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周教学设计方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750158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2.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周教学设计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第三周教学设计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三周教学设计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三周教学设计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三周教学设计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第三周教学设计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第三周教学设计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第三周教学设计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第三周教学设计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第三周教学设计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第三周教学设计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第三周教学设计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第三周教学设计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三周教学设计方案.docx

《第三周教学设计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周教学设计方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三周教学设计方案.docx

第三周教学设计方案

金沙县第二小学

教学设计方案电子模版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

 

姓名:

廖成万

学科:

数学

班级:

五年级(七)班

教材版本: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材

2013年9月8日

姓名

廖成万

课题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

时间

09.09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

1.是学生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及其推导过程,会运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进行有关的面积计算。

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让学生初步认识转化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陶冶情操,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精神。

渗透《城市交通安全法》,使学生知道常见的交通标志牌,并强调注意危险的图标以增强学生交通安全意识和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

通过操作和对图形的观察、比较,发展空间观念,初步了解转化的思想方法在研究三角形面积时的运用,培养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法学法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去探索知识,从中体会数学思想和方法。

并且让学生亲自动手,在实践中获得真知。

教学准备

常见的交通标志牌。

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设计

再次深化“转化”思想,为今天的教学做好准备。

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初步感知三角形面积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让学生进行合作,探讨三角形的面积和平形四边形面积的关系使学生亲历知识探究的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一、复习导入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得来的?

2、探究新知

1.教学例4.

(1)提问:

图中每个小格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

请仔细观察这三个平行四边形,你能说出每个涂色的三角形的面积吗?

先自己想,随后和同桌交流。

(2)学生交流后,发言。

a用数方格的方法。

b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除以2。

(3)提问:

问什么可以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除以2”或“数方格”的方法求出每个涂色的三角形的面积?

学生将平行四边形沿着对角线切开通过旋转、平移使两个三角形重合。

提问:

你们发现了什么?

(4)小结:

图中每个平行四边形对应的两个三角形是完全相同的,每个涂色三角形面积是所在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通过学生自己观察、讨论和比较,让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凭自己的经验和策略去解决问题,从而得出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通过介绍常见的交通标志牌,让学生熟悉它们的意思,在生活中能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以增强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

 

 

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提问:

那么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究竟有怎样的关系?

三角形的面积有应当如何计算?

今天继续运用“转化”的方法来研究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板书: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2.教学例5。

(1)观察例5中的三角形,这几个三角形按照角分,是什么三角形?

(2)根据题目中的数据,说说每个三角形的底和高分别是多少?

(3)每个人从教材127页上选出一个三角形剪下来,与例5中相应的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

(4)交流:

你认为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所需要的两个三角形有什么特点?

明确:

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5)根据数据计算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并填表。

提问:

你是如何计算一个三角形的面积的?

从表中可以看出三角形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还有怎样的关系?

(6)讨论,交流。

得出结论:

拼成平行四边形的两个三角形有什么关系?

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三角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

每个三角形面积和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

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怎样求三角形的面积呢?

结论:

这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无论是直角、锐角、钝角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等于三角形的底和高。

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以高,每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所以,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以高除以2.。

根据总结,形成板书。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2倍↑↓一半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用字母表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S=ah除以2

3、巩固练习

完成第16页“试一试”。

1.提问:

这块三角形的交通标志牌中间是什么符号?

有什么意义?

它要告诉我们什么信息呢?

2..学生交流讨论。

(危险)

3.老师这里还有一些常见的交通标志牌,你们都知道它们各表示什么意义吗?

4.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互相交流。

再让学生回答每一块标志牌透露的信息。

5.小结:

我国《城市交通安全法》规定我们每个人都要熟悉常见交通标志牌的意思,并且要自觉遵守交通法规,你们在平时的生活中能做到吗?

从今天起,大家认识了这些标志牌,和他们就是朋友了,以后碰到它们可别不认识哟!

我们就来加深这块“危险”的三角形交通标志牌的印象吧!

大家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算算它的面积吧!

6.学生自己试着做,再说一说自己的计算方法,然后追问:

为什么要除以2呢?

7.针对学生中的错误情况进行错例分析。

完成“练一练”。

同桌互相检查订正。

老师巡视。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三第1——3题。

做在练习本上。

4、课外延伸

介绍教材第16页“你知道吗?

”。

5、总结

今天,你有哪些收获。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2倍↑↓一半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教学反思:

(包括本课主要教学得失,并提出改进措施)

由复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导入新课,深化“转化”的思想,讲解例5让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调动起了学生的主动性,符合新教育理念。

姓名

廖成万

课题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课型

练习课

课时

1

时间

09.1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进一步熟悉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熟练地计算

不同三角形的面积。

情感、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提高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探究意识。

 

教学重点

进一步掌握三角形面积的概念,较熟练地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思考题的分析理解。

教法学法

引导学生分析理解题目意思,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教学准备

备注:

请将本课要使用的教学课件、图片、媒体资源等在此进行超链接。

注意:

务必先删掉单元格中这些蓝色的字。

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设计

回忆旧知识,为进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通过计算或把三角形的底和高与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高逐一进行比较,进一步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量一量,画一画,使学生明确只要三角形的底与高的乘积是18平方厘米就可以,形状可以不相同。

 

通过实际的应用加深学生运用公式的熟练程度。

要使学生认识到:

涂色三角形与它所在的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高,所以每个涂色三角形的面积都是它所在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一、复习导入

1.谈话: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的三角形面积公式是什么呢?

还记得它是怎样得来的吗?

今天我们来练习求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完成练习三的第4题。

我们先来练习一下我们的口算。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互相订正。

二、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三第5题。

(1)哪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2)你是怎么知道的?

(直接计算;比较底和高)

(3)根据学生的回答,着重引导学生把三角形的底和高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逐一进行比较,从而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

三角形面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2.完成练习三的第6题。

(1)你能画出3个面积是9平方厘米的三角形吗?

(2)说说你是怎样画的?

三角形底和高的乘积应该是多少?

(3)边展示学生的作品边分析学生做题的情况。

(板书)

可能的情况:

底是6cm高是3cm底是3cm高是6cm

底是2cm高是9cm底是9cm高是2cm

底是1cm高是18cm底是18cm高是1cm

3.完成练习三的第7题。

(1)指一指三角形的底和高。

(2)说一说测量底和高要注意些什么?

(测量结果取整厘米数)

(3)学生自己测量后独立计算。

(4)同桌互相订正,老师巡视。

4.完成练习三的第8题。

(1)学生读题后再独立完成。

(2)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让学生举手说)

5.完成练习三的第9题。

(1)你想知道胸前红领巾的面积吗?

(2)计算红领巾的面积需要哪些条件?

(3)怎样准确地量出红领巾的高呢?

你有什么好的办法?

(启发学生把红领巾对折后再测量)

6.完成练习三的第10题。

(1)涂色部分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

为什么?

(2)让学生在自己的两个平行四边形上分别画上与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高但形状不同的三角形,说一说你画的三角形的面积是怎么样的?

为什么?

(3)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小结:

如果三角形与它所在的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高,那么三角形的面积都是它所在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7.完成练习三的思考题。

(1)学生现独立思考,再交流讨论。

(2)小结:

每个大三角形的面积是16平方厘米,中等三角形的面积是8平方厘米,每个小三角形的面积是4平方厘米,平行四边形和小正方形的面积都是8平方厘米。

板书设计

可能的情况:

底是6cm高是3cm底是3cm高是6cm

底是2cm高是9cm底是9cm高是2cm

底是1cm高是18cm底是18cm高是1cm

教学反思:

(包括本课主要教学得失,并提出改进措施)

在本节课中,引导学生运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完成练习、巩固知识,学生积极思考,合作交流,学习的主动性强,很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姓名

廖成万

课题

梯形面积的计算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

时间

09.1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

1.是学生理解并掌握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及其推导过程,会运用梯形的面积公式进行有关的面积计算。

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让学生初步认识转化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陶冶情操,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精神。

过程与方法:

通过操作和对图形的观察、比较,发展空间观念,初步了解转化的思想方法在研究梯形面积时的运用,培养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运用。

教学难点

掌握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法学法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去探索知识,从中体会数学思想和方法。

并且让学生亲自动手,在实践中获得真知。

教学准备

剪下教材129页的三组梯形。

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设计

引导学生回顾方法并自觉迁移,同时让学生明确今天学习内容和方法。

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拼,并进行交流,发现完全相同的两个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并发现这两个梯形之间的关系。

 

这个练习的设计,让学生结合图形进一步体验怎样计算梯形的面积,并明确计算时需要知道哪些条件,帮助学生熟练地运用公式求梯形的面积。

数学问题生活化,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的实用价值。

一、复习导入

1.谈话:

同学们还记得三角形面积公式是怎样得来的吗?

((转化方法)

2.今天我们继续运用这种方法来研究梯形面积的计算。

(板书:

梯形面积的计算)

二、探究新知

1.请同学们利用课前剪下的梯形拼成平行四边形。

2.同桌交流:

你是怎样拼的;你认为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所需要的两个梯形有什么特点?

总结:

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所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一个梯形面积的两倍。

3.根据数据计算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一个梯形的面积并填表。

启发谈话:

如何计算一个梯形的面积?

从表中可以看出梯形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还有怎样的关系?

(同桌交流)

结论:

这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无论是直角梯形、等腰梯形、还是一般的梯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底和下底。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梯形的高。

因为每个梯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所以,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由结论形成下面的板书: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2倍↑↓一半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字母表示梯形面积公式:

S=(a+b)h÷2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20页的“试一试”。

(1)自己先动手做。

(2)说一说是怎样做的,同桌讨论,找出错误的原因。

2.完成第20页的“练一练”第1题。

(1)涂色部分的面积是多少?

(2)你是怎样想的?

3.完成第20页的“练一练”的第2题。

(1)让学生说说每个梯形的上、下底和高各是多少?

(2)学生独立计算。

(3)思考:

用上、下底的和乘以高后,为什么还要除以2?

4.完成第20页“练一练”第3题。

(1)什么是横截面?

横截面是个什么图形?

结合直观地图形,简单介绍横截面的含义。

(2)学生独立计算。

四、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作业布置:

完成家庭作业上的练习。

预习练习四,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梯形面积的计算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2倍↑↓一半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字母表示梯形面积公式:

S=(a+b)h÷2

教学反思:

(包括本课主要教学得失,并提出改进措施)

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拼一拼,再交流,总结出“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关系”这两个结论,从而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以及运用“转化”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姓名

廖成万

课题

梯形面积的计算

课型

练习课

课时

1

时间

09.1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熟练地计算不同梯形的面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探究意识。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己独立完成部分练习,提高灵活运用公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进一步掌握梯形面积的概念,能熟练计算各类梯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

进一步掌握梯形面积的概念,能熟练计算各类梯形的面积。

教法学法

独立完成练习和与同学合作探究完成练习。

教学准备

备注:

请将本课要使用的教学课件、图片、媒体资源等在此进行超链接。

注意:

务必先删掉单元格中这些蓝色的字。

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设计

回忆旧知识,为进一步的教学做准备。

 

明确找到面积相同的梯形只要比较他们的上、下底的和是否相等就可以了。

 

利用梯形的面积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

1、复习导入

梯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

他是怎样得来的?

今天我们就利用梯形的面积公式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板书课题)

2、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四第1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提问:

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什么是梯形的面积乘2?

(3)学生举手回答。

2.完成练习四第2题。

(1)图中哪两个梯形的面积相等?

为什么?

(2)让学生先在自己说说怎样找出面积相等的梯形。

(3)小结:

梯形的高相等,只要看他们的上、下底的和是否相等就可以了。

3.完成练习四第3题。

(1)完成第一小题。

(2)同桌讨论:

第二小题是怎样的梯形,它的上、下底和高各是多少?

它的面积应该怎样计算?

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

直角梯形中与上、下底垂直的那条腰的长度就是梯形的高。

4.完成练习四第4题。

(1)学生读题后独立完成。

(2)说说你是怎样做的。

先计算一个梯形的面积,然后乘以2.可以沿图中的虚线剪开,然后拼成一个长方形,在计算面积。

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设计

让学生明白要注意两个问题:

1.统一面积单位;2.,明确数量关系。

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习惯。

5.完成练习四第5题。

(1)学生读题,思考:

你发现了什么?

(单位不统一)

(2)怎样解决呢?

为什么要用梯形的面积除以9而不是乘9呢?

6.完成练习四第6题。

(1)提问:

水渠和拦水坝的横截面积分别是指图中的哪个部分,分别是什么形状,图中标出的条件又有哪些?

(2)学生独立完成。

总结:

你认为做梯形面积计算的题目,应注意什么?

三、作业布置:

完成练习四的作业。

把第6题做在作业本上。

板书设计

梯形面积的计算

练习四第4题

(8+4)×20÷2×2=240(平方厘米)

教学反思:

(包括本课主要教学得失,并提出改进措施)

在巩固练习环节中,先让学生自主完成,小组交流、讨论,然后适时点拔。

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很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中,有小部分学生由于基础较好,在课堂上表现非常积极,其他学生思维有点跟不上,这在备课时没有考虑好,所以在今后的备课中,要注意考虑全部学生的学习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