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问题及其对策Word格式.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701636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5.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问题及其对策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问题及其对策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问题及其对策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问题及其对策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问题及其对策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问题及其对策Word格式.docx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问题及其对策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问题及其对策Word格式.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问题及其对策Word格式.docx

本文结合个人多年实践工作经验,就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展开了探讨和分析,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中职;

计算机;

应用基础;

教学;

对策

中职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当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他需要普及高中阶段的文化科学知识,另一方面又要向社会输送实用型技术人才。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所有中职学生的公共课程,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可以有效地让学生掌握计算机使用的相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应用到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当中。

然而结合个人多年工作经验发现,当前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存在着许多问题,本人就这此问题展开了分析并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

一、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的基础较差,普遍存在厌学情绪

近几年来随着中职院校的不断扩招,生源问题也出现了滑坡的现象,中职学生的基础大不如以前。

多年实践经验发现,90后的中职学生们普遍存在着一种厌学情绪,这种现象不仅仅表现在学习上,还体现在对学校、班级的管理上。

比如说有些学生尽管在课堂上看似全神贯注,其实心早就离开了课堂。

有的学生甚至当老师不存在,在课堂上随便大声讲话,用手机听音乐等等。

2.教师教育理念过于陈旧

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里面,教师当中部分人还没有完全更新教育理念,而学生大都是在中考中落榜的,甚至还有相当大的一部分人初中都没有上完就来上中职了,因此我们经常在课堂上发现学生与教师顶撞斗嘴的现象。

有些教师甚至对课堂授课感到恐惧,担心课堂教学纪律不好,无法正常完成教学工作,还有些教师产生了厌教的情绪。

从这个角度来看,教师的这种情绪也导致学生厌学情绪。

3.教学方式过于陈旧,方法有待改进

当前许多中职学校都配备了专属于自己的计算机教师、多媒体演示教师等,这样不仅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授课方式和手段,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教学的内容。

然而许多教师并没有合理的运用这些资源,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过程当中仍然沿用着过去老套的教学套路,机械式的完成授课过程,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在私底下的反映教师一概不知。

就算是运用到了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也仅仅停留在表面上,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少之又少,很难激发起学生对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兴趣。

二、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改革方案

1.教师要解放思想,转换教学观念

思维决定行动,因此如果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中职学生对于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厌学现象,首先我们就要纠正中职学校的办学理念以及教师的教学思路。

教师要明确市场的需求,中职学生文化课基础比较差,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拥有很强的可塑性,因此我们应该用正确的方法来加以引导,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作为中职教师,应该树立新的教学理念,积极主动地融入到学生当中去,寻找适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克服厌学情绪,培养他们对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兴趣,让他们能够在中职学校里面真正学到一技之长。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只有对教学内容真正的感觉到了兴趣,才能有效的进行思考和学习。

因此教师应该要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比如说在WINDOWS教学内容组织的过程当中,我们可以进行设问,

(1)同学们,我们应该通过怎样的方式将文件资料存在一个地方,我们又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搜索到这些资料呢?

(2)如何将同学MP3中的歌曲存储到手机里?

(3)我们电脑里面没有用的文件,那么应该如何处理?

通过设置不同的问题情景,有效地贯穿我们所要讲述的课堂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

另外一个方面,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并有效地运用所学的知识,最终实现“听中学,看中学”的目的,有效的提高了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率。

2.利用项目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实际解决能力

当前中职学校采用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方法无法真正的与实际结合起来,教师总是机械式地将知识点灌输到学生的脑海中,忽略了对他们实际创新能力的培养,最终导致许多学生只会使用一些简单的软件,动手操作能力却十分差。

因此我们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改革教学方法,把计算机理论和实际教学有效的结合起来。

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实施一个比较完整的项目的形式来展开的教学方法,通过活动的形式教师将教学任务布置给学生,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完成整个操作过程,而教师只是整个过程当中的引导者,在适当的时候予以指导和纠正,而学生则组成不同的小组,制定共同的计划,齐心协力完成整个项目。

本文结合个人多年实践工作经验,就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问题展开了探讨。

然而由于个人所学知识以及阅历的局限性,并未能够做到面面俱到,希望能够凭借本文引起广大学者的关注。

【参考文献】

[1]林晓惠.对《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性教学的探讨[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2]李志芳.浅谈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J].青年科学.2010年02期

[3]魏茂林.浅谈如何用好《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年05期

[4]王晶.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0年01期

[5]陈伟宁.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类课程教学新探索[J].职业.2010年03期(作者单位:

江苏省海安双楼中等专业学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