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高二语文月考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726693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69.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高二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高二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高二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高二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高二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高二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高二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高二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高二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高二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高二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高二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高二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高二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高二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高二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高二语文月考试题.docx

《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高二语文月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高二语文月考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高二语文月考试题.docx

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高二语文月考试题

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2014-2015学年高二语文12月月考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27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敕造(chì)阜盛(bù)瓮牖绳枢(yǒu)义愤填膺(yīng)

B.朱拓(tà)监生(jiān)空穴来风(xué)饿殍遍野(piǎo)

C.炮烙(pào)惩罚(chěng)强词夺理(qiáng)弃甲曳兵(yè)

D.复辟(bì)鞭笞(chī)掎角之势(jǐ)度长絜大(xié)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撕混博弈绿荫场枉费心机

B.通牒畜牧哈蜜瓜饮鸠止渴

C.寒暄脉博瘙痒症安份守己

D.切磋针砭明信片拾人牙慧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拿着最低工资的“临时工”,带领状态低迷的纽约尼克斯队连创佳绩,登上《时代》杂志封面,成为风靡一时的明星,而他的华裔身份更让他在海峡两岸成了炙手可热的人物。

B、应鼓励学生对现有知识提出疑问,对旧的学术权威提出挑战,要在发现和创造新知识方面独辟蹊径。

C、季羡林老先生上课时旁征博引,还不时夹着所引史料的数种语言,这使得外语尚未过关、文史基础知识贫乏的学生,简直不知所云。

D、目前国内整形机构的水平良莠不齐,做整形手术风险很高,据统计,美容整形业连续三年成为消费者投诉的热点。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据最新消息显示,重庆大学出版社近期对“思想家和思想导读”丛书正式立项,今年将出版其中10本。

由于翻译量大,目前已有近30位译者参与其中。

B、“地图书”之所以重要,最关键是它能给读者一个全景概貌。

一本合格的“地图书”不仅只讲一个小角落,而是告诉你这个领域的边界范围。

C、尽管从官方到民间都意识到了垃圾问题的严峻性,但多年来,垃圾分类依然迟迟难以推行,一些地方政府建设的垃圾焚烧厂成为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马蜂窝。

D、豫剧不像京剧那么多的老框老套,也不像昆曲那样的高深古雅,它的全部特征个性,就在于它的不搭架子,不囿陈法,土极且又俗极上。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每小题3分,共9分)

构建“当代新道家”

自1991年董光璧先生提出“当代新道家”的概念后,至今已20余年,但是,总体上看,“当代新道家”仍停留在应该如何去构建的设想和争论中,一个真正的理论体系并没有构建起来。

构建当代新道家是时代的需求和中华民族复兴的需要。

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对礼乐文明危机的反思有益于今人克服工业文明的危机,而克治现代文明危机则是构建当代新道家思想的目的。

当代新道家思想应包含以下内容:

道论、德论、伦理价值学说、修养论与境界论、社会和国家管理学说、个人自由和社会和谐思想。

“道论”是当代新道家的理论基础。

从宇宙论的视角看,“道”有宇宙本原、宇宙本体、宇宙之原初物质的运动变化过程、天地万物的总理四种含义,而当代新道家要发扬的是以“道”为理(规律、法则)之义,深入研究客观世界的道与理以指导人的行为,杜绝主观妄为。

“德”论(性论)关涉万事万物的性质和本性尤其是人性问题。

事物皆有共性和个性,事物的最一般共性由“道”决定,事物的个性由“分理”“殊理”决定。

所以德论(性论)与道(理)论紧密联系,是建立在道(理)论基础上的二级基础理论。

不同于儒家从伦理的角度围绕善和恶讨论人性,道家论人性以真伪为标准。

“真性”是人的自然质朴之性;“伪性”通过人为故意而成。

道家主张抛弃“伪性”,回到敦厚朴实、谦虚处下、少私寡欲的“真性”。

关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国家关系的伦理价值学说是建立在“德”论(性论)基础上的。

当代新道家伦理价值观的核心是倡导“回归自然、回归朴实、回归和谐”的“三回归”思想,在此基础上建立各种伦理道德规范指导人的行为,凸显了儒道互补的特点,认为要把儒家的仁礼教化建立在道家所倡导的自然质朴的人性之上,以防治儒家仁、礼文明的异化。

当代新道家的修养学说包括道德修养和心理修养两个方面,因而也就相应地指向两种境界。

道家的“减法”要克服私心、贪欲、名利、权势、虚假的仁礼说教而树立起敦厚朴实的道德品性,是先破后立;儒家的“加法”强调立志、好学、力行、自省与慎独,是立中有破。

道德修养是破私立公的过程,大公无私是最高境界。

老子的主静思想和庄子的超越思想以及“心斋”“坐忘”等功夫可指导心理修养。

通过这些功夫,人们可以保持心态的宁静和谐,不为外物所牵累,而这也是人们认识道与理的必要的心理条件,是获得精神自由的重要途径。

心理修养的最高境界是“无我”的空灵境界,是最虚静、最愉悦的至乐境界。

当代新道家所向往的理想社会是人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社会与世界全面实现和谐的新秩序,这就是世界大同。

在传统道家那里,一方面,老子主张的“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已包含让万物自由发展的思想,另一方面,老子的“无为而治”、黄老学的“君无为而臣有为”的治国思想,对治平天下、达致社会和谐作了阐说。

可以说,个人的自由发展与社会和谐是道家哲学的两大主题,也是传统道家和当代新道家的共同追求。

5.下列关于“当代新道家”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当代新道家思想内容丰富,与传统道家一样,注重个人道德修养,关注个人的自由发展和社会的和谐。

B.当代新道家仍是以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为基本思想,构建目的是克制现代文明危机,实现和谐发展。

C.当代新道家的核心价值观是回归自然、回归朴实、回归和谐,这“三回归”可防治儒家的仁礼教化被异化。

D.当代新道家所向往的理想社会是人与自然、社会的全面和谐,这符合时代需要,也符合民族复兴的需要。

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当代新道家虽以道论为理论基础,但发扬的不是道论的本源之义,而是以道为理之义,探究客观世界的道与理。

B.儒家总是围绕善与恶讨论人性,道家则是围绕真与伪讨论人性。

道家认为人性没有善恶之分,只有真伪之别。

C.当代新道家个人修养注重道德与心理修养。

道德修养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大公无私,心理修养的最高境界是忘我。

D.“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说的是顺其自然,让万物自由发展;无为而治、君无为而臣有为,阐述了治国方针。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代新道家”的概念已提出20余年,仍然没有构建起真正的理论体系。

但是,仍停留在应该如何去构建的设想和争论中。

B.与传统道家相比,新道家的“新”主要体现在以道论和德论为基础,为应对文明危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思想指导。

C.道家认为“真”是人的本性,道家的道德修养就是去伪存真,是做“减法”,儒家的道德修养强调向善,是做“加法”。

D.构建当代新道家有利于指导人的行为,减少行为的冲动性和盲目性,有礼有节地改造社会,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每小题3分,共9分)

扬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也。

雄少而好学,博览无所不见。

为人简易佚荡,少耆欲,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不修廉隅以徼名当世。

自有下度:

非圣哲之书不好也;非其意,虽富贵不事也。

顾尝好辞赋。

赞曰:

雄之自序云尔。

初,雄年四十余,自蜀来至游京师,大司马车骑将军王音奇其文雅,召以为门下史,荐雄待诏,岁余,奏《羽猎赋》,除为郎,给事黄门,与王莽、刘歆并。

哀帝之初,又与董贤同官。

当成、哀、平间,莽、贤皆为三公,权倾人主,所荐莫不拔擢,而雄三世不徙官。

及莽篡位,谈说之士用符命称功德获封爵者甚众,雄复不侯,以耆老久次转为大夫,恬于势利乃如是。

实好古而乐道,其意欲求文章成名于后世,以为经莫大于《易》,故作《太玄》;传莫大于《论语》,作《法言》;史篇莫善于《仓颉》,作《训纂》;赋莫深于《离骚》,反而广之;辞莫丽于相如,作四赋:

皆斟酌其本,相与放依而驰骋云。

用心于内,不求于外,于时人皆少之;唯刘歆及范逡敬焉,而桓谭以为绝伦。

  王莽时,刘歆、甄丰皆为上公,莽既以符命自立,即位之后,欲绝其原以神前事,而丰子寻、歆子棻复献之。

莽诛丰父子,投棻四裔,辞所连及,便收不请。

时,雄校书天禄阁上,治狱使者来,欲收雄,雄恐不能自免,乃从阁上自投下,几死。

莽闻之曰:

“雄素不与事,何故在此?

”间请问其故,乃刘棻尝从雄学作奇字,雄不知情。

有诏勿问。

雄以病免,复召为大夫。

家素贫,耆酒,人希至其门。

时有好事者载酒肴从游学,而巨鹿侯芭常从雄居,受其《太玄》、《法言》焉。

刘歆亦尝观之,谓雄曰:

“空自苦!

今学者有禄利,然向不能明《易》,又如《玄》何?

吾恐后人用覆酱瓿也。

”雄笑而不应。

年七十一,天凤五年卒,侯芭为起坟,丧之三年。

时,大司空王邑、纳言严尤闻雄死,谓桓谭曰:

“子常称扬雄书,岂能传于后世乎?

”谭曰:

“必传。

顾君与谭不及见也。

凡人贱近而贵远,亲见扬子云禄位容貌不能动人,故轻其书。

昔老聃著虚无之言两篇,薄仁义,非礼学,然后世好之者尚以为过于《五经》,自汉文、景之君及司马迁皆有是言。

今扬子之书文义至深,而论不诡于圣人,若使遭遇时君,更阅贤知,为所称善,则必度越诸子矣。

——节选自《汉书·扬雄传》

第Ⅱ卷(123分)

四、(33分)

10.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非圣哲之书不好也;非其意,虽富贵不事也。

(3分)

(2)凡人贱近而贵远,亲见扬子云禄位容貌不能动人,故轻其书。

(4分)

(3)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候已困矣。

(3分)

11.第Ⅰ卷文言文中,桓谭认为扬雄的书能流传后世,有哪些理由?

请简要概括。

(2分)

12.请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

(3分)

     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13.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3—14题。

(8分)

凭韦少府班觅松树子栽

杜甫

落落出群非榉柳,青青不朽岂杨梅。

欲存老盖千年意,为觅霜根数寸栽。

成彦雄

大夫①名价古今闻,盘屈孤贞更出群。

将谓岭头闲得了,夕阳犹挂数枝云。

注:

①相传秦始皇登泰山避雨于这株松树下,后来封此树为“五大夫”。

(1).这两首诗都以“松树”为吟咏对象,简析两首诗中的“松树”有何不同?

(4分)

(2).这两首诗各自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悟?

(4分)

1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可选做10题)。

(10分)

(1),初为《霓裳》后《六幺》。

(白居易《琵琶行》)

(2)青泥何盘盘,。

(李白《蜀道难》)(3),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高》

(4)                       ,蓝田日暖玉生烟。

(李商隐《锦瑟》)

(5),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

(贾谊《过秦论》)

(6)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_______________。

(贾谊《过秦论》)

(7)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8)不积跬步,                    。

(荀子《劝学》)

(9)                      ,则知明而行无过也。

(《荀子·劝学》)

(10)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善假于物也。

(《劝学》)

(11)生乎吾后,,吾从而师之。

(《师说》)

(12)舞幽壑之潜蛟,。

(《赤壁赋》)

五、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

(18分)

祁茂顺(汪曾祺)

祁茂顺在午门历史博物馆蹬三轮车。

  他原先不是蹬车的,他有手艺:

糊烧活,裱糊顶棚。

  单件的烧活,接三轿马,一个人鼓捣一天,就能完活。

他在糊烧活的时候,总有一堆孩子围着看。

糊得了,就在门外放着:

一匹高头大白马——跟真马一样大,金鞍玉辔紫丝缰;拉着一辆花轱辘轿子车,蓝车帷,紫红软帘,软帘贴着金纸的团寿字。

不但是孩子,就是路过的大人也要停步看看,而且连声赞叹:

“地道!

祁茂顺心细手巧!

  如果是成堂的大活:

三进大厅、亭台楼阁、花园假山……一个人忙不过来,就得约两三个同行一块干。

订烧活的规矩,事前不付定钱,由承活的先凑出一份钱垫着,交活的时候再收钱。

早先订烧活,都是老式的房屋家具,后来有要糊洋房的,要糊小汽车、摩托车……人家要什么,他们都能糊出来。

后来订烧活的越来越少了,都兴火葬了。

谁家还会弄一堂“车船轿马”到八宝山去?

  祁茂顺主要的活就剩下裱糊顶棚了。

后来糊顶棚的活也少了。

北京的平房讲究“灰顶花砖地”,纸糊的顶棚很少见了——容易坏,而且招蟑螂,招耗子。

钢筋水泥的楼房更没有谁家糊个纸顶棚的。

  祁茂顺只好改行。

  午门历史博物馆原来编制很小,没有几个职员,不知道为什么,却给馆长配备了一辆三轮车,用以代步。

经人介绍,祁茂顺到历史博物馆来蹬三轮车。

馆长姓韩。

韩馆长是个方正守法的人,除了上下班,到什么地方开会,平常不为私人的事用车,因此祁茂顺的工作很轻松。

  祁茂顺很爱护这辆三轮车,总是擦洗得干干净净的。

晚上把车蹬回家,锁上,不许院里的孩子蹬着玩。

  不过街坊邻居有事求他,他总是有求必应的。

隔壁陈大妈来找祁茂顺。

“茂顺大哥,你大兄弟病了,高烧不退,想麻烦您送他上一趟医院,不知您的车这会儿得空不得空?

  “没事,交给我了!

”祁茂顺把病人送到医院。

挂号、陪病人打针、领药,他全都包了。

  祁茂顺人缘很好。

  离祁茂顺家不远,住着一家姓金的。

他是旗人皇室宗亲,是“世袭罔替”的贝勒,行四。

街坊则称之为“金四爷”。

辛亥革命后,旗人再也不能吃皇粮了。

幸好他的古文底子好,又学过中医,协和医学院特约他校点中医典籍,他就有了稳定的收入。

  贝勒府原是很大的四合院,后来大部分都卖给同仁堂乐家当了堆放药材的楼房,只保留了三间北房。

金四爷还保留一些贝勒的习惯。

他不爱“灰顶花砖地”,爱脚踩方砖,头上是纸顶棚,四白落地。

上个月下雨,顶棚漏湿了,垮下了一大片。

金四爷找到了祁茂顺,说:

“茂顺,你给我把顶棚裱糊一下。

  祁茂顺说:

“行!

星期天。

  祁茂顺星期天一早就来了,带了他的全套工具:

棕刷子,棕笤帚,一盆稀稀的糨子,一大沓大白纸。

这大白纸是纸铺里切好的,四方的,每一张都一样大小,不是要用时现裁。

  金四爷看着祁茂顺做活。

  只见他用棕刷子在大白纸上噌噌两刷子,轻轻拈起来,用棕笤帚托着,腕子一使劲,大白纸就“吊”上了顶棚。

棕笤帚抹两下,大白纸就在顶棚上呆住了。

一张一张大白纸压着韭菜叶宽的边,平平展展、方方正正、整整齐齐。

拐弯抹角用的纸也都用眼睛量好了的,不宽不窄,正合适,棕笤帚一抹,连一点褶子都没有。

而且,用的大白纸正好够数,不多一张,不少一张。

连糨子都正好使完,没有一点糟践。

金四爷看着祁茂顺的“表演”,看得傻了,说:

“茂顺,你这两下子真不简单,眼睛、手里怎么能有那么准?

  “也就是个熟。

  “没有个三年五载,到不了这功夫!

  “那倒是。

"

  金四爷给祁茂顺倒了一杯沏了两开的热茶,祁茂顺尝了一口:

“好茶!

还是叶和元的双窨香片?

  “喝惯了。

  祁茂顺告辞。

  “茂顺,别走,咱们到大酒缸喝两个去。

  “大酒缸?

现在上哪儿找大酒缸去?

  “八面槽不就有一家吗?

他们的酥鱼做得好。

  “金四爷,您这可真是老黄历了!

八面槽大酒缸早都没了。

现在那儿改了门脸儿,卖手表照相机。

酥鱼?

可着北京,现在大概都找不出一碟酥鱼!

  “大酒缸没有了?

  “没有喽。

"

  金四爷喝着茶,连说了几句:

“大酒缸没有了。

大酒缸没有了。

  很难说得清他的话是什么意思。

15.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这篇小说用朴实的语言,讲述了手艺人祁茂顺在时代变迁中的生活境遇,故事虽然简单,但耐人寻味,寄寓作者深刻的思考。

B.祁茂顺糊烧活、裱糊顶棚曾经赢得了人们的赞叹,后来被迫改行,这说明他的手艺已经落伍,无法满足人们生活的需求。

C.作者以欣赏的笔触描写祁茂顺的高超技艺,表达对旧民俗的留恋;叙述火葬、钢筋水泥楼房,也表达出对新观念、新事物的认同。

D.鲜明的对比是这篇小说突出的特色,金四爷保留一些贝勒习惯的守旧做派就是通过祁茂顺适应新生活的态度反衬出来的。

E.小说的结尾含蓄隽永,尤其最后一句“很难说得清他的话是什么意思”,让读者难以琢磨,也引发读者更深刻的思考。

16.小说主人公祁茂顺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

请简要分析。

(4分)

17.小说中祁茂顺帮助金四爷裱糊顶棚的情节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6分)

18.小说中“烧活、纸糊的顶棚、大酒缸”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对此,你怎么看?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4分)

六、语言运用(12分)

19.从下列词语中选出最准确、得体的4个词语,依次填入画线处。

(4分)

敬赠抛砖引玉荣膺舍下不吝赐教惠赠忝列府上

①一位高三学生在微博上发贴:

“我想参加大学的自由招生考试,但不知道该如何准备,在此恳请有经验的老师,本人将不胜感激。

②一位教师在“十佳教师”颁奖会上谦虚地说:

“我做得还不够好,能‘十佳’,深感惶恐。

③一药店广告:

“凡在本店购买药品超过100元,本店将精美礼品一份。

④张教授写信给李教授:

“回忆去年拜访,受到您的热情款待,非常难忘。

答:

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

20.根据语境及表达要求,回答问题。

(4分,每小题2分)

周日你到郊区游玩,阳光宜人,景色优美,但是午后开始下大雨。

第二天你的朋友问你:

“昨天玩得开心吗?

”你会怎么回答?

(每处不超过30字)

(1)消极表达:

(2)积极表达

21.《红楼梦》第56回“敏探春兴利除宿弊,时宝钗小惠全大体”,写探春理家,作者给探春、宝钗冠以“敏探春”“时宝钗”的称号,请说明“敏”和“时”的含义及具体表现。

(4分)

七、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作文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公元前202年,韩信以十面埋伏困项羽于垓下。

夜听四面楚歌,楚军兵败如山倒,项羽奋力突围至乌江边仅存二十八骑。

面对滚滚东去的江水,想当初带领八千江东子弟出来争夺天下,项羽仰天浩叹:

“此天之亡我!

”随即自刎。

1996年,李嘉诚的长子曾被世纪大盗张子强绑架,对方单枪匹马到李家中,开口就索要巨额赎金,李当场同意。

李的镇静,连张子强都很意外,张问他:

“你为何这么冷静?

”李回答道:

“因为这次是我错了,我们在香港知名度这么高,但是我竟然一点安保措施都没有,我要仔细检讨一下。

要求:

1、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选准角度,明确立意;2、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3、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1.DA.阜盛(fù)B.监生(jiàn)C.强词夺理(qiǎng)

2.DA.厮混绿茵场B哈密瓜饮鸩止渴C.脉搏安分守己

3、B解析:

A、炙手可热:

比喻气焰很盛,权势很大,句中强调的是人气很旺;C项“不知所云”意思是不知道说的是什么,指语言紊乱或空洞,用于此处不合语境。

C项中“曲突徙薪”比喻事先采取措施,防止危险发生。

D良莠不齐:

比喻好人、坏人混杂在一起

4、C解析:

A.结构混乱,“据最新消息”、“最新消息显示”选择其一。

B.搭配不当,正确关联词应为“不是……而是……”。

D.成分残缺(应在“京剧”和“那么”之间加上动词“有”)、结构混乱(删去“就在于”的“于”,或删去“俗极上”的“上”)。

5、C(混淆文意——“三回归”思想是当代新道家伦理价值观的核心,当代新道家的核心价值观是个人的自由发展和社会的和谐)

6、B(无中生有、曲解文意——“道家认为人性没有善恶之分”)

7、D(夸大其词——“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

8.C(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

少,此为“轻视,瞧不起”的意思。

9.D(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连词,不译,表并列/地,连词,表修饰。

B.他,代词/助词,没有实在意义的衬字。

C.于是、就,副词/竟然、却,副词。

D.被,介词。

赞说:

这是扬雄的自序。

起初,扬雄四十多岁时,从蜀来京师游学,大司马车骑将军王音为他的文才感到惊奇,就召来把他任命为门下史,推荐扬雄待诏,一年多后,上奏《羽猎赋》,拜为郎官,任黄门给事,和王莽、刘歆并列。

哀帝初,又和董贤同官。

成、哀、平年间,王莽、董贤都作了三公,权力超过人君,推荐的人没有不提拔的,但扬雄三代不升官。

到王莽篡位,论谈者用符命赞美其功德而被封爵的人很多,扬雄仍不被封侯,因年纪大而渐升为大夫,他就是如此淡泊势利。

确实好古爱道,想求文章在后世扬名,认为经没有比《易》更大的,所以作《太玄》;传没有比《论语》更大的,所以作《法言》;史没有比《仓颉》更好的,所以作《训纂》;赋没有比《离骚》更深的,所以相背而推广它;辞没有比相如更华丽的,所以作四赋:

都探索本源,模仿发挥。

用心在内,不求于外现,当时人都瞧不起他;只有刘歆和范逡敬重他,而桓谭认为他无与伦比。

王莽时,刘歆、甄丰都做了上公,王莽既是假藉符命自立,即位之后想禁绝这种做法来使前事得到神化,而甄丰的儿子甄寻、刘歆的儿子刘棻又奏献符瑞之事。

王莽杀了甄丰父子,流放刘棻到四裔,供辞所牵连到的,立即收系不必奏请。

当时扬雄在天禄阁上校书,办案的使者来了,要抓扬雄,扬雄怕不能逃脱,便从阁上跳下,差点死了。

王莽听到后说:

“扬雄一向不参与其事,为什么在此案中?

”暗中查问其原因,原来刘棻曾跟扬雄学写过奇字,扬雄不知情。

皇上下诏不追究他。

扬雄因病免职,又召为大夫。

家境一向贫寒,爱喝酒,人很少到其家。

当时有多事的人带着酒菜跟他学习,巨鹿人侯芭常跟扬雄一起居住,扬雄传授他《太玄》、《法言》。

刘歆也曾看到,对扬雄说:

“白白使自己受苦!

现在求学的人有利禄,还不能通晓《易》,何况《玄》呢?

我怕后人用它来盖酱瓿了。

”扬雄笑而不答。

活到七十一岁,在天凤五年死去,侯芭建坟,为他守丧三年。

当时大司空王邑、纳言严尤听说扬雄死了,对桓谭说:

“您曾称赞扬雄的书,难道它能流传后世吗?

”桓谭说:

“一定能够流传。

只是您和桓谭赶不上看到罢了。

大凡人看轻眼前的事物,看重久远的事物,他们亲眼看见扬雄俸禄职位容貌不能让人动心,所以看轻他的书。

从前老聃作虚无之论两篇,轻视仁义,非难礼学,但后世喜欢它的人还认为老子的学说超过《五经》,从汉文帝、景帝及司马迁都有这个说法。

现在扬子的书文义最深,论述不违背圣人,如果后来遇到逢时的明君,再经历几个贤明的人的阅读,被他们称道,那么必定超过诸子了。

10.

(1)(他)不是圣贤的书不喜欢,不适合自己心意的事,即使能富贵也不去做。

(“意”译为“心意”,1分;“虽”译为“即使”,1分;“事”译为“做”,1分。

语意不通,酌情扣分)

(2)大凡人看轻眼前的事物,看重久远的事物,他们亲眼看见扬雄俸禄职位容貌不能让人动心,所以看轻他的书。

(“贱、贵”,意动用法,译为“以……为贱、以……为贵”或“看轻、看重”,2分;“动人”译为“让人动心”,1分;“轻”译为“看轻、轻视”,1分;语意不通,酌情扣分)

(3) 秦人没有丢失一支箭那样的消耗,天下的诸侯(却)已陷入狼狈不堪的境地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