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与运营管理教学大纲与实验大纲信管专业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703261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与运营管理教学大纲与实验大纲信管专业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生产与运营管理教学大纲与实验大纲信管专业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生产与运营管理教学大纲与实验大纲信管专业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生产与运营管理教学大纲与实验大纲信管专业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生产与运营管理教学大纲与实验大纲信管专业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生产与运营管理教学大纲与实验大纲信管专业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生产与运营管理教学大纲与实验大纲信管专业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生产与运营管理教学大纲与实验大纲信管专业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生产与运营管理教学大纲与实验大纲信管专业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生产与运营管理教学大纲与实验大纲信管专业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生产与运营管理教学大纲与实验大纲信管专业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生产与运营管理教学大纲与实验大纲信管专业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生产与运营管理教学大纲与实验大纲信管专业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生产与运营管理教学大纲与实验大纲信管专业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生产与运营管理教学大纲与实验大纲信管专业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生产与运营管理教学大纲与实验大纲信管专业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生产与运营管理教学大纲与实验大纲信管专业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生产与运营管理教学大纲与实验大纲信管专业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生产与运营管理教学大纲与实验大纲信管专业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生产与运营管理教学大纲与实验大纲信管专业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产与运营管理教学大纲与实验大纲信管专业Word下载.docx

《生产与运营管理教学大纲与实验大纲信管专业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与运营管理教学大纲与实验大纲信管专业Word下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产与运营管理教学大纲与实验大纲信管专业Word下载.docx

4

第四章产品开发和技术选择

5

第五章生产和服务设施选址

6

第六章生产和服务设施布置

7

第七章工作设计与工作测量

8

第八章综合生产计划

9

第九章独立需求库存控制

10

第十章MRP与ERP

11

第十一章制造业作业计划与控制

总计

20

12

六、主要内容

第一章基本概念(1课时)

【教学目标】

掌握社会组织的基本职能

【教学内容】

第一节社会组织的基本职能——生产运作管理

内容:

社会组织;

社会组织的三项基本职能;

服务业的兴起;

生产概念的扩展;

生产运作管理

重点讲授:

社会组织的职能与服务业

第二节生产运作的分类

制造性生产;

服务性生产

生产运作分类

第三节生产运作的类型

生产类型的划分;

不同生产运作类型的特征;

提高多品种小批量生产运作效率的途径

生产运作类型

第四节能力与需求的匹配

供需链;

供需链瓶颈及其对生产运作管理的影响;

如何使生产运作能力适应需求的变化;

理想的供需关系:

准时生产

能力与需求的匹配

第五节生产运作管理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生产运作管理的历史;

当前生产运作管理面临的形势及发展趋势

生产运作的发展历史

【教学重点、难点】

生产运作的发展历史;

思考题:

1.社会组织的基本职能是什么?

2.生产运作的类型?

第二章企业战略和运作策略(1课时)

掌握企业战略的重要意义

第一节现代企业所处的环境

现代企业在产品竞争方面的特点;

大公司合并和跨国公司的发展;

基于时间的竞争;

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

现代企业所处竞争环境

第二节企业战略和战略管理

战略和战略管理的重要性;

企业战略;

战略管理过程;

外部分析:

识别机会与威胁;

内部分析:

确认资源与竞争优势;

战略选择

企业战略和战略管理

第三节生产运作策略

生产运作的总体策略;

产品或服务的选择、开发与设计策略;

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策略;

格兰仕的职能策略;

格兰仕的国际化战略

生产运作策略

现代企业所处竞争环境;

1.生产运作策略与企业战略的关系?

2.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策略?

第三章需求预测(4课时)

掌握需求预测的分类和方法

第一节预测

预测及其分类;

影响需求预测的因素;

预测分类;

预测的一般步骤;

预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预测分类

第二节定性预测方法

德尔菲法(Delphimethod);

部门主管集体讨论法(juryofexecutives);

用户调查法(users’expectation);

销售人员意见汇集法(fieldsalesforce)

德尔菲法

第三节定量预测方法

时间序列的构成;

时间序列平滑模型;

时间序列分解模型;

因果模型

时间序列平滑模型

第四节预测误差与监控

预测精度(forecastaccuracy)测量;

预测监控(monitoringandcontrollingforecasts)

预测精度

德尔菲法;

预测精度;

1.定性预测方法的种类?

2.定量预测方法的种类?

第四章产品开发和技术选择(4课时)

掌握产品开发的过程以及绩效评价体系

第一节引言

21世纪企业产品/服务设计的背景特征;

新产品/服务开发的重要性;

现代企业的研究与开发

产品开发的重要性

第二节产品设计与开发阶段

产品构思;

结构设计过程;

工艺设计过程;

产品设计的原则和绩效评价

产品设计的结构和工艺工程

第三节生产流程设计与选择

生产流程(typeofprocesses);

产品—流程矩阵(product–processmatrix);

影响生产流程设计的主要因素;

生产流程选择决策

产品——流程矩阵

第四节并行工程——产品开发组织的新方法

串行的产品设计方法;

并行的产品设计方法;

并行工程技术;

并行工程的人员构成

并行的产品设计方法

产品——流程矩阵;

1.产品设计开发有几个阶段,请简要说明?

2.营销生产流程设计的主要因素?

第五章生产和服务设施选址(2课时)

掌握选址的方法以及实施的步骤

第一节选址的重要性和难度

选址的重要性;

选址的难度

选址的重要性

第二节影响选址的因素和选址的一般步骤

经济因素;

其他因素;

选址的一般步骤

选址的步骤

第三节选址的评价方法内容:

选址问题的特点;

选址的评价方法

选址问题的线性规划方法

1.影响选址的因素和选址的一般步骤?

2.选址问题的特点,以及选址的评价方法?

3.简要介绍选址问题的线性规划方法。

第六章生产和服务设施布置(4课时)

掌握布置决策的定量分析

第一节设备/设施布置决策

影响企业生产单位构成的因素;

生产单位的专业化原则和形式;

影响生产和服务设施布置决策的因素;

几种典型布置形式

生产单位的专业化原则和形式

第二节布置决策的定量分析

作业相关图;

从一至(from–to)表法;

新设备的布置问题;

线性规划方法;

计算机辅助选址决策与设施布置

作业相关图法

第三节装配线平衡

为什么要进行装配线时间平衡;

装配线(流水线)节拍;

装配线平衡的方法;

装配线平衡的举例

装配线平衡的方法

第四节非制造业的设施布置

非制造业的设施布置

作业相关图法;

1.影响企业生产单位构成的因素有那些?

2.生产和服务设施布置决策的因素?

3.简要介绍几种典型生产和服务设施布置形式?

第七章工作设计与工作测量(4课时)

掌握工作设计和测量的方法原则

生产率与人的行为;

工作设计与工作测量;

工作设计与工作测量的基础——科学管理原理

工设计与工作测量

第二节工作设计

工作设计的主要内容;

工作设计中的社会技术理论(sociotechnicaltheory);

工作设计中的行为理论;

团队工作方式

工作设计中的社会技术理论和行为理论

第三节工作测量

生产时间消耗结构及工时定额;

测时法;

预定时间标准法(predeterminedtimestandard,简称PTS);

模特法;

工作抽样法;

工作测量中人的因素

生产时间消耗结构

第四节人机工程

人—机—环境系统;

工作环境研究与设计

基于人机工程的工作环境研究与设计

生产时间消耗结构;

1.简要介绍工作设计中的社会技术理论(sociotechnicaltheory)?

2.简要介绍工作设计中的行为理论?

3.简要介绍工作测量方法?

第八章综合生产计划(4课时)

掌握生产计划的层次与计划指标体系

第一节计划管理的一般概念

企业计划的层次和职能计划之间的关系;

生产计划的层次与计划指标体系;

制定计划的一般步骤及滚动式计划;

生产能力

生产计划的层次与计划指标体系

第二节综合计划策略

处理非均匀需求的策略;

影响需求的策略

处理非均匀需求的策略

第三节MTS企业年度生产计划的制定

品种与产量的确定;

产品出产计划的编制

MTS企业年度生产计划

第四节MTO企业年度生产计划的制定

接受订货决策;

品种、价格与交货期的确定

MTO企业年度生产计划

第五节收入管理

收入管理

MTO企业年度生产计划、收入管理

1.简要介绍企业计划的层次和职能计划之间的关系?

2.制定计划的一般步骤及滚动式计划?

3.MTS企业年度生产计划的制定?

第九章独立需求库存控制(4课时)

掌握独立需求库存控制方法

第一节库存

物料流;

库存的定义;

库存的作用;

库存问题的分类;

库存控制系统

第二节库存问题的基本模型

单周期库存模型;

多周期模型

经济订货(生产)批量模型

库存控制系统;

1.简要介绍独立需求库存控制方法?

2.简要介绍库存问题的基本模型?

第十章物料需求计划(MRP)与企业资源计划(ERP)(2课时)

掌握MRP的输入;

MRP的输出;

MRP的处理过程

第一节MRP的原理

MRP的基本思想;

为什么要围绕物料转化组织准时生产;

为什么能够围绕物料转化组织准时生产;

订货点方法在处理相关需求时的局限性

MRP思想与准时生产

第二节MRP系统

MRP在生产经营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MRP的输入;

MRP的输入和输出

第三节MRPⅡ

从MRP到MRPII;

MRPII统一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MRPII的涵义

第四节MRP系统设计决策及应用中的技术问题

主要设计决策;

MRP应用中的技术问题

实施应用MRP时的决策

第五节分配需求计划

DRP的处理逻辑;

DRP与MRP的异同

DRP的涵义

MRPII的涵义;

1.说明MRP的基本思想,为什么要围绕物料转化组织准时生产?

2.MRP系统设计决策及应用中的技术问题?

第十一章制造业作业计划与控制(2课时)

掌握流水作业排序策略,单件作业排序问题和实行生产作业控制的条件

第一节排序问题的基本概念

名词术语;

假设条件与符号说明;

排序问题的分类和表示法

排序问题的表示

第二节流水作业排序策略

最长流程时间Fmax的计算;

n/2/F/Fmax问题的最优算法;

一般n/m/F/Fmax问题的启发式算法;

相同零件、不同移动方式下加工周期的计算

n/2/F/Fmax问题和n/m/F/Fmax问题的求解

第三节单件作业排序问题

问题的描述;

一般n/m/G/Fmax问题的启发式算法

n/m/G/Fmax问题的启发式算法

第四节生产作业控制

实行生产作业控制的原因和条件;

不同生产类型生产控制的特点;

利用“漏斗模型”进行生产控制

不同生产类型生产控制的特点

n/2/F/Fmax问题和n/m/F/Fmax问题的求解;

1.说明一般n/m/F/Fmax问题的启发式算法?

2.相同零件、不同移动方式下加工周期的计算?

 

七、教材与参考书

教材:

陈荣秋、马士华主编,2005,生产与运作管理(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

[1]刘丽文,2006,生产与运作管理(第三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2]理查德·

蔡斯、尼古拉斯·

阿奎拉诺、罗伯特·

雅各布斯,2005,运营管理(原书第9版)(中文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3]陈志祥,2002,现代生产与运作管理,中山大学出版社

八、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平时成绩占40%,期末考试占60%。

平时成绩含10分课堂考勤分,10分学习表现分,10分项目实践分,10分期中作业分。

期末闭卷考试,考试内容的50%与课堂实践项目相关。

《生产与运营管理》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第五学期

是否独立设课

汪小芬

代佩佩

二、实验性质、地位和任务

《生产与运作管理》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及其他管理、经济类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或选修)课,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它以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生产运作过程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地介绍生产运作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生产运作管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跟踪先进生产运作技术与管理模式的最新发展,提高学生在生产运作管理方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独立工作的能力,为将来从事工商企业生产运作管理实践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实验课是为理论课服务的,通过开设实验课,学生能够掌握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原理及相应软件的使用操作,加深理解理论课内容。

注重从事理论研究、实验工作的能力和严谨的科学作风的培养,提倡创新精神。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意通过各个教学环节逐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注意培养学生熟练地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目的和要求

1.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基本掌握生产与运作管理的有关理论、构成、功能、特点、任务和发展。

基本掌握生产与运作管理的相关技术,包括生产与运作管理数据采集、处理和科学管理。

初步具有应用生产与运作管理相关知识,生产运作管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跟踪先进生产运作技术与管理模式的最新发展,提高学生在生产运作管理方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独立工作的能力,为将来从事工商企业生产运作管理实践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重点了解和掌握该系统的基本运行原理和关于生产预测、工程管理、生产计划与调度、库存管理等模块原理及其相互关系。

2.实验要求

(1)正确理解下列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生产运作系统,生产运作管理,生产运作战略,工时定额,生产能力,期量标准,批量,生产间隔期,生产周期,提前期,综合生产计划,主生产计划,生产作业计划,独立需求,相关需求,物料需求计划,6S管理,目视管理,准时生产,看板管理,精益生产,敏捷制造。

(2)正确理解下列基本思想和基本原理

生产与运作系统的基本模型、职能、分类与特征,生产运作战略的类型,工厂平面布局的内容、目标与基本原则,设置生产单位的专业化原则(工艺专业化原则,对象专业化原则),新产品开发的程序、内容与策略,工艺过程设计的基本原理,生产能力的类型与影响因素,生产运作计划的基本原理,设备综合管理的基本原理,及现代生产运作管理的最新发展动态。

(3)熟练掌握下列生产运作管理的基本方法

工厂平面布局的基本方法,生产能力的计算和查定方法,节拍的计算,批量与生产间隔期的确定方法,生产提前期的确定方法,累计编号法,三种零件移动方式加工周期的计算方法,单台设备、2台设备、3台设备流水型作业排序方法及其加工周期的确定,物料需求计划的基本计算。

(4)掌握生产与运作管理的相关软件操作。

4、实验项目和学时分配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分配

实验类型

备注

演示性

验证性

综合性

设计性

必做

选做

ERP系统应用实验

离散生产系统作业计划仿真试验

设施规划与布置仿真实验

工作设计与工作测量

综合生产计划

五、实验项目主要内容

实验一ERP系统应用实验

(综合性2学时)

1.目的要求

掌握工艺技术管理子系统模拟、计划管理子系统模拟、采购管理子系统与物料需求计划MRP的运行模拟、库存管理子系统模拟。

2.实验内容

(1)系统模块结构、系统数据输入;

(2)系统试运行与调试;

(3)输出物料需求计划。

3.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服务器、计算机、金蝶ERP软件

 

实验二离散生产系统作业计划仿真试验

(综合性2课时)

掌握离散生产系统作业计划。

(1)系统初始化、数据输入;

(2)流水型生产系统作业计划调度仿真;

(3)随机型生产系统作业计划仿真;

(4)优化过程采用模拟退火算法、遗传算法进行。

计算机及软件

实验三设施规划与布置仿真实验

掌握设施规划与布置的目的。

(1)系统初始化,数据输入;

(2)多层厂房下的设施布置优化;

(3)车间设施布置优化仿真。

计算机、软件

实验四工作设计与工作测量

掌握工作设计与工作测量过程中的方法。

(1)设计某一产品的工作过程;

(2)应用工作设计的相关理论具体完成这一产品的所有工作流程,并作详细说明;

(3)针对设计的工作流程,设计出相应产品的可行的工作测量的过程。

计算机、网络

实验五综合生产计划

(设计性4课时)

掌握综合生产计划的制定方法。

(1)根据上一实验工作设计中所设计的工作产品,弄清楚其组成部分

(2)制定该产品的综合生产计划

(3)并写明生产大纲和详细的生产计划

六、考核方式、方法及实验成绩评定方法

1、考核方式、方法:

生产与运作管理实验课成绩单独按五级记分,记入平时考试成绩,一般占平时成绩的10%。

2、实验成绩评定方法:

评定各级成绩时,可参考以下标准:

(一)优秀(90分及以上)

能正确理解实验的目的要求,能独立、顺利而正确地完成各项实验操作,会分析和处理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能掌握所学的各项实验技能,能较好地完成实验报告及其它各项实验作业,有一定创造精神和能力。

有良好的实验工作作风和习惯。

(二)良好(80分—89.5分)

能理解实验的目的和要求,能认真而正确地完成各项实验操作,能分析和处理实验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能掌握所学实验技能的绝大部分,对难点较大的操作完成有困难。

能一般完成实验报告和其它实验作业。

有较好的实验习惯和工作作风。

(三)中等(70分—79.5分)

能粗浅理解实验目的要求,能认真努力进行各项实验操作,但技巧较差。

能分析和处理实验中一些较容易的问题,掌握实验技能的大部分。

有30%掌握得不好。

能一般完成各项实验作业和报告。

处理问题缺乏条理。

工作作风较好。

能认真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学习努力。

(四)及格(60分—69.5分)

只能机械地了解实验内容,能一般性地按实验步骤完成实验操作,能完成60%所学的实验技能,有些虽作但不准确。

遇到问题常常缺乏解决的办法,在别人启发下能作些简单处理,但效果不理想。

能一般完成实验报告,能认真遵守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工作中有小的习惯性毛病(如工作无计划,处理问题缺乏条理)。

(五)不及格(60分以下)

盲目地操作,只掌握50%以下所学实验技能。

有些实验虽能做,但一般效果不好,操作不正确。

工作忙乱无条理。

一般能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但常有小的错误。

实验报告较多的时候有结果,遇到问题时说不明原因,在教师指导下也较难完成各项实验作业。

或有些小聪明但不努力,不求上进。

七、主要教材及参考书

陈荣秋,马士华,生产运作管理(第四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