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哲学角度看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701632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哲学角度看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从哲学角度看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从哲学角度看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从哲学角度看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从哲学角度看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从哲学角度看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从哲学角度看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从哲学角度看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Word格式.docx

《从哲学角度看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哲学角度看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Word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从哲学角度看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Word格式.docx

人们在不知不觉中通过交际习得价值系统,它变成他们的集体无意识,变成他们的信仰、心态、行为、生活等诸方面可评价系统,变成他们民族性格的基石。

价值观是决定人们所持看法和所采取行动的根本出发点。

它与文化一样是一种抽象和概括,用肉眼无法看见,但是通过观察人们的言行举止,我们可以发现人们持有什么价值观。

  二、中西方价值观差异产生的根源

  随着不同国家或民族的产生和发展,价值观的形成主要有两大原因:

哲学基础和历史发展。

受这两种因素的影响,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观一旦形成,就会牢牢扎根于人们的心中,支配人们的行为。

  哲学基础

  对中国思维方式影响最大的有三种哲学:

儒家、道家和中国的佛教。

这三种哲学思想都很重视悟性,这些哲学思想对中国人重“领悟”“言外之意”,乃至对重“含蓄”、追求“韵致”的思想方式都有很大影响。

因此,中国人的所作所为都不想让人马上知道,而要让人想一想后领悟出来。

中国人的思维更具有模糊性。

  欧美国家的哲学背景是亚里士多德严密的形式逻辑,以及从后来的16世纪到18世纪的弥漫欧洲的理性主义。

理性主义强调科学的试验,注重形式论证,表现在语言上就是形态的外露以及形式上的完整,因而英美国家的人更重视表达的确切性,很难理解中国人的含蓄。

  历史发展

  中国历史悠久,包括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这种意识直接影响着现代人价值观的形成。

现代中国人依然较顺从权威,尊重长辈,重视个人的身份,强调安分守己。

相比之下,早在17世纪,英国的资产阶级就推翻了封建统治,建立了资本主义社会。

工业革命大幅度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并彻底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资本主义的民主思想也逐渐遍及整个西方社会。

西方人崇尚个体,向往自由平等,这种历史环境的不同使中西方的个体意识产生了很大的差异。

  三、中西方价值观差异的表现

  

  

(一)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

  中国传统哲学观是“天人合一”,指的是人对大自然的顺从和崇拜,并与大自然和谐统一。

中国自古就有“以类合之,天人合一也”,而西方哲学观自古就倾向于把人与大自然对立起来,即“天人相分”,强调人与大自然抗争的力量。

所以西方重个人主义、个性发展与自我表现。

他们认为一个人有时达不到自己的目的,那不是天命,而是自己懒惰,缺乏斗争的精神。

中国人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必然导致集体主义取向、他人利益取向。

人们宁可牺牲个人利益,也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做事情常常克己守道,先人后己。

同时做事情不愿得罪人,觉得“人言可畏”,为了“面子”和“脸面”,为了人际关系的和谐,有时甚至说假话,言行不一,表里不一。

西方人从古至今倾向于把宇宙分成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天人相分,二者对立。

西方人对“原罪”的自我意识使他们为赎罪而不屈不挠地征服自然,改造自我,从而得到神力,达到神人合一。

西方人的“天人相分”必然导致个人主义取向。

所以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极端崇拜个人主义、个性展现和自我发展。

“天人合一”和“天人相分”这两种不同的宇宙观和价值观在构造中西方的思维方式、民族性格方面几乎起着决定性作用,对交际行为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

  

(二)个体与群体

  在跨文化交际中,西方文化的个体主义或个人主义和中华文化的群体主义或集体主义形成鲜明的对比。

个人主义意味着对自由、对差异的追求。

西方文化强调个人潜力的发挥、个人目标的实现及个人利益的追求。

个体本位的意识是西方文化最深层的内核,具有最高的价值。

西方文化把“个体主义”比作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个人只有通过自身的努力,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维护自己的权益,才能在社会上立足。

个性在西方文化中是极其重要的价值观念,个人潜能的发展、个人的志趣爱好及个人权利等常常是至高无上的。

这也可能就是为什么美国人强调外在的、个人的、权利的、功利的东西,而且好斗、崇尚竞争的缘故。

  天人和一必然导致群体取向,就如同天人相分势必导致个人主义取向一样。

中华文化注重群体关系的和谐、群体目标的统一和群体利益的维护。

特别是忠孝一体的泛家族主义决定了中国传统的社会道德和价值取向,如:

“在家者孝于亲”、“在朝者忠于君”。

虽然中国古代是私有制,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依然强调集体主义,以维护整体利益为宗旨。

中华文化强调个体包含在整体之中,整体利益是每个个体所围绕的核心及追求的共同目标。

古代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手段,目的是为了实现“家”、“国”、“天下”的和谐,追求整体的利益,可以看出古人以家、国、天下利益为重的群体价值取向。

  无论是中国的群体价值观,还是西方的个体主义价值观,都在其各自文化中的交际行为方面充分表现出来,都为其不同的民族性格的塑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因为,交际行为和其他社会行为一样是本民族价值观的真实写照,而价值观又是自己民族性格的基石。

  (三)权威和平等

  中国是崇尚权威的国家,在中国下级服从上级、下属要按领导指示或意图办事、尊敬长辈、教育孩子首先是要听话等,这些都是服从权威的表现。

崇尚权威是与中国的内陆文化和儒家思想直接相关的。

农业文化是以家庭为基础,靠血缘来维系,在儒家思想影响下,形成的人际关系呈等级性,人际交往中重关系的价值取向。

  儒家思想的精髓是“仁”和“礼”,就是人一方面要自立,另一方面要助人。

“礼”是人们的社会行为规范,主张克制自己,从而达到仁,也就使社会达到和合。

孔子的“礼”就是“伦理”,强调的是辈份等级差别。

“仁”主张的人际关系的准则是: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五伦”思想。

孔子提出“克己复礼”,“礼仪”是指交际准则,即“非礼勿言,非礼勿视,非礼勿听”,即做事要符合自己的身份。

在这种思想支配下,中国人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谦卑,人们称自己的房子为“寒舍”,就连皇帝也以“寡人”自谦。

因此中国人忠顺、容忍、重义、守信、谦恭、敬老尊师,人际和谐,社会有序。

但是中国人也因此抑制个人欲望,限制人的发展,思想保守,人们缺少开拓进取精神。

  平等思想在美国深入人心,美国的家庭提倡平等,而不是等级,把孩子看作成年人来对待,尊重其人格,孩子有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孩子可以自己作出抉择。

美国人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平等地对待别人,也希望自己受到平等的对待,在生活中人们不看重家世背景,更注重本人的能力。

  平等的价值观是以海洋文化的契约关系为基础,在西方古代哲学和宗教的影响下形成的。

海洋文化使人们在从事商业活动中,交易双方按自己的意愿进行交易,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也只在有平等的基础上才能达成交易,才最终达成契约。

基督教主张众人平等,甚至要爱自己的敌人,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强调个性解放、个性自由,这些都为人人平等奠定了基础。

  (四)从人际关系看中西方价值观念

  人际关系是通过交际实现和完成的,但实现某种关系的交际方式会因文化不同而有所区别。

用中国文化的交友方式来与美国人交朋友显然是行不通的。

中西方在人际关系方面的主要差异:

中国社会的人际关系偏向于“感情型”,中国社会的基本结构是差序格局,与其对应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都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此“五伦”不仅构成人们普遍遵守的道德标准,而且成为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这种在家庭成员、亲朋好友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际关系,使人们相互依存、相互满足,包括情感在内的各种需求;

在公务处理上,公私不分、个人情感关系和公共关系混淆,是典型的情感型人际关系模式。

西方社会的人际关系则偏向于“工具型”。

在人际关系中,人人平等,父母和子女都是平等的,可以直呼其名,可以相互竞争。

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很少顾及人情、面子,人们常常是公事公办,不讲情面。

人们的交往原则:

利己、对抗、竞争、平等、独立、求异、求新、自由、自助、直截爽快、注重隐私等。

在资源或物质分配方面人们也不会“人情为一线,日后好相见”,这种关系惯常以“公平交易”为准则。

人们按法则办事,即是亲朋好友也是“人”和“事”两清,公私分明。

但这并不是说西方人一点不讲人情,他们也广交朋友,对人热情周到,但他们不像中国人那样感情用事,常常把人情当作交易的手段。

西方文化中这种理智、逻辑超过感情的人际交往形式是典型的工具型人际关系模式。

  (五)价值观与家庭观念

  在西方国家,个人利益至上的观念一直渗透在家庭成员的关系中。

在家庭观念很淡薄的美国家庭,各人的卧室是各自的castle(堡垒),其他人不得擅入;

连父母想进入子女的房间,都得敲门获准。

作为对个人“利己”观的认同,西方国家形成了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

造访他人必须预约,否则就侵犯了别人享受独处的自由;

作客时不可在主人房内擅自走动,四处张望;

未经允许连桌上的书籍、报纸都不能动,否则便是对个人权利的侵犯……也就是说,每个人自我“利己”的权利在这些规范中得到了确认。

  美国的家庭行为在中国人看来,大多是难以理解的。

中国人特别珍视家庭的亲情,“家”是避风港。

和爱国一样,爱家有重要的伦理价值。

夫妻之间互敬互爱,“没有隔夜的仇”;

兄弟之间情同手足,有矛盾也是“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长幼之间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一家人“尊长爱幼”便“家和万事兴”,就受到公众舆论的尊敬和羡慕。

在中国的传统意识中,“家”的神圣性很淡薄,而“亲情”氛围尤为浓郁:

既相互“利他”和睦相处,“远亲不如近邻”,又乐于以“自家”的优势帮助他人。

法律也有保障发扬“利他”精神,“见义勇为”者的利益的专门条文。

  (六)稳定与变化

  在儒家思想影响下的中国人的生活是“万物不变”,或“万变不离其宗”的。

稳定是中国人的一种价值观,人们希望社会稳定,国泰民安;

希望家庭稳定,生活平静,实现“安居乐业”。

中国社会就是在稳定中求发展,使得几千年的文化得以延续和保存完整。

这种价值观与儒家、道家及佛教思想有关。

儒家提出“内求”,主张“明心见性”,求内省及人格完善;

道家倡导“无为”;

佛教主张通过冥想和反省来获得自我认识、拯救和内心的平静。

因此中国提倡社会和谐、家庭和睦,人的内心平静,生活恬淡。

  美国文化的真谛是“变化”,核心思想是“无物不变”,而且变化永无停顿。

美国人喜欢独辟蹊径,标新立异,并且不断创新,小到个人服装各异、家居和建筑各具风格,大到科技创新,无不体现变化的真谛。

这种变化还表现在不同形态的流动方面,如地域、职业及社会地位等方面的流动,这种变化过程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机遇、财富,更多的闲暇。

变化这种价值观与海洋文化和基督教有直接的关系。

海洋文化就是征服自然,从而获得个性解放,这个过程本身是运动变化的过程。

  (七)从时间观看中西方价值观念

  在时间观念上,中华文化是环式的、向后的,而西方文化是线式的、向前的。

西方文化着眼于未来,强调向前看,认为时间去而不返。

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一切着眼于未来,因此未来取向是他们的重要的价值观念,对他们来说回归过去如同走向“原罪”,因此后退是没有出路的,而且他们对目前也不是十分在意,尽管眼下生活很幸福,但他们相信未来会更幸福。

由于这种取向,西方人很少循规蹈矩,很少崇拜祖宗,也不像中国人那样尊老敬师。

  与西方文化相比,中华文化更注重过去,过去意味着习俗、历史和文化传统。

中国人仿佛是面对着过去看问题,对未来没有像对过去那样感兴趣,过去的经验教训往往是今天事情成败的重要参考,过去的所作所为往往成为衡量今天人们所作所为的标准。

循规蹈矩已成为集体的无意识行为,因而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以及“前所未有”、“后继有人”之说。

中国人虽然也叹息“岁月不待人”,然而昼夜更迭、季节交替的环式时间观使中国人在总体上有时间充裕感,做事慢慢来是一种主要倾向。

人们对“时过境迁”有心理准备,并慢慢地期待着“时来运转”。

  总之,中国的价值观更注重群体意识,追求“利他”的精神;

西方人更注重个体意识,偏向“利己”的思想。

价值观是蕴涵在悠久的历史文化中的,因此不同国家和民族都有其特有的价值取向,且这种取向一旦形成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就能改变的。

但是,价值观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人们总习惯于用本文化的价值观念进行思考判断,排他文化的价值观念往往会导致社会与社会之间的隔离及跨文化交际的失败。

随着现在全球一体化的进程和中国在世界的崛起,认识和掌握中西方的跨文化价值观差异,对避免和解决交际中的冲突,以及促进民族间的融合,有着相当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Larry&Richard BetweenCultures[M].Canifomia:

WadsworthPublishingCompany,1995:

89.

  [2]Myron Differencesin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A].larry&

Richard,Eds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

A 

  [3]陈桂峰.中西方文化价值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

(2).

  [4]程立,程建华.英汉文化比较词典[M].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

  [5]顾嘉祖.语言与文化[C].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6]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胡文仲.超越文化的屏障[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7]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8]李听辉.中西方价值观差异的形成及其在语言中的体现[J].青岛远洋员学院学报,2004,(4).

  [9]深圳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M].上海:

东方出版社,1986:

1-15.

  [10]宋莉.跨文化交际学导论[M].哈尔滨: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

  [11]王娟.中西文化群己观的差异对交际模式的影响[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11):

33-34.

  [12]许果,梅林.中西方价值观差异及表现[J].渔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双月刊),2002,(12).

  [13]于桂敏,王鲍秋.影响跨文化交际的主要因素——中西方价值观念差异[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4,(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