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标点符号专题复习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736542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标点符号专题复习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标点符号专题复习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标点符号专题复习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标点符号专题复习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标点符号专题复习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标点符号专题复习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标点符号专题复习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标点符号专题复习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标点符号专题复习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标点符号专题复习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标点符号专题复习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标点符号专题复习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标点符号专题复习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标点符号专题复习教案.docx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标点符号专题复习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标点符号专题复习教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标点符号专题复习教案.docx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标点符号专题复习教案

“标点符号专题复习”

教学目标:

1、掌握标点符号的用法

2、掌握几种标点符号误用类型,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3、掌握标点符号解题技巧

教学重点:

掌握常见的标点符号的用法

教学难点:

标点符号的误用类型及解题技巧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介绍考纲

一、标点符号种类与形式

标点符号分为两大类,一是点号、一是标号。

点号有七种:

顿号、逗号、分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

标号有九种:

引号、括号、书名号、省略号、破折号、间隔号、连接号、着重号、专名号。

号主要是表示语言中种种停顿的,标号主要是标明词语或句子的性质和作用的。

点号及其形式

名称

顿号

逗号

分号

句号

问号

叹号

冒号

形式

标号及其形式

名称

破折号

括号

书名号

引号

连接号

间隔号

着重号

专名号

省略号

形式

——

()

《》

“”

.

┅┅

备注

占两格

右左上角

占一格

标字间

标字下

标字下

占两格

二、金题引路:

 1.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2004年高考江苏卷)

A.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

  B.公司常年坚持节能管理的月考核、季评比、年结算制度、能耗预测制度和能源跟踪分析制度,做到节能工作常抓不懈。

  C.中国足球的球迷们现在真的感到很迷惘,面对这片绿茵场,不知道是继续呐喊助威呢,还是干脆掉头而去?

D.“守株待兔”的“株”是什么呢?

《说文解字》的解释是“木根也”,段玉裁在注释时则说得更明确:

“今俗语云桩。

答案:

D(A“好一派……”前应是冒号,对上面内容的总结;B“能耗预测制度”前应为逗号,因为“月考核、季评比、年结算”属大并列内部的小并列,用了顿号,这里只能用逗号;C句末问号改为句号,因为“是继续呐喊助威呢,还是干脆掉头而去”是“不知道”的宾语,整个句子并非问句,而是个陈述句。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004年高考天津卷)

A.“学习就怕‘认真’二字。

”张老师说:

“‘态度决定一切’,确实很有道理。

B.网络技术对艺术传统的冲击不容忽视,对新艺术形式的催生已初露端倪。

人们不得不思考,高科技的发展将导致艺术的沉沦?

还是会迎来新时代的文艺复兴?

C.自然之美是一切艺术美的源头活水,正如古人所云“天地有大美而无言。

”天地之美,在风景名胜,也在“溪头荠菜花。

”平中见奇,淡里显味,更是一种不事雕琢的天然之美。

D.归隐是旧时文人理想中的一种闲散生活——躬耕、沽酒、题诗、作画、对弈……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古往今来很少有人情愿过这种生活。

解析:

A冒号改为逗号;B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C引号中的句号移到引号外面。

答案:

D

三、用法讲解:

点号的用法:

句号、问号、叹号三种点号都是表示句末的停顿和全句的语气的,叫做句末点号。

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四种点号都是表示句中停顿的标点称为句中点号。

1、顿号顿号表示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顿号表示的停顿比逗号小

误用类型:

(1)、概数之间误用顿号

数字连用时如表实指,应用顿号;但如表概数则不能用顿号。

如:

1、(福建卷第5题A项)学校对面二、三十米处是一个网吧,有的孩子考完试来到这里“减压”,对此,一些家长颇感担忧。

本句中“二、三十米”是概数,中间的顿号应该删除。

(2)并列短语之间误用逗号

并列的短语如果是主谓短语或后面跟上语气词时须用逗号,否则使用顿号。

如:

2、(吉林卷第5题C项)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扩大,人口的猛增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城市垃圾不断增加,“城市垃圾处理”已成为环境保护的一大难题。

本句中“经济的发展”等四个短语都是偏正结构,因此应将“发展”“扩大”后的逗号改为顿号。

(3)、大的并列成分之间误用顿号

并列的词语(成分)之间再有并列词语(成分)时,大的并列成分间用逗号,小的并列成分间用顿号。

如:

3、(江苏卷第3题B项)公司常年坚持节能管理的月考核、季评比、年结算制度、能耗预测制度和能源跟踪分析制度,做到节能工作常抓不懈。

本题中存在大小并列,“月考核、季评比、年结算制度”是一层,“能耗预测制度”是一层,“能源跟踪分析制度”又是一层;而“月考核、季评比、年结算”又构成小的并列。

因此应将“年结算制度”后面的顿号改为逗号。

(4).非并列关系的连词前面误用了顿号。

如:

4、所以革命文学家,至少是必须和革命共同着生命、或深切地感受着革命的脉搏的。

在不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前面,无论是“或”还是“和、及、与“,都不能用顿号,可根据句子不同情况,或者删去顿号,或者改用逗号,该句”或“前的顿号应改为逗号

(5).合成词之间误用了顿号。

如:

5、在这次艺术节活动中,许多丰富、多彩的文娱节目富有民族文艺特点,吸引着成千、上万的观众。

“丰富多彩”、“成千上万”都是合成词,已成为固定意义的词语,不能用顿号拆开来用,应去掉顿号。

2、问号

问号用在一句话的末尾,表示疑问的语气。

在疑问句中,不论是一般询问,还是责问、反问、商量、设问、反问,只要语气是疑问的句子,末尾都用问号。

误用类型:

(1)、含有疑问词的句子误用问号(没有疑问语气的误用问号)

含有疑问词的句子如果放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此时表示的是陈述语气,不能使用问号,根据情况使用逗号或句号。

这是今年命题的重点,各省试卷几乎都有涉及。

如:

①(全国卷第5题D项)目前,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有3.7亿。

他们的思想道德和精神风貌如何?

不仅关系到年轻一代自身能否健康成长;也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

②(浙江卷第6题A项)茫茫宇宙到底有没有外星人,生命能不能合成,人果真由命运主宰?

这一切都引起人们深深地思考。

③(广西卷第5题B项)她独自一个人在林间小路上走着、想着、感动着,几乎忘记了一切:

已分不清天上浙浙沥沥飘洒着的是雨还是雪?

也不知道自己脸上缓缓流淌着的是水还是泪?

④(湖北卷第6题A项)她认真地看过这些信后,郑重地转给了有关部门,不知道有关部门收到这些信后作何感想?

能不能像影片中那位女法官那样秉公断案,尽快解决问题?

⑤(江苏卷第3题C项)中国足球的球迷们现在真的感到很迷惘,面对这片绿茵场,不知道是继续呐喊助威呢,还是干脆掉头而去?

⑥(湖南卷第6题C项)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

黛玉道:

“只刚念了四书。

”黛玉又问妹妹们读何书?

贾母道:

“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

以上六例,虽然都含有疑问词,但①②两句都在主语的位置,两处问号都应改为逗号。

③~⑥都作宾语,也表陈述语气,第③、④句都把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第二个问号改为句号;第⑤句把句末问号改为句号;第⑥句两个问号都改为句号。

(2)、选择问句之间误用问号

选择问句中间一般用逗号,而不用问号。

如:

(天津卷第6题B项)网络技术对艺术传统的冲击不容忽视,对新艺术形式的催生已初露端倪。

人们不得不思考,高科技的发展将导致艺术的沉沦?

还是会迎来新时代的文艺复兴?

本句为选择问句,应将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

3、分号

分号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

要注意的是几个分句并列,分句内部已用了逗号的,分句之间用分号。

误用类型:

1.句中没有逗号而直接用了分号。

如:

(1)、每个人都有三种性格:

他所显露出来的;他所具有未显露出来的;他认自己该具有的。

冒号后的三个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但句间并没有再小的语言停顿,分号应为逗号。

2.句中已用了句号又用分号。

如:

(2)、一、学习贵在自觉。

要有笨鸟先飞的精神,自我加压;二、学习贵在刻苦。

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持之以恒。

句号是句末标点,分号是句内点号,既然已经用了句号,表明整个句子已经结束,再用分号,便显得不伦不类。

此句可将句号改为逗号,或者将分号改为句号。

3.句间不是并列关系而用了分号。

如:

(3)、他大约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沉默了片刻,便拿起烟管来默默地吸了起来。

分号前后是顺承关系,而不是并列关系,不应用分号,应该用逗号。

4、冒号

冒号表示提示性话语后面或总括性话语前面的停顿,起提示下文或总结上文的作用,提醒读者对下文注意,有时表示下边是说明。

冒号属于句中点号,表示句中大的停顿,没有大的停顿不用冒号

误用类型:

(1)、冒号后面提示范围不清

1、毛泽东有两句诗: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我从中感受到了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

从表面上看,冒号后面的内容全是提示的范围;其实不然,这里提示的只是两句诗。

可将第二个逗号改为引号内句号。

或将冒号去掉。

(2)、句中短暂停顿用冒号

2、本市文坛三位女杰:

王安忆、王小鹰、程乃珊在一起谈笑风生。

“三位女杰”和“王安忆、王小鹰、程乃珊”是同位词组,中间只需短暂停顿,不必用冒号。

如果一定要用,只宜用破折号,让王、王、程作“三位女杰”的说明词语。

(3)、同一句中用两个冒号

3、晚上开大会,张书记宣布:

“厂里要实行两项改革措施:

一是持证上岗,二是脱产培训。

“宣布”后面是冒号,“措施”后面又是冒号,这是不符合标点符号使用习惯的。

在同一个句子中,冒号一般只能用一个,否则便会眉目不清。

两个冒号中应用一个,另一个改为逗号。

(4)、引证中“某某说”后面用冒号

4、“大桥就要通车了,”他环视了一下会场说:

“请大家咬紧牙关,做最后的冲刺。

凡是在一段引语的中间插“某某说”,这“某某说”后面只能用逗号,不能用冒号。

冒号的作用是提示下文,用了冒号,前面的话便没有着落了。

(5)用在总括语之前。

在分项或从几个方面说了之后,用个冒号,表明下面是总括语。

如果分句部分不长,中间用了逗号、顿号,而没有用到分号,那么总括性的话前面也可以不用冒号,而用逗号。

例如:

5、(江苏卷第3题A项)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

本句中“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一句是对前面三个分句的总括说明,因此应将“辉映”后面的逗号改为冒号。

6、一切危害人们群众的黑暗势力必须暴露之,一切人们群众和革命斗争必须歌颂之,这就是革命文艺家的任务。

(6)写作中只引用别人的一部分话,引文前不用冒号。

例如:

7、林则徐宣称:

“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表示决心禁绝鸦片。

例句中,冒号只能管到引号内的话,管不到“表示决心禁绝鸦片”,所以冒号应改为逗号。

课堂练习:

1、选出顿号使用正确的一项()

 A.可是更妙的是三、五月明之夜,天是那样蓝,几乎透明似的。

B.我国科学、文化、卫生、和新闻出版事业都有了很大进步。

C.那浩浩荡荡无边无际的伟大的力呀!

那是自由、是跳舞、是音乐、是诗!

D.她的对手包括老的、小的、男的、女的,强的、弱的,在不计其数的对局中,她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答案:

D|A顿号去掉;B“和”前的顿号去掉;C三个顿号均改为逗号

2、选出分号使用正确的一项()

A.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想和做是紧密地联在一起的。

B.对于一切犯错误的同志,要历史地全面地评价他们的功过是非,不要一犯错误就全面否定;也不要纠缠历史上犯过而已纠正的错误。

C.总之,在伊拉克得手,从一个时期看,美国可能成为国际大棋局上的“最大赢家”;但从长期看,新的矛盾凸现,美国将面临新的更大麻烦。

D.由于青年团放松了自己的阵地;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便向青年工人进攻。

答案:

C|A第二个分号改为冒号;B分号改为逗号;D分号改为逗号。

3、选出冒号使用正确的一项()

A.教师说了一声:

“下课!

”就走了。

B.小王来信的意思是:

“她在那儿学习和工作都很好,不用惦念。

C.参加96足球甲A比赛的有:

上海申花、北京国安、广东宏远等12支劲旅。

D.工人走进技校,学习现代科学;农民跨出家门,搞起商品经济:

工农都为现代化大业做贡献。

答案:

D|A冒号去掉;B冒号和引号去掉;冒号去掉。

4、选出问号使用正确的一项()

A.三年的高中生活,有人问我什么最难忘?

我答不上来。

B.我要给爷爷理发,爷爷笑了:

“你?

笤帚疙瘩戴帽子——充人哩。

C.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得不像平常,“怎么了?

你?

D.通宝,你是卖茧子呢?

还是自家做丝?

答案:

B|A问号改为逗号;C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D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B.证券交易所内那些穿红马甲的人便是经纪人,穿黄马甲的人则是管理和服务人员;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

c.干旱把男劳力都赶到山外打工去了,只剩下妇女们苦苦支撑着全部的生活重担——照顾老人、管教孩子、耕作田地。

D.“唉!

”作家叹道,“红尘之中,人海茫茫,要找出个不知姓名的陌生人来,这不是大海捞针吗?

答案:

D|A“三四里”是概数,中间不用逗号;B分号改为冒号;C(两处顿号改为逗号)

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

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

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

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

一课时 

二、教学方法:

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   欣赏法:

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   讲授法:

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

 

(3)   练习法:

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

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

 

(三)讲授新课

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

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

 

①古文字系统

甲古文——钟鼎文——篆书

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

(请学生讨论这几种字体的特点?

)古文字是一种以象形为主的字体。

 

②今文字系统

隶书——草书——行书——楷书

到了秦末、汉初这一时期,各地交流日见繁多而小篆书写较慢,不能满足需要,隶书便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隶书另一层意思是平民使用,同时还出现了一种草写的章草(独草),这时笔墨纸都已出现,对书法的独立创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狂草在魏晋出现,唐朝的张旭、怀素将它推向顶峰;行书出现于晋,是一种介于楷、行之间的字体;楷书也是魏晋出现,唐朝达到顶峰,著名的书法家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

(请学生谈一下对今文字是怎样理解的?

),教师进行归纳: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已经摆脱了象形走向抽象化。

 

B主要书体的形式特征 

①古文字:

甲骨文,由于它处于文明的萌芽时期,故字形错落有致辞,纯古可爱,目前发现的总共有3000多字,可认识的约1800字。

金文,处在文明的发展初期,线条朴实质感饱满而丰腴,因它多附在金属器皿上,所以保存完整。

石鼓文是战国时期秦的文字,记载的是君王外出狩猎和祈祷丰年,秦篆是一种严谨刻板的纯实用性的字体,艺术价值很小。

 

②今文字:

隶书是在秦篆严谨的压抑下出现的一种潇洒开放型的新字体,课本图例《张迁碑》结构方正,四周平稳,刚劲沉着,是汉碑方笔的典范,章草是在隶书基础上更艺术化,实用化的字体,索靖《急就章》便是这种字体的代表作,字字独立,高古凝重,楷书有两大部分构成:

魏碑、唐楷魏碑是北魏时期优秀书法作品的统称。

《郑文公碑》和《始平公造像》是这一时期的代表,前者气势纵横,雄浑深厚,劲健绝逸是圆笔的典型;唐楷中的《醴泉铭》法度森严、遒劲雄强,浑穆古拙、浑厚刚健,《神策军碑》精练苍劲、风神整峻、法度谨严,以上三种书体分别代表了唐楷三个时期的不同特点。

《兰亭序》和《洛神赋》作者分别是晋代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两座高峰,前者气骨雄骏、风神跌宕、秀逸萧散的境界,后者在技法上达到了由拙到巧、笔墨洗练、丝丝入扣的微妙的境界。

他们都是不拘泥于传统的章法和技能,对后世学书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明代文征明的书法文雅自如,现代书家沈尹默在继承传统书法方面起到了不可魔灭的作用。

 

3、欣赏要点:

先找几位同学说一下自己评价书法作品的标准或原则是什么?

[或如何来欣赏一幅书法作品?

]学生谈完后,对他们的观点进行归纳总结。

然后自己要谈一下自己的观点:

书法艺术的欣赏活动,有着不同于其它艺术门类的特征,欣赏书法伤口不可能获得相对直接的印象、辨识与教益,也不可能单纯为了使学生辨识书写的内容,去探讨言词语汇上的优劣。

进而得出:

书法主要是通过对抽象的点画线条、结构形态和章法布局等有“情趣意味“的形式,从客观物象各种美的体态,安致这些独有的特性中,使人们在欣赏时得到精神上健康闲静的愉悦和人们意念境界里的美妙享受(结合讲授出示古代书法名作的图片,并与一般的书法作品进行比较,让学生在比较中得出什么是格调节器高雅,什么是粗庸平常)。

书法可以说是无声的音乐,抽象的绘画,线条流动的诗歌。

 

四、课堂评价:

 根据本节课所学的内容结合板书。

让学生体会到祖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着重分析学生在书体形式特点和审美欣赏方面表现出的得失。

让学生懂得在欣赏书法时主要是通过对抽像的点画线条、结构形态和章法布局等有“情趣意味“的形式,从客观物象各种美的体态,安致这些独有的特性中,使人们在欣赏时得到精神上健康闲静的愉悦和人们意念境界里的美妙享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