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灭菌知识.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727708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5.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毒灭菌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消毒灭菌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消毒灭菌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消毒灭菌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消毒灭菌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消毒灭菌知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消毒灭菌知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消毒灭菌知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消毒灭菌知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消毒灭菌知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消毒灭菌知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消毒灭菌知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消毒灭菌知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消毒灭菌知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消毒灭菌知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消毒灭菌知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消毒灭菌知识.docx

《消毒灭菌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毒灭菌知识.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消毒灭菌知识.docx

消毒灭菌知识

 

微生物培训教材

 

第一部分微生物基本知识

一、概念:

微生物:

指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形体微小,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并且能在适宜的环境中生长繁殖以及发生遗转变异的一大类微小生物。

由于个体微小,肉眼不能看见。

微生物包括藻类、细菌类(包括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螺旋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蓝藻细菌、真菌(包括酵母菌、霉菌)、原虫、病毒。

二、分类

根据有无细胞及细胞核结构分为:

(一)、非细胞型微生物:

如病毒:

个体极微小,能通过细菌滤器,由单一的核酸和蛋白质组成,无细胞结构,只能在活细胞内增值。

(二)、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包括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螺旋体、衣原体、立克次体等,具有原始核,无核膜、核仁结构,不进行有丝分裂,缺乏细胞器,具有DNA和RNA两类核酸。

(三)、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包括藻类、真菌、原虫等,具有高度分化的核,有核膜核核仁结构,进行有丝分裂,具有细胞器、DNA和RNA两类核酸。

三、细菌

(一)概念

1、细菌:

是原核生物中的一类单细胞微生物,以二分裂法繁殖,细胞是所有生物的基本单位,一个单独的细菌细胞,就是一个独立的生活体。

细菌的个体很小,通常以um作为测量单位。

2、芽孢:

某些细菌,特别是革兰氏阳性杆菌,在生活的某一阶段(营养细胞繁殖到一定阶段,当营养消耗,碳、氮缺乏时),在细胞内形成一个圆形或椭圆形,折光性强的特殊结构,称为芽孢。

芽孢成熟后,菌体崩解,芽孢游离于环境中,如遇适宜条件,芽孢萌发,发育成营养细胞,芽孢是细菌的休眠状态。

芽孢与营养细胞相比,含水量少,酶活性低,但含类脂质多,细胞壁的结构致密且厚,具有耐热性和难渗性。

所以灭菌必须以消灭芽孢为准。

(二)、分类

根据对细菌细胞壁进行革兰氏染色法不同分为两类:

革兰氏阳性菌:

细胞壁主要成分肽聚糖、其次是壁磷酸。

革兰氏阴性菌:

细胞壁薄,肽聚糖含量低,外面有内向外依次脂蛋白、外膜和脂多糖组成。

(三)、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

1、营养物质:

水分、炭源、氮原、无机元素和一定类别的生长因子。

2、PH:

大多数细菌最适宜的PH为6.8-7.4(中性),碱性次之,酸性最不适宜微生物的生长。

3、温度:

一般在25-32℃比较适宜生长。

(真菌适宜温度25-28℃,细菌适宜温度30-35℃,控制菌适宜温度35-37℃)。

4、氧气:

环境中的氧气的有无对细菌的生长有很大的影响,按照对氧气的需要,细菌分为:

——需氧菌:

结核杆菌、枯草杆菌等。

——厌氧菌:

破伤风杆菌等。

——兼性厌氧菌:

大肠杆菌等。

(四)、细菌的繁殖方式和繁殖速度

无性的二分裂法,一般细菌约20分钟繁殖一代,大约培养10小时,肉眼就能看到细菌的生长集团。

二、真菌

1、概念:

真菌是真核细胞型微生物,包括霉菌和酵母菌。

霉菌不是分类学上的名词,而是一些丝状真菌的统称。

酵母菌为单细胞,形态较小,无丝状菌丝体。

2、繁殖方式:

真菌的繁殖方式分为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无性繁殖产生个体多、快、简单,是常见真菌的繁殖形式。

3、真菌的生长条件:

1真菌对营养要求不高,比较容易生长,有的真菌在任何有机物的基质上都可生长。

2大多数真菌喜酸性环境,在PH3-6之间生长良好,在2-9之间也可生长。

3真菌生长的温度一般比细菌低,最适宜温度为23-28℃。

4、真菌(主要是霉菌)的菌落特征:

由菌丝体和孢子组成,菌落疏松,呈绒毛状,毡状,絮状,有的菌落周围出现同心圆或辐射纹,有的呈黄、绿、青、橙、黑等颜色。

5、真菌的抵抗力:

真菌对热的抵抗力不强,加热60-70℃在短时间内就可杀死。

但对低温0℃、干燥、渗透压和消毒剂有较强的耐性,对铜、银、砷、锌盐和结晶紫较敏感。

五、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

(一)、土壤中的微生物

微生物在土壤中的分布很广,有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其中以细菌最多,放线菌、真菌次之。

土壤中的微生物是一切自然界中微生物的主要来源。

(二)、水中的微生物

水中的微生物主要来源于土壤,其分布情况也有很的差异,地下水含微生物少,地面水则多,流动水比静止水含菌少,而沿岸水比中流水多。

如粪便和各种排泄物处理不当污染水源时,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将会明显增加。

水中微生物有细菌、放线菌和真菌。

水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受病原微生物污染的水,常会引起传染病的流行,因此水必须进行微生物学的控制。

(三)、空气中的微生物

空气中的微生物主要来源于土壤,或由人和动物的的呼吸道和口腔排出。

空气中的微生物多属球菌、芽孢杆菌和产色素的细菌,真菌多为真菌孢子,酵母菌等。

(四)、正常人体常见的微生物

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着各种微生物,因此人类的体表以及和外界相通的腔道如口腔、鼻咽腔、泌尿生殖道、眼结膜等,经常有微生物的存在,其中有一部分由于长期适应的结果,能长期寄存在以上部位,成为正常菌群。

但当人体受凉、过度疲劳、电离辐射、大面积烧伤时,某些正常菌群就可以引起疾病。

如大肠杆菌进入腹腔或泌尿道,引起腹膜炎、泌尿道感染。

六、药物中的微生物

制剂中的微生物主要来源于制剂生产所处的环境、原辅料、工艺用水(包括纯化水和注射用水)、制备过程中所用的设备、操作人员及包装容器等。

1、来自空气中的微生物:

各种微生物均可存在空气中,种类和数量随条件不同有很大变化。

如静态含菌量较少,环境中有开动机器或活动的人,空气中的含菌量增多;如空气中的湿度较高,雾滴下降,空气中的含菌量下降;当有人讲话、咳嗽、打喷嚏时,空气中的微生物数量增加。

有参考资料如:

1洁净室内当工作人员穿无菌服时,静止时发菌量一般为10-300个/(分钟.人);

2躯体一般活动时的发菌量为150-1000个/(分钟.人);

3快步行走时发菌量为900-2500个/(分钟.人);

4咳嗽一声发菌量一般为70-700个/(分钟.人);

5喷嚏一次发菌量一般为4000-60000个/(分钟.人);

6穿平常衣服发菌量一般为3300-62000个/(分钟.人);

7无口罩发菌量:

有口罩发菌量(1:

7)~(1:

14);

空气中含有的微生物,在药品生产过程中,就会进入原辅料、注射用水、药液、安瓶、输液瓶、罐和容器具等,从而对药品造成污染。

2、来自水中的微生物:

配制用水(纯化水)和刷洗用水(饮用水)。

因此水的制备、贮存、分配、使用等均要有微生物污染的防治措施,具体见GMP。

3、其他来源:

原辅料、容器、操作人员等。

如糖类、维生素类等原辅料是微生物生长的良好的营养物质,因包装破损或使用贮存不当,造成污染后,微生物极其容易大量繁殖。

另外,在生产过程中人员要进行操作,因而人体正常的微生物也可污染药液,因此操作人员必须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在操作中减少活动与讲话,则污染的程度可大大降低。

七、微生物引起的药物变质及产生后果

(一)、药物污染微生物后,一般需在微生物大量繁殖后才出现明显变化。

主要表现为:

1、微生物的生长首先在药物表面发现,液体药物首先在液体表面有膜状物;

2、液体药物有时出现泥土味,这也是微生物生长的早期标志;

3、微生物分解后产生一些脂肪酸、硫化氢、酮类、胺类等,会有特殊的恶臭;

4、量大时可见到菌团或沉淀物产生;

5、有时有色素形成,使药物带色;

(二)、后果

含菌的药物进入人体(血液)后,可引起菌血症、败血症、毒血症、浓毒血症等,给人体带来严重的危害,甚至死亡。

八、防止药物污染微生物的措施

加强药物生产过程的管理:

主要是加强药物生产的各个环节,如操作人员、生产环境、设备、原辅料、容器、操作等方面制定制度,并加强管理,具体就是按GMP组织生产,严格执行SOP、工艺规程及各种规章制度。

第二部分消毒灭菌知识

一、灭菌的概念及基本要求

1、概念灭菌系指用热力或其他适宜方法将物体上或介质中的微生物杀死或除去,即获得无菌状态的总过程。

灭菌的基本目的是:

既要杀死或除去药剂中的微生物,又要保证药物的理化性质稳定及临床疗效不受影响。

微生物的繁殖很快,细菌的芽胞具有较强的抗热力,不易杀死,故灭菌效果应以杀死芽胞为主。

灭菌的方法基本上分为二大类:

物理方法(干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法、滤过除菌法、紫外线灭菌法、辐射灭菌法、火焰灭菌法等)和化学方法(气体灭菌法、化学杀菌剂灭菌法等)。

2、灭菌的基本要求

灭菌方法的灭菌效果与灭菌设备的性能、污染菌的特性、被灭菌品的性质、受污染的程度等因素有关。

因此,在药品生产的各个环节均应采取各种有效的手段(包括除菌滤过等措施)来降低待灭菌产品灭菌前的微生物污染及灭菌后的再次污染。

二、干热灭菌法

干热灭菌法:

系指物质在干燥空气中加热达到杀灭细菌的方法。

由于空气是一种不良的传热物质,其穿透力弱,且不太均匀,所需灭菌温度较高,时间较长,故容易影响药物的理化性质。

在生产中除极少数药物采用。

如繁殖性细菌用100℃以上的干热空气1h可被杀灭。

对耐热性细菌芽胞,需在140℃以上,灭菌效率急剧增加。

应用范围:

大多用于玻璃、金属器皿和用具以及湿热不易穿透的物质或易被湿热破坏的药物如甘油、液状石蜡、油类、油混悬液及脂肪类,软膏基质或粉末等的灭菌。

由于本法灭菌温度高,不适于橡胶、塑料制品及大部分药物的灭菌。

《中国药典》通常的灭菌条件为:

160-170℃,不少于2h;170-180℃,不少于1h;250℃,45min以上。

采用干热250℃,45min.灭菌也可除去热原物质。

干热灭菌设备

干热灭菌的主要设备有烘箱、干热灭菌柜、隧道灭菌系统等。

三、湿热灭菌法

湿热灭菌法是指物质在灭菌器内利用高压蒸汽或其他热力学灭菌手段杀灭细菌的方法。

由于蒸汽比热大,穿透力强,容易使蛋白质变性,故其灭菌可靠,且操作简便、易于控制,湿热灭菌是制药、制剂生产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灭菌方法,缺点是不适用于对湿热敏感的药物。

1、热压灭菌法

热压灭菌法系在热压灭菌器内进行的。

热压灭菌器有密盖,可以使饱和水蒸汽不逸出,由于水蒸气量不断增加,而使灭菌器内的压力渐渐增大,利用高压蒸汽杀灭细菌,是一种公认的可靠灭菌法手提式热压灭菌器、热压灭菌柜(釜)、卧式热压灭菌柜、水浴式灭菌柜。

2、流通蒸汽灭菌和煮沸灭菌法

流通蒸汽灭菌法是在不密闭的容器内,用蒸汽灭菌。

也可在热压灭菌器中进行,只要打开排气阀门让蒸汽不断排出,保持器内压强与大气压相等,即为100℃蒸汽灭菌。

煮沸灭菌法就是把安瓿或其他物品放入水中煮沸灭菌。

流通蒸汽灭菌与煮沸灭菌一般是100℃30min。

此法不能保证杀死所有的芽胞,例如破伤风菌等的芽胞,故制备过程中要采用避菌操作,尽可能避免细菌污染。

若加入适量抑菌剂时,药液经100℃30min加热,可杀死抵抗力强的芽胞。

3、低温间歇灭菌法

此法是将待灭菌的制剂或药品,用60-80℃加热1h,将其中的细胞繁殖体杀死,然后在室温或孵卵箱中放置24h,让其中的芽胞发育成为繁殖体,再第二次加热将其杀灭。

加热和放置需连续三次以上,至全部芽胞消灭为止。

此法适用于必须用加热法灭菌但又不耐较高温度的制剂或药品。

此法缺点不仅需要时间长,并且消灭芽胞的效果常不够完全。

4、影响湿热灭菌的因素

(1)、微生物的种类与密度各种微生物对热的抵抗力相差很大,同一种微生物处于不同发育阶段,所需灾菌的温度与时间也不相同,繁殖期的微生物对高温比衰老期的抵抗力小得多,细菌的芽胞的耐热性最强。

微生物体密度小(每个容器的微生物数,控制在10个以内),灭菌时间短且灭菌效果好;菌体密度大,耐热个数出现的几率增大,故灭菌效果降低,且即使杀死了细菌,而注射液中细菌尸体过多,亦会引起临床上的不良反应,所以生产过程中应竭力避免污染机会。

(2)、药液的性质药液中若含有营养性物质如糖类、蛋白质等,对微生物可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能增强其抗热性。

此外,药液的PH对微生物的活性也有影响。

一般微生物在中性溶液中耐热性最大,在碱性溶液中次之,酸性溶液最不利于微生物的发育生长。

所以PH较低的生物碱盐类注射液,用流通蒸汽灭菌即可。

(3)、药物的稳定性温度增高,化学反应速度加快,时间愈长,起反应的物质愈多,药物分解变质的程度也愈大。

(4)、蒸汽的性质湿热灭菌效力高,主要是由于在高热时有水分存在,能加速对菌体内蛋白质的凝固。

但湿热灭菌效果与蒸汽性质有关,饱和蒸汽中热含量高,潜热大,热穿透力亦较大,灭菌效力高。

而湿饱和蒸汽中含有雾沫和水滴,其含热量较低,穿透力较差,灭菌效果较低。

四、其他物理灭菌法

1、过滤除菌法

(1)、原理

本法系利用细菌不能通过致密具孔滤材的原理,除去对热不稳定的药品溶液或液体物质中的细菌从而达到无菌要求。

此法适用于很不耐热药物溶液的灭菌,但必须无菌操作,供灭菌用滤器,要求能有效地从溶液中除净微生物,溶液顺畅地通过滤器,且无任何物质脱落,才能确保制品完全无菌。

过滤除菌特点:

1不需要加热,可避免因过热而破坏分解药物成分。

2过滤不仅将药液中微生物除去,而且可除去微生物尸体,这样可减少药品中热原的产生,药液澄明度也好。

3加压、减压过滤均可以。

但加压过滤一方面可避免药液污染,另一方面不影响在室温下易氧化、易挥发药物的稳定性,因此生产上多采用加压过滤。

(2)、操作注意事项

1过滤除菌法必须配合无菌操作技术进行;

2安装滤膜前,必须对所有器件及管道清洗干净,对最后一级精滤器具及出液管道要求进行无菌处理;

3过滤前,药液应进行预过滤;

4一个过滤器的使用时间应根据品种决定,一般不超过8h。

2、紫外线灭菌法

作用原理:

可作用于核酸蛋白促使其变性;同时空气受紫外线照射后产生微量臭氧,从而起到共同杀菌的作用。

属于广谱杀菌类,能杀灭一切微生物。

1、影响紫外线灭菌的因素

1辐射强度与辐射时间:

随着辐射强度的增加,对微生物产生致死作用所需要的辐照时间会缩短。

2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对紫外线最敏感的是革兰氏阴性菌、其次是阳性菌,再其次是芽孢。

抵抗力最强的是真菌孢子。

在同一微生物的不同菌株之间,不同生长阶段,对紫外线的抵抗能力不一样。

微生物数量多,需要产生相同的灭菌率的照射剂量就越大。

如于一平面上辐射强度相等的紫外线,杀死枯草杆菌芽胞需18.6min,而对溶血性链球菌,只需4.6min。

紫外线对酵母菌、霉菌的杀菌力较弱。

3温度和湿度:

空气的湿度过大,紫外线穿透力降低,因而灭菌效果降低。

在20℃以上时,照射强度较稳定。

紫外线灭菌以空气的相对湿度为45-60%较为适宜,温度宜于在10-55℃范围。

4有机物的影响:

蛋白质等有机物存在时,需延长消毒时间。

5物体表面状况的影响:

紫外线的能量低,穿透能力差,照射消毒物体表面时,表面光滑的效果好,表面粗糙的效果差。

6紫外线灯管及周围环境的清洁程度:

灯管表面蒙有灰尘时,会降低灭菌效果,室内有蒸汽、烟雾或其他悬浮粒子时,紫外线的杀菌效果会下降。

——灯管使用时间:

紫外线灯在使用过程中随着辐射强度的逐渐降低,其消毒效果也会逐渐降低。

一般在2000h。

——灯管辐射强度、照射距离及时间:

同一支紫外灯,在一般情况下,照射时间延长,消毒效果增加,杀菌力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紫外线辐射波长:

254nm消毒效果最好。

7与化学消毒剂的协同作用:

紫外线照射过氧化物类化合物(1%过氧化氢、1%过氧乙酸),可使其分解产生自由基的数量明显增加,起到协同作用。

2紫外线灭菌注意事项

1人体照射紫外线时间过久,易产生结膜炎、红斑及皮肤烧灼等现象;避免长时间直接照射。

另外紫外线照射空气产生臭氧,会引起呼吸道炎症。

2各种规格的紫外灯都有规定有效使用时限,一般在2000h。

故每次使用应登记开启时间,并定期进行灭菌效果检查;

3紫外灯管必须保持无尘、无油垢,否则辐射强度将大为降低;

4普通玻璃可吸收紫外线,故装在玻璃容器中的药物不能用紫外线进行灭菌;

5紫外线能促使易氧化的药物或油脂等氧化变质,故生产此类药物时不宜与紫外线接触。

3实际应用

1对物体表面的消毒:

灯管上方安有反射能力强的反射罩,功率不少于2W/m2,灯管悬挂高度与照射台面1.2-1.5m,紫外线照射的有效区域为灯管周围直径的1.5-2.0m.

2对室内空气的消毒:

一盏30W紫外灯管可照射9m2的有效面积,安装至地面2.5m高处。

3对水的消毒:

要求水无色、无颗粒物质。

3、微波灭菌法

水为极性分子,强烈吸收微波,分子运动加剧,摩擦生热,物质温度升高。

由于热是在被加热的物质内部产生的,所以加热均匀,升温迅速。

又由于微波能穿透介质的深部,可使药物溶液内外一致均匀加热,

4、辐射灭菌法

通过将最终产品的容器和包装暴露在由适宜放射源(通常用60Co)辐射的γ射线或电子加速器发出的射线中,达到杀灭细菌的方法称为辐射灭菌法。

对湿热灭菌

法、干热灭菌法、滤过除菌法不适应的医疗器械、容器、不受辐射破坏的药品等可

采用。

五、化学灭菌法

化学灭菌法是指用化学药品直接作用于微生物而将其杀死,同时不应损害制品的质量,常用的方法有气体灭菌法与化学杀菌剂灭菌法。

(一)、分类:

1、高效消毒剂:

在短时间内能杀灭包括细菌芽孢在内的所有微生物。

故称灭菌剂。

包括

——过氧化物类消毒剂:

过氧化氢、过氧乙酸、臭氧、二氧化氯。

——醛类消毒剂:

甲醛、戊二醛、乙二醛。

——烷基化类消毒剂:

环氧乙烷。

——含氯消毒剂:

漂白粉、次氯酸钠。

2、中效消毒剂:

能杀灭细菌繁殖体、真菌、病毒,但不能杀灭细菌芽孢,包括:

——碘类消毒剂:

碘伏、碘酊。

——醇类消毒剂:

乙醇、异丙醇。

丙二醇

3、低效消毒剂:

只能杀死一般细菌繁殖体、部分真菌和病毒,不能杀死结核杆菌、细菌芽孢、抗力较强的真菌和病毒。

包括:

——酚类消毒剂:

苯酚、来苏水

——季胺盐类消毒剂:

新洁尔灭

——双胍类消毒剂:

氯己定

(二)、具体品种

1、臭氧

臭氧又名三氧,常温下为淡蓝色气体,味臭,有爆炸性,为已知最强的的氧化剂。

其对微生物的杀灭作用主要依靠其强氧化性。

臭氧是一种光谱杀菌剂,可杀灭细菌繁殖体、芽孢、病毒、真菌等。

(1)、杀菌影响因素

1浓度影响:

浓度是决定臭氧消毒效果的重要因素,臭氧对微生物的杀灭作用与浓度有关,而与接触时间关系不大。

对于病毒和细菌芽孢,当臭氧浓度达不到灭活剂量时,延长时间也不能提高杀菌效率。

2湿度影响:

当臭氧消毒空气时,湿度较高,杀菌效果好,当湿度低于35%时,即使臭氧浓度较高,对空气中细菌的杀灭率也很低,用臭氧进行表面消毒时,干燥表面的细菌较难杀灭。

3有机物的影响:

有机物可显著减弱臭氧对微生物的杀灭作用。

4温度影响:

温度升高,臭氧的杀菌作用增强。

但温度升高,会使臭氧在水中的溶解度降低,因此实际消毒过程中,温度升高,反而会降低消毒效果。

(2)应用

1饮用水消毒浓度:

0.5-1.5mg/L,时间5-10min。

2污水消毒浓度:

15-20mg/L,时间10-15min。

3空气消毒浓度:

30mg/m3,时间30min以上。

4物品表面消毒:

杀灭缓慢,浓度:

60mg/m3,时间1-2h。

(3)注意事项

1臭氧有毒性:

用臭氧进行空气消毒必须在密闭空间,人不在现场的条件下进行。

消毒后至少30min后人才能进入。

(臭氧极不稳定,可自行衰减,无法储存。

4℃时半衰期132min,10℃时半衰期128min,20℃时半衰期27min,30℃时半衰期6min。

2臭氧对多种物品有损害,用于物品消毒时,应充分考虑。

2、乙醇

乙醇属中效消毒剂,杀菌作用快,消毒效果可靠,对人刺激性小,无毒,对物品无损害。

(1)、杀菌作用

1乙醇能迅速杀灭细菌繁殖体,但革兰式阳性菌对乙醇的抵抗力较革兰氏阴性菌略强。

2乙醇浓度在80%以上时,有很好杀病毒能力。

3乙醇对真菌有抑制和杀灭作用。

4乙醇能抑制细菌芽孢发芽,但不能杀灭芽孢。

(2)、杀菌影响因素

1浓度:

乙醇杀菌最有效体积分数在65-75%,过浓或过低,杀菌作用都有所降低。

浓度低于30%时杀菌作用很小。

使用时注意水对乙醇稀释的影响。

2有机物:

有机物对乙醇杀菌作用影响较大,乙醇遇蛋白质,可使其变性凝固形成保护层,阻碍乙醇分子进入菌体,而使杀菌作用减弱。

3温度:

温度升高,杀菌作用增强。

4与其他消毒剂的协同作用:

与碘、新洁尔灭等使用有协同作用。

(3)、应用:

乙醇对芽孢无杀灭作用,只能用于消毒,不能用于灭菌,最常用于皮肤消毒,也可用于物品表面及医疗器械消毒。

(4)、使用注意事项

1不宜用于外科器械灭菌:

临床上使用乙醇消毒采血针和针灸针是不安全的,易导致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等经血传播的疾病。

2使用体积分数一般不超过80%。

浸泡处理时,勿使物体带有较多的水分,以免稀释降低消毒效果。

保存时,应放于有盖容器内,避免挥发。

3物品消毒前,应尽可能除去表面粘附的有机物。

4溶有醇溶性涂料的物品,不宜用乙醇进行消毒。

5乙醇用于消毒情况下对人体无毒,个别人对乙醇过敏,接触后可引起皮针、红斑。

3、新洁尔灭

为淡黄色胶状体或蜡状固体,有不良香气,味极苦,易溶于水,水溶液澄清,强力振摇时能产生大量泡沫,性质稳定,耐光、热、无挥发性,可长期储存。

(1)、杀菌作用

1新洁尔灭抑菌作用很强,低浓度时即有抑菌作用。

2新洁尔灭对多数细菌繁殖体有较好杀灭作用。

3新洁尔灭对亲脂性病毒有较好的灭活作用。

5可杀灭部分真菌。

6新洁尔灭能抑制细菌芽孢,但不能杀灭芽孢。

(2)、杀菌影响因素

1温度:

杀菌作用随温度升高而逐渐增强。

2酸碱度:

新洁尔灭在碱性条件下的杀菌效果较好。

3拮抗物质:

阴离子的肥皂或洗衣粉洗涤剂,钙、镁、铁、铝等金属离子,对其都有拮抗作用。

4有机物:

有机物对新洁尔灭的杀菌作用影响显著。

5吸附:

溶液中的新洁尔灭可被棉花、纤维织物等吸附,溶液中有此类物质,可使新洁尔灭的有效浓度降低,影响消毒效果。

6水质硬度:

配制水的硬度过高会降低杀菌能力。

(3)使用:

对细菌繁殖体一般污染物表面,可用0.1-0.5%新洁尔灭溶液浸泡、喷洒或擦拭。

(4)使用注意事项

1新洁尔灭不能杀灭结核杆菌和细菌芽孢,因此不能用作灭菌剂浸泡灭菌器械等要求无菌的物品。

2水质硬度过高会影响消毒效果,一般用纯化水或注射用水。

3不能与阴离子的肥皂或洗衣粉洗涤剂,钙、镁、铁、铝等金属离子混用。

4溶液易被微生物污染,应随配随用,放置时间不宜超过3天。

若溶液发黄、混浊或有较多沉淀时,应随即更换。

5新洁尔灭毒性小,无刺激性,对过敏体质者偶尔可引起皮疹、水肿等过敏反应。

4、来苏水

又名煤酚皂,性质稳定,耐贮存,是一种低效消毒剂,不能杀灭细菌芽孢和肝炎病毒,使用范围有限。

5、丙二醇

熏蒸,空气

消毒剂的配制方法、更换周期、人员设备工器具消毒、微生物的现场控制、人员引入,人员行为着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