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规划导则.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744953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72 大小:30.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9规划导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2页
9规划导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2页
9规划导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2页
9规划导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2页
9规划导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2页
9规划导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2页
9规划导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2页
9规划导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2页
9规划导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2页
9规划导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2页
9规划导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2页
9规划导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2页
9规划导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2页
9规划导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2页
9规划导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2页
9规划导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2页
9规划导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2页
9规划导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2页
9规划导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2页
9规划导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2页
亲,该文档总共27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9规划导则.docx

《9规划导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规划导则.docx(27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9规划导则.docx

9规划导则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

TechnicalGuidelinesforPlanEnvironmentalImpactAssessment(Ontrial)

(HJ/T130-2003 2003-09-01实施)

    前言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指导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实施,促进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制订本导则。

    本提导则提出了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原则、技术程序、方法、内容和要求。

    本导则的内容是引导和启发性的,将随着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深入而不断发展。

    本导则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监督司提出,科技标准司归口。

    本导则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于2003年8月11日批准。

    本导则为首次发布,2003年9月1日起执行。

    本导则及其附件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负责解释。

    1总则

    1.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1主题内容

    本导则规定了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原则、工作程序、方法、内容和要求。

    1.1.2适用范围

    本导则适用于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组织编制的下列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

    1.1.2.1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

    1.1.2.2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的有关专项规划。

    1.1.2.31.1.2.1和1.1.2.2条款中所列规划的详细范围依照国务院“关于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划的具体范围的规定”执行。

    1.2术语

    1.2.1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在规划编制阶段,对规划实施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并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的过程。

    1.2.2规划方案

    符合规划目标的,供比较和选择的方案的集合,包括推荐方案、备选方案。

    1.2.3环境可行的推荐方案

    符合规划目标和环境目标的、建议采纳的规划方案。

    1.2.4替代方案

    通过多方案比较后确认的符合规划目标和环境目标的规划方案。

    1.2.5减缓措施

    用来预防、降低、修复或补偿由规划实施可能导致的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2.6跟踪评价

    对规划实施所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监测、分析、评价,用以验证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准确性和判定减缓措施的有效性,并提出改进措施的过程。

    1.3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与原则

    1.3.1评价目的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在规划编制和决策过程中,充分考虑所拟议的规划可能涉及的环境问题,预防规划实施后可能造成的不良环境影响,协调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1.3.2评价原则

    1.3.2.1科学、客观、公正原则: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必须科学、客观、公正,综合考虑规划实施后对各种环境要素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影响,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1.3.2.2早期介入原则: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应尽可能在规划编制的初期介入,并将对环境的考虑充分融入到规划中。

    1.3.2.3整体性原则:

一项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应当把与该规划相关的政策、规划、计划以及相应的项目联系起来,做整体性考虑。

    1.3.2.4公众参与原则:

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鼓励和支持公众参与,充分考虑社会各方面利益和主张。

    1.3.2.5一致性原则: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深度应当与规划的层次、详尽程度相一致。

    1.3.2.6可操作性原则:

应当尽可能选择简单、实用、经过实践检验可行的评价方法,评价结论应具有可操作性。

    1.4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见图1-1(略)。

    2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2.1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内容

    2.1.1规划分析,包括分析拟议的规划目标、指标、规划方案与相关的其他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的关系。

    2.1.2环境现状与分析,包括调查、分析环境现状和历史演变,识别敏感的环境问题以及制约拟议规划的主要因素。

    2.1.3环境影响识别与确定环境目标和评价指标,包括识别规划目标、指标、方案(包括替代方案)的主要环境问题和环境影响,按照有关的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和标准拟定或确认环境目标,选择量化和非量化的评价指标。

    2.1.4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包括预测和评价不同规划方案(包括替代方案)对环境保护目标、环境质量和可持续性的影响。

    2.1.5针对各规划方案(包括替代方案),拟定环境保护对策和措施,确定环境可行的推荐规划方案。

    2.1.6开展公众参与。

    2.1.7拟定监测、跟踪评价计划。

    2.1.8编写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报告书、篇章或说明)

    2.2规划分析

    2.2.1规划的描述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应在充分理解规划的基础上进行,应阐明并简要分析规划的编制背景、规划的目标、规划对象、规划内容、实施方案,及其与相关法律、法规和其它规划的关系。

    2.2.2规划目标的协调性分析

    按拟定的规划目标,逐项比较分析规划与所在区域/行业其他规划(包括环境保护规划)的协调性。

    2.2.3规划方案的初步筛选

    2.2.3.1识别该规划所包含的主要经济活动,包括直接或间接影响到的经济活动,分析可能受到这些经济活动影响的环境要素;简要分析规划方案对实现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进行筛选以初步确定环境可行的规划方案。

    2.2.3.2应当依照国家的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及其它有关规定,对所有的规划方案进行筛选。

    2.2.3.3初步筛选的方法主要有:

专家咨询、类比分析、矩阵法、核查表法等。

    2.2.4确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和评价范围

    2.2.4.1根据规划对环境要素的影响方式、程度,以及其他客观条件确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内容。

每个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内容随规划的类型、特性、层次、地点及实施主体而异;根据环境影响识别的结果确定环境影响评价的具体内容。

    2.2.4.2确定评价范围时不仅要考虑地域因素,还要考虑法律、行政权限、减缓或补偿要求,公众和相关团体意见等限制因素。

    2.2.4.3确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地域范围通常考虑以下两个因素:

一是地域的现有地理属性(流域、盆地、山脉等),自然资源特征(如森林、草原、渔场等),或人为的边界(如公路、铁路或运河);二是已有的管理边界,如行政区等。

    2.3现状调查、分析与评价

    2.3.1现状调查

    现状调查应针对规划对象的特点,按照全面性、针对性、可行性和效用性的原则,有重点的进行。

调查内容应包括环境、社会和经济三个方面。

    2.3.2现状分析与评价

    2.3.2.1主要工作内容

    a.社会经济背景分析及相关的社会、经济与环境问题分析,确定当前主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原因;

    b.生态敏感区(点)分析,如特殊生境及特有物种、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退化区、特有人文和自然景观、以及其他自然生态敏感点等,确定评价范围内对被评价规划反应敏感的地域及环境脆弱带;

    c.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分析,确定受到规划影响后明显加重,并且可能达到、接近或超过地域环境承载力的环境因子。

    2.3.2.2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分析对规划目标和规划方案实施的环境限制因素:

    a.跨界环境因素分析;

    b.经济因素与环境问题的关系分析;

    c.社会因素与生态压力;

    d.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对社会、经济及自然环境的影响;

    e.评价社会、经济、环境对评价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

    2.3.3环境发展趋势分析

    分析在没有本拟议规划的情况下,区域环境状况/行业涉及的环境问题的主要发展趋势(即“零方案”影响分析)。

    2.3.4现状调查与分析方法

    现状调查与分析的常用方法有资料收集与分析,现场调查与监测等。

    2.4环境影响识别与确定环境目标和评价指标

    2.4.1识别环境可行的规划方案实施后可能导致的主要环境影响及其性质,编制规划的环境影响识别表,并结合环境目标,选择评价指标。

规划的环境影响识别与确定评价指标的基本程序(见图2-1)(略)。

    规划分析

    相关的社会经济问题

    列出影响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现状分析

    编制影响识别清单

    影响识别方法

    专家咨询及公众参与

    环境目标/环境政策/环境标准

    国内外实践经验

    初步的评价指标

    评价所需信息

    理论分析

    社会经济环境基础数据

    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确定

    图2-1规划的环境影响识别与确定评价指标

    2.4.2拟定或确认环境目标

    2.4.2.1针对规划可能涉及的环境主题、敏感环境要素以及主要制约因素,按照有关的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和标准拟定或确认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环境目标,包括规划涉及的区域和/或行业的环境保护目标,以及规划设定的环境目标(见附录)。

    2.4.3规划涉及的环境问题可按当地环境(包括自然景观、文化遗产、人群健康、社会/经济、噪声、交通)、自然资源(包括水、空气、土壤、动植物、矿产、能源、固体废物)、全球环境(包括气候、生物多样性)三大类分别表述。

    2.4.4环境影响识别的内容与方法

    2.4.4.1在对规划的目标、指标、总体方案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识别规划目标、发展指标和规划方案实施可能对自然环境(介质)和社会环境产生的影响。

    2.4.4.2环境影响识别的内容包括对规划方案的影响因子识别、影响范围识别、时间跨度识别、影响性质识别。

    2.4.4.3环境影响识别一般有核查表法、矩阵法、网络法、GIS支持下的叠加图法、系统流图法、层次分析法、情景分析法等。

具体见附录B。

    2.4.5确定环境影响评价指标

    以环境影响识别为基础,结合规划及环境背景调查情况,规划所涉及部门或区域环境保护目标,并借鉴国内外的研究成果,通过理论分析、专家咨询、公众参与初步确立评价指标,并在评价工作中补充、调整、完善。

供参考的各类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指标见附录A。

    2.4.6评价标准的选取

    2.4.6.1采用已有的国家、地方、行业或国际标准;

    2.4.6.2如缺少相应的法定标准时,可参考国内外同类评价时通常采用的标准,采用时应经过专家论证。

    2.5环境影响预测、分析与评价

    2.5.1规划的环境影响预测

    2.5.1.1应对所有规划方案的主要环境影响进行预测。

    2.5.1.2预测内容

    a.环境影响预测,包括其直接的、间接的环境影响,特别是规划的累积影响;

    b.规划方案影响下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预测。

    2.5.1.3预测方法一般有类比分析法、系统动力学、投入产出分析、环境数学模型、情景分析法等。

    2.5.2规划的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2.5.2.1应对规划方案的主要环境影响进行分析与评价。

分析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

    a.规划对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

    b.规划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c.规划的合理性分析,包括社会、经济、环境变化趋势与生态承载力的相容性分析;

    2.5.2.2评价方法一般有加权比较法、费用效益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对比评价法、环境承载力分析等。

具体见附录。

    2.5.3累积影响分析

    2.5.3.1累积影响分析应当从时间、空间两个方面进行。

    2.5.3.2常用的方法有专家咨询法、核查表法、矩阵法、网络法、系统流图法、环境数学模型法、承载力分析、叠图法/GIS、情景分析法等。

    2.6供决策的环境可行规划方案与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2.6.1环境可行的规划方案

    根据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的结果,对符合规划目标和环境目标要求的规划方案进行排序,并概述各方案的主要环境影响,以及环境保护对策和措施。

    2.6.2环境可行的推荐方案

    对环境可行的规划方案进行综合评述,提出供有关部门决策的环境可行推荐规划方案,以及替代方案。

    2.6.3环境保护对策与减缓措施

    在拟定环境保护对策与措施时,应遵循“预防为主”的原则和下列优先顺序:

    2.6.3.1预防措施,用以消除拟议规划的环境缺陷。

    2.6.3.2最小化措施。

限制和约束行为的规模、强度或范围使环境影响最小化。

    2.6.3.3减量化措施。

通过行政措施、经济手段、技术方法等降低不良环境影响。

    2.6.3.4修复补救措施。

对已经受到影响的环境进行修复或补救。

    2.6.3.5重建措施。

对于无法恢复的环境,通过重建的方式替代原有的环境。

    2.7关于拟议规划的结论性意见与建议

    2.7.1通过上述各项工作,应对拟议规划方案得出下列评价结论中的一种:

    a.建议采纳环境可行的推荐方案;

    b.修改规划目标或规划方案;

    c.放弃规划

    2.7.2通过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如果认为已有的规划方案在环境上均不可行,则应当考虑修改规划目标或规划方案,并重新进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2.7.3修改规划方案应遵循如下原则:

    2.7.3.1目标约束性原则

    新的规划方案不应偏离规划基本目标,或者偏重于规划目标的某些方面而忽视了其它方面。

    2.7.3.2充分性原则

    应从不同角度设计新的规划方案,为决策提供更为广泛的选择空间。

    2.7.3.3现实性原则

    新的规划方案应在技术、资源等方面可行。

    2.7.3.4广泛参与的原则

    应在广泛公众参与的基础上形成新的规划方案。

    2.7.4放弃规划

    通过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如果认为所提出的规划方案在环境上均不可行,则应当放弃规划。

    2.8监测与跟踪评价

    对于可能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规划,在编制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时,应拟定环境监测和跟踪评价计划和实施方案。

    2.8.1环境监测与跟踪评价计划的基本内容

    2.8.1.1列出需要进行监测的环境因子或指标

    2.8.1.2环境监测方案与监测方案的实施

    2.8.1.3对下一层次规划或推荐的规划方案所含具体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要求

    2.8.2监测

    利用现有的环境标准和监测系统,监测规划实施后的环境影响,以及通过专家咨询和公众参与等,监督规划实施后的环境影响。

    2.8.3跟踪评价

    2.8.3.1评价规划实施后的实际环境影响。

    2.8.3.2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及其建议的减缓措施是否得到了有效的贯彻实施。

    2.8.3.3确定为进一步提高规划的环境效益所需的改进措施。

    2.8.3.4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经验和教训。

    2.9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

    2.9.1公众参与的主要内容

    a.环境背景调查。

通过公众参与掌握重要的、为公众关心的环境问题;

    b.环境资源价值估算;

    c.减缓措施;

    d.跟踪评价及监督。

    2.9.2参与评价工作的公众包括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除专家以外的公民)。

参与者的确定要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a.影响范围广且多为直接影响的规划,应采用广泛的公众参与;技术复杂的规划要求有高层次管理者、专家的参与;

    b.充分考虑时间因素和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条件,通过一定途径和方式,遵循一定的程序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

    2.9.3公众参与的时机与方式

    公众参与应覆盖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全过程。

    2.9.4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方式主要有:

    a.论证会、听证会;

    b.问卷调查;

    c.大众传媒;

    d.发布公告或设置意见箱。

    3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编制要求

    3.1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写要求

    3.1.1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应文字简洁、图文并茂,数据详实、论点明确、论据充分,结论清晰准确。

    3.1.2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至少包括9个方面的内容:

总则、拟议规划的概述、环境现状描述、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推荐方案与减缓措施、专家咨询与公众参与、监测与跟踪评价、困难和不确定性、执行总结。

    3.1.3“总则”的内容包括:

    3.1.3.1规划的一般背景。

    3.1.3.2与规划有关的环境保护政策、环境保护目标和标准。

    3.1.3.3环境影响识别(表)。

    3.1.3.4评价范围与环境目标和评价指标。

    3.1.3.5与规划层次相适宜的影响预测和评价所采用的方法。

    3.1.4规划的概述与分析包括:

    3.1.4.1规划的社会经济目标和环境保护目标(和/或可持续发展目标)。

    3.1.4.2规划与上、下层次规划(或建设项目)的关系和一致性分析。

    3.1.4.3规划目标与其他规划目标、环保规划目标的关系和协调性分析。

    3.1.4.4符合规划目标和环境目标要求的可行的各规划(替代)方案概要。

    3.1.5环境现状分析包括:

    3.1.5.1环境调查工作概述。

    3.1.5.2概述规划涉及的区域/行业领域存在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历史演变,并预计在没有本规划情况下的环境发展趋势。

    3.1.5.3环境敏感区域和/或现有的敏感环境问题,以表格一一对应的形式列出可能对规划发展目标形成制约的关键因素或条件。

    3.1.5.4可能受规划实施影响的区域和/或行业部门。

    3.1.6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突出对主要环境影响的分析与评价。

    3.1.6.1按环境主题(如生物多样性、人口、健康、动植物、土壤、水、空气、气候因子、矿产资源、文化遗产、自然景观)描述所识别、预测的主要环境影响。

    3.1.6.2对应于不同规划方案或设置的不同情景,分别描述所识别、预测的主要的直接影响、间接影响、累积影响。

    3.1.6.3在描述环境影响时,说明不同地域尺度(当地、区域、全球)和不同时间尺度(短期、长期)的影响。

    3.1.6.4对不同规划方案可能导致的环境影响进行比较,包括环境目标、环境质量和/或可持续性的比较。

    3.1.7规划方案与减缓措施包括:

    3.1.7.1描述符合规划目标和环境目标的规划方案,并概述各方案的主要环境影响,以及主要环境影响的防护对策、措施和对规划的限制,减缓措施实施的阶段性目标和指标。

    3.1.7.2各环境可行的规划方案的综合评述。

    3.1.7.3供有关部门决策的推荐的环境可行规划方案,以及替代方案。

    3.1.7.4规划的结论性意见和建议。

    3.1.8监测与跟踪评价

    3.1.8.1对下一层次规划和/或项目环境评价的要求。

    3.1.8.2监测和跟踪计划。

    3.1.9公众参与

    3.1.9.1公众参与概况。

    3.1.9.2概述与环境评价有关的专家咨询和收集的公众意见与建议。

    3.1.9.3专家咨询和公众意见与建议的落实情况。

    3.1.10困难和不确定性:

概述在编辑和分析用于环境评价的信息时所遇到的困难和由此导致的不确定性,以及它们可能对规划过程的影响。

    3.1.11执行总结:

采用非技术性文字简要说明规划背景、规划的主要目标、评价过程、环境资源现状、预计的环境影响、推荐的规划方案与减缓措施、公众参与的主要发现和处理结果、总体评价结论。

    3.2环境影响篇章及说明的编写要求

    3.2.1规划环境影响篇章应文字简洁、图文并茂,数据详实、论点明确、论据充分,结论清晰准确。

    3.2.2规划环境影响篇章至少包括4个方面的内容:

前言、环境现状描述、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3.2.3“前言”应包括的内容

    3.2.3.1与规划有关的环境保护政策、环境保护目标和标准

    3.2.3.2评价范围与环境目标和评价指标

    3.2.3.3与规划层次相适宜的影响预测和评价所采用的方法

    3.2.4环境现状分析包括:

    3.2.4.1概述规划涉及的区域/行业领域存在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历史演变。

    3.2.4.2列出可能对规划发展目标形成制约的关键因素或条件。

    3.2.5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3.2.5.1简要说明规划与上、下层次规划(或建设项目)的关系,以及与其他规划目标、环保规划目标的协调性。

    3.2.5.2对应于不同规划方案或设置的不同情景,分别描述所识别、预测的主要的直接影响、间接影响和累积影响。

    3.2.5.3对不同规划方案可能导致的环境影响进行比较,包括环境目标、环境质量和/或可持续性的比较。

    3.2.6环境影响的减缓措施包括:

    3.2.6.1描述各方案(包括推荐方案、替代方案)的主要环境影响,以及主要环境影响的防护对策、措施和对规划的限制。

    3.2.6.2关于规划方案的综合评述。

    附录A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环境目标与评价指标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环境目标包括规划涉及的区域和/或行业的环境保护目标,以及规划设定的环境目标。

评价指标是环境目标的具体化描述。

评价指标可以是定性的或定量化的,是可以进行监测、检查的。

规划的环境目标和评价指标需要根据规划类型、规划层次,以及涉及的区域和/或行业的发展状况和环境状况来确定。

表A1列出可供参照的区域规划环境目标和评价指标表述形式。

    A1区域规划

    A1.1区域开发相关规划

    a..工业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性质、目标;

    b.农业经济开发区

    A1.2区域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