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砟轨道线路设备标准线路质量评定210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724259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28.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砟轨道线路设备标准线路质量评定210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有砟轨道线路设备标准线路质量评定210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有砟轨道线路设备标准线路质量评定210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有砟轨道线路设备标准线路质量评定210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有砟轨道线路设备标准线路质量评定210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有砟轨道线路设备标准线路质量评定210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有砟轨道线路设备标准线路质量评定210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有砟轨道线路设备标准线路质量评定210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有砟轨道线路设备标准线路质量评定210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有砟轨道线路设备标准线路质量评定210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有砟轨道线路设备标准线路质量评定210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有砟轨道线路设备标准线路质量评定210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有砟轨道线路设备标准线路质量评定210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有砟轨道线路设备标准线路质量评定210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有砟轨道线路设备标准线路质量评定210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有砟轨道线路设备标准线路质量评定210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有砟轨道线路设备标准线路质量评定210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有砟轨道线路设备标准线路质量评定210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有砟轨道线路设备标准线路质量评定210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有砟轨道线路设备标准线路质量评定210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有砟轨道线路设备标准线路质量评定210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有砟轨道线路设备标准线路质量评定210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砟轨道线路设备标准线路质量评定210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有砟轨道线路设备标准线路质量评定210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

-1

+5

-3

2

(2)道岔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见表3和表4。

调节器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见表5和表6。

200~250km/h道岔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表3

轨向(mm)

直股

支距

扭曲(mm/3m)

①支距偏差为实际支距与计算支距之差,导曲线支距测量应从尖轨跟端开始直至道岔导曲线结束;

②导曲线下股高于上股的限值:

12号道岔作业验收为2mm,经常保养为3mm,临时补修为5mm;

18号及以上道岔作业验收为0mm,经常保养为2mm,临时补修为3mm;

③轨距偏差不含构造轨距加宽量。

 

250(不含)~300km/h道岔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表4

岔区

尖轨尖

+3

①支距偏差为实际支距与计算支距之差;

18号及以上道岔作业验收为0mm,经常保养为2mm,临时补修为3mm。

200~250km/h调节器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表5

其他

轨距偏差不含构造轨距加宽量。

250(不含)~300km/h调节器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表6

(3)轨道静态几何尺寸长弦测量作业验收容许偏差管理值如表7。

长弦测量作业验收容许偏差管理值表7

基线长(m)

测点间距(m)

容许偏差(mm)

高低

300

150

≤10

30

≤2

方向

30

5

≤2

当弦长为30m时,相距5m的任意两测点实际矢度差与设计矢度差的偏差不得大于2mm;

当弦长为300m时,相距150m的任意两测点实际矢度差与设计矢度差的偏差不得大于10mm。

(4)曲线正矢作业验收、经常保养和临时补修容许偏差管理值见表7和表9。

200~250km/h线路曲线正矢容许偏差管理值表8

项目

实测正矢与计算正矢差(mm)

圆曲线正矢连续差(mm)

圆曲线最大最小正矢差(mm)

缓和曲线

圆曲线

曲线正矢用20m弦在钢轨踏面下16mm处测量。

250(不含)~300km/h线路曲线正矢容许偏差管理值表9

圆曲线最大最小正矢差

(mm)

(5)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中,作业验收管理值为综合维修、经常保养和临时补修作业后的质量检查标准;

经常保养管理值为轨道应经常保持的质量管理标准;

临时补修管理值为应及时进行轨道整修的质量控制标准;

限速管理值为保证列车运行平稳性和舒适性,需进行限速的控制标准。

3、轨道动态不平顺管理值

(1)线路动态不平顺是指线路不平顺的动态反映,主要通过综合检测列车进行检测。

动态不平顺管理分为峰值管理和均值管理。

(2)检查项目。

轨道动态不平顺的检查项目为轨距、水平、轨向、高低、扭曲、复合不平顺、车体垂向振动加速度、车体横向振动加速度、轨距变化率等。

(3)峰值管理。

1、各项目偏差等级划分及容许偏差管理值

线路(含道岔及调节器范围)各项偏差等级划分四级(200~250km/h线路见表10,250(不含)~300km/h线路见表11):

Ⅰ级为经常保养标准,Ⅱ级为舒适度标准,Ⅲ级为临时补修标准,Ⅳ级为限速标准。

2、偏差扣分标准

各项目偏差扣分标准:

Ⅰ级每处扣1分,Ⅱ级每处扣5分,Ⅲ级每处扣100分,Ⅳ级每处扣301分。

200~250km/h线路轨道动态质量容许偏差管理值表10

舒适度

偏差等级

Ⅰ级

Ⅱ级

Ⅲ级

Ⅳ级

+12

-8

13

扭曲(基长3m)(mm)

波长1.5~42m

14

波长1.5~70m

15

12

车体垂向加速度(m/s2)

1.0

1.5

2.0

2.5

车体横向加速度(m/s2)

0.6

0.9

轨距变化率(基长3m)(‰)

1.2

①表中管理值为轨道不平顺实际幅值的半峰值;

②水平限值不包含曲线按规定设置的超高值及超高顺坡量;

③扭曲限值包含缓和曲线超高顺坡造成的扭曲量;

④车体垂向加速度采用20Hz低通滤波,车体横向加速度Ⅰ、Ⅱ级标准采用0.5~10Hz带通滤波处理的值进行评判,Ⅲ、Ⅳ级标准采用10Hz低通滤波处理的值进行评判;

⑤避免出现连续多波不平顺和轨向、水平逆向复合不平顺。

250(不含)~300km/h线路轨道动态质量容许偏差管理值表11

+7

-5

波长1.5~120m

复合不平顺(mm)

⑤复合不平顺指水平和轨向逆相位复合不平顺,按水平和1.5~42m轨向代数差计算。

避免出现连续多波不平顺。

3、线路动态质量评定

线路动态评定以千米为单位,每千米扣分总数为各级、各项偏差扣分总和。

每千米线路动态评定标准:

优良——总扣分在50分及以内;

合格——总扣分在51~300分;

失格——总扣分在300分以上。

(4)均值管理。

200~250km/h和250(不含)~300km/h线路轨道质量指数(TQI)和单项标准差管理值见表12和表13。

200~250km/h线路轨道质量指数(TQI)管理值表12

高低

轨向

轨距

水平

扭曲

TQI

波长范围

1.5~42m

1.4×

1.0×

1.1

8.0

波长范围为1.5~42m的单项标准差计算长度200m。

250(不含)~300km/h线路轨道质量指数(TQI)管理值表13

0.8×

0.7×

0.7

5.0

4、车辆动力学指标管理值

(1)车辆动力学指标包括脱轨系数、轮重减载率、轮轴横向力,横向力和垂向力通过综合检测列车的测力轮对来测量。

(2)车辆动力学指标管理值见表14。

车辆动力学指标管理值表14

脱轨系数

Q/P

轮重减载率

△P/

轮轴横向力

H(kN)

管理值

≤0.8

≤10+P0/3

1.Q为轮轨横向力;

P为轮轨垂向力;

为平均静轮重;

△P为轮轨垂向力相对平均静轮重的减载量;

P0为静轴重;

2.间断式测力轮对的轮重减载率按双峰值评定。

5、线路综合维修验收标准

(1)线路综合维修验收评分标准按表15规定。

满分为100分,100~85分为优良,85(不含)~60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失格。

失格线路整修复验后,在60分及以上者为合格。

线路综合维修验收评分标准表15

编号

内容

扣分条件

抽验

数量

单位

扣分(分)

说明

轨道几何尺寸

1

轨距、水平、三角坑

超过作业验收标准容许偏差

连续检测100m

选择质量较差地段,有曲线时检测一个曲线的正矢

超过经常保养标准容许偏差

41

轨距变化率大于1/1500

轨向、正矢、高低

全面查看重点检测

钢轨

打磨质量

波磨(按表5.2.2-2评判,允许超限百分率为5%)

连续测量100m

每增加1%

其他(按表5.2.2-1评判)

断轨处理

钢轨折断未及时永久性处理

全面查看

16

“未及时”指轨温具备焊接条件未进行永久处理

焊缝

新焊接的焊缝:

不符合第3.8.3条第三、四款要求;

原焊缝打磨后:

不符合表5.2.2-1要求

全面

检测

胶接绝缘接头

绝缘接头轨端肥边大于2mm

同上

胶接绝缘接头的质量不符合《铁路钢轨胶接绝缘接头技术条件》(TB/T2975)

轨枕

位置

位置、间距偏差或偏斜大于50mm

枕上或枕下离缝大于2mm者为吊板

失效

修理

应修混凝土枕未修

空吊率

大于8%

连续检测50头

每增加1%

联结零件

扣件

零部件缺少、失效

连续查看100头

一组扣件的零件不全,按缺少一个计算

17

弹条中肢前端下颚离缝大于0.5mm或扣件扭矩(扣压力)不符合规定者,超过8%

每增1%

18

绝缘轨距块(轨距挡板)前、后离缝大于1mm者,超过8%

连续检测50个

每增2%

19

橡胶垫板缺少/窜出或失效

2/1

20

预埋套管失效

查看

纵向位移观测桩

21

纵向位移

无缝线路位移观测桩缺少

km

道床

22

脏污

枕盒或边坡清筛深度不足,清筛不洁/翻浆冒泥

每10m

/孔

2/41

23

24

外观

道床断面不符合标准、不均匀、不整齐、有杂草

路基

25

路肩

不平整、有反坡、有大草

每20m

单侧计算

26

排水

侧沟未疏通或弃土不符合规定

标志标识

27

标志

缺损、歪斜、字迹不清

28

标识

钢轨上各种标识不齐全,位置不对,不清晰或错误

(2)道岔综合维修验收评分标准按表16规定。

满分为100分,100~85分为优良,85(不含)~60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失格。

失格道岔整修复验后,在60分及以上者为合格。

   道岔综合维修验收评分标准表16

抽验数量

单位

扣分

(分)

说明

轨距、水平、轨向、高低、支距、扭曲、轨距变化率

超过作业验收容许偏差管理值

轨距、水平、支距全面检测,轨向、高低、扭曲全面查看,重点检测

同时检测两线间距小于5.2m的连接曲线轨向,用10m弦测量,连续正矢差超过2mm,每处扣4分

超过经常保养容许偏差管理值

查照间隔

小于1391mm

全面检测

转辙器最小轮缘槽

小于63mm

尖轨尖端与基本轨、可动心轨尖端与翼轨密贴

0.5mm<间隙≤1.0mm

间隙>1.0mm

尖轨与基本轨、可动心轨与翼轨其他密贴段密贴

1.0mm<间隙≤1.5mm

1.5mm<间隙≤2.0mm

间隙>2.0mm

短心轨与叉跟尖轨尖端密贴

1.0mm<间隙≤1.5mm

间隙>1.5mm

尖轨、可动心轨与顶铁密贴

2.0mm<间隙≤2.5mm

间隙>2.5mm

尖轨、可动心轨与滑床台密贴

轨件

存在第3.7.5条第四款病害

全面检测、查看

存在第3.7.5条第五、六款和第3.7.6条第一、三款病害之一

206

全面查看,重点检测

226

236

247

258

道岔两尖轨尖端相错量

大于20mm

尖轨、可动心轨允许伸缩位移

不符合第3.7.10条

位移观测桩

缺少

29

轨撑

离缝大于2mm或损坏、松动

全面查看、检测

螺栓

长、短心轨联结螺栓缺少/松动或扭矩不符合规定

41/16

31

限位器、顶铁、间隔铁及护轨螺栓缺少/松动或扭矩不符合规定

全面查看,检测

32

接头铁螺栓缺少、松动

33

其他各种螺栓缺少/扭矩不符合规定

16/8

34

辊轮

辊轮缺少或失效

35

辊轮位置不符合要求

36

铁垫板缺少或折断

37

38

扣件失效、缺少/连续失效、缺少

8/41

39

40

弹条中肢前端间隙,岔枕螺栓扭矩不符合规定

防跳限位装置

影响尖轨或心轨转换

42

位置

位置或间距偏差大于40mm

连续检测10根

43

失效

岔枕失效

44

吊板率

大于5%

每增1%

45

外形外观

道床断面不符合标准,不均匀,不整齐,有杂物

46

清洁度

翻浆冒泥/严重不洁、影响排水

41/2

47

48

侧沟未疏通或弃土未清理

49

警冲标

损坏或不清晰

缺少或位置不对,扣41分

50

缺少、错误、位置不对,字迹不清

(3)调节器综合维修验收评分标准按表17规定。

失格调节器整修复验后,在60分及以上者为合格。

调节器综合维修验收评分标准表17

抽查数量

轨道

几何

尺寸

轨距、水平、轨向、高低、扭曲、轨距变化率

轨距、水平全面检测,轨向、高低、扭曲全面查看,重点检测

基本轨伸缩量

超过设计伸缩量

重点检测

焊缝边缘至扣件或轨撑铁垫板距离

5mm<间距≤20mm

间距≤5mm

尖轨伸缩量

0mm<伸缩量≤10mm

10mm<伸缩量≤30mm

伸缩量>30mm

尖轨尖端至5mm断面与基本轨密贴段密贴

尖轨其余密贴段与基本轨密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