集的基础资料;

14、学校关于可研报告编制的委托书。

1.9建设背景

1、政策背景

《中国教育事业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指出:

要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

落实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确保校舍安全。

加强基本办学条件建设,使所有农村中小学具备基本的校园、校舍、教学设备、图书和体育活动设施。

实施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和新农村卫生校园建设工程,逐步解决超大班额问题,加强农村学校的食堂、饮水设施和厕所建设,改善卫生条件。

继续推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使所有农村初中具备计算机教室,所有农村小学具备卫星教学接收和播放系统,普及利用光盘教学或辅助教学,基本建成遍及乡村学校的远程教育网络。

《全国中小学校安全工程实施方案》指出现阶段中小学安全工程的目标为在全国中小学校开展抗震加固、提高综合防灾能力建设,使学校校舍达到重点设防类抗震设防标准,并符合对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和洪水、台风、火灾、雷击等灾害的防灾避险安全要求。

工程的主要任务是:

从2009年开始,用三年时间,对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七度以上地震高烈度区、洪涝灾害易发地区、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易发地区的各级各类城乡中小学存在安全隐患的校舍进行抗震加固、迁移避险,提高综合防灾能力。

其他地区,按抗震加固、综合防灾的要求,集中重建整体出现险情的D级危房、改造加固局部出现险情的C级校舍,消除安全隐患。

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

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巩固农村义务教育普及成果,提高农村学校公用经费和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助标准,改善农村教师待遇,推进农村中小学校舍安全排查、加固和改造。

2、国家对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的大力重视

实施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具体实践,是关系广大师生生命安全、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民生工程。

汶川特大地震沉痛教训再次表明这项工作十分必要。

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也是纳入当前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一揽子计划的一项重要任务。

温总理在十一届二次全国人大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

实施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推进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要把学校建成最安全,家长最放心的地方。

明确把实施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作为今年政府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

2009年4月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作出启动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的决定,组成有12个部门参加的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领导小组。

中央政治局会议、政治局常委会议多次研究学校建设问题。

国务院常务会议4次研究部署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时都对学校的灾后重建提出具体要求。

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高度重视和深切关怀,体现了保障校舍安全的极端重要性。

3、**省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发展状况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中小学校舍安全工作,2001年以来,先后实施了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和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省政府及时部署开展了校舍抗震安全排查,基本摸清了中小学校舍抗震安全情况,并加固了一批C级危房,拆除了一批D级危房,为全面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省地质条件复杂、各种自然灾害发生频繁,中小学学校点多面广,不少学校处在洪涝、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和地震重点监防区、高烈度区等灾害多发地区,同时,采煤塌陷区、尾矿库和病险水库等也危及校舍安全。

目前,我省还有相当数量的中小学校舍达不到现行抗震设防和综合防灾要求,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以前和“普九”早期建设的校舍问题更为突出。

已经修缮改造的校舍,仍有一部分不符合抗震设防等防灾标准和设计规范。

在全省范围内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全面改善中小学校舍安全状况,把学校建设成为抵抗自然灾害最安全的地方,直接关系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关系社会和谐稳定。

4、**市**区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开展现状

2009年9月23日,区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工作会议召开。

区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各乡镇街道分管教育的负责人、乡镇街道教委办主任、区直中小学校长及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区政府办公室副主任杜建主持,区教育局局长孙义忠传达了《区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实施方案》和省校安办关于加快推进校舍安全工程工作的通知,副区长田静出席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

田静副区长指出,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省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我区的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工作任务。

大家要深刻领会实施校舍安全工程的重要意义,增强做好此项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我区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主要任务是,从2009年开始,用3年时间,对全区中小学校存在安全隐患的校舍进行抗震加固改造或重建,使其达到当地重点设防类抗震设防标准,并符合防御其他地质灾害和防洪、防台风、防火、防雷击等安全要求。

孙义忠局长传达了《区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实施方案》和省校安办关于加快推进校舍安全工程工作的通知,明确了我区近期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工作步骤,一是组织建设、国土、地震、水务、消防、安监等部门对全区中小学校校舍进行逐栋排查鉴定。

二是根据排查鉴定结果进行科学规划。

三是根据学校危房轻重缓急的实际,用三年时间完成全区中小学校舍加固改造任务。

5、项目提出的理由

加快中小学危房改造工作,是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的重大举措,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行动,是巩固“两基”成果、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有效措施。

近年来,**区基础教育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教育结构日趋合理。

但与此不相适应的是教育硬件设施极为薄弱,基础设施差、危房多的状况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急需对现有的校舍进行改造或拆除重建。

本次借助全国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及危房改造的大好机遇,结合本区域中小学布局调整方案,高度重视校舍安全危房改造项目学校的规划工作,使全县中小学危房改造工作科学、规范、有序推进。

为进一步改善中小学的办学条件,提高中小学校舍建设安全水平,合理调整布局结构,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消除中小学校舍中大面积危旧房,加大地区基础教育设施的投入,进而改善农村中小学教学安全。

《**省发改委、**省教育厅关于编报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2010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建议方案》的通知指出:

认真落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鲁政办发(2009)42号和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的要求,统筹协作,突出重点;

要把消除辖区内中小学校舍突出的安全隐患作为重中之重。

西王庄乡中心小学始建于1930年,由于建校时间较长,同时受地方经济条件的制约,目前学校校舍陈旧,布局不合理。

学校现有两层楼房三座,其中南、中两教学楼始建于1986年,由于受当时建筑工艺和条件限制,历经30余年的风雨两座楼房已成危房,需拆除重建。

1.10项目承办单位基本情况

西王庄乡中心小学地处乡政府所在地,始建于1930年,学校占地面积18655平方米,建筑面积2270平方米,是一所乡属农村完全小学,学生主要来自乡驻地和附近付湾村、碌桥村、花沟村、黄楼村。

学校现有学生500人,设有9个普通班、1个辅读班;

共有教职工26人(党员教师5人),其中中级职称教师10人、初级职称教师16人;

本科学历教师12人、专科学历教师14人,学历达标率100%。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1消除安全隐患的需要

**小学现有教学用房均已陈旧,很多学校教室墙体多处出现裂痕,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特别是暴雨季节,师生更是担心。

现在校舍已达不到抗震设防和其他防灾等各方面要求,必须实施校舍安全工程,进行拆除新建,以保障学校师生生命财产的安全。

2.2保障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

生命安全是最重大的安全。

特别是中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民族的希望,保障他们的健康成长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社会和人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当前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局,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全面改善中小学校舍安全状况,是体现党和政府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重大举措,是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战略部署。

2.3实现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

为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把教育放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区各农村中小学均分担着培养人才,全面提高人口素质的重任,要培养合格人才,提高人口素质,各学校只有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办学条件,进一步规范育人环境,才能适应新世纪社会发展的要求。

2.4贯彻落实《防震减灾法》的需要

汶川特大地震后新修订的国家《防震减灾法》已于2009年5月1日起开始实施。

新的《防震减灾法》明确规定,学校等已经建成的建设工程,“未采取抗震设防措施或者抗震设防措施未达到抗震设防要求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抗震性能鉴定,并采取必要的抗震加固措施”。

认真贯彻《防震减灾法》,切实加强校舍安全鉴定和加固建设。

项目的实施将有效改变**小学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排除了校舍安全隐患,必将有力推动**区农村小学校办学的跨越式发展,更好地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第三章项目建设选址及建设条件论证

3.1项目区概况

**区位于省辖****部偏东,东经117°

27’34"

-117°

45’18"

,北纬34°

46’16"

-34°

57’59"

,北靠山亭区,东连苍山县,西与薛城区接壤,南同峄城区毗邻。

东西长27.1千米,南北宽21.7千米,总面积375.27平方千米,占全市总面积的8.25%。

下辖孟庄、税郭、齐村3镇,西王庄、永安2乡,光明路、中心街、文化路、龙山路、各塔埠、矿区6街道。

3.2自然条件

1、地貌 

**区境北、东、南部低山起伏,地势较高。

中、西部地势平缓。

全区地形如簸箕西向张口。

随煤矿经年深入采煤,城区地表下沉,演为陶枣盆地之盆底。

全区最高点是孟庄镇大王山,海拔405.2米;

最低点是西王庄乡洪村,海拔50.1米。

**区处鲁中南山地丘陵南沿,石灰石低山丘陵区面积176.8平方千米,占全区总面积的47.1%;

山麓平原面积198.5平方千米,占区境总面积的52.9%。

2、土壤 

全区土壤有3个土类,5个亚类,10个土属,27个土种。

褐土是主要土壤类型,面积20334.5公顷,占农林牧可利用面积的72.4%。

棕壤土面积7555.9公顷,占农林牧可利用面积的27%。

潮土又称河潮土,是发育在河流冲击物上的零星地块,面积184.3公顷。

 3、河流 

**区河流属淮河流域、湖东京杭大运河水系。

全区河道18条,多为季节性河流。

主要河流郭里集河、齐村沙河、西王庄河,发源于北部山丘地带,向南注入峄城大沙河,流域都在100平方公里以上。

4、气候 

**区位居内陆,东距黄海约150公里,属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在一定程度上受海洋的影响。

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降水较多,四季分明;

同时也存有一定的灾害性天气。

年平均气温在13.9℃左右,1月平均气温在-1℃以下,其它各月平均气温都在0℃以上,其中7月气温高达27℃。

太阳辐射总量年均120千卡/厘米2,光照时间年均2400小时,日照百分率为54%。

季风性气候明显,夏季受海洋季风控制,多东到东南风,冬季受大陆季风控制,多北到西北风。

年平均降水860毫升,65%的降水集中在7月初至9月初,冬季降水甚微,春、秋季降水各占降水总量的15%。

3.3社会经济环境概况

2008年,全区生产总值完成108.25亿元,同比增长13.1%;

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6.7亿元,增长26.9%;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6.94亿元,增长25.1%。

地方财政收入完成8.16亿元,增长19.72%;

财政收入、税收总收入占GDP的比重和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的比重分别达到7.4%、9.7%和75.1%。

工业经济质量和效益同步提高。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313家,比年初增加48家;

实现增加值79.9亿元、利税34.6亿元、利润23.1亿元,分别增长16.4%、24.4%和21.5%。

民营经济发展活力充分显现。

新增民营企业531家、个体工商户5052户,总数分别达到2970家和3.34万户;

民营经济纳税额完成5.63亿元,增长27.6%。

外贸出口势头强劲。

进出口总额完成1.75亿美元,增长20.2%;

其中出口1.62亿美元,增长16.8%,高出全市21个百分点,保持全市领先地位。

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分别达到251项和147项,在全省140个县(市、区)中分别列第59位和47位。

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22家,纳入高新技术统计范围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59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1.1%,提高了2.24个百分点。

3.4配套条件

1、供电

校内的供电来源可接入附近的村低压供电线路。

随着项目的实施,预计学校用电容量将增加10KW,建议项目实施后落实供电、用电安全。

2、供水

供水需满足三个方面的要求:

一是生活用水,二是消防用水,即既要达到供水用量,又要达到消防用水的水压设计。

经现场考察,学校内的供水系统较完善,供水多以Φ50管道通过的,压力能达到消防要求,供水保证率达90%。

3、排水

排水系统可根据学校内原设置的Φ200的排水管道直接汇入乡排水系统,也可设置暗渠处理后排入周边排污河渠,以次来满足本项目建成后的需要,部分排水系统经简单改造后可继续使用,但需注重环境治理设施的衔接。

4、交通

该学校分别位于乡政府驻地。

所在地临村区主要干道,交通便利,周围多是行政、居民区和荒地、耕地,有利于项目建设和未来发展的需要。

5、供热

根据项目建成后的使用情况,并考虑将来发展的需要,合理计算生产用热负荷,确定供热、消毒锅炉容量,这样既可满足办公、业务的需要,又能避免重复资金投入的浪费。

除用燃煤锅炉采暖外也可建议用电辅助加热,节约能源与资源,但会额外增加经营成本。

6、消防

学校水压可达到0.25—0.28MPa以上,且水量充足,可满足项目消防用水需要。

校内建筑空间较大,符合建设规划和消防设计规范。

同时,做好防洪、防潮措施。

3.5项目选址

1、场址选择原则

场址选择遵循如下原则:

(1)交通方便,便于运输;

(2)节约用地,不占良田,不占耕地;

(3)地势干燥,通风良好,便于排除雨水及生活污水;

(4)水源可靠,水质良好,有可靠的电力供应。

2、选址

根据项目建设规模、内容和特点,通过考察论证,项目选址在位于**小学校园内。

第四章建设规模和建设内容等规划设计方案

4.1建设规模

4.2设计依据及标准

4.2.1设计依据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版;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2005);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

《农村普通中小学建设标准》(建标109—2008)。

4.2.2设计标准

——基本参数

抗震设防烈度:

8度;

结构抗震等级:

二级;

结构安全等级:

建筑物类别:

乙类;

建筑物合理使用年限:

50年。

——结构型式

根据建筑功能要求,教学综合楼工程主体采用框架结构,楼梯等部位采用剪力墙,现浇楼板。

——基础型式

根据结构型式,结合场址工程地质状况,建筑物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柱下独立基础和人工挖孔桩基础。

4.3主体土建工程方案

4.3.1设计构思

教学综合楼在设计构思时充分考虑了环境特征,建筑总体布局要具有良好朝向,建筑的形体要生动活泼,富有变化。

1、合理理利用室内空间,满足教学使用要求,平凡之中见匠心,设计中结合立面特点,充分利用窗台下空间以及隔墙、门后角落等部位,设计成不同形式的壁柜、储柜以满足教室存放教具、洁具要求,使室内空间更加生动,同时为室内空间整齐、有序的环境创造了有利条件。

2、简洁、朴素大方的建筑造型符合教学综合楼的特点,而与环境有机结合所创造出的充满活力,富有变化的空间,充分体现青少年的生机勃勃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4.3.2工程设计方案

建筑均采用钢筋砼独立基础;

建筑结构采用框架结构体系,现浇板。

每层的布置均按建设单位提出的使用功能确定。

标准层每层按一个防火分区考虑。

根据使用要求和消防疏散需要,每层均设2座封闭楼梯间,楼梯不得采用螺旋形或扇形踏步,楼梯坡度不应大于30°

,踏步高度不大于160mm。

同时,结合小学校园内建筑规划和用地环境,教学综合楼的建筑设计风格、形式、色调、尺度等,既要协调、清新不失文化建筑的特色,又要力图创造一个寓有个性的独特的建筑形象。

建筑立面造型通过体量上凹凸及窗型的变化,在产生强烈阴影效果的同时。

形成了一定的韵律感、节奏感。

外墙装修以墙面涂料为主,色彩淡雅,重点部位贴花岗岩,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窗采用白色塑钢窗。

内墙装修为1:

2水泥石灰砂浆抹平,刷内墙涂料。

地面为地板砖及水泥砂浆地面。

 

表4-2**小学新建建筑物结构表

序号

建筑名称

建筑面积

(平方米)

层数(层)

结构

层高(米)

1

教学综合楼

1600

3

框架

3.9

4.3.3功能

拟建的教学综合楼主要为了消除安全隐患,满足小学课程教学的需要,改善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质量。

4.3.4剖立面设计

建筑剖面:

屋顶以坡型屋面为主,大楼梯上下连通,错落有致,使竖向空间富有情趣。

立面设计:

主出入口处为伸出挑檐的门厅,采用暖色花岗岩饰面,与教学综合楼的通体白色面砖形成色彩与尺度上的夸张对比,使原本灰暗的立面得到适当的调整。

空间造型:

在造型上,考虑到承办单位经济能力有限,只用普通的釉面砖和玻璃,并借助建筑之间的变化,造型手法的变化,尺度比例变化,以及细部的处理,使教学综合楼能够紧密地结合场地环境,既能突出主体建筑简洁、生动、富有趣味的特征,又富有地方建筑特色。

外墙立面采用突出的立柱和横梁进行立面划分,使普通的窗户富有变化,增添了层次感和建筑艺术性。

4.3.5平面布局设计

1、建筑平面设计功能分区明确,布局紧凑。

交通组织便捷有序,结构布置简洁、合理。

在设计中注意设置多种宽敞、舒适的交往空间,赋予走廊空间以新的更加积极的内容,而在空间上也更加生动活泼。

2、安全通道:

学校建筑物应按照防火及抗震要求建筑,必须有足够的楼梯、通道、安全门供紧急疏散用,安全通道不得堆放杂物或上锁,按乙类建筑标准设防,使之能够在关键时刻充当避难所,因此,本项目建筑抗震烈度级别设计为8度。

3、各楼层分布

建设内容

功能

一层

普通教室、多功能教室、卫生间、门厅、走廊及楼梯间等

二层

普通教室、卫生间、门厅、走廊及楼梯间等

三层

4.4室内环境设计

4.4.1采光

室内采光应亮度均匀。

教学综合楼规划南北朝向,避免教室内直射阳光。

教学用房采用双侧采光,主要采光面位于学生座位的左侧,采光窗窗台高度不低于900mm。

采光玻地比不应低于1/6,并应防止眩光,严禁使用有色玻璃。

4.4.2照明

采用配有保护灯罩的节能荧光灯具,不采用裸灯。

灯具(长轴)垂直于黑板面布置(黑板灯除外);

悬挂高度距桌面为1750mm。

4.4.3通风换气

室内应有良好的自然通风。

教学用房设有冬春季换气设施,采用开窗与开启小气窗相结合的方式换气。

4.4.4室内装修

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和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35的要求。

所有内墙的阳角和方柱宜做成圆角。

教学用放的墙角、顶棚宜采用白色材料做普通装修。

音乐、功能教室墙面宜采用吸音材料。

墙裙宜采用易于清洁的材料。

固定黑板应采用墨绿色或黑色无光耐磨材料制作。

4.5公用工程

4.5.1给排水方案设计

1、给水方案设计

(1)学校目前的用水采用的是各个学校自备的地下水井为水源,现有供水设施及管道稍加改造即可利用,鉴于消防或教学业务的需要,可在建筑顶层新设蓄水水箱。

完善楼内的供水设备与管线,根据用水性质分别进行设计,避免用水污染和消防用水水压不足的情况。

(2)据统计,教学综合楼满负荷运行时最大定员为850人,根据乡镇用水人均标准以及生活的需水量和消防指标,教学综合楼日最高供水量为90~100立方米即可满足需要。

(3)参照标准: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室外给水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