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古诗教学优质课优秀评语.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714815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40.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古诗教学优质课优秀评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对古诗教学优质课优秀评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对古诗教学优质课优秀评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对古诗教学优质课优秀评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对古诗教学优质课优秀评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对古诗教学优质课优秀评语.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对古诗教学优质课优秀评语.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对古诗教学优质课优秀评语.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对古诗教学优质课优秀评语.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对古诗教学优质课优秀评语.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对古诗教学优质课优秀评语.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对古诗教学优质课优秀评语.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对古诗教学优质课优秀评语.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对古诗教学优质课优秀评语.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对古诗教学优质课优秀评语.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对古诗教学优质课优秀评语.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对古诗教学优质课优秀评语.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对古诗教学优质课优秀评语.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对古诗教学优质课优秀评语.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对古诗教学优质课优秀评语.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对古诗教学优质课优秀评语.docx

《对古诗教学优质课优秀评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古诗教学优质课优秀评语.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对古诗教学优质课优秀评语.docx

对古诗教学优质课优秀评语

对古诗教学优质课优秀评语

第1篇:

对化学录播优质课的评语

对化学录播优质课的评语

评语一:

本节录播课通过广元市科教频道《2021开讲》栏目向全市直播,其社会教育意义深远。

本节课教学设计新颖,教学内容不拘于教材,教学方式打破传统,并体现教师独特的教育思想。

以“如何学好初中化学”为题,点燃学生学习化学之火,对学生进行了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熏陶和培养,引导学生通过实验主动参与科学探究过程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产生渴望学习和了解化学的情感。

整节课在传递化学真、善、美的同时,重在学法指导,不仅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化学习惯和方法,而且让学生树立了学好化学的信心,值得借鉴!

评语二:

本节录播课以“历史谜团”引入课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以阶梯式的“解密闯关”方式学习“水分子的变化”,培养了学生的挑战精神。

并通过小组活动和观看“氢能源”视频等,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和节约能源意识。

本节课充分展示了教师独特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过程充分体现新课程改革教学理念,教学中以“活动”为主体,教学设计新颖,板书设计简洁、突出重难点,并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等。

本节课值得借鉴地方较多,值得推广!

第2篇:

葡萄沟优质课教学设计(优秀)

篇1:

葡萄沟优秀教案

《葡萄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教具学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自主设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3、读后提问:

课文中有一句话,告诉了我们葡萄沟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三、精读感悟

(一)、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人们最喜爱的葡萄是种在什么地方呢?

请同学们自己读第二段,找出答案

2、什么是梯田呢?

一起来看图片。

3、赶快登上山坡,用你们的慧眼仔细瞧瞧这里的葡萄生长的怎样?

“茂密”是什么意思?

一片叶子叫茂密吗?

那两片、三片呢?

到底什么是茂密?

(师黑板上画出葡萄叶子)

(1)这茂密的葡萄架就像什么?

教师用手势表演让大家感悟出是“凉棚”,老师只画了一个凉棚,难道只有这一个棚吗?

(让学生发现句中的“一个个”,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2)大家都知道,吐鲁番的夏季非常炎热,那有了这些凉棚,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

(指导学生朗读)

6、谁能用一个词语说说看到了怎样的葡萄?

(“五颜六色”、五光十色”)

7、课文中为什么用“五光十色”,不用“五颜六色”呢?

在比较中悟出有什么不同。

(教师引导学生用词语“光”先组词,体会出一串串葡萄在阳光的照耀下,像一个个玛瑙,晶莹剔透,美丽极了!

)板书:

五光十色

9、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也很喜爱这些葡萄。

(要是这时候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

10、下面我们要演一个节目,老师扮演新疆老乡,谁愿意到前面表演?

看,新疆老乡来了!

11、感情朗读:

过渡:

如此优美的语言,大家难道不想美美地读一读吗?

(3)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指名读、评读)

(三)、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

1、出示思考题:

a、葡萄沟的葡萄结的又多又好,收下来怎么办呢?

板书:

葡萄干b、阴房什么样?

怎样把葡萄制成葡萄干呢?

c、这里的葡萄干为什么有名?

3、读后交流汇报,相机出示课件:

阴房

5、从这里你又能看出维吾尔族老乡的什么?

板书:

(聪明能干)

四、讨论延伸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自己最大收获是什么?

2、看出来,同学们这次参观游览,可以说大饱眼福,大饱口福。

(动动笔,把对葡萄沟之行的感受写下来,此环节既是对课文的总体认识,又是感悟、交际的训练)

五、拓展延伸,提升认识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葡萄沟确实是个好地方:

水果出产多,最有特色的是葡萄;葡萄长的好(量多、色美),葡萄干有名(色鲜、味甜);这里的老乡热情好客。

板书:

10.

盛产水果品种多

葡萄五光十色

葡萄沟葡萄干色鲜味甜真是个好地方

老乡热情好客

篇2:

公开课《葡萄沟》教案

12、葡萄沟

1、导入:

上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三组课文。

首先,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单元导语,谁来说说本单元的主题是什么?

(你能主动第一个举手,真了不起,老师为你的勇敢骄傲)是啊,这个单元主要是歌唱祖国的伟大,夸赞家乡的可爱。

2、了解预习情况。

(1)谁来读第一自然段?

(朗读就要像她这样,注意句子和句子间的停顿并字正腔圆)听了他的介绍你们知道葡萄沟在哪里么?

我们一起读读课文的第一句话。

谁来读读这几个词语?

葡萄沟就在——新疆吐鲁番。

那我们一起到地图上找找新疆吧!

(出示地图)找到了么?

它在中国版图的西北部。

找到吐鲁番了么?

对,这就是吐鲁番,我们今天要去的葡萄沟就在这里。

我们再一起读读这些词语吧。

大家看,“番”这个字不好写,注意看老师板书。

(2)第二段。

这一段有几个句子比较难读,我们一起看看:

见过梯田吗?

看图片,这就是梯田。

这里的凉棚指的是什么?

长满绿叶的葡萄架。

了解维吾尔族吗?

老师来告诉你们,新疆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

谁能当小老师领读一下这两个词语?

碉堡钉着

再来观察这个词语(钉着)你有什么发现?

你们真棒,不用老师说就知道了。

2、第四自然段大家一起来!

1、(读文思考现在老师再给你一次读课文的机会,边读边想葡萄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这时候,教师下去巡视,趁机了解学生回答情况。

引导到“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2、(学习第一自然段,水果多。

的确很多,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到了九十月份,人们最喜爱的——葡萄成熟了。

3、(感悟第二自然段:

葡萄好,老乡热情。

)课文中哪个自然段写了葡萄?

自己读读第二自然段,看看有几句话,分别写了什么?

读完就坐端正。

快用手势告诉老师有几句。

分句指导:

“茂密”是什么意思?

叶子很多,一片压着一片,遮挡住了阳光,就像绿色的凉棚。

(生交流:

一大串,一大串,说明葡萄结得多。

)谁能读出葡萄这么大的串?

(你的朗读让老师觉得手里的这串葡萄沉甸甸的。

)这里的葡萄不仅数量多,而且颜色也非常——多。

书上用了哪个词语?

五光十色。

(板书)表示颜色多的词语还有哪个?

五光十色的葡萄和五颜六色的葡萄有什么不同呢?

(生说)说明葡萄闪着光透着亮,不仅新鲜还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光,让我们觉得赏心悦目。

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

“准会”是什么意思?

(生答:

一定会)“吃个够”是怎么个吃法?

想吃多少就吃多少,能吃多少吃多少,总之,就是要让你们?

?

吃个够。

维吾尔族老乡是多么——(热情好客)啊。

(板书。

)老师不禁想夸夸维吾尔族老乡了,可以么?

愿意夸赞的同学可以和老师一起来。

(师范读)你们感受到老乡的热情好客了么?

那就一起来夸夸吧!

这么好的葡萄,这么热情的老乡,所以我们说葡萄沟真是一个——好地方。

老师给大家配上音乐,让我们一起美美地读读这个自然段吧,能背上来的同学可以看着大屏幕试着背诵一下。

同学们,葡萄沟的葡萄这么多,即使是吃个够也吃不完呀,那么剩下的葡萄怎么办?

(制成葡萄干)对,新疆人民把吃不完的葡萄制成葡萄干。

葡萄干是怎样制成的呢?

(谁来当小导游用课文中的话给我们讲讲,小导游谢谢你的讲解)我们看到了阴房,那阴房四壁留的小孔有什么作用?

答案就在这句话里,我们一起读。

用这种方法制成的葡萄干——颜色鲜,味道甜。

出示:

喜爱茂密五光十色一大串一大串热情好客准会吃个够

谁来读读?

一齐读?

五、达成度检测:

课文学完了,老师想看看生字你们还记得吗?

1、(屏幕出示生字)我们再来来看看本课的生字,谁来领读?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师:

小朋友们好,喜欢猜谜语吗?

师:

你们真聪明,一下子就猜对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

葡萄沟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呢?

让我们跟着课文去看一看。

师:

我读得怎么样?

师:

去掉拼音朋友的帮忙,还会读吗?

(生:

会)(分组读、开火车读)你已经记住了哪几个,是怎么记的呢?

生:

我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了“沟、鲁、番”篇3:

葡萄沟教学设计参赛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比

教材版本: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课题:

葡萄沟

一、教案背景:

1、面对学生:

小学三年级

2、学科:

语文

二、教学课题:

《葡萄沟》

三、教材分析:

师:

看这些生字,《葡萄沟》选自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五册,这篇课文介绍了我国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盛产葡萄的情况以及葡萄干的制法,说明了“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抒发了作者对葡萄沟的赞美之情。

四、教学方法:

五、教学目标:

六、教学过程:

1、同学们,今天杜老师想带同学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旅游,你们愿意去吗?

2、那好,请同学们上车,做好。

游客们请注意,开往新疆吐鲁番的客车正高速行驶在公路上,今天我们要去的地方是新疆有名的葡萄沟。

(一)下面我想找四名同学来做我的助手,读一读课文,向大家介绍一下葡萄沟,同时想一想你觉得葡萄沟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指名读课文)

(二)大家说了这么多,老师也觉得葡萄沟是一个好地方。

1、你们从哪感受到了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1)你是从哪一段了解到葡萄沟盛产水果呢?

为什么读这一段让你感受到了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呢?

(2)都有什么水果快说说?

如果能吃吗到这么多水果高兴吗?

快用喜欢的语气读读吧!

(3)还有那些同学也是从这个地方觉得葡萄沟是个好地方的?

“盛产”是什么意思?

鞍山盛产什么?

这样一个出产这么多水果的地方,一定是个好地方。

2、其他同学再来说一说,你还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葡萄沟是一个好地方?

(3)同学们,请你们想一想,在烈日炎炎的夏季,当你们来到葡萄沟,来到这茂密的枝叶搭起的一个个绿色的凉棚下你会有什么感觉?

那你能带着这种舒服惬意的感觉读一读这句话吗?

出示图片

【XX图片】

(4)谁能来说一说还能从哪些词语、句子中感到葡萄长得又多又好呢?

为什么读这句让你感觉它长得好?

(5)“一大串一大串”是什么意思?

快看看书图。

课件出示各种颜色的葡萄(7)这就是葡萄沟里的葡萄,当你看到这么美丽的葡萄时,你会有什么样的心情啊?

那就用你的朗读来赞美这些葡萄的美丽吧!

你的朗读让老师体会到了你对这些美丽葡萄的喜爱,谁还想读一读?

听了你的朗读,那晶莹剔透的葡萄好像呈现在我的眼前,真是让人垂涎三尺啊!

还有谁愿意读一读?

第3篇:

古诗两首《乞巧》《嫦娥》教学设计优质课

古诗两首

《乞巧》《嫦娥》教学设计

【教材解读及设计思路】

《乞巧》和《嫦娥》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组《古诗两首》选编的两首古诗,本单元组的主题是“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

《乞巧》一诗描述的是关于七夕节的传说和古代的人们在这一天乞巧的风俗,而《嫦娥》一诗描绘的是嫦娥在广寒宫里的凄凉生活,两首诗看似毫无关联,仔细读来,却不难发现其相关之处——都是关于夜空的神话传说,都蕴含着分离与团聚的思绪。

基于教材特色和阅读教学的学段要求以及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确定如下教学思路:

1.以“加强语文实践,提高教学效益”为教学设计的核心,整合教材、求新求效。

2.以“引导学生阅读有故事的古诗,走入有情有境的情感世界”为教学方向。

3.以“初步感受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注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为教学主旨,创设情境、充分品读、学语习文。

【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

会认4个字,会写8个字。

2.背诵两首诗,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

3.复述牛郎织女和嫦娥奔月的故事。

4.拓展阅读关于神话传说或民间故事的诗歌,增强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入情入境,诵读古诗,了解两个神话传说。

【教学难点】

走进诗的意境,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

【课时内容安排】

第一课时:

学习两首古诗,了解两个神话传说。

第二课时:

拓展阅读,交流感受;书写生字。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预设】

一、导入

1.视频播放《牛郎织女的传说》,导入新课。

2.板书课题,指导书写“乞”、“巧”。

二、学诗

(一)初读全诗

1.生自由读全诗,要求:

①把字音读准。

②想一想,这首诗中,哪个诗句描绘了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场面?

【设计说明:

第一遍读准字音,第二遍初步读懂诗意,这是有目的的读、有层次的读、有效的读。

2.指名读诗

(二)品读第一个诗句

1.交流:

哪个诗句描绘了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场面?

2.指名读第一句诗

3.生自由读诗句,体会诗句中蕴含着的心情。

【设计说明:

引导想像,鼓励学生联系生活积累,走进诗句,展开丰富的想像,想像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场面,想想他们一家人此时此刻的心情。

深入体悟诗情,同时为第二首诗的学习做好铺垫。

4.根据学生的个性化解读,指导诵读。

5.学习生字“霄”

6.说一说这个诗句的意思;齐读这个诗句。

(三)品读第二句诗

1.出示图片(乞巧场面),引导学习“资料袋”,了解古代“乞巧的风俗”

【设计说明:

由于不能事先布置预习,因此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运用课后的“资料袋”帮助学习,初步培养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交流:

哪个句诗写的是人们七夕乞巧的风俗呢?

指名读。

3.想像:

七夕节里,姑娘们会许下什么样的心愿呢?

4.回扣诗句:

用心读一读,想一想,你从诗句中的哪些词体会到姑娘们的心愿是那么多,那么美好?

(板书:

穿尽几万条)

5.指导诵读。

三、小结

1.有感情地吟诵《乞巧》。

2.回顾学法:

①了解诗里的故事;

②走进诗的字里行间,用心品味;

③展开想象,体会诗句蕴含的感情

【设计说明:

帮助学生理清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以便有效迁移,高效学习第二首诗。

3.背诵《乞巧》。

嫦娥

过渡语:

在这七夕的夜晚,当银河两岸的牛郎织女一家人幸福地团聚,其乐融融的时候,同样是在这片夜空之中,月亮上的广寒宫里,却是一片冷冷清清,幽暗的烛光照出了一个孤独的影子。

【设计说明:

在同样的场景中创设对比强烈的情境,为第二首诗的学习奠定情感基调。

一、初读

1.师范读全诗

【设计说明:

这首诗的语言相对比较晦涩难懂,因此,教师的范读很有必要。

2.导入,板书课题。

3.视频播放《嫦娥奔月》

二、品读

1.迁移学法,自读《嫦娥》,借助注释,边读边想像:

嫦娥在月宫里,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2.交流:

嫦娥在月宫里,过着怎样的生活?

你是从哪一个诗句体会到的?

⑴读诗句,谈体会。

⑵根据学生的个性化感悟和体验,引导想像。

⑶指导朗读。

3.引导想像,练习说话(选择一句,同桌讨论;全班交流):

①七夕的夜晚,牛郎织女一家人聚在______________,而嫦娥却_________________。

②中秋节的夜晚,家家户户聚在一起______________,而嫦娥却_________________。

【设计说明:

在此处设计说话练习,目的有二:

其一,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其二,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歌中人物的内心情感,从而领悟诗意。

4.回读诗文:

人间的生活多么快乐,多么自由啊!

而嫦娥为什么会失去这些曾经拥有过的美好生活呢?

再读读诗句,诗中的哪些词让你体会到嫦娥此时的心情?

(板书:

悔夜夜心)

①理解“悔”:

“悔”什么意思?

嫦娥“悔”什么?

②想像: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后羿又从西王母那里得到了灵药,嫦娥会怎么做呢?

③理解“夜夜心”:

可是时光是不会倒流的,所以,每一个夜晚,嫦娥都有着怎样的心情?

【设计说明:

理解“悔”和“夜夜心”是读懂这首诗的关键,也是难点,而引导想像,是突破这一难点的最有效手段。

5.指导诵读。

三、总结拓展

1.总结语:

同学们,你们瞧,咱们中国人民多有智慧啊!

同样的一片星空,却能想像出《牛郎织女》和《嫦娥》这样两个截然不同的故事来!

许多诗人也像林杰和李商隐一样,被这些美丽的传说深深打动,他们也把这些故事写进了诗句里。

2.推荐古诗《秋夕》、《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鼓励课外积累

四、布置作业

1.把《牛郎织女》和《嫦娥奔月》的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2.收集关于神话故事的诗歌,下节课交流。

【板书设计】

29.古诗两首

乞巧——穿尽

几万条

嫦娥——悔

夜夜心

1.课前,教师可适当准备一些作者介绍或诗作的赏析资料,如《唐诗鉴赏辞典》的相关文章,在学生理解诗的大意时,相机介绍。

也可以引导学生先读读“资料袋”中的内容,对乞巧节有大致的了解。

2.课文中要求会认4个生字,可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

学生互相交流后,教师可重点提示,“乞”与熟字“气”的区别,“烛”是翘舌音,不要读错。

要求会写的字有8个,可引导学生注意难写易错的字,如“乞”不要多写一横,“晓”右上部不要多写一点,“霄”上下部分在田字格中的比例要适当。

3.理解诗歌的大意是体会诗中丰富想象的前提。

课文后面提供的注释,可以起一定的辅助作用,可引导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借助注释,自己试着理解诗歌的意思,教师不要串讲诗句。

下面的提示供教师参考。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碧霄”指浩瀚无际的青天。

开头两句叙述的就是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

一年一度的七夕又来到了,家家户户的人们纷纷情不自禁地抬头仰望浩瀚

的天空,这是因为这一美丽的传说牵动了一颗颗善良美好的心灵,唤起人们美好的愿望和丰富的想象。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后两句将乞巧的事交代得一清二楚,简明扼要,形象生动。

可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后资料袋的内容,感受人们过节时的喜悦。

诗人在诗中并没有具体写出各种不同的心愿,而是留下想象的空间,要引导学生结合全诗的理解,进一步体味诗中展示的人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心愿。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前两句描绘了主人公在孤独的环境中一夜不寐的情景。

室内,云母屏风上映着幽暗的烛影;室外,银河渐渐西移垂地,晨星就要消失了。

“渐”字暗示了时间的推移流逝;“沉”字逼真地描绘出晨星低垂、欲落未落的动态。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碧海青天”,指嫦娥在月宫中孤独枯燥的生活,只能见到深蓝色的天。

“夜夜心”,指嫦娥每晚都会感到孤单。

后两句引出凡人对仙人的感叹:

嫦娥应该后悔偷吃了灵药,眼望着碧海青天,夜夜心情孤寂。

“应悔”是猜测的意思,表现出一种同病相怜、同心相应的感情。

要深入理解诗句的意思,必须对“嫦娥奔月”的传说有一定的了解(详见参考资料)。

据说嫦娥原是后羿的妻子,因为偷吃了西王母送给后羿的不死药,飞奔到月宫,成了仙子。

在孤寂的主人公眼里,这孤居广寒宫殿,寂寞无伴的嫦娥,其处境和心情不正和自己相似吗?

4.要重视学习伙伴的提示,注意拓展延伸。

课后小伙伴吐了一个泡泡:

“我要去再收集一些民间故事”,不要求学生在学习本课时完成,它要贯穿到全组的课文学习始终,为语文园地“口语交际”的学习做准备。

可以通过自己的阅读收集民间故事,也可以让长辈们给自己讲一些民间故事或传说。

四、参考资料

林杰(831—847)字智周,福建人,唐代诗人。

小时候非常聪明,六岁就能赋诗,下笔即成章。

又精书法棋艺。

卒,年仅十七。

《全唐诗》存其诗两首。

李商隐(813—858)唐代文学家。

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

与杜牧齐名,称“小李杜”。

其诗风与杜甫更为接近。

牛郎织女的传说和诗歌有条件可参阅叶圣陶创作的《牛郎织女》,因篇幅过长,这里从略。

历代文人留下了不少关于牛郎织女的诗篇。

如南朝梁文学家沈约(公元441—513年)曾拟作了《织女赠牵牛》诗,王筠(公元1784—1854年)又拟作了《牵牛答织女》诗。

庾信、谢眺还作过《七夕赋》。

最有名的要算一首汉代无名氏的古诗: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抒。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关于乞巧节:

也叫女儿节,即七月七日。

民间幼女用碗盛水在日下投针,叫乞巧丢针。

幼女将绿豆于前数日置碗内,用布盖上。

每天浇水,七夕打开盖布。

若芽生不乱,其女必巧。

民间《乞巧歌》曰:

“乞手巧,乞容貌;乞心通,乞颜容;乞我爹娘千百岁,乞我姊妹千万年。

”乞巧最

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

每逢七夕,“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穿针线。

”另外,陈瓜果于庭,以求奇巧的乞巧方式也较普遍,如有蜘蛛在瓜果上结网叫得巧。

各地方乞巧方式多种多样,各有趣味。

如有些地方的乞巧节的活动,带有竞赛的性质,类似古代斗巧的风俗。

还有些地方有做巧芽汤的习俗,一般在七月初一将谷物浸泡水中发芽,七夕这天,剪芽做汤。

牧童则会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叫做“贺牛生日”(传说七夕是牛的生日)。

在今日浙江各地仍有类似的乞巧习俗,如杭州、宁波、温州等地,在这一天用面粉制各种小型物状,用油煎炸后称“巧果”,晚上在庭院内陈列巧果、莲蓬、白藕、红菱等。

女孩对月穿针,以祈求织女能赐以巧技,或者捕蜘蛛一只,放在盒中,第二天开盒如已结网称为得巧。

关于奔月成仙《太平御览》卷四引汉代张衡《灵宪》中写道:

请不死药于西王母,羿妻嫦娥窃以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

晋代干宝《搜神记》卷十四记载:

羿请无死之药于西王母。

嫦娥窃之以奔月。

关于嫦娥奔月与中秋拜月的习俗

相传远古的时候,有十个太阳一齐出现在天上,晒得大地冒烟,海水干枯,天下百姓很难活下去。

这时,有个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能开万斤宝弓,能射巨蛇猛兽。

他同情受难百姓,就弯宝弓、搭神箭,一气儿射下九个太阳。

最后一个太阳认罪求饶,后羿才息怒收弓,严令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从此,后羿的名字传遍天下,人人敬仰。

后来,他娶了个妻子叫嫦娥。

非常美丽,温柔贤慧。

夫妻二人相亲相爱,生活非常美满。

嫦娥心地善良,常把丈夫射来的猎物接济乡亲们。

乡亲们都非常喜爱她,夸后羿取了个好媳妇。

有一天,后羿射猎途中碰见一个老道士。

这老道钦佩后羿的神力和为人,赠给他一包不死药,说吃了这药,就能长生不老,成仙升天。

可后羿舍不得自己心爱的妻子,也舍不得父老乡亲们,不愿自己一人上天,回家后,就把不死药交给了妻子。

嫦娥把药藏在了床头首饰匣里。

那时候,因为羡慕后羿的威名,不少人跟着他拜师学艺。

其中有个叫蓬蒙的,是个奸佞小人,想偷吃后羿的不死药,自己成仙。

这一年的八月十五日,后羿又带着徒弟们出门射猎去了。

天近傍晚,蓬蒙却偷偷溜了回来,闯进嫦娥的住室,威逼嫦娥交出那包不死药。

嫦娥迫不得已,把不死药全部吃下,立时,身轻似燕,冲出窗口,直上云天。

可她一心还恋着心爱的丈夫,就飞到离地面最近的月亮上安了身。

后羿回家后,不见了妻子嫦娥,忙向侍女打听,才知道事情的经过。

他焦急地冲出门外,只见天上的月亮比往日格外亮,格外圆,就像心爱的妻子在看着自己。

他心似刀搅,拼命朝月亮追去。

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进三步,怎么也到不了跟前。

后羿思念心爱的妻子,心痛欲裂,默默流泪,无奈,只得命侍女在月下摆上供桌,上面供上嫦娥最爱吃的各种水果,以示对远去妻子的思念。

乡亲们听说以后,也都在各家院内摆上供桌水果,遥祭善良的嫦娥。

第二年八月十五晚上,是嫦娥奔月的忌日,月亮又是格外明格外圆。

后羿和乡亲们怀念善良的嫦娥,都早早地在院中月光下摆上水果祭月,寄托对亲人的思念。

以后年年如此,世代相传。

因八月十五时值仲秋,所以人们就把这一天定为中秋节。

再说嫦娥飞入月宫之后,每日里思念丈夫,思念乡亲,虽有珍馔佳肴,宫女歌舞,仍不能稍解愁烦。

每年的八月十五日晚上,她都要走出宫门。

这时,天清气爽,下界景象现在眼前,她默默遥望,寄托思情。

此时,她那美丽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