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控制计划管理程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711010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589.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CP控制计划管理程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CP控制计划管理程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CP控制计划管理程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CP控制计划管理程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CP控制计划管理程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CP控制计划管理程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CP控制计划管理程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CP控制计划管理程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CP控制计划管理程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CP控制计划管理程序.docx

《CP控制计划管理程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P控制计划管理程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CP控制计划管理程序.docx

CP控制计划管理程序

 

CP控制计划管理程序(总10页)

CP控制计划管理程序

1.目的

对控制零件和过程的体系,通过控制特性的过程监视和控制方法来最大限度地减少过程和产品变差;并随着测量系统和控制方法的评价和改进对其进行修订,使控制计划在整个产品寿命周期中得到保持和使用,确保按顾客的要求制造出优质的产品。

1、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内产品的样件试制、试生产和量产所用的控制计划。

3、职责:

技术部主管人员负责编制控制计划。

4、工作流程

当顾客和公司有需求和要求时,技术部在不同阶段制订出相应的控制计划(即:

样件控制计划、试生产控制计划、量产控制计划),并按其执行。

控制计划应包括原材料及零件在生产过程中所有的生产过程和检验过程,包括保证所有的过程输出将处于控制状态的进货、过程中、出厂和阶段性的要求。

制计计划应列出各过程控制中控制特性的过程监视和控制方法及所使用的控制措施,并随着测量系统和控制方法的评价和改进进行修订。

针对新产品,技术部将建立和制订其单独的样件控制计划、试生产控制计划、量产控制计划;针对常规产品(即:

老产品、旧产品),技术部将根据其系列分类和相同的工艺流程/过程建立和制定其通用的量产控制计划。

为了达到过程控制和改进的有效性,技术部应利用所有可用的信息来制订控制计划,制订控制计划的信息可包括:

过程流程图。

设计/过程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

特殊特性。

从相似零件得到的经验。

项目组对过程的了解。

设计评审。

持续改进办法。

新产品开发过程中根据进度计划要求,由技术部主管人员负责制定样件、试生产和量产的控制计划。

样件控制计划:

在样件试制过程中,对将要涉及的产品尺寸测量、材料和性能/功能试验做出描述。

如顾客有要求时,公司必须编制样件控制计划;样件控制计划中的内容必须包括产品总成的全尺寸检验和功能/性能试验(破坏性试验除外),且其检查的频率和容量必须为连续性和100%。

样件试制数量一般为2—5件。

试生产控制计划:

在样件试制之后,大批量生产投产之前,对产品/过程特性所涉及尺寸测量、材料和性能/功能试验、过程控制、检验和试验的测量系统等做出描述。

试生产控制计划中的内容必须包括产品总成的尺寸检验和功能/性能试验(破坏性试验除外),试生产试作的数量一般为300—400件之间,除非顾客另有书面规定。

量产控制计划:

在批量生产过程中,对产品/过程特性所涉及尺寸测量、材料和性能/功能试验、过程控制、检验和试验的测量系统做出书面描述。

生产控制计划中的内容必须包括产品总成的尺寸检验和功能/性能试验(破坏性试验除外)、产品最终审核,且其检查的频率和容量可以以抽样的方式进行(生产控制计划中的全尺寸检验和功能/性能试验的检查频率和容量一般为每种产品每年至少一次和一件)。

控制计划的制定采用“控制计划”表进行(如顾客有特殊要求时则依顾客规定的表单进行)。

控制计划的制定采用多方论证的方法,由技术部负责人组织控制计划编制、修订以及评审的具体工作,必要时召开小组会议,解决实际的遇到的困难并确定责任单位,要求小组中的成员必须包括责任单位的人员。

制定控制计划的栏目说明:

样件、试生产、生产控制计划:

表示各阶段适当的分类:

样件控制计划----在样件试作过程中,对所涉及的尺寸测量、材料和性能试验的描述;

试生产控制计划----在样件试作之后,正式批量生产之前,对所涉及的尺寸测量、材料和性能试验的描述;

量产控制计划----在正式批量生产过程中,对产品/过程的特性、过程控制、试验和测量系统的全面文件化的描述。

在相应的阶段前“□”中以“√”表示控制计划的不同阶段。

控制计划编号:

填入控制计划编号。

主要联系人/电话:

填入负责制定控制计划的主要联系人姓名和起电话号码。

多功能小组成员:

填入负责制定控制计划最终版本的相关人员。

机型:

填入产品所安装的发动机机型。

件号及件名、最新更改等级/水平:

填入被控制的系统、子系统或部件件号和名称。

适用时,填入源于图样规范的最近工程更改等级和/或发布日期。

供方批准日期:

由项目小组组长批准,并填入批准的日期。

顾客批准/日期:

必要时,获取顾客负责工程的部门的批准。

零件/过程编号:

填入零件/过程的编号,该项编号通常参照于过程流程图。

过程名称/操作描述:

填入零件的过程名称,系统、子系统或部件制造的所有步骤都应于过程流程图中的描述一致;过程流程图是描述所述活动的过程/操作名称的最佳方法。

生产设备:

适当时,填入每一操作过程中所用到的生产设备的名称,例如:

生产过程中所用到的机器设备、装置、夹具或其它工具。

特性:

对于从中可获取计量或计数型数据的过程或其输出(产品)的显著的特点、尺寸或性能,适当时可使用目测法辅助。

编号:

必要时,填入所有适当的文件,诸如(但不限于):

过程流程图、已编号的计划、FMEA和草图(计算机绘图或其它方式绘图)相互参照用的编号。

产品:

填入产品特性的相关内容,产品特性是指在图样或其它主要工程信息中所描述的部件、零件或总成的特点或性能。

项目小组应从所有来源中识别组成重要产品特性的产品特殊特性,所有的特殊性都应列在控制计划中,此外也可将在正常操作中进行过程常规控制的其它产品特性都列入。

必要时,填入所有适当的文件,诸如(但不限于):

过程流程图、已编号的计划、FMEA和草图(计算机绘图或其它方式绘图)相互参照用的编号。

过程:

填入过程特性的相关内容,过程特性是指在其发生时才能测量出的、与被识别产品特性具有因果关系的过程变量(输入变量)。

多方认证小组应识别和控制其过程特性的变差以最大限度减少产品变差。

对于每一个产品特性,可能有一个或更多的过程特性;在某些过程中,一个过程特性可能影响多个产品特性。

特性分类:

填入顾客指定的或公司内部确定的(包括与顾客等效的特殊特性符号)产品和/或过程的特殊特性符号。

这些特殊特性符号主要是用来识别那些诸如影响顾客安全、法规符合性、功能、配合或外观的重要特性,关键特性:

用“G”表示,即影响产品性能,安全性,可靠性的特性。

重要特性:

用“Z”表示,即影响产品的使用性能及装配互换性等特性。

方法:

使用程序和其它工具控制过程的系统的计划。

产品/过程规范/公差要求:

填入产品/过程规范/公差的要求,产品和/或过程的规范/公差可以从各种工程文件,诸如(但不限于)图样、技术标准、设计评审、材料标准、计算机辅助设计数据、制造和/或装配及有关技术文件中获得。

评价/测量技术:

填入零件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到的测量设备的名称,包括测量零件/过程/制造装置所需的量具、检具、工具和/或试验装置。

在使用一测量系统之前应对测量系统的线性、再现性、重复性、稳定性、偏倚(准确度)和/或小样法进行分析,并相应地做出改进;对需作MSA测量系统分析的测量设备应在此栏中作相应的标识。

(备注:

测量关键、重要特性所用的设备必须作MSA分析)。

样本容量/频率:

当需要取样时,按作业指导书中要求的容量和频率。

控制方法:

填入对操作进行控制的简要描述,必要时包括程序编号。

所用的控制应是基于对过程的有效分析,可采用(但不限于)统计过程控制、检验、计数数据、防错(自动/非自动)和取样计划等来对操作进行控制。

如使用复杂的控制程序,计划中可填入引用程序文件的特定的识别名称或编号。

控制方法取决于所存在的过程类型,控制计划的描述应反应在制造过程中实施的策划和战略。

为了达到过程控制的有效性,应不断评价控制方法以达到其有效性,例如:

当出现过程或过程能力的重大变化时,应对控制方法进行评价。

处理:

填入对操作进行反应的简要描述,反应计划规定了为避免生产不合格产品或操作失控所需要的纠正措施。

这些措施一般由主管工艺员制订,由最接近过程的人员(操作者、作业准备人员或生产管理人员)执行,生产现场的班/组长监督,并应在反应计划中清晰地将其指定出。

控制计划的修改和/或更新:

当产品或过程发生变化、过程(工序)不稳定、过程(工序)能力不足、检验方法/频次等修改时,必须修订或更新控制计划。

控制计划的批准:

控制计划由技术部主管领导负责对其实施批准,在有要求的时候需要顾客对控制计划的批准。

控制计划的评审与修改

控制计划做为动态文件,伴随着期望不断更新和改进(例如当发生任何影响产品的设计更改、过程更改、FEMA更改、测量和采购资源变更、过程不稳定以及检验方法、频次的修订等事件的时候),需要对控制计划重新评审与修改,修改后的控制计划由技术部主管领导批准后执行。

5.相关文件

《文件管理控制程序》

《产品质量先期策划和控制计划》(APQP第二版)参考手册

《测量系统分析》(MSA第三版)参考手册

《统计过程控制》(SPC第二版)参考手册

《生产件批准程序》(PPAP第三版)参考手册

《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第三版)参考手册

《产品质量先期策划管理控制程序》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质量记录控制程序》

6、质量记录

控制计划

控制计划检查清单

控制计划

控制计划检查清单

顾客或厂内零件号:

编号:

问题

所要求的意见/措施

负责人

完成日期

1

在编制控制计划时是否使用了上述控制计划方法

2

为便于特殊产品/过程特性的选择,是否已识别所有已知顾客关注的事项

3

控制计划中是否包括了所有特殊产品/过程特性

4

在制定控制计划时是否使用了DFMEA和PFMEA

5

是否明确需检验的材料规范

6

控制计划中是否明确从进货(材料/零件)到制造装配(包括装配)的全部过程

7

是否涉及工程性能试验要求

8

是否具备控制计划所要求的量具和试验装置

9

顾客是否已批准控制计划

10

供方和顾客之间的测量方法是否一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