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说教育系列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741481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1.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禅说教育系列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禅说教育系列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禅说教育系列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禅说教育系列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禅说教育系列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禅说教育系列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禅说教育系列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禅说教育系列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禅说教育系列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禅说教育系列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禅说教育系列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禅说教育系列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禅说教育系列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禅说教育系列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禅说教育系列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禅说教育系列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禅说教育系列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禅说教育系列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禅说教育系列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禅说教育(之二)——明师出高徒

宋朝苏东坡居士在江北瓜州地方任职,和江南金山寺只一江之隔,他和金山寺的住持佛印禅师,经常谈禅论道。

一日,苏东坡自觉修持有得,撰诗一首,派遣书僮过江,送给佛印禅师印证,诗云: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注:

八风是指人生活上所遇到的“称、讥、毁、誉、利、衰、苦、乐”等八种境界,能影响人之情绪,故形容为风。

)禅师从书僮手中接看之后,拿笔批了两个字,就叫书僮带回去。

苏东坡以为禅师一定会赞赏自己修行参禅的境界,急忙打开禅师之批示,一看,只见上面写着“放屁”两个字,不禁无名火起,于是乘船过江找禅师理论。

船快到金山寺时,佛印禅师早站在江边等待苏东坡,苏东坡一见禅师就气呼呼的说:

“禅师!

我们是至交道友,我的诗,我的修行,你不赞赏也就罢了,怎可骂人呢?

禅师若无其事的说:

“骂你什么呀?

苏东坡把诗上批的“放屁”两字拿给禅师看。

禅师呵呵大笑说:

“哦!

你不是说“八风吹不动”吗?

怎么“一屁打过江”了呢?

苏东坡惭愧不已。

修行,不是口上说的,行到才是功夫。

真正的明师修行境界比较高,当然知道弟子的修行境界,但弟子往往不自知,所有就有了妄自尊大。

佛印禅师当然明白苏东坡的修行境界,但苏东坡自己不明白,所以经常会找机会显示一下自己的修行水平,而这种显示听起来虽像那么回事,但实质上不过是所谓的“口头禅”。

所以他们一旦略有所得,就会翘尾巴。

而只要翘起尾巴来,露出来的一定不是什么好东西!

试想,如果佛印看了苏东坡的诗,不是这么做,而是跟他讨论,说你的境界不够高,还是会被八风吹动之类的话,苏东坡会承认吗?

苏东坡在世间当然是极其聪明、文采极高的人,一般人哪里说得过他?

这样的人需要辩得过他吗?

佛印禅师什么都不说,只用了两个字就让一个“八风吹不动”的苏东坡“一屁打过江”了,并且让苏东坡惭愧不已。

可以想象,苏东坡这次一定受益匪浅!

在学习过程中,什么样的老师才能更好地教好学生?

我们可以把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传授知识。

这是最常见的情况。

在这个层次,教师们起到了知识二传手的作用,他们多用讲解的方式。

他们把知识从书本上几乎原封不动地转移向学生,这样的老师非常普遍,应该不需要我举例了。

这样的老师往往也是非常负责任的老师,他们非常辛苦,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如春蚕之吐丝不断,如蜡炬之滴泪不干……在这个层次,学生会感到学习的压力,内容繁多、题海无边,悟心不开、如在雾中。

这样个层次当然是教得累,学得苦。

虽呕心又沥血,却事倍而功半。

第二层次,内化能力。

在这个层次,教师们起到了讲解知识、传授经验、帮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内化为能力的作用。

他们也多用讲解的方式。

这些老师对知识可以融会贯通,并对知识进行了相对深入地总结和归纳,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经验或理论体系,他们往往不会采取简单灌输的教学方法,讲解也往往可以做到深入浅出,可以给学生带来除知识以外的更多的启发,让学生看到老师的确不同凡响,知道的就是比他们多,他们总能从老师那里学到东西。

很多时候这样的老师讲课会非常精彩,让学生们觉得忘了是在上课,对老师的博学叹为观止,从心里产生崇拜,并让学生愿意效仿,并下定决心: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学生遇到这些的老师就比较幸运了,他们会因为喜欢老师而喜欢这门课,从而会学得很不错,但这种喜欢的背后缺乏灵性,学生可以因此而达到优良或优秀,但他们依然会产生宿命的感觉,那就是,他们会发现有人很聪明,他们无论怎么努力都超不过这些人。

老师们给他们的是一条通向高山的路,他们满怀希望历尽千辛万苦走向那遥不可及的山顶,但每次登上一个山顶,往往是看到了更多的山顶在前面,等待他们的是一座比一座更高的书山,他们会怀疑真的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吗?

第三层次,启迪智慧。

在这个层次,教师应该称为师傅,师傅的意思是没有或者很少讲解。

师傅让学生跟着干,让学生自己在做中去悟到。

这种师傅就是人们常说的明师。

明的意思是通达,闻一而知百的意思。

师傅要改变的不是一个人的脑子里是不是要多一点知识,而是让一个人去改变。

师傅具有的是一种富有感染力的品质,这种品质不止是在他们擅长的领域内有所彰显,而是弥漫于他们所有的方方面面,所以,他们以他们存在的自然方式给学生们启迪。

学生们自己去选择题目,或从老师那里领到一道题目,当遇到问题的时候会来找到师傅,师傅给他们的往往不是一个答案,而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看似随便地给出一个问题,或一个眼神,或一个否定。

学生就会进入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中。

当他们学会的时候,他们往往觉得没什么好学的,他们会发现学习不过是在不断地发现一些障碍,并破除这些障碍而已。

障碍破除了,题目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学习变得简单,变得跟生活中的平凡小事没有什么

区别,似乎对自己都有启示。

学习在慢慢变成一种需要,是一个人生命的意义。

知识只是一些工具,利用这些工具可以解决一些问题,但知识只是起点,而绝对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

能够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那个智慧才是最关键的。

传统的知识学习已经成为一种不值得一提的事情,他们会发现学好知识、考一个好成绩,不过是很简单的一件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得到的远远不是这个。

好成绩,只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副产品而已。

他们发现他们在渐渐走向人生的解放,他们已经走在“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的路上。

这三个层次依老师的境界而分,老师走到哪一步,就会提供哪一步的教育。

禅说教育(之三)——磨瓦成镜

有一次,达摩大师和一些比丘在禅房一起打坐,深夜,突然外面刮起大风,把油灯吹灭了,有个比丘说:

“啊!

油灯灭了。

”另一个比丘说:

“你为什么说话,我们坐禅时不能说话的。

”说完后,自己感到很惭愧,因为自己也在说话。

坐在最后面的一位比丘笑着说:

“嘿嘿!

只有我没有说话。

”这时,大家都看着他,心想:

原来你也在说话。

比丘们都因犯戒说话,而感到惭愧。

坐在一旁的达摩大师用手在小桌上轻轻地来回磨着碗,所有比丘惊讶地看着达摩,一比丘问:

大师你在做什么?

达摩反问:

你在做什么?

一比丘回答:

我在坐禅成佛!

达摩说:

我在磨瓦成镜!

比丘惊讶地问道:

磨瓦怎可成镜?

坐禅岂能成佛?

一位老比丘向达摩大师请教:

那怎样才能成佛呢?

达摩回答:

《金刚经》云:

若以色见我,以声音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要知道佛并无一定的形态,而禅也并非坐卧。

你们只知道打坐而不知道为何打坐,这样便永远不见大道。

比丘们虔诚地向达摩大师请教:

要怎样做才能见大道呢?

达摩答:

从根本上修起,心为根本,罪从心生,还从心灭,一切善恶,皆由心生。

如果连这个道理都想不通,只在表面上下功夫,徒然浪费时间。

因果律是人们认识和改变世界最普遍、最有效的规律之一。

因果律指的是事物之间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

任何一种现象或事物都必然有其原因。

苏格兰启蒙运动以及西方哲学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18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休谟非常强调因果律的重要性:

“因为因果关系是能使我们超出当下直接印象而推知任何对象的存在、或者任何事件的发生的惟一关系。

如果没有因果律,我们就没有根据去相信任何超出我们自己当下的直接经验的事物。

”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揭示因果关系,使因果关系更加明确。

所以,学习了科学知识的人,在处理某些方面的事情的时候,就会对表现得更加自信,因为他们明白其中的因果关系。

他们比没有这方面科学知识的人更能够说出必然达成某些结果的因。

比丘们每天坐禅、做功课,目的是要成佛,但他们不明确成佛的因果关系,所以,他们在不断地操作一些事情,在“以色”、“以音声”求如来,所以,肯定不能见到。

古时候,一个赶路人坐在路边一颗树下休息,看到另一个人朝着旁边一棵树踹了几脚,从树上劈劈啪啪地落下了好多红枣。

赶路人也照着朝这棵树踹了几脚,果然,也落下了好多红枣。

这人高兴坏了,饱餐一顿后,就继续赶路。

到他又感到饥饿的时候,他就又找到路边的一棵树,狠狠地踹了几脚,但奇怪的是,一颗枣都没有落下来。

他又用更大的力气踹树,依然不见有红枣落下。

因为,他踹的是一颗杨树。

……很多人每天在努力工作和学习,总是不见有好的结果,于是他们就更加努力,加倍地努力,但依然不见结果。

平等思维告诉我们:

努力不见结果,主要原因就在于努力不是在做必然导致结果的因。

因果的必然性越强,做此因得此果的可能性就越大。

有位初中女生来学校学习,她的成绩不好,我问她:

怎么能够提高成绩?

她说:

多写多练。

(有的同学可能回答:

好好听课、作业、复习、预习等等)我又问:

你有没有多写多练?

有。

我继续问:

你的成绩有没有提高?

她不好意思了:

没有。

……孩子每天在学习,但每天学习的努力跟学习成绩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他的成绩怎么提高?

执行“学会的三个标准”成绩就一定会提高,是因为学会的三个标准是可以必然达成“成绩提高”这个果的因。

学会的三个标准分别是:

得满分:

解决孩子学习中的正确、准确和精确的问题;

熟练化:

解决孩子学习中的速度、耐性和能力的问题;

举一反三:

解决孩子学习中创造、破解和悟性的问题。

所以,我们才说,只要执行好了学会的三个标准,成绩一定快速提升。

同样,一位老师每天在试图把学生教好,但他始终不知道做什么就一定可以教好学生,这样的老师怎么能够教好?

也许他很努力,甚至废寝忘食,但学生依然教不好。

禅说教育(之四)——沟通是心与心的碰撞

有一个小和尚,入佛门两年,有一次参加一个讨论会。

当时在场的有十来个人,有一位是大家的师父,大家围绕着师父如众星捧月。

小和尚向他们的师父介绍,说自己入佛门只有两年。

到这里,旁边的徒弟中的大师兄发话了:

“嗨嗨嗨,你不用跟我师父说了,跟我说吧。

小和尚说:

“好,……”

没等小和尚说话,大师兄又发话了:

“我跟你讲,我入佛门10多年了,我也是从你这里过来的……”

小和尚不慌不忙:

“您说您也是从我这里过来的,请问您知道我现在在什么水平吗?

”“我……”

大师兄使劲咽了一口唾沫,换了一个话题,“我跟你讲,你要多读经!

“您知道我读过多少经了?

就让我多读经?

”小和尚不紧不慢地反问。

“我……”大师兄又使劲咽了一口唾沫,摆了摆手,“算了,您还是跟我师父聊吧。

”大师兄在一开始说话就带着一颗自高自大的心,所以,才会抢着而又不礼貌地说“嗨嗨嗨”。

这颗自高自大的心,遇到高手,就必然会被一棒子打死。

所以当他说到“我也是从你这里过来的”,他背后的心思是:

我比你高,你在我之下,所以我要教导你。

这样的心对一个高手来说当然极其容易看到,所以,小和尚一个反问就把他噎死了,你知道我的水平吗?

不知道怎么能说你是从我这里过来的?

要知道,修佛讲究根器,根器好的人一年修习会超过别人十年,这在佛门是一种公认的情况。

大师兄碰了一个钉子,那颗骄傲的心仍然不死,所以继续,“你要多读些经。

”他背后的心思是:

你读的经很少,我比你高,我要教导你。

这颗昭然若揭的傲心小和尚当然又会迎头一棒,你知道我读过多少经?

如果不知道,你怎么会要求我多读经呢?

沟通是心与心的沟通,沟通高手是在对着对方的心在说话,而不是语言。

如何能看到对方的心呢?

在《大智度论》中有这么一句话:

定名一心不乱。

乱心中不能得见实事,如水波荡,不得见面;

如风中灯,不能得点。

乱心不能得见实事,如果不能得见实事,怎么能作出正确的判断?

显然,心不乱才能得见实事,才能作出正确判断。

什么是乱心?

是我们平时说的我“心里没乱,没有主意”吗?

此处的乱心,指的是有欲望的心,有偏见的心,有执着的心,有动机的心,有烦恼的心。

这些心,自己本身就在乱中,所以看到任何的真实,都会被这颗心污染,都会看到不真实的情况,所以作出的结论都是有失偏颇的。

什么是不乱的心?

就是清净的心。

这颗心没有任何的污染,不带任何的偏见。

所以,不论出现什么情况,他都会很平静,都会静观其变,都会洞察秋毫。

一般人说话,都带有自己的动机,欲望,偏见,所以,清净的心会轻易地洞察对方的心,而不是只听他的话,对他的语言进行分析。

要知道人们很多时候说的话都会带有隐藏,不会直接说出来,只是分析语言,难免挂一漏万。

《金刚经》上有这么一句:

一切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悉见。

如来即是觉悟之人,一切众生的心,不过是有动机的心,有偏见的心,这样的心,在一个觉悟者的清净之心面前,当然会了然若揭。

当然会如来悉知悉见。

当一个人真正看到别人的心,在对别人的心说话的时候,怎么会说不到别人的心里去这时候,大家当然会表现出无限的配合。

禅说教育之五:

过而改之,善莫大焉中国唐朝时,有个大诗人,叫做白居易,他是一位真诚的佛教徒,当他在杭州做太守的时候,有一次,到秦望山去向鸟窠禅师请教佛法。

他问鸟窠禅师道:

“佛法的大意是什么?

”鸟窠禅师不假思索地答道: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白居易本以为会听到什么高明精辟的长篇大论,谁知却听到了这么简单的寥寥几句平凡的话,很感失望,因此,他不满地说:

“这两句话,三岁的小孩子也懂得呀!

”禅师却很郑重地告诉他:

“尽管三岁小孩也懂得,可是八十岁的老翁,却不一定就做得。

不要轻视这两句平凡的话,能够好好地在一切日常生活中,把它实行起来,才是真正懂得佛法的!

”到这时,白居易才从内心深处佩服禅师的高见。

有网友来信问我:

有人说“过而改之,善莫大焉”,到底是什么意思?

我觉得如果能改就不犯错啦!

可毕竟是白纸上一个黑点……有些过是伤痛,是不能改变的。

可为什么人都会犯同样的错!

道理谁人不晓?

偏偏又有伤害呢!

很多时候我们在发现自己的过失后都会后悔,但是后悔之后同样的过失可能还会再犯。

可以说,后悔只是成为我们犯错之后的内疚,与是否能改正错误无关。

这样的后悔当然没用。

过而改之中的“过”是指人会犯某类错误这种状态或能力水平,而不是犯一次错误这么简单。

改过的意思是改掉自己还会犯这类错误的状态或能力水平。

过而改之,不是“会重犯”这样的改之,而是永不再犯。

所以,“过而改之”,才会“善莫大焉”。

一个人的言行包括过失,往往取决于我们的存在状态,我们的存在品质没有改变,做事的水平就只能停留在原来的状态,那么同样的错误就一定可能再犯。

过而改之,就是要改变一个人的存在状态,提升一个人的智慧水平,从此再不犯错。

孔子的三千弟子当中,颜回为七十二圣贤之首,孔子最欣赏的是颜回的“四德”,即“不迁怒、不贰过、不伐善、不施劳”。

其中就有“不贰过”,相同的错误不犯第二次。

那么,到底怎么做才能真正“过而改之”呢?

清袁枚《新齐谐·

石揆谛晖》:

“夫儒家之改过,即佛家之忏悔也。

”我们不妨从佛家对忏悔的解释中汲取一些有益的做法。

什么是忏悔?

我们见到生活中有的人每次犯了错误,就到祖师牌位、神像、佛像前表示忏悔,但忏悔完了接着再犯,犯了再忏悔……如此循环往复,永不改正。

这当然不是真正的忏悔。

在《六祖法宝坛经》里,禅宗六祖慧能对忏悔做了精辟的解释:

云何名忏?

云何名悔?

忏者,忏其前愆(qian一声:

意思是罪过,过失)。

从前所有恶业、愚迷、骄诳、嫉妒等罪,悉皆尽忏,永不复起,是名为忏。

悔者,悔其后过。

从今以后,所有恶业、愚迷、骄诳、嫉妒等罪,今已觉悟,悉皆永断,更不复作,是名为悔。

故称忏悔。

凡夫愚迷,只知忏其前愆,不知悔其后过。

以不悔故,前愆不灭,后过又生。

前愆既不灭,后过复又生,何名忏悔?

忏悔是让人改恶从善的方法。

要做到忏悔,首先要做的就是坦白自己的问题。

在佛家有一个词语叫发露忏悔。

发露就是显露表白所犯之过失而无所隐覆。

就是将不如法的行为和念头一条条完全的发之于心、露之于外。

很多人做事情时胆大妄为,但让他袒露自己的丑恶思想时,却又畏首畏尾,胆战心惊,生怕别人知道,以后名声不好,面子上过不去,这样前怕狼后怕虎,以各种不善的操作来隐藏自己的恶念,甚至撒更多的谎做更多的坏事来维护以前的坏事,从而不但不能过而改之,反而雪上加霜、罪上加罪。

如人堕在粪池之中,应该迅速求上岸,马上冲洗涤荡,如果因怕别人看到自己掉到粪池中的丑相而不出来,在池中停留的时间越长,那么沾染得越多,越难洗净,同样罪业不马上忏悔,它会如滚雪球般地日日增长。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云:

“若覆罪者,罪即增长,发露忏悔,罪即消灭。

”记得去年九月份左右,有位合作伙伴宁老师打电话向我讨一张发票,由于当时有特别的变动,我这里不能提供,按理说我应该尽快打电话给宁老师,告诉他我不能解决,但后来忙来忙去,我忘记告诉他了。

后来他过来问我的时候,我就说找了半天没有找到,还顺口问了旁边的老师,以证明自己说得没错。

宁老师就点头没说什么。

其实大家听我介绍这个问题,就知道,真正的问题不在于我是否能够提供这张发票,而在于当我找不到的时候,我应该尽快答复宁老师。

我还有更不好的问题,就是当宁老师问起时,我应该坦诚自己把这件事情忘了,但在那一刹那,我却以另外的方式试图把这件事情搪塞过去。

宁老师是个宽宏大量的人,没有继续问。

后来,因为一直很忙,没有时间跟宁老师见面。

我会在年前约他见面聊聊,发露自己心中的丑恶,向他忏悔。

一直到现在,我的心里都在为这件事情感到惭愧。

我一直自以为而且也在宣称自己在直心做事,但还是有时候会有曲心在。

品性这东西,容不得半点虚假。

今天缺个角、明天裂道缝,也就离塌陷不远了。

如果不是真正发露忏悔,把自己心中的那份丑恶坦白出来,自己的进步在哪里?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还有什么脸讲“成为自己的光,照亮别人”?

我的问题一定很多,尽管有那么多网友在支持我,鼓励我,甚至崇拜我,但也不断有网友提出我的问题,以另外的方式帮助我。

在此,我感谢所有的支持我帮助我的网友们,我会真心地忏悔自己的问题,并下定决心一定做到不贰过。

这篇文章,与其说是写给大家看的,不如说是写出来用以鞭策我自己的。

改正一件错误似乎并不难,正如佛法大意“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三岁小儿都知道,但八十老翁却也做不到。

做到了才是真正的成长。

如果晓得一切道理,但明知某些做法有伤害却不改,一是于成长必会愚蠢麻木,不得成长;

二是于未来必会恶果不断,自作自受。

这就是朽木不可雕也。

我们共勉!

禅说教育之六——智者畏因,愚者畏果有一个年轻的和尚,长得既庄严又漂亮,而且很有智慧。

他在一个村子旁边搭了个茅屋修行,全村的人都喜欢听他说法,他们爱戴他,相信他是一个伟大的圣人。

然而,有一天,一切都改变了。

村里一个很漂亮的女孩子未婚先孕生下一个孩子,这在当地的农村是非常严重的事情。

经过村里人的百般逼问,女孩子说孩子是这个和尚的。

听到这话,全村的人都开始反对和痛恨这个和尚。

-在一个非常寒冷的冬天的早晨,村里人将女孩生下来的孩子丢给那个和尚,女孩子的父亲告诉他:

“这是你的孩子,你要负责任。

”那个和尚说:

“是这样吗?

好吧。

”然后那个小孩子就开始哭泣,和尚抱着孩子离开了人群并开始照顾那个小孩子。

-村民们摧毁了那间茅屋,将它烧毁。

还有更加麻烦的,那个小孩子在饿肚子,而那个和尚身无分文,所以,为了那个小孩子,他必须到村里去乞讨。

想想看,一个和尚抱着一个小孩子,有谁愿意给他什么东西呢?

就在不久之前,他还是一个伟大的圣人,而现在他成为一个大罪人,现在有谁会给他任何东西呢?

他所到之处,他们都当着他的面把门关起来,他们毫不客气地谴责他。

最后他乞讨走到了那个女孩子的家门口,那个女孩子非常沮丧,她听到小孩子在哭、在叫,而那个和尚站在那里,他只是说:

“不要给我任何东西,我是罪人,但是小孩子不是罪人,你可以给这个小孩子牛奶。

”到了晚上,那个女孩子受不了良心的谴责,最后她向父亲承认,她只是为了要隐藏那个小孩子真正的父亲,才冒用那个和尚的名义,他是完全无辜的。

-这时候,全村的人又再度回心转意,他们拜在年轻和尚的脚下,要求他的原谅。

那个女孩子的父亲来,流着眼泪将那个小孩子抱回去,他说:

“你为什么不早说?

我们冤枉你的时候,你为什么不拒绝说那个小孩子不属于你?

”那个和尚再度回答说:

”于是他就把小孩子还给了女孩的爸爸。

-大家想,如果这个和尚当时解释,说孩子不是自己的,有用吗?

村里的人会信吗?

-佛门有一句话,叫做“菩萨畏因,众生畏果”,在佛门,菩萨不但慈悲,而且具有大智慧。

在此,借用这句话,我们说“智者畏因,愚者畏果”。

-意思是当一件事情的结果出来的时候,无论结果是什么样,如果为这个结果烦恼、难受、害怕,抱怨自己运气不好,这样的人是愚蠢的人,因为这种担心害怕抱怨不仅不会对已经出来的结果有任何改善,而且还会对做好以后的事情产生负面的影响。

愚人常作恶因,欲免恶果,犹如身当日下,奔走避影,徒劳无功。

-有智慧的人不是这样,因为凡事有结果必有原因,如果自己每天做的是不好的原因,有智慧的人就会担心了,因为当自己每天在做着不好的原因的时候,不好的结果就自然蕴含在其中了,等到当结果出来的时候,坦然接受就是了,所以有智慧的人畏惧做不好的原因,而不担心不好的结果。

反过来如果每天做的都是好的原因,不好的结果根本就出不来。

这样就更加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大家都知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比如说我们种了个葡萄籽下去,几年,结了果了,一尝,酸的,要气死了,怎么是酸的?

这时候气死也没用,把树砍了也没用。

这就是愚蠢的人做事。

它结出来的果就是酸的,那怎么办?

种甜葡萄的种子。

在种种子的时候如果我种的是酸的,坏了!

有智慧的人就怕了,因为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