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学习方法.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735771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9.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化学学习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初中化学学习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初中化学学习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初中化学学习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初中化学学习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初中化学学习方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初中化学学习方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初中化学学习方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初中化学学习方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初中化学学习方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初中化学学习方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初中化学学习方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初中化学学习方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初中化学学习方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初中化学学习方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初中化学学习方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初中化学学习方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初中化学学习方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初中化学学习方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初中化学学习方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学习方法.docx

《初中化学学习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学习方法.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化学学习方法.docx

初中化学学习方法

【内容提要】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只是物质的形状、状态等发生了变化,在变化中没有生成新的物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生成了其他的物质.

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等,不需要通过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的性质就是物理性质.而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性、碱性等.

 

2.燃烧和缓慢氧化

燃烧是指可燃物跟氧化剂(如、)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燃烧并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如在中也能燃烧,燃烧一定伴有放热现象,但有此现象的不一定是燃烧,如电灯通电会发光、发热.缓慢氧化也是氧化反应,只不过是发生的速度慢,放热难以觉察,现象不明显.若可燃物缓慢氧化放出的热量不能及时放出,可能使温度升高达到物质的着火点引起自燃.由此可见,燃烧和缓慢氧化均属氧化反应,两者只是发生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而已.

3.制备氧气实验须知

制取氧气的实验是一个重要而且难度较大的关键性的实验,现就实验过程中必须注意的事项分述如下: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置实验仪器完毕后,必须检查其气密性,检查气密性的方法不一,一般按课本第201页所述操作检查.

(2)把固体药物尽量分散铺于管底,使之受热面积增大,反应速度加快.

(3)按顺序装置仪器,并注意铁夹夹在离试管口的1/3左右处,使装置具有稳定性和美观性,并要求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4)加热时,先预热,再集中对准试管中药品部分加热,并缓慢地向试管底方向移动,当气泡均匀连续地放出时才能进行收集.

(5)停止加热时,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以防止水倒流而使试管炸裂.

(6)制氧的固体反应物,不能混入易燃的杂质,如炭粉、纸屑及其他有机物等,以免发生爆炸.

⑥在化学变化中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如木炭在空气中燃烧会发出红光并放热.

值得一提的是,化学变化中所描述的现象,其范畴应限于人的感觉器官(五官)所感觉到的,可有的同学在描述实验现象时常将现象与性质混为一谈.如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有同学错误地描述为“剧烈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硫”.正确的现象描述应是“比在空气里燃烧得更旺,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

例6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里燃烧,能产生火焰的是().

A.镁带B.硫粉C.铁丝D.木炭

分析初见此题,可能有同学惊呼:

“哎呀,哪种物质燃烧产生火焰,实验中还真未刻意观察过!

”的确,这类燃烧实验中常常只注重观察了现象的新奇、迅猛,谁有火焰、谁无火焰印象模糊,这恐怕也是实验观察中的盲点.观察能力的培养是化学实验的重要任务之一,细心、全面而准确的观察,是化学研究走向纵深的起点.上述四种物质的燃烧,A、C、D无火焰,惟有B产生火焰,这是什么原因?

原来,燃烧产生火焰者,不外乎是此可燃物燃烧前易气化,而易气化者熔、沸点必然较低.所以,镁、铁和木炭熔、沸点高,难气化,燃烧时无火焰,只能发出强烈火光或火星,而硫的沸点较低,燃烧时易产生火焰.

答B.

例7某学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按如图l—l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当集气瓶中燃烧的木炭熄灭后,最终发现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约占集气瓶体

积的1/25,而不是1/5,试分析导致倒吸入集气瓶的水的体积量显著减少的可能原因.

图1-1

分析这是一个人人在日常生活中就常可以碰到的反应,把它搬到该特定的实验中,还多少带上了—些“定量”研究的色彩,从哪里寻找突破口?

先不妨写出实验小所涉及的化学反应式:

透过该化气学反应式可以看出.碳的燃烧消耗了瓶中的氧气,使瓶中气压减小,但同时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会补上减少的“体积漏洞”,加之二氧化碳气体的水溶性不太好,因此减少的气压差未能达到标准,当在情理之中.再者,碳燃烧需要一定浓度的氧气,当氧气量少时,碳不再燃烧,致使氧气没有消耗尽,因而测得体积不准.

由于上述两个主要原因,按理瓶中进水量还应小于1/25.现实际为1/25,这还得益于反应放热,瓶中气体受热膨胀排出了部分气体,冷却后气压减小了.

答有两个可能的原因:

①当氧气浓度减少至一定值时,碳便不再燃烧,致使氧气不能消耗尽;②该反应是一个气体体积基本不变的反应.

例8图1-2是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的装置图,请观察此装置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图1-2

C.白磷放入20℃的水中并通入氧气

D.白磷放入40℃的水中并通入氧气

17.下列变化中,与其他三种变化有本质区别的是().

A.缓慢氧化B.燃烧C.凝固D.分解反应

*18.在首届东亚运动会上作升空表演的“北京2000”飞艇内,充有一种既安全又密度小的气体,该气体是().

A.沼气B.氢气C.氮气D.氦气

19.食油在锅内过热着火离开热源后,火仍不熄灭,这时将火熄灭的最好方法是().

A.立即向锅内加水B.把油倒掉

C.盖严锅盖D.向锅内倒沙土

20.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在实验室里进行如下操作,其中做法正确的是().

A.甲做完实验后,将剩余试剂倒回原试剂瓶中

B.乙直接用手拿块状药品装入试管中

C.在无药量说明的情况下,丙取用稀硫酸时,量取2mL

D.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丁将导管伸到集气瓶的底部

21.从试剂瓶中取固体药品于试管底部,一定不会用到().

A.药匙B.镊子C.纸槽D.滴管

22.用量筒量取50mL水,仰视读数造成误差,则所量取的实际体积是().

A.50mLB.大于50mL

C.小于50mLD.无法估计

23.实验室里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下列步骤:

a.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将药品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塞子塞紧试管,并固定在铁架台上;d.用排水取气法收集氧气;e.熄灭酒精灯;f.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b→c→a→d→e→fB.c→b→a→d→e→f

C.b→c→a→d→f→eD.c→b→a→d→f→e

24.用托盘天平称5g食盐,在向托盘中加食盐过程中发现左盘高右盘低,接下来的正确操作是().

A.从左盘中取出食盐使天平平衡

B.向左盘中继续加食盐使天平平衡

C.从右盘中取出小砝码使天平平衡

D.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

*25.气体打火机使用的有机燃料,稍加压即可液化,减压(打开阀门)容易汽化,遇明火即燃烧,你认为符合这种条件的有机燃料是().

ABCD

化学名称乙烷丙烷丁烷戊烷

沸点(℃)-88.6-42.1-0.5-36.1

熔点(℃)-183.3189.7-138.4-129.7

二、填空或简答题

26.硫、磷、铁分别在氧气里燃烧后的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其中黑色固体是__________,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__________.

27.在空气、氮气、二氧化碳、氧气几种气体中,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__________,很难发生化学反应的气体是__________,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__________,能用来制取氧气的气体是__________.

28.标准状况下(),某气体的密度是1.98g/L(空气密度为1.29g/L.),该气体易溶于水,在实验室收集此气体时应用__________.

29.炎热的夏天,卫生球和碳铵都会放出刺鼻的气味,前者属于__________变化,后者属于__________变化.

30.用高锰酸钾制氧时,在靠近试管口的地方放一团棉花,是为了防止加热时__________进入导管.

31.既可用化合反应得到二氧化碳,又可用分解反应得到二氧化碳,各举出一例并写出变化的文字表达式:

①化合反应__________;②分解反应__________.

32.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大类,排放到空气中的气体污染物主要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3.1775年,拉瓦锡研究__________成分时曾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他把少量汞放在曲颈瓶里连续加热了12天,结果发现__________.拉瓦锡研究了容器中的剩余气体,发现它__________.拉瓦锡把上述发现的固体物质放在另一个较小的容器里加热,得到了汞和__________,而且除汞以外这种物质的体积恰好等于容器里所减少的__________的体积,他把得到的这种气体加到前一个容器里剩下的气体里,结果得到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这些实验,拉瓦锡得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用量筒量取7mL水,应选用_________mL量筒.在量取时,先倒入水的量应_________7mL,然后把量筒放__________,用___________加至_________刻度处,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___________保持水平.如果仰视,实际量取的水则_________7mL,如果俯视,实际量取的水则____________7mL.

35.图1—4为溶解、过滤、蒸发三种实验基本操作,试简单回答玻璃棒在这三项操作中的不同作用.

图1-4

(1)溶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滤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蒸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根据①颜色、②状态、③气味、④味道、⑤硬度等性质直接鉴别下列物质.请将鉴别的性质的标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A.氧化镁和铜绿_____________;

B.酒精和水__________;

C.酒精和醋__________;

D.糖水和盐水___________;

E.铁丝和钢丝___________;

F.冰和水________.

37.玻璃仪器如试管内壁附有油脂,可先用热的__________或________洗,再用水冲洗,试管洗涤干净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成年人每分钟大约吸入氧气8L,大致需要空气__________L,8L氧气的质量是_________g,在这些空气中,氮气约为_________L(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是1.429g/L).

39.黑色粉末A与白色粉末B共热生成C和D,其中A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若将E放在D中点燃,则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并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F产生.

(1)写出有关物质的名称:

A_______、B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___、E________、F______.

(2)写出有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填写图1—5中仪器名称.

图1-5

41.如图1—6所示,在500mL的烧杯中注入400mL热水,并投入一小块白磷,在烧杯上盖一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块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块已用滤纸吸干过的白磷.可见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将氧气通入烧杯底与白磷接触,可见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通过这个实验,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这个实验里,我们可以知道白磷应保存在______中.

图1-6

42.使适量的磷和木炭在等容积的A、B两瓶中同时燃烧(如图1—7),试回答:

图1-7

(1)待磷和木炭完全燃烧后,A、B瓶中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发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燃烧实验能验证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在潮湿的空气中,铜的表面会形成铜绿,请你分析形成铜绿的条件是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44.如图1—8所示,插入蒸馏水的铁钉,在a、b两处,最易生锈的是_______处,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8

*45.专用仓库要求控制库内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需要对库内气体取样检查.你怎样用最简单的方法取出库内气体试样?

所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___,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6.如图1—9,燃烧匙中盛硫粉,金属丝用于电加热,容器内盛有氧气,U形管内盛汞.反应前U形管两侧汞液面持平,通电加热,硫反应后,左侧汞液面上升,右侧下降,恢复到原温度时,汞液面又持平.

图1-9

(1)由实验现象所得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U形管内盛的不是汞而是水,其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

47.人进行呼吸时,10mL的血液吸收约2mL标准状况下的氧气.成年人约有5L血液,那么成年人可吸收多少克氧气(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是1.429g/L)?

48.空气的体积组成如下:

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0.03%.在标准状况下,氮气的密度为1.25g/L,氧气的密度为1.429g/L.计算100空气中含氮气和氧气各多少千克?

参考答案

【同步达纲练习】

一、选择题

1.B2.D3.D4.B5.C6.C7.B8.B9.B

10.C11.C12.D13.C14.B15.A16.D17.C18.D

19.C20.C21.D22.B23.C24.B25.C

二、填空题

26.二氧化硫五氧化二磷四氧化三铁四氧化三铁二氧化硫

27.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空气

28.向上排空气法

29.物理化学

30.高锰酸钾固体

31.

32.粉尘有害气体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

33.空气一部分银白色液态汞变成红色粉末,同时容器里空气体积减少约1/5

既不能供给呼吸,也不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氧气空气跟空气的性质完全一样的气体

空气是由约1/5的氧气和约4/5的氮气组成的结论

34.10小于平胶头滴管7mL的凹液面的最低处大于小于

35.

(1)加速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2)向过滤器中注入液体

(3)不断搅拌,以防液体受热溅出

36.①③③④⑤②

37.纯碱溶液洗衣粉试管壁上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38.38.111.429.7

39.

(1)二氧化锰氯酸钾氯化钾氧气硫磺二氧化硫

(2)

40.烧杯漏斗集气瓶蒸发皿

41.热水中的白磷不着火,而薄铜片上的白磷自燃起来,红磷没有燃烧白磷自燃既要与氧气接触,又要使可燃物达到着火点水

42.

(1)A瓶有水进入,进入的水量约为A瓶体积的1/5,B瓶无变化

(2)A瓶中消耗氧气生成固体,气体压强减小.B瓶生成二氧化碳为气体(气体体积不变)压强不变

(3)燃烧实验证明了大气中有氧气,上述现象验证了氧气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1/5

43.铜、氧气、水和二氧化碳四种物质共同作用

铜+氧气+水+二氧化碳→碱式碳酸铜

44.a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45.注射器及封口塞(或集气瓶及玻璃片)

先将100mL注射器推到顶,到现场抽取空气,再密封进气口,或用集气瓶、玻璃片,先将集气瓶盛满水,盖好玻璃片拿进仓库,然后将水倒尽,再盖好玻璃片拿出仓库,即收集到库内空气

46.

(1)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

(2)U形和左端水柱最后下降,而右端上升二氧化硫溶于水后压强减小

三、计算题

47.1.429g

48.氮气97.5kg氧气30.01kg

学科:

化学

教学内容:

空气和氧

【单元疑难聚焦】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都是物质的基本变化形式.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

(3)区别(是判断某一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的根据):

从宏观上看,变化后是否生成其它物质;从微观上看,是否存在原子重组的过程.若变化后物质种类没有改变,只是物质形、态等改变,则为物理变化;若变化后生成了其它物质,物质种类、化学性质、物质组成等改变,则是化学变化.

想一想:

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有发光、放热、颜色改变等现象,这些现象能作为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吗?

(4)联系:

在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在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注意:

物质的变化往往复杂多样.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往往同时发生,此时应分析哪种变化是主要变化形式,是最终决定性的变化形式,就可把这种变化称为某种变化,而忽略其它次要的变化形式.如:

蜡烛燃烧,其主要变化形式是化学变化.

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物理性质:

不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等.

(2)化学性质:

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稳定性、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

方法指导:

物质的变化描述的是正在发生或已经发生了的过程,物质的性质是物质变化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本身固有属性,性质决定着变化,变化体现了性质,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在叙述上通常的区别是:

性质一般描述为“某物质能(或“会”“易”“可以”等词)怎样”,而变化叙述中一般没有上述字眼.

3.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实验

(1)原理:

利用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消耗氧气,生成白色五氧化二磷固体而无气体生成,因而压强减小.可通过钟罩内水面的变化来确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2)注意事项:

①药品不能选用碳、硫、铁等.因碳、硫燃烧后有气体生成,容器内压强变化不大,水槽中水不能进入,铁在空气中不易燃烧.②红磷要足量,避免容器内有剩余氧气.③装置气密性要良好,以免因装置不严密而影响测量结果.

想一想:

空气中的O2、CO2、H2O能与多种物质发生反应.实验室中能与空气中的某物质反应的药品应怎样保存?

4.氧气的化学性质

氧原子核外电子数为8,最外层有6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所以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跟多种物质反应.在化学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

(1)与非金属反应

①C+O2CO2

a.现象:

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b.注意事项:

燃烧匙要由上往下慢慢伸入集气瓶中.

想一想:

你知道这样做的原因吗?

②S+O2SO2

现象:

燃烧时,在空气中产生淡蓝色火焰,在纯净的氧气中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并放出热量.

想一想:

从环保角度分析,该实验完毕后应如何处理?

③4P+5O22P2O5

现象:

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冒出白烟.

(2)与金属的反应

①3Fe+2O2Fe3O4

a.现象: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b.注意事项:

铁丝要绕成螺旋状;瓶底要预先放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

想一想:

你能分析一下注意事项的原因吗?

具体操作时还应注意哪些?

②2Mg+O22MgO

现象:

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

(3)与化合物的反应

①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

现象:

剧烈燃烧,发出白光,并放出热量,瓶壁上有水雾出现,同时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②CH4+2O2CO2+2H2O

③2CO+O22CO2

方法指导:

在描述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时,要特别注意几个关键性词语.a.“烟、雾、气”:

“烟”是固体小颗粒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的;“雾”是小液滴飘浮在空气中形成的;“气”指气体.一般应根据物质的状态加以区别.b.“火焰、光、火星”:

“火焰”一般指气体、液体和一些易升华的固体可燃物燃烧时产生的,在空气流动时飘忽不定;“光”是熔点较高的固体可燃物燃烧时产生的,它不受空气流动的影响;“火星”是高熔点金属燃烧时产生的.

想一想:

物质燃烧的现象,可以从哪几个方面描述?

5.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原理:

2KClO32KCl+3O2↑或2KMnO4K2MnO4+MnO2+O2↑

(2)仪器装置:

发生装置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选择,固—固反应,需加热的装置.如图1—1—1:

图1—1—1

想一想:

装置有什么特点?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应放什么?

为什么?

(3)收集方法:

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

选择收集气体方法的原则:

(4)验满和检验:

想一想:

验满与检验的操作方法是否相同?

观察到的现象是否相同?

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怎样放置?

为什么?

(5)操作步骤:

a.检——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装——装药品c.固——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d.热——加热e.集——收集气体f.验——验满(若用向上排空气法)g.撤——将导管从水槽中撤出(若用排水法收集)h.灭——熄灭酒精灯

(6)注意事项:

方法指导:

制备气体物质应从药品、反应原理、仪器装置、实验步骤、收集方法、检验、注意事项等几方面学习.

6.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区别和联系

氧化反应是指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化合反应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是两个不同范畴的概念.化合反应是从反应物与生成物种类由多种变为一种来考虑的;而氧化反应则是从反应中有无与氧结合来考虑的.但它们之间又有一定的联系,某些反应可能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如:

C+O2CO2.因此,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如:

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化合反应也不一定是氧化反应,如:

CO2+H2O===H2CO3.

7.催化剂:

指的是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但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

学法指导:

学习概念,首先抓关键词.关键词有助于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如:

化合反应:

多变一.催化剂:

一变二不变.其次进行概念对比,找共性和个性,有助于掌握各个概念的特征.如: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学习氧气的知识,要充分运用性质决定用途、制法,而用途、制法又反映性质的规律来进行学习;同时要联系实验、结合实际学习.

【典型例题剖析】

例1.下列变化或叙述,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①镁带燃烧②汽油挥发③碱式碳酸铜受热后变黑④铜丝能导电⑤水结成冰⑥灯泡通电后亮了⑦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⑧铁矿石炼成铁

A.①②④⑦B.②④⑤⑥

C.②⑤⑥⑦D.②④⑥⑧

剖析:

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关键是看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在化学变化中往往伴随着一些现象出现,如:

放热、发光、变色等.这些现象常可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的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