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7三明沙县民用机场总体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735758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1.8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0617三明沙县民用机场总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0617三明沙县民用机场总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0617三明沙县民用机场总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0617三明沙县民用机场总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0617三明沙县民用机场总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0617三明沙县民用机场总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9页
0617三明沙县民用机场总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9页
0617三明沙县民用机场总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9页
0617三明沙县民用机场总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9页
0617三明沙县民用机场总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9页
0617三明沙县民用机场总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9页
0617三明沙县民用机场总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9页
0617三明沙县民用机场总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9页
0617三明沙县民用机场总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9页
0617三明沙县民用机场总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9页
0617三明沙县民用机场总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9页
0617三明沙县民用机场总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9页
0617三明沙县民用机场总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9页
0617三明沙县民用机场总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9页
0617三明沙县民用机场总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9页
亲,该文档总共5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617三明沙县民用机场总体施工组织设计.docx

《0617三明沙县民用机场总体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617三明沙县民用机场总体施工组织设计.docx(5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0617三明沙县民用机场总体施工组织设计.docx

0617三明沙县民用机场总体施工组织设计

三明沙县民用机场总体施工组织设计

(第四合同段)

1工程概况4

1.1地理位置4

1.2地形地貌4

1.3地质情况4

1.4气候条件4

1.5主要实物工程量5

2.工程特点5

3.主要技术要求5

3.196区技术要求5

3.292区技术要求7

4.施工组织7

4.1施工力量布置7

4.2进度计划8

5.主要施工技术方案与施工工艺9

5.l施工准备9

5.2表土处理9

5.3施工排水10

5.4基底处理11

5.5填料来源12

5.6填料选择13

5.7土石方调配13

5.8施工顺序13

5.9作业方式14

5.10密实度检测16

5.11标高控制17

5.12边坡控制17

5.13搭接处理18

6.石方爆破19

6.1基本概况:

19

6.2爆破方法19

6.3石方机械选择与配备19

6.4爆破参数的确定19

6.5爆破施工工艺过程21

7.保证体系和措施26

7.1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保证措施26

7.2安全保卫措施29

7.3爆破作业安全保卫措施30

7.4文明施工措施34

7.5工期保证措施35

8.生产生活临时设施安排36

9、第四合同段96区原地基处理施工组织设计40

9.1.编制依据及编制原则:

40

9.2.96区原地基处理技术要求:

40

9.3.软基换填:

41

9.4.强夯施工:

44

9.5.检测:

48

9.6.资料整理与报验:

50

9.7.进度计划:

50

9.8.质量保证措施;50

9.9.夯锤计算数据:

54

10.第四合同段96区填筑体施工组织设计55

10.l.基本情况55

10.2.96区技术要求56

10.3.土石方填筑56

10.4.强夯施工58

10.5.检测58

10.6.资料整理与报告59

10.7.进度安排60

10.8.质量控制及施工要点60

 

1工程概况

1.1地理位置

三明沙县新建民用机场位于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县城西南约2.5Km的虬江乡风凰山附近,沙溪、205国道的南侧、地处十分重要的交通要道,将为三明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重大的促进作用。

1.2地形地貌

场区多为群山环绕的丘陵地带,山丘顶部最大海拔高程约为169m。

低谷处最低海拔高程约为ll8m,地势起伏变化较大,高差一般在30-50m之间。

低谷山坡多为南北走同,地表水系较发达,地面植被,除了低谷地带有部分稻田外,多为林木茂密的丘陵山地。

1.3地质情况

在场区内的沟谷溪流地带为第四纪全新世冲积和冲淤积的粘性土、砂和碎石土、其下伏为沙县紫红色泥质粉砂岩、泥岩类风化的残积层;丘陵山坡多为第四系更新统的坡残积和残积层,墓底为晚白垩世沙县组地层。

软土层主要分布在地形起伏不大的低谷溪流地带,有粉质粘土、粘土和部分粉土、淤泥,一般埋深在0—2m,最大埋深3.6m。

分布在丘坡的坡残积层,其中有部分软弱的粘土、粉质粘土,一般埋深0~2m,最大埋深2.5m。

场区所处地震裂度为6度。

1.4气候条件

根据沙县气象台统计资料显示,本地区年平均降雨量为1659mm,年平均降雨日205天,秋冬季节多雾,为北温带多雨气候。

1.5主要实物工程量

a.土石方填筑:

约116.54万立方米(压实方)

b.石方爆破:

约11.00万立方米(自然方)

c.地基强夯:

约7.30万立方米

d.截洪沟开挖:

约19.70万立方米(自然方)

2.工程特点

2.1三明沙县机场第四合同段位于设计场道区的东北部,其坐标范围为P173-P200/H39-H55+15。

最大长度为540米,最大宽度为300米,场平面积约13.43万平方米。

低谷处最大填深为21.74米,山坡处最大挖高为16.36米,填筑土石方总量为134万立方米(自然方)。

2.2在场平区内有两条沟谷由北向南穿越场道填方区,雨季时汇水量较大,在施工期间有可能增加临时排水的难度,并且沟底软土层量大且分散,施工作业面较小,施工组织比较困难。

2.3场区内挖填土石方工程量不平衡,并且借方要结合近净空处理和原试验段规定的取土区调剂利用,取土区比较分散,填料来源复杂。

2.4本标段内的87区面积较大,填筑大量约占整个填筑碾压体的1/4。

这样,石料上方的土体可以先填87区,不需要二次倒运,给96区。

92区基底处理,96区回填料所必须的中风化以土石料的来源提供了保证。

3.主要技术要求

3.196区技术要求

3.1.1原地基及填筑体经处理后应达到以下各项要求

a、最终剩余沉降量小于8厘米。

b、不均匀沉降坡差应小于1.5‰。

c、经过一个雨季后应完成总沉降量的95%。

d、土基变形模量,填土高度小于20m时,应大于15MPa;填土高度等于或大于20米时,应不小于25MPa。

e、对于距道面设计标高20m以下的填筑体,应填筑50%中风化以上石料的填料,对于距道面设计标高10~20米之间的填筑体填筑45%中风化以上石料的填料,对于距道面设计标高小于10米的填筑体,填料不作填石要求。

3.1.2道槽地基处理要求

a.填方区,按道槽宽度(含宽出道肩外6米),以1:

1.5向两侧放坡,在坡脚范围内先将草皮土、耕植土、腐植土以及树根、污泥等清除,然后再进行原土基强夯处理。

b.挖方区,道槽下60厘米之内地基若为岩石时,须超挖60厘米做褥垫层;若道槽下地基覆土厚度大于60厘米,可不进行超挖,但应进行强夯处理。

c.填挖方交界处,沿跑道纵向,从挖方区道槽下的厘米至填挖交界处,其降坡度大于10%,搭接长度应大于25米;其横向,填方一侧仍以1:

1.5放坡,在坡脚范围内的处理要求与上述填方区相同,挖方一侧应超挖2米做褥垫层,并进行强夯处理。

3.1.3道槽填筑要求

道槽部位的填筑体应根据试验段提供的有关技术参数,控制每一层的填筑厚度和填料的颗粒级配,选择适宜的夯击能和夯点的布置.进行分层填筑强夯处理。

在水平方向应使用相同的填料填筑,在填挖交界处应从下至上挖成1:

2的台阶,各台阶的顶面应向内倾斜。

3.292区技术要求

按照《民航机场场道工程施工技术要求》(暂行本)执行。

即本标段在跑道端安全区、升降带有强度要求的平整区及围场道路部位,其压实度不小于0.92。

4.施工组织

4.1施工力量布置

4.1.1机构设置

根据施工组织按排,我局成立三明沙县机场工程指挥部,负责计划组织、协调、监督、管理,实行统一计划、统一管理、统一调度。

由曾参加过南京绿口机场建设的李俊珂同志任项目经理,并选派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孙敦艾担任该工程的总工程师。

工程指挥部机构配置,详见《中建八局三明沙县机场指挥部机构设置图》及《工程指挥部人员一览表》(略)。

4.1.2施工力量和机具配备

鉴于三明沙县民用机场工程挖填交错的场址在国内是罕见的,其工程具有施工准度大,质量要求高、工期紧的特点,必须投入精良设备和精干施工人员,全力以赴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我局通过内部平衡调剂.派出局属机械化施工公司南京公司(南京市绕城公路和禄口机场施工主力单位),第四土石方分公司(沪宁高速公路工程主力施工单位,建设部命令的“青年突击队”),地基分公司(贵阳龙洞堡机场和南京禄口机场强夯工程施工单位),和机械装备好的华辉土石方有限公司(联营企业)投人该工程,并根据业主安排的工期要求,随时调剂后备力量,增加工程机械;满足工程需要。

根据施工计划安排,拟投入四个分公司共计350多人,机械设备共计82台套。

详见《主要机具设备及进场计划一览表》(附后)。

4.1.3施工机具以及人员动员计划

根据施工合同规定的工作内容和施工网络计划安排,预计施工高峰投入机械设备达90台套,施工人员达380多人。

我局决定从一九九五年九月二十六日起.组建现场指挥机构,并在10日内、指挥部人员、施工准备人员进人施工现场,开展各种施工准备工作。

同时,根据施工计划和施工条件,在既要保证工程进度又不会造成窝工的情况下,分期安排施工机械和相应作业、管理人员进人现场,尽快掀起生产高潮。

4.2进度计划

4.2.1开竣工日期

我局对分期分批安排进场的施工机械,和相应的作业、管理人员,立即进行人力、机具及物资动员,保证工程在一九九五年十一月三十日之前开工,并在十四个月之内,按合同内规定的工作内容,以优良质量,圆满完成承包任务。

4.2.2形象进度计划

见《三明沙县机场第四合同段总体施工形象进度计划表》

5.主要施工技术方案与施工工艺

5.l施工准备

5.1.1根据业主提供的生产、生活临时设施用地范围,和批准的生产、生活临时设施搭建计划,立即进行搭建工作。

临时设施的搭建做到安全、规范、合理,尽量减少给周围单位和群众带来不便和干扰。

5.1.2及时安排部分施工人员进场,修筑施工便道、清除草皮,进行排水、清淤等工作。

以缩短施工准备周期。

5.1.3组织先期进场技术人员认真阅读设计文件、有关技术资料和施工技术规范,熟悉施工现场,参与技术交底,编制详细的分部分项工程的实施性施工方案。

5.1.4组织测量人员进行现场接桩和复测工作,并将复测成果整理上报业主和监理单位审批。

同时组织试验人员进行现场获取填料作的土样,进行土壤试验,确定填料体土质的最大于容重和最佳含水量,报送监理单位中批。

5.2表土处理

5.2.1各施工区在上石方填筑之前,必须将填方区和挖方区表层的草皮土、耕植土、树根等不适宜填料清除干净。

清除厚度一般为30厘米,最终以清除干净、监理验收为准。

5.2.2清除表土、可采用铲运机、推土机和人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清除后就近集堆,并用装载机或挖土机配合自卸汽车将其挖运至指定地点。

5.3施工排水

5.3.1施工前必须首先开挖P187/H38-P196/H38段102#排水沟,并沿H38线向东延伸至P198/H38+10处。

排水沟沟底标高暂定为124米,待102#沟底贯通后再进行开挖剩余部分。

在P198/H38向南,顺谷底西侧山坡沿标高126米等高线开挖一条约140米(P198/H38-P202/H45),底宽为1米,底标高为124米,坡比为1:

0.5的临时排水沟,使填方区北侧汇水都在人102#截洪沟和临时排水沟。

并在P202/H45处与沟谷汇接,自然排水至1号沟。

详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附后)。

5.3.3开挖l02排水沟,要分别在P187.2-P188.5和P192.8—P194两处、排水沟北侧作挡水坝,坝顶标高为125米,上宽为2.5米,边坡为l:

1(待102排水沟贯通后再进行拆除)。

5.3.3上述排水方案,只解决了P182-P195段的施工排水、改水问题,使P182-P195段的施工能正常进行。

而本标段东侧和南侧沟谷填方区由于上游雨天汇水量较大,不能安排填筑区的清淤和土石方回填。

为此.在木标段施工初期,尽快安排南侧临时排水沟的开挖施工,使本标段填筑区北侧雨水汇流由东向西排出,保证填方区施工能正常进行。

5.3.4101#截洪沟,待W3取土区的土石方调配完成后再进行开挖,保证施工期间的正常排水。

5.3.5在P182-P195段施工时,当土石方回填标高达到124米前,填方顺序由北向南推进,并形成2%的横坡,使填方区的雨水能及时道过横坡向南徘出。

当回填标高达到124米后,填方顺序应先96区,后92区,并以跑道中心线为轴线向两侧按2%形成横坡(传接近面层时再接设计要求调整横坡)以便于排水。

5.3.6本标段其它区域的填土都依附于山坡外测,填方应由填土区边坡脚向内(向上)推进。

并根据山体形成一定的坡比,但坡比不宜太大,以便雨后排水。

5.3.7每层土方回填,要有平整度要求,在下雨前要及时碾压,使雨后不致于出现大小低洼积水坑,以及回填料含水量过大,晾晒时间长等问题。

5.3.8挖方区,在分层开挖的同时,使用推上机配合挖土机进行工作面内的平整,并留有一定的排水坡度,便于雨后工作面内的排水。

5.3.9雨后要及时安排人员和少量机械组织施工区内的排水工作。

使雨后能尽快恢复施工。

5.3.10施工过程中应加强与气象部门的联系.掌握大暴雨的时间和降水特点,以便把握防雨、排水的主动权。

5.4基底处理

5.4.196区。

待试验段试验技术参数提供后补报。

5.4.292和87区根据《民航机场场道施工技术要求》(暂行本),和设计技术交底会议纪要文件,在填方区,先清除树根、草丛,排出积水,清除淤泥后晾干,碾压至压实度要求。

对于淤泥过深,地下水位过高,土壤过软无法碾压的特殊地段,先进行抛石碾压稳定,然后再分层填筑压实。

5.4.3在改水截流的回时,要根据土石方填筑顺序,分段分块安排排水清淤工作。

具体办法是,在稻田软土内开挖纵横相连的渗水沟,先把稻田内积水排净,凉干淤泥,然后采用推土机、挖土机配合自卸汽车将稻田内的耕植土、及淤泥运到指定地点堆放。

对水沟的死角处,则采用人工挑抬,将软土或淤泥就近摊铺晾晒后,再用挖土机和自卸车配合运到指定地点堆放。

清理程度以监理验收为准。

5.4.4对地表层渗透水和地下泉水的处理。

在基底处理过程中,如发现地表下有渗透水或泉水外流,其水的流量较大时,及时上报监理部门,与监理工程师共同查明水源来历,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堵塞处理。

堵塞方法,有边外截流、降低水压、填塞沥青麻丝、浇注快硬性砼等。

具体采用什么方法,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而定。

5.4.5填方区台阶开挖处理。

填方区山坡表面的草皮土清除后,在填筑施工的同时应从下至上挖成1:

2的台阶,台阶高1米,宽不小于2米,各台阶的顶面应向内倾斜。

台阶开挖以机械作业和人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5.5填料来源

本标段所须填料体的总工程量为116.54万立方米(压实方)。

根据施工图纸、设计说明和业主指定的取上区,本标段的填料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地点;

a.W1取土区,在本标段场平区的西侧,与试验段相邻,其取土量为20.16万立立米,在场平区内自身平衡;

b.W2取土区,在本标段场平区的东侧,其取土量为21.99万立方米,在场平区内自身平衡;

c.W3取土区,在本标段场平区南侧界外约100米处,其取土量为7.05万立方米;

d.W4取土区,在本标段场平区东端界外约150米处,属近空处理区,其取土量为43.4万立方米;

e.W5取土区,在本标段场平区东端界外约250米处,属近空处理区,其取土量为20.81万立方米。

f.101#、102#截洪沟开挖土方利用,其取土量为19.68万立方米。

如果以上取土区,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其取土量出现余缺,再与业主联系进行调剂处理。

5.6填料选择

a.在96区按3.1.1e条要求填筑。

b.在92区、87区除5.4.2条中的特殊部位必须填石外,其它按《民航机场场道施工技术要求》(暂行本)执行。

c.在靠近飞行区填方地段的边坡处,从坡面向内≥l.5米的范围内,利用开挖出的石料填筑,也可以选择含量大的混合料堆填、碾压达到稳定密实要求,以防雨水冲刷。

d.在同一水平方向的填筑层,应使用相同的填料填筑,以使其保持填料的均匀性。

在填料中不得夹有树根、树皮或其它不适宜材料。

5.7土石方调配

本着就近调用、先近后远、减少修筑施工便道的原则,和根据不同的运距来选择不同的作业方式和施工机械,充分发挥施工机械的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减少开支。

具体调配方案详见《土石方调配平衡一览表》。

5.8施工顺序

根据本标段的工程特点地理环境,本标段填筑的施工顺序,首先在基底处理的基础上进行,并与基底处理工作相交叉进行。

5.8.1具体施工顺序安排如下:

a.第一,结合102#沟P185-Pl85段的开挖(临时排水),首先进行T3填方区自然标高在124米以下区域的填筑.先由北向南、再由南向北分层进行。

填料主要来源于w4取土区和102#截洪沟。

自然标高在124米以上的填筑,随96区的自然标高填筑达到124米时,相续交叉进行。

b.第二,进行T4填方区的填筑,并根据试验段提供的技术参数,在96区进行强夯处理。

填料主要来源于wl、w2、W3和w4取土区。

c.第三,在T4填方区填筑自然标高达到124米时,进行T2填方区的填筑。

并根据试验段提供的技术参数,在96区进行强夯处理。

填料主要来源于w1、w3取土区和101截洪沟。

d.第四、T1填方区,在wl取土区北侧土方开挖后,利用102#截洪沟P173—7185段的土方开挖利用进行填筑。

e、在上述区域填筑施工的同时,利用96区强夯处理的施工间歇调整施工力量进行T5填方区的填筑。

填料主要来源于W4、W5取土区。

同时其它各区域的填筑交叉进行。

5.8.2由于96区强夯试验技术参数没有提供,96区开工条件如不具备,可先进行87区的填筑,但必须保证以后的搭接质量和各工序的衔接。

5.9作业方式

5.9.1土方挖运

运距在400米以内的填料,均采用推土机配合铲运机进行作业;当运距在400米以上时采用反铲挖土机或推土机及装载机配合自卸车进行作业。

5.9.2石方开挖

对于强度较低的全风化岩,采用大马力的推土机,(带松土器)先进行犁松,然后再进行推除、集堆、挖运;对于强度较高的弱风化或未风化的岩石,采用风动式凿岩机钻孔,实施浅孔微差爆破或深孔微差爆破施工工艺,然后采用挖土机或装载机配合自卸车出碴、挖运。

石方爆破施工工艺,详见《石方爆破施工技术方案》附后。

5.9.3截洪沟开挖

a.根据测量放样提供的位置及现场土质,顶层(原地面下5m)采用推土机配合铲运机进行铲运开道作业;中层(原地面下5—15m)采用挖土机配合自卸车挖运作业;下层(原地面15m以下)在挖运的基础上,采用人工配合直至修整成形。

b.当截洪沟土质为强度较高的岩石时,采用风动式凿岩机钻孔,实施光面微差控制爆破,然后使用挖土机配合自卸汽车出碴及人工配合进行边坡修整成型。

5.9.4施工便道修筑

a.在各施工区,首先利用填料体的填料,取最短的运输路线,修筑成循环施工区道,以缩短填料运输距离。

自卸汽车行驶路线可采用单线双道,保证两车会车时安全行驶。

b.施工便道在跨越水沟时,在水沟处布置临时排水涵管,保证原有水系畅通,待施工结束后进行拆除处理。

涵管的埋设,根据汇水量的大小,来选择涵管的口径,一般直选择直径1米的钢筋砼预制管。

汇水量较大时可采用双排布置。

5.9.5土石方填筑

各施工区的填料体在进行分层填筑施工时,首先必须在基底处理交验合格的基础进行。

填筑施工工艺见流程图。

a.96区填料体的填筑,温据强劳施工技术参数而定,以后补报。

b.在92区和87区填料体的填筑,根据《民航机场场道施工技术要求》(暂行本),选择适宜的压实机械和平整机械。

进行分层填筑、压实至设计标高。

在92区直选用较大吨位的压实机械(激振力为25t、50t的光轮压路机),减少碾压遍数,有利于提高碾压工效。

c.在92区和87区填料作各填筑层的虚铺厚度,宜控制在30-40厘米之内,碾压机械的碾压速度宜控制在1.5-2.5Km/h之内,轮迹重叠应不小于15厘米。

填料体各填筑层的具体虚铺厚度。

可根据压实机械设备的类型,由现场试验确定。

5.10密实度检测

5.10.l检测依据

当填筑层按要求碾压遍数碾压结束后,根据监理单位批准的击实试验报告数据进行密实度检测和报验。

5.10.2检测方法

密实度的检测要根据不同的填料采用不同的检测方法,当填料为土方时采用环刀法:

当填料为石方和土石混合料时,采用灌沙法和灌水法。

5.10.3检测点选择

检测点的选择,96区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选点,92区和87区根据《民航机场场道施工技术要求》(暂行本)执行,即每层每i000平方米取1点、不足1000平方米也取一点。

在坑、塘及软土层处理地带,每层每500平方米取一点,不足500平方米时也取一点。

5.10.4检测点布置

每层所取检测点,采取纵、横控制,布置成梅花状,所有检测点既要均匀,又要有代表性。

5.10.5取样深度

要取检测层根部,如层厚30cm,要下挖18~20cm,然后取样,下部留3-5cm。

其它层厚也以取该层根部为原则。

5.11标高控制

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控制顶面标高;并在交验时调整好顶面的纵横坡。

对于每一填筑层,层面高程选用具有代表性的点逐层测量控制,直至顶面,其误差应小于10厘米。

顶面高差按《民航机场场道施工技术要求》(暂行本)执行。

即顶面高程用水准仪检查。

95区按10×10米的方格控制,其标高误差不大于+2或-3厘米;在92区和87区按20×20米的方格控制;其标高误差为±5厘米。

平整度用3米直尺在任意位置检测,其空隙为96区不大于3厘米,其它土面不大干5厘米。

5.12边坡控制

根据设计要求,为保证填方边坡的稳定,在安全飞行区填方地段的边坡为1:

5,其余各填方区的边坡为1:

2。

即本标段飞行区南侧和跑道端安全区东侧填方区的边坡为1:

5,其它各部位为1:

2的边坡。

挖方区的边坡为1:

2。

a、边坡填料按5.5.C要求填筑,并按规范要求压实。

b、加强边线控制测量,即填筑体每填筑2~3层时1m左右),及时进行坡底线测设,保证边坡坡度不陡于设计要求。

c、边坡坡面处理,在1:

5的边坡坡面上,随着填料体的填筑;用推土机进行边坡修整。

在l:

2的边坡基本上使用人工进行修整。

5.13搭接处理

5.13.196区和92区的搭接处理96区和92区由于密实度要求不同,作业方式也不同。

因此,96区和92区不可能同时填筑,而是分区(左中右)进行填筑、强夯、碾压。

为了避免搭接不良,产生不均匀沉降,形成纵向裂缝,必须处理好搭接问题。

a、96区的填土每层加宽4米,即在强夯布点时,增加一排夯击点,加宽搭接过渡段,加大搭接处的土石方密实度。

b、92区每一填筑层,要对96区填方的坡脚用推土机打破口(宽度根据96区的坡脚压实情况而定),形成一定宽度的小台阶或褥垫层,加强重叠区的碾压。

5.13.2本合同段与试验段的搭接处理

试验段与本合同段的搭接同在飞行跑道区,合同段间的搭接处理是影响整个填筑质量的关键,我们认为各合同段都必须树立全局观念和整体质量意识。

积极与试验段配合,认真做好与试验段的搭接处理工作。

各合同段在同等填土标高的基础上,优先按排搭接处的土石方填筑,早填、早沉降、早稳定。

填筑时,除按设计和施工要求对挖填方区进行处理外;填方应向合同段界外推进2-3米,并进行碾压,后填筑的要在其上填土时,要对原填土进行破槽复压,避免合同段搭接处产生质量隐患。

6.石方爆破

6.1基本概况:

6.1.1本合同段石方爆破工程量约11万m3,分五个作业区,即W1取土区、W2取土区、W3取土区和W4取土区,其中W4取土区分两个作业区,作业区比较分散。

6.1.2根据地质勘探报告,本合同段内的石方主要以泥质粉砂岩类为主,次为砂质泥岩,含砾砂岩和中细砂岩,以风化程度划分为全强风化,中风化。

其中中风化泥质粉砂岩的密度为2.34/cm3,极限抗压强度为69.5MPa。

6.2爆破方法

根据岩石的风化程度,我局拟采用大功率推土机(带松土机)和火工爆破相结合的方法施工。

拟计划对全强风化采用推土机翻松推除;在截洪沟石方开挖时,采用光面和预裂爆破,保证边坡的稳定性,然后用装载机或挖掘机配合自卸车挖运出碴。

6.3石方机械选择与配备

根据本合同段的工程特点和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

石方作业机械拟配备潜孔钻2台,手风钻4台,空压机3台,推土机(带松土器)2台,装载机2台,自卸车10台。

6.4爆破参数的确定

我局爆破时拟先根据提供的三明沙县机场勘察报告,结合我爆破经验进行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