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准马艳苹.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761865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62 大小:44.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准马艳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准马艳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准马艳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准马艳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准马艳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准马艳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2页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准马艳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2页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准马艳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2页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准马艳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2页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准马艳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2页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准马艳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2页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准马艳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2页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准马艳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2页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准马艳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2页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准马艳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2页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准马艳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2页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准马艳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2页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准马艳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2页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准马艳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2页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准马艳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2页
亲,该文档总共6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准马艳苹.docx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准马艳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准马艳苹.docx(6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准马艳苹.docx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准马艳苹

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材目录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

1、种子发芽实验

(一)

2、种子发芽实验

(二)

3、观察绿豆芽的生长

4、蚯蚓的选择

5、食物链和食物网

6、做一个生态瓶

7、改变生态瓶

8、维护生态平衡

第二单元光

1、光和影

2、阳光下的影子

3、光是怎样传播的

4、光的反射

5、光与热

6、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7、做个太阳能热水器

8、评价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

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

1、地球表面的地形

2、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

3、坚硬的岩石会改变模样吗

4、土壤中有什么

5、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6、什么样的土地容易被侵蚀

7、河流对土地的作用

8、减少对土地的侵蚀

第四单元运动和力

1、我们的小缆车

2、用橡皮筋作动力

3、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

4、测量力的大小

5、运动与摩擦力

6、滑动与滚动

7、运动与设计

8、设计制作小赛车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

1种子发芽试验

(一)

教学目标:

1、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

2、用对比试验的方法观察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

教学重点:

学习运用对比试验中控制某个条件的方法,研究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

教学准备:

绿豆种子若干,放大镜8个,纸杯16个。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植物的一生是从种植发芽开始的,那么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呢,今天我们通过试验来验证。

(板书课题)

二、出示目标:

1、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

2、用对比试验的方法观察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

齐读一遍

三、出示自学指导:

1、你们想研究什么问题,你们计划怎样做?

2、你们的研究中,改变了什么条件?

3、哪些条件是没有改变的?

4、怎样知道改变的条件是不是对种子发芽产生了影响?

5、在试验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什么?

四、自学检测:

学生完成自己的试验方案设计,教师巡回指导,鼓励选择相同条件的同学互相交流。

五、合作提升:

1、阅读教材上的举例,教师引导试验。

2、指导如何进行记录。

六、当堂检测:

1、绿豆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

(水、空气和合适的温度)

2、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吗?

(必须)

七、板书设计:

种子发芽试验

(一)

浇水合适的温度阳光土壤等

对比的方法

 

2种子发芽试验

(二)

教学目标:

1、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和适宜的温度。

2、学习整理收集到的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

教学重点:

通过试验知道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和适宜的温度。

教学准备:

一个放大镜、一个移植说明。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我们种下的绿豆种子都发芽了吗?

今天我们继续研究

二、出示教学目标:

1、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和适宜的温度。

2、学习整理收集到的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

齐读一遍

三、出示自学指导:

1、和其他组的同学交流从试验中获取的信息

2、收集做相同实验小组的试验信息,分析:

(1)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有什么不同?

(2)从实验数据和我们试验前的猜想一致吗?

(3)实验结论和我们试验前的猜测一致吗?

四、交流试验信息:

1、认真听取其他不同小组介绍他们的试验方法和获取的信息

2、汇集全班同学的实验,分析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

3、小结:

绿豆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温度,水分和空气

五、讨论:

1、引导:

已经发芽的绿豆怎么处理?

2、确定任务:

把绿豆芽种植在花盆中,放到合适的地方,让绿豆芽生长一段时间。

3、绿豆芽的生长需要哪些条件?

4、预测哪些条件会影响绿豆芽的生长

六、当堂检测:

绿豆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

七、板书设计:

种子发芽试验

(二)

条件温度水分空气

 

3观察绿豆芽的生长

教学目标:

1、植物的生长需要合适的环境条件。

当环境条件改变时,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2、认识到生物的形态·生活习性同他们的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

教学重点:

设计对比实验

教学准备:

三四天前做好的绿豆芽对水的需要的试验。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观察我们种下的绿豆芽生长的怎样了,怎样才能让绿豆芽

生长的更好呢?

(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1、植物的生长需要合适的环境条件。

当环境条件改变时,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2、认识到生物的形态·生活习性同他们的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

三、试验一:

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吗?

怎样设计对比试验?

出示观察指导:

1、我们要改变哪些条件?

不改变哪些条件?

2、两组的绿豆芽需要一样多吗?

3、改变了条件是不是对绿豆芽生长产生了影响,我们怎样知道?

根据第七页的实验记录表,引导学生做好观察记录。

四、试验二:

绿豆芽生长对水的需求

讨论:

1、不同的环境对绿豆种子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2、仔细观察还有什么发现?

五、小结

1、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他们会努力适应环境的变化。

2、不同的植物需要不同的环境。

六、当堂检测

观察第八页三副植物图片,说出它们对水的需求和生长的地区。

七、板书设计

需要阳光

观察绿豆芽的生长

需要水分

植物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他们会努力适应环境的变化。

 

4蚯蚓的选择

教学目标:

1动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

2掌握对比试验的方法。

教学重点:

设计对比试验。

教学准备:

纸盒两个、黑布、塑料薄膜、玻璃片、蚯蚓、干土、湿土。

教学过程:

1、板书课题:

我们在三年级观察过蚯蚓,是在什么地方见到他们的?

蚯蚓适应的生活环境是什么样的?

(板书课题)

2、出示教学目标:

1、动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

2、掌握对比试验的方法。

齐读一遍

3、出示自学指导:

1、蚯蚓喜欢黑暗还是光亮的环境?

2、蚯蚓喜欢干燥还是湿润的环境?

4、自学检测:

1、我们先来研究蚯蚓喜欢黑暗还是光亮的环境,怎样设计试验呢?

2、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引导他们进行对比试验,并注意控制条件。

3、出示试验器材,讨论实验步骤。

(将蚯蚓5条一组放在盒子中间,盖好盖子,时间是5分钟)

4、学生填写试验记录,教师巡回指导。

5、组织交流,概括:

蚯蚓喜欢黑暗的环境。

五、讨论:

1、那么,蚯蚓喜欢干燥还是湿润的环境呢,让我们也来设计一个对比试验。

2、学生设计试验,自由发表。

3、教师补充指导试验步骤。

(先猜测,再实验观察,最后得结论)

4、学生填写试验记录,教师巡回指导。

5、教师小结:

蚯蚓喜欢湿润的环境。

六、拓展:

1、让学生归纳:

蚯蚓适合怎样的生活环境?

2、过渡:

跟蚯蚓一样,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

3、看课本11页的图片,说说这些动物适应怎样的环境?

七、当堂检测:

你还能举出哪些动物适应环境的例子?

八、板书设计:

4蚯蚓的选择

黑暗潮湿

5食物链和食物网

教学目标:

1、蔷薇花丛中动植物之间存在着食物关系。

2、通过分析讨论,发现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

3、受到热爱大自然,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教育。

教学重点:

研究动植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认识食物链和食物网。

教学准备:

蔷薇、草、树叶、蚜虫、瓢虫、蚯蚓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生物生存需要些什么?

生物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

在以后的几节课中我们将研究这方面的问题。

(板书课题)

二、出示教学目标:

1、蔷薇花丛中动植物之间存在着食物关系。

2、通过分析讨论,发现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

3、受到热爱大自然,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教育。

三、出示自学指导:

1、什么是食物链?

2、什么是生产者和消费者?

3、什么是食物网?

四、自学检测:

1、看课本p12页的一组生物的图片,想一想这里的小动物们吃什么?

怎样用简单的文字和箭头表示它们之间的食物关系?

在课本的圆圈中填入动植物的名称。

2、食强调物链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五、合作提升:

请学生观察p13图中水田里的生物,数一数你们能找到几条食物链?

其中的水稻被不同的动物吃了几次?

六、总结:

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的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七、当堂检测:

观察身边的生态群落,画出一个食物网。

八、板书设计:

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产者消费者

 

6做一个生态瓶

教学目标:

1、生物在一定区域内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会形成一个生态群落。

2、认识到相互听取意见、共同协作、进行管理观察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

通过简单的方案设计制作生态瓶,并进行观察。

教学准备:

做生态瓶的容器、沙子和石子、小铲子、漏网等。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出示一个池塘的剖面图,看看池塘里有哪些水生生物?

引出生态系统,告诉学生,我们可以在教室模拟池塘生态系统,建造一个生态瓶来观察研究。

二、出示教学目标:

1、生物在一定区域内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会形成一个生态群落。

2、认识到相互听取意见、共同协作、进行管理和观察的必要性。

三、出示自学提示:

1、水生植物需要哪些生存条件?

2、池塘里的植物为动物提供了哪些帮助?

3、动物为植物的生长做了哪些贡献?

4、池塘里的非生物对生物用什么作用?

四、自学检测:

我们来模拟池塘生态系统,建造一个生态瓶观察研究其中的关系。

如何设计这个生态瓶呢?

思考:

1你准备让哪些生物来生活?

2什么样的生物可以在这个空间里生活?

3如果有动物,它们的食物来源是什么?

4除了生物,还要其它一些东西吗?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五、合作提升:

向学生展示制作生态瓶的步骤:

1、先在桶底放入一层干净的沙,再放入大半桶水。

2、往桶里种上准备的水草。

3、再放入小动物。

4、最后把写了名字的标签贴在生态瓶的外面。

各小组按方案完成生态瓶的制作,教师观察并指导他们的制作。

六、作业:

让学生每天观察生态瓶里发生的变化,记录在课本上。

七、当堂检测:

1、什么是生态系统?

2、怎样制作生态瓶?

八、板书设计

做一个生态瓶

生态瓶动物植物非生物

7改变生态瓶

教学目标:

1、减少水和添加动物、植物会引起生态系统的变化。

2、认识到控制条件进行试验,细致、准确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

生物和生物之间、生物和非生物之间的数量要有恰当的比例。

教学准备:

小鱼若干、水草若干、漏网、小水桶。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让学生展示他们的生态瓶,比一比哪些生态瓶里的动植物生活得好。

如果改变生态瓶中的一些条件会怎样呢?

(板书课题)

二、出示教学目标:

1、减少水和添加动物、植物会引起生态系统的变化。

2、认识到控制条件进行试验,细致、准确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的必要性。

三、出示自学指导:

1、瓶里的水减少后对植物有没有影响?

2、动物增加了会怎么样呢?

3、是不是生态瓶里的植物越多越好呢?

4、如果生态瓶里的小雨增加两倍会出现什么情况?

增加四倍呢

四、观察实验一:

选择两个一样的生态瓶,一个生态瓶的水倒掉一半,一个水量不变,两个生态瓶的生物数量都不变,观察生态瓶里的小雨一分钟内浮到水面的次数。

五、观察实验二:

在其中一个生态瓶里增加一倍水草,在另一个生态瓶里增加一倍小鱼,观察生态瓶里的小雨一分钟内浮到水面的次数。

六、汇报实验结果:

想一想,为什么会有注意这样的结果。

教师提示:

水草也不是越多越好,多了会影响植物对光的吸收,还会减少动物的活动空间。

七、教师小结:

由于水量减少,氧气量减少,那么小鱼浮到水面的次数应该多些,水草增多,产生的氧气量增多,那么小鱼浮到水面的次数会减少。

八、当堂检测:

要让生态瓶里的生物生活得更好,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九、板书设计:

7改变生态瓶

生态瓶的水倒掉一半小鱼浮到水面的次数多些

生态瓶里增加一倍水草小鱼浮到水面的次数会减少

生态瓶里增加一倍小鱼小鱼浮到水面的次数多些

8维护生态平衡

教学目标:

1、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生存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

叫生物群落。

2、认识到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认识到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鹰、兔、草的图片,有关沙尘暴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生态瓶中如果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会受到影响吗?

今天我们将要研究草原的生态平衡问题。

(板书课题)

二、出示教学目标:

1、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生存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生物群落。

2、认识到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三、出示自学指导:

出示草原上鹰、兔、草的图片,

1、这三种生物之间的食物链是怎样的?

2、在草原上,如果鹰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

3、如果兔子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

4、如果草少了,又会发生什么现象?

四、自学检测:

1、让学生说出这三种生物之间的食物链,教师板书在黑板上,指名回答第2题,然后老师进行补充:

兔子会大量繁殖,草很快被吃光,导致兔子饿死。

2、指名回答第3、4题,然后老师补充。

五、讨论:

1、人类的哪些行为会造成鹰、兔子、草的减少呢?

2、先让学生把想到的填写在书上,然后讨论。

六、拓展:

给学生介绍沙尘暴的资料,引导学生分析草原生态系统失衡的原因。

七、教师总结:

生态系统平衡发展是十分不易的,人类的很多行为正在破坏大自然的生态平衡,所以,为了人类的将来,我们必须保护好环境。

八、当堂检测:

1、人类的哪些行为引起草原生态系统失衡?

2、这些行为的后果是什么?

九、板书设计:

8维护生态平衡

生态失衡沙尘暴

 

 

第二单元光

1光和影

教学目标:

1.光源、遮挡物和屏是影子产生的条件。

2.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3.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投影,投影在我们生活中很有用处。

教学重点: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推理出光源、遮挡物、影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手电筒、屏、小木块、铅笔、尺子等。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对于光,同学们已经知道些什么?

你们还想知道什么?

今天我们就来探索光的秘密。

(板书课题)

二、出示教学目标:

1.光源、遮挡物和屏是影子产生的条件。

2.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3.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投影,投影在我们生活中很有用处。

三、出示自学指导:

1.我们怎样才能看到自己的影子?

2.哪些物体能发光?

3.影子的方向和长短随什么而改变?

4.影子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5.影子的形状和什么有关?

四、自学检测:

1.影子是怎么产生的?

亲自做一做,看看需要什么条件?

2.实际操作、讨论、交流后,学生知道影子的产生不仅需要阳光、挡光物体,还需要屏。

五、讨论:

1.影子的产生需要光,那么,哪些物体能发光呢?

2.引导学生进行分类,自己发光和反射其它物体的光。

3.得出光源的定义:

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六、合作提升:

1.在刚才的影子游戏中,我们除了知道影子产生的条件外,还有什么发现?

2.我们再通过一些活动继续探究光源和影子的秘密,现在看课本25页的实验。

3.教师着重提示、演示第一个实验。

4.分组实验,先在屏上画下影子,再画到课本上相应的地方。

5.分组汇报。

交流实验发现:

影子会随着光源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距离的关系,

影子的形状和光源照射物体侧面的关系。

七、回顾总结:

1.引导学生回顾:

我们今天学习了光的哪些知识,发现了什么规律?

2.再做一做影子游戏,验证我们发现的这些规律。

八、当堂检测:

1.什么叫做光源?

2.我们还知道哪些光源?

九、板书设计:

1光和影

影子产生的条件:

光源、遮挡物、屏

影子的特点:

方向、大小、形状

 

2阳光下的影子

教学目标:

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2、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

教学重点:

探究影子的特点。

教学准备:

简易的日影观测仪、指南针。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复习引入:

1、上节课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

2、根据我们上节课的研究,推测一下大树的影子在一天中的变化情况。

二、出示教学目标:

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2、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

三、出示自学指导:

1、一天中阳光下的影子是怎样变化的?

2、什么时候最长?

3、什么时候最短?

4、我们还有什么发现?

四、自学检测:

观察阳光下影子的变化:

1、通过实际的观测来验证我们的想法。

2、认真阅读课本上的说明,明白观察的目的和记录的方法。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但每个人都要记录小组的观测结果。

五、合作提升:

1、各小组汇报自己的观测数据。

2、教师讲解如何把自己的数据整理成柱状图:

纵轴表示影长,横轴表示时间。

3、每个学生自己将数据整理成柱状图。

4、分析柱状图:

一天中阳光下的影子是怎样变化的?

什么时候最长?

什么时候最短?

我们还有什么发现?

六、拓展:

古人曾利用日影观测仪计时,能说说其中的道理吗?

七、当堂检测:

1、早晨,阳光下的影子指向哪里?

2、从早上到傍晚,阳光下同一物体影子的长短变化是什么?

八、板书设计:

2阳光下的影子

影子的方向:

随太阳方向变化

影子的长短:

随太阳位置的高低变化

3光是怎样传播的

教学目标:

1、光是直线传播的。

2、利用光的传播规律解释为什么会有影子。

3、在实验中能认真观察、勤于思考,根据实验结果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推理。

教学准备:

手电筒、3张在同一位置打孔的长方形卡纸、屏、空心弯管和直管

教学重、难点:

会用多种方法验证光的传播路径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清晨,太阳出来,房间撒满了阳光;黑夜,打开手电筒,灯光照亮了前面的路。

当光照亮周围的物体时,我们是否想过它从哪里来,又是怎样照到物体上的

2、出示教学目标:

1、光是直线传播的。

2、利用光的传播规律解释为什么会有影子。

3、在实验中能认真观察、勤于思考,根据实验结果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推理.

3、出示自学指导:

1、光照亮周围的物体时,它是怎样到达被照亮的物体上?

2、光的传播路线是什么?

4、自学检测:

1.让学生推测光的传播路径,重在说出推测的依据。

2.书上已有:

舞台上的灯光,从云层中透过的阳光。

3.但应该启发更多:

影子总是在背光的一面,光能被不透明的物体挡住。

4.影子形象和被照物体的侧面一致。

五、合作提升:

1.学生仔细阅读书上第28-29页,明白实验的方法和步骤(最好请个别学生描述一遍实验的操作)

2.2人一组自行操作

3.解释汇报两次实验的现象

六、教师小结:

通过做试验,我们明白不是所有的小孔都在一条直线上,手电筒射进第一个小孔就被挡住,所以光屏上没有光斑,这就证明了光是直线传播的。

七、当堂检测:

1、光是以()的形式传播的。

2、光的传播速度每秒约()千米。

3、太阳离地球的距离约为()千米,从太阳发出的光到达地球约需要()千米。

八、板书设计:

3光是怎样传播的

我的推测:

直线传播

我的依据:

验证光的传播路线

4光的反射

教学目标:

1、光碰到镜面会改变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形成反射现象。

2、反射光也是直线传播的。

3、人们利用光反射原理发明了很多有用的器具。

教学准备:

手电筒、小镜子、制作潜望镜的材料

教学重、难点:

认识光的反射及应用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请同学们观察实验室的日光灯管,上面为什么要装灯罩呢?

二、出示教学目标:

1、光碰到镜面会改变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形成反射现象。

2、反射光也是直线传播的。

3、人们利用光反射原理发明了很多有用的器具。

3、出示自学指导:

1、什么是光的反射?

2、汽车反光镜为什么能看到车窗外的情景?

3、照明灯上为什么要装灯罩?

4、自学检测:

1、书上有三个照亮活动,请仔细阅读操作要求,并在书上画出光的路线。

2、学生反馈实验发现。

3、什么叫光的反射(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

五、讨论:

1、汽车反光镜(凸镜)

2、医生带的额镜(凹镜)

3、试着画出光的路线图

4、不锈钢勺的内外两面

六、合作提升:

1、自学书上的制作要求。

2、每个人利用现有材料进行制作。

3、利用反光镜制作的其他玩具:

万花筒、观景箱等。

七、拓展:

1、玻璃幕墙光的污染。

2、瞳孔能控制入射光线的强弱。

八、作业设计

万花筒的制作

九、板书设计

4光的反射

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汽车反光镜:

凸镜医生带的额镜:

凹镜

光的路线图

潜望镜的制作

 

5光与热

教学目标:

1、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

2、太阳给我们带来光明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温暖。

太阳是地球上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3、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

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

凹镜、凸镜,相关课件及图片。

分组实验:

小镜子、温度计、不锈钢勺、放大镜。

教学重、难点:

认识阳光的强弱和温度的关系,以及怎样才能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

太阳带给我们光明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温暖。

光的多少与强弱和温度的高低有什么关系呢?

二、出示教学目标:

1、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

2、太阳给我们带来光明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温暖。

太阳是地球上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3、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

3、出示自学指导:

1、光的强弱和温度的高低有什么关系?

2、怎样得到强弱不同的光?

3、我国古代怎样用凹镜取火?

4、自学检测:

1、让我们通过实际的观测来验证我们的想法。

师启发:

怎么样才能得到强弱不同的光呢?

怎么知道光强与光弱时温度有什么不同呢?

2、师生共同归纳出实验的两大步骤。

观察一面镜子和多面镜子反射的光强弱有什么不同

用温度计分别测出它们的温度

将小组数据记录在书上的表格中

3、各个小组汇报数据,绘制柱状图。

4、结合图表,分析一开始的假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