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统计分析报告1013.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741077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36.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度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统计分析报告101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度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统计分析报告101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度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统计分析报告101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度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统计分析报告101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度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统计分析报告101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度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统计分析报告1013.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度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统计分析报告1013.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度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统计分析报告1013.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度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统计分析报告1013.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度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统计分析报告1013.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度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统计分析报告1013.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度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统计分析报告1013.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度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统计分析报告1013.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度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统计分析报告1013.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度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统计分析报告1013.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度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统计分析报告1013.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度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统计分析报告1013.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度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统计分析报告1013.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度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统计分析报告1013.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度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统计分析报告1013.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度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统计分析报告1013.docx

《度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统计分析报告101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度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统计分析报告1013.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度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统计分析报告1013.docx

度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统计分析报告1013

 

2006年生产力促进中心统计报告

 

2007年6月20日

目录

1、生产力促进中心基本情况3

1.1生产力促进中心数量增长情况3

1.2生产力促进中心地区分布情况4

(1)生产力促进中心地区分布广泛4

(2)四川、山西、黑龙江等地较多6

(3)东部地区分布为主体,东北三省平均较高6

(4)国家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全国分布情况7

1.3生产力促进中心法人性质构成以及组建方式情况8

(1)法人性质以事业法人构成为主8

(2)组建方式9

(3)国家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法人性质构成以及组建方式9

1.4生产力促进中心业务属性构成及地区属性构成10

(1)80%以上的生产力促进中心开展综合性服务工作10

(2)区县生产力促进中心是主体11

(3)国家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业务属性构成及地区属性构成情况11

1.5生产力促进中心从业人员状况11

(1)在岗职工人数11

(2)87%的员工为50岁以下的中青年12

(3)59%以上的员工具有大学及大学以上学历13

(4)55%以上在岗职工具有中级以上职称13

2、生产力促进中心资产及投入情况14

2.1资产状况14

2.2投入情况15

(1)政府是投入的主体15

(2)86%的政府投入来自地方政府15

2.3国家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资产及投入情况17

3、服务开展及收入情况17

3.1服务收入增长明显17

3.2技术服务与培育科技型企业是两大主要收入来源18

3.3咨询服务是生产力促进中心开展服务的主要内容之一19

3.4国家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开展服务收入情况20

4、服务业绩22

2006年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统计报告

生产力促进中心自1992年成立第一家中心以来,经历了15年的发展历程,目前,生产力促进中心系统已成为有1331家中心组成的强有力的科技服务队伍,在提高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年来,科技部积极引导生产力促进中心开展精品服务活动,形成服务品牌,大大提高了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核心服务能力。

2006年,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各项服务工作均取得了新的进展,各项统计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1、生产力促进中心基本情况

1.1生产力促进中心数量增长情况

2006年全国有1331家生产力促进中心,2000年有中心数量581家,2000年以来年平均增长120家中心,平均年增长15.57%。

最近两年生产力促进中心数量增长缓慢,2005年比上年增加52家中心,增长4.27%;2006年比上年增长61家,增长4.8%。

均低于2000年以来的平均增长水平。

2000年以来生产力促进中心数量的变化情况见下表所示:

2000—2006年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数量情况

年份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年平均增长

中心数量(家)

581

701

865

1071

1218

1270

1331

增长数量(家)

90

120

164

206

147

52

61

120

增长比例(%)

18.33

20.65

23.4

23.82

13.73

4.27

4.8

15.57

1.2生产力促进中心地区分布情况

(1)生产力促进中心地区分布广泛

全国1331家生产力促进中心遍布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包括新疆、西藏、海南等边远地区。

具体地区分布情况见下表所示:

生产力促进中心在各省及区域的分布

(含辖区内行业中心)

区域名称

省(自治区、

直辖市)名称

区域内

中心数量

辖区内示范中心数量

示范中心占比(%)

东北地区

辽宁省

36

9

25

吉林省

44

3

6.82

黑龙江省

96

5

5.21

小计

176

17

9.66

西部地区

内蒙

21

2

9.52

广西

94

2

2.13

重庆

29

4

13.8

四川

136

3

2.21

云南

2

1

50

贵州

16

1

6.25

西藏

2

1

50

陕西

47

11

23.4

甘肃

9

3

33.3

青海

2

1

50

宁夏

7

1

14.3

新疆

20

4

20

小计

385

34

8.83

中部地区

山西

99

4

4.04

安徽

14

3

21.4

江西

28

1

3.57

河南

65

6

9.23

湖北

40

4

10

湖南

37

4

10.8

小计

283

22

7.77

东部地区

北京

48

8

16.7

上海

7

1

14.3

天津

22

2

9.09

河北

59

7

11.9

山东

66

9

13.6

江苏

53

9

17

浙江

70

8

11.4

广东

78

5

6.41

福建

83

6

7.23

海南

1

0

小计

487

55

11.3

全国中心

总计

1331

128

(2)四川、山西、黑龙江等地较多

生产力促进中心全国分布广泛,但中心数量地区分布不均。

四川、山西、黑龙江、广西、福建等地中心数量较多,分别为136、99、96、94、83家。

边缘地区中心数量比较少,例如海南1家,云南、西藏、青海等地各2家。

根据中心地区分布情况,中心数量比较集中的地区不完全吻合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四川、黑龙江经济发展不如江苏、浙江等地,但中心数量位居全国之首。

(3)东部地区分布为主体,东北三省平均较高

从比较大的范围看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地区分布情况,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有487家中心,占全国中心的36.6%,东部地区包括10个省市,平均每地约49家;东北三省有生产力促进中心176家,占全国总量的13.2%,平均每省约59家,比东部地区要高,是分布比较集中的地区。

西部地区有385家中心,包含12个省市自治区,每地平均32家中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是分布相对较少地区。

地区分布情况见下图。

(4)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全国分布情况

截止2006年底,共有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128家,分布在除海南以外的30个省市自治区。

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在陕西省分布最多,有11家,占本省中心数量的23.4%;辽宁、山东、江苏三地各有9家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并列位居第二,分别占本省中心数量的25%、13.6%、17%。

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在全国分布情况与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地区分布相比,东部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相对集中,有55家,占全国示范中心的43%。

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占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的9.5%。

东部、中部、西部以及东北地区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占地区中心数量的比例分别为11.29%、7.77%、8.83%、9.66%,东部占居优势,西部有待进一步发展,总体来看,全国示范中心分布比较均衡,差别不明显。

见下表所示:

国家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地区占比情况

地区名称

东北地区

西部地区

中部地区

东部地区

中心数量(家)

176

385

283

487

示范中心数量(家)

17

34

22

55

示范中心占比(%)

9.66

8.83

7.77

11.29

1.3生产力促进中心法人性质构成以及组建方式情况

为了解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法人性质构成情况,在企业法人、事业法人、社团法人、民办非企业法人以及非独立法人等几方面对生产力促进中心进行了统计调查。

(1)法人性质以事业法人构成为主

根据上报的1237家生产力促进中心统计,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法人性质构成如下表所示。

可见以事业法人性质为主,占比54.08%,占全国中心的一半以上;社团法人较少,占比为0.32%。

2006年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法人性质构成

法人性质种类

中心数

占比%

企业法人

302

24.41

事业法人

669

54.08

社团法人

4

0.32

民办非企业法人

45

3.64

非独立法人

217

17.54

 合计

1237

100.00

(2)组建方式

根据组建方式的不同,生产力促进中心的组建方式分为新组建独立机构、一个机构两块牌子以及内设机构等三种组建方式,根据统计,2006年,在1237家生产力促进中心中,新组建独立机构有505家,占中心总数量的40.82%;一个机构两块牌子的中心有487家,占中心数量的39.37%;内设中心有245家,占中心总量的19.81%。

见下表所示:

生产力促进中心组建方式

组建方式

中心数量(家)

占比(%)

新建独立机构

505

40.82

一个机构两块牌子

487

39.37

内设

245

19.81

(3)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法人性质构成以及组建方式

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要求必须是独立法人机构,根据统计调查,目前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中没有社团法人性质的中心,仅有企业法人、事业法人以及民办非企业法人三种法人形式。

且以事业法人性质为主体,有85家中心是事业法人性质,占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的66.41%,高于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的事业法人占比(54.08%)。

企业法人有34家,占26.56%;民办非企业法人有9家,占7.03%。

见表所示。

国家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法人性质构成情况

法人性质

中心家数(家)

占比(%)

企业法人

34

26.56

事业法人

85

66.41

社团法人

0

0.00

民办非企业法人

9

7.03

合计

128

100.00

事业单位法人形式多样,包括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法人形式、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法人、差额拨款事业单位法人,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中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占比较高,有近40家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占事业法人中心的45%左右。

1.4生产力促进中心业务属性构成及地区属性构成

(1)80%以上的生产力促进中心开展综合性服务工作

根据地方中心业务范围不同,分为综合性、行业性以及专业性三种服务形式开展了统计调查。

开展培训、咨询、信息、技术以及金融等综合性服务是生产力促进中心服务内容的主体。

根据1237家中心统计,开展综合性业务服务的中心有1007家,占81.41%。

开展专业性服务的中心比较少,有59家,占中心总量的4.77%。

综合性、行业性以及专业性的划分,主要是根据服务的主要群体界定。

提供综合性服务的中心,有的也在某行业以及某专业有所侧重;面向行业以及专业的中心,提供的服务也是多样化、综合性的。

见表所示。

业务范围属性

中心数量(家)

占比(%)

综合性

1007

81.41

行业性

171

13.82

专业性

59

4.77

(2)区县生产力促进中心是主体

根据生产力促进中心面对的主要服务群分布情况,把生产力促进中心划分为省级、地级、区县级以及乡镇级。

全国有79家行业中心、27家省级中心以及298家地市中心外,其余中心为区县以及乡镇级生产力促进中心,约833家,占全国中心总数量的67%。

生产力促进中心主要分布在区县,服务区域经济。

(3)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业务属性构成及地区属性构成情况

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中有22家行业性中心,其余为综合性服务中心。

128家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中,有23家省级中心(目前全国省级中心27家),占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的18%。

地市中心是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的主体,占全部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的50%以上。

1.5生产力促进中心从业人员状况

(1)在岗职工人数

2006年全国1237家生产力促进中心统计显示,在岗职工总数为16927人,比上年略有增长。

2000年以来,生产力促进中心从业人员数变化情况见下表以及图所示。

2000-2006生产力促进中心从业人员情况

从业人员

00年

01年

02年

03年

04年

05年

06年

人数

8108

9564

11466

14198

15268

15893

16027

(2)87%的员工为50岁以下的中青年

在参加统计的1237家中心的16927名在职员工中,35岁以下有7025人,占总人数的41.5%,比上年略有增加;35—50岁有7708人,占总人数的45.54%,比上年有所减少。

生产力促进中心在岗职工的87%为50岁以下,与上年基本一致。

2000年至2006年生产力促进中心系统职工结构情况见下表所示:

2000年至2006年生产力促进中心系统职工结构情况

 

职工总数

<35岁

占比(%)

35-50岁

占比(%)

2006年

16927

7025

41.50

7708

45.54

2005年

15893

6299

39.63

7512

47.27

2004年

15268

6255

40.97

7217

47.27

2003年

14198

5993

42.21

6584

46.37

2002年

11466

5063

44.16

5127

44.71

2001年

9564

3866

40.42

4508

47.14

2000年

8108

3099

38.22

3884

47.90

(3)59%以上的员工具有大学及大学以上学历

根据对1237家生产力促进中心统计,博士有307人,占总人数的1.8%;硕士有1262人,占总人数的7.46%;学士7230人,占总人数的42.71%。

累计51.98%的在岗职工具有大学及大学以上学历。

自2000年以来,生产力促进中心大学本科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在40—44%的范围波动;而硕士以及博士的占比基本保持增长趋势。

见下图表所示。

2000至2006年生产力促进中心从业人员学历构成情况

 

职工总数

学士

占比(%)

硕士

占比(%)

博士

占比(%)

2006年

16927

7230

42.71

1262

7.456

307

1.81

2005年

15893

6737

42.39

1119

7.041

254

1.60

2004年

15268

6519

42.70

1002

6.563

262

1.72

2003年

14198

6124

43.13

857

6.036

192

1.35

2002年

11466

4962

43.28

629

5.486

156

1.36

2001年

9564

3830

40.05

443

4.632

117

1.22

2000年

8108

3269

40.32

390

4.810

69

0.85

(4)55%以上在岗职工具有中级以上职称

具有高级职称的人数为4295人,占总数的25.4%;具有中级职称的人数为5114人,占总数的30.21%。

55.59%的生产力促进中心在岗职工具有中级以上职称。

2006年生产力促进中心从业人员构成情况见下表所示:

2006年从业人员构成情况表

分类

人数(人)

占比%

分类合计占比%

总人数

在岗职工总数

16927

100

人员年龄结构

<35岁

7025

41.50

87.04

35-50岁

7708

45.54

人员学历情况

博士学位

307

1.81

51.98

硕士学位

1262

7.46

学士学位

7230

42.71

人员职称情况

高级职称

4295

25.37

55.59

中级职称

5114

30.21

2、生产力促进中心资产及投入情况

2.1资产状况

根据参加统计的1237家中心显示,资产总额达到109.91亿元,比上年增长21.3%。

其中流动资产50.28亿元,比上年增长41.6%。

见下图表所示:

2001—2006生产力促进中心资产状况

年代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资产总额(亿元)

31.2

61.4

67

77.1

90.6

109.9

2.2投入情况

(1)政府是投入的主体

生产力促进中心投入按来源渠道分为政府投入和非政府投入两部分。

2006年,总投入为12.34亿元,其中政府投入9.57亿元,比上年略有增加,占总投入的77.6%。

非政府投入2.76亿元,占总投入的22.4%。

(2)86%的政府投入来自地方政府

政府投入包括科技部、其他部委、省级、地市级、县级及以下政府投入,投入形式分拨款以及实物投入。

2006年,政府拨款7.08亿元,占政府投入的74%。

其中科技部拨款0.83亿元,占政府拨款的11.72%,占政府总投入的8.67%。

2006年,省级投入(包含实物折款)2.03亿元,占政府投入的21.2%;地级投入(包含实物折款)5.06亿元,占政府投入的52.9%。

包括县级政府投入,地方政府总投入8.23亿元,占政府总投入的86.01%。

地方政府投入是政府投入的主体。

生产力促进中心历年政府投入情况见下图表所示:

2001年—2006年政府投入情况

单位:

亿元

 

政府投入总额

科技部拨款

占比(%)

其他部委拨款

占比(%)

地方投入

占比(%)

2001年

3.86

0.1856

4.81

0.2271

5.88

3.4483

89.33

2002年

6.51

0.9502

14.60

0.2694

4.14

5.2988

81.39

2003年

8.49

0.9446

11.13

0.329

3.88

7.2162

85.00

2004年

11

0.8362

7.60

0.2863

2.60

9.8357

89.42

2005年

9.21

1.1398

12.38

0.3655

3.97

7.7022

83.63

2006年

9.57

0.83038

8.68

0.51302

5.36

8.23079

86.01

除政府投入外,生产力促进中心还得到了来自社会方面的支持非政府投入为2.76亿元,比上年有所减少。

2.3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资产及投入情况

全国参加统计的中心1237家,其中包含128家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数量占全国中心的10%左右。

2006年,示范中心共获得政府投入总额为3.48亿元,占全国中心获得政府投入总额的36.36%;科技部2006年在示范中心投入2980万元,占科技部投入生产力促进中心总金额的35.89%;其他部委投入生产力促进中心的51.78%是面向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地方政府投入的35.41%投向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

由此看来,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在占有政府资源方面具有优势。

2006年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获得政府投入情况见下表所示:

2006年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获得政府投入情况

 

政府投入总额

科技部拨款

其他部委拨款

地方投入

全国中心(亿元)

9.57

0.83038

0.51302

8.23079

国家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亿元)

3.48

0.29801

0.26565

2.91485

占比(%)

36.36

35.89

51.78

35.41

3、服务开展及收入情况

生产力促进中心服务内容包括咨询服务、信息服务、技术服务、培训服务、人才和技术中介以及培育科技型企业等几个方面。

3.1服务收入增长明显

根据2006年统计,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开展服务实现收入24.82亿元,比上年增长6.4亿元,增长34.8%。

历年生产力促进中心服务总收入情况见下图表所示,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收入呈增长趋势。

年代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中心总服务收入

8.9

11.3

10.3

13.6

19

18.4

24.8

3.2技术服务与培育科技型企业是两大主要收入来源

在生产力促进中心开展的服务中,根据2006年的统计显示,技术服务和培育科技型企业两项服务收入占比较大。

2006年,技术服务实现收入80398万元,占服务总收入的32.39%,技术服务包括技术推广、技术开发以及产品检测等内容,分别实现收入38086万元、30355万元以及11957万元,分别占技术收入的47.4%、37.8%以及14.8%。

培育科技型企业主要是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孵化功能,2006年在培企业数量7183家,毕业企业1848家,实现收入76240万元,占服务总收入的30.72%。

3.3咨询服务是生产力促进中心开展服务的主要内容之一

咨询服务包括管理咨询、技术咨询以及协助企业申报计划等多种类型。

2006年,1327家中心提供管理咨询、技术咨询及其他类咨询服务155115项,实现收入38057万元;协助企业申报计划12855项,其中批准5534项,实现收入6928万元。

咨询服务累计实现收入44985万元,占服务总收入的18.13%。

信息、培训以及人才和技术中介服务分别实现收入7736万元、14059万元以及24770万元,分别占服务总收入的3.12%、5.67%、9.98%。

2006年,生产力促进中心开展服务情况见下表及图所示:

2006年生产力促进中心开展服务及收入情况

服务内容

服务收入(万元)

小计(万元)

占比(%)

咨询服务

管理咨询

16144

44985

18.13

技术咨询

13646

其他咨询

8267

协助企业申报计划

6928

信息服务

7737

7737

3.12

技术服务

技术推广

38086

80398

32.39

技术开发

30355

产品检测

11957

培训服务

14062

14062

5.67

人才和技术中介

导入技术

5911

24770

9.98

引进人才

2864

组织交易活动

15995

培育科技企业

76240

76240

30.72

合计

248193

248193

100

3.4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开展服务收入情况

技术服务与咨询服务是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两大主要服务收入来源,分别实现收入38398万元、26335万元,占示范中心实现服务收入的40.28%、27.62%,两项服务累计收入64733万元,累计占比68%。

2006年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开展服务实现收入情况见下表:

2006年国家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开展服务实现收入情况

服务内容

国家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万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