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市龙正中学级高二理科综合能力期中测试.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724872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70.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眉山市龙正中学级高二理科综合能力期中测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眉山市龙正中学级高二理科综合能力期中测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眉山市龙正中学级高二理科综合能力期中测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眉山市龙正中学级高二理科综合能力期中测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眉山市龙正中学级高二理科综合能力期中测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眉山市龙正中学级高二理科综合能力期中测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眉山市龙正中学级高二理科综合能力期中测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眉山市龙正中学级高二理科综合能力期中测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眉山市龙正中学级高二理科综合能力期中测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眉山市龙正中学级高二理科综合能力期中测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眉山市龙正中学级高二理科综合能力期中测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眉山市龙正中学级高二理科综合能力期中测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眉山市龙正中学级高二理科综合能力期中测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眉山市龙正中学级高二理科综合能力期中测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眉山市龙正中学级高二理科综合能力期中测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眉山市龙正中学级高二理科综合能力期中测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眉山市龙正中学级高二理科综合能力期中测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眉山市龙正中学级高二理科综合能力期中测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眉山市龙正中学级高二理科综合能力期中测试.docx

《眉山市龙正中学级高二理科综合能力期中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眉山市龙正中学级高二理科综合能力期中测试.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眉山市龙正中学级高二理科综合能力期中测试.docx

眉山市龙正中学级高二理科综合能力期中测试

眉山市龙正中学2008级高二理科综合能力期中测试

Ⅰ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

H1C12O16Cu64

一、选择题:

(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选项中属于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糖类是:

A、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B、葡萄糖、淀粉、果糖;

C、淀粉、脱氧核糖、乳糖;D、麦芽糖、果糖、乳糖。

2、对组成细胞的有机物描述正确的是:

A、多肽链在核糖体一旦形成便具有生物活性;

B、淀粉和蔗糖的基本单位都是葡萄糖;

C、细胞核内的核酸只含脱氧核糖,细胞质中的核酸只含核糖;

D、质量相同的糖、脂质、蛋白质氧化分解所释放的能量是相同的。

3、某蛋白质含n个aa,由m条肽链组成,该蛋白质至少含氧原子数为:

A、n-m;B、n+m;C、n+2m;D、n-2m。

4、人体的神经细胞与胰腺泡细胞都不具有的特点是:

A、核膜周期性地消失与重建;B、细胞形成许多突起;

C、具有分泌功能;D、线粒体较丰富。

5、下图①~⑤表示一个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不同情况,在整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变化顺序应为:

A、①④⑤③②;B、②③①④⑤;C、①⑤④③②;D、⑤④③②①。

6、某硝酸盐R(NO3)2受热分解为RO、NO2和O2,将生成的气体充满一干燥烧瓶(标准状况)再将烧瓶倒置于水中,当液面不再上升时,烧瓶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0.8mol/LB.1/28mol/LC.1/14mol/LD.1/22.4mol/L

7、在100mL某混合酸中,C(HNO3)=0.4mol/L,C(H2SO4)=0.1mol/L,向其中加入1.92g铜粉,微热待充分反应后,溶液中C(Cu2+)约为

A.0.15mol/LB.0.3mol/LC.0.225mol/LD.无法计算

8.0.1摩镁粉分别在足量的O2、CO2、N2中燃烧,生成固体的质量依次为W1、W2、W3.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W2>W1>W3(B)W1=W2>W3

(C)W1=W2=W3(D)W3>W2>W1

9.将1.92g铜粉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当铜粉完全作用时收集到气体1.12L(标准状况)。

则所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是

(A)O.12mol(B)0.11mol(C)0.09mol(D)0.08mol

10、下列事实不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加入催化剂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B.高压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

C.温度越低越有利于氨的生成D.将气体中的氨气液化有利于合成氨反应

11、反应mA(固)+nB(气)

pC(气)+qD(气),反应过程中,当其它条件不变时,C的百分含量(C%)与温度(T)和压强(P)的关系如右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到平衡后,加入催化剂则C%增大

B.达到平衡后,若升温,平衡左移

C.化学方程式中m+n<p+q

D.达到平衡后,增加A的量有利于平衡向右移动

12、在一定条件下,在容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将2molL气体和3molM气体相混合,发生如下反应:

2L(g)+3M(g)

xQ(g)+3R(g),该反应达平衡时,生成2.4molR,并测得Q的浓度为0.4mol/L,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x值为2B.混合气体的密度增大

C.平衡时M的浓度为0.6mol/LD.L的转化率为80%

13、对于可逆反应2AB3(g)

A2(g)+3B2(g),正反应吸热,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二、选择题:

(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在距地面h高处以v0水平抛出质量为m的物体,当物体着地时和地面碰撞时间为Δt,则这段时间内物体受到地面给予竖直方向的冲量为 

15.设有甲、乙两分子,甲固定在0点,ro为其平衡位置间的距离,今使乙分子由静止开始只在分子力作用下由距甲0.5ro处开始沿x方向运动,则

A.乙分子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B.乙分子到达ro处时速度最大

C.分子力对乙一直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

D.乙分子一定在0.5ro~l0ro间振动

16.右图是一列简谐波某时刻的波形图,若已知C点正向上振动,则

A.此波向右传播

B.D比C先回到平衡位置

C.此时B点速度为负,加速度为正

D.经过T/2,A到达波峰

17.如图3所示,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的小车质量为M,它两端各有弹性挡板P和Q,车内表面动摩擦因数为μ,有一质量为m的小球放在车上,今给小球一冲量,使之获得初速度v0.向右运动,小球与Q弹性碰撞,后又返回再与P做弹性碰撞,这样小球在车内来回与P和Q碰撞若干次后,最终小球的动能是

18、如图所示为质点的振动图像,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质点振动周期是8s;

B.振幅是±2cm;

C.4s末质点的速度为负,加速度为零;

D.10s末质点的加速度为正,速度最大.

19.如图所示,已知A、B、C的质量分别为500g、300g、200g,A、B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

当C以25m/s的速度沿A物体的表面滑行到B物体上,由于摩擦最终与B物体的共同速度为8m/s,则C刚好脱离物体A时物体C的速度为:

A、8m/sB15m/s

C17m/sD20m/s

20.如图5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静止的小车,用线系一小球,将球拉开后放开,球放开时小车保持静止状态,当小球落下以后与固定在小车上的油泥沾在一起,则从此以后,关于小车的运动状态是

  A.静止不动  B.向右运动 

C.向左运动  D.无法判断

21.关于简谐运动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位移减小时,加速度减小,速度增大

B.位移方向总跟加速度方向相反,跟速度方向相同

C.物体的运动方向指向平衡位置时,速度方向跟位移方向相反;背向平衡位置时,速度方向跟位移方向相同

D.水平弹簧振子朝左运动时,加速度方向跟速度方向相同,朝右运动时,加速度方向跟速度方向相反

眉山市龙正中学

2008级高二理科综合能力期中测试

班级姓名考号

第Ⅰ卷答题卡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题号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答案

Ⅱ卷共10题,共174分

22、(17分)(1)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除秒表、铁架台、铁夹等器材外,还有以下器材供选用,请选出实验中还需要的器材___.

A.有小孔的木球B.有小孔的铁球C.米尺D.卡尺

E.比1m稍长的细线F.天平

实验中,某同学在摆球通过最低点时开始计时,同时数“1”;当摆球第2次通过最低点时数“2”;依此数下去.当数到“59”时,停止计时,读出这段时间是58.0s,那么单摆的周期T=______________s;测得摆长L=1.000m,则测出的重力加速度g=_____________m/s2.(取π=3.14)

(2).利用油膜法可粗略的测定分子的大小和阿伏加德罗常数。

若已知n滴油的总体积为V,一滴油所形成的油膜面积为S,这种油的摩尔质量为M,密度为ρ,试求(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1)一个油分子的直径d=_____;

(2)阿伏加德罗常数N=____。

 

(3)在验证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的实验中,已知mA:

mB=2:

1,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E、F、J是实验中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则由上图可以判断E是_______的落地处,J是_______的落地点。

试用上图中的字母写出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16分)如图所示,一列在x轴上传播的简谐波t0时刻的图线用实线表示。

经过t=0.2s,其图线用虚线表示。

已知波长为2m,求:

 

(1)若波向左传播,则最大周期为多少?

 

(2)若波向右传播,则最小波速是多少?

 (3)若波速为19m/s,则此波向什么方向传播?

 

24.(19分)质量M=4t的火箭,其喷出气体对地的速度为500m/s,它至少每秒喷出质量为多少的气体,才能开始上升?

如果要以2m/s2的加速度上升,则每秒应喷出多少气体?

火箭上升后,由于继续喷气,火箭质量将逐渐变小,如果喷气对地的速度保持不变,要维持不变的上升加速度,则每秒喷出的气体质量应如何变化?

(取g=10m/s2)

 

 

25.(20分)如图9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A悬于细线下,将A拉离原位置至某点由静止释放.A摆下至悬点正下方与质量为2m的B物体相碰.碰撞前A竖直下落的高度H=0.45m,碰后A弹回的最大高度h=0.05m.设B与水平地面的动摩擦因数μ=0.2.

求:

碰后B沿水平面滑行的最大距离.(g取10m/s2)

 

26.

(1)配平下列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并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①□Cr2O72-+□Fe2++□H+----□Cr3++□Fe3++□H2O

 

②□KMnO4+□KNO2+□-----□MnSO4+□K2SO4+□KNO3+□H2O

 

(2)3.2gCu与过量的硝酸(8mol/L,30mL)充分反应后,硝酸的还原产物有NO和NO2。

反应后溶液中所含有的H+为amol,则溶液中含有的NO3-为mol,被还原的硝酸为mol。

27.(16分)在一个1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A和1molB,发生下述反应:

2A(g)+B(g)

3C(g)+D(g)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1.2mol/L,C的体积分数为a%.(请从下面的选项中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有几个选几个)

(1)维持容器的体积和温度不变,按下列配比作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仍为a%的是()

①.3molC+1molD②.1molA+0.5molB+1.5molC+0.5molD

③.1molA+0.5molB+4.5molC+1.5molC④.4molA+2molB

(2)维持容器的压强和温度不变,按下列配比作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浓度仍是1.2mol/L的是()

①.3molC+1molD②.1molA+0.5molB+1.5molC+0.5molD

③.1molA+0.5molB+1.5molC④.4molA+2molB

(3)在一定温度下,下列叙述不是可逆反应A(g)+3B(g)

2C(g)达到平衡标志的是(请填序号)

A.C的生成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B.单位时间生成amolA,同时生成3amolB;C.A、B、C的浓度不再变化;D.A、B、C的反应速率之比1:

3:

2;E.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F.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G.单位时间消耗amolA,同时生成3amolB;H.A、B、C的物质的量比为1:

3:

2。

I.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再变化J.体系的温度不再变化;K.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LA、B、C的浓度比为1:

3:

2

(4)已建立化学平衡的某可逆反应,当改变条件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请填序号)。

A.生成物的百分含量一定增加B.生成物的产量一定增加C.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大D.反应物的浓度一定降低E.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逆反应速率F.使用了正催化剂

28.(10分)如图所示已知:

①甲、乙、丙、丁均为前三周期元素的单质。

②在一定条件下甲与丙和甲与丁都按物质的量之比l:

3反应,分别生成X和Y,在产物中元素甲呈负价。

③在一定条件下乙与丙和乙与丁都按物质的量之比1:

2反应,分别生成Z和W,在产物中元素乙呈负价。

请填空:

(1)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与丙反应生成X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与丁反应生成W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

I.合成氨工业对化学的国防工业具有重要意义。

写出氨的两种重要用途。

II.实验室制备氨气,下列方法中适宜选用的是。

①固态氯化铵加热分解②固体氢氧化钠中滴加浓氨水

③氯化铵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④固态氯化铵与氢氧化钙混合加热

III.为了在实验室利用工业原料制备少量氨气,有人设计了如下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去)。

[实验操作]

①检查实验装置的气密性后,关闭弹簧夹a、b、c、d、e。

在A中加入锌粒,向长颈漏斗注入一定量稀硫酸。

打开弹簧夹c、d、e,则A中有氢气发生。

在F出口处收集氢气并检验其纯度。

②关闭弹簧夹c,取下截去底部的细口瓶C,打开弹簧夹a,将氢气经导管B验纯后点燃,然后立即罩上无底细口瓶C,塞紧瓶塞,如图所示。

氢气继续在瓶内燃烧,几分钟后火焰熄灭。

③用酒精灯加热反应管E,继续通氢气,待无底细口瓶C内水位下降到液面保持不变时,打开弹簧夹b,无底细口瓶C内气体经D进入反应管E,片刻后F中的溶液变红。

回答下列问题:

1检验氢气纯度的目的是。

2C瓶内水位下降到液面保持不变时,A装置内发生的现象是,防止了实验装置中压强过大。

此时再打开弹簧夹b的原因是,C瓶内气体的成份是。

3在步骤③中,先加热铁触媒的原因是。

反应管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0、(共20分)

(1)(9分)下图表示动物、植物细胞二合一显微结构模式图。

①若某细胞含有AB两图中各种细胞器,则为    细胞。

②提供细胞能量的“动力工厂”为[____]_______。

③结构5为_______,在动物细胞中的功能为________,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时,与______形成有关。

④细胞内表面积最大的膜结构是[_]_______。

有双层膜的结构但又不属于细胞器的是[__]_____。

⑤如果B图为大蒜根细胞,则应该没有[__]______。

⑥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结构是[___]_

_______________

(2)(11分)下图是某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几个时期的图示,请据图回答:

①分裂的变化顺序排列应该是        。

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发生在[ ]      。

③细胞核内开始出现染色体是在[ ]      ,染色体变为染色质发生在[ ]       。

④含有染色单体的细胞是    (填字母);细胞核内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发生在[ ]      。

⑤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的染色体的  和   都是相同的。

⑥有丝分裂的重要特征是:

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   后   到两个子细胞中去,这样对生物的   有重要意义。

31、(共22分)

(1)如图是构成细胞的某些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情况,请推测A、B、C所表示的物质及所能表现的生理功能:

1A是物质,其生理功能为:

2B是物质,其生理功能为:

3C是物质,其生理功能为:

(2)为了验证促进有丝分裂物质对细胞分裂的促进作用,将小鼠的肝细胞悬浮液分成与等细胞数的甲、乙二组,在甲组的培养液中3H标记的脱氧核苷酸(3H-TdR);乙组中加入等剂量的3H-TdR并加入促进有丝分裂的物质,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定甲、乙二组细胞的总放射性强度,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内3H-TdR参与合成的生物大分子是,该种分子所在的细胞结构名称是、;

2乙组细胞的总放射性强度比甲组的(填“大”、“小”),原因是;

3细胞利用3H-TdR合成生物大分子的过程发生在细胞周期中的期;

4上述实验选用3H-TdR的原因是。

 

参考答案

第Ⅰ卷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A

B

B

A

C

B

C

A

B

A

B

题号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答案

D

B

B

B

B

B

AC

C

A

AC

22、

(1)B、C、D、E,2.000,9.860;

(2)

;(3)A,B,

mA.OF=mA.OF+mB.OJ。

23、

(1)由公式v=λ/T可知,当波长λ一定,周期T最大时,波速v最小,在一定时间传播的距离最短。

若波向左传播,最小速度

Vmax=

=

=9m/s…………………………………………………(1分)

最大周期Tmax=

=0.22m……………………………………(2分)

(2)波向右传播的最Smin’=0.2m …………………………………(1分)

最小波速Vmin’=

=1m/s……………………………………(2分)

(3)当v=19m/s时,波传播的距离S=Vt=19×0.2=3.8m ……………(2分)

而S=nλ+△S

当n=1时,△S=1.8m,所以波向左传播。

………………………(2分)

24、

(1)设喷出气体的质量为△m,以△m为研究对象,△m在△t时间内速度由0增至v=500m/s,则火箭对△m的作用力为F,由动量定理有F△t=△mv,

…①,

若要使火箭开始上升,则要求F≥Mg…②,

所以有

,即要使火箭开始上升,至少每秒要喷出80kg的气体.

(2)若要使火箭以加速度a=2m/s2上升,则F=Mg+Ma…③,

由①、③两式有

…④,即每秒要喷出96kg气体

(3)由于火箭的总质量在逐渐减少,要保持向上的加速度不变,可减少喷出的气体质量,由以上的④式设喷气时间t后,每秒喷气的质量

则应有

,则

,即

逐渐减少.t=0时,即为

(2)的情形,t=0,a=0,即为

(1)的情形.

25、S=1m。

26、

(1)1,6,14,2,7;2,5,3,2,1,5,3;

(2)0.1+a,0.14-a;

27、

(1)①②;

(2)①②④;(3)BDAJLI。

28、

(1)氮氧

(2)N2+3H2

2NH3

(3)O2+2Mg

2MgO

29.(19分)I.制化肥、制硝酸II.②④

III.

(1)排除空气,保证安全

2锌粒与酸脱离;尽量增大氢气的浓度以提高氮气的转化率;N2;H2

3铁触媒在较高温度时活性增大,加快氨合成的反应速率

N2+3H2

2NH3

30、

(1)①低等植物;②9,线粒体;高尔基体,与分泌物形成有关,细胞壁;③8,肉质网,14,细胞核膜;④4,叶绿体;⑤13、9、11、1、6、14、12,中心体、线粒体、核糖体、细胞膜、核仁、髓质、核膜;

(2)①A→C→B→D;②B,分裂后期;③A,分裂前期,D,分裂末期;④A、C,B,分裂后期;④形态,数目;⑤复制,平均分配,遗传形状的稳定。

31、

(1)①叶绿素,光能的吸收、传递、转换;②血红蛋白,构成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③ATP,能源物质;

(2)①DNA,细胞核或染色体、线粒体;②大,乙组中有促进分裂的物质促进了细胞分裂摄取的3H-TdR比甲组多;③间;细胞增殖有DNA合成,而3H-TdR是合成DNA的原料,其放射性可测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