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度上七年级地理自主学习文本.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715050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73 大小:1.4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度上七年级地理自主学习文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学年度上七年级地理自主学习文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学年度上七年级地理自主学习文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学年度上七年级地理自主学习文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学年度上七年级地理自主学习文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学年度上七年级地理自主学习文本.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3页
学年度上七年级地理自主学习文本.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3页
学年度上七年级地理自主学习文本.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3页
学年度上七年级地理自主学习文本.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3页
学年度上七年级地理自主学习文本.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3页
学年度上七年级地理自主学习文本.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3页
学年度上七年级地理自主学习文本.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3页
学年度上七年级地理自主学习文本.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3页
学年度上七年级地理自主学习文本.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3页
学年度上七年级地理自主学习文本.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3页
学年度上七年级地理自主学习文本.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3页
学年度上七年级地理自主学习文本.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3页
学年度上七年级地理自主学习文本.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3页
学年度上七年级地理自主学习文本.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3页
学年度上七年级地理自主学习文本.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3页
亲,该文档总共7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度上七年级地理自主学习文本.docx

《学年度上七年级地理自主学习文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度上七年级地理自主学习文本.docx(7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度上七年级地理自主学习文本.docx

学年度上七年级地理自主学习文本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一、课前预习:

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确定地球的形状是一个________体。

经过精确地测算,地球的平均半径为________千米,赤道周长约为________万千米,地球表面积为________亿平方千米。

2、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的航海家是,他是国人。

3、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证据:

①②③

④⑤。

4、人们仿照的形状,并且按照一定的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轴是地球的。

5、纬线和经线

比较项目

纬线

经线

定义

 

特点

形状

长 度

指示方向

与赤道的关系

6、0º纬线:

地球上最长的纬线,也叫做,它的纪念碑建在

0º经线:

也叫做,它的地面标在。

7、经度与纬度的比较:

项目

经度

纬度

零度线的确定

 

度数的划分

 

表示方法

 

度数的变化规律

半球的划分

 

8、纬度的划分:

为低纬度;为中纬度;为高纬度。

9、地球上的某一点可以用来确定,它是地球仪或地图上由和

交织成的网。

二、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0、既能满足现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子孙后代的利益,这种发展叫()

A、可持续发展B、均衡发展C、超前发展D、差异发展

11、下列关于地球形状的描述,错误的是()

A、地球是一个球体B、地球表面陆地总面积5.1亿平方千米

C、地球表面并不均一D、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

12、属于经线的是()

A、赤道B、本初子午线C、北回归线D、南极圈

13、关于经纬线的表述正确的是()

A、23.5°N------北回归线B、0°经线------日界线

C、90°S------北极点D、180°经线------东西半球分界线

14、赤道是()

A、划分经度的起点B、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C、南北半球的分界线D、90°纬线

15、最长的经纬线是()

A、本初子午线B、赤道C、极圈D、回归线

16、经过经度120°,纬度40°的点,在地球上共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17、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A、赤道B、0°和180°组成的经线圈

C、20°E和160°W组成的经线圈D、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

18、关于经纬线和经纬度的正确说法是()

A、经线表示南北,纬线表示东西

B、不同经线长度相同,不同纬线长度不同

C、经线是直线、纬线是圆圈

D、东经度在东半球,北纬度在北半球

19、东半球的经度范围是()

A、0°和180°之间B、20°W以西到160°E

C、20°E和160°W之间D、20°W以东到160°E

20、本初子午线的经度是()

A、180°B、0°C、160°ED、20°W

21、表示地球某一点经纬度的正确写法是()

A、35°,115°B、45°N,120°W

C、60°SD、南纬30°,东经70°W

22、一个人要想在最短的时间内跨越所有的经线,他应选择的地点()

A、0°经线B、0°纬线C、东京160°D、北纬20°

23、从赤道上某点,向东行1000km,折向北行1000km,再向西行1000km,最后向南行1000km,回到原出发点的()

A.正西B.正东C.东南D.与原出发点重合

24、下列各地中,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描述最吻合的是()

A.赤道B.北极圈C.南极点D.北回归线

25、下列地点中,既位于东半球,又位于南半球的是()

A、120ºE,60ºNB、30ºW,45ºS

C、10ºW,30ºSD、10ºW,80ºN

26.关于经度和纬度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经度越大,离本初子午线越远B.纬度越高,离赤道越近

C.经度的最大度数是360°D.180°经线以东,经度越来越小的为东经

27.某点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该点的位置在()

A.0°经度,0°纬度B.20°W,0°纬度

C.160°E,0°D.0°,23.5°

(二)、读图、填图、材料分析、简答题

28、读经纬网图:

(1)写出A.B两地的经度和纬度:

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

(2)A地位于_____(东或西)半球;

B地位于______(北或南)半球。

29、读图1.1-13,回答:

(1)写出图中A、B、C三点的经纬度:

A.,B,C.。

(2)从东西半球看:

B在半球;C在半球。

30、读下面的经纬网图(图一)并回答。

⑴、A的地理位置是 。

B的地理位置是   。

C的地理位置是  。

D的地理位置是   。

(2)、A、B、C、D四地中,位于西半球的有    (填字母),四点都位于南、北半球中的 半球。

 

 

图二

31.读图二:

经纬网图

(1)用粗黑线画出本初子午线。

(2)图中A的地理位置是   。

B的地理位置是   。

(3)根据C、D的经纬度,在右图中标出它们的正确位置。

C:

西经500、南纬200D:

东经400、南纬600

(4)A、B、C、D四地中,位于西半球的有   (填字母),四点都位于北半球的有    (半球)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一、课前预习:

1、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呈方向。

2、自转与公转的区别:

名称

旋转中心

方向

周期

产生现象

自转

公转

3、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而且它的保持不变。

4、二分二至日时太阳照射情况的差异:

节气

时间

太阳直射纬线

昼夜长短

北半球的季节

南半球的季节

月份

春分日

夏至日

秋分日

冬至日

5、人们根据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带,分别是、、、、,有极昼和极夜现象的地区是、。

二、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6、下列关于地球公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公转周期是一天B、绕地轴不停地旋转

C、自西向东公转D、公转使地球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

7、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A、四季的转换B、昼夜更替

C、昼夜长短的变化D、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8、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A、方向相同B、周期相同C、产生的地理现象相同D、无相同之处

9、在下列日期中,中山市白昼最长、太阳最高的一天是()

A、3月1日B、6月10日C、9月25日D、12月22日

10、去南极考察的最好季节是我国的()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11、亚热带是下列哪一个温度带的组成部分?

()

A、热带B、温带C、寒带D、没有正确答案

12、热带和北温带的分界线是()

A、赤道B、南回归线C、南极圈D、北回归线

13、位于南回归线以北的热量带有()

A、热带B、北温带、北寒带

C、热带、北温带和北寒带D、南温带和南寒带

14、太阳直射南回归线(23.5°S)时,北半球的节气是()

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

15、划分地球上五带的主要依据是()

A、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B、有无极昼极夜

C、有无明显的季节变化D、有无太阳光直射

16、北纬23.5°纬线是太阳直射地球的()

A、最北界线B、最南界线C、最东界线D、最西界线

17、下列各地中,一年内有两次阳光直射的是()

A、北极B、赤道C、北极圈D、北回归线

读地球某日太阳光照图(右图),回答18~20小题。

18、这一天,图示表示的节气是()

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

19、此时最接近下列哪一个节日()

A.劳动节B.儿童节C.圣诞节D.国庆节

20、这一天,北京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A、昼长夜短B、昼短夜长C、昼夜等长

21、我国某地有一口井,每年只有一天太阳直射井底的现象,该地的纬度和该日期正确的是()

A、23.5S冬至日B、23.5N夏至日C、23.5N冬至日D、23.5S夏至日

22、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的时候,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A、香港比北京的白昼时间长B、我国的河流都已经结冰

C、北极地区有极夜现象D、澳大利亚此时是冬季

23、天安门广场的国旗每天都和太阳一同升旗,下列几个节日中,升旗的时间最早的是()

A、元旦B、“五、一”劳动节C、“六、一”儿童节D、国庆节

24、北半球的冬季包括()

A、10、11、12三个月B、11、12、1三个月

C、6、7、8三个月D、12、1、2三个

追求实践,用事实说话是我们中学生的优秀品质。

下图是我市初中学生小明在2006年通过测量二分二至日正午时刻校园内旗杆影子的长度所绘制的简图。

读图回答25~26题。

25.小明测量一年中二分二至日正午时刻旗杆影子的长度,发现杆影长度在变化,证明了一年中正午太阳的高低变化。

他用事实说明了:

()

A.地球上有昼夜现象

B.地球上有昼夜更替现象

C.地球的自转D.地球的公转

26.你知道小明所绘制的①②③图中,代表夏至日的是()

A.图①      B.图②      C.图③    D.无法确定

27、我国领土最南端和最北端的纬度位置分别约为4°N和53°N,这决定了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地球五带中的()

A.热带B.北温带C.南温带D.北寒带

28、南北半球昼夜等长时,太阳直射在()

A.南回归线B.北回归线C.赤道D.赤道与回归线之间的某一点

(二)读图、填图、材料分析、简答题

29、读地球上的五带示意图,回答:

(1)在图中适当的位置上填出:

南温带、北寒带、赤

(2)图中数码所代表的虚线名称:

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

                                          

(3)根据五带的划分:

A处属________带;B处属________带。

(4)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在________(纬线)

上,此时,北极圈以北地区出现现象。

(5)五带中,有太阳直射的是  带,有极昼极夜的是

 带,四季变化最明显的是  带。

(6)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  带,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是,温带和寒带的是。

30、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

⑴、在图上用箭头标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

⑵、地球运行在公转轨道C的位置时,正值北半球 节气,太阳直射在 。

⑶、地球运行在A的位置时,北极圈以北出现 现象,北京处在一年中的

  季。

⑷、地球运行在公转轨道C的位置时,北半球的正午太阳高度较  (高/低),白昼时间较   (长/短)。

⑸地球运行在D的位置时,是每年的

 月日前后,此时北半球处在 季。

(6)当地球公转到A点时,北京的一名中学生要去澳大利亚的悉尼(南半球)旅游,请你为他选几件应该带的衣物()(多选)

A.棉服B.短袖T恤C.长袖T恤D.凉鞋

(7)我国国庆节(10月1日)时地球运行到()

A、AB之间B、BC之间

C、CD之间D、AD之间

31.读下列经纬网图,填下表

经纬度

东西半球

南北半球

高、中、低纬

五带

A点

B点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三节地图

一、课前预习:

1.地图三要素一般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例尺表示________比的缩小程度,比例尺的计算公式是

______。

比例尺的表示形式通常有________、________和文字式。

3.________是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这些符号就好比地图上的“________”。

4.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根据定方向;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根据定方向;在既无指向标;也有经纬网的地图上,一般是用“、”来确定。

5.地面某个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6.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这就是________。

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做________,海底坡度的大小,可从等深线的________状况看出。

7.在同一幅地图上,坡陡的地方,等高线________;坡缓的地方,等高线________。

8.在地图上,不同的等高线之间,着上不同的颜色,叫做________地形图。

________图能够更直观地了解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形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

9.地图的种类:

10.在地图上所画地区的范围愈________,反映的内容愈________,则选用的比例尺应愈大;反之,则选用的比例尺应愈小。

二、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1、下列属于地图基本要素的是()

①比例尺②颜色③图例④方向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2、下列四幅图的比例尺,最大的一幅是()

A、1﹕5000B、

C、一千万分之一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0千米

13、一个人站在北极点上,他的前后左右都是()

A、东方B、西方C、南方D、北方

14、在一幅地图上,量得北京到天津的直线距离为3厘米,两地的实地距离是120

千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A、1﹕40B、C、四十万分之一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400千米

15、下列四幅图幅大小相同的地图,哪一幅表示地理事物内容最详细?

()

A、亚洲地图B、中国地图C、广东省地图D、中山市地图

16.下列选项中,A、B、C、D所示的地形部位名称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

A.①山谷②鞍部③山脊④山顶B.①山谷②山顶③鞍部④山脊

C.①山谷②山脊③山顶④鞍部D.①山脊②山谷③山顶④鞍部

17、在一幅分层设色地形图中,周围是一片较深的黄颜色,中

间有一片绿颜色,据此判断中间地区的地形是()

  A.山地   B.高原  C.盆地   D.丘陵

18、右图中山顶的海拔是()

A.500米B.400米C.500~600米D.无法确定

19.右图中①处虚线所表示的地形部位是()

A.山顶B.山脊C.山谷D.山坡

20.该地的甲村欲开垦一处水田,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四地中最合适的是()

A.A地B.B地C.C地D.D地

21.关于右侧等高线地形图中地理事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a村在b村的西南方向  

 

 

 B.c线处为山脊,d线处为山谷

 C.e处河流由西北向东南流

 D.从a村到b村规划的公路(虚线)不合理

22.下列常见的图例中,表示公路的是()

A.

B.

C.

D.

2008年第29届夏季奥运会在北京举行,来之美国的汤姆想了解220个参赛国的位置,他选用了“世界政区地图”;北京真大啊!

玲玲想知道故宫在什么位置,她选用了“北京城市图”;小军去我市探访同学,他选用了“中山市地形图”;兰兰去“莱州大基山风景区”旅游,她选用了“大基山风景区导游图”。

据此材料回答23—25题。

23、哪位同学选用的地图不适用()

A.汤姆B.玲玲C.小军D.兰兰

24、下列图例是小明从“北京城市图”上描画下来的,可能描画错误的是()

A.B.

C.D.

25、假如上面提到的4幅地图的图幅大小相等,那么表示地理事物最详细的是()

A.世界政区地图B.北京城市图

C.中山市地形图D.大基山风景区导游图

26.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为8844米,位于吐鲁番盆地的我国陆地表面最低点海拔为-155米,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A.8689米B.9003米C.8999米D.9000米

27、图例是地图的基本要素之一,下列图例表示正确的是:

()

28.下列四个图例中,表示河流、湖泊的是:

()

ABCD

29.下面四个图例中,正确的是:

()

A.⊙──省级行政中心B.

──河流、湖泊

C.

──山峰D.

──沙漠

读山东半岛某地的等高线地形图,回答30~33题

30、图中AB的相对高度是()

A、100O米B、200米C、300米D、400米

31.图中字母C代表的地形部位是:

()

A.山谷B.鞍部C.山脊D.山顶

32、图中字母D代表的地形部位是:

()

A.山谷B.鞍部C.山脊D.山顶

33.关于图示内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月芽河是自西北流向东南

B.A山高出月芽河至少700米

C.月芽河的流量在夏秋季最大

D.沿AB线路登山比沿AD线路登山更容易些

34、奥运会期间,贝贝打算趁着观看比赛的同时,顺便游览一下北京的风景名胜,贝贝携带的地图最适合的是:

()

A.世界政区图B.中国政区图C.北京交通旅游图D.北京人口分布图

35.某班学生准备到郊外山地进行越野活动,设计行动时应参考的地图是()

A.地形图B.交通图C.导游图D.气候图

36、地球表面两地,甲在东经95°,南纬4°;乙地在东经115°,北纬28°,则乙地位于甲地的()

A、东南面B、西南面C、东北面D、西北面

(二)、读图、填图、材料分析、简答题

37、读左图回答:

(1)甲山的海拔是()米,

(2)乙山的海拔是()米

(3)甲与乙山的相对高度是()米;

 

38.读“等高线地形图”(如图1.3-17所示)回答:

(1)若仅从地形方面考虑,请比较从B点爬到山顶A点容易还是从C点爬到山顶A点容易?

,简述理由。

(2)若自A点沿直线向B点行进,那么行进方向是,自A点到C点行进,则行进方向是。

(3)若A点海拔265米,则该点高出B点米。

D点的地形类型是。

(4)据测量,A点到C点的图上距离为2.5厘米,A点到B点的图上距离为1厘米,那么A点到B点的实地距离比A点到C点的实地距离近米。

39、读图1.3-29,回答问题:

(1)汽车的行驶方向由向出村后再折向。

(2)河流大致流向方。

(3)村庄在小河的面,林地在村庄的

面,耕地在林地的面。

(4)左图判断方向的根据是。

40.读图1.3-30,完成下列问题:

(1)某建筑师想要建造一幢四周窗户朝北的房子,应建在图中的点。

(2)E在A的方向,F在B的

方向。

(3)E在F的方向,F在G的方向。

 

41.读我国地图,回答:

(1)地图的基本要素是比例尺、方向和图例,你认为右图缺乏的基本要素为_____。

(2)北京的地理坐标为。

(3)斯里兰卡位于洲,洋,属五带中的带。

(4)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08年11月17日凌晨先后发生一次里氏7.7级和一次里氏6.0级地震,给当地造成重大灾难,如果我国政府欲对其进行援助,若飞机从北京出发飞往震中(1.41°N,东经122.18°E),应向方向飞行,航程均为千米(注:

北京与震中图上距离约7厘米)。

42、读下图(中山图)完成下列问题。

(1)南头镇在石岐的 方,三乡在石岐的

  方,大涌在石岐的 方,古镇在石岐的  方。

(2)南头镇到石岐的图上距离是3厘米,可以计算出南头镇到石岐的实际距离是 千米;坦洲到石岐的图上距离是4厘米,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  千米。

(3)中山市位置最北的是  镇、镇和  镇,位置最南的是  镇。

(4)请简要描述置     

 

43、阅读下面几段话,判断这几位同学分别需要选择什么的地图:

A同学:

我现在到了广州动物园门口,我想进去游玩。

B同学:

寒假里,我打算到郑州姨妈家探亲,想了解一下乘车路线。

C同学: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海啸受灾最严重的印度尼西亚和印度等国家,我想知道这两个国家在哪里。

D同学:

北京真大啊!

我想知道故宫在哪里。

E同学:

暑假,我想与家人从广州乘火车到新疆旅游,我想了解一下火车的路线。

A同学可以选用     图,B同学可以选用   图,C同学可以选用

   图,D同学可以选用   图,E同学可以选用   图。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一、课前预习:

1、第一个乘坐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

2、据计算,地球上海洋面积占________,而陆地面积仅占________。

概括地讲,

分陆地,分海洋。

3、从南、北半球看,陆地集中在半球,海洋集中在半球,南极和北极分别以和为主。

4、和它周围的合起来称为大洲。

全球共分为七大洲,它们分别是、、、、、、

四大洋,分别是、、、。

5、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洲是________,最小的洲是________;四大洋中,________洋面积最大,________洋面积最小。

6、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是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

7、亚洲和欧洲的大陆紧密相连,合称________大陆。

人们习惯上把乌拉尔山________河_____山脉一线作为欧、亚两洲大陆的分界线;以________运河作为亚、非两洲陆上分界线。

三、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8.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   )

A.中国的杨利伟B.美国的阿姆斯特朗

C.原苏联的加加林D.葡萄牙的麦哲伦

9.人们常说的地理大发现是指(   )

A.中国人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

B.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到中国,增进亚欧交往

C.中国人郑和七下西洋,足迹远及非洲东海岸,并留下著名的航海图

D.意大利人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大陆

11.沟通两个海洋的的狭窄水道叫(   )

A.半岛B.海峡C.岛屿D.海湾

12.关于地球表面基本面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又被称为“水星”      B.六分海洋,四分陆地

C.约71%是海洋29%是陆地 D.陆地彼此连成一片

13.纬度最高的大洲是(   )

A.欧洲     B.北美洲     C.南美洲    D.南极洲

14.世界上最大的岛屿在哪个大洲?

(   )

A.亚洲    B.非洲      C.南美洲    D.北美洲

15.中国以东的大洋是(   )

A.太平洋B.大西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